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43
名词解释(来自人大精品课程网站)
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自由民权运动:1874——1889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
动。
主要要求开设国会、减轻地税和修订条约。
重要代
表人物是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大隈重信等人。
在政
府的残酷镇压和分化瓦解下,最后以失败结束。
自由民
权运动在日本首次向国民推广了民权和革命思想,并促
使法定地价和买卖地价完全分开。
巴尔干战争:欧洲现代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称
之为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
1912年10月,巴
尔干半岛民族国家由于土耳其拒绝其民族独立要求,保
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国与土耳其交战,战争的结
果是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封建统治,土耳其丧
失了除色雷斯以及伊斯坦布尔以外的所有欧洲领地。
第
二次巴尔干战争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土耳其、塞尔维
亚、罗马尼亚等国为另一方,在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挑
唆下,于1913年6月开战。
战争的结果是保加利亚失
败,丧失其在马其顿以及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至此战
争结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加剧了巴尔干半岛的国际紧
张局势,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
干半岛矛盾尤为激烈。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
储费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
爱国志士普林齐普刺杀。
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
亚提出最后通牒,但为塞尔维亚拒绝。
7月28日,在
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由此,欧洲
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
1879年,
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
约。
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三国同
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
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
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
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
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
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
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
国集团瓦解
协约国:在19世纪末的欧洲帝国主义争夺中,1893年,为了抵御并对抗德
奥同盟国集团,夺取更大的欧洲战略优势地位,沙皇俄
国与法国缔结条约,结成俄法同盟。
1904年,英国与
法国缔结同盟,1907年英国与俄国缔结同盟。
由此,
欧洲出现了一个与德奥同盟国集团相对峙的协约国帝
国主义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美国等25
个国家相继加入该集团。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后,退出该集团。
在一战中,协约国取得了战争的胜
利。
施里芬计划: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确立的军事进攻的作战方案。
1905
年由德军参谋长施里芬确立,其核心是强调速决战。
该
计划假设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西线为作战重点。
德军将集中优势兵力用于西线作战,而且拟在西线右翼
集中全力,突破西欧低地国家,突破法国北部,直取巴
黎,最终与左翼部队合围法军主力。
在西线用4到6
周的时间结束作战,然后全力攻击东线。
在东线用3
到4个月时间击溃俄军,结束战争。
该计划完全建立在
军事冒险的基础之上,忽视了战争的规律以及可变因
素。
而且在一战前被一再调整,最终由于德军在马恩河
战役失败,计划宣告破产。
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与德军在法国北部地区发生的重要战
役。
1916年7月一11月,英法联军在西线索姆河地段
发动军事进攻,试图减轻德军在凡尔登地区的军事进攻
压力。
联军与德军在索姆河地段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役
的结果是英法与德军均损失军队在百万人之上,但是,
英法军队并没有打破西线的战略僵持格局。
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军队与德军在西线发生的第一次大规
模的军事会战。
1914年8月,德军实施施里芬计划,
利用其军事优势突击进攻协约国的防线右翼。
在战役初
期,德军取得较大的军事优势。
但是,在协约国意识到
德军的军事意图之后,及时调整了其战略部署,加强了
西线右翼的军事布防,德军的军事进攻最终为英法盟军
所阻止,施里芬计划所确立的基本军事目标没有达到。
9月,英法协约国在马恩河一线以50多个师的兵力向
德军发动进攻,最终迫使德军由战略进攻转入防御,西
线战局开始陷入对峙之中。
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东线的一次重要战
役。
一战爆发后,俄军为配合西线协约国的军事作战,
于1914年8月在东线发动军事进攻,俄军主力两个集
团军进攻德国的普鲁士,但由于其指挥系统差,后勤补
给困难,在两个集团军之间出现一条几十公里宽的空
隙。
东线德军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最终击溃
入侵俄军,俄军全线溃败,12万人被俘。
德军在东线
由此从防御进入进攻,最终在12月,在俄国内陆战局
陷入僵持状态。
伦敦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集团与意大利签订的帝国主义条约。
1915年4月26日,英、法、俄与意大利在伦敦签订条
约。
其中规定,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作为补偿,
意大利可以取得奥地利在欧洲的一些属地,并在阿尔巴
尼亚中部建立其保护的自治国,参与瓜分土耳其与德国
在非洲的殖民地……该条约建立在帝国主义利益勾结
基础之上,是帝国主义列强在相互利益争夺的斗争中,
对弱小国家与民族的压迫,是非正义的。
一战后,该条
约并没有得到认真的履行。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西线的一次重大战
役。
1916年2月,西线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与索姆河战
役后,纠结重兵向法国军事重镇——凡尔登发动进攻,
试图击败法军重兵集团主力,直取巴黎。
但是由于法军
的英勇抵抗,德军始终未能突破法军的凡尔登战线,双
方损失了大量的兵力。
9月,德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
10月,法军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于12月收复了几乎全
部失地。
凡尔登战役最终以德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日德兰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德海军进行的决定性军事战役。
1916
年5月一6月,英德海军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斯
卡格拉克海峡发生遭遇作战。
双方出动了上百艘军舰,
战况惨烈。
战役的结果是英德双方都损失惨重,英国的
损失大于德国,但是,德国海军试图进入北海以及大西
洋作战的军事企图没有实现,英国仍然控制着波罗的海
与北海的控制权。
无限制潜艇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大西洋采取的针对英国的经济封
锁战。
1917年2月,由于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进攻
失败,没有达到迫使英法等协约国帝国主义投降的目
的,为了进一步打击英国,德国在大西洋水域宣布实施
“无限制潜艇战”,试图在经济上彻底封锁英国,使之
陷入饥饿。
“无限制潜艇战”使英国的对外贸易几乎陷
入停顿,使之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却仍没有达到
迫其投降的目的。
而且,“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舰只
的攻击,使之成为美国参战的一个借口。
卢西塔尼亚号事件:一战期间德国由于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中立国
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造成的外交事件。
1917年3月,德
国海军在大西洋水域实施潜艇攻击,美国客轮卢西塔尼
亚号在没有接到攻击警告的情况下,被德国潜艇突然击
沉,客轮上170多名美国游客死难。
该事件严重恶化美
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为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
了借口。
齐默尔电报:一战期间德国外交大臣齐默尔向德驻墨西哥大使拍发的、鼓动
墨西哥参战的电报。
在1917年初,由于德国实施“无
限制潜艇战”而使德美关系严重恶化的情况下,美国总
统威尔逊公布了美国联邦调查局截获的德国外交大臣
齐默尔拍发给德驻墨西哥大使的秘密电报,该电报声
称,在美国参战时,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应鼓励墨西哥对
美宣战,以收回在历史上被美国夺取的属于墨西哥的新
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以及亚利桑那州的土地。
该电报
严重激起了美国对德国的社会政治敌视,恶化了美德关
系,为美国参加一战提供了借口。
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和德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保皇党人,贵族
出身。
他顽固地拥护君主主义,极力维护贵族地主特权。
1862年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被任命为首相兼外
交大臣。
他推行铁血政策,先后发动对丹麦战争、普奥
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统一了德意志,帮助法
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
l87l—1890年任帝国宰相
兼普鲁士首相。
对内加强帝国政府权力,颁布反社会党
人的《非常法》等,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制订“大陆政
策”,以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八十年代,在非
洲、大洋洲掠夺殖民地。
1890年3月去职。
撰写有《回
忆与思考》。
威廉二世(1859—1941):德意志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1888—1918),威
廉一世之孙。
任内,代表容克—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
实行专制统治,镇压革命运动,笼络收买工人贵族,分
裂工人队伍。
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自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起,加紧对外侵略。
1897年派遣舰队强租中国胶州湾;
1898年亲赴土耳其活动,力图延长巴格达铁路建筑权,
在近东伸张势力;1900年7月,发表所谓“匈奴演说”,
出兵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参与瓜分中国领土的竞
争;1905年和1911年,又制造摩洛哥危机,与法国争
夺在摩洛哥的权益;还多次插手巴尔干事务,从而加深
德国和英、法、俄等国的矛盾,不断加剧国际紧张局势。
1914年利用萨拉热窝事件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
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逊位,逃亡荷兰。
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工人阶级政党。
1890年《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废除
后,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为克服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思
想,重建新的组织和制定新的纲领,改名为德国社会民
主党,并于1891年10月制定《爱尔福特纲领》。
1895
年党内出现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
二十世纪初,党内
形成左、中、右三个派别,实际上以伯恩施坦为首的右
派和以考茨基为首的中派篡夺了党的领导权,积极推行
修正主义路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竭力支持德
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战争政策,成为社会沙文主义团体。
1916年以卡尔·李卡克内西、罗莎·卢森堡为代表的
左派,组成斯巴达克派,并于19l8年11月成立斯巴达
克同盟,领导德国革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1918
年12月在斯巴克达同盟领导下建立了德国共产党。
以
艾伯特为首的右翼领导人,勾结大资产阶级镇压十一月
革命,并组成政府。
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
处于反对派地位。
希特勒上台后,于1933年被禁。
大陆政策:l9世纪70至80年代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所推行的外交政策。
它力图通过结盟方针,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孤
立和打击法国;并联合奥匈帝用抑制俄国在东欧和巴尔
干的扩张;同时又挑拨英、俄在世界各地区的对抗,阻
止英国插手欧陆事务,借以实现德国称霸欧洲的计划。
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以及德俄矛盾,
英德矛盾的加深,大陆政策破产,遂为德国军国主义的
世界政策所代替。
摩洛哥危机:20世纪初法、德为争夺摩洛哥而引起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危
机。
l904年的英法协约中英国对法国占领摩洛哥的承认
引起德国不满。
1905年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时声
称,摩洛哥苏丹是“独立君主”,要求重审英法协约,
并以战争相威胁,造成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为解决这一
矛盾,1906年在西班牙阿尔吉西拉斯召开国际会议,
参加国包括法、德、英、美、西等14个国家。
由于英
俄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
会议声称承认摩洛哥的警
察控制权。
1908年摩洛哥发生宫廷政变,法国乘机占
领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法德关系再度紧张,发生第二
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法国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德
国派炮舰“豹”号到阿加迪尔示威,战争一触即发。
后
因英国出面支持法国,德国作了让步,在同年9月签订
的《德法协定》中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德国则取
得法属刚果的一部分作为补偿。
三次摩洛哥危机显示出
德法之间以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已到十发关尖
锐的地步。
德雷福斯案件:法国军事当局对犹太籍军官德雷福斯的诬告案。
1894年法
国总参谋部上尉德雷福斯(1859—1935)被无端指控把
秘密军事文件出卖给德国,被判处终身监禁,反动派借
此掀起反犹活动,鼓动对德战争。
不久真相大白,法国
当局却拒绝改正错案引起公愤。
此后法国民主力量(德
雷福斯派)和反动势力(反德雷福斯派)展开激烈斗争,酿
成社会危机。
1899年,在强大社会舆论压力下,法国
政府被迫重审此案,并由总统下令特赦。
1906年最高
法院宣告德雷福斯无罪,恢复其名誉和军职。
这一案件
暴露了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及其民主的虚伪性。
普恩加来(1860—193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l913—1920)。
1882年成为
律师。
1887年入众议院。
自1893年起任教育部长、财
政部长等职。
1903年入参议院。
1912年任总理兼外交
部长,努力加强法国军备和法俄、法英联盟。
1913年
当选总统,对政府政策和立法活动施加较大影响,积极
准备和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0的总统任期届满后
重返参议院。
一度出任战争赔偿委员会主席。
1922—
1924年组成“国民联盟”政府,复任总理兼外交部长,
以德国未履行支付赔款诺言为由,下令法军于1923年
1月进占鲁尔。
1926年7月再任总理兼财政部长,解决
金融危机。
1929年因病辞职。
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
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
成。
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
定。
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
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
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
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
国签订英俄协约。
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
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
十月革命后,
苏俄宣布出。
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
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
均遭失败。
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英国独立工党:1893年1月成立。
凯尔·哈第为领袖,其纲领是:争取生
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集体所有制,当前的斗争任务是
争取八小时工作日。
该党一开始就反对科学共产主义理
论,它并不代表英国工人阶级的真正利益,费边分子实
际掌握党的领导权。
独立工党执行着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机会主义路线,成为自由党的尾巴。
英布战争:1889年英国对南非布尔人的战争。
布尔人是荷兰在南非移民的
后裔,19世纪在南非建立奴役黑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
和奥兰治自由邦。
由于该地在l9世纪60-80年代先后
发现钻石和黄金矿藏,英国驻南非开普殖民地的殖民者
积极活动,力图吞并这两个国家。
双方争夺南非的斗争
日益激烈。
1899年双方战争开始,布尔人战败。
l902
年5月双方签订和约。
奥兰治和德兰士瓦被英国兼并。
1910年该地并入英国自治领南非联邦,由白人种族主
义集团统治。
1905年革命:俄国第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世纪初,
俄国内外矛盾极其尖锐,1905年1月9日(俄历),沙皇
政府枪杀彼得堡工人的严重流血事件,导致革命的爆
发。
10月,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出现了全俄政治大罢
工,第一次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
12月,莫斯科和
其他城市爆发武装起义,革命发展到最高峰。
由于缺乏
统一行动,起义被各个击破。
1906年后革命处于低潮,
直到1907年“六三政变”,进入斯托雷平反动时期。
“六
三政变”标志着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结束。
这次革命锻炼
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农民,列宁称1905年革命为十月革
命的“总演习”,它对世界各国革命运动也有深远的影
响。
英日同盟:1902年英日为在远东对抗俄国扩张并侵略中国和朝鲜而缔结的
军事政治同盟。
1895年后日俄在远东的矛盾尖锐起来。
英国为了在远东利用日本对抗俄国扩张。
1902年1月
30日同日本在伦敦签订同盟条约。
规定:1.双方承认彼
此有权干预中国和朝鲜内政; 2.缔约国一方如对第三
国作战,他方应守中立;3.缔约一方如对两个或两个以
上国家作战,他方应给予军事援助,共同作战,须相互
同意方能媾和。
日本利用这一同盟,在1904-1905年
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
该条约有效期为5年,后又多次
续订,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被废止,代之以“四国
协定”。
意士战争:1911年意大利夺取士耳其北非属地的黎波里的战争。
占领的黎
波里是意大利向北非扩张的重要目标之一。
1911年9
月意大利乘欧洲列强集中注意摩洛哥危机之时,对土耳
其提出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后,于10月发动战争,打
败驻的黎波里的土耳其军。
1912年4月意大利军队炮
轰达达尼尔海峡,不准任何国家船只通过。
当时巴尔干
各国反对土耳其的战争迫在眉睫,士耳其被迫媾和,于
1912年10月18日在瑞士洛桑签订和约,放弃了对的
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地的主权,承认意大利的占领,后
两地合称为利比亚。
民粹派:俄国小资产阶级组织。
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为了发动人民和沙皇专制制度作斗争,1874年发动"到
民间去"运动,参加这次运动的约有一千人,民粹派由
此而得名。
由于运动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很快被沙
皇政府镇压下去。
早期的民粹派和后期的民粹派是有区
别的。
七十年代的民粹派基本上还是农民革命者,列宁
指出了早期民粹派的积极方面,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理论
上和政治上的严重错误。
八十年代的民粹派变成富农利
益的代表者,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敌人。
普列汉诺夫(1856-1918):1876-1883年是俄国民粹主义者,后转变为马克
思主义者,1903年又堕落为修正主义者和社会沙文主
义者。
他早年参加民粹派。
1880-1883年被迫逃亡日
内瓦期间开始接触西欧工人运动,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
者。
1883年组织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
放社”,对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但
其中也存在一些错误。
他在政治上日益右倾,变成孟什
维克,并成为俄国和国际上的机会主义首领之一。
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拥护帝国主义战争,变成社会沙
文主义者,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完全背叛了马克
思主义。
斯托雷平(1862-1911):俄国反动政客。
1906年任内阁总理,次年发动“六
三”政变,开始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1907-1912)。
任内施行“先安内后改革”的方针,大肆屠杀工农群众,
取缔革命组织,镇压革命运动;实行新土地法,规定农
民退出村庄;培植沙皇制度在农村中的支柱——富农阶
层。
1911年被社会革命党人刺死。
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为重新分割中国东北和朝鲜而进
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场主要在中国东北。
19世纪
末沙俄加紧侵略中国东北,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推
行大陆政策,因而对俄国扩张不满。
1902年订立的《英
日同盟》得到英国支持,更促使日本态度强硬。
日俄双
方在1904年2月爆发战争。
俄军在陆上、海上都遭惨
败后,经美国斡旋,双方于1905年9月5日签订《朴
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
把中国辽东半岛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库页岛南部割
给日本等等。
波斯尼亚危机: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单方面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
维那,引起俄奥两国外交关系破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
统一南斯拉夫人的愿望,但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
向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军队,俄国忍气吞声承认奥匈帝国
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3月至8月,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
地内哥罗结成反对土耳其的巴尔干同盟,10月发动对
土耳其战争。
土耳其很快战败,在巴尔干的领土丧失殆
尽。
1913年5月,土耳其与巴尔干同盟签订和约,土
耳其几乎丧失一切欧洲领士,只保存伊斯坦布尔和海峡
北面的狭小地区。
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终于摆脱了土耳其
的统治。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巴尔干各国为争夺领士爆发第二次巴尔干
战争,保加利亚得到马其顿的大部分,塞尔维亚因没有
获得出海口,要求从保加利亚占领的马其顿领土中分一
部分作补偿,遭到拒绝后,与希腊、罗马尼亚结成反保
同盟,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在奥匈帝国支持挑起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乘机参加反保战争,保加利
亚战败。
保加利亚只保留马其顿的小部分,南多布罗加
划罗马尼亚,亚得里亚堡划归土耳其。
第二次巴尔干战
争使巴尔干各国分为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与保加
利亚、土耳其两个集团。
塞尔维亚的势力迅速扩大。
第二章俄国十月革命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二月革命: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已经发
展成为政治罢工,提出“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等
口号。
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
发出传单,号召起义,打倒沙皇专制政权。
11日,当
时负责领导工作的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中央局发出起义
号召,工人们立即动员起来,解除警察、宪兵的武装,
用来武装自己,起义开始。
3月12日(俄历2月27日)
起义席卷全城。
结果,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把政权交
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出,全
俄各地都发生了革命,统治俄国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
王朝垮台了。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布尔什维克:苏联共产党建党初期党内的一个派别。
俄文Болъшви
к音译,意为多数派。
从1903年以来,布尔什维克成
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策略亦称
为布尔什维主义。
1912年1月该党第六次全俄代表会
议把坚持机会主义立场的孟什维克取消派清除出党。
从
此,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名称
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面加括号标明“布尔什维
克”。
1918年3月该党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决定改名为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
1925年
12月该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改名为苏联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
1952年10月该党第
十九次代表大会决定取消双重名称,改称苏联共产党。
苏维埃:意即会议或代表会议。
最初是旧俄工人的群众性组织,后来成为俄
国革命的领导机关及十月革命后苏俄和苏联的政权机
关。
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是1905年3月成立的。
十月
革命后,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
式,其最高机构是全苏最高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战时共产主义: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其目
的是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来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主要
措施有: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
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
这些政策不是
事先制定好的政策,而是随着国内政治、军事和经济形
势的不断发展而逐步采取的。
作为国内战争时期的应急
措施,它完成了历史使命,但作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
特定方式,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1921年,苏
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
最初仅规定产粮省份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数量交售粮
食和饲料,后来推广到所有的省份,涉及到各种农产品。
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工会派出征粮队收集农产品时,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