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7.16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开题报告篇一:小班制英语课堂评价的研究.开题报告doc“十二五”市级课题材料《小班制英语课堂评价的研究》开题报告铁力市年丰中心校王丹一、课题名称《小班制英语课堂评价的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外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力度与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
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课堂学习的状态,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
衡量课堂评价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是否喜欢评价。
如果学生害怕评价,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评价的教育功能也就难以真正发挥了。
因此,进行课堂评价时,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离市直学校较近,所以生源数量相对较少,形成了我校的小班制特色。
同时由于英语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他们缺乏英语的学习环境,这样导致我校学生的英语成绩很不均衡。
同时,随着所学语言知识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尤其是词汇量的持续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学生因学习滞后而产生厌学、怕学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求知情趣淡化,主动性弱化,学习能力退化,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素质和英语知识水平的形成和发展。
老师适度的评价,就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兴趣。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狭隘上的课堂仍然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和掌握英语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
怎样的一堂课,可称是一堂好课?如何评价一堂课?评价一堂课的标准是什么?这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已经成为教育管理者必须去研究的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中心”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宗旨,其核心理念为以“发现、探究、运用、交流”为主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念等综合能力。
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英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教学要求,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改革。
在这种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活动朝着预期目标推进。
如何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新课程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要求;2.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对象、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问题;3. 研究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4. 分析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预期成果1.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措施;2. 提出适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模式和方法;3.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为提高学生语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4. 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形成综合性的研究报告。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深入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了解小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方法和手段进行实证研究。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推动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自主、有效、多元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已成为影响当前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而课堂的即时评价是最常进行的评价。
但以往的学习评价中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即时形成性评价;评价过程中只重视老师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只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查,忽视对学生情感、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等等。
教育部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及《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对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生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
英语课堂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形式多样性和课堂即时评价学习的效果,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课堂即时评价学习进行改革试验,建立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方式,能注意学生个别差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模式。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有深远意义。
对教师而言,检查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以便及时改进教学工作;对学生而言,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薄弱点,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家长而言,评估可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子女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子女正确的引导。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课堂的即时评价是最常进行的评价,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与其他评价方式相比,“即时评价”更加直接、快捷,更易发挥导向监控作用。
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评价的针对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真实性和多元性原则,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名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二、课题的提出(背景)小学英语课程在我县已经实施几个年头了,随着小学英语不断发展和壮大,迫切需要一些理论性的指导,以便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突出特色。
课题项目的研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各个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课程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更加科学的有力保证。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这是英语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与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促进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应体现过程性和激励性。
但就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看,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照搬中学英语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照搬其他学科陈旧的评价体系;评价形式重书面轻口语交际,评价内容重知识轻情感态度;只重视教师的评价,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
这些评价方式都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违背了尊重教育的原则,尊重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和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很有必要在实践中探索切实可行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方式,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
本课题就是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价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让教师的教学观念能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方式,把握课程标准,探索新型的专业发展道路,逐步掌握教学评价的理论和实施技能。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通过评价试验研究促进教学,归纳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探索并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英语教育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篇一: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方法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方法【内容提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学生评价往往单方面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新课程下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应坚持激励性原则,不仅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关注学生的自主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自主评价方法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目的不同,学生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按照评价主体不同,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这些评价主要针对某一阶段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
课堂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自主、有效的课堂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已成为影响当前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那么,新课程下,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呢?一、激励评价、激发兴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
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课堂学习的状态,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
衡量课堂评价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是否喜欢评价。
如果学生害怕评价,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评价的教育功能也就难以真正发挥了。
因此,进行课堂评价时,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特的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一个从外部评价到内部评价逐步过渡、逐步内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知觉自己,然后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
如果外部评价不恰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知觉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后果。
课堂上,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
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
对学生的评价应遵循“激励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结果不会是学生丧失信心厌恶学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开题报告**Title: Research on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of English Based on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Abstract:**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evaluation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disciplinary core competencies into English teaching, focusing on enhancing students'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The study will employ mixed methods, including questionnaire surveys,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to gather data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finding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evaluation frameworks that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 in education.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 refers to the essential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that students need to acquire in order to succeed in a particular subject area. In the context of English teaching, it involves fostering students' linguistic proficiency,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other related abilities. The evaluation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 is crucial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guiding future teaching practices.**Literature Review:**Previous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concept of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These studies have highlighted the need to integrate disciplinary core competencies in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teachers infacilitating students'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linguistic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they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evaluating teaching practices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 of these competencies, rather than solely focusing on linguistic proficiency.**Methodology:**This research will employ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Quantitative data will be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dministered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urveys will aim to assess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 in English teaching, as well as students' perceived levels of proficiency in these areas. Qualitative data will be gathered through observations of English classrooms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se data will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its impact on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Expected Outcomes:**The expected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1.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 term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2. Identification of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evaluation frameworkstha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 among English learners. 3.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ers andpolicymakers on how to improv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on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of English based on core disciplinary literacy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identify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disciplinary core competencies in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inform teachers and policymakers, guiding them in developing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s that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开题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009年4月,我校申报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研究》英语课题通过了县教育学会立项。
二年多以来,我们在上级领导和县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立足于农村小学英语课程的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促进教师提高、学生发展为目的,对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实验初见成效。
一、关于课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按照新课标理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应与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改进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并体现过程性和激励性。
但就目前小学英语课堂的评价来看,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①评价方式还残留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或评价体系陈旧;②评价内容只重书面轻口语交际和只重知识轻情感态度;③评价对象只重视教师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违背了课程标准的理念,违背了尊重教育的原则,尊重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和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了在实践中探索切实可行的形成性课堂评价方法,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我校决定开展“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研究”这一课题,以便解决当前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二)课题实验依据1、专家理论形成性评价是于1967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斯克里(M.Scriven)开发课程研究出中提出的。
布卢姆(B.Bloom)将其旨入教学领域,提出了掌握学习的教学策略。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试图通过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它除了评价知识,技能可以量化的方面外,更适合评价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质。
评价的方式往往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是一各低焦虑的评价方式。
2、《英语课程标准》理念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一致性”小学英语课堂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朱兰萍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下面由我代表“教-学-评一致性”小学英语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开题报告,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一、为何研究(why)(一)研究背景1、对我校十二五立项课题研究的再思考由我领衔的十二五立项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理念的小学英语课型研究》重在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各自为政、互不相干,教学设计的无效性、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依然存在,既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015年秋学期,市教研员黄老师组织的“以学习为中心”的专题研究活动给了我们启示,在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目标、教学、学习、评价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保持教学评一致性?本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关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文献,每两周以单节课为例开展研究活动,共同探讨学习目标如何研制、如何表述?课堂中如何观察学习目标的达成?课后反思目标是否正确、合理,如何重构?多次研究下来,老师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目标意识。
接着,5月份我们重点关注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我们以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为研究主题,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练兵活动,重点研究评价任务的设计。
但是大家都觉得有点迷茫了,评价任务到底放在哪个环节?何时出示任务?如何设计基于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接下来怎么做下去?我们带着来自教学的真问题着手规划、设计十三五英语科研课题。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1)已有研究带来的启示首先,研究范围广泛。
国外的“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是“一致性”问题的起点。
此后,以美国学者为首的欧洲国家逐渐开发了一系列的分析模式以分析教育中的一致性问题,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式。
“学习进程”的提出,进一步要求专家和一线教师关注课标、教学、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经验,也从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评价与课程标准、教材与课程标准、教-学-评等方面对教育领域中的一致性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国外中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案例分析及启示【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近年来也日益重视英语教育,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
然而,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国外在中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选题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国外中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的案例,探讨其评价理念、方法及实施策略,以期对我国英语学习评价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1)丰富我国英语学习评价理论。
通过对国外中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案例的研究,可以借鉴其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为我国英语学习评价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2)促进我国英语教育改革。
国外中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的案例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从而推动评价体系的改革,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2、实践意义(1)提高英语教师评价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具体的评价案例,帮助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评价方法,提高评价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激发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参考。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教育决策者提供有关英语学习评价的借鉴,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和优化。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中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评价理念上,国外研究者普遍强调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认为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
例如,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面。
此外,美国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也强调了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自主、有效、多元的评价,增强学生学
习英语的自信心,已成为影响当前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而课堂的即时评价是最常进行的评价。
但以往的学习评价中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即时形成
性评价;评价过程中只重视老师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只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查,忽视对学生情感、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等等。
教育部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及《小学英语课程教
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对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学
生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
英语课堂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形式多样性和课堂即时评价学习的效果,
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课堂即时评价学习进行改革试验,建立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方式,能注意学生个别差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模式。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有深远意义。
对教师而言,检查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以便及时改进教学工作;对学生而言,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薄弱点,
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家长而言,评估可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子女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子女正确的引导。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
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课堂的即时评价是最常进行的评价,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
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与其他评价方式相比,“即时评价”更加直接、快捷,更易发挥导向监控作用。
在评
价过程中,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评价的针对性原则、艺术性
原则、真实性和多元性原则,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措施
课题研究的是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方法,重点是课堂即时
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探索形成多元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主体,进行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学习策
略的评价、学生作业分层评价、学生档案袋的记录评价。
在课堂
教学过程中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以及课后家长的评价等等。
综合评价每一个学生,促进的学生个性发展。
(一)开题起步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专门成立课题组,制定相关制度;通课题实施方案,从而使
教师正确把握课题研究理念、范围、方向、目标;明确分工,布
置分配研究任务。
明确研究方向,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相关理论,随时研讨交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0月)采用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情感和英语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通过课堂研讨课,
讨论座谈,问题分析等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改进
研究方案,并及时总结。
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实施多种类型的即时
评价方案,以形成较易操作的有效评价方式。
(三)结题验收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学生进行后期问卷调查,检验评价的实效性。
整理收集资料,形成课题研究成果集。
充分准备,参加课题结题验收活动。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教师研究论文,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课后反思交流,
教育教学小故事,教学设计,教具的制作交流与共享;学生阶段
性素质考核表,学生作业展览,学生手抄报展示比赛,学生课外
课本舞台剧表演,学生制作单词比赛卡片;家长反馈表。
将其汇集成为教师论文集和学生作品展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