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洛尔等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_第一论文网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采取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则是采取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对两组经7d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7.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满意。
【关键词】胺碘酮;艾司洛尔;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疗效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此类患者中有一半左右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合并疾病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至关重要[1]。
胺碘酮属于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物用于心梗及心律梗死治疗中有一定效果,然而单一用药对合并疾病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艾司洛尔是一种新型β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心衰以及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而关于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尚且存在一些争议。
本次研究就探讨对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3例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心肌坏死标志物及心电图检查确诊AMI,且符合恶性心律失常症状,主要出现室颤先兆、短阵室速及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反应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2~65岁,平均(52.1±1.5)岁。
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1~66岁,平均(51.8±1.4)岁。
比较在年龄及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艾司洛尔静脉治疗的效果。
方法:在我院接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为比对组(n=29)患者实施异搏定静脉注射治疗,为探讨组(n=29)患者提供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
结果:探讨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治疗有效患者为28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比对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治疗有效患者为24例,治疗无效患者为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艾司洛尔静脉治疗可取得理想的心律转复效果且能够使心室率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艾司洛尔;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20-01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患者病情突然发作,严重影响其血流动力学以及生命安全,必须及早为其提供能够迅速起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治疗药物[1]。
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艾司洛尔静脉治疗的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在我院接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排除严重哮喘患者、心源性休克患者、重度心衰患者以及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比对组(n=29)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2至67周岁,平均年龄(43.5±2.8)岁,探讨组(n=29)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1至67周岁,平均年龄(44.2±2.7)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为所有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治疗以及各种合并症对症治疗。
为比对组患者实施异搏定静脉注射治疗,初始注射剂量为40~80mg,注射频率为3次/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注射剂量进行调整,每日用药剂量以240~480mg为宜[2]。
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李宝芸;陈君蓉;王鹏【摘要】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7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司洛尔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血压、心电图指标,同时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血压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和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QTc离散度及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31)004【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艾司洛尔;胺碘酮【作者】李宝芸;陈君蓉;王鹏【作者单位】721008 陕西宝鸡,宝鸡市中心医院功能科;721008 陕西宝鸡,宝鸡市中心医院功能科;721008 陕西宝鸡,宝鸡市中心医院功能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冠心病、高血压及心肌炎等疾病所致,主要好发于老年患者[1]。
室性心律失常泛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早搏、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若不早期进行诊断及合理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可导致心脏器质性损伤,从而改变血流动力学,严重者可诱发心力衰竭[2]。
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β受体阻滞剂除在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及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外,其在心律失常方面的应用也较为广泛[1]。
但其在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中,因其多为口服制剂,吸收慢、起效慢,在应用中受到一些限制。
超短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注射液(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可克服上述不足[2,3]。
所以,本文对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在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入选条件本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需治疗者64例,男29例,女35例。
均为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住院患者,年龄18~70岁。
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颤(AF)、房扑(AFL)、阵发性室上速(PSVT)、房性心动过速(PAT)、窦性心动过速(ST)。
1.1.2 除外标准①妊娠。
②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③未安装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④低血压者,收缩压<13.3 kPa(100 mm Hg)。
⑤重度心力衰竭,NYHA2级或3级以上。
⑥支气管哮喘。
⑦不耐受β受体阻滞剂(药物过敏者)。
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⑨预激综合征。
1.2 方法1.2.1 给药方法在心电监护下应用艾司洛尔(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批号:610021),用药方法为负荷量0.25~0.5 mg/(kg•min)内滴注完,维持量由0.05 mg/(kg•min)开始4 min滴注完成,若有效,同量维持;若无效,负荷量不变,维持量递增,直到0.2 mg/(kg•min)。
1.2.2 观察指标心率判断以心电监护仪为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压每1 min自动测量1次),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反应。
治疗前后做十二导心电图及血、尿常规、肝功、肾功、离子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异位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或虽未转复,但心率减慢至100次/min 以下,或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减至100次/min以下。
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4月第28卷第11期•临床研究-艾司洛尔联合低剂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张宇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二科,辽宁沈阳110000[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洛尔联合低剂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艾司洛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电图指标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低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V、LVESV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和Q-T间期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Q-T间期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结论艾司洛尔联合低剂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能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确切,是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案。
[关键词]艾司洛尔;胺碘酮;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4(b)-0063-03Clinical effect of Esmolol combined with low-dose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rrhythmiaZHANG YuThe Second DeparLmenL of Cardiology,Lhe FifLh People's HospiLal of Shenyang,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110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Lhe clinical effecL of Esmolol combined wiLh low-dose Amiodarone in Lhe LreaLmenL of paLienLs wiLh coronary hearL disease and arrhyLhmi.Methods From AugusL2017Lo AugusL2019,a LoLal of60cases of coronary hearL disease wiLh arrhyLhmia paLienLs from Lhe FifLh People's HospiLal of Shenyang were chosen as Lhe research objecLs,Lhey were divided inLo observaLion group(32cases)and conLrol group(28cases)according Lo differenL LreaLmenL meLhods.The conLrol group was LreaLed wiLh Amiodarone alone,on Lhis basis,Lhe observaLion group was LreaLed wiLh Esmolol,Lhe cardiac funcLion indexes,elecLrocardiogram indexes and LreaLmenL effecL were compared be-Lween Lwo groups.Results Before LreaLmenL,Lhere was no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difference in cardiac funcLion beLween Lhe groups(P>0.05);afLer LreaLmenL,Lhe lefL venLricular end-diasLolic volume(LVEDV)and lefL venLricular end-sysLolic volume(LVESV)in Lwo groups were lower Lhan Lhose before LreaLmenL,lefL venLricular ejecLion fracLion(LVEF)was higher Lhan LhaL before LreaLmenL,Lhe difference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P<0.05);afLer LreaLmenL,Lhe LVEDV and LVESV 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ere lower Lhan Lhose in conLrol group,and LVEF was higher Lhan LhaL in conLrol group,Lhe difference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P<0.05).Before LreaLmenL,elecLrocardiogram indexes of Lhe Lwo groups were compared,Lhe differences were noL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P>0.05);afLer LreaLmenL,hearL raLe and Q-T in-Lerval values of Lwo groups were lower Lhan Lhose before LreaLmenL,Lhe difference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P<0.05);afLer LreaLmenL,hearL raLe and Q-T inLerval of observaLion group were lower Lhan Lhose in conLrol group,Lhe difference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P<0.05).The LoLla LherapeuLic effecL of observaLion group was higher Lhan LhaL of conLrol group,Lhe difference was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P<0.05).Conclusion Esmolol combined wiLh low-dose Amiodarone in Lhe LreaLmenL of coronary hearL disease complicaLed wiLh arrhyLhmia can play a synergisLic effecL,effecLively improve Lhe paLienL's hearL funcLion,and has a definiLe effecL.I l is an ideal medicaLion plan.[Key words]Esmolol;Amiodarone;Coronary hearL disease;ArrhyLhmia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11April2021|63•临床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4月第28卷第11期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人群是高发群体,冠心病是发病率极高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机体冠状动脉发生硬化造成血管阻塞和管腔狭窄,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叫患者表现为胸闷、心悸、头晕、心肌无力等,临床常采取吸氧、利尿、强心等基础治疗,药物常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其中胺碘酮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袁其对冠状动脉具有良好的扩张作用,能有效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单纯使用胺碘酮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对于病情复杂或严重者,用药有局限性讥为进一步分析患者疾病的危险因素,加强治疗效果,本研究拟探讨艾司洛尔联合低剂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二科2017年8月耀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
艾司洛尔应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标签:艾司洛尔;急性心肌梗死;护理3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内因心肌细胞严重缺血、缺氧,促发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心肌应激性增加及心电活动不稳定性的增加等促发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竞争性地与β受体结合,能够逆转交感神经的激活或过度兴奋,提高室颤阈,稳定电活动,成为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常用的治疗方案。
艾司洛尔作为一种超短效的β1受体阻滞剂[1],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半衰期仅9min,有减慢心率,降低收缩压作用,并能有效治疗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明显降低心肌氧耗[2]。
循证医学研究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并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也是唯一被证明能减少猝死的药物[3]。
现对63例心肌梗死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艾司洛尔时,护理观察与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住本院的心肌梗死24小时内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共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35~77岁。
患者均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3例,房性心动过速14例,心房扑动、心房颤动7例,室性心动过速29例。
1.2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先以艾司洛尔(山东齐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3070132EF)50~100mg缓慢静脉推注,最大剂量为300ug/(kg·min),维持心率60~80次/分,而平均血压至少维持在100/60mmHg以上。
平均使用5~10分钟,整个过程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观察用药后1分钟、5分钟、15分钟心率、心律、血压及不良反应等变化情况。
1.3疗效评定[4]:根据有关标准对应用艾司洛尔15分钟内进行疗效评定:①显效: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心率60~100次/分;②有效:未转复为窦性心律,但心室率减慢至100次/分以下,或心室率仍超过100次/分,但较治疗前减慢20%以上;③无效: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心室率仍超过100次/分,或较治疗前减慢不到20%。
胺碘酮、艾司洛尔对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目的观察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艾司洛尔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种类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
对比分析两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与对照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胺碘酮在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取得更好的疗效,改善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治疗满意度;胺碘酮;艾司洛尔;不良反应【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apid application of amiodarone,YiSiLuo malignant arrhythmia patients,the clinical effect.Methods This experiment,choose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January 2017,36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rrhythmia quick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according to the dosing kinds of 18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18 pared two groups of rapid malignant arrhythmia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treatment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1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rrhythmia quickly treatment effect i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rrhythmia quickly,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P>0.05).Experimental group 1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rrhythmia quickly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rrhythmia quickly,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Using YiSiLuo e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rrhythmia quickly proces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obtain better treatment effect,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rrhythmia satisfaction quickly,is worth further clinical use.【Key words】Rapid malignant arrhythmia;Treatment of satisfaction;Amiodarone;YiSiLuo;Adverse reactions心律失常是指心臟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的任一异常而言。
艾司洛尔等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_
第一论文网
陈彪
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33000 【摘要】目的:分析艾司洛尔与胺碘酮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74 例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各37 例,A 组患者采取艾司洛尔治疗,B 组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A 组总有效率94.6%,B 组总有效率91.9%,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 明显低于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9.7%,P<0.05。
结论:艾司洛尔与胺碘酮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有显著效果,而艾司洛尔更具安全性。
关键词艾司洛尔;胺碘酮;快速恶性心律失常
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包括室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1]。
临床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时,药物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胺碘酮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具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
本文就以74 例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为例,分别给予艾司洛尔、胺碘酮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 例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与世界卫生组织[2] 中快速恶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相符;治疗时间2013 年12 月-2015 年5 月;肝肾功能正常,无慢性疾病、器质性疾病;无相关药物禁忌证;男41 例,女33 例;年龄40-75 岁,平均(57.8±8.1)岁;室性心动过速48 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6 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时卧床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合理饮食,补钾、溶栓、除颤等常规治疗,A组患者采取艾司洛尔治疗,起初取0.5mg/kg 艾司洛尔在1min 内静脉注射,时间控制在5min;随后取0.05mg/kg?min-1 静脉滴注4min。
滴注结束后注意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若疾病未改善重复取0.5mg/kg 艾司洛尔重复静脉注射,然后采用0.1mg/kg?min-1 静脉滴注4min;连续静脉滴注时间需短于48h。
B 组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起初口服200mg/ 次胺碘酮,每天三次;1 周后每次口服200mg,一天两次;至每天一次,口服200mg。
1.3 疗效判定[3]
评价患者治疗4 周后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室性期收
缩、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心率不超过90 次/min,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室性期收缩、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减少80% 以上,心率较之前减慢20%以上,心电图缓解;无效:室性心动过速未改善,心率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 统计软件分析此次研究数据。
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A 组治疗总有效率94.6%(35/37),即显效23 例,有效
12 例,无效2 例;B组治疗总有效率91.9%(34/37),即显效21 例,有效13 例,无效3 例;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A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8%(4/37),即2 例恶心呕吐,2 例低血压;
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7%(11/37),即6 例恶心呕吐,5 例低血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是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症状,在心肌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患者中均易发生。
通常患者在合并快速恶性心律失常后,易发生左心功能衰竭,诱发心源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在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时,需对恶性心律失常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心率稳定性。
在此次研究中,A 组总有效率94.6%,B组总有效率91.9%,P>0.05。
结果显示,对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和艾司洛尔治疗,均具有显著效果,均可控制恶性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率。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电生理反应和药理作用较为特殊,通过阻断心肌细胞钠、钾和钙等离子内流,抑制心室复极化,起到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
同时胺碘酮通过抵抗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阻断钾离子通道,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并可对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的抑制,减缓心肌传导速度,促使心率的恢复。
艾司洛尔属于超短效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通过对β1 受体阻滞剂的阻滞,减轻交感神经效应,改善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中,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明显低于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7%,P<0.05。
由此可见,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与胺碘酮相比,均具有显著效果,但艾司洛尔安全性明显高于胺碘酮。
艾司洛尔半衰期较短,约在2min,在消除药物半衰期时需9min 左右。
且艾司洛尔起效速度快,在停用药物后可快速消除,不会在体
内蓄积,不会给机体造成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总而言之,艾司洛尔与胺碘酮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均具有显著效果,而艾司洛尔更具有安全性,利于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