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平衡和渔业可持续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生态平衡和渔业可持续发展

选题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方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沿海滩涂的开发与内湾的利用上,但同时,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而临着很多的危机,尤其是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为追求鱼产品数量增加,沿海地区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海洋捕捞业的投入,渔民借钱造船势头也很猛,而捕捞活动大多集中于近岸海域,强大的捕捞力量与有限的作业渔场、薄弱的资源基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是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流入沿江、沿海,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主要入海流域沿岸和沿海企业每年排入的工业和生活废水,使渔业生态环境被破坏,尤其是海水富营养化、氮磷比失衡,一旦具有赤潮生物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就容易引发赤潮灾害。环境污染是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因素,据估算,全国每年因污染问题导致的渔业资源损失达几十亿元。据统计,“ 2003年全海域共发生赤潮119次,累计而积为14550km2 。”我国近岸海域而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海水质量恶化,受到严重污染的海域的不断扩大,海洋生态化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二是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使其遭到很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由于人口问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超越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导致了难以恢复的资源破坏。口前,捕捞是影响资源再生能力的重要因素,渔民不遵守休渔制度,酷渔滥捕等屡禁不绝。这种开发方式使渔获物种类组成单一、种群结构低龄化、小型化,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使我国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种群资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从而影响着水体总的生态平衡。很明显的如我国渤海的对虾资源近年来大幅度减少,已基本上无虾汛。

三是大规模的围垦活动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品种的严重退化造成自然资源基因库的污染。首先,围海造田等人为活动,使得渔业水域而积缩小,自然渔业物种受到威肋、,鱼类产卵、繁殖、索饵、肥育、生长、栖息的场所遭到破坏,导致自然渔业资源的产量大幅度下降。其次,苗种生产的不规范和养殖对象的遗传品质退化严重,因为尚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使得生产中的放流种质混杂、

近亲繁殖等某些不规范的操作还在继续,污染了渔业资源的基因库。与此同时,人类对海洋的不断开发以及在沿海海岸的建闸筑坝,割断了鱼类的徊游路线,破坏了渔业生态环境,严重危及重要物种的生存,导致物种的多样性程度下降等等。目前研究现状:

对于海洋开发和发展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关的一些研究。

1.在国内方面: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是中华民族从保守的“黄河文明”走向开放的“蓝色文明”的第一步,也是蓝色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当现代中国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之时,迎接和建设蓝色文明,就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历经30多年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实践,东部沿海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据2008年世界银行《增长报告:持续增长和全民性发展战略》报告,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7%,海洋经济增长率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平均每十年翻一番。国内对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4年,叶昌臣、朱德山以蓝点马蛟为例,对渔业的最佳经济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世纪初,聂善明、陈本良等学者对海洋或近海渔业过度捕捞问题,邓景耀等对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郭守前等对渔业管理模式,刘新山、李龙飞对海洋渔业权理论的基础研究,唐议、唐建业等对我国实行捕捞限额制度以及郭文路等对个体可转让配额制度等问题,分别进行了各领域的学术分析与探讨。

在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管理方面,我国的研究可总结为三点:一是从综合方面进行多层次的有关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管理模式的探讨分析。如,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理论及如何解决海洋渔业过度捕捞等问题。二是从我国海洋渔业实施个人可转让配额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我国实施渔业权制度可行性初探,个体可转让配额制度在渔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ITQ渔业管理制度与物权理论的关系等。三是依据我国沿海水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状,从海洋环境保护以及近海水域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的探讨研究。如,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治理,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我国沿海水域赤潮灾害及其防治对策等。

2.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从1945年开始,全球已建立了30个渔业管理组织及机构,并成立了一定数量具论坛性质的渔业组织。联合国专门机构及全球性多边组织,也越来越关注渔业问题。如1946年,为规范捕鲸业,成立了国际捕鲸委员会;1949年,为规范东太平洋的金枪鱼围网渔业,美国和哥斯达黎加签署了公约,成立了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Science)》和英国《自然(Nature)》等世界权威期刊许多发表论文认为,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将趋于枯竭;传统海洋渔业也即将消失。全球海洋渔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促使世界各国的生态学、经济学和渔业专家及渔业管理者,开始从不同学术方面探求其内在原因,寻求其解决途径,改变其枯竭趋势,恢复或实现传统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国际渔业管理组织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如1982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3年出台的《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2008年6月开始组织制定的《港口国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鱼措施的协定》(简称港口国措施协定)的谈判等。

以上是对国内外对于海洋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一些相关研究,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发现,纵观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海洋的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的方法步骤:

要实现海洋生态平衡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方法。

一是压减捕捞船舶总量,加快发展远洋渔业。按照我国《2003 -2010年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实施意见》,到2010年压缩船只3万艘,减少10石的总功率,争取到2015年将渔船总捕捞能力控制到与资源相协调的水平。因此,除了通过发展养殖业、休闲渔业、旅游业、水产加工业和服务业,转化近海捕捞力量外,还应该开展多边渔业合作,开辟新的作业海域和新的捕捞资源,发展远洋渔业。据渔业资源可行性分析,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有可观的渔业资源潜力。而世界粮农组织估计,世界渔业资源的开发潜力约有2亿吨,其中上层鱼类6000多万吨,底层鱼类约4000多万吨,头足1000多万吨,虾类1亿吨,迄今已开发利用的不足一半,如果能好好利用这些远洋渔业资源,可大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