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交互设计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交互设计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交互设计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交互设计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交互设计

发表时间:2014-12-04T09:11:05.06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6月下旬供稿作者:齐彦民

[导读] 设有多种操作模式在画面中设有设备自动、手动、暂停和恢复(继续)等几种操作模式,为操作人员操作时提供方便。Interactive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in LCD Glass Substrate Production Line

齐彦民QI Yan-min曰高俊杰GAO Jun-jie曰高爱群GAO Ai-qun(石家庄旭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Shijiazhuang Xuxin Optical Co.,Ltd.,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摘要院交互设计应用到液晶玻璃生产线中,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解决设备问题的同时,改善用户体验,增强系统的可用性。通过在现场实际考察和操作以及对操作人员的了解,对系统中人机界面中画面颜色和布局,操作方便性和安全性,信息简洁明了等许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已成功应用到本公司现有生产线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Abstract: Interaction design applied in the LCD glass production line can solve equipment problems by using automatic controltechnology, as well as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enhance the usability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actual on-site visits and operations,as well as knowledge of the operator, the screen colors and layout, ease of operation and safety, information concise and many other aspectswere optimized,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company's existing production line, and has played a good effect.

关键词院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自动化控制Key words: interaction design;user experience;automatic control中图分类号院TP29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8-0213-020

引言在液晶玻璃生产线中,交互设计的应用对自动化控制技术有着积极的影响。液晶玻璃基板是TFT-LCD 关键上游材料,玻璃基板的生产制造中高效率和高良品率越来越成为制造工艺过程的关键所在。在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生产线是每天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然而保证高效率和高良品率的关键之一则是整个生产线中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这就涉及到如何进行控制系统的交互设计。

1 人机界面中的交互设计在液晶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人员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人机界面中的操作画面来实现。然而,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采用的是针对工业环境的图形操作终端,因生产厂家不同,其硬件接口和嵌入式系统也不同,兼容性差,功能有其局限性,在编程方面不灵活,并且触摸屏分辨率和支持的显示颜色不同,所表现出的结果也就不同,为界面的设计带来很大困难。由于人机界面生产厂家的画面编辑软件内嵌的部件不能完全满足设计需要,这就需要自行设计,虽然繁琐,但一旦设计完成,可以进行复制,还能重复利用,而且相似部件可以共享其资源,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

1.1 考虑颜色对心理的影响在人机界面画面设计中,要注重画面色彩的使用和搭配,每个画面中颜色的数量不易过多,控制在3-4 个之间,包括背景色、按钮ON 及OFF 的颜色和与背景色区别的部件颜色,亮度不能太高。

1.2 考虑使用者的操作习惯操作人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操作习惯,包括运行方式和操作方式等,还有人机界面中的画面功能和布局等等,加上国内与国外之间的文化差异,行为习惯不同,从CRT(CathodeRay Tube)行业一下转到液晶玻璃基板生产中来,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将以前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在系统设计予以考虑,逐渐让其适应新的操作方式和生产方式,跟进新技术的发展。

1.3 设计通用的画面模板为了实现人机界面中的画面标准化和专业化,设计通用的画面模板,规范画面中的所有元素的外观、大小和功能,所有设备中使用的人机界面的画面都按照此模板进行设计。虽然控制设备不同,但是功能控制划分基本相同,再针对自身特点,添加或更改相应部件和功能即可,这就减少了现场调试时的沟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界面反映的是信息的总和而并非单一的信息,倘若在提示、菜单和帮助产生相同术语,在不同的画面中应具有相似的界面外观、布局、交互方式及信息显示、界面设计要保持风格的一致性。

1.4 操作画面的安全等级为了保证生产数据和工艺参数等相关数据安全,在操作画面中设有安全等级,根据生产需要,设有操作员、工程师、管理员三个级别,操作员只有常用操作和信息查看的权限;工程师除了具有操作员基本权限外,还能进行相关参数设定的权限;管理员具有所有权限,对所有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操作员和工程师权限的变更。

1.5 画面中设有设备布局图在画面中添加设备的布局图,可以直观的查看设备有哪些工位组成,都有哪些执行机构或控制元件等,对设备有清晰的认识。在设备上方添加透明按钮,可以切换到具体的某一工位画面,进行相关操作或查看运行信息等。并且可以很清楚的模拟玻璃基板运行到了具体的哪个工位或位置,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1.6 画面中的按钮位置和大小在画面中添加的按钮,将主要的、操作频率高的放到主画面的左右两侧,必要时可以左右手同时操作,提高及时性和方便性。毕竟,两侧空间受屏幕大小的限制,不能摆放更多按钮,此时,按功能进行划分,按功能区域进行摆放。

1.7 设有多种操作模式在画面中设有设备自动、手动、暂停和恢复(继续)等几种操作模式,为操作人员操作时提供方便。在自动运行条件不具备时,先对设备进行点动操作,手动调试,以便排查设备中所有与之连接的执行机构和传感器是否正常,正常之后,再进行自动

自动化生产线

目录 1 S95和S88 (2) 1.1 什么是S95? (2) 1.2 为什么要S95? (2) 1.3 S95模型概述 (2) 2 常用词语解释 (5) 3 生产线过程 (6) 4 ERP系统 (8)

1 S95和S88 1.1 什么是S95? 解释什么是S95,先看一下什么是SP95。SP95是仪表、系统和自动化协会(ISA)的一个委员会。我们用SP95代表这个委员会,SP表示标准项目,而95代表ISA 的第95个标准项目,而且最巧合的是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在1995年召开。此委员会开发一系列标准称作SP-95“企业控制系统集成”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ANSI/ISA-95.00.01-2000“企业-控制系统集成-第一部分:模型和术语(ModelsandTerminology)”,此部分2000年7月15日通过; ●ANSI/ISA-95.00.02-2001“企业-控制系统集成-第二部分:数据结构和属性”,此部分2001年10月17日通过; ●ISA-95.00.03“企业-控制系统集成-第三部分:制造业运作模型”,此部分正在委员会讨论; ●ISAS95WG1“事务处理技术报告”,此部分正在委员会讨论。 综上所述,S95模型是这一系列标准中的部分,SP95的国际化版本称为ISO/IEC62246,由IEC/SC65第15联合工作组共同工作。 1.2 为什么要S95? S95企业控制集成标准的产生是来源于实际应用集成的需要。在实际应用集成中,不管是最终用户还是集成商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集成没有公共模型、不同厂商的产品十分困难,与最终用户的需求之间沟通有问题,人们将时间花在统一技术术语上而不是解决问题上,集成的系统难于维护等。 为了解决相应的问题,国际上前几年不同的组织和用户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些用户、厂商和学术机构的团体在Pursue大学开发了计算机集成制造,即著名的CIM标准。而1988年发起的SP88委员会则负责批次控制部分的标准建立。 1.3 S95模型概述 S95标准定义了企业商业系统和控制系统之间的集成,可分成三个层次,即

自动化生产线论文设计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自动生产线课时设计 系(部)电气工程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摘要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由于PLC的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使用方便以及维护简单等优点,所以PLC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亚龙YL-335B 型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安装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等工作单元,构成一个典型的自动生产线的机械平台,系统各机

构的采用了气动驱动、变频器驱动和步进(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等技术。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每一工作单元由一台 PLC 承担其控制任务,各PLC之间通过RS485串行通讯实现互连的分布式控制方式。因此,YL-335B 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 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利用YL-335B,可以模拟一个与实际生产情况十分接近的控制过程,使我们得到一个非常接近于实际的教学设备环境,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PLC;供料站 1.YL-335B的系统介绍 1.1 YL-335B 的组成 亚龙YL-335B型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由安装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的送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输送单元和分拣单元 5 个单元组成。如图 1-1 所示。 图1-1 YL-335B外观图 每一工作单元既可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各个单元的执行机构基本上以气动执行机构为主,输送单元的机械手装置整体运动则采取步进电机驱动、精密定位的位置控制,该驱动系统具有长行程、多定位点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一维位置控制系统。分拣单元的传送带驱动则采用了通用变频器驱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传动装置。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是现代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气控制技术。 本设计中YL-335B应用传感器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位置、物体通过的状态、物体的颜色及材质等。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装备应用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现代工

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世代如何划分

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世代如何划分 2009年11月20日00:00凤凰网财经【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 条 所谓液晶面板世代线数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而只是业界一个约定俗成的称法。它是按照生产线所应用的玻璃基板的尺寸划分而来的。 简单地说,液晶面板是两层很薄的玻璃基板中间包裹一层液晶分子构成的。生产时,采用的玻璃基板有一个固定的尺寸,再通过切割形成各种尺寸的液晶面板。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切割玻璃基板会使原材料利用率较高,最终成品的经济效益较好。因此,根据经济切割尺寸的不同,液晶生产线也被分成了不同的代数。5代线最高阶段的基板尺寸是 1200X1300mm,最多能切割6片27英寸宽屏LCD-TV用基板,所以5代线的上限是27英寸宽屏电视机;6代线经济切割的上限是37英寸;7代线经济切割的上限是46英寸;8代线的基板尺寸是2160X2460mm,最多可以切割8片46英寸LCD-TV基板,切割6片52英寸LCD-TV 用基板,52英寸是8代线的经济切割尺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厂家的生产线,同代线的玻璃基板尺寸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LG D与夏普的6代线尺寸就并不相同。 总体来说,面板代数越高,面板的尺寸越大,切割的屏幕数量越多,利用率和效益就越高,价格可以做得更便宜,代表着该面板厂的技术实力越强。6代、7代、7.5代、8代线技术上差别不是很大,比如32寸的电视,分辨不出是由6代线还是7代线生产出来的;而生产工艺技术则可能略有不同,比如4代线玻璃基板在生产流程中是水平放置,8代线以上由于玻璃基板巨大,在生产过程中要垂直或倾斜式放置。此外,生产厂商一般更倾向于将更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导入世代数的生产线,从而使更高世代产品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5代线和5代线以下主要是以生产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用的显示器为主,液晶材料某些参数要求相对要低些;而6代线、7代线或更高代次则以生产液晶电视为主,液晶材料参数要求相对要高点。 全球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有友达光电、奇美电子、夏普、三星、LG-飞利浦。这些企业供应着全球主要液晶电视品牌厂家的面板需求。 液晶面板生产线世代的划分是根据玻璃基板的大小来划分的,世代的不同其主力切割的产品尺寸不同,产品技术没有区别,生产工艺技术略有不同。 所谓产品技术相同:如32寸的电视,分辨不出是由6代线还是7代线还是其他代线生产出来的,质量性能一样;所谓生产工艺技术不同:如4代线玻璃基板在生产流程中是水平放置,8代线以上由于玻璃基板巨大,在生产过程中要垂直或倾斜式放置。

TFTLCD玻璃基板浅谈

TFT-LCD玻璃基板浅谈 时间:2008-03-15 10:46:47来源:中国建材网文号:大中小 玻璃基板对TFT-LCD行业犹如硅晶圆对半导体行业之重要,虽然玻璃基板只占 TFT-LCD原材料成本比重的7%左右,但是却是最最重要的元件。TFT-LCD生产线更新换代的前提必须就必须包括玻璃基板厂家提供新一代生产线所使用的玻璃基板,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TFT-LCD模组在制造过程中有真空蒸镀与刻蚀工艺,因此玻璃基板必须耐高温,耐强酸强碱。同时考虑重量和厚度,玻璃基板必须非常薄,尤其LCD-TV对应大尺寸后,玻璃基板如果不薄,就增加不少重量,目前玻璃基板的厚度最低可以做到0.4毫米厚。同时玻璃基板要高透光性,否则影响画面质量,所以必须要在无尘室中生产。因为有高温过程,所以合格率相当难控制。玻璃基板还要高度平整,其平整度要求比硅晶圆还要高。 玻璃基板的生产技术高度复杂与高深,因此全世界只有很少的4家公司能够制造玻璃基板。分别是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日本板硝子。其中美国康宁市场占有率第一,有近50%的份额,日本旭硝子有超过30%的份额,日本电气硝子大约10%,日本板硝子不到10%。日本旭硝子同时还垄断了PDP(PlasmaDisplayPanel等离子显示板)电视用玻璃基板市场,市场占有率达90%,PDP电视用的玻璃基板比TFT-LCD用的玻璃基板要求耐高温更高。日本板硝子因为曾经有锅炉泄露毒气事件,元气大伤,目前主要从事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的生产。 玻璃基板是超薄、超平滑、超精细的玻璃,运输成本极高,因此TFT-LCD企业必须和玻璃基板厂家捆绑才能生存。最早TFT-LCD厂家都集中在日本,所以玻璃基板厂家龙头康宁在日本设立日本康宁公司,为日本企业提供玻璃基板。之后韩国TFT-LCD产业兴起,日本电气硝子与南韩企业成立韩国电气硝子,而三星则有三星康宁提供玻璃基板。 日本市场主要有日本康宁与旭硝子。日本康宁是美国康宁海外分公司,美国康宁则引导了全世界玻璃工业和光纤制造业的发展,美国康宁公司成立于1851年,世界500大企业之一,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同时也是光纤大厂,因为通信业不景气,光纤业务让康宁出现亏损。康宁已经把主力转移到玻璃制造上。主要生产高性能显示玻璃和天文望远镜。70年代,康宁为日本科学实验室提供显示用玻璃,1986年开始为日本厂家提供LCD用玻璃基板。1989年建立日本康宁公司,同时设立康宁技术研究中心。日本康宁的主要客户是夏普。夏普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6代线建设的厂家,最迟到2004年1月投产,日本康宁已经做好了为夏普提供玻璃基板的准备工作。 3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LCD-TV需要比5代线更先进的6代线和7代线技术,目前能够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管理系统 V1.0 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3) 1.1开发背景 (3) 1.2条码技术与RFID技术的对比 (4) 2系统整体设计说明 (5) 2.1系统简介 (5) 2.2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7) 2.2.1系统总体架构 (7) 2.2.2网络拓扑结构 (9) 2.3系统运行流程设计 (10) 2.4系统设计方案 (12) 统一规范的编码体系 (12) 基础信息平台 (13) 生产线RFID设备配置方案 (13) 生产线自动识别实现方案 (14) 2.5系统设备介绍 (16) 2.5.1 RFID电子标签 (16) 2.5.2 RFID固定读写器 (16) 2.5.3 RFID手持机 (18) 3系统功能介绍 (20) 3.1生产过程控制 (20) 3.2工厂计划及作业管理 (21) 3.3质量管理/SPC分析 (22) 3.4报表中心 (23) 4参考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1.1开发背景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传统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如服装、电子等行业,单品制造费用越来越高,加工利润越来越低,为提升企业的整体利润率,优化企业管理流程,通过信息化改造来提升生产效率成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传统的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大部份生产模式以单件流生产模式为主,这种生产线模式的最大缺点是通常在某些瓶颈工序会积压大量半制成品,如果工序繁复且生产环节多,这种现象将更加严重。 目前在传统加工企业的管理中普通存在着如下问题: 1)整体生产效率低下,现场管理无从下手; 2)生产过程数据量大,生产线积压严重,不能形成自动化流转和自动化采集数据; 3)需要手工录入大量数据,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较低,可靠性不能保证; 4)可控性差,对加工进度的掌握不精确,生产现场状态监控能力不足; 5)质量损耗严重,返修率过高,无法进行质量追溯; 6)订单生产进度和车间在制品、完工数据等不清楚,无法准确计算成本; 7)经营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无法做到准确及时,难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未来生产计划。 这些问题削弱了管理人员对生产周期的预测、控制及应变能力,已越来越难以应付定单规格多,且交货期短的市场要求。 自动化生产线管理系统V1.0(简称生产线管理系统),使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信息载体,以局域网、互联网为信息渠道,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整个生产线管理的每个环节进行全程的记录,实现在制品的自动识别和实时管理,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实时跟踪,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论文

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概述--------------------- 1-1 YL-335B的基本组成------------------------ 1-2 YL-335B的基本功能------------------------- 1-3 YL-355B的结构与认知----------------------- 1-4 YL-355B的整体控制------------------------- 第二章装配单元的结构------------------------------- 2-1 装配单元的功能------------------------------- 2-2 装配单元的结构组成-------------------------- 2-3 气动控制回路--------------------------------- 第三章装配单元的PLC的控制------------------------ 3-1 PLC的I/O的接线原理----------------------- 3-2 装配单元的编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TFT—LCD用玻璃基板发展现状及趋势(玻璃杂志061)

TFT—LCD用玻璃基板 发展现状及趋势 李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具有质量轻,图像细腻、清晰,色彩丰富、自然、逼真等优点的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器(即TFT-LCD)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产品。TFT-LCD是在无碱超薄玻璃上印刷微电子电路,主要特点是在每个像素(像素就是一些能够发出彩色光线的小点)配置一个半导体开关件,每个像素都是一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的晶体管,可以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因而每个节点相对独立,并可连续控制,这样不仅提高了反应时间(一般可以达到80ms 左右),同时在灰度控制上可以做到非常精确,这就是TFT色彩更为逼真的原因。 TFT-LCD 是由偏光板、液晶面板,另外再加上背光源组成的。制作一片液晶面板需要两片玻璃基板,分别作为底层玻璃基板和彩色滤光片板使用。虽然玻璃基板只占TFT-LCD原材料成本比重的6%左右,但却是最最重要的元件。TFT-LCD生产线更新换代必须以玻璃基板厂家提供新一代生产线所生产的玻璃基板为前提,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一、TFT-LCD用玻璃基板的发展现状 玻璃基板又称素玻璃,是超薄、超平滑、超精细无碱硅酸铝玻璃,其碱金属总含量要求在0.1%以下。自90年T F T- L C D产业由日本第一代产品的生产, 发展到目前康宁公司正在研制的第七代产品所使用玻璃基板已经历了七代。玻璃基板的切割片数有一个最佳经济值,达到这个值以上意味着较高的生产效率,业界公认的经济切割片

数是6,按照玻璃基板尺寸的大小划分生产线属于哪一代。(见表一)表一单位: 目前在商业上应用的玻璃基板,主要厚度为0.7 m m或0.6 m m,并且已经进入更薄厚度(如0.4 m m )的研制开发阶段。主要应用于液晶桌面显示器、笔记本电脑以及液晶彩电的面板制作中。 由于TFT-LCD模组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真空蒸镀与刻蚀,因此玻璃基板必须耐高温、耐强酸强碱;同时考虑重量和厚度,玻璃基板必须非常薄,尤其对应大尺寸后,玻璃基板如果过厚,就会增加不少重量;玻璃基板要求高透光性,否则影响画面质量,所以必须要在无尘室中生产;玻璃基板还要高平整度,其平整度要求比硅晶圆还要高。鉴于玻璃基板生产技术的高度复杂与高深,全世界只有很少的4家公司能够制造玻璃基板,分别是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日本板硝子。据初步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球TFT-LCD用玻璃基板生产能力达6050万m2/年。其中康宁共有23座TFT-LCD用玻璃基板熔炉,生产能力可达3150万m2/年;日本旭硝子共有4座熔炉,生产能力可达1400万m2/年;日本板硝子共有6座熔炉,生产能力为900万m2/年;日本电气硝子共有5座熔炉,生产能力为600万m2/年。 目前,我国大陆还没有厂家能生产TFT-LCD用玻璃基板,所用玻璃基板全部依赖于进口。据报载,2003年7月,XX力诺集团与德国EPT公司合作开发生产TFT-LCD用玻璃基板。如果合作成功,

浅谈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和改造

浅谈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和改造 发表时间:2018-10-01T16:59:29.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黄渠[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面临着降低劳动强度的要求,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扩展和改造现代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功能。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面临着降低劳动强度的要求,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扩展和改造现代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功能。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与先进的西方国家功能扩展和管理模式,与现阶段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的自动生产线设备管理在中国,缩短距离,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和修改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大型企业铸造自动化生产线设备,通过自动生产线设备的扩展和改造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改造的意义,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改造的功能拓展和应用。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物料装配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改造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动化行业必须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使用自动生产线设备,以满足生产需求的变化情况和任务,可以利用调整生产线设备的时间和强度来实现其机动性,以达到使用设备的三位一体的要求。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使用时间的增长,减少它的各种性能指标,以减少设备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有关部门,企业必须注意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和修改、扩展,修改只有合理和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改造的意义 目前,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危险工作,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是人类提升认识世界和世界的能力。自动生产线由工件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一套按照工艺顺序的自动机械和辅助设备组成,完成全部或部分的制造工艺生产系统,简称自动生产线。生产线设备由动力鼓总成、铝侧板、薄板架、拉杆、轴承座、驱动装置和链条组成。被动滚子通道由滚筒总成、铝侧板、板架、拉杆和轴承座组成。20世纪20年代,自动生产线逐渐出现在机械制造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制造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现代生产线开始向大规模、快速运行,连续和自动方向,实现大规模生产设备,生产线不断扩展,同时提高生产速度,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功能扩展和修改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可以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及改造的应用 2.1 材料装配线设备概述。 材料装配线作为自动化生产线的典型机械平台,有5个工位:安装、上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各系统采用的技术有气动驱动、逆变驱动和步进电机位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是通过PLC控制各个工作单元,利用RS485串行通信实现PLC之间的互联和分布式控制。生产线有效利用了机械技术、气动控制技术、PLC控制等多种技术。 2.2 材料装配线设备存在问题 这种设备可以在许多自动化技术中使用,但它只有设备的功能。为了改进自动化技术管道,需要对其进行扩展和改造。变频器只有一个生产项目,不能完全反映单变频器对多台电机的分时控制。自动化技术作为扩大和改造生产线设备功能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 2.3 物料装配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改造的方案 物料装配生产线设备功能扩展、改造后,工作站分为供料站、加工站、装配站、输送站、分拣站及自动仓储传送站6个子站。其中整条生产线的Master站为输送站,Sleve站为其他子站。采取S7-200系列PLC作为底层各站,采取PPI协议通信作为通信方法,选取winco flexible 触摸屏组态监控方法作为上位机。 (1)自动存储系统扩展。物料分拣完成后,将已分拣的物料通过存储传送带转移到自动存储系统的存储区域,并按照存储位置放置。通过s7-224plc对自动存储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实现了存储效果,还实现了对存储传输带的控制。为了提高设备的性能,在实现多台电机(储选带电机单元电机)分时控制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单台电机的改造力度,如变频器控制。同时在储运皮带上设置气缸推仓,通过变频器和气缸有效控制可调节拍的自动物流仓库。 (2)智能照明的扩张。为了有效地完成照明工作,可以在每个工作站设置一个LED灯。在现场各分站工作时,自动照明系统将自动进行LED照明灯,当传送站抓取物料并离开现场时,会自动关灯。 2.4 材料装配线设备功能膨胀、改造效果好 在材料装配线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自动存储系统和智能照明功能的扩展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材料装配线设备功能的改造,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工艺改造过程中,应确保节点、生产线的合理性和仓库系统的紧密性,通过延伸装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功能改造技术分析 3.1现场总线技术原理分析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技术的串行和并行扩展技术的不断发展,I / 0接口连接仅1 ~ 4,极大地简化了配置的设备和单总线设备之间的连接各种设备的专用芯片达拉斯,每个芯片都是基于64位ROM,用DS18B20芯片的过程中现场总线控制数据连接口工作原理、。通用控制系统可通过总线DQ寻址。DS18B20家庭代码是28H。它是一种大型铸造设备自动生产过程中带有数字温度传感的总线控制芯片。温度控制范围为-55~+124oC,在-10~+800C范围内较高,可达到正0.5度或负0.5度。总线控制分辨率可编程,从9位到12位,不同的编程位对应不同的分辨率时间。时间长度与总线控制编程位正相关,时间范围为93.75 ~ 370ms。现场总线控制器的内部寄存器决定了从DB7到DB0的命令函数,这与铸件生产效率密切相关。当AC命令格式设置为0时,不同输入级别的寄存器对应的指令如表1所示。表1 寄存器在不同输入电平情况下的指令对应情况

自动化生产线的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0 1.1自动化生产线发展状况 0 1.2 PLC的应用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2) 1.2.1生产线上的工艺过程 (2) 1.2.2连续生产线 (3) 1.2.3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4) 1.3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5) 第二章各单元硬件设备的说明 (6) 2.1电感式接近开关的设备说明 (6) 2.1.1电感式传感器简单介绍 (6) 2.1.2电感式接近开关传感器的基本工作方式 (6) 2.2电容式接近开关的设备说明 (7) 2.2.1电容式传感器简单介绍 (7) 2.2.2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的使用 (7) 2.3继电器的设备及微动开关的设备说明 (8) 2.4电磁阀的设备说明 (8) 第三章 S7-2OO PLC在自动线中的使用 (9) 第四章各单元控制系统的设计 (11) 4.1PLC对下料单元的控制 (11) 4.1.1下料单元控制要求 (11) 4.1.2下料单元控制流程图 (12) 4.1.3下料单元I/O分配表 (13) 4.1.4下料单元梯形图 (14) 4.2 PLC对加盖单元的控制 (20) 4.2.1加盖单元控制要求 (20) 4.2.2加盖单元控制流程图 (21) 4.2.3加盖单元I/O分配表 (22) 4.2.4加盖单元梯形图 (23) 4.3PLC对穿销单元的控制 (29) 4.3.1穿销单元控制要求 (29) 4.3.2穿销单元控制流程图 (30) 4.3.3穿销单元I/O分配表 (31) 4.3.4穿销单元梯形图 (32) 4.4PLC对检测单元的控制 (38) 4.4.1检测单元控制要求 (38) 4.4.2检测单元控制流程图 (39) 4.4.3检测单元的I/O分配表 (40) 4.4.4检测单元梯形图 (40) 4.5PLC对分拣单元的控制 (44) 4.5.1分拣单元控制要求 (44) 4.5.2分拣单元控制流程图 (46)

液晶显示屏生产线项目策划方案

液晶显示屏生产线项目 策划方案 xxx有限公司

报告说明 自动变光焊帽是指在电焊过程中能够对闪光自动响应的电子光阀帽,该类电子光阀帽采用LCD显示,可自动变光。在暂停焊接时,焊 接工人可通过变光滤光器查看焊接物体。一旦产生焊弧,头盔视线将 变暗,从而防止操作人员眼部受到强射线损害。技术发展和人们安全 防范意识的提高,促进了自动变光焊帽的发展。2016年中国电焊机产 量为677.13万台,同比增长18.77%。预期2017至2020年平均每年电焊机产量为700万台,假设电子光阀帽与电焊机的比例关系为1:1,则未来电子光阀帽的需求为700万个/年。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1996.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160.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36%;建设期利息107.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0%;流动资金2728.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74%。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1700.00万元, 综合总成本费用25986.13万元,净利润3381.9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 率16.64%,财务净现值4220.9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6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 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 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 发展进入新阶段。 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 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 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 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 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 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自动化生产线发展状况 (1) 1.2 PLC的应用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3) 1.2.1生产线上的工艺过程 (3) 1.2.2连续生产线 (4) 1.2.3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5) 1.3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6) 第二章各单元硬件设备的说明 (7) 2.1电感式接近开关的设备说明 (7) 2.1.1电感式传感器简单介绍 (7) 2.1.2电感式接近开关传感器的基本工作方式 (7) 2.2电容式接近开关的设备说明 (8) 2.2.1电容式传感器简单介绍 (8) 2.2.2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的使用 (8) 2.3继电器的设备及微动开关的设备说明 (9) 2.4电磁阀的设备说明 (9) 第三章S7-2OO PLC在自动线中的使用 (10) 第四章各单元控制系统的设计 (12) 4.1PLC对下料单元的控制 (12) 4.1.1下料单元控制要求 (12) 4.1.2下料单元控制流程图 (13) 4.1.3下料单元I/O分配表 (14) 4.1.4下料单元梯形图 (15) 4.2 PLC对加盖单元的控制 (21) 4.2.1加盖单元控制要求 (21) 4.2.2加盖单元控制流程图 (22) 4.2.3加盖单元I/O分配表 (23) 4.2.4加盖单元梯形图 (24) 4.3PLC对穿销单元的控制 (30) 4.3.1穿销单元控制要求 (30) 4.3.2穿销单元控制流程图 (31) 4.3.3穿销单元I/O分配表 (32) 4.3.4穿销单元梯形图 (33) 4.4PLC对检测单元的控制 (39) 4.4.1检测单元控制要求 (39) 4.4.2检测单元控制流程图 (40) 4.4.3检测单元的I/O分配表 (41) 4.4.4检测单元梯形图 (41) 4.5PLC对分拣单元的控制 (45) 4.5.1分拣单元控制要求 (45) 4.5.2分拣单元控制流程图 (47)

液晶面板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液晶面板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液晶和半导体一样都是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极高的高科技行业,这也是该类生产技术垄断在少数国家的重要原因。事实上TFT-LCD的研究起源于欧美,产业化则是由日本完成的。因此最早的理论研究和基础专利基本集中在欧美,而产品和工艺方面的技术则主要掌握在日韩手中。台湾大多数厂商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其他厂商的授权,技术专利掌握较少,大多为液晶面板代工制造,但台湾的液晶面板产业化却是世界领先的。 或许很多读者会对液晶面板的制作过程感到好奇,今天笔者给大家带来AUO (友达光电)的一段教学FLASH可以满足拥有这类好奇心的读者,让大家了解到犹如三明治般的液晶面板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1AUO的液晶面板制造过程 液晶面板的主要制造工序: 1.ARRAY(阵列)工序: 主要是制造TFT基板及彩色滤光片(CF基板)。 流程:玻璃清洗-->成膜-->清洗-->光刻胶涂布-->曝光-->刻蚀-->光刻胶剥离-->清洗-->测试 2. CELL(面板成型)工序: 将前工序ARRAY制成的TFT玻璃基板与CF玻璃基板经过配向处理、对位贴

合后灌入液晶。 流程:TFT&CF玻璃基板清洗-->配向膜形成-->清洗-->框胶-->间隔散布-->液晶灌注-->对位压合-->切割裂片-->偏光板贴付-->点灯检查 3 .MODULE(模组构装)工序: 将CELL工序加工完成的面板与TAB、PCB、背光(BackLight)模组、外框等多种周边零部件进行组装。 流程:ACF贴片-->IC接合-->涂塑-->背光板框架组装-->环境测试-->检查测试看完FLASH或许大家对液晶的基本构造还不是很理解,那么就仔细看下图,笔者在下文中给大家解释液晶的基本原理。 2液晶面板的组成结构 从上图可以看出液晶面板各部分分离后更像一个多层三明治,了解这些部件的作用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液晶的基本成像原理。事实上液晶材质本身是不发光的,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夹在彩色滤光片(CF基板)和TFT玻璃间的液晶主要是起到类似相机快门的作用,通过施加电压的变化来改变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进而控制从背光源传送过来的光线通透。再通过彩色滤光片形成拥有色泽和明暗层次感的画面。 液晶面板的基本结构:

浅谈自动化生产线的制造

浅谈自动化生产线的制造 摘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和各种制造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在许多的领域得到了深刻的使用。自动化生产线的出现,为当前的机械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分析自动化生產线的制造技术、改进措施和基本要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引言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不短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许多行业的发展,都在朝着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甚至是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自动化生产线,就是一种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典型体现。自动化生产线,是在流水线生产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新工艺,目前在制造业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1]。 1 自动化生产线制造要点 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有许多的要点,是当前社会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在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中,能够极大的提高人类工作效率。因为自动化生产线采用许多智能技术、自动化生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这些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制造质量。这是自动化生产线制造的一个要点之一,也是一个突出的优点,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造,具有深刻的意义。其次,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的发展,其一个要点就是降低了人工的工作强度,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还有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减轻生产者的生产负担。再者,顾名思义,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和财力。这是许多生产者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最后,目前的自动化生产线大多带有节能的功效,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密切需要。 总而言之,在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过程中,其要点也是其优点,是现代社会制造业发展的不二选择。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要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约能源等。为社会制造业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2]。 2 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方式 当前,在自动化生抄下来制造方式的发展中,主要的制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计算机技术制造,另一种是机器人技术制造。这两种制造技术在目前的制造业发展中广泛存在,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造,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自动化流水线技术发展趋势浅析

由自动化流水线发展趋势谈及国饮料灌装生产线 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饮料工业发展迅猛,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等品种不断丰富,产量上的“飘红”使得对设备市场的需求也呈“牛市”。目前,自动化流水线技术正向着集参数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未来的自动化流水线技术将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一个综合性的网络环境支持系统,全面支持异地的、数字化的、采用不同设计哲理与方法的流水线设计工作。 一、自动化流水线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扩大,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自动化流水线技术不断进步。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流水线向着特征参数化、多功能方向发展 从本质上看,自动化流水线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求解约束满足问题的过程,即由给定的功能、结构、材料及制造等方而的约束描述。经过反复迭代、不断修改设计参数,从而求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求解过程。也就是说设计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不断地修改参数以满足或优化约束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参数化、变量化流水线系统能够简单地通过尺寸驭动。

参数、变活表的修改来驭动设计结果按要求变化.为设计者提供设计模型的快速、直观、准确反馈,同时能随时对设计对象加以更改,减少设计中的错误及问题。 另外,在自动化流水线特征的参数化、变量化设计中,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是功能结构特征、加工特征的设计,而不需花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儿何形体的构造过程。这样的设计过程更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习惯。 特征参数化、变量化设计能够极提高机械设计效率,是自动化流水线技术发展迫求的目标之一。在一些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系统中.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参数(包括几何参数和非几何参数)都可以当作变量,通过建立参数、变量间相互的约束和关系式,增加程序逻辑,驱动设计结果。这些变量间的关系可以跨越自动流水线系统的不同模块,从而实现设计数据的全相关。特征参数化、变量化是实现机械设计自动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目前自动化流水线发展的主流方向。 (2)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 Al)技术是使计算机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决策等〕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将人工智能技术引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站设计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电子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现工业产品和生产过程整体最优化的一种新技术。机电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模块生产系统(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 设计训练,为我们学习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提供了极好的训练平台。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剖析模块生产系统中各机械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机械结构和传动方式,绘制工作原理图、主要部件图及其装配图,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剖析模块生产系统的气压传动过程,熟悉气压传动的基本元件和回路,绘制各工作站气压传动回路工作原理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能正确的选择各组成元件。运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软件,核对各站控制程序及控制端口,剖析原设计编程原理,论述控制过程。剖析模块生产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程序,论述该设计的优缺点,提出新的设计方案。 我们通过对模块生产系统的实际参观、操作、测绘、制图、编程设计和运行工作,同时对该生产线进行适当改进,掌握模块生产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模块生产系统的设计训练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设计,是机械、气压和电子技术各专业协同合作的结晶,也是培养我们团队精神的训练。 1.2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概况 该自动化生产线是由独立的六个工作站相互连接而成。它们分别是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检测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和分类站。这六个站连接成生产线后可完成工件类别的检测、加工、搬运、安装和分类。 上料检测站:回转上料台将工件依次送到检测工位——提升装置将工件提升并检测工件颜色; 搬运站:将工件从上站搬运至下一站; 加工站:用回转台将工件在四个工位间转换——钻孔单元打孔——检测单元检测正、次品; 安装站: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将工件安装到位; 安装搬运站: 正品:将上站正品工件拿起放入安装工位——将安装好工件拿起放下站;

大学士平台浅谈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设计与运用

大学士平台浅谈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设计与运用 非标自动化生产线 在国家倡导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口号下,现在自动化行业是风生水起,欣欣向荣。有企业转型的、有个人创业的、有跨界打劫的、还有政府扶持的……好像做制造业的不搞点自动化,智能化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在这个行业混。有非标自动化生产线难题的,可在大学士平台免费发布需求,业内专业人士集聚在大学士平台上,你的问题很快得到响应。只要一个免费发布,技术需求响应快,专家多,成本低,难题快速解决。 什么是非标自动化生产线? 简单来说非标自动化生产线定义就是一切以用户定制的、非市场流通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设备,是采用按照国家颁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格制造的单元设备组装而成,是根据客户的用途需要,开发设计制造的设备。不同类型客户其工艺要求均不相同。而大学士平台聚集很多专家及权威服务商,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在大学士上均能找到专业人士解决。 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由于其产品的广泛性,使其在应用中也具有广泛性。主要的应用的行业有: 1、汽车制造行业的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及安装; 2、食品行业的生产输送及包装; 3、电子电器生产线产品输送; 4、物流行业的仓储设施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5、加工制造业装配行业的应用。 大学士平台通过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专家、教授、工程师以及技术研发机构,建立了丰富多元的一手智库资源,平台打破传统地理位置的局限,降低了信息沟通的成本,不受区域限制实现智库资源利用。不管哪个领域的自动化需求方,在大学士平台都能找到优良的解决方案及权威的自动化服务商。 非标自动化生产线或专机设备在一定时期内将有一个快速的发展,非标生产线的设计和实施也会在大好的市场环境下,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向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大学士平台为需方供方架起了一座桥,用互联网模式快速响应制造业难题,助力中国智造快速前行!

TFT-LCD玻璃基板制造方法

TFT-LCD玻璃基板制造方法:浮式法、流孔下引法、溢流熔融法 2004-8-19 目前在商业上应用的玻璃基板,其主要厚度为0.7 mm及0.6mm,且即将迈入更薄( 如0.4 mm )厚度之制程。基本上,一片TFT- LCD面板需使用到二片玻璃基板,分别供作底层玻璃基板及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之底板使用(彩色滤光片剖面图如图一)。一般玻璃基板制造供货商对于液晶面板组装厂及其彩色滤光片加工制造厂之玻璃基板供应量之比例约为1:1.1至1:1.3左右。 LCD所用之玻璃基板概可分为碱玻璃及无碱玻璃两大类;碱玻璃包括钠玻璃及中性硅酸硼玻璃两种,多应用于TN及STN LCD上,主要生产厂商有日本板硝子(NHT)、旭硝子(Asahi)及中央硝子(Central Glass)等,以浮式法制程生产为主;无碱玻璃则以无碱硅酸铝玻璃(Alumino Silicate Glass,主成分为SiO2、Al2O3、B2O3(氧化硼)及BaO(氧化钡)等)为主,其碱金属总含量在1%以下,主要用于TFT- LCD上,领导厂商为美国康宁( Corning )公司,以溢流熔融法制程生产为主。 超薄平板玻璃基材之特性主要取决于玻璃的组成,而玻璃的组成则影响玻璃的热膨胀、黏度(应变、退火、转化、软化和工作点)、耐化学性、光学穿透吸收及在各种频率与温度下的电气特性,产品质量除深受材料组成影响外,也取决于生产制程。 玻璃基板在T N / S T N、TFT- LCD应用上,要求的特性有表面特性﹑耐热性﹑耐药品性及碱金属含量等;以下仅就影响TFT- LCD用玻璃基板之主要物理特性说明如下:

管桩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思路及新生产线介绍

管桩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思路及新生产线介绍 来源:建华管桩集团技术中心曾晓文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12/11/9] 建华管桩集团技术中心经理曾晓文 1、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桩行业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得到迅速的壮大,到2011年底,国内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用量达到3亿多米。但是预制桩的生产环境如噪音、粉尘、高温、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等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与现有预制桩生产工艺相应的设备布置工艺自动化程度低;起重机在作业人员的工作区域内运行,安全隐患大;部分工序的作业方式影响到桩的质量,如先布料后合模造成合缝漏浆、桩身椭圆,两端钩吊式吊桩造成桩身环裂等。预应力混凝土桩企业普遍面临着招工难、留人难的困难局面。 本文分析了现行预制管桩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预制混凝土管桩生产工艺流程,据此设计出国内第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线,并介绍了该生产线所采用的一些专用技术以及这种生产线在投入运行后尚存的不足。 2、国内预制桩生产工艺流程现状分析 图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传统流程图 国内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工艺流程,从当初引进到现在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是管桩的生产工艺流程则没有任何形式的改变。本人认为没有改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内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管桩行业的高速发展,管桩用量每年都以二十几个点以上的速度增长;二是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这就造成企业不愿投入资金去做技术创新。工艺流程见图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传统流程图)。 按照管桩生产工艺流程,国内管桩企业设计的生产线布局模式是将生产车间分成六个工作区,即:混凝土料制作工作区、布料张拉工作区、离心成型工作区、蒸汽养护工作区、装拆模工作区、笼筋制作工作区。模具在工作区间的流转是通过起重机来完成的。见图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直形线生产工艺布局图)及图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回形线生产工艺布局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