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受贿罪的犯罪构成的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2
论受贿罪的犯罪构成的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 研究的目的 (2)
2. 研究的意义 (2)
(三)文献综述 (2)
1. 受贿罪的矛盾 (2)
2. 受贿罪的犯罪构成因素 (3)
(四)研究的容和方法 (3)
一. 受贿罪及犯罪构成 (3)
(一)受贿罪 (4)
(二)受贿罪犯罪构成 (4)
1. 犯罪主体 (4)
2. 犯罪客体 (5)
3. 犯罪主观方面 (5)
4. 犯罪客观方面 (6)
二. 犯罪构成与刑种的不足 (7)
(一)受贿罪犯罪构成中存在的缺陷 (7)
1. 受贿罪主体的缺陷 (7)
2. 受贿罪侵害的客体缺陷 (7)
3. 受贿罪行为对象的缺陷 (7)
(二)我国受贿罪刑罚种类及受贿数额的缺陷 (7)
三. 完善受贿罪的建议 (8)
(一)受贿罪犯罪构成的建议 (8)
1. 受贿罪主体的完善 (8)
2. 受贿罪侵害的客体的完善 (8)
3. 应适当扩大受贿罪的行为对象 (9)
(二)我国受贿罪刑罚种类及受贿数额的立法完善建议 (9)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从古至今我国对受贿罪的规定都是从一个不具体、不完善到逐步具体和完善的发展过程。
古代最早的夏朝时期,夏书中的墨,就包括受贿。后来唐朝在总结前几代惩贪立法的基础上,对贿赂罪的规定进一步完备。里面《唐律》就代表了我国封建时期法制的最高成就,后来《清律》在《唐律》的基础上加之对“六赃”的规定进行完备,加入了“凡官吏听许财物,虽未接受,事若枉者,准枉法论;事不枉者,各减一等”,对承诺接受贿赂者也加以严重惩治,从而体现出从严治吏的理念。
到了近代中国时,《中华民国刑法》对受贿罪的规定又有了新的变化,其中规定了不违背职务的受贿罪、违背职务的受贿罪、受贿而违背职务罪以及有审判职务的公务员或公断人受贿罪基准受贿罪即事前受贿罪等多种类型的受贿罪,并且把受贿罪纳入贪污罪的畴之中。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政府在195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国惩治贪污条例》中规定了将国家工作人员强索他人财物,收受他人财物的索贿、受贿行为定性为贪污罪。然而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把法律搁置到了一边,其中受贿罪的规定也随之成为了一纸空文。但是从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方针的采纳以后,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活动也更加严重。在1988年制定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补充规定》中把受贿罪的罪状进一步具体化,对受贿罪构成要件和法定刑容作了很大修改,并成为了1997年刑法修订前,对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我国古代、近代和新中国受贿罪立法改革的漫长过程,可以想到任何社会的一个阶段、一定历史时期受贿现象都是存在着的并且关于受贿罪立法的规定也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逐步得到完善的。
可见贿赂问题依然困扰中国的今天,我国虽然对受贿犯罪一直保持着严打高压的态度,犯罪势头依然不减,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一直受官本位思想、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受贿罪立法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上述一直存在的问题,对受贿罪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保持一个良好的国发展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廉政建设和建立反受贿大环境不仅是促进统筹城乡发展以及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但如今受贿案发率较高,法律规定仍然存在很多亟需完善的问题,并且社会越发展,切实解决好腐败受贿问题也越紧迫。现在世界各国无不面临反受贿的问题,遏制受贿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一项重大政治课题。因此,本文从目前国的研究现状出发,立足于理性的分析视角,在当前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研究、不同学者观点的对比研究、受贿罪的犯罪条款以及犯罪构成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受贿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为当前受贿罪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行性对策。
2.研究的意义
伴随社会进步,犯罪的形态也日益复杂起来,腐败受贿案件的频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它直接危害到政治权力运作的公正和廉洁性,而理论界对受贿罪犯罪构成要件的具体涵观点不一,导致了司法实际过程中对受贿罪罪与非罪及此罪与彼罪的认定上的混乱。非常有必要对受贿罪的犯罪构成给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与分析。摆脱我国关于受贿罪立法和司法活动中的困境,不断完善立法,这样才能确保司法的公平与公正,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受贿罪犯罪构成,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受贿罪的相关条款,保持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受贿罪的矛盾
在法律领域可以说受贿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是时时存在的一个亟待我国解决的问题。但关于受贿罪的概念和实质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
概念的名称与概念的实质容不相符。从概念的实质角度看,现行《刑法》中实际上存在着罪状不同、犯罪构成不同这三种受贿罪,即《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中第一、第二款规定的受贿罪和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的受贿罪,对此文献中分别为它们抽象出了概念之名,分别称其为公职受贿罪、经济受贿罪以及间接受贿罪。如果按照这些学者的意见确定受贿罪罪名,就不会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但现行《刑法》中关于罪名确定的司法解释里面都没有如此规定,而是将这三种不同的概念冠以一个名称,即受贿罪。《刑法》规定对后两种行为“以受贿论处”,那么,“以受贿论处”是什么涵义?到底是新的罪名还是新的概念?如果是新的罪名,为什么不像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那样明示该罪名呢?假如不是新的罪名,则与这种新的概念相对应的名称是什么?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去认识,我国现有的受贿罪概念名称与概念实质之间的确存在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