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9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瓶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瓶。
一次性塑料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0亿个塑料瓶被丢弃,其中大部分最终成为垃圾填埋或漂浮在海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塑料瓶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也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加剧了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问题。
名人名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我们不会继续让我们的星球变成一个垃圾场。
”这句话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决心,也呼吁人们共同行动起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经典案例,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法规。
例如,肯尼亚在2017年宣布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塑料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瓶。
一次性塑料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它轻便易携带,适合用于户外活动和旅行,对于一些没有安全饮用水的地区,一次性塑料瓶是唯一的饮水来源。
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瓶可能会给这些地区的居民带来不便和健康问题。
名人名句,《环球时报》社评曾经指出,“禁用塑料瓶,不应成为一种盲目的环保行动,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解决方案。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推行环保政策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
经典案例,日本在2019年提出了“塑料减量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而非完全禁止。
这种灵活的环保政策更符合实际情况,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和执行。
综上所述,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瓶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和人们的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
应该采取措施减少一次性塑料瓶的使用,同时寻找替代品,而非一刀切地完全禁止。
中国在海上必要时应当“杀一儆百”2011年10月27日环球时报菲律宾、韩国近日在相距遥远的海域分别扣了中国的渔船及渔民,有些至今尚未归还。
各种海上纠纷在缠上中国,相关国家出手强硬,中国国内要求强硬回击的呼声日高。
可以预见,如果周边国家在与中国的海上摩擦中不加收敛,一些纠纷频繁的海域突然爆发军事冲突是迟早的事。
中国总体上不愿意用军事手段解决海上纠纷,中国认为当前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机遇期”。
但一些周边小国的咄咄逼人逐渐使中国人悟出,它们把中国的战略克制也当成自己的“战略机遇期”,试图利用这段时间扩张海上利益,逼中国让步。
南海的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菲越等国的行为很像是趁火打劫,它们认为中国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它们可以搭团队的车,起哄捞中国的便宜。
它们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一些针对中国的心理优势。
这种小国对大国的“机会主义战略攻势”,在历史上很少见。
但很显然这种游戏并不好玩,因为中国有随时中止这种游戏的力量。
虽然“反击”对中国意味着一定的麻烦,但如果那些国家当下制造的麻烦和“长痛”太多,延续它们的风险远远大于中国改变政策带来的风险,那么“反击”就一定会发生。
海上争端国当前制造的麻烦,不仅威胁中国长远的海上主权利益,而且它们对中国自尊的伤害在不断消耗中国国内的政治团结。
很多人在质疑中国海洋政策的“软弱”,喊“打”声逐渐积蓄起政策制定者无法忽视的能量。
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中国主流社会在接近达成一种共识:海上的问题要顺其自然,中国不能以武为先,将军事解决作为国策。
但中国也不能只会谈判,必要时应当“杀一儆百”。
对于海上摩擦,包括对于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中国人近年来其实不断在做心理上的提前适应。
大家渐渐认为,和平崛起并不意味着用让步购买和平,一旦中国卷入海上军事冲突,未必就有一些人预言的那么可怕。
中国社会的这种思想过程是真实的,它不可能不影响中国未来的外交决策。
海上争端国未必看清了中国社会的这种动向,它们在以过去的印象误判今天的中国。
2023年新闻的心得感悟(通用8篇)2023年新闻的心得感悟篇1从7月19日到8月15日,我在江西省宜春日报社《赣西晚报》采访部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在此,感谢报社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在我实习期间给我的指导和帮助。
《赣西晚报》是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宜春日报社创办的宜春市唯一一份市民生活报,也是目前赣西地区唯一的市民生活类报纸。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晚报以平民化定位,关心百姓,服务生活,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实习的这一个月中,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泛:资讯、民生、经济、社会等板块都有接触,出去采访的地点有:宜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宜春市供电公司、宜春市卫生局、宜春市生猪屠宰场、宜春市人民医院、宜春市游泳馆等。
在实习的过程中,确实有不少值得珍藏的宝贵经验。
出去采访,碰壁是不能避免的。
人们不愿意接受采访都还算好的。
记得有一次我的指导老师黄记者要我去宜春市的一家大型超市调查下家庭用纸的价格,我以一名顾客的身份进去,随手抄了一下它那里家庭用纸的价格,那家超市的工作人员马上与保安联系,要求我把记录了它那里商品价格的纸给销毁。
在我表明了身份的情况下,他们才肯放我走。
再比如我们报道了一篇有关于《不慎打翻胶水一家四口烧伤》的*,之后那一家四口的家属打电话到报社向我们求助。
我们随后赶到宜春市人民医院,看到他们一家四口全身被绷带缠绕着,只剩连睫毛都被烧掉的脸露在外面,我当时真的看不下去了。
但我面对着他们的家属,想到只有我们把他们的情况如实报道出来,他们才能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我强忍着撑到了最后。
当我们向他们的主治医生询问他们的病情时,医生的态度却十分冰冷!不仅不告诉我们患者的病情,还不准我们进医院的病房看望病人。
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们想帮助别人,把他们的病情如实报道出去,却遭到了这样的对待!当然,在报社实习也有不少乐趣,特别是能用自己的*来真正地帮助可以帮助的人。
一、舆情概述2月20日,据湖北省咸宁市检察院昨日通报:原四川汉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刘维(曾用名刘勇)等36人,因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经营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等21项罪名,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这一消息的公布,让持续发酵近一年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也让备受关注的神秘富豪刘汉和他的“黑金帝国”浮现在公众视野。
消息曝出后,各家媒体竞相报道,人民网、财经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海外网、法制网、凤凰网等众多媒体均发文,涉黑敛财内幕、涉黑组织被公诉、打黑局长被查、“地下武装”曝光等相关议题引起舆论持续关注。
同一时间,洛杉矶时报、美联社、埃菲社等一些境外媒体也持续发声,对刘汉案表现出强烈关注之势。
2月21日,环球时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等国内知名纸媒纷纷发表评论性文章,《刘汉案再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法治中国不容刘汉等“黑金帝国”肆虐》、《刘汉案警示法律底线不可逾越》、《刘汉背后保护伞将公之于众》等文章被多家网站转载并置于头版头条。
截至当天,媒体报道及转载条数已高达472条,达到该事件舆情传播巅峰。
2月22日,北京青年报发表题为《富豪刘汉涉黑被诉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昨日涨停》的文章,引发中国经济网、腾讯财经、搜狐财经等一些财经类媒体的转发,相关转载达到23次。
一直延续到2月27日,刘汉涉黑案渐渐平息。
二、舆论关注度走势1、数据分布情况各平台报道声量分布图根据舆情秘书CII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25日18时,网络上关于“刘汉涉黑案”的舆情信息共2377条,其中新闻报道870条,论坛帖子248条,博客110条,微博1149条。
舆情秘书CII系统整理出相关重要报道如下:(数据来源:舆情秘书CII系统)2、舆情走势分析媒体关注度走势图(数据来源:舆情秘书CII系统)从舆情走势来看,2月21日,媒体报道量达到一个波峰,成为事件发展的高潮阶段,之后报道量有所下降。
2014年高三政治测试题-政治生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6题,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2年1月1是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这一规定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2.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A.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B.牲畜毁坏他人农作物被打死不赔偿C.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D.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3.各地政府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用“网上述职”、“暗访式考察”等考核方法,充分吸收群众意见。
这使得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A.民主选举B.民主监督C.民主管理D.民主决策4.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该修正案首次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了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还在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等方面做出了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重大突破。
该修正案的通过A.立足于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护 B.削弱了国家惩罚犯罪的职能C.保障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D.提供了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5.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开辟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通车”、“人民来访接待室”、“政法民声热线”等民意渠道,对收集的民意进行分析,做到“警务跟着社情民意走、警力围着群众工作转”。
这些做法强调①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②重视代表提案,维护群众权益③促进信息公开,审慎行使权力④加强公民参与,主动接受监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12年8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
宪政论争之我见最近看到《环球时报》社评《“宪政”是兜圈子否定中国发展之路》一文,对其观点不敢苟同。
第一个问题是:宪政是不是共产党的初衷?毛泽东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给宪政下了一个定义:“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
共产党要建立的政权是一个民主政权,而不是独裁政权,这是共产党的初衷,是真诚的。
无数革命先烈反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为建立民主政权流血牺牲,他们是为民主的理想献身的,不是为了在革命成功之后建立一个不民主的政权,实行不民主的政治。
如果放弃宪政主张,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初衷,而且陷共产党于不仁不义:当初提出宪政只是一个虚假的政治口号,是欺骗大众争取民心的政治策略,等到成了执政党之后就放弃民主。
共产党是这样的政党吗?难道共产党是说一套做一套挂羊头卖狗肉的政党吗?烈士的鲜血是白流的吗?为民主流过血的共产党人不仅包括解放前为共产党夺取政权牺牲的志士仁人,还应当包括解放后被违反民主政治程序迫害致死的共产党人,比如刘少奇、邓拓、吴晗这样的人。
放弃宪政就是让烈士的鲜血白流,就是政治上的大倒退,就是回归帝制,是当代中国人绝对不能容许的。
第二个问题是:提宪政是不是否定中国现行政治制度?文章认为中国现在实行的就是宪政,再提宪政就是别有用心,就是要否定中国现行政治制度,是“用新说法提出中国接受西方政治制度的老要求”,是“改变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国家断不可接受的”。
这一论点的错误在于,宪政并不是一个新说法,而是一个老说法,是共产党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来的说法。
人们还在继续提宪政梦,就是因为它还没有实现,或者说没有完全实现。
中国已经有了宪法,国人的宪政梦已经部分实现。
大家之所以还要继续提这个老说法,是因为宪法在许多方面还没落实,比如公民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宪法权利还常常被侵害,被剥夺,违宪的事情还常常发生,没有得到制裁。
反右、文化革命中发生的事情就都是典型的违宪的极端事件,现在情况大大改观,但是不那么极端的违宪事件、做法还时有发生。
编造“朝鲜政变”假新闻,这很好玩吗一条胡编乱造“朝鲜发生政变”的假消息28日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开来,说得有鼻子有眼,而“政变”主人公、前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赵明录已经死了好几年。
这条假消息甚至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据韩媒报道,有韩国官员昨天晚些时候予以“辟谣”。
日前朝鲜方面公开证实金正恩身体有恙,外界也从朝鲜电视中看到金正恩走路时腿脚不便的样子,围绕金正恩身体和朝鲜政局的猜测蜂起,但尤数中国网上的这条谣言最恶劣并且不着边际。
不论是中国网民的“原创”,还是对国外谣言的鹦鹉学舌,它给中国公众舆论形象带来的损毁都是显而易见的。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网上有关朝鲜的各种段子和难辨真假的消息很多,它们的价值取向几乎都跟韩日美是一顺儿的,对朝鲜及其领导人采取挖苦嘲讽的态度。
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影响朝方对中国社会如何看待他们的评估,为中朝关系多增加一个复杂因素。
中朝关系因朝鲜坚持拥核而出现当下的某种冷淡,但两国关系的大格局没什么变化,中朝彼此仍具有显而易见的战略意义。
一时不再热络的中朝关系需保持最基本的稳定,中国国内决不应有某种偏激的力量,把民间的态度朝敌视朝鲜的方向推。
因为如果恶化中朝关系,完全有悖中国的国家利益。
朝鲜半岛的问题错综复杂,中国社会一定要有对自己国家利益的高度辨识力,切不可受西方及日韩舆论的影响,一屁股坐到它们的国家利益上。
朝鲜有些封闭是事实,中国作为终于打破封闭走向开放的社会,我们内部一些人对封闭国家的反感有时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变得尤其突出、强烈。
有的中国网民表现得就像“反朝激进分子”,在劝导他们的同时,决不能给予他们制造其代表中国公众这一假象的机会。
应当说,中国人对朝鲜现状的感受是非常复杂的,决非一个“反感”所能概括。
中国社会至今不乏对朝鲜的同情与友好,与朝鲜保持正常国家关系的愿望不仅是主流的,而且十分强大。
现在不断有人翻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的野史,试图否定抗美援朝的正面意义,这些只能看成中国社会多元化的某种正常表现,但它不代表中国人的对朝思维已经彻底改变。
环球时报社评:重大冤案被彻底平反,引起巨大轰动12月15日,呼格吉勒图的父亲李三仁(左二)、母亲尚爱云(左三)、哥哥昭力格图(左一)、弟弟庆格勒图来到呼格吉勒图的坟前祭奠。
当日,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市街头寒风凛冽,呼格吉勒图父母家的温度却很高。
一大早,门里门外就聚集了左邻右舍和各路媒体的记者:人们焦急地等待着法院送来再审的判决结果。
“呼格吉勒图案对我们的教训是痛心的、深刻的,对不起。
”8时30分,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赵建平带队,将案件再审判决书送到呼格吉勒图父母手中。
他深鞠一躬,真诚道歉,对呼格吉勒图的错判并被执行死刑深感痛心。
18年前因杀人罪、流氓罪被判处死刑的呼格吉勒图,这一天终于得以昭雪。
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内蒙古高院15日宣布呼格吉勒图案再审结果,宣布因“强奸杀人”于1996年被执行死刑的呼格无罪,彻底推翻该案。
这一改判引起巨大轰动,它让呼格的亲人悲喜交集,也让中国全社会感慨万千。
这个国家是能够出涉及人命的重大冤案的,无辜的人有可能因为办案的错误被当杀人犯处死。
这是我们从呼格案180度大转向得到的第一个强烈印象。
稍微冷静一下,我们发现,中国不是对明显错误嫌疑置若罔闻,把错误坚持到底的国家。
无论是由于机制自身的纠错功能,还是舆论的推动,正义不会永远沉睡。
呼格平反昭雪,受到争议的聂树斌案已从河北高院转到山东高院重审,搞清每个重大疑案的社会总愿望是庄严的,并且能最终转化为行动。
昨天舆论场上的很多声音高呼改判和一句“对不起”不够,它们要求必须追究当年造成这一冤案所有相关人员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进一步调查和追责已是内蒙古公安厅的决定,依法治国是当局的真实决心,深挖呼格冤案的成因决不是一种被迫的行动。
依法依证据改判呼格案,的确只是整个事情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善后”不仅包括完成国家赔偿和确定、处理冤案的责任人,还包括社会通过整理案件的前因后果,厘清它作为“时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了解今天,把握未来。
9720242023年8月30日,由短视频博主“夏天妹妹”和“煎饼果仔”及其团队共同拍摄制作的剧情短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夏天妹妹/煎饼果仔,2023)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多个线上平台同步上线播出,当日播放量便突破300万;在更新两集后,抖音播放量破2亿,点赞破1300万,B站播放量超过100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2.6亿[1]。
关于该短视频剧集的话题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2]、人民网[3]等官方媒体注意。
目前,《逃出大英博物馆》全部三集已经在多平台上同步完结,但这部低成本、高热度的短视频剧集作品引起的讨论却远远没有结束。
在《逃出大英博物馆》之后,诸多不同类型的创作者纷纷从各自领域出发拍摄了“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短视频作品,“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声在2023年国庆期间引起诸多社交媒体用户关注。
这场由短视频创作引起的文化风潮已经从自媒体人的热忱,逐渐走向了铭刻在中国人心中的文化情怀与民族情怀。
尽管该剧的拍摄、演技等专业程度仍难以媲美影视级作品,但面对着不同观众的审美考验,《逃出大英博物馆》还是让人们看到了自媒体人对短视频的用心和情怀。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成功出圈的《逃出大英博物馆》在短视频剧集的创新与主流化尝试上究竟有何进步?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带来哪些启示?值得探究和深思。
一、《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创作手法与现实背景《逃出大英博物馆》使用了短视频常见的拟人化手法,配合短视频受众喜闻乐见的“萌系形象”与“甜宠剧情”,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为活泼美丽的少女形象,赋予其鲜活的生命与亲切的同伴,将玉壶的归乡情绪以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来呈现,同时配合故事走向营造出浓厚的故乡情结与中华传统文化氛围。
《逃出大英博物馆》采用拟人化形式,讲述了大英博物馆的官方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为人形,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在沿途邂逅中国记者张永安并请求其帮助自己逃回中国的故事。
4月8日环球时报社评环球时报社评是怎么写出来的◎胡锡进(一)总编辑长期做报纸社评的主笔,这种情况很少见,我就成了这样的特例之一。
我为此挺惭愧的,我这样每天做评论员应该做的事,说明我不是个好领导,丢了该做的“正业”。
形成这个局面很偶然,也很无奈,是被“逼”出来的。
我是大约从2010年春季开始参与环球时报社评直接写作的。
在此之前,我只敲定题目,审读最后的成稿,但主管社评的丁刚同志离开环球时报,打乱了我们的工作。
丁刚在环球时报广受尊重,所有人都叫他“丁老师”,他要出国另有重任,大家都慌了。
没有人能接替他,我作为总编辑只好咬牙亲自上阵,详细修改每一篇文章,由于起草社评的同志都很年轻,修改的文字量很大,逐渐我们形成了一套新的操作机制,也意外形成了新的思辨角度和语言风格。
时至今日,环球时报社评的操作模式大致定型。
每天上午,社评编辑与我共同协商形成社评题目和文章的基本思路,之后,负责社评的编辑开始打电话,向一些专家询问他们就社评话题的观点和看法,到了晚上,编辑将各种看法归纳在一起交给我,有时编辑还写成文章草稿。
我会阅读编辑准备的各种材料,包括专家的意见,然后我本人和这名编辑一起撰写社评,我口述,编辑在电脑上记录。
他们不是一般的记录,而是一边记录我的话,一边根据他们白天围绕这个话题掌握的各种信息,修正我的看法,指出我的话和专家的意见有什么冲突,或者与他们了解的情况有什么别的出入。
由于负责这项工作的编辑经常要换,他是否对这个话题准备得更充分,是否能对我的口述做出有说服力的修正,对社评的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
社评写出后,这名编辑要立即把成稿传给几名专家,征求他们对社评观点直到文字的具体意见。
这样能给我们做第一读者的专家,至今已发展到近百名,每天参加进来的不少于2名,他们包括王缉思、房宁、汪晖、丁刚、潘维、崔之元、张维为、金灿荣、张颐武、楚树龙、王逸舟、彭光谦、杨恕、李希光、喻国明、殷罡、陶文钊、贾庆国、傅梦孜、袁鹏、吴心伯、孙哲、杨伯江、吴怀中、冯昭奎、李伟、宿景祥、丁一凡、何辉、唐岚、蔡佳禾、倪峰、喻晓秋、张胜军、陈先奎、朱锋、周立、李国祥、王林昌、吕超、张琏瑰、易宪容、张召忠、戴旭、沈丁立、徐以骅、胡岩、庚欣、张军、何伟文、何茂春、周世俭、刘江永、王帆、余万里、杨帆、闻一、杨承军、王少普、张祖谦、高祖贵、李伟建、江时学、吴白乙、黄大慧、高洪、李彬、李绍先、刘军红、梅新育、倪乐雄、朴键一、王小东、宋晓军、时殷弘、郑风田、郭浩、寒竹、贺文萍、樊吉社、翟崑、谭亚玲、闾小波、刘冲、曹黎明、刘洪玉、雷家骕、张燕生、张立平、雷少华、达巍、赵可金、沈逸、吴冰冰,等等。
《环球时报》分析作者从初中开始阅读《环球时报》,以下内容源自作者内心。
-------题记成功原因(一)消息来源官方,政府支持请注意,《环球时报》在报纸的最上角写着:”中国唯一官方指定报纸.”《环球时报》(原名《环球文萃》)创刊于1993年1月3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因《人民日报》在全球各地派驻人数众多的特派或特约记者,《环球时报》也以此为独家特色资源,加以利用,使之刊发的文章不仅受到中国大陆与海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更享受到同类报纸难以匹敌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号召力。
例如,在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时,《环球时报》出了特刊,主打文章是请使馆四名记者中惟一幸存者吕岩松写的,绝对独家。
吕岩松就是人民日报社的驻外记者。
(二)全球定位与环球视角《环球时报》通过广布于世界各地的驻外记者,以独特视角生动及时反映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反映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审视与交融,从而拓宽国人视野,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资讯。
国际新闻的新颖独特,国际要闻的震撼力与冲击力,导致国际新闻的新闻吸引力远远超越单调反复的国内新闻亦或是乏味空洞的党政新闻。
再加上《环球时报》出色的商业化运作,记者的煽情深度扩展,使得整个报纸极大的满足了中国人民的猎奇心。
《环球时报》通过散播国际要闻,填补了人民工作,生活的空虚,特别是在等地铁,坐飞机的时候,消磨了无聊人民的时光。
总而言之,在全球化的今天,在高速发展的今天,选对了全球化跟踪报道,就是选择了成功,更何况,《环球时报》还是先行者。
(三)产业巨大,全球覆盖《环球时报》在世界各地拥有33个特派记者站,另在32个国家聘有专业资深撰稿人。
他们组成了优质高效的海外信息网络,及时向读者介绍世界最新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动态和文化生活信息。
在报纸行业日渐萎缩的今天,一个公司可以如此大的全球覆盖量,是难能可贵的。
久而久之,像《环球时报》这样的巨型报业公司市场占有率越大,然后产业越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教育部原发言人致信王勇平:不该说我反正信了几天前在“金话筒”颁奖仪式上见到你,虽还未发生“甬温线7·23特大事故”,但已感觉出你的疲惫、焦虑和压力。
是啊,我深深地理解你:年年春运如临大敌、部长腐败中途易人、有关铁路的各种争议此起彼伏、京沪高铁高调出台又险情不断等等,身处旋涡中的新闻发言人的日子不好过啊。
记得那天短暂的交流中,我最后的一个问题是,我最担忧如果高铁塌陷、动车碰撞或出轨怎么办,该如何应对?你说,我也是最担忧这样的事情啊!随后颁奖典礼开始了。
不幸的是,我俩共同的担忧成了现实。
而你,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作为同是“后非典时代”的第一批部委发言人,又同为国务院新闻办第一批新闻发言人培训,被称为“黄埔一期”学员。
你确实比我热情、勤奋又坚忍,在新闻发言人的岗位上已经坚持八年多了,而我却已退下阵来;美国受训归来,你成就了一本著作,我却只有十几页纸的收获,一句话,你真的比我强多了。
但是,我看了你“甬温线7·23特大事故”的新闻发布会,联想到事故前后的一些事情,还是想说点心里话,直言几点建议,对你,也算是对铁道部政务公开、以及对当下很热闹、时尚的新闻发言工作的心声表达吧!新闻发言人这一词组在语文教学上讲是偏正结构,偏是新闻发言,正是人。
换句话说,新闻发言人的核心是人,是一类干新闻发言工作的人面对其他人的工作,因此我一向认为,新闻发言人在拥有许许多多技术手段的同时,应当也是有丰富情感和深刻思想,真诚、善良和美好的人。
“甬温线7·23特大事故”发生后广阔人民群众从热爱党和政府,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表达各自思想、情感和理念是完全在情在理的。
比方崔永元说,新闻发言人,请不要让新闻发炎;新闻媒体对于动车追尾事故发出的一连串追问,希望尽快听到铁路部门的答复,这个要求不高;听到一个说法,高铁和动车正处在磨合期,反感,哪能用人命磨合呢!比方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说:“这么大的事故怎能归咎天气和技术性因素,又该谁来买单,铁道部门应该痛定思痛,从中汲取深刻教训,铁路再提速也要安全第一,生命伤不起啊!”比方我说“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陆海天,一直联系不上,同学及朋友焦急万分。
《《环球时报》国际议题社评研究(2014-2017)》篇一一、引言《环球时报》作为一份重要的国际新闻媒体,其在国际议题上的社评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旨在回顾并研究该报在2014年至2017年间的国际议题社评,以探讨其议题的选择、分析角度和影响力度,进而对其社评特色及在当代国际议程上的作用做出综合评估。
二、议题选择分析1. 时事政治:在这四年间,《环球时报》对时事政治的报道与评论颇多,包括国际政治冲突、国际关系、国际合作等议题。
此类议题体现了报纸的全球视野和深度分析能力。
2. 经济全球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环球时报》对全球经济、贸易、金融等议题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
其报道不仅关注发达国家,还深入剖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和挑战。
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环球时报》也加大了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注,包括气候变化、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
4. 社会文化:在文化交流、教育、人权等社会文化议题上,《环球时报》也进行了深入报道和评论,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国际视角。
三、分析角度研究《环球时报》的社评在分析国际议题时,往往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影响等。
这种多元化的分析角度使得社评更加全面和深入,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国际议题的复杂性。
四、影响力度评估《环球时报》的社评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其报道和评论往往能够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关注和讨论,对国际议程的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该报还通过与国内外媒体、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等的合作,扩大了其社评的影响力。
五、社评特色《环球时报》的社评具有以下几个特色:1. 独立性:该报在报道和评论国际议题时,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不受任何政治或经济因素的干扰。
2. 客观性:该报在报道和评论国际议题时,注重客观事实的呈现,避免了主观臆断和偏见。
3. 深度分析:该报的社评往往能够深入剖析国际议题的本质和根源,为读者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以《环球时报》为例看国际新闻专业报纸的发展特征一.《环球时报》简介二.《环球时报》受众分析三.我有你没有——《环球时报》特色分析1.报纸风格①版面《环球时报》采用彩色印刷,版面色彩比较丰富,通常头版版式比较固定,多数是仅刊登一篇长篇重大新闻,占满整版(通常要转版),并采用粗黑体字做成通栏大标题,其中附有彩色字体的小肩题,其下带有大幅彩色新闻图片,以此吸引读者,制造显著的卖点。
这一做法与《参考消息》头版最少三则新闻的做法明显不同。
相比之下,占据头版整版的新闻稿更易于吸引读者,且更符合营销规则。
《环球时报》喜欢采用引题+主题的处理方法,而且主题喜欢用超大号的黑体字,而且引题则用红、蓝、绿等颜色来印刷,既分明又醒目。
属于标准的“大标题”类型。
《环球时报》“封面”式的头版风格就是虚实结合的典型。
大标题、大照片造成的视觉强势,加上文章的可读性和深刻性,勾起读者强烈的购买欲望。
在标题上,环球时报有自己的特色,准确、具体、生动,多是琅琅上口的八九个字,经调查是最适宜人类心理感觉和记忆力的。
②文章风格(皆与同类报纸作对比,《参考消息》)乔木灌木杂草(环与参(严肃)还有《青年参考》(娱乐)是怎样的)刚中带柔(刚柔)异国风情体育娱乐高中有低——高岭之花(对外国民众的生活和看法报道的还比较少)太严肃,但是高也是他的优势,1.符合他受众的定位(……) 2.精确的内容定位策略,利用自身善于做背景调查和深度报道的优势,以做国际时政新闻为主。
也有做过努力(《国际论坛》这个版面可以说是《环球时报》开辟的供读者发表自身看法的一个论坛,通过这个论坛,普通读者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形成自己对当今时代和世界热点问题的看法,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坚持平民视角,关注社会普通人的经历和命运,如《环球时报》2o06年3月23日的一篇文章《阿富汗女孩感动千万人》,古索玛的坚强和勇敢深深打动了人们客观中表明立场说话有理有据喜欢引用(例子:钓鱼岛中国船长的报道)(缺点)鲜明的中国立场是我们对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但是强硬的民族立场可能引起反感而是读者流失,反而削弱了传播效果,可以做的更隐蔽。
龙源期刊网
马云是党员西方主流媒体反应太奇怪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8年第48期
《环球时报》11月29日发表题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岂止马云是党员》的社评,在一份改革开放100名突出贡献者名单中,马云榜上有名。
对他的介绍显示,他是中共党员。
西方主流媒体几乎都报道了马云是中共党员的消息,比如一些西方媒体认为这个时候公布马云的党员身份,是為了强化中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还有的西方媒体质疑:如果党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发生了冲突,会怎么样?它们显示了西方媒体对中国体制的巨大误解和偏见,一个在中国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被当作了“异端”来描述。
(据中新社 11.29讯)。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前进需社会共识护航中国有主流社会吗?什么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当我们把这个问题在这里提出来的时候,想必有很多中国人会像我们一样,感到某种困惑。
中国社会经历了32年改革开放的激荡,一个利益多元、思想活跃的中国把1949年成立的那个新中国又一次更新、重塑。
中国的变化总是走到我们观念的墙外,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在移动,利益诉求在变化,今天说的话和昨天说的可能不一样,甚至连“爱国主义”等过去无可争辩的概念,现在都有了过去难以想象的思辨角度,比如如何看“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
中国的舆论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有想象力,社会的种种情绪都来到这里尽情碰撞,由于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中国社会已很难分辨出舆论场的声音哪些是少数人的,哪些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该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当前的某些不一致性,以及搞清楚我们还有多少一致性,或许是一项我们应严肃对待的自我认识。
无论我们谈“物质中国”,还是谈“思想中国”,这都是不能不做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此,《环球时报》编辑部12月4日邀请10余名中国各行业的学者专家,围绕中国有没有主流社会,以及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究竟是什么展开讨论。
我们清楚所面对的问题之复杂、浩繁,我们以主流社会和主流价值观作为切入点,就是为了给对中国社会的探讨提供一点头绪,使它不那么艰涩。
“主流”本身就是极具争议的概念,因此对它的争论从一开始就有无数个角度,以及差异很大的价值判断。
但由于主流社会及主流价值观的概念在西方舆论界被广泛使用,它给我们的讨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参照,参加讨论的人一方面感觉到话题的模糊性,一方面觉察到社会在哪个方向上等待它的答案。
作为一个大国,一个在做人类前所未有探索的大国,一定的社会共识大概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国家的政治构架,社会形态应该如何推动共识的形成,人类文明在这方面的经验并不多,能供中国参考的更少得可怜。
中国切不可忽视我们的社会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的难处。
今天无处不在的多元化把中国社会带向现代化,但怎样让多元化成为中国社会继续前进的动力,使未来的中国崛起更有方向感,而不是让它拆散中国社会的团结,使我们失去方向,这样的问题正逐渐变得重要并且迫切。
中国的“主流社会”应当搞清楚并回答上面的所有问题,如果这个“主流社会”真的存在的话,当困惑出现的时候,“主流价值观”应站出来整理分歧,支持全社会形成坚定的信念。
我们并没有关于“主流社会”及“主流价值观”的定论,但我们确实认为这场讨论是当前的中国社会急需的,因此我们开了这个头。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中国有主流社会吗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向上移动,考虑过去20年前、30年前,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住房、交通、收入方面是向上移动,这样向上移动的人口,我认为就是中国主流。
综合相关研究,中国的中间阶层已经形成,他们是中国最稳定的群体,他们包括普通公务员、中小学教师、高校里教理工农医的大学教师、享有养老和公费医疗的退休职工。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同盟军,人口在1亿-3亿,年平均家庭收入15万以上,他们是国内市场主要消费者,集中在城市,储蓄率高,年龄平均45岁以上,他们需要社会稳定,基本拥护共产党,处于政治上下层冲突的缓冲地带,意识形态上保守。
金仲伟(春秋研究院执行董事):要辨识主流社会,主要是用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来辨识它,主流社会肯定存在,但是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流社会的价值立场宣扬,这样的主流社会不被辨识。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我觉得主流社会就是以中国社会中等收入者为中心的一套意识、观念,他们形成对主流社会一般的看法。
寒竹(春秋研究所研究员):所谓主流社会通常由一个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占主导地位的中上层人群组成,并具有比较接近的价值观、政治理念和社会情趣。
显然,中国目前并不存在着一个有着明确边界的社会群体。
比如美国,整个政治界的精英、中层阶级基本有共识,而中国目前并不存在这样的集团。
中国企业家群体远没有成为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阶层或群体,极少在社会问题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个别企业家如王石、张朝阳等基本上是个人身份发言,而不代表一个企业家群体。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经济和政治上,既没有跟中国政府结盟,也没有跟企业家结盟。
但是他们掌握了中国社会的话语权,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
因此,企业家、官员和知识分子这三个构成中国社会中上层的主要群体事实上是分裂的,所以,中国社会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主流社会。
此处,鉴于中国国情,不宜提“主流社会”,主流社会很可能被人指责为“权贵社会”。
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不利。
我觉得还是应该多讲“全民社会”或“公民社会”,这更符合中国实际。
柯银斌(察哈尔学会秘书长):中国的主流社会从人员构成上讲是存在的,中国主流社会是官方,从古到今一直是这样。
从价值观角度讲并不存在。
有哪几个词能代表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呢?杨平(《文化纵横》社长):每个国家都存在主流社会,通常那些掌握社会权力、财富、公众舆论,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群都可称为主流人群。
在传统中国社会,主流人群应该说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负责治理和教化;改革前30年,中国社会的主流是共产党,共产党人以其自我牺牲的精神和理想主义的情怀构塑起当时的社会共识和主流。
今天,中国主流人群和主流社会,应该是由公务员队伍、财富阶层、媒体领袖、知识分子、律师、社会组织领袖等构成。
主流社会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没有主流人群的责任担当,在险恶的竞争性国际环境中就不可能推动民族国家现代化的顺利转型。
这已为很多例证所证实。
罗援(军事科学院少将):中国有主流社会。
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它的主流社会就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中国共产党都不能成为主流社会,或者是这个社会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这个党出现了问题。
知识精英虽然掌握着知识,但并不一定代表着主流。
丁刚(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的主流社会实际上还是靠几千万共产党员来支撑和引导的。
不久前我去了汶川灾区,震撼很大。
这震撼不只是因为我看到了遗址和重建的城市,而是看到了基层党组织在抗震救灾和重建中显示出的领导力。
地震发生时,正是这些党的基层干部英勇地喊出了“共产党员站出来,男人站出来”,他们不顾自己的家属遇难,在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组织了抗震救灾。
相比于海地、美国等许多国家在遭受灾害时的情形,中国社会从基层显示出的力量是明显不同的。
正是这样的来自基层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个国家,支撑着这个社会。
刘志勤(瑞士苏黎世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中国从历史到现在,主流社会一直存在,中国每个发展阶段都跟主流社会的状态和发展有很大关系。
我们目前的改革实际上正是适应主流社会的需求,所以改革发展30年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目前中国的主流,就是邓小平的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
我觉得这几十年来中国确确实实抓住了这个主流,并且围绕“发展”形成了一个主流社会。
中国社会的架构长期以来是由君、臣、民组成,也就是由领导阶层、政府机构和公民形成。
中国的主流社会包括这三个部分。
赵民(正略均策管理咨询董事长):中国主流社会的主体是城市人口。
农民在这方面肯定是弱势,他们没时间发表声音,或者发表不出来大声音。
现在构成中国主流社会的应该是有能力、有理性思考、具有公民意识、还肯说话的人。
抱怨社会是中国主流价值吗刘志勤:主流社会不应该是一言堂,我们说的主流观点也不应该是一派人的观点,要允许多种不同观点存在于主流社会。
不同意见和观点的存在不妨碍主流社会发挥其导向作用。
我们在谈到主流社会时,不能认为主流社会只代表正面意见,而批评意见不算作主流社会的一部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汪晖(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我认为,需要将所谓的“主流社会”的概念与社会主体做出区分。
“主流社会”通常指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集团,以及他们主导下的媒体。
但是,这个集团及其主流媒体能否体现整个社会的意志?这个问题也就是主流媒体的代表性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主流及其主流媒体能够体现社会主体的需求、价值观和意见,但我们看到的常态往往是两者之间的脱节,即主流媒体并不代表真实的社会需求和意志。
比如,汶川的抗震救灾时,整个社会在这一事件的促动下被动员起来,体现出基本的意志、判断,但这些意志和判断与主流媒体日常的价值观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
因此,有理由从这个角度检讨主流媒体或精英媒体的代表性问题。
赵民:怎么样使一个媒体更多代表主流社会,有三个地方是可以借鉴、注意和参考的。
一是谈问题的出发点,保持一贯的态度。
这种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使其具备主流资格,主流社会发言身份的前提。
二是超前性,很多问题有个人的取向、单位取向、立场取向,但是很多问题需要从思想根源,或从改革发展的角度去探讨,当你脱离了一些立场局限性的时候,观点可能会被时间证明你是主流,或者回过头看,你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是要搞清楚代表哪个群体,背后是谁。
金仲伟:我从事媒体工作20多年,媒体批判社会、监督政府是履职。
媒体如何批判和监督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成和巩固的关键。
今天我们这里开这个会,就是有一种难辨主流社会意识的困惑,我觉得媒体有很大的责任。
你的批判是从内部否定还是外部否定,比如《纽约时报》批评奥巴马政府很凶,但不会批整个美国政体的根本,他们也守底线,这是一种从内部否定(批判)。
近年来,中国媒体批判监督的声音越来越响,特别是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不讲规则与底线、受西方舆论议程控制的外部否定式批判,并在一定范围内以话语霸权的形式撕裂社会共识,某种程度上使中国潜在的主流社会被这种貌似先进实为激进浪漫不负责任的外部批判话语所代表,可以说中国社会主流大众一定程度上处于被代表状态。
现在主流社会对媒体批判的承受力强很多了,但是泛滥的外部否定式批判会裂解主流社会意识赖以存在的公共基础。
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王小东(北京知名学者):现在没有主流社会的共识,只能通过各种讨论进行建立,而建立主流社会的共识太重要了。
杨平:所谓主流价值,回顾历史也许可以对我们把握今天的主流价值,并预测未来社会将具有什么样的主流价值有所帮助。
从价值变迁角度,我把中国当代史分为两个时段。
从1919-1979年这60年作为一个时段。
针对中国的积贫积弱,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以革命的方式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改造。
那时的主流价值就是革命。
1979-2009年进入了另一个时代,我称之为“去革命”的时代。
中国国内出现了一种以恢复被革命所摧毁的事物为标志的浪潮,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结构,从意识形态到制度结构,“去革命”成为主流的选择。
与此伴随,则是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以自由、民主、市场经济为基本口号的思潮流行全球。
自由主义价值观在诱导我们的主流人群,这种价值观念还会延续相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