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结构与本能理论

心理结构与本能理论

心理结构与本能理论
心理结构与本能理论

5.2心理结构与本能理论*

精神分析有一个基本假设,对该假设的讨论可以留给哲学思考,但对它的证明只能取决于其结果。我们知道我们称之为心灵(或精神生活)的两类事情:一是心灵的生理器官和活动场所,即大脑(或神经系统),二是我们的意识活动,一种不能用任何描述作进一步解释的直接素材。我们对两类事物之间存在着什么一无所知,并且,意识资料也没表明我们知识的这两个端点之间存在着任何直接的联系,即使有这种联系,也顶多是提供了意识过程的准确定位,对我们于意识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帮助。

基于我们所有这些知识,我们提出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关于意识的定位。我们假设精神生活是某种心理结构的功能,它在空间延伸并由若干部分组成,我们可以想象它类似于望远镜或显微镜之类的东西。虽然在同一方向早有一些尝试,但用这样一个一以贯之的概念则是科学的创新。

通过研究人类个体的发展,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一心理结构的知识。我们称此心理范围或心理组织中最古老的部分为本我(id)。本我包含了一切受之于遗传的、与生俱来的、及基于体格首先是本能之上的东西。本能源于肉体组织,并且正是在这里(本我)以不为我们所知的方式找到了心灵的最初表现。

在我们周围外部现实的影响下,本我的一部分经历了特殊的发展,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组织。它源于本我的表层,“装备”了接受刺激的器官,“配备”了避免刺激损害的保护性装置,这一特殊组织由此而担当了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我们把心灵的这一部分称之为自我(ego)。

自我具有这样的特征:由于在感觉接收和肌肉运动间先前建立的联结,自我可以发布指令随意运动。它有自我保存的任务。为实现这项任务,在面对纷繁的外部事件时,自我必需留意各种刺激,在记忆中储存这些刺激的经验,躲避过强的刺激,适应和接受适宜的刺激,并经由行动使外部世界发生与己有利的改变。处理与本我相关的内部事件时,自我保存的任务则是通过对种种本能要求的控制来实现的,自我要决定是否满足这些要求,或延缓这些要求直到外界出现有利的时机,再不就彻底压抑本能的兴奋。在其活动中自我是由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的考虑所引导的,不管这些紧张是现存的还是引进的。一般来说,紧张增强会感觉不快,紧张减弱则感觉快乐。但是,被感觉为快乐或不快的可能不是紧张的绝对强度,而是强度变化的节奏。自我追求快乐,逃避不快。可以预见的是不快乐的增长会伴随有焦虑的迹象。不快乐增长的情况,不管其威胁来自外部还是内部,都会被认为是一种危险。自我会不时地放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退缩到睡眠状态中,在睡眠中,它会在它的组织中造成广泛的改变。从这种睡眠状态可以推断出这种组织就在于心理能量的特殊分布。

人在漫长的成长期依赖父母生活,使父母的影响延续下来的特殊机能(special agency)在自我中形成,作为沉淀物留存下来。这就是所谓的超我(super-ego)。就超我异于自我,或对立于自我而言,它构成了自我必须考虑的第三种力量。

自我的行动同时满足本我、超我和现实的要求,也就是说能够使三者的需求相互调和。追溯孩子对父母的态度,自我与超我二者关系的细节就很好理解了。当然,这种继续发挥作用的父母影响,不仅包括了真实的父母的人格,和他们代表的切身的社会环境的种种要求,也包括了通过他们传递的家庭、种族和国家各种传统。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超我接受来自父母的继任者、替代者的影响,比如教师和公共生活的模范人物,作为社会理想为人所向往。人们可以看到,尽管本我和超我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体现了过去

*原文选自James Stachey编译的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standard ed., V ol.23 (New York: W.W.Norton, 1949),pp.13-21。本书在弗洛伊德死后出版,此处的节选文字代表了弗洛伊德终生研究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最后观点。

的影响,本我受遗传影响,超我受他人的影响,而自我基本上由个体经验即偶然事件和当下事件所决定。

可以假定,这幅心灵结构的概括性图景同样适应于心理上类同于人类的高等动物。必须设想只要有与人类相似存在漫长童年依赖期的场合就会导致超我的出现。自我与本我的区分也是不可避免的假设。动物心理学至今尚未提出我们在此提出的有趣问题……

本能理论

本我的动力表达了有机体个体的真实目的,就是满足它先天的需要。而通过焦虑来维持自我生存和保护自己免受危险侵害不是本我的目的,那是自我的任务。自我的工作就是寻求最有利和最小危险的方式获得满足,同时考虑外部世界的规范。超我可能带来新的需要,并使其成为优先需要,但它的重要任务还是限制满足。

我们假设,藏身于本我的需要引起的紧张的背后的力是所谓的本能。本能代表了作用于心灵的肉体需要。本能虽然是所有活动的终极原因,但具有保守的性质,有机体无论到达一种什么状态,都会产生一种趋向:那种状态一消失马上又会重建。这样就可能识别数量不定的种种本能,在日常的实践中这已经做到了。然而,对于我们来说,重要是问题是能否从所有这些大量的本能追溯出几种基本的本能。我们发现,本能可以通过移置改变目标,还可以互相替代——一种本能将能量传递给另一种本能,但我们对这种传递还缺乏充分的了解。经过长时间的犹豫,我们提出这样的假设:只存在两种基本的本能,爱欲本能和破坏本能(自我保存本能和物种保存本能相对,爱自我的本能和爱对象的本能相对,都属于爱欲本能)。爱欲本能的目标是建立更大的统一体,并且将这个统一体保持下来。总而言之,就是团结。相反,破坏本能的目的则是断开联系导致毁灭。我们设想破坏本能的最终目的是将有生命的事物变为无机状态。因此,我们也将破坏本能称为死本能。如果我们假设生物晚于并且产生于无机物,那么死本能就符合我们提出的公式:就是本能倾向于重返先前的状态。但我们不能将这一公式应用于爱欲本能,要应用则应先假定生物体曾经是统一体,后来分裂,而现在又寻求重合。

这两种基本的本能在生物性功能上互相排斥,或者相互结合。吃的行动就是分解对象,而最终目的是吸收对象,性行为是侵犯行为,而真正的目的是最亲密的结合。两种基本本能的这种共存和相互对抗的活动造成了生命现象的丰富多彩。与这两种基本本能相类似的是超出了生物界的一对相反的力量——吸引和排斥——它们统治着无机世界。

两种本能融合比例的变化导致了最确实的结果。性侵犯过甚会使一个爱人变成性谋杀者,而侵犯因素的锐减则会使他显得太过害羞和软弱。

毫无疑问,可以把任何一种基本本能限定在心灵的某一区域,但必定也可见于心灵的所有区域。我们可以把最初的状态描绘为:爱欲的全部可用的能量(我们在后面称为力比多)仍存在于未分化的自我-本我中,抵消同时存在的破坏倾向(我们还没有一个类似于“力比多”的概念描述破坏本能的能量)。在后面的阶段,我们跟踪“力比多”的变化就变得相对容易了,而探寻破坏本能则更加困难了。

死本能只要是在内部活动便保持沉寂,只有当转向外部而为破坏本能时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一转向的发生对于保存个体似乎是必要的;肌肉组织就服务于这一目的。当超我建立以后,大量的攻击性本能便固着于自我内部进行自我破坏。这是人类在其文化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对其健康的威胁之一。压制攻击倾向一般说来不利于健康而会导致疾病(导致禁欲)。勃然大怒的人常常将可以避免自我毁灭的攻击行为,掉转来攻击自己:他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挥拳猛揍自己的脸部,尽管显然他原本是想这样对付别人的。不管在什么情形中,总会残留一些自我破坏的成分;直到或许是因为力比多的能量耗尽,或以某种不利的方式固化了而被破坏本能成功地杀死个体。这样,一般说来可以这样猜测,个体是死于自己的内部

冲突,而种群是亡于与外部世界斗争的失败,如果种群业已获得的适应能力不足以应对世界的变化节奏的话。

我们对力比多在本我和超我中的表现知之甚少。我们关于力比多的全部知识都是与自我有关的,全部可用的力比多首先是储存在自我中的。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绝对的、原始的自恋。这种自恋一直延续到自我开始将力比多贯注于对象观念,将自恋的力比多转变为对象的力比多。在整个一生中,自我都是个大储存器,力比多的贯注从这儿送至对象,又再次退回到这里,很象变形虫的伪足活动。只有当一个人处于热恋阶段,大量的力比多才会转到对象上,对象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自我。力比多在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流动性,借助于这种能力力比多可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而这与力比多对于特定对象的固着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固着常常持续一生。

毫无疑问,力比多有肉体源泉,它从身体的不同器官、不同部分流向自我。这一点从力比多的性兴奋部分(根据本能的目标而称之为性兴奋)看得最清楚。身体内产生这种性兴奋力比多最明显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性感区”,但实际上,整个身体都是这种性感区。我们对爱欲也就是它的体现者力比多的更多了解来自于性功能研究,当然,即使不是按照我们的理论,而是按照通行的观点,性功能与爱欲也是一回事。我们已经了解到:注定会对我们的生活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性驱力,是从组成它的、代表了特殊性感带的一些本能逐渐发展起来的。

(刘梅芳译于海校)

4章 人类的本能行为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1.关于本能行为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可遗传的简单反射 B. 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生物遗传性的条件反射行为 C. 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D. 本能行为构成其一切行为发生的基础 E. 只有人类才有的行为 2. 儿童饮食偏好受到父母、同伴以及媒体明星人物的影响,这属于饮食行为中的何种因素影响()。 A. 压力与情绪 B. 学习和认知因素 C. 饮食文化 D. 进餐情境 E. 饮食习惯 3. 摄食行为最基本的意义是()。 A. 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 B. 身份的象征 C. 维持个体的生存 D. 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E. 文化标志 4. 性在大脑中的主观映像是指()。 A. 性心理 B. 性情绪 C. 性意志 D. 性行为 E. 性认知 5.关于性行为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男女在性行为上差异性不大 B. 人类性反应周期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C. 人类性行为目的主要是为了生殖繁衍后代 D. 所有的性行为都会得到社会支持和法律保护 E. 人类的性行为受到性心理的支配 6.一个睡眠周期大概经历()。 A. 30分钟 B. 60分钟 C. 90分钟 D. 120分钟 E. 150分钟 7. 正常成人每晚睡眠一般要经历几个睡眠周期()。 A. 1~2个 B. 3~4个 C. 2~4个 D. 4~6个 E. 5~6个 8. 神经生化研究发现,与NREM睡眠的发生与维持有关的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五羟色胺系统 C. 乙酰胆碱 D. S物质 E. γ-氨基丁酸 9.一般来说,做梦只发生在睡眠的()。 A. I期 B. Ⅱ期 C. Ⅲ期 D. Ⅳ期 E. REM期 10. 在闲暇时间进行的娱乐和消遣活动,这属于()。 A. 休闲行为 B. 利他行为

专家型教师辨析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辨析专家型教师 我国从1999年起,启动了“跨世纪园丁工程”。它以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其中包括由教育部组织重点培训万名骨干教师),力求全面提高教师素养。xxxx年5月,教育部又发布《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提出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将继续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中的“特级教师计划”,务使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旨在培养一批“造诣高深的中小学特级教师”,支持和培养一批“在教育界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专家和名师”。这是一项令人鼓舞的有远见的安排。在此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的口号应运而生。何谓“专家型教师”?假如把它理解为上述《计划》中的“造诣高深的特级教师”和“在教育界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专家和名师”的简明概括,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所谓“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专家”与“名师”,那是创设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与条所可能发生的自然的结果,而“专家型教师”则可能作为培养骨干教师的价值取向,影响教师进修与培养的抉择。惟其如此,“专家型教师”的含义也就值得研究。“专家型教师”的关键词是“专家”。专家,一般是指有某种特长学术、技能的人。“专家型教师”主要指“造诣高深的中小学特级教师”,有时也称为“学科专家”。可能发生的歧义,首先是对“学科专家”的理解。在学术领域,基于专业分工,也采用“学科”概念。如数学学科、物

理学科、语言学科等。每个专业、每门学科领域中造诣精深的人,被分别称为数学家、物理学家、语言学家等。人们也把他们泛称为“学科专家”;由于每个教师的职责在于使所执教的学科知识被同学所掌握与运用,故“专家型教师”当指“学科教学专家”或“学科课程专家”。鉴于学者和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所以,“学科教学专业”是专业分工中独特的不可代替的领域。尽管为了区分“学科专家”与“学科教学专家”,可以说“学科教学专业”是独特的、不可代替的,问题是它的“独特性”何在?据介绍,在“特级教师计划”中,列入了一系列培养特级教师的措施。如:在教育科研规划中列入“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巡回讲学,举办名师教学方法高级研讨班,以和资助特级教师出版教育教学著作;此外,通过建立一套制度,使特级教师评选、考核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其中或隐含“学科教学专家”内涵,实际上还属于主要以现有特级教师带动未来的特级教师计划。至于“学科教学专家”的特定含义,不是此项工作计划中所要回答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教育报》xxxx年4月21日,曾以整版篇幅告诉人们“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其中顾明远教授提出:对教师专业性的问题,国内外有许多研究。归纳起来有几点:1.有较高的专门知识(所教学科)和技能;2.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经“临床”实习;3.有较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个人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框架结构图 第一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②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2)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①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②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4)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趋势 ①内容趋于集中;②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③注重学校教育实践。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2)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有助于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④教育性原则。(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教育心理实验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 问卷法、访谈法、教学经验总结法 (3)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 ①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②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③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②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或称为恋母情节)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兼具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 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 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生与死的本能

生与死的本能 在弗济伊德的早期理论中,他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后来他从生物观点出发,认为在人的心理成分巾,存在着死的本能,其反面是生的本能。不过死的本能不是表现为求死的欲望,而是杀生的欲望。生的本能变弱的话,死的欲望就会抬头,由此可以解释自杀现象。 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特别强调对人的问题行为、症状背后所压抑的各种需耍、欲求、感情的力曲关系的理解及其意义的解释。四、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behavionsm counseling) 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是以学习理论和行为疔法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咨询,认为人的问题行为、症状是由错误认知与学习所导致的,主张将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来访者当前的行为问题上,注重当前某一特殊行为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以促使问题行为的变容、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J.B.Watson)。但对心理治疗产生较大影响的却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B.F.Skinner) 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和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条件反射理论 条件反射理论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咨询或行为疗法的根据,这一原理是由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 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是,如果给狗以铃声时即喂以食物,这样结合多次之后,每当铃声一响,虽然食物并未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时,原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刺激物——铃声,变成了引起唾液分泌这种无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信号,转化为信号刺激物,引起唾液分泌。这就是条什反射的原理。但是,如果形成的条件反射不予强化和保持的话,就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消退现象。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人的很多行为。人的日常生活极其复杂多变,但人可以随机应变,首先就在于人因为条件反射而处于一种自动化了的或半自动化了的状态。但是,如果这种条件反射产生负面作用的话,就会引起强迫症状、焦虑或不安发作,或也会形成某种癖病。不良习惯、辍学或恐怖多山此而形成。对于在无意识中的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癖病、恶习或身心障碍、心理问题,在治疗和咨询

课程与教学论56.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填空题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性质是知识,它具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形态。 2.课程内容的三种不同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3.泰勒是从、、和等四个方面来考察课程资源的含义。 4.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5.按照课程资源的成熟程度,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和。 6.课程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和等各个部分。 7.课程财力资源可按来源分为三部分:、和。 三、是非判断题。请判断下列题目陈述的对错。 1.课程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两个子系统。 2.课程改革就是更换教材。 3.课程资源不包括教师和学生。 9.课本不是课程资源。 四、名词解释 课程内容、课程资源 五、简述题 1. 试述如何选择恰当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要选择恰当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需要在以下几对关系上作出取舍: (1)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2)科学、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科学、艺术、道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内在统一性。教育的终极目的指向于人的自由。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对等与融合,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重视技术课程(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并谋求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的融合。 (4)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之关系,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

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2. 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区别: ⑴课程内容规定的是学科某一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标准或要求;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应对具体教学情景的,因而是具体的,个别的,并能体现差异。 ⑵课程内容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不能作为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教学内容是具体,生动并动态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直接操作的对象。 ⑶课程内容以书面的文字材料进行表述;教学内容则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 文字和非文字手段进行表征,不仅包括形式各异的素材内容,也包括一些活动,方法,观念,实践操作等。 3.简述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课程与教学组织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其中一个最适合的,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 1.()属于集体教学。 a.道尔顿制 b.文纳特卡制 c.开放课堂 d.导生制 2.特朗普制,属于()。 a.个别化教学 b.集体教学 c.综合教学 d.分组教学 3.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清理与论证,使之基本定型的是()。 a.帕克赫斯特 b.贝尔和兰卡斯特 c.华虚朋 d.夸美纽斯 4. 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是()。 a.宏观、中观和微观 b.课程内容、课程平衡和课程设置 c.必修、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 d.大学、中学和小学 5.导生制,由()创立。 a.帕克赫斯特 b.贝尔和兰卡斯特 c.华虚朋 d.夸美纽斯 6.道尔顿制,由()创立。 a.帕克赫斯特 b.贝尔和兰卡斯特 c.华虚朋 d.夸美纽斯 7.文纳特卡制,由()创立。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王崧舟老师推荐《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

实用之外 ——评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王崧舟 本书绝对实用。 这是我读罢全书的第一印象。不信,我们随便抽出一则教学设计,比如儿童诗写话的《心愿》,比如儿童文学体课文教学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比如常识性课文教学的《沙漠之舟》,比如略读课文教学的《夸父追日》,它们全都拿来可用、用必有效。 所谓实用,往往意味着操作性强。衡量一个教学设计的操作性,通常有三个条件:第一是言说化,即写出所有必要的导入语、提问语、过渡语、点拨语、小结语等;第二是活动化,即写出所有必要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比如朗读、默读、范读、引读、板演、表演、写话、习作、讨论、比赛、汇报、展示等;第三是作业化,即写出所有必要的课堂练习、课堂作业、课堂测验、课堂资料、课堂素材等。这三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的每一则设计通通满足。你一旦用过这些设计,方知我此言不虚。 但实用并非本书底色,更非它的亮色。 单就实用论,市面上多有此类书籍,且往往系列成套。但此类书籍,大多是各种设计的简单集合。做得精致些的,体例和形式上还能求个统一;要是做得粗糙的,不要说得体,恐怕连实用二字也够不上格。但无论精致还是粗糙,本质都还是一例的,集在一起的那些设计貌虽合、神却离,更准确一点说,根本就没有神。 本书的底色,恰在于它的神。神居何所?神在实用之外。我读本书前,是先细细读了施茂枝教授的另一本书《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本书的神,也正是那书的神。所不同的是,本书以设计为主来呈现神;彼书则以理论为主来阐释神。本书说是三十例,就神上看,其实只有一例,这一例便是统摄和贯穿这三十例设计的神:实现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有效沟通。 三十例,例例所讲都是两种逻辑的沟通问题。 沟通需要支点。《把丁丁送回家》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支点一一让学生“易于动笔”。《把丁丁送回家》是一则低段的写话设计,就学科逻辑而言,写话是书面语的交际,受制于书面语的基本要求:规范、准确、连贯、完整等;就心理逻辑而言,学生的书面语学习刚刚起步,识字量、词汇量少,书面语图式有限,而处于优势的口语图式因其重复、跳脱、断裂、疏散等特点往往会干扰书面语的学习。此时,易于动笔就成了贯通两者、协调矛盾的最佳路径。以此为支点,作者在写话内容的选择上,坚持素材的单一、统一、富含童趣;在写话形式的指导上,坚持童话为主、多法辅助。这一例,堪称第一学段童话体写话设计的范例。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人类三大本能

人类三大本能 =序= 这篇文的存在起源於"I, Robot"的电影所刺激出的灵感。机械人三大法则的存在是大量「人类和机械人和平共存在同一个社会」的思考实验的结果,因此其实是「人类社会的共存法则」的一个亚版本,作为进化的一种结果(虽然不甚完美,因为人类只有十万年的历史),人类本身的心理法则——也就是本能——必然是异曲同工的东西。 =人类本能的起源=底假设:其他的动物没有人类那种华丽的计算能力,因此依靠简单的本能来规范人类的行为以保证生命的延续是不可行的。因此,人类应当会进化出一些新的本能来保证人类作为一个种族能够延续下去。 =人类第一本能=进化过程的第一游戏规则:要生存下去。群体动物不能脱离群体生存,所以必须进化出珍惜其他成员生命的本能。然而人如何能够天生就直觉地体会到什麼是生命、认同其他人类和自己是「一样是人类」? 怎样能够天生就体会及感受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存在? 进化的答案:拥有「意识」。 问题继续。如何本能地能确认其他人类和自己「一样是人类」? 拥有「直觉」。 所谓的直觉,是指一种自动而无法用意识控制计算过程、输出直接进入意识的计算模组。因为无法控制,所以基因可对硬件的形态加上规范,然后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相类的身体机能会令此模组弄出相似的输出,令个体和个体之间出现明显的同步感觉,而两个人同时面对相似的外在刺激,会有一样的反应,这种反应的共同性会自动形式「同体」的概念——人类的其中一种视觉直觉,就是会将共同移动的刺激自动当成「同体」。 所以,人类第一本能会是「遵从直觉」。这实际上是利用了人类的动物性本能来体现机械人第一法则「不能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原意。 正常来说这是力量最强的本能(当然因为突变和环境因素造成硬件破坏是绝对不罕见的)。 =人类第二本能=群体动物如果太容易因为意见不同而分化导致轻易离群独居,存活率肯定大大下降。因此能够想出各种各样不同意见的人类必须进化出一种反作用力,减低这种因为思考能力发达结果反而不利生存的恶果。 所以,人类第二本能是「追求与同类的一致性」。这和机械人第二法则「遵从人类的指令,除非和第一原则矛盾」有异曲同工之理。 因为这个本能的执行需要人类的天生就能理解何谓「别人」,因此「意识和直觉」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必须先有自我意识以及同类意识,才能理解何谓「别人」。 正常来说这是力量第二强的本能。 =人类第三本能=因为能够想出各种各样不曾见过的做法,因此人类不小心杀了自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进化令人类比那些不擅想出新做法的动物更加有动机去考虑自己的做法的危险性。 所以,人类的第三本能是「贪生怕死」。因此人类的意识和直觉都有必要存在,因为没有意识就不能天生地感受到「自己在生存」,而没有直觉也就没有「同步」,也就不能透过同伴的死来理解「自己的死亡」的存在。 (由此可见为何「目击别人死亡」对人类有如此大的心理冲击,因为它触动了人类的第三大的本能。) =讨论=这三种本能解释了「意识」有什麼进化功能、在人类的生存上担任了什麼角色,而且也解释了为什麼人类的法律一向有「意识」概念和衍生的裁判差别,因为文化上对意识的重视能够强化意识的功用,同时文化也是进化机制能够作用的对象。另外也预测了意识的复杂程度限制了个体能发展的道德观。

“专家型教师”辨析

“专家型教师”辨析 我国从1999年起,启动了“跨世纪园丁工程”。它以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其中包括由教育部组织重点培训万名骨干教师),力求全面提高教师素养。XX年5月,教育部又发布《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提出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将继续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中的“特级教师计划”,务使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旨在培养一批“造诣高深的中小学特级教师”,支持和培养一批“在教育界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专家和名师”。这是一项令人鼓舞的有远见的安排。在此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的口号应运而生。 何谓“专家型教师”?假如把它理解为上述《计划》中的“造诣高深的特级教师”和“在教育界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专家和名师”的简明概括,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所谓“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专家”与“名师”,那是创设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与条件所可能发生的自然的结果,而“专家型教师”则可能作为培养骨干教师的价值取向,影响教师进修与培养的抉择。惟其如此,“专家型教师”的含义也就值得研究。

“专家型教师”的关键词是“专家”。专家,一般是指有某种特长学术、技能的人。“专家型教师”主要指“造诣高深的中小学特级教师”,有时也称为“学科专家”。可能发生的歧义,首先是对“学科专家”的理解。 在学术领域,基于专业分工,也采用“学科”概念。如数学学科、物理学科、语言学科等。每个专业、每门学科领域中造诣精深的人,被分别称为数学家、物理学家、语言学家等。人们也把他们泛称为“学科专家”;由于每个教师的职责在于使所执教的学科知识被同学所掌握与运用,故“专家型教师”当指“学科教学专家”或“学科课程专家”。鉴于学者和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所以,“学科教学专业”是专业分工中独特的不可代替的领域。 尽管为了区分“学科专家”与“学科教学专家”,可以说“学科教学专业”是独特的、不可代替的,问题是它的“独特性”何在?据介绍,在“特级教师计划”中,列入了一系列培养特级教师的措施。如:在教育科研规划中列入“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巡回讲学,举办名师教学方法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提 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瑞士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动机理论概述

动机理论概述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驱力理论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所以驱力理论时常又被称之为驱力还原论或需要满足论。这种理论观点认定: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成长需要,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而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因缺失性需要已得到相当的满足,所以他们的行为是由不同类型的成长需要所决定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临床和咨询心理产生了影响,并成为其动机理论的基础。 四、成就动机理论

性是本能

性是本能 弗洛伊德因研究歇斯底里症,而发现性欲是影响人类生活的一股强大力量;接着他又发现,虽然受到习惯和礼教的束缚,性欲在本能的无意识中,仍然左右着人生的方向。弗氏对此大感惊讶,于是他不得不向世人发出警告——人们应该正视性的问题了。 性没有罪,它只是一种本能,有罪的是我们的想法。 美国学术研究协会中的性问题研究委员会,在洛克菲勒财团的支持下,以印第安纳大学的金赛博士为中心,结合了一群专家,组成调查团,从全国选出五千人,一一进行详细的面谈,历经十年的调查与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份报告——“男性的性行为”。报告中指出,美国男子每二十人中有十九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一个时期,曾有过违反法律的性行为;有婚前性行为经验者,小学学历的高达90%,大学学历的为67%;此外自慰的比例竟意外地高;已婚男子和妻子之外的女子发生性行为者,高达50%。这份报告无意中揭发了许多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 在日本所做的研究,规模虽然没有美国那么大,但是仍然在确实地进行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研究报告相比较,丝毫无法证明战后青少年的性道德意识薄弱。事实

上,性行为开始的年龄以战后的青少年较低,但是产生性欲的年龄则几乎相同(不过有些特殊的例子显示,战前的青少年较早)。所以,在战前性欲和实际性行为的年龄差距甚大,形成了一种异常现象。 在台湾也针对目前社会中所发生的性行为做了详细 的调查,但还是不够完整,即使是对其中较特殊的例子加以深入研究,也无法认定是完全准确的。想要研究性行为,尤其是要弄懂所发表的统计数字,非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将不能为功。例如:有关男性行为调查报告,如能正确了解其数字的意义,就会发现在其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问题,但这些数字对无法正确了解的人是有害的。 虽然我认为仅对性拥有正确知识是不够的,不过当我们以性本能为原动力,来发展人类的幸福生活时,这些正确知识已足以引导我们迈向光明、健康的人生。就如同不懂马达的性能,便无法操作机械一般,假如我们缺乏性方面的正确知识,就无法把性本能提升为两情相悦或更高层次的两性婚姻。 台湾最近这几年的性行为研究调查有令人更惊讶的 发展,婚前性行为的比率节节上升,平均年龄也逐渐下降;然而性行为越来越普遍的他们,性知识却一如往昔的贫乏,这点颇令人忧虑。 性本能除了直接的性行为和生殖外,也会发展成两情

死本能指向

几乎人人都有死亡冲动 "死本能"与生俱来 专家简介 郭蓄芳,回龙观医院心理病房主任。专业领域:心理障碍的森田治疗及家庭治疗。主要成果:《精神分裂症病人归因与记忆的研究》、《7例强迫症患者的结构式家庭治疗》、《现代医学模式中心理诊断的意义、分类和原则》等。 向程,高级心理咨询师,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首席咨询师,知名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专业特长:婚恋情感亲子关系咨询、各类神经症治疗、性心理障碍及变态性行为矫正、短程精神分析、催眠与意象引导、人生发展咨询、职业心理指导与营销心理训练。 死本能与生俱来且有积极作用 “几乎所有的人在潜意识的底层都有死亡本能。它与生本能相对应,构成人类心灵底层最重要的两种本能力量。”听完记者的讲述,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首席咨询师向程非常平静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几乎所有人”这个令人瞠目的比例在记者采访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和北京市回龙观医院心理病房主任郭蓄芳时,也得到了证实。 人往往对于头脑中转瞬即逝的东西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恰恰是这“一闪念”泄露了人类生死的秘密。第一个发现它的人如果活到今天,已经150岁了,而我们的生活却始终在他的理论框架下重复着。这个人就是弗洛伊德。 瞬间浮现的跳楼、溺水等死亡冲动是死本能的表现

弗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一组相对的概念。“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死本能”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 “新闻报道中那个想从楼上往下跳的年轻人的案例只是死本能导致的死亡冲动中的一种。”向程告诉记者,像人在极度开心时会哭出来、极度幸福时刻会希望死去,极度绝望时会焕发出强有力的生的力量,这就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转换。“死本能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死本能向外表现,就体现为伤害他人,而以人类战争的最高形式达到顶峰;死本能向内发展就表现为对自我生命的否定、自毁和自杀。而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转换构成了人的生命过程的全部内容。” “人有很多本能,死亡本能是从一出生开始就有的。和人生存的本能一样,死的本能也是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的。”郭蓄芳主任在回龙观医院心理病房工作多年,对于生和死这一人生永恒的话题有着更深入的认识,“有些人可能不承认或者意识不到自己的死亡本能。只要一个人想到过死,这就是死本能的表现”。 人的死亡本能是人放弃和逃避的防御心理。很多人常说,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人们这么说的时候可能仅仅会感到内心的一股悲凉,但实际上这正是死本能的表现。 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希望用想象的“结束”的方式来把这种体验定格 和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极度渴望死亡的病态心理不同的是,瞬间的死亡冲动更接近于一种人类特有的情感。 “死亡冲动是人在原始情感中所共有的。当人面对美丽的景色,觉得特别高兴的时候,都可能会有种希望个体消失、消融在景色中的冲动。在爱情关系中,情侣在做爱时达到了高峰体验,也会有种‘如果死在此刻就好了’的感觉,人们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课后习题(课程结构)【圣才出品】

第14章课程结构 一、单选题 1.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是()。 A.宏观、中观和微观 B.课程内容、课程平衡和课程设置 C.必修、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 D.大学、中学和小学 【答案】A 【解析】人们在面对并处理课程内容的问题中,建构起了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宏观课程结构,实际上主要是课程内容选择更新和课程设置问题。微观课程结构,实际上就是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具体知识点的安排及其与具体环境因素、媒体成分和学习活动细节等的相互关系。中观课程结构,是一个处于开辟和发展中的领域。 2.课程平衡依赖于()。 A.课程内容 B.课程设置 C.学科逻辑 D.心理逻辑 【答案】B 【解析】课程平衡是指选入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各类课程及其所包含的科目主次分明、比

例适当、满足了学生的潜在需要和合乎社会价值观标准。课程平衡依赖于课程设置的活动和状况。 3.分科课程、关联课程、融合课程等分类是以课程的()为依据的。 A.内容 B.价值 C.结构 D.组织形式 【答案】C 【解析】课程在水平与垂直两个维度上的结构,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按课程的横向结构特征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科际课程、超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等。 4.学科课程是以()形式区分和组织内容的。 A.科学 B.单元 C.活动 D.学科 【答案】D 【解析】学科课程,又叫学科主题课程,或分科课程。它是与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相对应的,是以学科的形式来区分和组织内容的一类课程。

5.活动课程是以()形式区分和组织内容的。 A.科学 B.单元 C.活动 D.学科 【答案】C 【解析】活动课程,又被称为经验课程或经验学习、学生中心课程。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以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 6.核心课程是以()为核心来组织课程。 A.儿童 B.社会 C.学科 D.情意 【答案】B 【解析】核心课程认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两种组织方式有失偏颇,它主张要以社会生活为中心来组织课程。 7.结构主义者主张课程整合应该()。 A.以学科结构为中心 B.不考虑儿童的心理 C.不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

-跨文化心理学复习提纲

《跨文化心理学》2012年秋季学期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默许反应偏差:对研究者呈现的大多数或所有的陈述和问题,都给予同意而不是反对的倾向。 2.生态谬误:认为在不同的分析层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仍然相同的错误信念。过去通常指从国家层面关系到个人层面关系的不合逻辑的推断。(“生态谬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3.主位法和客位法:主位研究是从研究的直接背景中抽取材料,对其发现的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不做假设。而客位研究是做出一个暂时的假设,认为正在研究的现象是可比较的和普遍的。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即报道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主位研究将报道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他的描述和分析作为最终的判断。同时,主位研究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熟悉他们的知识体系、分类系统,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尽量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客位研究是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以科学家的标准对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解释,用比较的和历史的观点看待民族志提供的材料。这样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并能够联系研究对象实际材料进行应用。 4.强加式客位研究: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客位的测量。事先没有评估它的适用性或者它的意义是否等值,就应用与其他的文化背景的研究的。(采取绝对主义的哲学预设,认为西方心理学者所建构出来的理论和研究典范具有一定程度普适性,可以运用到不同文化之中,不必做任何的调整与修改) 5.社会文化适应:通过学习当地社会系统的运转和获得必要的技能和方式,以在不熟悉的文化情境中完成一些事物,从而去适应新的文化背景。 6.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自我知觉的一个维度,既重视自主行动的能力又强调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 7.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一种对持续的亲缘关系和后代行动的自主性都给予强调达到代际关系系统。 二、简答题 1.列出跨文化心理学中的三种家庭模型,并举例分析。 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国):一种特别强调持续的亲缘关系和代际依赖的代际关系系统。强调的是顺从和服从,不管是在子女们年幼时还是已经长大成人,原生家庭在生计上均对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每个子女对于年老的父母都有经济上的贡献。在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倾向于对孩子进行服从性导向的教育,并不会促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独立性不被当成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可能会被看成是对家庭完整和生计的威胁。代际之间的依赖性是通过家庭

动机理论

社区中的案例 1.一群富裕的高中运动员将一个弱智的邻家女孩拖入家中对其进行性侵犯 2.县政府——发展经济为由——将带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引进到了饮用水的源头。因此,十年间当地环境遭到严重污染,而周边的县市却环境较好 3.一个年轻人放弃了买汽车的打算,转而将这笔钱投入到有意义的事业中 4.一个高中生用三年的时间来设计一门和平研讨课(为了学分) 5.一个7岁的小孩子为孤儿收集了一千个箱子,这样他们就不用再提着他们的家当在垃圾箱周围转悠了 6.一个商人将在其生意转手后所得1千万中的一部分分给了原来的雇员(他们在新雇主手下仍保留原有职位) 是什么促使人们有这样的行为呢?动机理论认为动机可以塑造吗?社会工作者可以从理论中吸取哪些东西,来帮助他们理解、激励或制止以上哪些行为呢? 系统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现实建构 社会交换理论和权力组织关系理论 冲突理论动机理论 生态理论 批判理论 女权主义理论混沌理论

动机理论概述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驱力理论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所以驱力理论时常又被称之为驱力还原论或需要满足论。这种理论观点认定: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