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画中的意境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说明]论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论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认为,在王维的诗画作品中,诗中有画的境象,画中有诗的意味,诗与画皆达到情景交融。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他的绘画思想,充满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同时,他首创了中国山水画中优美独特的“禅境”表现,能以诗意入画,又能以画表现诗意.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为例向我们阐释何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第一句中读者便可于脑海中形成一幅雨后秋山图,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第二句更是以“明月” “松” “清泉” “石” 等意象烘托出山中的幽谧之境,在第三句中又描述了洗衣归来的浣女在竹林间嬉笑玩闹,出航打渔的扁舟划破层层莲叶的场面,为这幅清幽静谧的图景增添动态感。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写闲、“夜静春山空”,写静、“月出惊山鸟”,写动、“时鸣春山中”,写声。
没用任何绘画技巧,但在中国人眼中它仍能出画。
因为它符合中国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画创作中没有相应的形象思维方式。
王维诗中的画是合乎中国文人精神、迎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的画,而不是具有空间色彩透视等视觉效果的景色如画的画。
王维还精于绘画。
他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更以水墨山水为人称许。
所作破墨山水,笔迹劲爽,“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由此可见其绘画技艺之不凡。
宋苏东坡称“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谓“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
”然而王维的诗意,却又无处不渗透着禅理。
为此可以不问四时,在《袁安卧雪图》中,把雪与芭蕉同置一处,画中禅意,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假如雪里芭蕉含蕴什么‘禅理’,那无非像井底红尘、山头碧浪等等。
传世的《雪溪图》,图下方一座木拱桥将观者引入白皑皑一片冰雪世界,树木凋零,人烟稀少,小溪的两岸有茅屋四五间,溪中有一叶篷船,有船夫撑篙而行。
中国画中的诗意美中国的古诗含蓄简约,不着彩色,只分深浅,正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中国的传统绘画蕴含丰富、优美隽永、亦有一种诗意之美。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相连本是中国画的一种优良传统。
作画者把诗情贯穿于画意中,使造型艺术与语言艺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也反映出画家的心态和绘画美学思想。
诗与画都通过作者主观的情感和丰富的形象,集中而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因素和艺术家的主观因素的有机结合,诗与画也不例外。
诗与画都包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作品的情感性愈浓烈,越能感染欣赏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
诗与画中凝结着艺术家的各种情结,具有艺术最根本的属性——关照心灵。
诗与画是作者安顿心灵的地方,是艺术家精神的象征,也是艺术家心灵的居所。
诗与画的结合是在宋代文人画兴起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北宋时期的一些文人士大夫如苏轼、文同、米芾为了更好地抒发胸臆,“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苏轼在《书摩诘蓝天烟雨图》中评价王维的作品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最早提出以诗入画的观点。
在画面上题诗成为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诗的融入,增加和扩大了画面的艺术容量和境界,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画家们的题画诗作,因才能、学识、经历各异而有所不同,但其中的真情实感和个性追求都能使欣赏者产生共鸣,回味无穷。
例如: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徐渭主张作画不必拘于细节,注重抒发内在的情感和对意境的渲染,他的用笔似草书飞动,纵恣奔放,畅快淋漓。
他在《题画梅》一诗中写道:“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诗句自然、生动、流畅、巧妙、形象,抒发了作者“画梅”的创作思想,把梅花活的灵魂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同时也大胆地表露了作者狂放不羁的水墨大写意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方法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创造精神。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鲜曾在《九秋图》诗中写道:“薄宦归来白发新,人言作画少精神。
中国山水诗画的意境与审美观山水诗画皆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艺术。
名山大川、风景佳胜、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关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山水诗画。
中国山水诗画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因其有极高的思想性而富于人生哲理,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精华,从而成为一种高品位精英文化的典型艺术样式。
“诗原通画,诗画一律”,在传统中国艺术观念里不曾出现诗画的分疏。
传统独有的艺术观念里“画”与“诗”是“风景”的同义词,是艺术审美观照中的“山水”本身。
山水诗画到了盛唐时期达到了极盛,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追求美和欣赏美的外部条件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而人们鉴赏美的能力也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得到扩展。
这里必须提到的一位大师是王维。
王维在山水诗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将山水诗推上艺术的巅峰,并且奠定了山水诗虚静空灵的美学标准,而内化为中国人的比较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而这与他在绘画上的创造性开拓是分不开的。
唐代大批优秀诗人共同创造出浑融、完美、自然、清新的一代诗风,帮助和推动山水诗向个性化、风格化的方向发展,脱离了追求形似的初级阶段,达到形似更兼神似、神形兼备的高度艺术境界,不仅反映出山水的形貌,更写出山水的精神和丰富的个性色彩。
朱光潜先生批判过这样一种说法:画只易于描写静物,诗只易于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直线上相互承续,而诗所用的声音语言也是如此。
而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在,而画用的形色也是如此。
为什么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中国山水诗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决定了中国山水诗与中国山水画的同源性。
中国山水诗的化静为动、整体构造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诗有诗情,画有画意,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境界”。
王昌龄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孟郊说:“大地入胸臆……物象由我裁。
”所谓“象”即一般形象,后来延伸为物象、意象、想象等。
“圣人立象以尽意”,借景抒情,其景为象,其情为诗。
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几点看法导语: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探讨从古至今不绝如缕,且成果显著,下面小编分享了王维诗歌与绘画的关系,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王维诗与画的关系,历代的探讨层出不穷,而这主要源于苏轼在评价王维《蓝田烟雨图》中的题诗时,说了一番流传甚广的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此说为众多研究者所接受,并对其进一步阐发,认为王维的山水诗和部分田园诗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些诗亦有如是特点,这基本符合唐人创作的实际情况。
至于戴鸣《桑阴随记》云“古人诗皆有画,古人画皆有诗”,则显然有失偏颇,晚明张岱在《与包严介》中指出王维的题诗并非句句入画,而且认为“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银屑也”,则是直接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否定,自此,后人对于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愈演愈烈,新时期的蒋寅可谓此风的集大成者,他的《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直接提出“将王维诗的成就归于‘诗中有画’已然损害了王维诗的艺术价值”,“代表王维诗歌特色的恰恰是诗不可画”。
在我看来,苏轼关于王维诗画的评价是很恰当的,蒋寅等人将“诗中有画”等同于“诗可入画”,显然误解了苏轼的原意,本文将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一些补充。
一、诗歌与绘画产生的过程非常相近美国华莱士・斯蒂文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中说到,诗歌和绘画起源于敏感性,诗人和画家凭借头脑努力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不是凭借灵感,而是凭借想象或者是想象所激发的神秘的原因。
简而言之,这两门艺术,诗歌和绘画,都共同拥有一种劳动元素。
”同时,中国古代作家注重个人主观感情意绪的抒发,强调个性和感情的真实。
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与绘画的产生来自于作家本身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真挚饱满的感情意绪,这即是说,作家在进行创作诗与画的时候,感情思维是极其相似的,只是用来表达感情和所思所想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他们都是形象的制造者。
传统绘画蕴含的意境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学和绘画传统的国度。
古典诗词歌赋更是久负盛名。
诗词与绘画的结合历史久远,历代以诗作画的作品浩如烟海,不胜枚举。
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有着较大差异,西方的观点认为诗词与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门艺术,泾渭分明。
诗词属文学的范畴,其媒介是语言,而绘画的媒介则是线条、色彩、画面。
绘画直观,可以通过视觉产生观感和直觉,是空间的艺术构成;而诗词则是语言的叙述,是意识的感知。
但中国传统绘画与诗歌又异于西方的画与诗,其根本差异就在于中国诗与画以抒情、写意为目标。
中国传统诗词与绘画的意境统一构成中国独有的诗画艺术,其内涵可以沟通情感,托物言志,寄托人生。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与古典诗词最完美的结合。
关于绘画中诗境意蕴的来源唐代王维曾写过有名的诗句:"蓝天白石山,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宋代苏轼在研究创作绘画、诗词的同时,分析出诗与画存在的联系。
结合王维的诗,苏轼曾评述他的诗与绘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是听觉的感悟,而画则是从视觉得到体味,王维的诗是由听觉逐渐走向视觉,其绘画则是由视觉逐渐走向听觉,因此,王维做到了诗与画的完美结合,使听觉与视觉相互贯通。
苏轼还从绘画与诗词的相互贯通中体会到了二者的统一。
他的诗中曾言:"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
"其含义就是塑造巧夺天工的艺术形象,使艺术与自然媲美甚至超乎自然,这就是画与诗的完美结合。
诗词与绘画虽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在审美价值追求上却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中国传统绘画中深邃的审美意蕴,就是其所蕴涵的诗境,诗境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现中又蕴涵于技法与审美心理之中。
王维一生寄情于山水之间。
他的代表作品《江山雪霁图》、《辋川图》和《雪溪图》等就充分体现出了绘画与诗词的完美的组合,从而使作品产生了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诗画意境的意思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两句相对而言意思完全一样的话。
指出了读者阅读时应该联系起来看问题或用心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就如同我们欣赏一副美妙动人的风景图时不仅从整个视觉上还要站在当事人立场设身处地以他(她)角度考虑一下才能真正明白其蕴含深层次之奥秘。
否则也只停留于肤浅、低级阶段罢了!《红楼梦》里面林黛玉曾经说宝钗“富贵闲人”只配把金玉良缘比成薄命司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1 -。
岑参诗歌中的“诗画意境”是怎样表现的岑参诗歌的“诗画意境”第一,诗人用遒劲有力的语言,谱以激越豪壮的韵调描绘出了雄迈豪放、各具风格的“唐军出征图”。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诗人描写唐军西征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说“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简单的几句形象而又生动的描绘出了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恶劣的边塞自然环境,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
这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敌人纵马犯边,来势逼人,“金山西见烟尘飞”。
紧急的军情,征战中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马背上,汗气蒸化,转瞬间又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已冻凝。
而这一切却并没有影响到军纪严明的战士们。
相反,“虏骑闻之应胆慑”,诗人已早早的料知敌人不敢应战。
因此,早在军师城西门等待报捷的消息。
诗中没有写战斗的场景,没有具体的个别人物,以三句一转韵的急促节奏,配合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饱满有力地描绘出了一幅将士们顶风冒雪,衔枚疾走,不闻人声的“唐军夜行图”。
再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诗人描写唐军西征的另一首重要作品,写法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截然不同。
这首诗写的是白昼出师,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轮台城北旄头落”,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部队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
吹笛伐鼓,三军大呼,“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军队的声威压倒了自然。
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不同的出征场景,绘制出了一幅激情豪迈、振奋人心的“白昼出征图”。
不同的手法,却同样地表现了唐军英勇无敌地共同的精神面貌。
第二,诗人以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写作手法,描绘出了不畏艰苦、乐观积极的“军旅生活图”。
诗人在冰天雪地、军营奇寒的背景下,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形象而又生动的描绘了军旅和平生活的场景,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以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奇思异想地表达出了自己惜别和思乡的心情,绘制出了一幅“雪地军营送行图”。
幼儿园古韵绘画:古诗意境在儿童绘画中的表现从古代文学中汲取灵感,通过绘画展现古诗意境,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
幼儿园古韵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旨在将古诗韵味和古典文化融入儿童的绘画创作中,既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古韵绘画所体现的古诗意境,并探讨其对幼儿的成长和艺术素养的积极影响。
一、古韵绘画的定义和特点1. 古韵绘画是指将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情感或意境融入绘画作品中,通过对古诗中意境的理解和再现,展现出绘画作品的古风韵味。
2. 古韵绘画具有明显的传统文化特征,强调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注重幼儿的感性表达和想象创作。
3. 在古韵绘画中,可以融入古代文人的诗词、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元素,以丰富幼儿的绘画创作内容,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幼儿园古韵绘画的特色和意义1.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古韵绘画的创作,幼儿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对古诗意境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2. 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古韵绘画要求幼儿在绘画中融入古诗意境,这就需要他们运用想象力去描绘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景象,从而促进他们的绘画创造力的发展。
3.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古韵绘画,幼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古韵绘画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效果1. 实践过程: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诗词朗诵、故事讲解等方式引导幼儿对古诗词进行理解和欣赏,然后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要求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古诗情感和景象。
2. 效果评价: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古诗意境的表现具有个性和创意,作品中融入了古典文化元素,并展现出古韵情感,这表明古韵绘画在幼儿教育中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
四、我的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幼儿园古韵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诗歌中的画意与诗情分析自从苏轼讲“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后,“诗中有画”这四个字便常常被人用作诗章的赞词了。
不单是王维,许多诗人的名篇名句,每当我们吟味它,总觉得那么新鲜,总觉得意趣无穷,真切如画。
那末,诗人是怎样地抒写这意趣,再现这如画的境界的呢?这确实值得我们作悉心的探讨。
我们知道,画家是以图象、色彩形诸笔端,而诗人是以词章、格律吟于口吻,但由于艺术家们观察自然,描摹自然美时,常常具有共同的眼光,故可以不谋而暗契,殊途而同归。
因此,我们往往可以从画卷中听出诗人的吟声,而在诗篇中又往往可以看到画家的笔法。
所以我们阅读或欣赏古典诗词,如果从画家的技法,也就是造型艺术的手法着眼去探索诗情中的画意,也许会对诗境的美认识得更真切。
层次王维《新睛野望》中有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这首诗写的不是江南,但很接近江南的景象:新雨之后,极目四野,千重绿色,层次鲜明。
田间,湛青碧绿;远处水光如银;再远处,山色青葱;更远处,重重苍碧。
整个大自然似乎无一不是明净而澄彻的。
任是怎样无心于山水的人,也不容你不觉得眼睛都似乎明亮了许多。
面对这样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诗人把一切纷繁的细节都删芟得干干净净,只突出地去描摹那景物的层次,然而却真正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
为了突出景物的层次,诗人精选了明暗交错的四层色调,把眼前的稻田,田外的白水,水外的青山,山外的碧峰一层层烘染开去,所运用的正是绘画的技法。
这是诗人构思的独到之处。
我想,倘使让傅抱石、李可染来构思,他们的画面也一定是如此的。
正因为诗人立意于此,才产生了“如画”的艺术效果。
所以倘使只允许用一句话来说破这联诗句何以会“诗中有画”,那就是它具有造型艺术的强烈的层次感。
诗是最高形式的语言艺术。
如果从语言的角度探讨这层次感的奥秘,我感到其艺术魅力主要蕴含在“明田外”和“出山后”这一对词组里。
“明田外”,体现出平面上的层次,把“田”和“水”的交界分得极明确,而且把田野拓展得很宽。
浅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提要:诗歌与绘画既存在着差异,又有相通相融之处。
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除了表现二者均“师法自然”之意,还体现了相互之间的形与神、景与意的相辅相成、相融共生,展现了人类对美的最高境界的孜孜追求。
关键词:诗歌与绘画;异同;形神兼备;意境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王维的诗画所作出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引发了古今多少人的评论,尤其是近代以来,许多海内外知名学者对此曾写过专门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了这个评论以后,我个人心里的感触颇多,既有对古人的崇敬之情,又有自己个人对此的理解之意。
在这里我想就此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诗画均“师法自然”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表现在诗、画的创作中则体现为如何将自然与人的和谐表现在其中,如何将情与景相互交融、将意与象完美契合,使它们成为人们的心灵栖息地和精神家园。
正所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对于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人来说,无论是诗人,还是画家,都在极力”师法自然”,以自然、以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并寄情于自然,于是产生了无数令人嗟叹、主客观浑融妙和的永恒作品,跨越了时空界限,向世人展现了自然的秀丽多姿、本身的诗情画意以及据此而激发出的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苏东坡对王维的评论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以及诗画与自然的关系。
众所周知,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大部分是在描绘自然美景中寄情山水,即以诗言情,生动地描绘出清新秀丽、美景天成的自然画卷及作者的情怀。
例如他的《山居秋瞑》,传神的勾画出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传达出动与静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将自然之美和人的情致描绘的淋漓尽致而又恰到好处;又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将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艺术语言恰如其分的融入诗的创作中,用诗的语言呈现给读者一幅绝佳的、惟妙惟肖的山水画作,给人带来感觉、视觉、听觉的享受,获得了因象得趣、因景生情的感受,从而给人一种美轮美奂、不知是诗还是画的幻觉,突破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将人带入佳境而不自知。
美术时空ART EDUCATION RESEARCH一、唐代诗歌与绘画结合1.唐代诗歌与绘画结合的因素诗与画都是人们对自然、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统一于人的审美感知和审美表达能力。
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界,以各阶层为代表的社会各阶层人物,以及与人的内心情感相对应的各种物象,形成了唐代特有的人文绘画精神。
2.唐代诗人与画家的交流唐初的诗歌和绘画受前代影响颇深。
这个时期的很多画家身居高位,如上官仪、崔融等。
宋代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曾有这样的记载:“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苏轼作为一位全能的大家,在文、书、诗、画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有以上评论,足见唐代诗画艺术之发达。
到了唐中期的兴盛时代,这种交流也越来越频繁,领域越来越广泛,画家的成就也越来越大,逐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用诗歌赞扬绘画的风气开始兴盛起来。
画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王维是众所周知的诗人兼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赞美王维“工画山水,体涉古今”“破墨山水,笔迹劲爽”。
二、唐代诗画结合背景下的绘画艺术1.唐代的绘画题材唐代绘画题材内容十分广泛,人物、山水、乡村、边关、花鸟等无所不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维的山水画。
王维的水墨渲染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董其昌也认为他是文人画派的南宗之祖。
王维的主要代表作有《山居图》《辋川图》《剑阁图》《蜀道图》《雪山图》《群峰雪霁图》《雪景山居图》等。
《辋川图》是画家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中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
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呈现出自在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
在王维的山水画中,尤以《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旷古驰誉。
元代汤后士在其所著《画鉴》中说:“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也。
”此卷为唐人摹本,构图着色尚存唐人气息,透着禅学的意境。
2.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对王维的文人画地位加以肯定的是苏轼,苏轼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并且肯定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成就。
中国古代诗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诗画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意境:中国古代诗画强调意境的创造,即通过形象、情感和意境的融合,营造出一种含蓄、深远、富有韵味的艺术境界。
2.自然:中国古代诗画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画家和诗人常常以自然为题材,表现自然的美和神秘。
3.简练:中国古代诗画注重简练,以简洁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
画家和诗人往往运用简练的笔触和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4.含蓄:中国古代诗画讲究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是通过暗示、隐喻等手法,让读者自行领悟。
5.韵律:中国古代诗歌注重韵律,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使诗歌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6.传神:中国古代诗画追求传神,即通过对形象的描绘,表现出物体的内在精神和特征。
7.个性:中国古代诗画强调个性,画家和诗人在创作中往往体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上述审美特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
魅力,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水墨山水诗中的自然意境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水墨山水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出了丰富的自然意境。
水墨山水诗作为一种抒发情感、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表达方式,以景为境,以境为心,以心为境,使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沉浸于山水之间,感悟山水背后的自然之美。
本文将从山水意象、墨色表现、意境象征以及传统文化价值四个方面来探析水墨山水诗中的自然意境。
一、山水意象水墨山水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意象的塑造,将自然界中的山水景观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水墨山水诗中,作者常以具象、隐喻、比拟等手法,将山水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如《黄山诗》中的“云梯直上石梁斜,月影相伴寒潭斜”,以明暗对照的手法描绘出峻峭的山势和倒映在湖水中的月影,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宏伟的自然景观。
二、墨色表现水墨山水诗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墨色表现方式。
墨色以黑白灰三种色调为主,通过墨的浓淡、色调的冷暖,表现出山水的远近、高低、深浅等特征,形成韵味独特的墨色。
如《巫山巨石图诗》中的“青峰高阁千重掩,白云头顶一条船”,通过巧妙运用墨色的深浅,描绘出山峰的层峦叠嶂之势,给人以壮观之感。
三、意境象征水墨山水诗中的自然意境通过象征手法,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通过山水和意境的相互映衬,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内涵。
如《黄鹤楼诗》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助春水向东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绪和情感。
四、传统文化价值水墨山水诗中的自然意境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融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水墨山水诗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对人们的审美和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弘扬了节俭、淡泊、清雅的生活态度,培养着人们向往自然和追求内心净化的文化情感。
总结一下,水墨山水诗中的自然意境是通过山水意象、墨色表现、意境象征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达。
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之处,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与修饰,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内心感受。
诗词作品中的意境描绘诗词作品旨在通过文字,给读者带来一种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
在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等方面,不同的诗人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但是,无论何种语言和文化背景,描写意境都是诗人们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8000多年中,诗词创作一直是文化传承和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手段。
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与明清,诗词的发展融入了整个中华文化脉络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今天我们将从意境描绘角度,探讨诗词作品所表达的感觉与精神,以及如何通过它们的写作手法和艺术形式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诗歌意境。
一、自然景观的意境描绘中国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诗人常采用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描绘山水、花鸟、月亮和星星等元素是最常见的手法。
唐代诗人杜甫,以笔下的白洋淀为蓝本,在《登高》其中写到:“玉流何以照我眼,竹垣自有琴声在”,表现了他的情感和意趣。
又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幽州台歌》一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表达了对祖国北疆的思念之情。
诗人们运用词汇、音韵和意象等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的美感转化为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沉浸其中,感受到美好情感,产生共鸣。
二、人物形象的意境描绘人物形象是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诗人们常以具体的人物形象为突破点,表达情感和意境。
如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中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反映了他的豪放和洒脱情志,也是表现品质和磨练个性的一种方式。
又如宋代词人辛弃疾,便以英雄为发挥创作细节和背景的基础:如《青玉案·元夕》,他在写出元宵喜庆的威武气象后,又着力塑造人物形象,细腻描绘出公主与武将之间的情感,使读者在思想上与情感上产生高度共鸣。
三、意境描绘在贯穿整篇文章的细节中除了自然景观及人物形象,诗人们还会通过描绘细节来表达其意境。
王之涣《登幽州台歌》中所写,便注重了整个环境细节,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绘出大自然的荒凉与复杂;再如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将舟行至洛阳而描写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神秘的暮色及蛩声等,真实表现出的情感,这些引人入胜的细节易于让读者深信不疑。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综述[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意境在不同时期,在人们的不同理解中似乎意义不同。
中国古典美学的起点是老子的哲学和美学。
老子的基本思想中有两个观点,对中国后世的古典美学影响很大。
中国古代艺术家说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这才是宇宙本体,生命万物的本体。
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就在于它可以使游览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使游览者“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关键词]:诗,书,意境一引言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意境在不同时期,在人们的不同理解中似乎意义不同。
人们平时说“意境”,似乎就是“情景交融”的意思。
这种解释是从清代开始的。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也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其实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另有它意。
上述“情景交融”并没有表达出意境,而是“意象”。
我们时常在诗歌中看到意象这个词,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意象就是借物抒情。
某种特别的景色或者物体,借由作者的心境和笔力,赋予了能被人们普遍感知的感情色彩,就成为了意象。
所以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指的是意象。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本身的意义,内涵,是远远大于意象的。
但是我们从现实的所有作品中能分析、捕捉到的,大部分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意境是比意象更难捉摸的东西。
任何作品都可以很轻易做到情景交融,只要融入感情,便是出现意象,但意境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感知、被作者表达出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
所以意象是十分常见的。
二意境的起源“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综述
[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意境在不同时期,在人们的不同理解中似乎意义不同。
中国古典美学的起点是老子的哲学和美学。
老子的基本思想中有两个观点,对中国后世的古典美学影响很大。
中国古代艺术家说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这才是宇宙本体,生命万物的本体。
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就在于它可以使游览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使游览者“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关键词]:诗,书,意境
一引言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意境在不同时期,在人们的不同理解中似乎意义不同。
人们平时说“意境”,似乎就是“情景交融”的意思。
这种解释是从清代开始的。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也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其实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另有它意。
上述“情景交融”并没有表达出意境,而是“意象”。
我们时常在诗歌中看到意象这个词,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意象就是借物抒情。
某种特别的景色或者物体,借由作者的心境和笔力,赋予了能被人们普遍感知的感情色彩,就成为了意象。
所以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指的是意象。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
意境本身的意义,内涵,是远远大于意象的。
但是我们从现实的所有作品中能分析、捕捉到的,大部分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意境是比意象更难捉摸的东西。
任何作品都可以很轻易做到情景交融,只要融入感情,便是出现意象,但意境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感知、被作者表达出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
所以意象是十分常见的。
二意境的起源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起点是老子的哲学和美学。
老子的基本思想中有两个观点,对中国后世的古典美学影响很大。
第一个观点:道是宇宙和生命万物的本体;第二个观点,“道”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
在这两个观点的影响下,中国的古典美学都不崇尚太过逼真的艺术,对具体对象的刻画并不被重视。
因为“道”包罗万象,虚实相生,艺术家们所追求的,应该是刻画出这虚实间的道,画出道的本体。
道的本体是什么呢?之前已经说过了,是宇宙和生命万物。
要刻画“道”,写实和逼真是不够的,还需要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
为了把握“道”,就要突破“象”。
因为“象”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而道是无限的。
许多中国古代的画家认为,画家追求的应该是“妙”。
而“妙”也是个十分微妙的词,何为妙?是美吗?是逼真吗?抓住一个有限的东西进行还原和刻画,是远远达不到“妙”的
境界,无法给观者震撼的。
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
这是对“意境”的范畴做了最简单的描述。
境自然也是象,但又不全是象。
境是突破了的象,不仅仅拘泥于事物的形态、情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跨越了“象”能到达的范围。
中国古代艺术家说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这才是宇宙本体,生命万物的本体。
境是“象”和“象外”虚空的统一。
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就是指的这个。
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对整个人生、宇宙、万物获得哲理性的感知。
在这个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艺术家们自由畅游在这个世界中,用心感知到庞大的洪流,用感觉去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
有意境的作品正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这不仅带给读者、观者、听众们一种宇宙感、人生感、历史感的意蕴,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实在的境界——意象中形而上的部分。
三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意境以及西方古代艺术中的意境
西方的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追求“美”。
在西方,恐怕没有一个词汇能诠释中国诗画评论中的“妙”。
比如古希腊的雕塑,最常见追求的是阳刚之美,雕塑把人体塑造得非常逼真,完全再现了人体的结构。
包括每一条肌肉的线条,腰线的弧度,身躯的比例,都是对人体的再现。
一直到文艺复兴都是如此,我们也都知道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解剖尸体的“趣味故事”,这都是为了他们所追求的再现艺术。
所以西方的艺术家们并不追求“意境”,或者说,他们的作品中追求的是简单的“美”,再现的“美”,贴近生活、现实的“美”。
而中国艺术家并非如此。
中国艺术中的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明代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
”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
”
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
”
中国古人称赞一首诗一幅画,如果说了“妙”字,那恐怕是无上的褒奖了。
金圣叹评《水浒传》,也经常使用“妙极了”“妙不可言”云云。
美和妙自然是有不同的。
美是有具体对象的。
美的着眼点,看得见、摸得着,就在观者的面前。
美是直观的,睁开眼就能看到,伸出手就能摸到的。
而妙并不是这样。
妙所包涵的,是整个人生,是造化的自然。
中国艺术家不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者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刻画得很完美。
相反,中国的艺术家们要突破这种有限,追求更广阔的感觉,抒发他们对人生、宇宙、万物的感受。
四诗画以及其他艺术中的意境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喜欢画“远”,高远,深远,平远。
“远”难道只是视觉上的远吗?
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山水画家崇尚的“远”,是意境的远。
从有限的视觉中望出去,能给人无限的感受。
这种无限的感受,令人觉得仿佛置身于庞大的空间,快速流动的时间。
一切时空都被跨越,让人有历史感、宇宙感……
古代诗人喜欢登高望远。
许多大文豪都写过登高望远的诗。
这登高望远,高也远也不仅
仅局限于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高和远,而是从这两种感觉出发,引发诗人对时空的思考,对“道”的思考,最万物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园林并不同于国外的城堡别墅,是十分独特的。
这园林之中所包涵的,也正是意境。
中国的园林从来不追求在悬崖上孤立的城堡,空旷平原上的古屋……中国的园林是一种整体,一丁点都不能拆开来看。
这就是有意境。
园林中的每一个点,都连成线,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
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可以引导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从而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明代有位造园学家,名叫计成,他有一部书叫《园冶》,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缦。
”
元人有两句诗:“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
”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无限景色都吸收进来。
中国园林,如台榭楼阁,也都是起这个作用,都是为了使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就是突破有限,进入无限。
突破有限,进入无限,就能够在游览者胸中引发一种对于整个人生、对于整个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就在于它可以使游览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使游览者“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五总结
陶渊明有两句有名的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就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境的世界。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境。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