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1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9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其实;教育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一项育人工作。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教育教育扎实开展。例如:我校组成了课外服务活动小组,深入社会,帮助军烈属扫院子,为孤寡老人担水,打扫住宅卫生,洗衣服。学校还多次聘请老红军为学校讲述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纷纷表示,要从小立志,好好学习。将来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臵。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臵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
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班(队)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笺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教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浅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三个转变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去完善。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改变。
一、从被动执行变为互动生成。
长期以来,教师已经形成了“被动执行”教案的行为定式。而新课程则倡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群鲜活的学生必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更有出乎教者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节,在指导学生用圆规画圆时,有学生提出:圆规这么小,生活中许多圆是怎么画出来的?学生问题完全在教师的“预设”之外。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把课堂从教室移动到操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用钉子、绳子画成了“生活中”的圆。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圆各部分名称、关系和特点。这样的教学调整,真正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此课堂必将成为孕育发展性人才的沃土。
二、从教师独问变师生互问。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应从教师独问走向师生互问,甚至学生多问。在这方面,古代圣贤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据统计,《论语》20章,师生谈话117次,其中学问孔子105次,学生互问11次,孔子问学生只有1次。在西方课堂教学中,学生多问,教师少问、学生互问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首先,要在教与学之间真正建立一种“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他们在教师提
供的知识背景中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
三、改变作业的方式。
布臵作业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历来被教师所重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突破巩固双基、训练技能的局限,着眼于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教师要适当增加调查型作业,整理型作业,探究型作业,生活化作业等。例如,在“人民币的认识”后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根据教师的要求去超市购物,深化对人民币的认识;再组织学生交流购物情况,让他们体会知识的发展化价值。事实证明,只有生动灵活的作业能调动学生自主复习、整理知识的积极性,展现出活跃的求异思维和巨大的创造创造力。
做一个经常“反思”的教师
作为一位老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循循善诱,不要随意批评,要不断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现在的校园一些所谓的“差生”未必真差,对待那些主要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认为他们脑子笨,或者学习不用功,也可能学习方法有问题,作为老师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因为批评、指责只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学习积极性受到压制,在这一方面老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像有些“差生”能吃苦耐劳、助人为乐,就应该及时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种表扬和鼓励,对他们来说非常宝贵,因为平时他们听到的太少了,表扬和鼓励会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使他们受到激励,从而奋发努力,就有可能在学习上赶上来,成为素质高的学生,显然老师在此教育过程中是起关键作用。
老师真挚的爱,犹如黎明时的曙光,能给人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得到了这种爱,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这时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向老师敞开,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我深刻地认识到:“给别人一个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重新认识他的机会,一个帮他恢复自信的机会,一个重塑自我的机会。”我相信,若干年后,她也会象我一样,给别人一个机会,帮她人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创建和谐课堂氛围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改革期待着教师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以激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形成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