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8
优质饲料配方技术饲料是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改善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饲料配方技术是指根据畜禽的营养需求,合理选用各种饲料原料,经过科学配比,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实现高效养殖的一种技术方法。
本文将介绍优质饲料配方技术的原则、方法和应用,以期帮助养殖企业提升养殖效益。
一、优质饲料配方技术的原则优质饲料配方技术是以科学的原理为基础,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通过合理搭配多种饲料原料,使之达到营养均衡、营养可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在进行优质饲料配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营养均衡原则 - 根据不同畜禽的生理特点、生长发育阶段和生产需求确定所需营养成分的比例,确保饲料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符合需要。
2. 科学配比原则 - 根据饲料原料的特性和营养含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组合,以达到最佳配比效果。
在进行配方时应充分考虑饲料原料的互补性和相对优势,避免出现重复补充或过多添加某种营养物质。
3. 素材饲料优先原则- 饲料配方应尽量选用自然界存在的素材饲料,如豆类、谷物、绿饲料等,以减少人工添加剂对动物的影响,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和生物活性。
4. 经济效益原则 - 饲料成本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饲料配方时应充分考虑成本问题,选择经济适用的饲料原料,降低养殖成本。
二、优质饲料配方技术的方法1. 确定动物的营养需求 - 饲料配方的首要任务是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养殖目标制定相应的配方。
通常通过研究已有的动物营养学相关知识、咨询专家或实验数据来确定相应的需求。
2. 选择饲料原料 - 在选择饲料原料时,应考虑原料的营养含量、可消化性、生物利用率、价格和市场供应情况等因素。
适宜的饲料原料能够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满足畜禽对口感和食欲的需求。
3. 组合配比 - 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原料特性,进行配方组合和比例调整。
饲料配方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和优化饲料配方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和优化一、引言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国家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饲料是畜牧业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畜禽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饲料配方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和优化,包括饲料配方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化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饲料配方技术的基本原理饲料配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畜禽的生理特点和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饲料原料,以满足畜禽的营养需求。
饲料配方技术包括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非营养物质等各种成分的合理配比,以及适量添加的饲料添加剂和饲料酶等。
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保障畜禽的健康成长。
三、饲料配方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1. 奶牛饲料配方技术奶牛是重要的乳制品生产动物,奶牛饲料配方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质量,降低饲养成本。
奶牛饲料配方技术考虑到奶牛对能量、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合理搭配玉米、大豆饼、棉籽饼等原料,制作出适合奶牛的全价饲料。
同时,可以利用酵母、益生菌等添加剂来提高奶牛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加奶牛的产奶量。
2. 猪饲料配方技术猪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饲料配方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猪的疾病抵抗能力和生长速度,降低饲养成本。
猪饲料配方技术考虑到猪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合理搭配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菜籽饼等,制作出适合猪的全价饲料。
同时,可以利用饲料添加剂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3. 禽类饲料配方技术禽类饲料配方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禽类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降低饲养成本。
禽类饲料配方技术考虑到禽类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合理搭配饲料原料,如玉米、大豆饼、鱼粉等,制作出适合禽类的全价饲料。
同时,可以适量添加饲料添加剂和饲料酶,提高饲料的可溶性和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畜禽饲料配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业的发展和畜禽的生长离不开优质高效的饲料配方技术和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畜禽饲料配方技术和栽培技术,帮助养殖业者提高养殖效益。
一、畜禽饲料配方技术畜禽饲料配方技术是根据畜禽的生长阶段、种类和品种的不同,合理确定饲料成分、比例和添加剂,以满足畜禽的生长需求。
畜禽饲料的营养成分直接影响着畜禽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
在饲料配方中,养殖者要做到以下几点:1. 确定畜禽的生长阶段:不同阶段的畜禽需要不同的饲料配方,包括幼仔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等。
根据畜禽生长的需要,为其提供精确的营养配方。
2. 确定畜禽的种类和品种:不同种类和品种的畜禽对饲料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饲料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合理搭配饲料成分:饲料成分包括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等。
合理搭配不同比例的粗精饲料,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降低成本。
添加剂的使用要符合国家标准,并严格控制用量,以免对畜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 饲料配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饲料配方要具备稳定性,确保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质量变化。
此外,饲料成分中的有害物质要求严格控制,以确保畜禽生长的健康与安全。
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除了饲料配方技术外,优质高效的畜禽养殖还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包括畜禽养殖环境管理、饮水管理、疾病预防和养殖设备的维护等方面。
1. 环境管理:合理的养殖环境对畜禽的生长至关重要。
要保证场所的通风、排污和保温等设施工程,控制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饮水管理:饮水是畜禽生长的重要需求,水源要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养殖者应随时检查和清洁水器,确保饮水供应充足,以帮助畜禽正常的生长。
3. 疾病预防:畜禽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疫病防控工作。
注重病害的预防和监测,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减少畜禽的损失。
4. 养殖设备维护:合理使用和保养养殖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动物饲养学中的饲料配方与制备动物饲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饲养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而饲料作为动物饲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动物饲养学中的饲料配方与制备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领域。
一、饲料配方的意义和原则饲料配方是指将各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以满足不同动物的不同营养需求的一种科学方法。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在经济、生产效益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制定饲料配方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等价原则: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饲料价格和供应情况进行某些营养物质的替代和调整。
2. 平衡原则: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达到动物所需的标准,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3. 适口性原则:饲料应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能够被动物吃得欢,不仅要考虑饲料的组成,还需考虑饲料的颗粒度、形状、质量等因素。
二、饲料配方的步骤和方法制定饲料配方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1. 确定饲养动物的营养需求: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生理阶段、生长速度和环境条件下,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定饲料配方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动物种类、年龄、性别、生长阶段等基本信息,并了解其相应的营养需求。
2. 选择饲料原料:根据饲料原料的种类、含量和营养成分,结合目标动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原料进行混合。
常见的饲料原料包括粮食、豆粕、鱼粉、肉骨粉等。
3. 杂交原料的转化:有些饲料原料中含有一些反刍动物难以消化的物质,此时可采用一些转化处理方法,如热处理、发酵处理等,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4. 确定饲料的配比和加工工艺: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和目标动物的需求,利用一定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确定各种原料的比例和饲料的配制方法。
同时,还要考虑饲料的加工工艺,确保饲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三、饲料配方的问题与解决在实际应用中,饲料配方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例如饲料成本过高、不同批次饲料的差异、饲料中抗生素残留等。
家禽饲养中的饲料配制与营养管理饲料在家禽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饲料配制和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家禽的生长速度、促进免疫力提升,并且对于家禽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也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饲料配制的原则、不同家禽种类的饲料需求以及常见的饲料配方等方面来探讨家禽饲养中的饲料配制与营养管理。
一、饲料配制的原则在家禽饲养中,科学合理的饲料配制是确保家禽健康成长的基础。
以下是饲料配制的几个基本原则:1. 全面均衡:饲料需包含家禽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未能提供全面均衡的饲料会导致家禽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2. 营养需求:不同家禽种类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因此在配制饲料时需要根据不同家禽种类的需求进行调整。
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也会对家禽的饲料需求产生影响。
3. 可消化性: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要能够被家禽充分吸收利用,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可以减少排泄物的排放量和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提高饲料可消化性的方法有加工处理和添加酶类等。
4. 安全性:饲料要安全无害,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加工要符合卫生标准,以确保家禽的健康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不同家禽种类的饲料需求不同家禽种类对营养需求的差异在饲料配制时需要被充分考虑。
以下是几种常见家禽种类的饲料需求:1. 土鸡:土鸡的饲料需求相对简单,主要以谷物类为主食。
饲料中需要包含适量的能量物质和蛋白质,可以适当添加粉碎的矿物质来增加钙、磷等元素的摄入。
2. 肉鸭:肉鸭需要高能量和高蛋白的饲料,以促进其生长速度。
饲料中大量添加谷类和豆粕等蛋白质来源,并保证饲料中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同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肉鹅:肉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较高,饲料中需要添加优质的蛋白质源,如鱼粉、肉骨粉等。
此外,肉鹅对钙、磷和维生素D的需求也较高。
4. 蛋鸡:蛋鸡对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需求较高,饲料中需要添加适量的鱼粉、氨基酸等蛋白质来源,提高饲料中的核黄素和维生素D含量。
牛的饲料配制与注意事项
牛是我们常见的家畜之一,饲养好牛不仅关系到牛的生长发育和肉质
品质,还关系到牛产品的产出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合理的饲料配制对于养
牛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牛的饲料配制与注意事项。
首先,牛的饲料配制应遵循一定的营养需求。
牛的饲料一般包括粗饲
料和浓饲料两部分。
粗饲料以青贮料和饲草为主,其含有丰富的纤维和粗
蛋白,可以提供牛所需的能量和部分蛋白质。
浓饲料以谷物和豆粕为主,
含有丰富的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以作为补充粗饲料的饲料。
合理的
饲料配制应根据牛的品种、年龄、性别、季节和用途等因素进行调整。
另外,牛的饲料配制要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矿物质和维生素
是牛体内生理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牛的生长和健康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磷、铁、锌、锰等,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
维生素D、维生素E等。
在饲料配制时,应根据牛的需求和市场价格适当
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
最后,牛的饲料配制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保存。
饲料的品质直接影响
牛的生长和肉质品质,应避免使用变质的饲料或含有有害物质的饲料。
同时,牛的饲料需要储存和保存,以免腐烂发霉。
常见的饲料保存方法有干燥、密封、遮阳等,可以有效保持饲料的新鲜和营养价值。
成年羊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成年种羊的瘤胃和肠道功能已经发育完善,养殖户要结合不同生理特性进行日粮的配制与饲喂。
1种公羊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我们先来看种公羊的饲料配制与使用。
种公羊的饲养始终要维持中上等膘情,以便使其常年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性欲旺盛。
种公羊最重要的时期是配种期阶段。
种公羊在配种期内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和体力,根据配种任务或采精次数的不同,个体之间对营养的需要量相差很大。
配种任务繁重的优秀种公羊,每天应补饲1.25-1.5千克混合精料,并在日粮中增加如鸡蛋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以保持其良好的精液品质。
种公羊混合精料参考配方:玉米30%、麸皮15%、豆饼20%、苜蓿30%、食盐1%、骨粉2%、添加剂2%。
此外,日粮也要根据种羊的季节、精液品质酌情增减。
在冬、春季节,青草枯萎,采食量低,很难满足其营养需要,要对种公羊应进行较高营养水平的补饲。
每天每只供给混合精料0.75千克、优质青干草0.5-0.6千克,玉米秸秆自由采食。
对于精液稀薄的种公羊,应增加目粮中蛋白质饲料的比例。
2种母羊饲料的配制与使用说完了种公羊,我们再来看看种母羊的饲料配制与使用,种母羊由于其生理过程存在妊娠这一变化,所以对于饲料的使用与配制也是围绕妊娠展开的。
母羊妊娠期,尤其是到了妊娠后期,胎儿的增重明显加快,母羊自身也需贮备大量的养分,但是妊娠后期母羊腹腔容积有限,对饲料干物质的采食量相对减小,饲料体积过大或水分含量过高均不适宜于妊娠后期母羊。
妊娠后期母羊日粮在普通日粮的基础上,能量和可消化蛋白质分别提高20-30%和40-60%,钙、磷增加1-2倍。
产前8周,日粮的精料比例提高到20%,产前6周为25-30%,注意:在产前1周,要适当减少精料用量,以免胎儿体重过大而造成难产。
妊娠母羊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0%、麸皮8%、棉籽饼16%、豆粕12%、食盐1%、磷酸氢钙3%。
母羊产羔后泌乳量逐渐上升,随着泌乳量的增加,母羊需要的养分也应增加。
猪饲料配制技术
1.要多样合理。
营养全面在喂猪的青、粗、精3种饲料中,青料含水分多,体积大,易消化,适口性好,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质量好的蛋白质;粗料体积大,粗纤维含量较高,合理使用可增加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面,且有通便作用,使猪有饱胀感,但难以消化;精料的特点是体积小,营养价值较高,易消化,但矿物质、维生素较缺乏。
根据青、粗、精饲料的特点,合理调配猪饲料,确保营养全面。
2.要注意日粮体积与猪采食的关系衡量饲料体积大小可用饲料风干物含量计算。
按猪每100千克体重每日需饲料风干物2.5-4.5千克计算,青、粗、精3种饲料风干物的大体比例为5:3:2。
如1头150千克重的怀孕母猪,以每天需饲料风干物5千克计算,则2.5千克来自青料(青料6千克得风干物1千克),1.5千克来自粗料,1千克来自精料。
3.要适口性好,容易消化配合饲料中如含能量和蛋白质较高,含粗纤维少,则适口性好,容易消化;相反,则适口性差,难以消化。
在配制猪饲料时,宜多采用青饲料,少用粗饲料,并且粗饲料品质要好。
要根据不同猪群,选用不同类型的日粮。
一般来说,仔猪、种公猪、催肥阶段的育肥猪,可选用精料型日粮,即精料占日粮总重的50%以上;繁殖母猪、后备母猪可选用青料型日粮,即青饲料可占日粮总重的50%以上;架子猪可选用糠麸型日粮,即糠麸类饲料可占日粮总重的50%以上。
- 1 -。
饲料行业的饲料配方与饲养管理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饲料行业逐渐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饲料配方与饲养管理是饲料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两个方面,探讨饲料行业的相关问题。
一、饲料配方饲料配方是指根据不同动物的需要,合理配置营养成分,制作出适用的饲料。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饲养行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 精准营养需求不同种类、不同阶段的动物对营养元素有不同的需求。
科学家通过研究和实验,总结出了不同动物的营养需要量,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饲料配方应根据动物的需求量,精确配置,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
2. 合理蛋白质比例蛋白质是动物体内合成组织和酶的基础,也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
不同类型的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比例不同,比如禽类对限制性氨基酸的需求较高,而猪类则对限制性氨基酸的需求相对较低。
在配制饲料时,应根据动物的需求合理配置蛋白质比例,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 加工技术创新饲料配方的实施离不开先进的加工技术支持。
传统的饲料加工方式往往存在能量损失、营养素破坏等问题。
现代化的加工技术能够更好地保留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例如,利用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等先进技术,可以改善饲料消化率,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
二、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指在动物培育的全过程中,按照科学的方法对饲料的供应、饲喂、环境、疾病等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最大化。
1. 合理饲喂合理的饲喂是饲养管理的核心。
饲喂过量会造成浪费,饲喂不足则会导致营养不良。
应根据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的需要,制定科学的饲喂计划和投喂量。
另外,饲喂时间和频次也需要有规律,以保证动物的正常摄食和消化。
2.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及时发现和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科学的动物健康档案,定期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饮食情况、毛色变化等进行观察和测量。
- 1 - 《家畜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技术》 家畜养殖一直被养殖户们视为一个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是广大农民朋友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但是,在养殖过程当中,养殖户们就要动动脑筋了,究竟怎样才能把家畜养好呢?这可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家畜的生长离不开吃,所以,大家应该在饲料的准备上多费些心思。运用科学的饲料配制使用技术,这样不仅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更重要的是为养殖户节约了养殖成本,大大的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那么,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呢? 今天我们就以家畜中的猪、牛、羊为代表,来向大家介绍家畜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技术。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猪饲料的配制与使用吧。 一、猪饲料的分期配制与使用
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是不同的,依据这个特点,养殖户们就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配制、使用饲料,以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猪饲料的搭配都有哪些。
饲料搭配 猪饲料所需的种类一般有:玉米、大麦、小麦、高梁、糠麸、饼粕类、青绿饲料、块根饲料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猪可口的饲料。 我国南北地域广阔,饲草资源可谓是多种多样,养殖户们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合理搭配。
种公猪的饲料配制与使用 对于种公猪的饲料配制与使用,首先,我们应根据种公猪的生理特点,对种公猪的营养进行合理搭配。建议种公猪的饲料配方为: 玉米65%、豆粕12%、麸皮16%、鱼粉3%、公猪添加剂4%。 一般情况下,每头种公猪每天喂料为2-2.5千克。体重大的、瘦的、配种利用次数多的多喂,一般饲喂2.5千克,甚至2.5千克以上;体重小的、胖的、配种次数少的少喂,饲喂2千克左右。 另外,养殖户应通过调整喂料量,使种公猪有旺盛的性欲,不肥不瘦的体况。
空怀期母猪饲料配制与使用 母猪的空怀期主要是指断奶后至下一次怀孕前。这个时期的母猪要保持中等肥度的体况,如果太肥,则不利于配种。 母猪从空怀开始一直到分娩前,可进行单栏饲养,栏宽0.6米、长2.1米,这样可以避免相互间碰撞,保证吃食量的均匀。 空怀母猪的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1%、豆粕21%、麸皮14%、生长猪添加剂4%。 每天饲喂两次,每头每次1.6-2.2千克。
妊娠期母猪饲料配制与使用 妊娠母猪的膘情要适中,一般在七、八成膘为好,不能太肥或太瘦。过瘦会 - 2 -
影响胎儿发育,过肥的母猪会造成难产和便泌,并因奶水过多、过浓而引起仔猪拉稀。 每头母猪每天具体喂量应依据猪的大小、体况、怀孕前后灵活掌握。 建议妊娠母猪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9%、豆粕19%、麸皮18%、母猪添加剂4%。 配种后至怀孕90天为怀孕前期,每头每天饲喂1.7-2.2 千克左右; 怀孕90天至临产前7天为怀孕后期,每头每天喂2-3千克左右。 母猪产前一周要逐渐减料,分娩当天应停止喂料,只供给饮水。
哺乳期母猪饲料配制与使用 哺乳期母猪的饲料应保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注重蛋白质的质量,以便母猪有充足的乳汁供应。这个阶段的营养需要量为妊娠期的2-3倍。 除产后四五天内要控制喂量,防止消化不良外,以后,应逐步过渡到正常饲喂量,哺乳期每天每头饲喂量为3-3.5千克。 哺乳期母猪的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3%、豆粕18%、麦麸15%、母猪添加剂4%。
仔猪饲料的配制与使用 仔猪在出生5-7天后开料,在断奶前的日子里以吃奶为主,饲料最好使用仔猪全价颗粒料,应坚持勤添少喂的原则,开始时每窝放一小把,保持饲料的新鲜,每天至少喂4次。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喂食量,以不拉稀为原则,能吃多少就给多少,不加限制,让其充分发育。 另外,每天检查饮水器,保证仔猪随时能喝到清洁饮水。 当仔猪长到35日龄时就该断奶了,这时仔猪已达到一定的采食量,一般每头仔猪一天的采食量在150克左右时断奶比较合适。 断奶仔猪要控制采食量,在断奶后的1-2天内,只给断奶前采食量的80-90%,再逐渐恢复到断奶前采食量,5天后改为自由采食,以不拉稀为原则。
后备猪 育肥猪的饲料配制与使用 当猪长到2月龄时,如果要留作种用,这时就要从中挑选出符合种用条件的猪,作为后备种猪来饲养管理,直到开始配种。如果不做种用就可以转到育肥舍进行育肥了。 猪体重在60千克前可实行自由采食,但要防止饲料浪费。体重达到60千克后应适当控料,也就是限制饲喂。 限制饲喂可以使育肥猪具有较高的瘦肉率和饲料报酬。一般育肥猪控料为自由采食的85-90%,具体饲喂量为每天2.5-3千克左右。育肥猪的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2%,豆粕16%、麦麸18%、育肥猪添加剂4%。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后备猪由于不求过快的生长速度,控料可为自由采食的80%,应每天饲喂2.2-2.6千克左右。后备猪的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3%、豆粕25%、麦麸8%、后备猪添加剂4%。 介绍完了猪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技术,大家了解掌握了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养牛户关心的问题——牛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技术,看这其中又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 - 3 -
二、牛饲料的分期配制与使用 牛按照不同的生产目的,可以分为肉用和乳用。只有按照不同的生产目的,不同的时期分开来配制使用饲料,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为广大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肉用牛不同的生长阶段饲料应该如何分期配制与使用。
肉用牛饲料的分期配制与使用
肉用种公牛饲料的配制与使用 首先,为了保证种公牛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量多且品质好,延长使用年限,必须要有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 在饲养上,首先养殖户要保证种公牛的营养需要。 成年种公牛的饲喂量,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喂给2千克粗饲料和1千克精料,分两次进行。饲喂时间为:早5、6点,下午4点,冬天可提前1小时。饲喂时应坚持少喂勤添,先粗后精。 其中精料配方为:玉米38%、豆粕30%、麸皮26%、鱼粉2.5%、磷酸钙1.5%、食盐1.5%、石粉0.5%。 在这里,粗饲料我们以干苜蓿和东北羊草混合而成的饲料为例。其中干苜蓿占20%,东北羊草占80%。但在实际饲养中最好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降低饲养成本。 除了饲喂精料和粗饲料以外,为了提高精液品质,最好补充一些维生素。比如投喂一些新鲜的胡萝卜,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投喂0.5千克。如果没有胡萝卜,也可以添加复合维生素,按照每吨精饲料添加200克来计算。 在配种期间,如果种公牛过于肥胖,就会造成采精或配种困难。所以每2-3个月还要检查一次体重,以调整饲料配比。当种公牛肥胖时,可减少精饲料15%左右,同时加喂粗饲料,并增加种公牛的运动量。
肉用空怀期种母牛饲料的配制与使用 这个时期母牛体重下降较快,需要增加饲喂量,以便提高营养,促进发情。按体重100千克计算,每天可喂给精料0.5千克,粗料2千克。 其中精料配方为:玉米30%、大麦20%、高粱8%、麸皮30%、豆饼10%,食盐1%,磷酸钙1%。 粗料可以是青贮或黄贮,同样一天饲喂两次。
肉用妊娠期种母牛饲料配制与使用 确定母牛进入妊娠期以后,妊娠期的母牛需要养殖人员精心的调理,为牛宝宝的出生做好准备。 我们把妊娠期可以分为两个管理阶段: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 也就是妊娠的前6个月,因胎儿发育较慢,需要的营养物质少,一般饲喂即可满足需要。由于母牛舍没有饮水槽,所以在饲喂上要注意,先喂精料,精料快吃完时再喂粗料,精粗饲料量可根据空怀期饲料配方进行。等牛吃完3—4小时 - 4 -
以后,要赶紧将母牛放出圈舍,让它们去自由饮水。 妊娠后期 也就是妊娠的最后2-3个月,胎儿生长发育很快,初生重的80%-90%在此期间形成,所以应提高精料的比例,以精料含量为30%,粗料含量70%的配比为宜。 日粮搭配为:精料每天每头4千克,青贮饲料每天每头12千克,一天分两次饲喂。 其中精料配方可以根据:玉米50%、麸皮10%、饼类30%、高粱或大麦7%、骨粉2%、食盐1%,另加维生素A100万单位来调配。 注意,一定要避免母牛吃霉烂变质的饲料。
肉用犊牛饲料的配制与使用 犊牛出生后,对外界适应能力比较差,而其发育又同以后成年牛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犊牛的饲养管理。整个犊牛期为6个月。 犊牛出生后要及时吃到初乳。刚出生的犊牛一般和母牛在同一个圈舍里饲养。当犊牛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可以在角落里单独设置一个犊牛围栏,也可以用来作为补饲圈。 这时饲养员就可以训练犊牛采食代乳料。喂一些青干草和少量精料,任其自由采食。 牛在3-4月龄时,应根据生长发育情况适时地科学断奶。断奶以后的犊牛,可以放入小圈内群饲,每群10-15头。 为了保证采食的饲料能够满足犊牛的生长发育所需,要求犊牛日粮的精、粗饲料配比保持在1:1左右。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喂给1千克粗饲料和1千克精料,分两次进行。粗饲料最好喂给干草,4月龄后可以逐渐添加秸秆饲料。
肉用育成牛饲料的配制与使用 犊牛满6月龄时,就可以从犊牛舍转入育成牛舍,进入育成牛阶段,育成牛阶段时间为6-18月龄。这一阶段是犊牛全面生长发育的时期,如果饲养不良,就会影响其一生的生产性能。我们把这个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6-8月龄阶段的饲养管理 6—8月是育成牛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为了兼顾育成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并促进消化器官进一步发育完善,此时期饲喂的粗饲料应选用优质干草和青贮饲料,同时必须适当补充一些精饲料。 一般来说,日粮中干物质的75%应来源于粗饲料,25%来源于精饲料。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喂给2千克粗饲料和0.75千克精料,分两次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育成公牛发情较早,长到8月龄时就已经开始发情,为了防止偷配,要及时将公母牛分圈饲养。 8月龄以后的饲养管理 8月龄以后育成牛的瘤胃机能基本完善,所以日粮只要满足其生长所需即可。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喂给2.5千克粗饲料和1.5千克精料,基本上每头牛每天的日增重要达到800-1200克。 如果粗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则必须每头牛每天加喂0.5千克精料。 说完了肉用牛,我们再来看看乳用牛饲料的分期配制与使用。 由于现代化的奶牛养殖证明:奶牛产奶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乳用种公牛质量的优劣。所以,如何养好乳用种公牛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