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比的基本性质》
虞城县芒种桥乡中心小学沈爱玲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内容。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比的意义,比、除法和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约分、通分。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传承性。并为下面学习实际问题中的比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学生已经学习过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在教师的的引导下不难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环境分析: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引导发现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运用性质进行化简比的运算。
能力目标: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由旧到新的训练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2、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化简比与求比值0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梳理旧知,引入新课
1、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比分数
前项分子
:(比号) -(分数线)
后项 分母
比值 分数值
3、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举例:
6÷8=(6×2)÷(8×2)=12÷16
4、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举例: = =
二、观察猜想、探究新知
1、猜测比的性质:
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也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同学们猜想看看,比也有这样的一条性质吗?如果有,这条性质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猜测,并相互补充,把这条性质说完整)
2、验证猜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淘气和笑笑进行踢毽子比赛淘气踢了30个,笑笑踢了36个:
(1)写出淘气和笑笑踢毽子的比,并求出比值
30:36=30/36=5/6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说一说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有什么关系吗?并在小组进行验证:
30÷36=(30×2)÷(36×2)=60÷72
30:36=(30×2)∶(36×2)=60:72
30:36=(30÷2)∶(36÷2)=15:18
30÷36=(30÷2)÷(36÷2)=15÷18
小组派代表说明验证过程,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3、展示结论:得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试着求淘气和笑笑踢毽子的整数比。
引导学生审题,说说题目提出了几个要求(两个,一是化成整数比,二必须是最简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化简的方法,全班评判。
三、范例点击,应用新知
例1:尝试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24 : 42 ⑵ 0.7 : 0.8 ⑶2/5 : 1/4 (4) 0.7:0.8 (5)
52:4
1 你是怎么想的?
(1)能不能把整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2)能不能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3)能不能把分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学生交流、小组展示结论
四、、尝试练习 ,巩固深化
1、课本P52页化简下面各比。(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各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比:
12 : 3 0.12:0.4 23:46
3、他们的说法对吗?
⑴ 0.48∶0.6化简后是0.8。( )
⑵ 3/4:1/2化简后是 1 。( )
⑶ 0.4∶1化简后是 2/5 。( )
五、课堂小结:
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六、作业布置:
1、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
(1)12:18 (2)0.5:1.5 (3) 2、 选择:(1)0.75:0.1化简后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7.5:1
B 、75:10
C 、15:2
(2)比的前项是8,后项是2,比值是( )
A 、4:1
B 、4
C 、1:4
(3)4和它的倒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
4:1 B 、1:4 C 、16:1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引导学生猜想比的性质,再让学生自己写出不同的比进行验证,通过大量的例子,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比的性质。同时注重练习题的设计,使练习题能过有层次性、多样性,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