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光伏发电系统初步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32.73 KB
- 文档页数:18
分布式光伏设计方案1. 引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通过在建筑物或地面上安装光伏电池板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器将其转化为交流电以供使用或注入电网。
本文将介绍分布式光伏设计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光伏电池板的选择和布局、逆变器的选择和性能要求,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考虑。
2. 光伏电池板的选择与布局2.1 光伏电池板类型根据光伏电池的类型,光伏电池板可以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种。
单晶硅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较好的低光电性能,但成本较高;多晶硅成本较低,但效率相对较低;非晶硅适用于柔性太阳能电池板。
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性考虑,选择适当的光伏电池板类型。
2.2 光伏电池板布局2.2.1 太阳能辐射分析在选择光伏电池板的布局时,首先需要进行太阳能辐射分析,了解每个位置的太阳能辐射量。
根据辐射量的差异,可以优化电池板的布局,取得最佳发电效果。
2.2.2 倾角设置和阴影遮挡根据地理位置和季节变化,合理设置光伏电池板的倾角,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太阳能。
同时,应避免阴影遮挡,将电池板布置在没有大树或建筑物阻挡的地方。
3. 逆变器的选择和性能要求逆变器是将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装置。
在选择逆变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性能要求:3.1 输入电压和功率范围因为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压和功率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逆变器需要具备一定的输入电压和功率范围,以适应光照条件的变化。
3.2 输出电压和功率要求根据系统的需求,确定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功率要求。
输出电压应满足电网的标准要求,输出功率应能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3.3 逆变器效率和稳定性逆变器的效率和稳定性对系统的总体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应选择具有较高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逆变器,以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4.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考虑4.1 系统容量和备份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和可靠性要求,确定系统的容量大小,并考虑加装备份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或电网故障时的电力供应。
某学校512K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2013年10月10日项目编号:XXX目录1工程概述 (3)1.1工程名称 (3)1.2 地理简介 (3)1.3 气象资料 (3)2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介绍 (4)2.1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4)2.2 主要组成设备介绍 (4)3方案设计 (5)3.1 设计依据 (5)3.2 设计原则 (5)3.3 系统选型设计 (6)3.4 主要设备的选型说明 (6)3.4.1电池组件 (6)3.4.2 组件结构图 (7)3.4.3 并网逆变器 (8)3.4.4 并网逆变器规格 (9)4发电量估算 (10)5系统的社会效益 (10)5.1社会效益(25年) (10)6设备材料清单及造价一览表(此报价含税不含物流费用) (11)7工程业绩表及典型工程 (11)8合利欧斯优势 (16)8.1 与保利协鑫(GCL)的合作 (16)8.2 与河北**的的合作 (17)1工程概述1.1工程名称河南**外国语学校512kW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2 地理简介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1010.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
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
统计资料表明郑州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春季开始的时间大致在3月27日,终止于5月20日,历时55天;夏季开始于5月21日,终止于9月7日,历时110天;秋季开始于9月8日,终止于11月9日,历时63天;11月10日至次年的3月26日为冬季,长达137天。
处于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巩义、新密和登封四市,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华准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MWp龙蓬子站10kV升压站初步设计说明书工程设计证书 A2320XX043江苏南京二○一五年九月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MWp龙蓬子站升压站初设说明书项目负责人:审核:校对:设计: 1华准华准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MWp龙蓬子站升压站初设说明书目录 1总的部分 4设计依据 4设计遵循标准及规范 4 工程建设必要性及规模 5 项目概述 5 系统接线 5 2系统部分 6电力系统 6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6 调度自动化 7 系统通信 8 3电气一次部分 8电气主接线 8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导体选择 9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10 雷电过电压保护 10 接地 11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11 站用电及照明 11 电缆设置 12 4 电气二次部分 12计算机监控 12 系统概述 12 系统监控范围 132华准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MWp龙蓬子站升压站初设说明书系统构成 13 系统功能 14 继电保护 14 二次设备的布置 15 5.直流系统 153华准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MWp龙蓬子站升压站初设说明书1总的部分设计依据1)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工程设计研究分院签订的工程设计服务合同 2)华准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MWp龙蓬子站接入系统报告设计遵循标准及规范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XX)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20XX)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3-20XX)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XX)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XX)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定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35KV~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电能质量电力系统供电电压允许偏差4华准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MWp龙蓬子站升压站初设说明书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设计概要内容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1. 资源评估:首先,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太阳能辐射资源、地理气候条件等进行详尽的评估,确定电站规模及预期发电量。
2. 系统配置:设计光伏阵列布局,选择适合的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结构、电缆及其它电气设备,确保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3. 结构布局:考虑建筑物屋顶或地面空间,合理布局光伏阵列,兼顾发电效率与建筑美学、安全性。
4. 并网方案:设计并网接入点和电力调度方案,满足电网接入技术要求,配置必要的计量、监控及保护装置。
5. 经济分析:核算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以及预期收益,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环保合规:遵循环保法规,做好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保措施设计,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清洁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要趋势。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System,简称DPV)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
本文将探讨DPV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一、DPV系统的设计DPV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电网接口等组件。
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系统的核心,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保证直流电的安全性。
电网接口将DPV系统与电网连接起来,使电能可以被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在DPV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型不同的太阳能电池板有不同的性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需要在低光照情况下工作的应用,可以选择高效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对于需要在高温情况下工作的应用,可以选择耐高温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2. 逆变器的选型同样,不同的逆变器也有着不同的性能。
例如,对于需要工作在低电压环境下的应用,可以选择具有高转换效率的逆变器,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布局设计在DPV系统的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电池板的朝向、倾角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
二、DPV系统的优化DPV系统的优化包括系统性能的优化和成本的优化。
系统性能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电池板布局的优化根据光照和太阳高度角等因素,对电池板布局进行优化,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
2. 逆变器的优化选择高效的逆变器,可以提高系统的转换效率,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3. 太阳能跟踪系统的优化太阳能跟踪系统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对电池板进行自动调节,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
对太阳能跟踪系统进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
成本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电池板的选型选择价格合理的电池板,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
2. 逆变器的选型同样,选择价格合理的逆变器,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方案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分散安装在建筑物表面或附近地区,通过多个小型发电系统组成的大规模发电系统。
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更多的优势,如灵活性高、自适应性强、维护方便等。
本文将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选择合适的建筑物或地区在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物或地区。
一般来说,选择备受阳光照射的建筑物或地区,如工厂、写字楼、停车场等,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光伏电池组的发电效率。
二、进行光伏电池组的规划在选择好建筑物或地区之后,需要进行光伏电池组的规划。
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光伏电池组的类型、数量和布局。
光伏电池组的类型可以选择单晶硅、多晶硅或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类型。
数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发电需求和实际安装条件,一般可以通过电量需求和建筑物或地区的大小来确定。
布局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光伏电池组的安装位置和朝向,以最大化光伏电池组的发电效果。
三、进行光伏逆变器的设计光伏逆变器是将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光伏逆变器时需要考虑到负荷需求、电压范围和逆变器的效率。
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光伏逆变器,并进行适当的布置和连接。
四、进行发电系统的接线和连接在确定好光伏电池组和逆变器之后,需要进行发电系统的接线和连接。
接线的设计需要遵循电气安全规范,并考虑到光伏电池组的串联和并联方式,以及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电路连接。
连接的设计需要保证光伏电池组和逆变器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要确保发电系统与电网的连接可以实现。
五、进行保护措施的设计在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的设计。
包括对光伏电池组的过压、过流和逆变器的电压波动、短路等情况进行保护。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如对逆变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和调节。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流程1.确定项目需求:确定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包括发电容量、投资预算、并网条件等。
根据需求,初步确定电站规模和布局。
2.选址评估:选择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地点,并进行选址评估,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等因素,确定最佳选址。
3.认证与审批:进行相关认证与审批工作,包括环境影响评估、土地使用权获取、建设规划审批等。
4.光伏组件选择:根据项目需求和选址情况,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板、逆变器、支架等,确保光伏电站的性能和可靠性。
5.系统设计:根据选址情况和组件选择,进行光伏电站的系统设计,包括光伏阵列布局、电缆布线、并网方案等。
同时,进行电力系统设计,包括配电装置、变压器、监控系统等。
6.综合设计:对光伏电站进行综合设计,包括土建工程设计、防雷接地设计、安全防护设计等,确保光伏电站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7.施工与监理: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监理,确保光伏电站按照设计要求建设。
同时,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8.并网运维:完成光伏电站的建设后,进行调试和联调,确保光伏电站安全、稳定地并网运行。
同时,进行日常运维和维护,包括设备巡检、故障处理、性能评估等,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长期稳定运行。
9.数据分析与优化:定期对光伏电站的发电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寻找优化空间。
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益。
10.经济与环境影响评估:对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进行经济性分析和环境效益评估,为后续的电站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上是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的主要流程,其中涉及到选址评估、认证与审批、光伏组件选择、系统设计、综合设计、施工与监理、并网运维、数据分析与优化以及经济与环境影响评估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光伏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质量。
02 PVSYST 初步设计发电系统。
进入初步设计(Preliminary design )并网模块(Grid-Connected ),界面如下图所示。
在光伏电站的初步设计中,主要进行站点气象参数设计(site and Meteo )、水平线(Horizon )、系统工程(System )、输出结果(Results )等参数设计和操作。
图2-1 初步设计界面2.1 气象参数一、站点气象参数1.站点气象选择站点气象参数主要用于选择光伏系统按照地点及站点气象参数查看。
模块功能如图2-2所示。
在项目名称(Project ’s name )处可对该初步设计项目名称进行设置。
在位置选项框中,可选择已建站点数据。
如在国家(Country )选择Chian ,位置(Site )选择HangZhou 。
图2-2 气象参数站点气象参数水平线系统工程输出结果逆变器发电电表用电电表光伏阵列项目名称:用于初步设计项目定义名称选择占地地址及查看气象数据打开、查看气象数据2.站点气象参数查看 通过打开、查看气象数据(Open site )可查看已选站点气象参数数据。
如图2-3所示,其包括地图坐标(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和月气候参数(Monthly meteo )和交互式地图(Interactive Map )三个模块。
(1) 地图坐标(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地图坐标界面如图2-3所示。
图2-3 地图坐标在地图坐标栏目中,可查看地图坐标,包括纬度、经度、海拔、时区(我国采用北京时间,时区位8小时)。
同时也可以查看该气象点的太阳了轨迹(Sun paths )。
如杭州的太阳轨迹表示如图2-4所示。
其用方位角与太阳能高度角关系来表示。
方位角为方阵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的夹角,正南方向为零,东为正,西为负。
太阳能高度角为太阳射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范围在0-90°;该气象参数表示的是水平气象参数而非请斜面辐照度数据。
光伏发电项目初步方案设计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光伏发电项目是指利用光伏发电技术建设的一套发电系统,其中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电缆等设备。
本文将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一、项目背景: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发展的趋势。
而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具有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一套稳定可靠、高效节能的光伏发电系统,满足电力需求。
2.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规模:根据电力需求及现有条件,初步确定光伏发电项目规模为100KW。
四、项目布局:1.阳光照射度分析:通过性能考虑,选取具有良好采集效果的地点进行光伏板布置。
2.光伏板安装:选择适合地形、具有良好日照条件的区域进行光伏板安装,以提高光伏电池板能量的利用率。
3.电池板支架:选用抗腐蚀、耐风压强度高的材料制作电池板支架,确保电池板稳固可靠。
4.逆变器安装:逆变器是将光伏模块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应考虑选取符合容量要求、效率高的逆变器进行安装。
5.电缆布线:采用合理的电缆布线方案,降低电能损耗。
6.电网连接:将需要的电能通过电缆与电网连接,实现与电网的交互兑换。
五、项目投资估算:1.光伏电池组件及支架的采购费用;2.逆变器及其他辅助设备的采购费用;3.电缆及其他线路设备的采购费用;4.工程及施工费用;5.运行及维护费用。
六、项目效益:1.可靠发电,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2.降低能源成本,减轻企业负担;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环境保护;4.可以作为企业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
七、项目风险及对策:1.天气因素:天气不好会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效能,应做好预警并加强系统维护。
2.设备故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政策风险:应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及时适应政策变化。
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设计方案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建筑物或场地上,实现就近发电、就近使用的发电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运营简单、维护便捷、技术可靠等优势。
一、设计方案概述本设计方案旨在为一个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提供可行的设计方案。
该系统将根据户用电力需求和场地条件,设计合理的光伏板布局、电池储能系统、逆变器等设备的选型,并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场地选择和光伏板布局1.场地选择:选择屋顶或者庭院阳光直射面积较大、无大遮挡物的区域作为光伏板布置的场地。
避免太阳光照受影响导致发电效率降低。
2.光伏板布局:根据场地条件和户用电力需求,计算确定所需的光伏板数量和布局方式。
光伏板的角度应按照当地纬度角进行调整,以获得最大的日照面积。
三、电池储能系统设计1.储能电池选型:选择适合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储能电池,如锂电池。
根据户用电力需求和夜间用电情况,计算确定所需的电池容量。
2.充放电管理控制:设计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确保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稳定可靠,延长电池寿命。
考虑到电量调控需要,可以使用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池的智能化管理。
四、逆变器选型和设计1.逆变器选型:根据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功率和交流负载的电压需求,选择适合的逆变器。
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的逆变器。
2.逆变器设计:根据电池储能系统的电压输出和交流负载的电压需求,设计适合的逆变器输入和输出接口。
确保逆变器能够稳定地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户用电器使用。
五、系统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考虑1.地面安全:安装充电保护装置和防雷设备,确保系统在雷电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2.电气安全:合理设计线路和接线盒,确保系统运行期间不产生漏电和电火灾风险。
3.维护保养:定期对光伏板进行清洗和检查、电池储能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4.可持续性发展:光伏板和电池等设备的选择应考虑环保性能,选择可回收利用或者环保排放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