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双眼视功能检查和分析
双眼视功能检查和分析
格式:pptx
大小:3.08 MB
文档页数:1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114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标接近鼻子,记录为TTN • 正常值为:破裂点:3cm+ 4cm, 恢
复点:5cm+ 5cm。
41
聚散测量
• 聚散力(BO/BI)
42
聚散力(BO/BI)测量
• Risley棱镜
BI
BO
43
聚散力(BO/BI)
• 模糊点(Blur point)
–不能代偿由棱镜引起的物像在视网膜上的侈开,仍保 持稳定的调节
37
集合和发散的分类
2. 调节性聚散(accommodative vergence)
– 当人眼调节时出现的集合 – 集合和调节存在着函数关系 – 生理性外隐斜:正常的近距水平隐斜视在4~6
棱镜度
38
集合和发散的分类
3. 近感知性集合(proximal convergence)
– 自主性集合或心理性集合,由于感知注视物 在近处而发生的集合现象
方视标 5. 以2 ∆ /s的速度减少右眼BI棱镜度,直到两
个视标在垂直线对直,记录右眼前棱镜度 和方向
26
步骤(2)
6. 继续减少右眼BI棱镜度,直至看到:右下, 左上
7. 反方向转动棱镜,直到两个视标又在垂直 线对直,记录右眼前棱镜度和方向
8. 取两次记录结果的平均值即可
27
E
右眼所见
E
左眼所见
1cm / 1m
集合△度 单眼 双眼
1△
? 6cm/1m
Pd=60mm
?6cm/0.5m
Pd=60mm
?6cm/6m
35
聚散的计算
• 集合度与眼的转动中心
–角膜顶点后14mm –镜架平面后27mm –计算;
27mm
测量距离
PD
集合△度 单眼 双眼
40cm
60mm
?
40cm
64mm
?
6cm/0.427m
4
学习要点
• 调节
–调节幅度及测量 –调节刺激和调节反应 –相对调节 –调节灵活度
• 聚散
–聚散量的计算 –聚散分类 –隐斜测量 –AC/A –聚散力测量(BI/BO)
5
第二节 方法和步骤
6
隐斜视
7
隐斜视
• 定义:
在缺乏足够融像刺激情况下,一眼与另一眼的相对方向不 一致,隐斜视为当融像破坏时的眼睛位置
• 交替遮盖试验与遮盖-去遮盖试验 • 不同类型:
– 外隐斜 – 内隐斜 – 垂直隐斜
• 使用融像性聚散代偿
– 外隐斜 集合型聚散 – 内隐斜 发散型聚散
8
隐斜视(1)
• 当一眼注视一物体时,另一眼亦能注视该 物体,此时,双眼视线均通过该物体,表 现为双眼对称,没有偏斜。
9
10
隐斜视(2)
• 当一眼注视一物体时,另一眼前遮盖一物 体,此时,该眼视线偏离注视目标,表现 为该眼偏斜(但由于被遮盖,所以我们不 能发现)
斜要区分左右眼
29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30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 调节性集合的一部分
39
集合和发散的分类
4. 融像性聚散(fusional vergence) :
– 对视网膜分离象的反应而产生的双眼向内或 向外运动
– 四种类型:集合、发散、上聚散和下聚散
40
聚散测量
• 集合幅度
–笔式手电筒,近调节视标 –记录:
• NPC (sc 或cc),破裂点和恢复 点,
57
调节幅度测量
• 动态检影法:
–调节刺激 检 影 最大调节反应
58
Amp检测的影响因素
• 单眼和双眼测量:
–单眼测量:调节(移近法和移远法) –双眼测量:集合性调节(移近法和移远法) –双眼的调节幅度高于单眼(Duane ) –个体差别,年龄因素
• 注视角度:越往下,AMP越大 • 视标的尺寸
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和分析
李盼
1
重要性
• 眼视光学=验光 • 双眼视觉学的基础
2
必要性
• 不是常规检查项目 • 检查前提:具备双眼视,矫正视力正常、
眼部生理情况基本正常,却有双眼视症状 反应者
3
第一节 检查内容
• 隐斜测量:Von Grafe法 • 融像聚散能力测量 • 正负相对调节测量 • 融合性交叉柱镜测量 • 调节灵活度测量
• 涉及概念:
– 模糊点 – 破裂点 – 恢复点
47
步骤
• 视标: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视标 • 先做BI,再做BO(原因?),以1 ∆ /s速度 • 记录:
– ×:无模糊点 – 单眼抑制:视标移动方向的眼睛被抑制 – 负值:与你期望的方向相反 – 举例:BI ×/10/4 BO 12/18/8
BI 右眼抑制 BO 4/6/-2
40cm • 良好照明 • 当双眼小于8cpm,进行单眼检查 • 参考值
–8-12y:>5cpm bin;>7cpm mono –13-30:>8cpm bin;>11cpm mono –30-40:>9cpm bin
测量距离 14mm
36
集合和发散的分类
1. 张力性聚散(tonic vergence):
– 双眼从解剖静息位置向生理静息位的移动 – 水平位隐斜视=双眼生理静息位 – 水平隐斜视与张力性聚散
• 张力性聚散度合适:远距隐斜视为零(正视位) • 张力性聚散度太大,远距隐斜视为内隐斜 • 张力性聚散度太小,远距隐斜视为外隐斜
45
聚散力(BO/BI)
• 结果记录:左右眼之和
– 远近距检测,BI、BO,模糊点/破裂点/恢复点
– x表示无模糊点。
– 负值表示与期望的方向相反的恢复点
• 举例
远距聚散力:BI x/10/4
BO 12/18/8
远距聚散力:BI 右眼抑制 BO 4/6/-2
• 正常值
– Morgan (成人,临床人群):
–调节反应: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际 调节量
–调节超前: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 –调节滞后:调节反应低于调节刺激的屈光度的
量
• 调节反应有个体差异
63
调节反应测量
• MEM动态检影法
–测试卡于普通检影镜上 (40厘米工作距离) –举例:屈光不正为-1.50D,注视距离为40cm,调节刺
激为2.50D,此时屈光状态为-4.00D,如果给以-1.50D 镜片,影动为:
• 破裂点(Break point)
–用尽所有的聚散能力仍然不能维持单一视网膜像
• 恢复点(Recovery point)
–视网膜像侈开减少到可以重新动用聚散能力合成一个 单一的像
44
聚散力(BO/BI)
• 双眼远矫正 • 视标:单眼最差视力上一行单个视标 • 先进行BI后进行BO检查 • 移动棱镜速度:1△/秒
11
12
隐斜视(3)
• 当遮盖物去掉时,该偏离眼又回来注视该 物体(我们可以观察到该眼发生转动)。
• 我们称同时具备以上三种条件的眼睛为隐 斜视。如去遮盖时该眼由外向内转动,我 们称为外隐斜;反之亦然。
13
14
如何测量隐斜
• 测量隐斜视的条件是
– 破坏融像 – 当融像被破坏后,能确定视轴的位置 (即眼睛朝内、
Amp=1/调节近点-1/调节远点 举例:-1D,调节远点为1m,调节近点为10cm,
Amp=1/0.1-1=9D 54
调节幅度
• 测量方法:
–移近法/移远法 –负镜片法 –动态检影法
55
调节幅度测量
• 移近法/移远法
–移近法>移远法 –二者的平均值表示结果
56
调节幅度测量
• 负镜片法:
–视标:40cm处 –结果=负镜片值+工作距离(2.5D)
外、上、下 – 能测量或中和隐斜视
• 破坏融像的方法
– 遮盖 (如遮盖试验) – 三棱镜 – 滤片 (如worth 4 dot试验中红绿滤片或偏振片) – 将一眼的象变形 (如 maddox 杆) – 生物隔膜 (立体镜、同视机和双目望远镜)
15
百度文库
如何测量隐斜
• 最常用的方法
– Maddox 法 – Von Graefe 法 – 交替遮盖+三棱镜
10
14.00
45
3.50
15
12.00
50
2.50
20
10.00
55
1.75
25
8.50
60
1.00
30
7.00
65
0.50
35
5.50
70
0.25
40
4.50
75
0.00
61
调节幅度检测的影响因素
• 气温:赤道附近容易老视 • 屈光不正:近视者Amp高
62
调节反应
• 调节刺激与调节反应:
–调节刺激:眼前某视标至眼镜平面的距离(米) 的倒数
E
OS E
OD
21
22
隐斜的测量
23
隐斜的测量
OD 12 BI
OS
6 BU
24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左下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右眼BI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垂直线对直。
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25
步骤(1)
3. 如果不是右上左下,则增加右眼BI棱镜度 4. 注视目标:左下方视标,用余光观察右上
59
Amp检测的影响因素
• 年龄:调节幅度随年龄的增加有下降趋势
–Donders-Duane公式:
•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 平均调节幅度=18.5-0.3×年龄 • 最大调节幅度=25-0.4×年龄
60
DONDER’S TABLE
age amplitude age amplitude
48
近距水平聚散
• 视标放置:眼前40cm处,照明良好 • 其余步骤相同
49
近距垂直聚散
• 以1 ∆ /s速度均匀增加右眼前BU棱镜 • 记录:无模糊点
– 举例:OD BU 6/4 BD 2/-1
50
近距融合聚散
• Flipper:12BO和3BI • 记录:60秒内翻转次数
51
回顾
• 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学习的主要内容 • 隐斜视概念和Vongrafe法检查
• 正相对调节(PRA):
–在集合保持固定的情况,能做出的最大调节量 –近距矫正基础上所加负镜至模糊的度数
68
正负相对调节
• 视标放置:眼前40cm处,照明良好,最佳视力上 一行
• 先做NRA,再做PRA • 终点:视标持续模糊 • 记录: • 正常值
– 非老视者:NRA/PRA:+2.00/-2.50 – 老视者:
16
Maddox 杆
M-1
OD
•OS
17
Maddox 杆
M-1
OD
•OS
18
Maddox 杆
OD
OS
19
OD
OS
20
远距水平隐斜测量
• Von Grafe法原理:利用棱镜打破双眼融 像来测量双眼视轴的相对位置
• 步骤:在远屈光矫正基础上
1. 视标选择:最好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视标 2. OD:12∆BI(测量镜),OS:6 ∆BU(分离镜)
• 变化较大,(Add+NRA)<+2.50D • 老视附加矫正后,NRA=PRA
69
调节灵活度
• 定义:调节刺激在不同水平变化时所做出 的调节反应速度
• +2.00D反转拍测量 • 记录:单眼和双眼调节灵活度
70
调节灵活度测量
• 单眼或双眼,非老视者 • 视标:差眼最佳近视力上一行或二行,固定于
• 远距BI: x/7/4
标准差x/3/2
• 远距BO: 9/19/10 标准差4/8/4/
– Saladin and Sheedy:
• 远距BI: x/8/5
标准差x/3/3
• 远距BO: 15/28/20 标准差7/10/11
46
远距水平聚散
• 原理:用棱镜诱发视网膜像的侈开,强迫 患者动用聚散系统来补偿侈开,保持双眼 单视,从而测量双眼聚散能力
① 让患者注视左下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右眼BI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垂直线对直。
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28
远距垂直隐斜视
• 测量镜和分离镜互换: OD:12∆BI(分离 镜),OS:6 ∆BU(测量镜)
• 注视目标:右上方视标 • 记录区别:水平隐斜不分左右眼,垂直隐
– 远距/近距 – 水平/垂直
• 聚散分类和聚散能力的检查
52
调节
53
调节幅度 (accommodative amplitude)
• 概念:
–调节远点:当调节完全放松时,与视网膜共轭 的一点。
–调节近点:当充分调节时,与视网膜共轭的一 点。
–调节幅度(Amp):调节远点和调节近点之间距 离的屈光度表示形式
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31
近距隐斜测量
• 视标放置:眼前40cm处,照明良好 • 其余步骤相同 • eso & exo
32
聚散能力测量
33
聚散的计算
• 计算单位:棱镜度为(△)
1△ :光线通过1米远的距离产生垂直偏离1厘 米。
1cm
1m
34
聚散的计算
• 举例
–患者 PD=60mm
6m
50cm
• 顺动(调节滞后), • 逆动(调节超前), • 中和现象(调节刺激=调节反应相等)
–中和顺动所需的正镜片度数=调节滞后量 –记录;MEM OD +1.00D,
OS +1.00D
64
相对调节
• 负相对调节(NRA):
–在集合保持固定的情况下,能最大放松的调节量 –近距矫正基础上所增加正镜至模糊的度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双眼视功能病例的分析
视功能检查流程
双眼视功能检查与调节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流程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
文档推荐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页数:13
双眼视训练总结
页数:94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
页数:29
双眼视功能检查流程表
页数:1
双眼视功能检查与诊断
页数:24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
页数:5
第二部分 双眼视功能检查
页数:6
双眼视功能检查与诊断
页数:24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页数:6
双眼视功能检测 一
页数:7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