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868.81 KB
- 文档页数:24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条件原因
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自身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
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
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1) 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真正周期
(2) 1个太阳日,24小时,
地球昼夜更替周期
公转3600,
365天6时9分10秒
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即15°
/小时;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为
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公转速度快;
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公转速度慢。
★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2)晨昏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昏线。
(3)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
地方时的确定与经度的对应关系:
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4)时区与区时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北京时间的含义:采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时区差。
解题步骤:第一步,求两地时区差:同侧减,异侧加;
第二步,求出区时值,东加西减,知西求东用加号,知东求西用减号。
补充考点: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1)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
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无偏向。(南左北右)
(2)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前进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3)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堆积、侵蚀)都有影响, ★考点7: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是230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纬23°26′之间作有规律回归运动。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4)黄赤交角与五带: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大。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小。 ★考点8: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1)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
(2)四季形成的原因
位置 节气 日期(前后) 直射点位置
①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②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③ 秋分 9月23日 赤道
④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