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7
学生管理案例分析----------心理不平衡的学生
有一个叫卢春雷的学生,个子不高,比较活跃,就是不断地有一些小毛病。去年,记得有一次,我让他与一个女生换桌,他的课桌上贴着一幅明星画,那个女生占了他的地方就把那张画撕了下来,他见到后,就把人家的书用刀子花了个两半。女生就告诉我了。我就告诉他你在课桌上贴明星照本身就不对,你换桌的时候又没把画揭走,桌子现在是人家的,桌子上的垃圾当然有女生自由处理。他不这样以为,他只是说画是自己的,女生不该给他撕破。这个男生存在严重的自私心理,以为自己的东西别人无权管理,我只是说他的不对,实际上,他也没以为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并且就对我产生了偏见,说我向着女生,而且对他不问青红皂白,横加批评。他只认识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不去考虑自己的错误。这种学生存在严重的自私心理。容易走极端,当然只要他认定的事,就是对的,再也听不进老师的教导。这样的人应用换位法来教育,让他站在别人的位置上重新思考问题,并耐心教导,也许他会改得很快。
后来,我开始让其他学生留心他的一举一动,我有时间了,就拿一件非常小的事件跟他一块分析,你为什么当时会那样做,如果你再想一分钟,重新选择做这件事情,你会怎样做,经过我不断的开导,后来,虽也出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但是你明显的可以感觉到,他的想法已经变了,他已经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后来,他又转到了其他学校,来我们学校看他的老同学,见到我他说,他看到打架骂人的事情就赶到深恶痛绝,听到有人背地里说老师坏话就心里不舒服,第二天见到老师就想躲着走,好像自己也做错了什么。那一天,我真的知道,最不懂事的孩子也长成大人了,他受我的教育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我说,无论你在那里,我对你很放心,老师希望你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某镇一中学,学生主要来自该镇所辖各村屯,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娇惯成性,组织纪律性差。今年四月初的某一周三下午,综合实践课教师王老师上课期间,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王老师制止时,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朴某叫到王所住宿舍内批评朴某(只有两人在场),学生不服,与其争辩,王老师便给了朴某两记耳光,并说要与学生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将学生“管好”的决心,直至下午4点50分才放学生回家,第七节英语课没上着(教师下班时间为16:30)。
案例分析:
王老师的做法是一种体罚学生的行为,违反了《教师法》第8条、《义务教育法》第16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等法律规定;打学生“耳光”是属于侵犯学生人身权利行为;
致使学生一节课没上着是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王老师行为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教师法》第37条,《义务教育法》第16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8条之规定,可先由学校给予王老师一定的行政处分。如果矛盾激化,必要时要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调解。
案例反思: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而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教育知识,孩子从小受溺爱,娇惯成性,自我意识强且明辨是非能力弱,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难度,于是时常出现学生与教师“顶牛”,家长讹诈教师的情况,这也是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
鉴于这类情况,学校在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首先从教育、服务角度出发,以教师培训为主要形式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进行培训,使之转变职业观念、人才观念,增强教育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执业行为,使他们热爱事业、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情操感化学生。同时对教师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切实做到依法执教。
其次,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家长会,定期家访,一来增加沟通,让家长理解教师工作的性质、内容、难度,二来可以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辅导,使他们掌握教育方法、配合学校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以灵活的形式宣传教育的政策、法规,让全社会真正把教育工作重视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合力,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个例一]
“我儿子才上初三,可给女同学打电话动不动就一个小时,每天要发20余条短信,我该怎么办?”昨晨,因为儿子早恋而痛苦不堪的阮女士赶到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进行心理咨询。
阮女士介绍说,通过检查16岁儿子短信,她看到儿子“快要上学了,可以见到你,真高兴。”并相约与对方去东湖游泳。阮女士看了非常着急,认定孩子在早恋,儿子个性倔,她又不知该如何和孩子谈。
李女士最担心的是,她的儿子特别喜欢漂亮小女生;而吴女士则是左右为难,儿子喜欢上同桌的她,成绩突飞猛进,前几个月两人座位调开了,儿子开始厌学;而陈女士更是胆战心惊,她15岁的女儿与男生交往过频,最终发展到夜不归宿。
最为痛苦的林女士,高高帅帅的儿子,与班上一位女生关系亲密,当众以老公老婆互称。父亲知道后,采取最严厉的手段,强行将两人分开,结果孩子得了抑郁症,拒绝和家人交流……
[分析]
有类似苦恼的家长还有不少。三天来,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接听200个电话中,有1/3的家长话题聚焦在孩子早恋问题上。
武大社会发展研究所长期关注中学生早恋现象。据调查,约90%%的中学生在青春期向往异性或有过“亲密”的伙伴,但他们绝大多数只是纯真感情的自然表露,而不是成年人理解的爱情。真正意义的中学生早恋一般为10-15%%,个别学校可能高达30%%。这组数据足以令成千上万个家长因此而感到不安。
[专家点评]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或迟或早地出现早恋现象,其实并不奇怪,相反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不能够进行正确和及时地疏导,导致的后果也会非常严重。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早恋现象有明显增加趋势,其中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特别是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紧张的学生早恋倾向更明显。数据反映出来的现状令人触目惊心,如果这种态势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使孩子无法走出早恋的泥淖,而且会使整个家庭都处于焦虑不安之中。这也说明我们的教育,其中包括学校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出了问题。
不合时宜的早恋找上我
[个例二]
小淇是一个性格内向、十分帅气的高一男生。父亲经常出差在外,母亲整天迷于牌局,家里没有人与他说话。在他16岁生日的一天,父母亲竟然忘记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而同桌的她却送给他一份精美的礼物。小淇心中爱意顿生,不久坠入情网。
如今正是高中的关键时期,小淇除了晚上回家睡觉外,基本上都与她粘在一起,两人无话不谈。有时,两人还相邀到外面去走一走,尽管心理上得到了慰藉,但两人的学习成绩却日益下滑。两人的父母都把责任推到了对方孩子身上,这种状况相反使两个孩子变本加厉,干脆我行我素,从地下活动转到了地上。
[专家点评]
与小淇同样经历的学生很多。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由于缺乏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使子女产生一种孤僻心理,于是就去找和自己平时和得来的异性倾诉心中的苦闷与委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发展演绎成了早恋。
[个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