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92
《幼儿动作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动作发展》教材的第三章“基本动作技能”以及第四节“动作协调与控制”。
详细内容包括基本动作技能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动作协调与控制的原理、训练方法及其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动作技能的分类,理解其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动作协调与控制方法,提高幼儿动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设计并实施动作协调与控制训练活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动作技能的分类及其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动作协调与控制的训练方法。
教学重点:动作协调与控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视频、动作发展测试器材。
学具:笔记本、教材、动作发展测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基本动作技能的分类、作用以及动作协调与控制的原理。
3. 实例分析:分析动作协调与控制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项针对幼儿的动作协调与控制训练活动。
5. 课堂展示:每组分享自己的设计方案,全班讨论、评价。
7. 实践操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作协调与控制训练实践。
六、板书设计1. 基本动作技能分类及作用2. 动作协调与控制原理3. 动作协调与控制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针对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训练方案。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完整的训练方案,包括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周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幼儿动作发展的相关研究,关注国内外动作发展训练的新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4. 作业设计。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1)基本动作技能的分类及其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详细补充:基本动作技能的分类包括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特征-课件 (一)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特征-课件
学前儿童(3-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正处于身体、认知、心理的全面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阐述:身高、体重、生理指标、运动能力和感官能力。
一、身高和体重
学前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迅速,女性略大于男性。
到6岁,身高平
均增长35厘米,体重平均增长7.5公斤左右,而且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速度不稳定,每个月的增长差异比较大。
二、生理指标
1.头围:学前儿童头围在出生后3年内增长比较快,约为出生时的
1.5-2倍。
2.牙齿:学前儿童牙齿生长比较迅速,2-3岁开始长牙,5-6岁牙齿已
经全部长出。
3.肺活量:学前儿童肺活量较小,随着年龄增长,肺活量也会增长,
但不会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三、运动能力
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正在不断发展,在跑、跳、爬等活动中表现出活
泼好动的特点。
跳跃能力逐步加强,可以完成单脚跳、连续跳等动作。
四、感官能力
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能力也在快速发展,例如视力、听力、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他们可以识别各种颜色和形状,听懂简单的语言,并且喜欢模仿周围的事物。
总之,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具有快速、不稳定、个体差异大的特点。
在这个特殊时期,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教育,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