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 格式:docx
  • 大小:19.62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行政管理0944013001 王峰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矛盾已经突出显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比例不协调等方面,在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刹不容缓。分析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引言: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包涵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行业结构从较低水准向高度水准的发展过程,它可以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资金与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以及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产业的比重来测度。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提高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即产业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它可以用产业之间的关系均衡程度和产业之问的关联作用程度来表示。产业结构的优化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它主要体现在产业的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化,即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各产业之间按比例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发展。

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这为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具体来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在对国民生产总值做主要贡献的同时, 也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 与之相比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比例较发达国家低, 经济仍然是粗放型发展模式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1)政府政策

我国有着较长的计划经济历史,目前虽然正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政府对经济的影响仍然很大,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依然举足轻重,如果政府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则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反之,则会给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不必要的阻碍。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了未来五年中国相关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必将通过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完善企业重组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实施有保有压的融资政策;制定或修订重点行业产业政策,制定或修订行业准入条件;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调整淘汰落后工艺技术目录;建立产业信息的交流和披露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届时会促进产业技术和产品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等几个方面来推动这些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

(2)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集中反映了一国人力资本的状况。是制约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人口众多,但劳动力素质偏低,具有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国内产业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产业低附加值化、低技术化、低集约化和低加工度化的状态;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及教育、培训产业发展会受到较大的限制,产业结构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我国须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使劳动力可以较自由地在不同行业进行转移,会有较多的人力资源从传统的农业及第二产业中转移出来,投入第三产业;同时由于劳动力

素质上升,导致劳动力成本变高,因而会集中发展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从而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得到较快的提升。

(3)外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大量涌人中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口及外汇缺口问题,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同规模的外资所发挥的作用不太一样。中小型外资企业以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主,其投资多集中予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大部分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及三来一补贸易,即“两头在外”,在国内生产的部分,附加值较低,技术水平也不高,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作用比较有限。而大型跨国公司在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同时,对我国规模庞大的国内市场更感兴趣,为了保持其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它们在我国的投资过程中带来了较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4)当下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当下我国产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片面重型化特征,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建立在大量耗用生态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基础上。这种以有限资源为支撑的发展方式无法满足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逐步上升。另外,中国劳动力仍旧面临过剩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中国的产业升级不应建立在大量初级劳动力的低成本基础之上,而应发挥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进入“十二五”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应是积极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推动劳动密集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5)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各地区集结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力资源越少,相反,则有更多的人力资源转移到第三产业,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6)国际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处在国际产业调整的大环境中。我国出加入WTO 使得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 农业结构打破自给自足均衡,制造业结构出现行业内贸易和高科技化,服务业结构打破国家垄断和市场准入。众多大型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对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当然加入WTO 在大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7)历史因素

改革开放是一个由外而内、由低转高的过程,这样导致国内东中西部产业结构的区别。东部靠着政策地理等优势率先发展起来,工业发达,但多是密集型产业;而中西部相对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农业仍占很大的比重。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东部会利用国际产业调整的东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升级;中西部则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增加第二产业的比重。

结语

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形势下,中国要成功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升级,优化从而实现与经济发展的最紧密衔接和产生无限动力的目的,不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其他相关组织都必须要有正确的心态,要脚踏实地,也要勇于面对调整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危机。不为纯粹的调整而调整,调整是为优化结构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利于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