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的分类

(完整版)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的分类

(完整版)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的分类
(完整版)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的分类

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的分类

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不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发生的人的方面原因。

不安全行为分下列几类: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等);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和不安全装束。

12、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不安全状态——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状态反映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原因。包括物、作业环境潜在的危险。

不安全状态分下列几类: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面罩、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精神病学习题集-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病学习题集-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 3.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及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4.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1.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熟悉诊断标准中的主要指标。 第二节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1.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2.了解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3.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了解CCMD-3的主要分类类别。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制定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提高诊断一致性 B.便于医师或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C.能为不同理论学派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接受 D.便于科研的病例选择

E.便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医学模式 2.有关等级诊断叙述,以下哪项不对 A.按疾病症状严重性成金字塔排列 B.如果病人既有分裂症状又有神经症症状,可以同时诊断 C.器质性精神障碍位于最顶端 D.如果既满足滥用,又满足依赖的标准,应诊断依赖 E.如果情感障碍与人格障碍并存,应首先诊断情感障碍 3.有关多轴诊断,错误的论述是 A.采用不同层面或纬度来进行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 B.由瑞士精神病学家Essen-Moller于1947年首先提出 C.可减少由于持不同病因学概念的医师间的诊断不一致和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D.在DSM系统是五轴诊断,但以轴Ⅰ和Ⅱ为主 E.CCMD-3也是五轴诊断 4.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目前的DSM-Ⅳ和ICD-10一样,CCMD-3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B.DSM-Ⅲ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在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疾病类别;而在CCMD-3中则进一步向ICD系统靠拢而进行了相应的更改D.在DSM和ICD中,仍然保留了癔症这一疾病类别 E.CCMD-3中仍保留了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名称 5.首次取消了精神病与神经症的严格划分,取消了神经衰弱的诊断类别,肢解了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是 A.DSM-Ⅲ B.RDC C.DSM-Ⅳ D.ICD E.CCMD-3 6.关于对精神疾病进行分类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彼此间进行交流 B.有利于对精神障碍进行合理的治疗和预防 C.有利于认识疾病的规律,预测疾病的转归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 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

04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 3.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及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4.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熟悉诊断标准中的主要指标。 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了解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3.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了解CCMD-3的主要分类类别。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制定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提高诊断一致性 B.便于医师或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C.能为不同理论学派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接受 D.便于科研的病例选择 E.便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医学模式 2.有关等级诊断叙述,以下哪项不对 A.按疾病症状严重性成金字塔排列 B.如果病人既有分裂症状又有神经症症状,可以同时诊断 C.器质性精神障碍位于最顶端 D.如果既满足滥用,又满足依赖的标准,应诊断依赖 E.如果情感障碍与人格障碍并存,应首先诊断情感障碍 3.有关多轴诊断,错误的论述是 A.采用不同层面或纬度来进行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 B.由瑞士精神病学家Essen-Moller于1947年首先提出 C.可减少由于持不同病因学概念的医师间的诊断不一致和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D.在DSM系统是五轴诊断,但以轴Ⅰ和Ⅱ为主 E.CCMD-3也是五轴诊断 4.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目前的DSM-Ⅳ和ICD-10一样,CCMD-3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 B.DSM-Ⅲ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在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疾病类别;而在CCMD-3中则进一步向ICD系统靠拢而进行了相应的更改 D.在DSM和ICD中,仍然保留了癔症这一疾病类别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目录 Contents 序Preface 致谢Acknowledgements 引言Introduction ..............................................CCMD-3分类List of categories ................................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Doagmpsto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 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 due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or non-addictive substances .........................................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Mood (affective) disorders ........................................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 Hysteria,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Neurosis ....................................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rd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s, 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 Psychosexual disorders ................................................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isorder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with onset usually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Hyperkinetic, Conduct,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人类行为特征分类

人类行为特征分类 1)安静 halcyon dormant pastoral placid quiescent sedate sedative static stationary tranquil hush reposeful repose serene phlegmatic silent unflappable imperturbable impassive 2)卑鄙 ignoble ribald scurvy shabby sordid base reptilian underhanded turpitude 3)不重要 inconsequential marginal peripheral periphery menial trivial trivia trifle venial paltry negligible auxiliary ancillary subsidiary niggling nugatory peddling trumpery trashy eclipse overshadow nonentity 4)惩罚 castigation castigate chastise chasten condemnation condemn culpable culpability recriminate exoneration exonerate impunity penance penalty 5)陈腐、破旧、无聊、乏味 antediluvian antiquated shibboleth decrepit decrepitude dilapidated dilapidation dowdy tattered shopsoiled conservative reactionary conventionality stereotype clichéplatitude banal banality hackneyed stale threadbare trite commonplace drab drabness dreary menial stodgy stodge insipid tedious tedium humdrum grind drone monotonous prosaic prose 6)胆量大小 audacious audacity daredevil forwardness hardihood temerity bravado dauntless gallant gallantry valiant valorous valor intrepid stouthearted prowess venturesome nervy perky outface embolden spunk pluck mettle courage cowardice pusillanimous recreant timorous craven gutless poltroon spineless dastard abject daunt 7)放纵、放荡 dissolute extravagant immoderate intemperate unconscionable liberated unbridled wanton rambunctious debauchery debauch raffish laxity bacchanalian bacchanal indulge cocker abandon 8)讽刺 acidulous acrimonious acrimony acerbity caustic vitriolic mordant tart vinegared nipping pungent pungency flippant flippancy raillery chaff ridiculous ridicule taunt twit barbed poke jibe gibe jeer sneer contempt disdainful disdain mock persiflage pillory ironical irony derisive derision snide innuendo spoof scoff sardonic sarcastic sarcasm satirical satire lampoon burlesque caricature epigram quip parody 9)抚慰 appease placate mollify propitiatory propitiate reassurance reassure lull solace conciliation conciliate consolation console 10)概要 compendious compendium prospectus abstract synoptic synopsis syllabus précis epitome tabloid excerpt digest configuration profile sketchy sketch summarily

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得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得制定,就是精神病学领域近20年所取得得重大进展之一,它一方面促进了学派间得相互沟通,改善了诊断不一致得问题,有利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在探讨各种精神障碍得病理生理及病理心理机制、心理因素对各种躯体疾病得影响以及新药研制、 临床评估与合理用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精神障碍分类得目得 疾病分类学得目得就是把种类繁多得不同疾病按各自得特点与从属关系,划分为类、种、型,以便归成系统。精神障碍得分类就是将纷繁复杂得精神现象,根据拟定得标准加以分门别类得过程.其意义在于:促进相互交流、合理得治疗与预防及预测疾病得转归。?二、精神障碍分类得基轴?分类就就是按某种规则将事物纳入一种类目系统得方法.疾病分类得基轴有多种,对疾病按病因、病理改变进行诊断与分类,就是医学各科所遵循得基本原则.但在精神医学实践工作中,只有10%左右得精神障碍病例得病因、病理改变比较明确,而90%左右得病例则病因不明。因此精神障碍得诊断与分类,无法全部贯彻病因学分类得原则。目前精神障碍分类得基轴主要就是依据症状表现。但必须指出,这种诊断只能反映疾病当时得状态,若主要症状改变,诊断可能随之改变,而且病因不同但症状相似得不同疾病会得出相同得诊断,但症状学分类有利于目前得对症治疗。?三、精神障碍得诊断标准 由于大部分精神障碍缺乏客观得诊断指标,不同得医师对同一疾病得理解与认识又有差异,导致临床医师对同一病人得诊断一致性差;而诊断不一致使研究结果无法比较与难以解释,这一直就是困扰功能性精神病研究得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制定统一得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意义重大。 诊断标准就是将疾病得症状按照不同得组合,以条理化形式列出得一种标准化条目.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与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就是最基本得,又分必备症状与伴随症状。下面以我国目前得精神分裂症得诊断标准为例,说明各种标准得意义. (一)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1.反复出现得言语性幻听; 2.明显得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得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得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得意志减退或缺乏.?(二)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三)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与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得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得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得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四)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得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四、多轴诊断 所谓多轴诊断就是指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疾病诊断得一种诊断方式。1975年Rutter首先提出儿童精神障碍得多轴诊断,Ottessen提出四轴诊断,即症状学、严重程度、病程、病因(躯体得、心理得、多种因素、原因未明)诊断精神障碍.在DSM系统中,从DSM-III开始使用多轴诊断,目前使用得DSM-IV共有5个轴,分别为:?轴I:临床障

ICD- 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ICD-10 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ICD-10 "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使用说明 ICD-10 "精神和行为障碍"这一章有几种不同用途的版本。此版本《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适用于一般临床、教学和服务事业。 学习总引言,并仔细阅读某些类别开头的附加介绍和解释,对使用者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对于F23.-(急性和短暂精神病性障碍)以及F30- F39节(心境{情感性}障碍)尤其重要。鉴于长期以来关于这些障碍的描述和分类存在一些著名的难题,我们对本分类的编制过程做了特别详细的解释。 本分类对每一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任何重要的、但持异性较差的有关特征均进行了描述。随后,为大多数障碍提供了"诊断要点",指明确立诊断所需症状的数量和比重。诊断要点的措词使临床工作中做出诊断决定时有一定程度的变通,尤其在临床表现不充分或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医生不得不做出临时性诊断时。为避免重复,除那些仅与单一障碍有关的临床描述和诊断要点外,本文还为若干组障碍提供了临床描述和一般性诊断要点。 如疾病完全符合诊断要点的各项要求,诊断即可"确立"。如仅为部分符合,那么在多数情况下记录一种诊断也是有益的。诊断者和其他使用者应决定在这些情况下是否做出某种不甚确定的诊断(例如,当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料时,诊断是"临时性"的;或当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料时,则是"试验性"的)。同样,关于症状持续时间的说明也应视为一般性要点,而非严格的标准;当某些特殊症状的持续时间较指定时间略长或略短时,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适当的诊断。 诊断要点还应有助于促进临床教学,因为它们提示了临床实践的关键所在,而诊断的完整形式可见于大部分精神病学教科书。在研究的诊断标准并不需要更精确(因此也更严格)的情况下,诊断要点也适用于某些类型的科研项目。 这些描述和要点不具有理论意义,也不充当有关这些障碍目前的认识水平的综合说明。它们仅仅是一系列症状和评论,许多不同国家的众多顾问和专家业已同意将其作为精神障碍分类中划分各个类别界限的合理基础。 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F30-F39心境[情感]障碍 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F50-F59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F70-F79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 ICD一10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

动物行为分类解读

动物行为分类解读 动物通过各种行为适应环境,而动物行为可因分类依据不同而有不同分类。分析如下: 一、依据行为的产生划分 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对两类行为的学习,主要应注意: 1.概念:先天性行为——由遗传决定,与学习和生活经验无关,对同种生物而言,无个体差异,如婴儿吃奶、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营巢孵卵、性行为等。后天性行为——通过后天学习获得,与学习和生活经验有关,又被称为学习行为,不同个体差异显著,如知识的学习。 2.区别:一是先天性行为仅由遗传决定、与学习和生活经验无关、同种生物无个体差异,而后天性行为主要与学习和生活经验有关、不同个体差异显著;二是先天性行为中的“先天”不等于“生来就有”,如迁徙、繁殖虽然是先天性行为,但并不是出生时就具备;后天性行为虽然与学习和生活经验关系密切,但并不是与遗传物质无关;三是行为的产生时间:后天性行为全部是后天形成,但先天性行为却不一定出生就有,有的要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能表现,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营巢孵卵、性行为等,只是“不需要学习就会”。 3.联系:先天性行为是后天性行为形成的基础,为个体生存所必需;而后天性行为可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更好的适应环境。 二、依据行为的功能划分 包括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相关,对一种生物而言,往往多种行为同时存在,主要应注意:1.领域行为中的“领域”是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的区域,是一个“空间范围”;占有空间的动物可以是一个个体、一对配偶、一个家庭或一个动物群体。 2.攻击行为是个体为了获得食物、空间或配偶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同种生物(如争夺配偶)或不同种生物(食物、空间)之间均存在。 3.防御行为区别于攻击行为的是:它是捕食关系中的特有行为,是被捕食者通过一定的方式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如动物的保护色或毒刺。 4.繁殖行为,不仅仅是哺乳行为,它还包括:两性识别、繁殖空间占有、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后代的抚育等。 5.节律行为,即周期性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钟”。如海滩动物的潮汐行为是适应潮汐而产生的行为,某些动物的日节律行为(白天活动或夜晚活动)是适应光照强弱的行为,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雌性个体的月经周期是激素的周期性分泌,季节性繁殖有利于营养供给,鱼类和候鸟等的迁徙、鸟类换羽和哺乳动物换毛有利于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等。 6.社会(群)行为,广泛存在于昆虫和某些哺乳类动物中,其显著特征是群体之间的分工合作,利于繁殖、取食及躲避敌害等。如蜜蜂中的蜂后(正常雌蜂,只有一只)、雄蜂和工蜂,蚂蚁中的蚁后(雌蚁,有几只)、工蚁、雄蚁和兵蚁,非洲狮、灵长类动物和狼等哺乳动物的群居行为。

重性精神疾病分类

重性精神疾病可分6类 一、精神分裂症: 诊断标准: 1、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 2、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 (1)联想障碍(2)妄想(3)幻觉(4)情感障碍(5)行为障碍(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 3、严重程序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并排除心境障碍。 二、双相情感障碍 诊断要点: 1、必须符合躁狂或轻噪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 (一)噪狂发作:(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维奔逸(3)意志增强(4)其它:常有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增强等。 (二)抑郁发作: (1)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表现思维缓慢,言语和动作减少。(2)生物学特征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下降,以及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轻的节律变化)。 (3)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2、严重程序特点:躁狂、抑郁发作及混合性发作均可能使病人感到痛苦,或使患者社会功能明显损害,但轻躁狂发作时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害或程序很轻。 3、病程特点: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至少持续存在2周以上。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 1、以系统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妄想内容不荒廖离奇,不怪异,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解释,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常见的妄想有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 2、一般很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想内容相关的异常情感和意向行为外,患者其他的个人行为基本没有损害,人格保持相对完整。 4、病程及严重程序要求:持续性病程,至少达3个月,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丧失。 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症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相差几天。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样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明显功能缺陷。 3、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目录 引言 (3) 《CCMD-3》分类 (7) 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19)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19) 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F00阿尔茨海默病痴呆] (19)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F01血管性痴呆] (20)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F02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疾病所致痴呆] (22)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F02.8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痴呆] (28) 09其他或待分类器质性精神障碍[F06.8其他;F06.9待分类的其他脑损害、功能紊乱、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F09待分类器质性痴呆 (30) 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5) 10 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10-F19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 (35) 11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55.8不产生依赖的物质滥用] (40)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1)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20] (41) 21 偏执性精神障碍[F22妄想型精神障碍] (43) 22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F23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44) 23 感应性精神病[F24感应性妄想障碍] (45) 2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F25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45) 2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F28;F29] (45)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F30-F39] (46) 30 躁狂发作[F30] (46) 31 双相障碍[F31] (47) 32 抑郁发作[F32] (48) 33 持续性心境障碍[F34] (49) 39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F38;F39] (50)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0) 40 癔症[F44解离(转换)障碍] (50) 41 应激相关障碍[F43] (53) 42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F43.8其他严重应激反应和适应障碍] (56) 43 神经症[F40-F49] (57)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3) 50.1神经性厌食[F50.0] (64) 50.2神经性贪食[F50.2] (64) 50.3神经性呕吐[F50.5] (65) 51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F51] (65)

客户行为分类

恩客-优质客户 心理特征:热情、善良、待人和气、有一定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有明确的保健意识。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没有特别重的防范心理。 行为方式:1:容易被新主意打动。2:敢于冒险。3:想象力丰富。4:有一定的智慧但不狡猾。5:态度积极。6:容易有头脑发热的情形。 对策:顺应客户的心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给予客户愉悦的心情。展示产品的优越性。让她体会到你的亲切。照顾她的感受和切身利益,他会把你当亲人一样来对待。 实际运用:最容易成交的客户,应采取速战速决的成交方式。在谈判中突出重点,不要过于引导其他的事情。客户了解的越少,成交的越快。时间拖的越长,越不容易成交。 VIP客户-准优质客户 心理特征:身处高位或优越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个自我优越感。资金量一般都比较庞大。 行为方式:一定程度上不太在乎金钱,只要是真正对他有利的事情,不会太过排斥,但同时也必须是在认可你本人的前提下,会愿意给你一个机会,属于理智型。喜欢诚实真诚的人。讨厌虚伪。 对策:1: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顺应客户的心理,坦率承认自己的经验不足,表现出一种低姿态,获取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同时要诚恳,不卑不亢表达公司的实力。语言要简洁明了,切中要点,不可拖沓。 2:适当进行感情投资,让客户认为你就是他的朋友或者子侄,在客户认同你和公司的基础上,会很爽快的签约。 实际运用:在有新的信息或者对客户有用的信息时,给客户通报一声。每个节假日前,提前打电话问候客户及家人。保持不间断但是不频繁的联系。这类型客户不成交则已,成交必是大单。 牛客-劣质客户 心理特征:坚决、强硬、经常提出很多额外上的要求,喜欢引用竟争对手作比较。 行为方式:在别人主动和他沟通的时候,总是会摆上一种高姿态,来满足自己的心理。善于挑剔。有的还很粗鲁或轻浮。 对策:(1)对于这类客户无理的价格要求,不要轻易做出让步。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教训。(2)如果客户引用竞争对手做比较,就要向他阐明自己的优势所在,让他购买我们的产品。 实际运用:如果在三通电话之内,发现客户是典型的牛客,直接pass掉。等到空闲时间可以偶尔去个电话,告之我们客户情况。或许有一天,他会改变想法。但不宜在这样的客户身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精神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精神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导语:精神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障碍类型,一直是饱受广大患者和患者家属所诟病,但殊不知,之所以精神障碍不容易康复,是因为精神障碍的种 精神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障碍类型,一直是饱受广大患者和患者家属所诟病,但殊不知,之所以精神障碍不容易康复,是因为精神障碍的种类比较多,治疗方法比较困难,我们需要对精神障碍进行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就精神障碍类型的救治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针对精神障碍的不同类型进行不同方法的治疗,这才能有效抑制精神障碍的蔓延,并给精神障碍以康复的希望。下面是对精神障碍分类的介绍。 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如下: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躯体感染、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 2、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常见的疾病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鸦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所致精神障碍;一氧化碳所致精神障碍;食物(如蕈类)所致精神障碍;有机化合物(苯、有机磷等)所致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等。 4、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如躁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环性心境障碍等。 5、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如: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癔症;心理创K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等。 6、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如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睡眠与醒觉障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含英文名称)

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 (含英文名称) 陈彦方

目录 Contents 序Preface 致谢 Acknowledgements 引言Introduction .............................................. CCMD-3分类List of categories ................................ 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Doagmpsto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 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 due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or non-addictive substances .........................................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Mood (affective) disorders ........................................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Hysteria,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Neurosis ....................................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rd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s, 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 Psychosexual disorders ................................................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isorder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with onset usually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Hyperkinetic, Conduct,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Other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 ............ Appebdux A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CMD-3 (in part) 附录 A 部分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英文译文....................... 附录B CCMD-2R相关精神障碍的前瞻性现场测试 Appendix B Prospective field trial on a par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CMD- 2R ..................................................

DISC行为风格类型解释

行为风格课程工具 DISC典型组合类型解释 一、D型(低I、S、C):结果定向者(Result-Oriented pattern) 1、行为描述 控制、果断,您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改变周围的环境和他人,好发号施令,大胆、好竞争、好冒险。在工作上,您有很强的成就动机,进取心强、好竞争,而且不顾一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此外,您还显得精力充沛、适应能力强。 人格关键词是:征服、行动迅速(Efficiency)、自我激励和独立。 2、团队合作 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强势、理性,一般不受情感因素的影响。由于您过于专注成就和目标达成,而会影响您与周围他人之间的人际合作。在极端情况下,您认为他人只不过是帮助您达成目标的一个手段。沟通时,往往说多于听。由于您有很强的竞争性一面,使您看到周围的挑战和对立面比比皆是,同时,您的同事会感到您带给他们的压力较大。 3、优势 自信的决策者,在掌握较少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决策。在周围他人都认为压力过大的环境下能够很好的适应。在困境下,有不服输的冲劲,可以承担大任。 4、劣势 攻击性太强,容易与人结怨;说的太多;不喜欢表扬下属,激励和影响他人的方式往往不对头;有时显得过于自信和武断;在团队决策与自己决策相左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执行团队决策。在压力下,会变得苛刻、吹毛求疵。 5、激励因素 您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够为您提供机会,来显示自己具备控制、影响周围环境的能力;您认为自己的价值体现在:能够获得不断的成功 6、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您需要: 主动与他人分享信息和资源;多听听他人对实现目标的看法和建议;真诚的关心他人;学会谦虚,培养自己的耐性。 二、DI型(低S、C):灵感启发者(Inspirational pattern) 1、行为描述 您是高度自信的人,既表现出自我肯定、大胆和直接的一面,也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魅力。您具有明确的生活和工作目标,并能坚持和投入地实现此目标。在平时的工作中,您希望借助自己的人际关系、竞争、权威实现自己控制周围环境和他人的目的,使周围他人不仅喜欢您,而且敬畏您。 人格关键词是:自我激励、独立、热情和自信。 2、团队合作 在团队中,您善于与人打交道,往往具备较高的沟通影响力和社交技能。影响他人的手段是:个人魅力、通过命令、表扬、奖励等。尽管您平时显得比较亲和,但也经常采取强势和命令的手段影响他人,特别是您处在压力的情况下。 在与团队成员沟通时,能够平衡自己的说和听。由于您好交际,不怕冒犯他人,且行动迅速、直入主题的特点,与优柔寡断、委婉表达的人相处比较困难。 3、优势 善于思考,高进取心,喜欢抓大方向;挑战自我、软硬兼施、成就、说服力,而且行动迅速,喜欢接受挑战和竞争;处理事务果断,而善于说服和激励他人接受自己的方案。 4、劣势 可能过于关注人的因素,而忽视数据、理论和事实;关注自我多于关注他人;可能不太注意主动与他人分享资源、共享信息;面对多重任务时,主可能次不够分明。压力过大时,会玩弄权术、喋喋不休,或者形成其他不良嗜好。 5、激励因素 获得成功而又得到别人的认可,对您来说这是最能体现您个人价值的事情。您喜欢接受困境的挑战,如果您能够坚持目标、保持干劲,您的优势将得到较好发挥。 6、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您需要: 真诚和蔼的对待他人;明确下属的优劣势,发挥其特长,帮助其成功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由世界卫生组织(WHO)1992年公布。本电子书由包括了ICD-10第5卷:“精神与行为障碍”之:“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的全部内空,是精神医学与心理学一般研究、临床、教学和服务工作的备必工具。 本分类对每一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任何重要的、但持异性较差的有关特征均进行了描述。随后,为大多数障碍提供了"诊断要点",指明确立诊断所需症状的数量和比重。诊断要点的措词使临床工作中做出诊断决定时有一定程度的变通,尤其在临床表现不充分或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医生不得不做出临时性诊断时。为避免重复,除那些仅与单一障碍有关的临床描述和诊断要点外,本文还为若干组障碍提供了临床描述和一般性诊断要点。 如疾病完全符合诊断要点的各项要求,诊断即可"确立"。如仅为部分符合,那么在多数情况下记录一种诊断也是有益的。诊断者和其他使用者应决定在这些情况下是否做出某种不甚确定的诊断(例如,当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料时,诊断是"临时性"的;或当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料时,则是"试验性"的)。同样,关于症状持续时间的说明也应视为一般性要点,而非严格的标准;当某些特殊症状的持续时间较指定时间略长或略短时,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适当的诊断。 这些描述和要点不具有理论意义,也不充当有关这些障碍目前的认识水平的综合说明。它们仅仅是一系列症状和评论,许多不同国家的众多顾问和专家业已同意将其作为精神障碍分类中划分各个类别界限的合理基础。 引言 本节所包括的各种精神障碍是基于共同的、可被证实的病因而被归入同一组的。其病因是大脑疾病、脑损伤或其它导致大脑功能紊乱的伤害。其功能紊乱可能是原发性的,如直接或主要影响脑的疾病、损伤和伤害;或继发性的,如某些全身性疾病和障碍,脑只是众多受侵害的器官或系统之一。因为将所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障碍归为单独的一节有利于临床应用,所以酒和药物所致的脑功能障碍虽然按逻辑应属于本组,却被分类在F10-F19之下。 尽管本节所包括的各种精神障碍具有丰富的心理病理表现,但其基本特征不外乎两类。其一,一些综合征固定的和最主要的特征或者是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智能及学习功能障碍),或者是感觉中枢障碍(如意识和注意障碍);其二,另一些综合征最突出的表现在知觉(幻觉)、思维内容(妄想)、心境和情绪(抑郁、高涨、焦虑)或人格和行为的总体形式方面,而认知或感觉异常却很轻或很难被发现。与前一种障碍相比,后者归类于本节的基础并不牢固,原因是它所包含的许多障碍与那些归类于其它节(F20-F19、F30-F39、F40-F49、F60-F60中的状态在症状上相似,而且已知其发生不件广泛的大脑病理改变或功能紊乱。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少大脑和全身性疾病的病因与这类精神障碍有关,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在这个临床取向的分类中如此安排这些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 一、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类、阿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精神活性物质可由医生处方不当或个人擅自反复使用导致依赖综合征和其他精神障碍,如中毒、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及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症状标准】 (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 (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他精神障碍。 【说明】如应用多种精神活性物质,鼓励作出一种以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并分别编码。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指来自体外的某些物质,虽不产生心理或躯体性成瘾,但可影响个人精神状态,如产生摄入过量所致的中毒症状(过去称为中毒性精神障碍)或突然

停用所致的停药综合征(如反跳现象)。 【症状标准】有非成瘾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由此引发心理或躯体症状,如中毒、智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样症状,或人格改变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非成瘾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诊断标准: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