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
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
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
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
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
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
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
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
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
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
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
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
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
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
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
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
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
以这篇文章作为标志,康德的思想进入批判时期。
在就职论文发表后,康德沉默了十一年之久,而后接连发表了他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论证了人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论证了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它能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决定和支配自己的行为。
在《判断力批判》中,他以判断力为中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自然与自由的统一。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
康德的认识论不是要探讨知识的来源,而是要考察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
《纯粹理性批判》考察理性认识能力的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先验分析论,讨论的是真理的逻辑,研究知性范畴对于经验的立法作用。
其二是先验辨证论,讨论的是幻相的逻辑,研究理性之理念超越经验的界限所造成的先验幻相。
康德把研究感性先天直观形式的理论称为先验感性论,而先验分析论是研究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的理论。
知性是判断的功能,理性是推理的功能。
人类理性有两种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一是意志功能。
康德称前者为理论理性,后者为实践理性。
只不过他所说的实践还仅限于伦理学范围。
实践理性是自由的领域。
如果说理论理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那么可以说实践理性的法则乃是道德法则。
康德以为人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也是一种理性存在,这就决定了他要受两种法则的支配。
而理性法则只对人的理性产生作用,人应该遵从却不一定遵从;而自然法则是人不得不遵从的。
从这里很合乎逻辑的可以过渡到实践理性来,实践理性有三个公设。
这就是“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试图以“判断力”为中介来解决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问题。
判断力又大致可以分为意识判断力批判和目的判断力批判。
前者研究的是主观目的性亦即在形式上的合目的性。
由此,康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美学真正独立成为一门学科。
而他建立的这套体系,完全是出于哲学理论的需要。
他认为,自然在客观上的目的性达到最高目的即人的文化时便无法前进了,必须用道德目的论解决,而道德理性又不可避免的受自然的约束。
所以在实践理性中康德用道德公设来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了一门以道德为基础的神学。
这也体现了康德哲学二元论的特征。
尽管康德在体系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其哲学体系并没有最终完成。
这个体系的基本已经有了,这就是以批判为前提,以自由为拱顶石和基础,以道德为终极目的,以目的论为形式的哲学体系。
康德哲学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它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精神上,而且表现在他对人类理性终极关怀之理想的探索之中。
如果说前者显示给我们的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理论力量,那么可以说后者给予我们的则是某种令人赞叹的高尚的情感。
在《实践理性批判》结尾,康德留给我们一段脍炙人口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康德精神的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地道德法则。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
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
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
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
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
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
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
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
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
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
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
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
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范畴律令”:“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
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
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
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
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但是,但是由于当时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排斥,此理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期被埋没。
直到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人们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论,因而后人把此学说称为康德一拉普拉斯学说。
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