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昌乐一中小升初习题

昌乐一中小升初习题

昌乐一中小升初习题
昌乐一中小升初习题

精心整理数学部分

1、一个鸡蛋按质量计算,蛋壳、蛋白、蛋黄约占整个鸡蛋的百分比为:15%、53%、32%,如果将数据画成统计图,选()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复式条形

2

A

3

A

4

A、

5、

A、

6

少米?

7、矿泉水里的奥秘

聪聪口渴了,拿了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喝了一些,剩余的水都在圆柱形的部分,高度是16厘米,如果把瓶盖拧紧倒立过来,无水部分的高度为4厘米,聪聪喝了多少水?

动手操作:

3.你来当市长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和你平时的调查了解。谈谈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对家乡自然水域的治理你有什么建议。请写下来。

语文部分

1

A

B

2

A

C

3

A

4

A

B

C

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5、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列情景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的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个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的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这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同桌张海学习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

小升初数学经典必考题型50道

六年级的同学下学期过完就要升入初中了,今天先给大家整理一部分经典题型附上解题思路,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 小升初数学经典必考题型50道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5. 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答题: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6. 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 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解题思路: 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答题: 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昌乐一中学习感悟-常海洋

昌乐一中翻转课堂学习感悟 常海洋 12月6日,我带领三位骨干教师到昌乐一中进行了听报告、听课学习等,感悟如下: 一、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 “今天的教育和教师不改变,学生将生活在过去。”这句话深深的触动着我。作为学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其次要在全校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最后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信息技术、网络的功能,服务、改变、推动、提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会上,昌乐一中黄发国校长在交流一开始就引用了马云说的一段话“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我想也就是在提醒国人,必须与时俱进,善于发现、善于动脑、善于学习,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生活,而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上必将颠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教育改革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从中央到地方,改革是主流。改革需要勇气,必然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如果不改革或被动改革,就会被时代淘汰。昌乐一中作为一所私立学校(2005年改制),大胆尝试并推广“微课和翻转课堂”,仅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已经震撼全国,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领导和教师正在纷纷云集昌乐一中。“小组合作、导学案的编写、集体教研、班班通的运用”,这已经在全国普遍铺开,而微课和翻转课堂在全球真正实践只有两年,昌乐一中是第一个在中国敢“吃螃蟹”,而且感受到“螃蟹”美味的学校。昌乐一中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改革”。 三、“翻转课堂”改变了昌乐一中的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 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与同学的协助完成,从而形成了与传统教过程相反的翻转课堂。在“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自习课上完成)和“训练展示课”(正课完成)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教材整合→难点精选→教学设计→微课录制(关键在于集体教研氛围、分工,特别是微课的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总结反思”五个环节。

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试题汇编

2019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试题汇编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数学,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 1、一只木箱里装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黄球的个数是红球的23 ,篮球的个数比黄球的23 还多3个,红球比篮球多32个,木箱里共装球多少个?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出发前往B,当甲车行了全程的13 时,乙车离B还有24千米,当甲车又行了剩下的一半时,乙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求AB两地路程。 3、把一批面粉分给三个工厂,甲厂先分到这批面粉的25 ,乙厂分得余下的25 ,最后丙厂分得14.4吨,这批面粉重多少吨? 4、两袋大米,第二袋比第一袋重15千克,已知第一袋大米重量的13 恰好与第二袋大米重量的27 相等,两袋大米各重多少千克? 5、小明从盒子里取出140个玻璃球,后来又取出剩下的35 ,这时剩下的玻璃球个数是原来的16 ,原来盒子里有多少个? 6、小明家养的鹅的只数是鸡的13 ,鹅是鸭的25 ,已知鸡比鸭多10只。鸭有多少只?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7、一个盒子里装有黑白两种棋子,黑子的颗数是总数的35 ,把12颗白子放入盒子后,黑子的颗数占总数的37 ,盒子里有黑子多少颗? 8、某工厂的甲、乙、丙三个车间向灾区捐款,甲车间捐款数是另外两个车间捐款数的23 ,乙车间捐款数是另外两个车间捐款数的35 ,已知丙车间捐款数为180元,这三个车间共捐款多少元? 9、小明用三周的时间读完一本书,第一周读了全书的14 多6页,第二周读了全书的1324 ,第三周读的页数是第一周的34 。这本书有多少页?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小升初数学试卷带答案 潍坊小学升初中试题

潍坊小学升初中试题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小升初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 1.(3分)已知a、b是有理数,且a>b,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a-1>b-1 B.1-a>1-b C.a≈1<b-1 D.-a>-b 2.(3分)已知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b| B.a+b>0 C.a-b<0 D.ab<a 3.(3分)下列多项式不能用平方差分解的是() A.25a-b 22B.a-b 22C.-a+25b 22D.-4-b 24.(3分)我校八年级学生在生物实验中抽出50粒种籽进行研究,数据落在37~40之间的频率是0.2,则这50个数据在37~40之间的个数是() A.1 5.(3分)若分式A.扩大两倍 B.2 C.10 D.5 中的 m、n同时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B.不变 C.缩小两倍 D.无法确定 6.(3分)为了了解我市八年级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从全市各区县质量统测卷中共抽取25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C.全市八年级考生是总体 D.2500是样本 7.(3分)乐器上一根弦AB=80cm,两端点A、B固定在乐器板面上,期间支撑点C是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AC的长是() A.40-40 B.40-80 C.120-40 D.120+40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 8.(9分)如图,在半径为R的圆形钢板上,冲去半径为r的四个圆,请列出阴影部分面积S的计算式子,并利用因式分解计算当R=6.5,r=3.2时S的值(π≈3.14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潍坊小学升初中试题

(完整版)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大全

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 应用题类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小升初数学训练典型例题分析-找规律篇

名校真题 测试卷 找规律篇 时间:15分钟 满分5分 姓名_________ 测试成绩_________ 1 (12年清华附中考题) 如果将八个数14,30,33,35,39,75,143,169平均分成两组,使得这两组数的乘积相等,那么分组的情况是什么? 2 (13年三帆中学考题) 观察1+3=4 ; 4+5=9 ; 9+7=16 ; 16+9=25 ; 25+11=36 这五道算式,找出规律, 然后填写20012+( )=20022 3 (12年西城实验考题) 一串分数:12123412345612812,,,,,,,,,,,,.....,,,......,33,55557777779991111 其中的第2000个分数是 . 4 (12年东城二中考题) 在2、3两数之间,第一次写上5,第二次在2、5和5、3之间分别写上7、8(如下所示),每次都在已写上的两个相邻数之间写上这两个相邻数之和.这样的过程共重复了六次,问所有数之和是多少? 2......7......5......8 (3) 5 (04年人大附中考题) 请你从01、02、03、…、98、99中选取一些数,使得对于任何由0~9当中的某些数字组成的无穷长的一串数当中,都有某两个相邻的数字,是你所选出的那些数中当中的一个。为了达到这些目的。

(1)请你说明:11这个数必须选出来; (2)请你说明:37和73这两个数当中至少要选出一个; (3)你能选出55个数满足要求吗? 【附答案】 1 【解】分解质因数,找出质因数再分开,所以分组为33、35、30、169和14、39、75、 143。 2 【解】上面的规律是:右边的数和左边第一个数的差正好是奇数数列3、5、7、9、11……, 所以下面括号中填的数字为奇数列中的第2001个,即4003。 3 【解】分母为3的有2个,分母为4个,分母为7的为6个,这样个数2+4+6+8… 88=1980<2000,这样2000个分数的分母为89,所以分数为20/89。 4 【解】:第一次写后和增加5,第二次写后的和增加15,第三次写后和增加45,第四次写后和增加135,第五次写后和增加405,…… 它们的差依次为5、15、45、135、405……为等比数列,公比为3。 它们的和为5+15+45+135+405+1215=1820,所以第六次后,和为1820+2+3=1825。 5 【解】 (1),11,22,33,…99,这就9个数都是必选的,因为如果组成这个无穷长数的就是1~9某个单一的数比如111…11…,只出现11,因此11必选,同理要求前述9个数必选。 (2),比如这个数3737…37…,同时出现且只出现37和37,这就要求37和73必 须选出一个来。 (3),同37的例子, 01和10必选其一,02和20必选其一,……09和90必选其一,选出9个 12和21必选其一,13和31必选其一,……19和91必选其一,选出8个。 23和32必选其一,24和42必选其一,……29和92必选其一,选出7个。 ……… 89和98必选其一,选出1个。

昌乐一中小升初习题

数学部分 1、一个鸡蛋按质量计算,蛋壳、蛋白、蛋黄约占整个鸡蛋的百分比为:15%、53%、32%,如果将数据画成统计图,选()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复式条形 2、周长相等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 A、三角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圆 3、要复制一中含药5%的药水,这里的5%是把()看做单位1的量。 A、药的质量 B、水的质量 C、药水的质量 D、以上均不是 4、沿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花园四周每隔4米种一棵树,共种()棵 A、21 B、20 C、19 D、18 5、12321、90009、41014......它们倒过来写还是原来的数,那么具有这种“特征”的五位偶数有()个 A、300 B、400 C、500 D、600 6、修路工程巧计算 回家途中,聪聪发现正在修路工人叔叔告诉聪聪,说:“计划三天完成,第一 2,第三天修了两天总和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天修了200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5 少米? 7、矿泉水里的奥秘 聪聪口渴了,拿了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喝了一些,剩余的水都在圆柱形的部分,高度是16厘米,如果把瓶盖拧紧倒立过来,无水部分的高度为4厘米,聪聪喝了多少水? 动手操作: 3.你来当市长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和你平时的调查了解。谈谈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对家乡自然水域的治理你有什么建议。请写下来。 语文部分 1、《三字经》这样教育我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它的下句是() A、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之。 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B、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D、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下列诗句没有包含成语的一项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的文章 A、文天祥 B、范仲淹 C、王昌龄 D、顾宪成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A、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B、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小提琴再响亮一点,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C、云压得更低,边的更厚,太阳和月亮好像都躲藏了起来。 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5、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列情景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的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个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的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

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专项练习 1、两桶油共重45千克,把A桶的1/6 倒入B桶后,这时A桶与B桶油重量相等,求A、B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油? 2、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加工需要12小时,徒弟单独加工需要15小时。师徒二人合作,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20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一段路两队合修15天能完成。甲队单独修6天,乙队单独修7天,共完成全部工程的。①乙队单独修完这段路需要多少天?②甲队单独修完这段路的需要多少天? 4、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小时,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12小时。快车和慢车同时开出,快车开出后因修车在路上停了2小时,多少小时后两才车相遇?

5、一根圆柱形水管,外直径是32厘米,管壁厚1厘米,水在管内的流速是每秒4.5米。这根水管每秒钟能流出多少千克水?(1立方厘米水重1克) 6、堆煤共有1680千克。第一堆用去1/3,第二堆用去1/4 后,两堆煤所余下的相等。问原来这两堆煤各有多少千克? 7、一份稿件,甲独抄10小时抄完,乙独抄12小时抄完。现在由甲乙两人合抄2小时,抄完这份稿件的3/4 还差20页,这份稿件有多少页? 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9、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做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完成任务时,乙给甲87个零件,两人零件的个数相等。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0、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7小时相遇后,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两车的速度比是5:6,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2天可以完成。如果要甲队先做6天,乙队接着做8天,只能完成全部工作的2/3 。这项工程由乙单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12、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天,乙独做要20天,现在由甲、乙两人合做2天,余下的由乙独做,还要多少天可以完成全工程的一半? 13、一辆客车到某站有7/10的乘客下车,又有10人上车,这时车上人数是原来的2/5,原来这辆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14、有两袋米,甲袋装米10千克,如果从乙袋倒入1/3给甲袋两袋米一样重,乙袋原来装米多少千克?

昌乐二中小升初试题(打印版)

昌乐二中小升初 语文 一、您得励志格言就是什么? 二、根据下列拼音写出单词 zhēng róng( ) zhàn lán( ) shū jí( ) dòng jiāng( ) jīxiè ( ) dàn shēng( ) chāyāng( ) kǎoyàn( ) 三、比较组词 虚( ) 虑( ) 幅( ) 副() 援( ) 缓( ) 瓣( ) 辨( ) 吭háng( )kēng( ) 喝hē( )hè( ) 四、补充完整: 百( )( )成、( )()己见、独()( )心、革( )( )新、 不( )( )问、触( )旁( )、精( )( )精、张( )李() 五、下面加点字(绝)意义完全相同得就是 A这事绝不就是她干得、B到古井取水得人络绎不绝。 C五百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D好好学习得决心绝不能动揺。 六、学以致用 1。请填写表示“瞧”得词语 小青从高处向下瞧,用( )。小李聚精会神瞧,用( )。 小文恭恭敬敬瞧,用( );小王集中注意瞧,用( )、 小红很快瞧了一下,用( );小刚向四周瞧,用()。 2。填名句 《七步诗》中劝哥哥得一句就是、。 叶挺《囚歌》中表示坚贞志向得一句就是, 。 写清明节日得诗句就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高兴至极得诗句就是、 七、连线 作品作者朝代 浣溪沙杜甫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于谦宋 石灰吟王昌龄清 竹石郑板桥唐

芙蓉楼送辛渐苏轼明 八、阅读短文 长大得感觉 小时候得我,天真幼稚,时时盼望着长大;穿着姐姐得长裙、妈妈得皮鞋,在镜子前寻找长大得感觉。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长大得感觉,才发现自己得确已经长大了,成熟了…… 一个昏黄得下午,我拖着疲惫得身子,回到了家。家里静得出奇,只能听见均匀得呼吸声与窗外呼呼得风声。爸爸拿着报纸,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又使劲地将烟头按在了烟缸里、妈妈一个人愣愣地坐在沙发上。“妈,我回来了”妈妈好久才回过神来:“噢!您,进去做作业吧、您应该长大了,懂事了……”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下岗了。 妈妈下岗,意味着我再也不能买许多样式新颖得衣服与新型玩具了,也意味瞧我再也不能买许多零食吃了,给我们本来就不富裕得家庭笼上了一层阴影…… 下课了,同学们一个个都跑去买雪糕、冰淇淋,我多少次将手伸进口袋,可一想到妈妈得下岗给家庭带来得困难,我又将手拿出来,端起一杯凉开水,喝了个精光。我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父母想想了、我不应该毫不顾忌地将口袋里得钱花完。这也许就就是一种长大得感觉吧、水壶里得水又开了,可我没有望着水壶大喊:“妈妈,水开了!"而就是小翼翼地将水倒进了开水瓶里、因为我明白,自己长大了,不能什么事都依赖妈妈了;妈妈太辛苦了,让她多休息一会儿吧!妈妈,女儿已经长大了。 妈妈有好几天没有高兴过了,总就是一筹莫展,唉声叹气,今天就是母亲节,我一定要让她笑一次、我砸碎心爱得小瓷兔,拿出平时积攒下来得零花钱,买了一张精美得贺卡,里面盛满了我真挚得祝福:妈妈拿起贺卡,抚摸着我得头:“我得兰兰,真得长大了!”妈妈布满红丝得眼睛里,淌出了几颗泪珠;但妈妈得愁容却不见了,嘴角边,又明显地挂着欣慰得微笑——妈妈哭了,但妈妈也笑了。她就是哭着笑得,笑着哭得、 直到那时,我才发现自己得确长大了。我终于找到了长大得感觉,就是温馨得、甜蜜得,又就是多种滋味交融得。 1、请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询:疲惫()依赖()欣慰( ) 反义词:毫无顾忌()唉声叹气( )一筹莫展( ) 2.请用简洁得话概括“我”长大得三件事 3、联系上下文妈妈为什么哭了又笑了 4。说说句中“多种滋味”包括哪些 5。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讲讲好处就是什么? 数学 —、填空 1 、据统计,至2009年4月20 曰,全国接收向玉树地区得捐款405000000元,以万元为单位为万元,省略亿后尾数大约为亿元、 2。如X=Y/4 ( X, Y不等于0〉,则X与Y成比例、 3。李叔叔加工零件,由10分钟减少到8分钟,工作效率提高了% 4、一班有42人,28人参加数学小组,14人参加语文小组,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 人都

2017年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6小升初招生考试卷 数 学 试 题 一、填空。(16分,每空1分)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个省市沿线约60000000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横线上的数读作 )。其中河北省年均调水量配额为三十四亿 七千万立方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 直线上A 点表示的数是( ),B 点表示的数写成小数是( ), C 点表示的数写成分数是( )。 3、分数 a 8的分数单位是( ),当a 等于(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4、如下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0.5厘米,那 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寒暑表中通常有两个刻度——摄氏度和华氏度,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摄氏度×59 +32=华 氏度。当5摄氏度时,华氏度的值是( );当摄氏度的值是( )时,华氏度的值等于50。 6、赵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15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9分钟,他骑自行 车的速度和步行的速度比是( )。 7、把一个高6.28厘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 米。 8、按照下面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下一个数应是( ),第n 个数是(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每题2分) 1、一根铁丝截成了两段,第一段长 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37 。两端铁丝的长度比较(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2、数a 大于0而小于1,那么把a 、a 2、 a 1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a <a 2< a 1 B 、 a < a 1<a 2 C 、 a 1<a <a 2 D 、a 2<a < a 1 3、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 ,从上面看到 ,从左面看到( )。 A 、 B 、 C 、 D 、无法确定 4、一次小测验,甲的成绩是85分,比乙的成绩低9分,比丙的成绩高3分。那么他们三人的平 均成绩是( )分。 A 、91 B 、87 C 、82 D 、94 5、从2、3、5、7这四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和是( )的可能性最大。 A 、奇数 B 、偶数 C 、质数 D 、合数 6、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按此规律,第10个图形中棋子的个数为( ) . A .51 B .45 C .42 D .31 7、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美数”.例如:6有四个因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因数.6=1+2+3,恰好是所有因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美数”.下面的数中是“完美数”的是( ) A .9 B . 12 C . 15 D .28 8、三个不同的质数mnp ,满足m+n=p, 则mnp 的最小值是( ) A .15 B .30 C .6 D .20 三、计算。(共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5分) 0.22= 1800-799= 5÷20%= 2.5×0.7×0.4= 1 8 ×5÷1 8 ×5=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 54.2-29 +4.8- 169 9 10÷[(56 - 14 )× 7 5] 37 ÷56 + 47 ×6 5

小升初数学典型题数与代数

小升初数学典型题数与 代数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一章 数与代数 第一节 数与代数 1.某一个数十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最小的质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则这个数写作( ),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2.用三个8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的最小六位数是( ),只读出一个零的最大六位数是( ),读出两个零的六位数是( )。 3.填空。(1)如果向东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向西走15米应该记作( )。(2)如果把零下℃ 记作℃,那么零下℃ 记作( ),零上24℃ 记作( )。(3)如果足球比赛负一场记作-1,那么负两场记作( ),胜三场记作( )。 4.判断。(1)3· 是纯循环小数。( ) (2)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3)33 100米可以记作33%米。( ) (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点的大小不变。( ) 5.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6.庆“六一”,六年级同学买来336枝红花,252枝黄花,210枝粉花。用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同样的花束在每束花中,红、黄、粉三种花各有几枝 7.有一堆苹果,3个3个地数余2个,4个4个地数余3个,5个5个地数余4个,这堆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8.要比较9 10和1112的大小,你能用哪些方法 9. ( ) ( ) = =( ):( )=( )% = ( )折 第二节 数的运算

1. 计算(1)9 4×8 5 ÷1.7(2)0.5×[51 5 ÷(3?2.5×7 8 )] 2. 如果83 5?1.5÷[12 3 ×( +11 3 )]=82 5 ,那么□=() 3. 解答下面各题。(1)有一个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71 5 ,差是减数的2倍。请写出这个减法算式。 (2)有一个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00,已知商是12,余数是5。请你求出被除数。 4. 选择。a是大于0的数,(a+a)÷a+(a?a)×a的结果是() A. a B. 2 C. 2-a 5.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4 7×3 5 +3 7 ÷5 3 (2)4 9 +2.28?5 9 (3)(4)×4.6+6.4×3.7?3.7 6.计算下面各题 (1)16 27×[3 4 ?(7 16 ?1 4 )] (2)1 2 +1 6 +1 12 +1 20 +1 30 +1 42 第三节常见的量 1. 45000平方米=()公顷小时=()分钟 20升20毫升=()升 4小时15分钟=()小时=()分钟千克=()千克()克=()克 2. 王军每天早上7:45到校,中午11:05放学;下午2:20到校,5:00放学。王军一天的在校时间是多少

昌乐一中小升初试题

数学部分1、一个鸡蛋按质量计算,蛋壳、蛋白、蛋黄约占整个鸡蛋的百分比 为:15% 53% 32%如果将数据画成统计图,选()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复式条形 兰迭择(10分) K 一个吗蛋菽质■廿算.蛋汛蛋自、董董约占整个想蛋的百分比分别为5第、3^如果将数据通成蜿计图”选(> 统计图较合岳 As条曙折蛭很拠形D、复式棗形 2、周长相等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 ) A、三角形 B、长方形C正方形D、圆 3、要复制一中含药5%勺药水,这里的5%是把()看做单位1的量。 A、药的质量 B、水的质量 C、药水的质量 D、以上均不是 4、沿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花园四周每隔4米种一棵树,共种()棵 A 21 B、20 C、19 D 18 5、12321、90009、41014…… 它们倒过来写还是原来的数,那么具 有这种“特征”的五位偶数有()个 A 300 B、400 C、500 D、600

112321,90009.41014……它们倒过来写还是原来的数那么具有这种'特征"的五位偶数有 一 6、修路工程巧计算 回家途中,聪聪发现正在修路工人叔叔告诉聪聪,说:“计划三 天完成,第一天修了200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2,第三天修了两天 5 总和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7、矿泉水里的奥秘 聪聪口渴了,拿了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喝了一些,剩余的水 都在圆柱形的部分,高度是16厘米,如果把瓶盖拧紧倒立过来,无水部分的高度为4厘米,聪聪喝了多少水? 工小明口淀了.皇了一瓶切CJ毫升酉矿泉*.喝了一些.雨I杂詢水都左圆柱菲的郎高匱f倍厘氷, 如杲把抽盂柠紧倒立选艮无水部*的髙度为4屋米,*明崎了多少 动手操作: 4.右囲是以学校为观测点面出前一张示遭囲〔1〕张 明家在学校< )< ) < ? ° 方问的< )米处. ⑵朱静家在学校的专偏西$『方冋前 1盟Q米处,在图中表示出地窓的 0 5QD 1000 1500漱 I I H I 3?你来当市长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和你平时的调查了解。谈谈水的污染源可 能来自哪儿?对家乡自然水域的治理你有什么建议。请写下来。

关于小升初数学练习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关于小升初数学练习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做计算,我能行.(本部分考查学生的口算、解方程、简便计算能力,会解答文字题和求组合图形阴影部分面积) 1.(8分)(xx长泰县)口算: +==0.360.6=﹣=++= 小升初数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3.5﹣ 3.05==0.2512=7(+)=3.27+1.83= 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 分析:本题根据分数与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可根据加法交换律计算;0.2512可将12拆分为43计算; 7(+)可根据法分配律计算. 解答:解:+=,=,0.360.6=0.6,﹣=,++=1, 2.(6分)(xx长泰县)解方程. ①9.5﹣3=5.6+7.4②:=:③1﹣60%=. 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比例. 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5求解, (2)先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

(3)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60%x, 再同时减,最后同时除以60%求解. 解答:解:(1)9.5﹣3=5.6+7.4,(2):=:, 6.5x=13,x=, 6.5x6.5=136.5,x=, x=2;x=; (3)1﹣60%=,1﹣60%x+60%x=+60%x,1﹣=+60%x﹣, 3.(10分)(xx长泰县)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www.xkb1. ①25499②13.6﹣(2.6+0.2525%)③1200〔56(﹣)〕 ④(1.7+1.7)⑤1375+4501525. 考点: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分析:①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使计算更简便. ②先计算括号内部的,把括号内的百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再计 算括号外面的. ③中括号里面的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然后再计算括号 外面的. ④小括号里面的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然后再计算括号 外面的. ⑤按照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解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解答:解:①25499,②13.6﹣(2.6+0.2525%),③1200[56(﹣)],

小升初数学经典题型汇总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1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 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2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42头牛来吃。 两种解法: 解法一: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每亩原有草量为*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24**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头) 解法二: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28*45-30*30)/(45-30)=24;15亩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24亩需牛:(180/80+24)*(24/15)=42头

小升初数学练习题(含答案)

欣知教育小升初数学练习题 一、相遇问题 1、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3小时后到达乙站。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二人分别以每小时3千米和5千米的速度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后二人继续往前走,如果甲从相遇点到达B地共行4小时,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一列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5千米,一列客车同时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60千米,两列火车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4、兄弟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路程是1400米。哥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弟弟步行每分钟行80米,在行进中弟弟与刚到学校就立即返回来的哥哥相遇。从出发到相遇,弟弟走了多少米?相遇处距学校有多少米? 5、有两只蜗牛同时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A出发(如图),分别沿着两腰爬行。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5米,另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米,8分钟后在离C点6米处的P点相遇,BP的长度是多少米? 6、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0米处再次相遇,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 7、A、B两地相距38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11千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乙到达A地后立即返回B地,几小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时距A地多远? 8、如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相向行走,他们在距A点80米处的C点第一次相遇,接着又在距B点60米处的D点第二次相遇。求这个圆的周长。 9.如图,两只小爬虫从A点出发,沿长方形ABCD的边,按箭头方向爬行,在距C点32厘米的E点它们第一次相遇,在距D点16厘米的F点第二次相遇,在距A点16厘米的G点第三次相遇,求长方形的边AB的长。 10、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丙从B地到A地。他们同时出发,甲骑车每小时行8千米,丙骑车每小时行10千米,甲丙两人经过5小时相遇,再过1小时,乙、丙两人相遇。求乙的速度。 11、甲、乙、丙三人行走的速度依次分别为每分钟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地,丙在B地,同时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钟和甲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米? 1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又经过3小时,甲车到达B地,这时乙车距A地还有120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小升初必考数学题三篇

小升初必考数学题三篇 篇一:小升初必数学考题 一、填空题。(必考、易考题型) 1、求近似值改写用“万”、“亿”做单位或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或“四舍五入”以及数的组成(必然出现一种) 典型题 (0)七千零三十万四千写作(),改写用“万”做单位的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1)5个1,16个1/100组成的数是()。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这个数写作(),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3)0.375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 (4)付河大桥投资约36250万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5)用万作单位的准确数5万与进似数5万比较,最多相差()。 (6)由三个百、六个一、七个十分之一、八个万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找规律可能考 典型题 找规律:1,3,2,6,4,(),(),12,…… 3、中位数、众数或平均数(必考一题)

典型题 (1)六(3)班同学体重情况如下表 30 33 36 39 42 45 48 体重/千 克 人数 2 4 5 12 10 4 3 上面这组数据中,平均数是(),中位数是(),众数是()。 (2)甲乙丙三个偶数的平均数是16,三个数的比是3:4:5,甲乙丙三个偶数分别是()、()、()。 (3)有三个数,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28.5,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2,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21,那么甲数是(),乙数是()。 4、负数正数有可能考 典型题 (1)0、0.9、1、-1、4、103、-320七个数中,()是自然数,()是整数。(2)月球的表面白天的平均气温是零上126摄氏度,记作()摄氏度,夜间平均气温是零下150摄氏度,记作()摄氏度。 5、倒数可能考 典型题 (1)一个最小的质数,它的倒数是作()。 (2)6又5/7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最小的质数。 6、最简比及比值可能考 典型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