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观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观

摘要:女权主义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但是从五四运动过后,受到法国女权运动的影响,中国女性文学应运而生。在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和新时期女性的开放态度的感召下,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女性文学的性别意识和审美观也得到很快发展。在色彩纷呈、千变万化的当代社会中,不同女作家的审美观也各自呈现出别出心裁的特点。

关键词:审美观女性文学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在近代就开始萌芽,而在我国发展经过近百年的时间,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女性文学逐步由萌芽状态向成熟状态发展,这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一、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观

受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和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女性文学诞生。由此,中国当代女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常被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和研究,虽然不少女作家明确自己的观点不是女权主义观点,但是他们的创作观点或多或少表现出女权主义思想。女人天生就具备女性意识,这一认识让一些文学评论者把她们的文学创作观点归结为同一思想阵营来谈论。

女性文学创作初期常常被视为不够格的女性文学创作。无论从语言风格,还是从作品的题材和主题来看,女作家们的文学创作都被融入整个中国文学创作的历史潮流之中,很难达到独树一帜的局面。从宗璞的《我是谁》的女主人公韦弥的境遇所发出的“我是谁”的追问中看出并不具备任何性别身份的涵义。而从戴厚英的《人啊,人》中可以看出,女性人物在其作品中是重要的人物形象。但从历史反思的角度出发,“人啊,人”显然是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人,这并不明显地表现出女性的觉醒。在对女性的认识这一社会问题上,张抗抗认为:“女性问题是不能够单独成立的,它一定是和整个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相关联”,“当人的尊严都没有的时候,何谈女性?”。从这种程度上看,人的解放是女性解放的根本,男性和女性的同时解放成为认识女性和女性文学发展的历史根源。这更显现出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意识发展和女性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张洁的作品成为女性文学创作的典型。她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是大家公认的女性文学的代表作,这作品主要被认为是描写爱情与婚姻分离的痛苦、推崇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的小说。但是,这部小说并没有完全显现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的独立性,也没有体现出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而实际上是一场现实社会中阶级情感与男女情感的矛盾与冲突。作品的主题是通过描绘钟雨与老干部的爱与婚姻分离的痛楚,表明了阶级情无法替代男女情,同时肯定了个人对恋爱婚姻幸福追求的合理性。

无论是怎样题材的女性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女性文学创作也不例外。那么,女权主义和女性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虽有一定关联,但是并不代表女权主义就是女性文学创作的根源,也不代表女性文学创作就一定完全体现女权主义。

二、从性与爱的视角来看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观

当前的中国,是刚刚从一个谈“性”色变的时代走来,从文革以后,中国的作家们在

创作的同时不得不先做一种突破思想禁区的工作,在文学的天地里为性与爱争得一席之地。在这一时期以后的文学创作中女性文学尤为凸显性与爱的话题,她们所描绘的爱情和整个社会群体的思想情感无不深深地打下了性与爱的烙印。

而最初打破性爱禁锢思想这种局面的是当代某些女性作家的诗歌和小说。“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的《神女峰》传达出一种突破千年爱欲禁锢思想的包围,表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爱情观,千年和一晚的时间对比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对爱情追求的极度冲动和无比的激情。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组诗,充分体现女性由被动变为主动,隐忍变为激情显现,退让变为前进的女主人公形象,每一首诗均以“你不来与我同居”结煞,道出了独身女人内心的痛苦、忧怨以及对性与爱自由的渴望。而在王安忆的“三恋”小说中,更加显现出男女情爱关系发生发展模式。作者在简化了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同时,把男女主人公放在相对自足的环境里来考察他们单凭肉体的力量或精神的力量到底能走多远,同时,在此过程中会呈现出怎样的人生百态。

人类在性与爱情感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衍生,而且要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男女之间的性与爱是连结着爱情与家庭的纽带,这不是亲情、友情可以取代的。王安忆的“三恋”小说,不同于八十年代以前的作家们的文学作品,从而使男女之间的性与爱的关系脱离了政治、社会因素的制约而归属于自然人。由此,王安忆的“三恋”小说问世之后,性与爱的话题开始在社会中逐渐展现,性与爱的描写逐渐成为女性文学创作的主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迎来了一个开放的春天,各种关于性与爱的女性文学作品相继出现,女性文学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形成合拍。

三、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独立面

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同时也具有其独立面。女作家们也具备对社会,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在文学创作的审美观方面女作家们更是独树一帜。她们在其作品中对社会和人生给予细腻而独到的见解,王安忆、铁凝便是当中的佼佼者。

王安忆的创作以其写实主义为主。在人们的印象中,王安忆的创作以多变著称,在其多变的表象中,王安忆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始终未变:一是她简洁朴素、气定神闲的写实工夫,二是她对人生人性的洞若观火,明心见性的理性思考。她在创作中充分认识到生活的真实面,写实的思想便跃然纸上。正是王安忆这种写实的态度,,使其很少像那些宣扬女性意识的作家在创作中敌视、憎恨、丑化男人。相反,王安忆所塑造的不少女性人物,如刘以萍、妙妙、陈丹青、逢佳、王琦瑶、阿三,她们都想方设法地去抓住自己所心仪的男人的衣角,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铁凝作品中对女性的生存环境的描写是具备历史性的,并没有呈现出空洞抽象的状态。她在对女性人物及其命运的描写中,融入了人性反思和历史反思的情感内容。除了《玫瑰门》、《大浴女》之外,她的《麦桔垛》、《棉花垛》、《青草垛》、《对面》也都体现出其创作的历史性。她的写作充分体现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对爱的讴歌,但这种对人性的尊重和讴歌从来不是在抽象的层面上展开,而是放在具体的历史场景和人性舞台上展开。

结语

纵观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获得较大创作实力的女作家们并不是那些张扬女权主义、鼓吹女性意识的作家,而是那些超出了性别视角,又对女性的存在和其命运充分关注的作家。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更为豪放、更为多元、更为大气,同时对历史和人生的理解更为深刻。这样的作家除王安忆、铁凝之外,还有迟子建、毕淑敏、方方等等。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她们的审美观又各有特点,关键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