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32.49 KB
- 文档页数:10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
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不论发生什么,他仍有自由去选择如何应对苦难。
自由和责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要实现个人的意义就必须超越主观的快乐,办法是去做某件“为了某事或者他人的事,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所爱的人”
即使在充满沮丧和悲伤时,弗兰克尔的乐观主义及其对生活一贯的执着使他坚信:希望和积极的能量能够化挑战为胜利。
“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
“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意义。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此空虚?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
消极的态度会加剧痛苦,消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甚至导致抑郁或疾病。
”
“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变得越糟”
“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爱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
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我们不喜欢谈论我们的过去。
对于经历过这场噩梦的人来说,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的,而对于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来说,他们不会理解我们过去的感受,也不会理解我们现在的感觉。
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这里会承受更多的痛苦,但对内心的伤害相应也会少许多。
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
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在荒凉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回忆爱人的形象获得满足。
我生平第一次理解这句话“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
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
大家都知道,幽默比人性中的其他任何成分更能够使人漠视困苦,从任何境遇中超脱出来,哪怕只是几秒钟。
一个人的苦难就好比毒气。
如果向空荡荡的毒气室灌入一定量的毒气,气体将完全而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
人的苦难也是这样,它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和意识,不管苦难是大还是小。
因此,人苦难的“量”完全是相对的。
这也意味着一件非常琐屑的事情也能够带给人生极大的快乐。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气会导致死亡。
想恢复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不光我们的经历,还有我们的行动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苦难都不会消失。
尽管它们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可以使它们存留在世上。
“曾经是”也是一种“是”,甚至更为确定。
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
健康、家庭、幸福、职业能力、财富、社会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重新获得或者恢复原状。
无论如何,我们的骨头架子都还没散掉。
不管我们经受过多大的苦难,将来那都是一笔财富。
我引用了尼采的话:“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得到解放,反倒面临着某种危险,尤其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突然消失的情况下。
这种危险就是心理的减压病。
对于回家的犯人来说,最重要的体验是在他经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那种体验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除了由于集中营生活的压力突然消失带来的道德出轨外,还有两大因素可
能损害被解放囚犯的人格:回到原来正常生活后的心酸和理想情景的幻灭。
追寻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
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不论发生什么,他仍有自由去选择如何应对苦难。
自由和责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要实现个人的意义就必须超越主观的快乐,办法是去做某件“为了某事或者他人的事,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所爱的人”
即使在充满沮丧和悲伤时,弗兰克尔的乐观主义及其对生活一贯的执着使他坚信:希望和积极的能量能够化挑战为胜利。
“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
“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意义。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此空虚?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
消极的态度会加剧痛苦,消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甚至导致抑郁或疾病。
”
“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变得越糟”
“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爱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
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我(本站推荐 .hAOWOrD. )们不喜欢谈论我们的过去。
对于经历过这场噩
梦的人来说,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的,而对于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来说,他们不会理解我们过去的感受,也不会理解我们现在的感觉。
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这里会承受更多的痛苦,但对内心的伤害相应也会少许多。
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
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在荒凉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回忆爱人的形象获得满足。
我生平第一次理解这句话“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
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
大家都知道,幽默比人性中的其他任何成分更能够使人漠视困苦,从任何境遇中超脱出来,哪怕只是几秒钟。
一个人的苦难就好比毒气。
如果向空荡荡的毒气室灌入一定量的毒气,气体将完全而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
人的苦难也是这样,它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和意识,不管苦难是大还是小。
因此,人苦难的“量”完全是相对的。
这也意味着一件非常琐屑的事情也能够带给人生极大的快乐。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气会导致死亡。
想恢复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不光我们的经历,还有我们的行动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苦难都不会消失。
尽管它们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可以使它们存留在世上。
“曾经是”也是一种“是”,甚至更为确定。
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
健康、家庭、幸福、职业能力、财富、社会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重新获得或者恢复原状。
无论如何,我们的骨头架子都还没散掉。
不管我们经受过多大的苦难,将来那都是一笔财富。
我引用了尼采的话:“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得到解放,反倒面临着某种危险,尤其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突然消失的情况下。
这种危险就是心理的减压病。
对于回家的犯人来说,最重要的体验是在他经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那种体验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除了由于集中营生活的压力突然消失带来的道德出轨外,还有两大因素可能损害被解放囚犯的人格:回到原来正常生活后的心酸和理想情景的幻灭。
计划中第一本书,终于看完了,呵呵,加油吧,自己!
读书笔记--
(奥)弗兰克尔
是一部令人鼓舞的杰作,本书作者奥兰克尔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我深信信任何读过此书的人,都能从他无比痛苦的经历中,获得拯救自己的经验。
他因犹太人的身份,被德意志纳碎关进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漫长的牢狱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别无余物。
他毕生视为生命的手稿,被挺进队员撕毁。
他的双亲,兄弟姐妹、新婚不久的妻子,不是死在牢营里,就是被送进煤气间。
像这样一个丧尽一切,饱受饥寒凌辱,随时都可能死亡的人,凭借着超人的精神意志追寻着生命的真谛,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因此,他的话必然值得我们洗耳恭听。
书中处处流露着他真实的自我,有大多的感悟,值得我们去学习:
1、意志和精神是任何抉择的根本。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有待抉择的事情,随时随地都会有的,人无时不刻不在做出抉择。
而你的抉择,恰恰决定了你究竟会不会屈从于强权,任其剥夺你的真我及内在的自由。
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人之所以变成怎样的人,其实是他内心抉择的结果,而非纯是环境因素使然。
环境只能影响人,但不能决定人。
任何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根本上都可以凭他个人的意志和精神,来决定他要成为什么样的子。
2、痛苦存在的意义。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痛苦自应有其意义。
痛苦正如命运和死亡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
没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无法完整。
一个人若能接受命运及其所附加的一切痛苦,并且肩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则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照样有充分的机会去加深他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保有坚忍、尊贵、与无私的特质。
否则,在力图自保的残酷斗争中,他可能因为忘却自己的人性尊严,以致变得与禽兽无异;险恶的处境,提供他获致精神价值的机会,这机会他可以掌握,也可以放弃。
但他的取舍,却能够决定他究竟配得上或配不上他所受的痛苦。
3、懂得“为何”而活
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何而活的人,那么他几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看不出个人生命有何意义、有何目标,因而觉得活下去没什么意思的人,最是悲惨了。
这种人很快就会迷失,而这种人一听到鼓励的话,典型的反应便是,“我这辈子再没什么指望了”。
因此,我们应该认清一个事实。
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对我们有何指望。
我们不该继续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该认清自己无时不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
面对这个追问,我们不能以说话和沉思来答复,而该以正确的行动和作为来答复。
到头来,我们终将发现生命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探索人生问题的正确答案,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使命。
不仅如此,每个人都必须认清:即使身在痛苦中,他也是宇宙间孤单而独特的一个人。
没有人能替他受苦而解除他的重荷,他唯一的机遇就在于他赖以承受痛苦的态度。
4、追寻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
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
所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
生命中的每一种情境向人提出挑战,同时提出疑难要他去解决,因此生命意义的问题事实上应该颠倒过来。
人不应该去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他必须要认清,“他”才是被询问的人。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
纵观全书,书中的故事,其实就是在探讨人类最深切的问题。
书中没有干涩的说教和无病呻吟的呐喊,打动我的是那些赤裸裸的生存境况和闪耀其中的人性光辉。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班级:04111101姓名:张帆
学号:1120XX0945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尼采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
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
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
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
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
“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
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
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
“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
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
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
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而他也用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弗兰克尔把人的主观意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
他希望用各种方法去帮助病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
我想他说得很对。
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
每个人都会有沮丧失意的时候,也不必为此感到羞耻。
学会把自己从悲观的情绪中拯救出来,自信自尊得去面对,真的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如集中营里那些相信自己尚需完成某种使命的人,他们最有能力生存。
具有念想,有自尊的人才会是一个充实的人。
我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偶尔会产生的悲观的情绪,的确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想,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枉在这个世界来辛苦地走一遭。
因为至少,我们的存在并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意义。
当我把这本书一气读完,掩卷沉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拥有并珍惜所有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的美好事物,是对过去生活的甜美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是对伴侣和家人深深的爱,是对自己将发展成长为怎样一个人的好奇。
无论任何职业、地位、财富和种族,当一个人有所担负、认真投入地生活着,并给其他人带去了幸福时,他自己也会感受到充实满足,此时,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生活过程本身!
追寻生命的意义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生命到底有何意义?我想每个人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
不同的人对于生命的意义一定有不同的解答,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可能会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明白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他们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去面对生活给他们的打击与痛苦。
可见,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仔细想想,生命对于我自己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是为了自己快乐,或者是为了别人快乐?还是努力地去做一切事情,就是为了自己能够舒适地活着?我们一无所有来到这世界,不管怎么努力,到最后还不是一无所有地离开,那些东西看上去属于我们,可是实际上,它们是不属于任何人的,因为你不能永远地拥有一样东西。
这样想来,作为一个普通人,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存,似乎有那么一点无聊。
不过试想一下,如果我是一名生活在纳粹集中营里每日受尽苦难,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甚至每一秒都活在也许下一秒就会消失在这个世界的不安和恐惧之中的俘虏,我又能坚持活多久呢?人似乎都有一种生存的本能,但是如果他静下来开始思考活着的原因时,似乎根本无法解释这种强烈的本能。
生活这么艰难,充满了难以预料的痛苦,然而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痛苦地活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弗兰克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他的答案。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对于自己身陷集中营的惨痛体验的描
述,也是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观察总结。
一个普通俘虏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会有怎样的心理历程?这就是作者想要研究的问题。
我着实佩服作者超然的视角和冷静的头脑。
处在那样艰难的一个环境中,连生命都受到了威胁,却依然能够立足内心,以专业的态度去记录每一个要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想像一下书中描写的场景:在冰天雪地中,穿着不能称作鞋的“鞋”,双脚长满了冻疮,饥寒交迫,还要忍受狱头的打骂做繁重的工作。
这个时候,俘虏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在晚饭时间多得几颗豆子,怎样穿着这样单薄破烂的衣服熬过冬天,怎样避免被换到陌生残暴的狱头手下??这个时候的人的想法是多么的现实和卑微,毫无雄心壮志可言。
然而他们除了小心翼翼地计划着如何活得更久一点,还能想些什么呢?在痛苦让人难以忍受的时候,作者会游离于当前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