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管聚丙烯装置复杂测量及控制_顾祥柏

环管聚丙烯装置复杂测量及控制_顾祥柏

环管聚丙烯装置复杂测量及控制_顾祥柏
环管聚丙烯装置复杂测量及控制_顾祥柏

环管聚丙烯装置复杂测量及控制

顾祥柏张思秀黄步余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100101)

摘要:结合环管聚丙烯工艺生产过程的特点,对装置中复杂测量及控制回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有关PID参数初值设定方法、温度压力补偿算法及有关参数、复杂控制回路的实施方案和详细算法。

关键词:环管反应聚丙烯PID参数温度压力补偿复杂控制回路

环管聚丙烯装置工艺单元包括下列工段:1)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储存及计量;2)聚合;3)聚合物脱气及丙烯回收;4)高抗冲聚合;5)聚合物汽蒸与干燥;6)排放系统、废油处理和工艺辅助设施;7)丙烯和乙烯处理装置、乙烯和氢气压缩;8)添加剂系统及挤压单元;9)均化料仓及包装机;10)火炬系统、粉尘沉降收集池和消防系统。整个工艺生产过程对测量及控制系统要求较高的是反应系统及相关流程。它包括预接触罐、预聚合反应器及环管反应器3个部分。整个反应过程对于温度、压力、丙烯进料、氢加入量、环管反应器的缓冲罐液位、聚合物含量的检测控制要求较严格,各参数的控制相互关联。下面,介绍环管聚丙烯装置的复杂测量及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法。

1主要流程

环管聚丙烯反应系统包括预接触罐、预聚合反应器及环管反应器3个部分。

111预接触罐

将催化剂、给电子体和三乙基铝注入到预接触罐中,在罐中搅匀。在搅拌过程中通过控制夹套水来控制预接触罐的温度。

112预聚合反应器

预聚合反应器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在预接触罐中活化后的催化剂混合物注入到预聚合反应器的液态丙烯中。先将丙烯经过换热器冷却至10e,然后在混合器中与催化剂混合物混合,混合后的浆液进入预聚合反应器(R-20),在20e,约314M Pa压力下进行聚合。预聚合反应器是一个小型单环管反应器,物料约停留4min,把聚合反应限在最低的限度,每1克催化剂只有50~150g的丙烯发生聚合反应。预聚合反应使催化剂颗粒周围缓慢地包裹或形成聚合物的薄层。进入环管反应器的催化剂如果不被包裹起来,催化剂颗粒会很粘,就可能发生爆聚而生成大量细粉。

113环管反应器

环管反应器主要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来自预聚合反应器的丙烯、催化剂、给电子体以及三乙基铝混合物与新鲜丙烯进料一起送入环管反应器,在314M Pa G进行聚合反应,通过调节进入到反应器的丙烯进料来控制环管中的浆液浓度。环管反应器中的浆液浓度约为50%,停留时间为115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70e,反应压力控制在314M Pa G。反应器的循环泵使环管中的物料连续循环。液态丙烯作为输送流体,与反应器(R-21)相连的配有蒸汽加热丙烯汽化器的增压罐(D-22),用来控制环管反应器的反应压力。反应温度通过反应器夹套中闭路脱盐水循环系统来控制,夹套水温度是由R-21中的浆液温度TIC-23作为主回路,夹套水温度控制器(T IC-24)作为副回路构成串级控制,两个调节阀(TV-24A/B),构成热旁路控制。环管反应器的浆液在反应器缓冲罐液位控制下连续向脱气单元排放。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不同牌号的产品应对下面的物料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聚合反应的品质: 1)激活聚合反应,提高催化剂活性的催化剂与三乙基铝;2)给提高产品等规度的给电子体;3)调节环管反应器中的聚合物熔体流动指数(MFI)的氢气、环管中浆液的密度、丙烯的流量、催化剂参杂率、产品牌号等操作条件都会影响氢的补充量。对不同牌号的产品应根据相应的操作条件将环管反应器中含氢的浓度控制在不同的定值。因此对于环管反应聚丙烯反应系统来讲,催化剂、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以及氢对聚合反应品质有极大的影响,对不同

收稿日期:1998)02)27;修改稿收到日期:1998)07)28

作者简介:见本刊1998年第4期第46页。

工程设计及标准石油化工自动化,1999,1:13 AU TOMAT ION IN PET RO-C H EM ICAL INDUSTRY

牌号的产品均要进行严格的计量及控制。2 温度压力补偿

由上面的流程介绍,不难看出,环管反应聚丙烯装置对于氢的加入量、蒸汽的用量(用于控制环管反应器的压力等)、氮的用量等的测量与控制要求得比较严格,因为它们都直接影响到聚合反应的质量。下面针对聚丙烯生产过程的特点介绍所采用的温压补偿的几种算法。211 气体补偿算法

1)温压补偿

q c m =

p +p o p r +p o #T r +T o

T +T o #q m

(1)式中 p r )))孔板计算时指定的操作压力,M Pa;

p )))测量压力,MPa;

T r )))孔板计算时指定的操作温度,e ;T )))测量温度,e ;p o )))0110132MPa;T o )))273115K;

q c m )))补偿后的流量,kg/h;q m )测量的流量,kg/h 。2)压力补偿q c m =p +p o

p r +p o #q m

(2)

3)温度补偿q c m =

T r +T o

T +T o #q

m

(3)

212 蒸汽补偿算法

q c m =

V r V #q m

(4)V =R(T +T o )p +p o -a 1(T +T o )/1002e xp2182

-(p +p o )2#

b 1(T +T o )/1002exp14+

c 1(T +T o )/1002exp3116

的丙(5)

V r =

R(T r +T o )p r +p o -a 1(T +T o )/1002exp2182

-(p +p o )2#

b 1(T +T o )/1002exp14+c

1(T +T o )/1002exp3116

/B

(6)

式中 R = 4.615ex p(-4) a =0.9172

b =1.360928exp(6)

c =4.55exp(17)213 坏值处理

在进行温压补偿算法时,应防止温度及压力的测量坏值给测量结果造成污染。在算法执行的过程中,对温度的测量值进行坏值的判断,坏值的判断算法可以采用变化率判断算法、极限值判断算法等方法,一旦检测出温度及压力的坏值时补偿算法立即停止执行使得

q c m =q m 214 补偿算法实例

对环管法聚丙烯装置,我们对需要进行温压补偿的流量及相应的T r 及p r 取值给出下面的一些实例,见表1。

表1 需要进行温压补偿的流量及相应变量取值实例

流量位号说 明介 质压力信号温度信号p r /M Pa T r /e 公 式F I -02N 2总管流量N 2PI -0201625(2)F I -03中压蒸汽总管流量蒸 汽PI -03T I -03112275(4)F I -05工厂风总管流量工厂风PI -0601525(2)FI -06/1氢气总管/1流量H 2PI -07T I -0621832(1)FI -06/2氢气总管/2流量H 2PI -07T I -0621832(1)FI -06/3氢气总管/3流量H 2PI -07T I -0621832(1)FI -06/4氢气总管/4流量H 2PI -07T I -06

21832(1)F I -10

仪表风总管流量

仪表风

PI -09

015

25

(2)

3 PID 控制器参数初始值的确定

针对聚丙烯工艺过程的特点,

路采用PID 控制算法。PID 控过程的不同而不一样,并且PID 有测量值跟踪的特性,串级回路具力,以实现无扰动的切换。根据被测参数的不同聚丙烯生产过程的PID 参数初始值可按表2取,行有关的整定。

表2 一般PID 参数初始值选用表

16石油化工自动化 1999年

4 复杂控制回路

411 丙烯/氢气流量比控制

丙烯/氢气流量比的变化直接影响丙烯聚合物的熔体流动指数,并且对于不同的产品牌号其熔体流动指数的高、低对氢气浓度的要求相差较大。例如对于低熔体流动指数牌号的产品,环管反应器中氢气的浓度摩尔分数约为0101%;高熔体流动指数牌号的产品,环管反应器中氢气浓度摩尔分数约

为015%;量程比为42B 1。因此用一个检测与控制回路是不能实现的,所以氢气的流量检测与控制分成高低量程两个检测与控制回路即FIC -21A/FV -21A 与FIC -21B/FV -21B 。为了控制丙烯/氢气流量比,对进入到预聚合反应器的丙烯单体及氢气的浓度进行严格地控制,以确保熔体流动指数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

1)控制回路图(见图

3)

图3 进预聚合反应器的丙烯/氢气流量控制回路图

FV -21A,FV -21B 两个阀不是分程控制阀,是两个同时动作阀

2)算法

对FIC -21A:FX -21.SP =FIC -23.P V #K 1对FIC -21B:FX -21.SP =FIC -23.P V #K 2

其中 K 1=FIC -21A 1FSR FIC -23.FS R #AIC -21A 1OP

100

K 2=FIC -21B 1FSR FIC -23.FSR #

AIC -21B 1OP

100

式中 FSR )))满量程(Full Scale Range);

OP )))输出值(Output);

P V )))测量值(Process Variable)。3)说明

FV -21A,FV -21B 两个调节阀为并联安装的故障关闭型调节阀,两个阀的流通能力不同,可以根据流量范围大小的不同进行选择。无论选择FIC -21A 还是FIC -21B,均应保持两个阀的开度相同,以便切换。

412 进反应器R -21的单体及助剂的流量控制

为保证环管反应器中的浆液密度保持在560g/L(400~420g 聚丙烯/升单体),必须对进入到环管反应器R -21中的丙烯及给电子体(DONOR),三乙基铝(TEAL)稳定剂(Atmer163)的流量进行控制。根据产品的类型及牌号的不同,

三乙基铝/单体进料比为0115~0.25kg/t,三乙基

铝/给电子体的设定比(质量比)为4~40。

1)控制回路图(见图4)2)算法

参数K 1,K 2,K 3与生产不同的牌号的产品有相对应的值。这里只给出T 30S 牌号K 1,K 2,K 3的值作为例子,详细的不同牌号的K 1,K 2,K 3值请参见有关工艺说明。

T30S:K 1=0.01 K 2=0.2 K 3=0.33)说明

P -14A,P -14B;P -11A,P -11B;P -12A,P -12B 计量泵是互为备用的,各自带有气动执行机构,用于调节计量泵的冲程,两个执行机构的动作始终保持一致,以便实现迅速切换。413 环管反应器排放控制

为保证环管反应器中的浆液密度相对稳定,环管反应器的排料是采用控制反应器缓冲罐的液位进行连续排料控制的,为保证排料的连续性,同时设定了一个排料手操控制器。 1)控制回路图(见图5) 2)算法

17

第1期 顾祥柏等1环管聚丙烯装置复杂测量及控制

图4 进反应器R -21

单体及助剂的流量控制回路

图5 环管反应器排料控制回路图

当H S -23=ON 选择LI -23/1; 当H S -23=OFF 选择LI -23/2。

一般LIC -23驱动LV -23,H IC -28驱动HV -28;

当H S -29=ON 时 LIC -23驱动LV -23,HIC -28驱动HV -28; 当HS -29=OFF 时 LIC -23驱动HV -28,H IC -28驱动LV -23。

5 结论

环管反应聚丙烯的反应过程比较复杂,对控制系统的测量与控制要求较高,并且对不同的产品牌号,许多控制参数需要修正,因此在控制系统实施

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工艺操作的方便性、控制系

统修改实施的灵活性,才能构成一个既满足工艺要求,又安全可靠的过程控制系统。

(上接第10页)

3 Shaw A M ,Doyel óF J,Schw aber J S.A Dynamic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Nonlinear Process M https://www.doczj.com/doc/a919014731.html,puter chem.Engng,1997,21(4):371-385

4 Zhang J,M orris A J.Fuzzy neural networks for nonli near s ys tems

modelli ng.IEE Proc.-Control The ory Appl.,1995,142(6):551-5615 徐立鸿1预测控制的研究现状及问题1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4,11(1):121~125

6 王 伟,杨建军1广义预测控制:理论、算法与应用1控制理论

与应用,1997,14(6):777~785

7 韩清龙1不确定性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设计:[学位(博士)论文].上海:华东理工大学,199611~78 葛建华,孙优贤1容错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杭州:浙江大

学出版社,19941171-207,239~261

9 孙金生,李 军,冯缵刚等1鲁棒容错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理论

与应用,1994,11(3):376~380

10 M artin E B,M orris A J ,Zhang J.Process performance monitoring

using multivari ate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IEE Proc.-Control T heory Appl.,1996,143(2):132~144

11 刘 磊,张宇明,钱积新1统计过程控制在连续过程中的应用1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7,24(2):37~43

12 于静江,周春晖1过程控制中的软测量技术1控制理论与应

用,1996,13(2):137~144

13 吴沧浦1优化新技术的进展与自动控制1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4,11(1):106~109

14 李 兵,蒋慰孙1混沌优化方法及其应用1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7,14(4):613~615

15 万百五1大系统智能控制的进展1控制理论与应用,1994,11

(1):118~121

16 Crow e C M .Data Reconci liation -Progress and Challenges,J.

Proc.Cont.,1996,6(2/3):89-98

17 李红军,秦永胜,徐用懋1化工过程中的数据协调及显著误差

检测1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7,24(2):25~32

18 金以慧,王桂增,王诗宓1过程控制的发展与展望1控制理论

与应用,1997,14(2):145~15619 Brambilla A,Trivella F.Esti mate Product Quality w ith ANNs.

Hydrocarbon Processing,Sept.1996:61-6620

Friedman Y Z.M odel -Based Control of Crude Product Qualities,H ydrocarbon Processing,Feb.1994:97-106

18石油化工自动化 1999年

ABST RACT S AU T OMAT ION IN PET RO-CHEM ICAL IN DU ST RY Bimonthly T otal l167,l11999;Publi sh ed on Feb.20,1999,(Initial Issue in M ay of1964)

A Discussion on Several Issues in Process C ontrol

L iu Shir ong.Depart.of Automation&Com puter of Ningbo Uni.,Ning bo,315211

Yu Jinshou.Research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East China Uni.of Scienc e&Technology,Shanghai,200237 Abstract:After a brief review 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process automation, the major theor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process modeling,advanced process control,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in process control are discussed and some flourishing 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mentioned_ above area also introduced.

Keywords:Process control;Process modelling;Advanced process c ontrol;Process optimization;Data rectification The Engineering for Control System of C omposed Variables

X u Yiheng.Zhejang Fuzzy T echnical Engineering Co.,Hangzhou,310027

K e Yanran.Hanzhou M agnetic Tabe Factory,H ang zhou,310023

Abstract:With new challenges to instrument engineers put forw ard continually from real industrial process,new control ideas and methods in the area of process control are emerging in an endless stream.An introductory example is level control system of three pulses for boiler.Sever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composed variables are introduced.

Keywords:Composed variable;Control system;Engineering

The Complex Measurement and C ontrol for Loop Reactor Polypropylene

Gu Xiangbai,Zhang Six iu,H uang Buyu.Beijing Petrochem ical Eng.Co.,Beijing,100101

Abstract:T he complicat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loops in the unit combining the features of loop react /Liquid Noumenon M ethod0in polypropylene process are analy zed.T he primal setting value of PID,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process v ariable,tem perature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 arithmetic,relative, parameters,implementation and detail arithmetic of complex control loops are provided.

Keywords:Loop react;Polypropylene;PID parameter;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Complex control loop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C onstruction of Instrument in CCR Unit

Dai Gongbai,Song Zhaoquan,Gong Fubiao.Jinling Superintending Co.,Nanjing,210033

Abstract:By applying project superintending method to control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of instrument for the unit,good result is achieved.It has assured the comm ission successfully in first time and gets good comment from French ex perts.

Keywords:Instrument engineering;Project superintending;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s

A Nonlinear Principal Regression Estimator for Product C omposition of a Distillation Tower

Wen Zhong,Yu Jinshou H ua X iangm ing.Research Institute of Automation,ECU ST,Shanghai,200237 Abstract:To estimate the product composition for an ideal binary distillation tow er based on tray temperatures is discussed.After comparing linear principal regress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 estimator,it is found that the nonlinear principal reg ression estimator based on the neural networks is more accurate in steady state and has better dy nam ic properties.

Keywords:Partial least squares;Nonlinear principal c omponent regression;Experiment design;Inferential c ontrol The Communication C onnection Between DCS and Subsystem(?)

Zheng Yaping yp-zheng@peach.ifnet.or.jp

Abstract:Because the communication in industry control system relates the safety of large equipment that it controlled,hig her requirement for its reliability and rationality is necessary.Because the communication in industry control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in com mon computer and involved w ith many different type of field signal,industry control system requires hig her reliability,it often adopts special communication ag reement. Now the communication betw een main system and subsystem in DCS-com munication interface of DCS serial ports,com munication methods,MODBUS communication agreement etc.is introduced.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YOKOGAWA CENTUM-CS and GE MARK-V is introduced detail as an example for reference.

Keywords:DCS;Subsystem;C ommunication

建筑行业-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规定

建筑行业-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规定 WD/CX 17——04A 1、目 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符合要求,从而满足工程施工监视和测量需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形成过程中使用包括经纬仪、水准仪、磅秤、氧气表、乙炔表、压力表、兆欧表、接地电阻表、钢尺、盒尺、试验设备等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 3、定义 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 4、职责 4.1质量技术处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归口管理,负责自检器具自检。 4.2项目部计量员负责本项目部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使用及维护,做到定期送检。 4.3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使用及维护,做到帐、卡、物相符合,定期送检。 5、工作程序 5.7购置 5.1.1购置时由各部门根据需要提出购置申请,报主管领导批准后购置。 5.1.2所购置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否则不得购买, 5.2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5.2.l公司质量技术处对公司范围内监视和测量装置建立台帐,统一编号和管理。 5.2.2公司各部门、项目部对本部门使用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设备、器具、工具建立台帐。 5.3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校准 5.3.1新采购监视和测量装置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方法有: a)新购置监视和测量装置应送至经政府计量管理部门授权计量器具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b)简易、计量性能不易改变低值易耗一般管理器具,使用部门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按

规定由生产安全处负责自检。 5.3.2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合格证书由生产安全处保存,使用部门保存检定证书复印件。5.3.3公司质量技术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计量器具使用情况在“计量器具登记台帐”中注明检定日期及有效日期。 5.3.4各项目部对现场使用计量器具建立台帐。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对未检定或己检定而超出有效期计量器具及时送检,并在“计量器具登记台帐”中注明检定日期和有效期。 5.3.5各项目部计量员应依照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或校准周期,组织送检工作,公司试验室负责组织本单位试验设备检定或校准工作。 5.3.6当使用者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标准状态或超出险定有效期时,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并组织有关人员对该设备所检测结果进行复验,评定已检测结果有效性,并将偏离标准状态或超出检定有效期设备送检定部门复检。 5.3.7对已到检定周期但短期内不使用计量器具可暂不检定或校准,但使用前必须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再使用。 5.4测量和试验设备检定状态标识,己检合格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具有检定合格证书,原始合格证书由生产安全处存档,使用部门保存复印件。检定合格设备上粘贴合格卡,卡上注明检定有效日期及设备编号等。 5.5检验、测量、试验装置使用及维护保养 5.5.1监视和测量装置应根据操作规程,在规定环境下使用。 5.5.2各项目部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对其进行必要调整、校对,在使用完毕后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5.6监视和测量装置封存及报废 5.6.1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因故一年内未使用,应纳入封存管理,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将设备封存,封存设备应有明确标识。 5.6.2封存设备如需起用,要重新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6.3监视和测量装置需报废时,应向公司生产安全处申请,注明原因,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予以报废,同时在各级帐、卡中注销。 5.8计量器具标识 经过检定计量器具根据检定结果及使用情况分为四种状态: 合格、待检、报废、封存,各类标识要注意保持完好状态。

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课程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基本摘要及要求: 设计一个放大器系统,当传感器电阻值变化±1%时,放大电 路能够产生±6的输出电压。要求偏差为0时输出为0,偏差为1%时输出为6V,偏差为-1%时输出为-6V,误差不超过±2%。 一、电路结构及原理说明: 该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基准电压源电路、测量电桥电路、放大电路。 电路框图如下所示: 基准电压源测量电桥放大电路 1.基准电压源:为测量电桥提供一定精度要求的7.0V基准电压,采用5.6V稳压管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结合实现。 2.测量电桥电路:当电桥的所有阻值都相同时,输出电压为零。当有一电阻发生变化时将会有电压输出。此电路可以等效为传感器测量电路,测取的温度变化量并将其转化成电压变化。 3.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用于将测温桥输出的微小电压变化(ΔV)放大,使其满足性能要求。放大电路采用两个同相电压跟随器(作为输入缓冲器)与两级放大器组成,其中第一级放大器为差动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为可以方便调节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二、测量电路和参数计算

1、基准电源电路 基准源输出电压为V+=7V ,稳压管电压为5.6V ,取稳压管的稳定电流为1~1.2mA 。 根据基准源电路有 Vz RJ RJ Vo )1 2 1(1+ = 25.16 .50 .7)121(1==+=RJ RJ Vz Vo 得到: 25.01 2 =RJ RJ 选RJ2=10k Ω,可得RJ1=40k Ω。 由于 JF JF F R R Vz Vo I 6 .50.7-=-= R11 R21 R22 R31 R32 R41 R42 vo vi1 vi2 . . . VS RJ1 RJ2 RJ3 RJ4 RJF DJ1 Vz V+ . . . . R1 R3 R4 R2(1+δ|) Vo . . . . . . . .

五大聚丙烯生产工艺

5大聚丙烯生产工艺(二) 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主要包括巴塞尔公司的Spheripol工艺、日本三井化学公司的Hypol工艺、北欧化工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Spheripol工艺。Spheripol工艺由巴塞尔(Basell)聚烯烃公司开发成功。该技术自1982年首次工业化以来,是迄今为止最成功、应用最为广泛的聚丙烯生产工艺。Spheripol工艺是一种液相预聚合同液相均聚和气相共聚相结合的聚合工艺,工艺采用高效催化剂,生成的PP粉料粒度其催化剂生产的粉料呈园球形,颗粒大而均匀,分布可以调节,既可宽又可窄。可以生产全范围、多用途的各种产品。其均聚和无规共聚产品的特点是净度高,光学性能好,无异味。Spheripol工艺采用的液相环管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 (a)有很高的反应器时-空产率(可达400kgPP/h.m3),反应器的容积较小,投资少; (b)反应器结构简单,材质要求低,可用低温碳{TodayHot}钢,设计制造简单,由于管径小(DN500或DN600),即使压力较高,管壁也较薄; (c)带夹套的反应器直腿部分可作为反应器框架的支柱,这种结构设计降低了投资; (d)由于反应器容积小,停留时间短,产品切换快,过渡料少; (e)聚合物颗粒悬浮于丙烯液体中,聚合物与丙烯之间有很好的热传递。采用冷却夹套撤出反应热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大,传热系数大,环管反应器的总体传热系数高达1600W/(m2.℃); (f)环管反应器内的浆液用轴流泵高速循环,流体流速高达7m/s,因此可以使聚合物淤浆搅拌均匀,催化剂体系分布均匀,聚合反应条件容易控制而且可以控制得很精确,产品质量均一,不容易产生热点,不容易粘壁,轴流泵的能耗也较低; (g)反应器内聚合物浆液浓度高(质量分数大于50%),反应器的单程转化率高,均聚的丙烯单程转化率为50%-60%。以上这些特点使环管反应器很适宜生产均聚物和无规共聚物。Spheripol工艺一开始使用GF-2A、FT-4S、UCD-104等高效催化剂,催化剂活性达到40kgPP/gcat,产品等规度为90%-99%,可不脱灰、不脱无规物。 目前该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与采用单环管反应器的第一代技术相比,第二代技术使用双环管反应器,操作压力和温度都明显提高,可生产双峰聚丙烯。催化剂体系采用第四代或第五代Z-N高效催化剂,增加了氢气分离和回收单元,改进了聚合物的高压和低压脱气设备,汽蒸、干燥和丙烯事故排放单元也有所改进,增加了操作灵活性,提高了效率,原料单体和各项公用工程消耗也显著下降。所得产品颗粒度更加均匀,产品的熔体流动指数范围更宽(从0.3-1600.0g/10min),可生产高刚性、高结晶度和低热封温度的新PP牌号。Spheripol工艺的抗冲共聚反应采用气相法生产,反应器是一个或两个串联的密相流化床反应器{HotTag}。反应器采用气相法密相流化床。采用一个气相反应器系统可以生产乙烯含量在 8%-12%(质量分数)的抗冲共聚物,如果需要生产橡胶相含量更高且可能具有一个以上分散相的特殊抗冲共聚物(如低应力发白产品),则需要设计两个气相反应能够器系统,保持两个气相反应器系统中的气相组成和操作条件独立,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共聚物添加到均聚物中。 采用汽蒸和干燥两步法处理聚合物,可以很容易将汽蒸尾气中的蒸气冷凝而分离出纯烃类单体,能够完全回收利用尾气中的烃类,降低单体的消耗。闭路氮气干燥系统也降低了装置的氮气消耗量。此外,Spheripol 工艺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易于分步建设(如先上均聚物生产系统,在适时增加气相反应系统),装置的生产能力也容易扩大。Spheripol工艺有严格完善的安全系统设计,使装置有很高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新一代Spheripol工艺采用纯的添加剂加入系统,使产品质量更加均一稳定,

本体环管法聚丙烯装置的消防设计(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本体环管法聚丙烯装置的消防 设计(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本体环管法聚丙烯装置的消防设计(最新 版) 1聚丙烯装置生产工艺现状及工艺流程 1.1生产工艺现状 聚丙烯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通用树脂,根据反应介质和反应器构形,聚丙烯装置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本体工艺,聚合反应在液体丙烯中进行,反应器为液体釜式反应器或环管反应器;二是气相法工艺,丙烯直接聚合生成固体聚合物,反应器为流化床、卧式搅拌床和立式搅拌床;三是浆液法工艺,丙烯溶解在丁烷、戊烷、己烷、庚烷或壬烷等烃类稀释剂中,反应器为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间歇搅拌槽式反应器或环管反应器。目前世界约55%的聚丙烯装置是本体法,25%是气相法,20%是浆液法。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我国共有113套中、小型聚丙烯装置,其中采用环管式反应器液相—气相本

体组合工艺(Spheripol)的约占45%,采用釜式反应器液相—气相本体组合工艺(Hypol)的约占21%,采用国内自行开发的液相本体环管法工艺的约占25%,采用其他工艺的约占9%。 1.2工艺流程 在众多的聚丙烯生产方法中,采用本体环管法技术生产的聚合物产品范围最宽,包括均聚物、无规共聚物?三元共聚物和耐冲击共聚物,是当代最具竞争力的生产方法之一。1995年以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pheripol工艺基础上,研制开发了“7万吨/年环管法聚丙烯成套技术”,该技术以炼厂丙烯为原料,包括催化剂、环管反应器等关键设备、全套工艺包括工程设计。目前在长岭、福建、九江、武汉、济南等炼厂已分别建成5套各为7万吨/年的环管聚丙烯装置,装置运行良好,标志着我国聚丙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产本体环管法聚丙烯成套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丙烯原料经保安精制系统脱水、脱氧后成为精丙烯,经计量罐进入环管反应器,主催化剂、活化剂、分子量调节剂、给电子体等也经过计量罐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器。液相丙烯在75℃、3.5MPa压力下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测量和监视装置进行控制,确保测量和监视结果的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和监视用的装置。 3 职责 3.1技术部 a) 负责对偏离校准状态的测量、监控设备的追踪处理; b) 负责对测量和监控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3.2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的监视和测量设正确使用并维护设备,并按 有关校准规程定期校准。 4 程序 4.1 测量和监视设备的采购及验收 根据所需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配置测量和监视设备, 对其的采购和验收,执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 序》中对生产设备采购的管理规定。 4.2 测量和监视设备的初次校准 a) 经验收合格的测量和监视设备,由技术部负责送国家 计量部门检定或自行校准,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对 合格品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技术部负责

对该设备编号,建立《测量监视设备履历卡》,记录 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 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等;并填写《测量监 视设备一览表》; b) 对于没有国家标准的设备,应记录用于校准的依据; c) 技术部负责测量、监视设备的发放。 d)本公司没有用于监视测量的软件 4.3 测量、监视设备的周期校准 4.3.1 每年十二月技术部编制下年度《计量校准计划》, 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校准。 a) 对需外校的设备,由技术部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 门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报告; b) 对需进行内部校准的设备,技术部应编制相应的《内 部校准规程》,规定校准的方法、使用设备、验收标 准及校准周期等内容,经技术部负责人批准,由技术 部实施并填写《内校记录表》。 4.3.2 校准合格的设备,由校准人员贴《合格标签》,并 标明有效期;部分功能或量程校准合格的,贴《限 用标签》,标明限用的范围;校准不合格的,贴 “不合格标签”,修理后重新校准;对不便粘贴 标签的设备,可将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或由使用 者妥善保管 4.4 测量、监视设备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控制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课设传感器测量系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院(系):信息系 专业:班级: 课程设计题目: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放大器系统,当电阻值变化±1%时,放大电路能够产生±6V的输出电压。要求偏差为0时输出为0,偏差为1%时输出为6V,偏差为-1%时输出为-1V,误差不超过±2%。 设计任务总述:对设计题目进行分析,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确定基准电压源:为测量电桥提供一定精度要求的7.0V基准电压,然后修改电路,进行参数计算.,测量当电阻值变化±1%时,放大电路能够产生±6V的输出电压;要求偏差为0时输出为0,偏差为1%时输出为6V,偏差为-1%时输出为-6V,误差不超过±2%;最后电路仿真实验。 工作计划及安排: 熟悉课题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甄选资料的相关内容,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寻找参考电路,修改电路,进行参数计算.调试(仿真),如不成功,返回第2步整理数据;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摘要: 设计一个放大器系统,当电阻值变化±2%时,放大电路能 够产生±8V 的输出电压。要求偏差为0时输出为0,偏差为2%时输出为8V ,偏差为-2%时输出为-8V ,误差不超过±5%。 一、电路结构及原理说明: 该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基准电压源电路、测量电桥电路、放大电路、电平转移电路。 电路框图如下所示: 1.基准电压源:为测量电桥提供一定精度要求的7.5V 基准电压,采用5.6V 稳压管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结合实现。 2.测量电桥电路:当电桥的所有阻值都相同时,输出电压为零。当有一电阻发生变化时将会有电压输出。此电路可以等效为传感器测量电路,测取的温度变化量并将其转化成电压变化。 3.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用于将测温桥输出的微小电压变化(ΔV )放大,使其满足性能要求。放大电路采用两个同相电压跟随器(作为输入缓冲器)与两级放大器组成,其中第一级放大器为差动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为可以方便调节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4.电平转移电路: 二、测量电路和参数计算 基准电压源 测量电桥 放大电路 电平转移电路

聚丙烯环管法设计解析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10万吨聚丙烯(环管法)运行方案的设计学院名称:化学化工学院 指导教师: 班级:高材 091 学号: 学生姓名: 2012年5月20日

目录 设计内容及要求 (2) 1、聚丙烯合成工艺 (3) 1.1绪论 (3) 1.2多釜串联气液组合生产聚丙烯的仿真实验 (6) 1.3环管法气液组合聚合工艺的介绍 (7) 1.4多釜串联与环管法两种工艺的评价 (8) 2、环管法生产聚丙烯运行方案的设计 (9) 2.1密度控制范围 (9) 2.2原料进料量 (11) 2.3实验装置图 (12) 2.4聚丙烯生产开车方案 (13) 2.5装置正常操作 (15) 2.6装置正常停工过程 (15) 3、参考文献 (15)

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目的 让学生所学的聚丙烯合成工艺理论与聚丙烯的生产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得到动手操作能力、故障处理能力、工艺协调及工艺管理能力的综合训练。 二、设计任务 1、设计项目:聚丙烯生产运行方案的设计; 2、设计工艺:环管法液相本体聚合工艺; 3、设计产能:年产10万吨; 4、设计范围:生产工艺的正常开车,正常运行,正常停车。 三、设计工艺条件 进料比R200:R201=1:10 预聚釜R200:T=18℃,P=3.5MPa 环管高H=9m,体积V=0.46m3, 物料流速=4m/s,停留时间=4min。 聚合釜R201:T=70℃,P=3.2MPa 环管高H=30m,体积V=45m3, 物料流速=78m/s,停留时间=1.5h, 终点用密度控制射线检测,转化率55%-65%。 四、设计内容 1、聚丙烯的合成工艺 1.1概述; 1.2多釜串联气液组合生产聚丙烯的仿真实验; 1.3环管法气液组合聚合工艺的介绍; 1.4多釜串联与环管法两种工艺的评价。 2、环管法生产聚丙烯运行方案的设计 2.1设计重点密度控制范围; 2.2设计原料的进料量; 2.3设计聚丙烯生产开车、停车方案; 2.4设计聚丙烯生产运行方案。 五、设计要求 1、给出聚合工艺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史; 2、给出多釜串联与环管法聚合工艺的差异及优缺点; 3、给出环管法聚合工艺流程及终点控制、原料流量等工艺参数; 4、给出完整的开机方案、运行方案及停机方案。 指导教师:年月日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使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时达到管制化与系统化,通过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及测量软件的控制、校准和维修其精度与稳定性,确保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保证产品品质及测量结果的信赖度。 2.范围:直接用于公司产品设计、开发、工程分析、生产、检测及仓储等各环节或过程之监视和测量装置。 3.定义 3.1计量: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3.2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 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3内校:公司内部具有校验设备或能力者,由公司内部人员自行校正。 3.4无须校正之仪器:表示该量具仪器精度不高,检验量测不做品质判定之仪器之使用为提供参考用之设备或量具。 3.4外校:公司内部无此校验设备或能力者,须送外部机构执行校正。 3.5游校:大型或不适合搬动之仪器,且公司内部无此校验设备或能力者,须请外部校验机构莅临本厂执行检定和校准, 亦称下厂校验。 3.6周期校准:为确保仪器在一间隔时间内,仪器设备量测值误差能保持在允许差误差范围内、确保其所用、所需的 准确度和精密度,而进行定期的校准。 3.7重关仪器设备:价值大、操作较复杂的仪器,典型范围有:SMT、变频仪、耐压仪、回流焊、直流电源、PCBA 综合测试仪、成品综合测试仪、示波器、数据采集仪、LCR电桥等。 4.职责 4.1使用部门:仪器、量具申购、使用、保管、日常保养和维护,异常问题的提报。 4.2物控部:仪器、量具的采购,仪器设备重大故障时协调工程部与外部厂商的联络处理。 4.3品质部计量室:对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台账管理,校准计划的制定以及校准规范和操作指引编写:对计量器具执行 内、外部检定、校准结果的评估、标准件的保管、异常情况确认和处理。 4.4 工程部ME:参与对重关仪器设备的验收,实施对仪器设备的维修和故障处理。 4.5所有仪器设备的申购均需报生产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 5.程序内容 5.1仪器申购 5.1.1因生产、检验或设计等需要计量仪器时,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填写“设备申购单”(三联单,经审批后 交采购一联、计量员一联,自留底),写明仪器用途、范围、精度要求等信息。 5.1.2设备申购单经部门主管初审,品质主管、工程主管复核,生产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物控部采购。 5.2验收 5.2.1当仪器到货后,采购通知计量员验收(重关仪器设备由工程部ME共同验收):核对由厂商提供的检验证明 及测量精度是否符合申购要求;按照装箱单检查附件及相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外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并通电测 试电气性能是否正常(视仪器类型来定)。 5.2.2验收结果写入“设备验收单”(两联),第一联计量员留存,第二联交采购。新购仪器,使用前由计量员安 排校验(内校或外校,参见5.4),校验合格后,才可视为合格仪器。 5.2.3验收合格的仪器,所配备的相关资料,如使用说明书、性能指标参数、保修卡等,由计量员统一归档和管理,保存期限为仪器报废止。 5.2.4若验收不合格,则通知采购办理退货。 5.3编号、登录、建档 5.3.1编号登记: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给予编号并登录于“设备管理台账”内,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号规定则参照“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号指引”执行编号、建档,加贴标签(ROHS仪器加贴ROHS标,参照《产品标识和追溯程序》)。重关仪器设备,建立“设备履历表”、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指导书。 5.3.2发放:申请部门或个人在填写“设备申领单”经部门主管审核和工程主管批准后计量室按照各部门提出的 “设备申购单”计划,发放经验收、检定、校准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领用人应检查其编号、合格证、操作指导书及配件是否齐全和有效,确认无误后在“设备管理台账”上签字。 5.4校验作业 5.4.1 校验政策: 5.4.1.1内校:内校环境条件和方法等依内部“计量器具校准规范”执行,计量室每月月底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次月内 校计划通知单,使用单位按照通知单计划送检。 5.4.1.2外校:公司内部没有校验能力的仪器以及用于作为内校的基准件,均送外校验。外部检定或校准机构, 必须是被国家计量检验机构认可并且符合国家各项检定和校准标准要求,持有国家“计量授权证书”的法定单位。

电压测量装置课程设计

1、 电压测量装置原理及结构图 如图1-1是一个电压测量装置,也是一个反馈控制装置。1 e 是待测量电压,2e 是指示的电压测量值。如果2e 不同于1e ,就产生误差电压12e e e =-,经调制、放大后,驱动两相伺服电动机运转,并带动测量指针移动,直至21e e =。这时指针指示的电压值即是待测量的电压值。 系统由于比较电路、机械调制器、放大器、两相伺服电动机及指针结构组成。首先,考虑负载效应应分别列写各元部件的运动方程并在零初始条件下进行拉什变换,于是有 比较电路 12()()()E s E s E s =- 调制器 ()()U s E s = 放大器 ()()a A U s K E s = 两相伺服电动机 ()m m s M C s s M Ω=-Θ+ ()s M a M C U s = 2()()m m m m m M J s f s s s =Θ+Θ 式中,m M 是电动机转矩;s M 是电动机堵转转矩;()a U s 是控制电压;()m s Θ是电动机角位移;m J 和m f 分别是折算到电动机上的总转动惯量及总粘性摩擦系数。 绳轮传动机构 ()()m L s r s =Θ 式中,r 是绳轮半径;L 是指针位移。 测量电位器 21()()E s K L s = 式中,1K 是电位器传递函数。

图1-1电压测量装置系统结构图 2、 电压测量装置的传递函数 根据系统结构图,可求得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分别 为: 开环传递函数 1(1) A m m K K r K G s T s ???=+C(s)(s )=R(s) (2-1)闭环传递函数 1 2 1()A m A m K K r K s T s K K r K s φ???=++??? (2-2) 其中,取放大器的开环增益A K =2,两相伺服电动的开环增益m K =10,绳轮半径r 取0.4,测量电位器的开环增益1K =2.5,m T =1 则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写为

试述聚丙烯(环管法)生产静电引起粒(粉)料爆燃事故预防措施——工艺概述(1)(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66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试述聚丙烯(环管法)生产静电引起粒(粉)料爆燃事故预防措施——工

试述聚丙烯(环管法)生产静电引起粒(粉)料爆燃事故预防措施——工艺概述(1)(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对环管法聚丙烯生产工艺及聚丙烯特性进行简要 介绍;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爆燃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 析,并提出了预防爆燃的多项措施。 湖南长盛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采用Spheriplol 液相本体法工艺,1998年4月建成投产,聚丙烯本 色粒料原设计能力为70kt/a,设计可生产25种牌号 产品,20xx年5月经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达 100kt/a。具体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原料丙烯经过精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并在

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在环管反应器内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好的聚丙烯粉料随同部分未聚合的丙烯一起排到高压闪蒸罐D301,脱除大部分丙烯(事故状态下高压闪蒸罐D301前后均可以切向排放罐D602),丙烯经回收后再利用,聚丙烯粉料直接排至低压闪蒸罐F301及过滤器F302,在此再脱除残余丙烯后,排入汽蒸罐D501,以使聚丙烯粉料中的催化剂失活,再进入干燥罐D502用热氮气干燥,干燥好的聚丙烯粉料用氮气送至粉料缓冲罐D802,加入一定添加剂后进行挤压造粒并干燥后用压缩空气送至成品料仓D901,按要求用压缩空气输送进行均化,产品质量合格后用压缩空气送至成品贮罐D902后进行包装。(童世龙)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和执行本规定,对监视和测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处于受控状态,并保证监视和测量装置在使用时与要求的能力一致,以满足规定使用要求。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车间、部门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本制度由能源计量部制订并负责修订。 第四条各车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本标准适用于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备、验收、检定(校准)、标识、使用、保管、维修和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第三章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管理 第五条能源计量部负责编制全公司的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外检计划,实施送检。 第六条仪表车间 a)负责对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的校准;根据需要编制内部校准规程; b)负责对偏离校准状态的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的追踪处理; c)负责对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d)建立完善设备登记台帐。 第四章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的分类管理 第七条仪表车间按国家规定要求对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按A、B、C分类。 第八条重点控制的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包括公司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对外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方面属于强制检定的器具、设备,属A类测量器具、设备。此类设备能源计量部按照年初外检计划必须送市技术监督局校准、检验。 第九条一般的控制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用于产品实现过程和工序检验和试验监视和测量的器具、设备为B类器具、设备。此类器具、设备由市技术监督局授权本公司的标准校验台由仪表车间有资格证书人员按内校规程校准,在过程监视中,由仪表车间仪表工定时检查其完好性。 第十条简要的控制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在监视过程中,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器具、设备,为C类器具、设备。发现其损坏由仪表车间仪表工立即更换。 第五章采购和验收管理 第十一条各车间、分厂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需配置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先填写购置监视和测量器具、设备申请表,上报主管副总审批。 第十二条审批后,各车间、分厂报物资管理部。 第十三条物资管理部根据对生产设备采购的管理规定要求,汇总成《月采购计划》,下达供应部,供应部根据比质比价采购规定,负责采购。 第十四条采购回来的器具、设备,经专业技术人员及物资管理部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进货验收单》,再办理入库手续。

国产脱砷剂在环管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

国产脱砷剂在环管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 1. 装置及丙烯原料情况 长盛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采用国产化海蒙特环管反应技术,聚合催化剂为第三代负载型高效催化剂,原料为从炼厂气中分离提纯的丙烯,装置设计年产量7万吨。 高效催化剂对丙烯原料有较严格的要求,原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砷等对催化剂有较大的毒害作用,聚合试验结果表明丙烯中砷含量超过30ppb (wt )时,催化剂活性将下降15%左右。装置工艺上要求聚合丙烯原料中砷含量小于30ppb(wt)。 根据测定,炼厂气丙烯中基本上都含有一定量的砷,而且今年来由于我厂加工原油品种较多,原料丙烯中砷的含量有一些波动。表1是装置对我厂原料丙烯中砷含量分析结果。 表1 装置原料丙烯砷含量情况 聚合级丙烯砷含量 原料丙烯砷含量 ppb ppb 最大 最小 平均 30 Max 260 15 88 从丙烯砷含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厂原料丙烯中砷含量超过了聚合工艺的允许值。为了对原料丙烯进行脱砷处理,装置在丙烯精制系统设置了脱砷工序。图1为装置丙烯精制原则流程。 图1 装置原料丙烯精制系统原则流程 我装置在第一生产周期,脱砷催化剂采用BASF 的R 3-12,从使用情况看,该催化剂的脱砷效果较好,丙烯脱砷后身含量均在30ppb 以下。但由于该催化剂价格比较昂贵,因此装置开车时丙烯精制系统两个脱砷塔钟只有一个充装了改催化剂。为了填补国内丙烯脱砷剂的空白,原化工部化肥工业研究所(昆山市精细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开发研制了新型丙烯脱砷剂9801。从该剂的实验结果看基本能满足聚丙烯装置丙烯脱砷的要求,为了推进装置“三剂”国产化工作,公 原料 丙烯 精制丙烯

司决定与昆山联营厂合作进行该催化剂的工业实验。 2.脱砷剂情况 2.1.丙烯脱砷原理 丙烯脱砷剂的主要组分为CuO、ZnO和Al2O3。当含砷丙烯与催化剂接触 时,丙烯中的AsH3与CuO接触反应生成Cu3As和As,后者沉淀再催化剂上并 且其中的一部分与催化剂形成新的铜、砷合金,从而将丙烯中的AsH3脱除。其反应式如下: 3 CuO + 2 AsH3→Cu3As + As + 3 H2O (1) 3 CuO + 2 AsH3→ 3 Cu + 2 As + 3 H2O (2) 2.2.昆山脱砷剂情况 昆山脱身剂9801属常温脱砷剂,用于常温下液相丙烯的精制脱砷。该剂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和正常工艺使用条件分别如表2、表3。 表2 9801脱砷剂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单位指标 外观黑色光泽圆柱体 直径mm 4.5~5 长度mm 4.5~5.5 堆比kg/l 1.4~1.6 强度N/cm ≥70 砷容%wt ≥8 出口砷ppb ≤30 表3 脱砷剂正常使用工艺条件 项目单位指标 温度℃环境温度 压力Mpa 不限装填高径比>4 空速hr-2~5 进口砷含量ppb ≤3000 昆山联营厂曾对生产的9801脱砷剂与进口R3-12进行了实验室对比评价,分析测试方法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工艺条件(H/D:10、空速:8~10hr-、进口砷含量:280~350mg/m3)下,9801脱砷剂的砷容(11.08%)和净化度等性能指标与R3-12相当。 3.9801脱砷剂在装置的使用情况 3.1.9801脱砷剂的装填及处理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与现场检查课程设计报告书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与现场检查课程设计 目的 :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合理设计与现场检查,可以减少计量差错和用户窃电的可能,对降低供电企业线损,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任务:自行查找有关电能计量装置原理的资料,并查阅其它相关信息,要求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的关键元件(流互的型号、接线方式,二次回路连接导线等)的选择与误差分析、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巡视检查项目及解决措施。 一、计量装置设计 1、计量装置的设置 a) 发电站上网关口计量点一般设在产权分界处,如发电站与电网公司产权分界点在发电站侧的,应在发电站出线侧、发电机升压变高压侧(对三圈变增加中压侧)、启备变高压侧均按贸易结算的要求设置计量点。 b) 局考核所属各供电所供电量的关口点一般设在35kV变电站的主变高压侧;所属各供电所相互间供电量的计量关口点一般设置在产权分界处。 c) 其他贸易结算用计量点,设置在产权分界处。 d)考虑到旁路代供的情况,各关口计量点的旁路也作为关口计量点。 e) 10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用户应配置防窃电高压计量装置,在用电客户配电线路高压计量装置前端T接口装设隔离刀闸,方便外校及处理计量装置的故障。 2、计量方式对于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采用三相四线的计量方式,对于中性点绝缘系统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的计量方式。 3、电能表的配置 a) 同一关口计量点应装设两只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相同等级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其中一只定义

为主表,一只定义为副表。 b) 安装于局所属变电站电能表应具有供停电时抄表和通信用的辅助电源。 c) 关口计量点应装设能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量以及四象限无功电量的电能表。 d) 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值应根据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进行选择,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值不得大于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值。电能表的最大电流值应选择4倍及以上标定电流值。 e) 10kV及以上贸易结算计量点,应配置具有失压报警计时功能的电能表或失压计时仪。 4、互感器的配置 a) 电压互感器选型应满足《电网公司系统主要电气设备选型原则》要求,110kV及以下计量用电压互感器应选用呈容性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b) 电压互感器二次应有独立的计量专用绕组。根据需要,宜选用具有四个二次绕组的电压互感器,即:计量绕组、测量绕组、保护绕组和剩余绕组。 c) 电压互感器二次额定容量的选择参考下表选择: TV 二次负荷核算值(VA) 0~10 10~20 20~30 30~50 50~70 70VA以上 TV 额定二次负荷取值(VA) 20 30 50 75 100 按1.5倍取对TV二次负荷处于0~10VA较小值时,考虑到选用过小的额定二次容量,不利于保证电压互感器的产品质量,电压互感器计量绕组的额定负荷宜选择20VA。一般情况下,电压互感器的计量、测量和保护绕组的额定负荷均应不大于50VA,如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所接的负荷超过此值时,可按实际值确定。 d) 互感器在实际负载下的误差不得大于其基本误差限。 e) 对于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应采用Y0/y0的连接方式。对于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应采用Y/y 的连接方式;35kV以下的宜采用V/V的连接方式。 f) 贸易结算用

聚丙烯生产装置工艺简介

1 装置简介 1.1 概述 本装置采用意大利HIMONT公司的SPHERIPOL工艺,该工艺采用的聚合反应器为液相环管反应器,用于聚丙烯均聚物的生产。 工艺名称:SPHERIPOL液相本体法 承包商:北京石化工程公司(BPEC) 装置占地面积:3.3公顷 设备总台数:354台 管道总长约:40km 装置年生产能力:7×104t/a PP均聚物本色颗粒 装置年操作时间:7200h 装置h生产能力:9.7吨 装置产品牌号:25种牌号 装置生产线:1条 装置包装线:2条 1.2 装置组成 本装置由下列工艺操作单元组成 100单元:主催化剂、三乙基铝、给电子体和防结垢剂的配制和计量 200单元:催化剂预接触、丙烯预聚合和丙烯聚合 300单元:聚合物的闪蒸脱气和丙烯单体回收 500单元:聚合物的汽蒸和干燥 600单元:排放系统、废油处理和工艺辅助设施 700单元:丙烯精制 800单元:聚合物添加剂的加入和挤出造粒 900单元:聚合物颗粒的掺混、储存、包装和码垛 另外装置还包括丙烯的预精制和消防系统 1.3 工艺简述 从界区来经过预精制的丙烯经丙烯精制单元脱除杂质后进入丙烯储罐,再经丙烯进料泵分别进入预聚合和聚合反应器,氢气由氢压机送入丙烯总管与丙烯混合。配制后的主催化剂、活化剂和给电子体经计量连续加入预聚反应器,少量聚合的聚丙烯包裹着催化剂颗粒随大部分丙烯连续地从预聚反应器进入聚合反应器,反应器内的物料在轴流泵的作用下强制高速循环,进行较均匀的液相本体聚合,聚合热由反应器夹套冷却水带走。流出反应器的淤浆经一蒸汽套管加热后依次进入高低压闪蒸罐,未反应的气态丙烯与聚合物分离后经压缩、冷凝后循环使用。闪蒸后的聚丙烯经过汽蒸脱活和氮气干燥后,加入一定量添加剂,经挤压造粒,产品颗粒掺混后送去包装、码垛和贮存。

本体环管法聚丙烯装置的消防设计-安全工程师考试.doc

摘要: 介绍了聚丙烯装置的生产工艺现状及本体环管法聚丙烯装置的工艺流程, 从建筑防火、工艺防火和消防系统设置三个方面对装置的消防设计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聚丙烯装置; 工艺流程; 消防设计 1 聚丙烯装置生产工艺现状及工艺流程1 生产工艺现状聚丙烯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通用树脂,根据反应介质和反应器构形, 聚丙烯装置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本体工艺, 聚合反应在液体丙烯中进行,反应器为液体釜式反应器或环管反应器; 二是气相法工艺, 丙烯直接聚合生成固体聚合物, 反应器为流化床、卧式搅拌床和立式搅拌床; 三是浆液法工艺, 丙烯溶解在丁烷、戊烷、己烷、庚烷或壬烷等烃类稀释剂中,反应器为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间歇搅拌槽式反应器或环管反应器。目前世界约55% 的聚丙烯装置是本体法, 25% 是气相法, 20% 是浆

液法。据统计, 截至1998年底, 我国共有113 套中、小型聚丙烯装置, 其中采用环管式反应器液相—气相本体组合工艺(Spheripo l)的约占45% , 采用釜式反应器液相—气相本体组合工艺(Hypo l) 的约占21% , 采用国内自行开发的液相本体环管法工艺的约占25% , 采用其他工艺的约占9%。2 工艺流程在众多的聚丙烯生产方法中, 采用本体环管法技术生产的聚合物产品范围最宽, 包括均聚物、无规共聚物?三元共聚物和耐冲击共聚物, 是当代最具竞争力的生产方法之一。1995 年以来,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pheripo l 工艺基础上, 研制开发了“7 万吨/年环管法聚丙烯成套技术”, 该技术以炼厂丙烯为原料, 包括催化剂、环管反应器等关键设备、全套工艺包括工程设计。目前在长岭、福建、九江、武汉、济南等炼厂已分别建成5 套各为7 万吨/年的环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1.0 目的 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0 职责 3.1 质量策划小组负责确定检测设备的需求。 3.2技术部负责专用检具、样板的设计。 3.3 生产部负责组织专用检具、样板的制造。 3.4 供应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5 质保部负责: a) 组织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和维修; b) 监视和测量装置更新的审核; c) 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检测结果有效性进行评审。 3.6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确认。 3.7 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和维护,提出更新申请。 4.0 工作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确定 4.1.1根据产品的要求,质量策划小组在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时,须确定 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并确保其测量能力与规定的测量要求相一致。 4.1.2实施检测工作的部门,根据质量策划小组确定的检测设备的要求,选 择适当的检测设备,填制《购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申请表》,经质保部部部长、技术部部长审核,由供应部按《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实施采购。 4.1.3 技术部根据先期策划的设计所需的检具,由生产部负责组织检具的制造,并确保检测设备应在试生产之前完成配备。 4.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验收、鉴定 4.2.1 新购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质保部须核对其名称、型号、精度、生产 厂家、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与所采购要求是否相符,若相符,则对其进 行编号,登记入《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台帐》中,建立《检验、测量和检 验设备履历表》。 4.2.2新购进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装置必须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贴附计量《合格证》,各部门填写《领料单》,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到工具室领取。 4.2.3 新购进检测设备检定/校准不合格,无法修复的,经技术副总审批同意后,由供应部将该检测设备退回原供应厂家。 4.3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 4.3.1对于需要确保测量有效的场合下使用的计量器具,质保部应根据检测设备的精度、使用频次、磨损等情况,于每年12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的《仪器、仪表、量具年度校准计划》,经质保部部长审核,公司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2 需外校时,由计量管理员负责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或联系国家计量单位到厂内进行校准,并要求校准单位出据相应的校准报告,保证其溯源性。 4.3.3 需要内部校准时,由质保部负责编制相应的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规定校准的周期、方法、测量标准及验收准则等内容,经质保部部长批准后,作为校准的依据,校准后填写相应的《计量器具内校记录》。内校过程中所用的测量标准应确保能够溯源至国际或国家标准,若不存在这样的测量标准,则应记录校准所依据的标准件。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压检测系统设计_课程设计说明书

山东建筑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压检测系统设计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B课程设计 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11 姓名:张安珍 学号:2011081342 指导教师:张君捧 完成日期:2015年1月

目录 摘要......................................................... I I 正文.. (1) 1 设计目的和要求 (1) 3 设计内容和步骤 (2) 3.1单片机电压测量系统的原理 (2) 3.2 单片机电压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3) 3.2.1 硬件选择 (4) 3.2.2 软件选择 (4) 3.3 硬件电路的设计 (4) 3.3.1 输入电路模块设计 (4) 3.3.2 LM7805稳压电源电路介绍 (5) 3.3.3 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5) 3.3.4 A/D转换设计 (7) 3.3.5 单片机模块的简介 (9) 3.4系统软件的设计 (12) 3.4.1主程序的设计 (12) 3.4.2 各子程序的设计 (14) 总结与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一系统整体电路图 (18) 附录二 A/D转换电路的程序 (19) 附录三 1602LCD显示模块的程序 (21)

摘要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成为广大电子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手段。对测量的精度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压的测量甚为突出,因为电压的测量最为普遍。本设计在查阅了大量前人设计的数字电压表的基础上,利用单片机技术结合A/D转换芯片ADC0832构建了一个直流数字电压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直流数字电压表的设计流程,以及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基于89S51单片机的电压测量系统设计,介绍1602LCD液晶的功能和ADC0832的转换原理。该电路设计简单,方便。该设计可以测量0~5V的电压值,并在1602LCD液晶上显示出来。 本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主程序模块、显示模块、A/D转换模块,绘制点哭原理图与工作流程图,并进行调试,最终设计完成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在软件编程上,采用了c语言进行编程,开发了显示模块程序,A/D转换程序。 关键词:89S51单片机;1602LCD液晶;ADC08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