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2
清末新政研究
清末新政是指1901—1911年,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的危亡,迎合新兴阶级的需要而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过去研究新政只限于1901年至1905年,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将1906年至1911年之间的预备立宪囊括在内。这样不仅扩大了研究时域,更有利于对清末新政这一有机整体的研究。
关于清末新政研究情况,1989年以前,清末新政的研究是近代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对较少。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一股颇具规模的研究热潮,新政研究成为热点。并且在国外有关中国近代史著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外的学者已做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叙述,甚至当做革命的对立面来批判,多是否定的评价。“文革”前17年中,关于清末新政的研究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者重视,发表的论文不超过十篇。胡绳武、金冲及合著的小册子《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算是唯一的专门性论著。有关观点都是夹杂在辛亥革命史的论著中论述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和《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文集》等书中辑录了很少一部分。人物方面的只有李时岳的《张謇与立宪派》(中华书局1962年)。1957年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对立宪运动更是一棒打死,持完全否定态度。“文革”期间,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年版)算是较早研究清末新政的专著。
十年浩劫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从总体上把新政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并多有正面的评价,清末立宪运动史的研究一时变成热门,一批新成果,新观点脱颖而出。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据不完全统计,与清末新政研究直接相关的论文有百篇之多,约为文革前的十倍之余。
论文主要有:侯宜杰的《清末筹备立宪时期的杨度》(《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华友根的《杨度君主立宪思想略论》(《江海学刊》1989年第6期),郑大华的《清末预备立宪动因新探》(《求索》1987年第6期),张锡勤的《论立宪派与清政府在立宪问题上的纷歧》(《求是学刊》1989年第5期),王笛的《清
末“新政”与四川近代教育的兴起》(《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清末“新政”与挽回利权》(《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2期),王邦佐的《试论一九0一年——一九0五年清政府的“新政”史学月刊》1960年第4期)。
港、台著作有:李炳南的《辛亥革命起因之分析》(正中书局1987年版);张云樵的《伍廷芳与清末政治改革》(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宪政编查馆研究》,载《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16编(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林熙的《袁世凯给端方的一封信:瞿鸿与丁未政潮》(《大成》1988年第5期),张玉法的《清季的立宪团体》(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版),以及他的另一部著作《清季的革命团体》(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版)。
此时期,学术界还出版了大量人物方面的资料集。如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刘晴波主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刘晴波、彭国兴编:《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9年版;廖一中、罗真容编:《袁世凯奏议》,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总的来看,这些年的清末新政研究尽管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只是一个开始。这些文章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属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相对于其他专题而言,这一专题的研究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关于立宪运动专题论文总计也不过七、八篇,有关的大量观点都是夹杂其中。在这一时期,虽然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一般都能做到言之有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参考的新见解,得出了新结论。而且这一时期的研究,基本肯定的比较多了,基本否定论者肯定的成分较前增多,绝对否定论者更是极少见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清末新政的研究,论著主要有侯宜杰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刘增合的《鸦片税收与清末新政》(三联书店2005年版);王晓秋,、尚小明主编的《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尚小明的《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出版社年版);李细珠的《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国内共发表清末新政及与其直接相关的研究论文约三百来篇,主要有陈向阳的《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期;张连起的《关于清末新政的几个问题》,《北方论丛》1990年第2期;王守中《论晚清近代化的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载社科版1990年第5期;黄加文的《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赵朝峰的《清末新政与中国农业近代化》,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王永江的《试析清末新政对中国文化与经济近代化的影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王建科:«再论清末新政»,《学海》1993年第6期;季云飞:《清末三次改革之比较研究》,《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董方奎的《论清末实行预备立宪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兼论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起点》,载《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侯宜杰的《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开端》,载《历史档案》1991年第4期;郭世佑的《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陈向阳的《晚清三次变革与中国现代化的产生》,载《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1期;周力的《简论晚清的三次“变法”》,载《暨南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周积明的《从洋务到辛亥:得失成败的再评估》,载《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这种研究热潮是前所未有的,并逐渐从总体上把新政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并多有正面的评价,至今成为一个趋势。大量新观点纷涌而出,大大拓展了清末新政的研究领域,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研究状况,下文将从几个方面择要述之。
一、关于清末新政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罗荣渠认为虽然清末新政的现代化努力“由于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