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 格式:doc
- 大小:772.50 KB
- 文档页数:15
2012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
题+模拟新题)
课标文综11.N1、N3、O3、N3[2011·安徽卷]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课标文综11.N1、N3、O3、N3[2011·安徽卷] C【解析】以成语、谚语、俗语等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题即是以此为背景,考查对哲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刻舟求剑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①不当选;画龙点睛是处理问题抓住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的体现,②当选;见仁见智表明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水平影响对事物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③不当选;胸有成竹表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④当选,答案为C。
大纲文综31.N1、O1[2011·全国卷]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大纲文综31.N1、O1[2011·全国卷] 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意识、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正确把握人的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的区别。题干强调,经科学实验验证,无论植物还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物都有自身特殊的反应,故体现了①的观点。反应是指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也指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现象和过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其本身作为物质的产物,对外界不会有反应,故②排除。植物的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是将两者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故④正确。③观点错误,植物对光的反应方式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仅仅“相似”,而非相同。故本题答案为B项。
课标文综32.M2,N1[2011·广东卷]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课标文综32.M2,N1[2011·广东卷] 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观点、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等相关知识。题干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用道来概括这一过程,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项强调静止,属于形而上学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虽然强调运动,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C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课标文综24.N1[2011·江苏卷]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课标文综24.N1[2011·江苏卷]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题干的引文内容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体现的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据此判断,A、B表述不符合题意,C表述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排除。
课标文综26.N1[2011·江苏卷]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课标文综26.N1[2011·江苏卷] 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从题干的关键句“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是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可以看出,只有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表述不准确,C表述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
四川文综27.N1[2011·四川卷] 《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
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来源:学+科+网Z+X+X+K] 四川文综27.N1[2011·四川卷] D【解析】本题以《吕氏春秋·察今》中循表夜涉的典故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以及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的认识理解能力。古文大意是说,楚国人想攻打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树立标记。澭水突然暴涨,但楚国人不知道,仍然照着标记在夜晚徒步过河,结果淹死了一千多人,军中惊骇的声音就像都市中的房屋倒塌一样。其寓意在于启示人们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项强调战士要奋勇向前,以前进而牺牲为光荣,以为了保命临阵退步为耻,体现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要求。B项体现
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C项意思是说,黄河九道泛滥成灾,并非一块土所能堵塞的;百万大军身着甲胄,也非一介勇夫所能抵抗的,体现了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要重视整体的力量。三项均与题意不符。D项意思是说战争无固定不变的态势,流水无固定不变的流向,能随着敌情发展变化而采取灵活变化的措施取胜的人,才称得上是神秘莫测的高明者。其寓意与题干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项。
课标文综27.N1[2011·浙江卷]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课标文综27.N1[2011·浙江卷] B【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旨在表明海水与海床沉积层之间每天都有盐分流动,但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每天都有盐分流动表明运动的绝对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④当选;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即其性质保持不变,这是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表明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③当选,答案为B。
课标文综28.N1[2011·重庆卷] 下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选自《信仰的沙漠》[来源:学&科&网Z&X&X&K]
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
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
课标文综28.N1[2011·重庆卷] D【解析】本题是哲学漫画启示类选择题,要审清漫画的标题和人物的行为。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成败取决于客观,A错误;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B错误;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理性分析有正误之分,且材料与理性分析无关,是在强调找方法,C排除;D正确且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