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 格式:docx
- 大小:7.47 KB
- 文档页数:2
定位放线一.工程定位放线方法:(1)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
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
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高层建筑中定位放线重要性分析及质量管控措施摘要:随着现代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高层建筑与以往的一般建筑和多层建筑不同,定位放线所要求的精度有大幅度的提升,施工定位放线的方法和所用的测量仪器也与以往有所不同。
本文就高层建筑中定位放线的重要性加以分析,并对其施工质量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定位放线;重要性;措施引言定位放线是建筑工程中的首要环节,是根据设计出来的合格图纸要求运用一定的测量技术在地面上或者建筑物上放出所建构件的位置和构件相互之间的尺寸,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作。
1高层建筑中定位放线的重要性1.1定位放线重要性总述众所周知,定位放线为工程施工开辟了道路,提供方向。
准确、周密的定位放线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而且还给工程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工程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可以说:如果没有定位放线,工程施工将寸步难行,施工质量将无从谈起。
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层数比较多,建筑高度比较高,定位放线的次数也相应增加,层与层之间的放线累积误差也会随之增加,这就要求每次的放线精度提高,避免将来出现所谓的“楼歪歪”“楼斜斜”现象。
1.2定位放线在各施工阶段的重要性(1)定位放线在建筑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的重要性。
在工程开工前,首先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
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
假如在这一环节里出现了差错,那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
在施工行业里发生过类似工程质量事故:当高层建筑物建至十层时发现,图纸上建筑物最北边的轴线变成了实建建筑物最南边的轴线,所建建筑物与图纸建筑物位置相差一个楼宽的距离,事故的处理结果是:把已经建到十层的建筑砸掉,再从零开始。
可见建筑物的定位测量是多么的重要。
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定位放线技术做保证。
严重的偏差将会导致基础无法承载上部建筑的压力,需要植筋加大基础等处理措施,这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给建筑物埋下了质量隐患。
工程定位放线常用十大方法工程定位放线方法(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
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
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根据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根据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外控法施工要点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高层建筑放线测量技巧,不会的赶紧点开学习!一、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测设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图纸。
1)总平面图——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
2)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施工放线的依据。
3)立面图、剖面图——高程测设的依据。
2、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点。
3、施工场地整理平整和清理施工场地,以便进行测设工作。
4、制定测设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简图。
5、仪器和工具对测设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核。
6、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为建筑物基础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
7、定位方法8.直角坐标法如图1.2为某饭店定位情况。
它是由城市规划部门给定的广场中心正点起,沿道路中心线向西量y=123.300 m定S点,然后由S点逆时针转90°定出建筑群的纵向主轴线——X轴,由S点起向北沿X轴量x=84.200 m,定出建筑群的纵轴(X)与横轴(Y)的交点O。
9. 极坐标法如图1.3为五幢25层运动员公寓,1~4号楼的西南角正布置在半径R=186.000 m的圆弧形地下车库的外缘。
定位时可将经纬仪安置在圆心O点上,用0°00‘00″后视A点后,按1~5号点的设计极坐标数据(极角、极距),由A点起依次定出各幢塔楼的西南角点1、2、3 、 4、5,并实量各点间距作为校核。
基础验线时的允许偏差如下 :长度L≤30 m,允许偏差±5 mm。
30 m<L≤60 m,允许偏差±10 mm。
60 m<L≤90 m,允许偏差±15 mm。
90 m<L,允许偏差±20 mm。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倍;外扩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之7.3.5条专门对于建筑物施工放线作出了精度要求(表1-1);施工测量应符合表1-1关于中误差的限值,并可方便地应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J 186-2007)关于测量允许偏差检查、验收测量成果。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一小节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定位和测量放线工程施工组织<1.1>施工测量总体思路①平面控制网按照场区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控制网两级测设。
场区平面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网)点为基准,测设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测设。
主轴线控制网依据场区平面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进行测设。
②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准点(基准点应保证三个以上),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形成高程控制网。
③以主轴线和高程控制网作为结构、基坑监测、装饰装修、安装工程施工的测量基准点。
并定期进行校核,以保证基准点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2>测量施工阶段划分测量工作施工时,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施工,即地基基础阶段施工,地上土建主体结构阶段施工、地上钢结构钢柱校正,二次结构装饰阶段施工,其中又分为主体装饰二个流水施工段,。
在点位布设时充分考虑流水施工段测量的方便性。
<1.3>测量控制基准点交接、复测与维护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并对基准控制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点进行校准并做醒目的围护栏杆进行保护,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
<2>平面轴线控制网测设方法<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①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选用: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天津城市坐标系统。
②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③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测设。
④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⑤控制桩位用混凝土保护,工程施工中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2.2>轴线控制网的加密测设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方案中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控制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加密方法在原主轴线方向上采用内插法进行。
<3>高程控制网的测设方法<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①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精确的工程施工定位和坐标测量放线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施工定位和坐标放线的相关方法。
一、工程施工定位方法1. 平面控制网建立为保证工程测量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是必要的。
平面控制网分为场区整体控制网和分区工程施工控制网。
场区整体控制网应覆盖整个工程区域,而分区控制网则根据工程分部、分项的需要进行设置。
2. 高程控制网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应与平面控制网相结合,以确保工程的高程精度。
高程控制网可分为场区整体高程控制网和分区高程控制网。
场区整体高程控制网应为一个闭合系统,而分区高程控制网则可根据工程需要设置。
3. 施工定位方法(1)采用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是一种集光、电、磁于一体的现代化测量仪器。
通过全站仪测定建筑物的轴线与已知控制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从而确定建筑物的位置。
(2)采用GPS测量法: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高精度、全时段的定位技术。
通过在工程区域设置若干个GPS基准站,接收卫星信号,计算出工程部位的坐标。
(3)采用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具有测距速度快、精度高、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
通过激光测距仪测定建筑物轴线与已知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施工定位。
二、坐标放线方法1. 数字化测量控制技术数字化测量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测量方法。
通过将设计图纸与实际工程现场相结合,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坐标放线,提高放线效率和精度。
2. 传统测量放线方法(1)采用尺量法:通过钢尺直接测量建筑物轴线与已知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从而确定建筑物的位置。
(2)采用光学测量法:利用经纬仪、水准仪等光学仪器测定建筑物轴线与已知控制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实现坐标放线。
3. 现代测量放线方法(1)采用全站仪坐标放线:通过全站仪测定建筑物轴线与已知控制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利用坐标转换公式计算出建筑物的坐标,实现坐标放线。
(2)采用激光扫描放线: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建筑物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建筑物的空间坐标,再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坐标放线。
工程施工定点放线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放线的定义、作用、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放线的定义放线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在现场标定出建筑物的轮廓线、轴线、控制点等的位置,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二、放线的作用1. 确保工程质量:准确的放线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清晰的目标,保证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美观。
2.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放线,施工人员可以快速了解设计意图,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误解和调整,提高施工效率。
3. 保障施工安全:准确的放线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正确的施工位置,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4. 便于工程管理:放线工作为施工现场提供了统一的施工标准,有利于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监督。
三、放线流程1. 收集资料:在放线前,首先要收集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规范等相关资料,了解工程的具体要求。
2. 准备工具:准备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卷尺、标记笔等放线工具。
3. 标定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标定出控制点,控制点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4. 设置定位桩:在控制点的基础上,设置定位桩,定位桩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
5. 放线:以定位桩为基准,利用全站仪、经纬仪等工具,在现场标定出建筑物的轮廓线、轴线等。
6. 验收:放线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放线成果进行验收,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注意事项1. 加强沟通协调:放线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要加强与其他人员的沟通协调,确保放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严谨的工作态度:放线工作对精度要求较高,从事放线工作的人员要严谨认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确无误。
3. 安全第一:在放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及时调整:在放线过程中,如发现设计图纸有误或者现场条件有变,要及时与设计方、施工方沟通,进行调整。
工程施工放线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依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将建筑物的轴线、边界、标高等重要参数准确地标注在施工现场地面或建筑结构上的过程。
它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施工放线的方法和步骤。
一、准备工作1. 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施工放线前,放线人员应仔细研究设计图纸,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尺寸、标高等要求,以及施工规范和工艺流程。
2. 准备放线工具: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放线工具,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墨斗、线坠子等。
3. 设置控制点:在施工现场选择明显的标志物或固定建筑物作为控制点,控制点应具有稳定的坐标和高度,以便进行测量和校核。
二、建筑物定位1. 定位桩设置: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定位桩。
定位桩应设置在建筑物的角点、边线和中线上,数量至少四个。
2. 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将定位桩的坐标和角度准确地传递到建筑物上。
在建筑物上弹出轴线,并用施工线标注。
3. 校核定位:通过测量仪器对定位桩进行校核,确保定位桩的坐标和角度准确无误。
三、基础施工放线1. 依据设计图纸,确定基础边界、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
2. 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将基础轴线传递到施工现场。
在基础上弹出边界线,并用施工线标注。
3. 标注标高:在基础边界线上标注设计标高,以便施工人员掌握。
四、主体施工放线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楼层标高、梁、板、柱等结构的位置。
2. 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将楼层轴线传递到施工现场。
在结构部位弹出位置线,并用施工线标注。
3. 标注楼层标高:在楼层交界处标注设计标高,以便施工人员掌握。
五、施工放线注意事项1. 放线过程中,应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验和维护。
2. 放线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强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 施工放线应遵循“先控制后测量”的原则,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放线过程中,应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密切配合,及时解决放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定位放线一.工程定位放线方法:(1)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
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
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 线
一 建筑物的放 线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在地面上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即根据 设计 条件,将建筑物外廓的各 轴线
交点测设到地面上,如 图A、B、C、D各点,称为定位桩(又称角桩),作为基础和细部 放样的
依据。
放样定位点的方法很多 ,最常见的是根据与周 围原有建筑物的关系放 样和根据规划道路 红线 进
行建筑物定位 2 种方法
:
1.
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
首先沿原建筑物PM与QN墙面向外量出MM及NN ,并使MM =NN (距离大小根据 实地 情况而定,
一般 为1〜4m),在地面上定出 M、N'两点,用小木 桩(桩上钉小铁钉)标 定。将经纬仪安置于
M点,瞄准N'点,并从N'点沿M N方向测设已知距离,定出 A点, 用相同的方法 测设出B'
点,
然后分 别将经纬仪安置于A'、B'两点上,后 视M点测设水平 角 90°,沿视线测设 已知距离即
可定出 A、 C、 B、 D 四点。最后 检查 A、 B、 C、 D 四点位 置是否符合精度要求。注意:
测设时 ,要考虑待 建的建筑物 墙的厚度。
如上图(b)、( c)可用类似方法,用直角坐 标法进行放样
.
2.
根据 规划道路 红线进 行建筑物定位
二 施工放 线
建筑物的放 线是指根据定位的主 轴线桩 , 详细测设 其它各 轴线交点的位置,并用木 桩(桩
上钉小钉)标定出来,称 为中心桩。并据此按基 础宽和放坡 宽用白灰线撒出基槽 边界线
建筑物放 线的基本工作
1
、测设 中心 桩
2
、钉设轴线 控制桩或龙门板
一是在 轴线延长线上打木 桩,称为轴线 控制桩(又称引 桩);
二是在建筑物外 侧设置
门桩 和龙门 板。
龙门板也是在基 础开挖范围以外钉设龙门桩 , 桩上钉板即龙门板。要求 钉设牢固、 龙门板 的
方向与轴线平行或垂直、龙门板的上表面平整且其 标高为土0.000m。其优点是使用方便, 可以控
制土 0.000m以下各层标高和基槽宽、基础宽、墙身宽等具体位置。但它占用施工 场 地、影响交
通、 对施工干扰很大,一 经碰动,必须及时校核纠正,且需要木材 较多、钉设 也比 较麻烦,现
已少用。
龙门 板法和 轴线 控制桩示意 图
3
、确定开挖 边 界线
根据基础宽和放坡 宽(依据挖深与土 质现场确定),用石灰撒出基 础开挖边界线。
4 、控制开挖深度;不得超挖,当基槽挖到离槽底 0.3— 0.5m
时,用高程放 样的方法在槽
壁上 钉水平控制 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