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卫生工作方针

第8章 卫生工作方针

第八章卫生工作方针



第八章卫生工作方针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三、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宗旨
四、卫生工作方针
第八章卫生工作方针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三、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宗旨
四、卫生工作方针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卫生事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
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十分重要地位。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卫生事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
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十分重要地位。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2.卫生事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卫生事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障。
第二,卫生事业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水平的前提。
第三,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生活水平发展的重要标
志。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2.卫生事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卫生事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障。
第二,卫生事业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水平的前提。
第三,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生活水平发展的重要标
志。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1.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一阶段:1949年-1966年,卫生事业得到了广泛而迅
速的发展
①1950年8月和1952年12月两次全国卫生会议的召开,提出了
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原则,做为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使我
国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②1953-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是扩大医疗预
防机构,广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管理,防
治对人民危害最严重的疾病。
③1962-1966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整顿、巩固、充
实、提高”的方针,加强工业卫生工作和城市卫生工作,
并继续开展爱国运动。
④从50年中叶开始到66年以前农村合作医疗得到了广泛的开
展和推广。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一阶段:1949年-1966年,卫生事业得到了广泛而迅
速的发展
①1950年8月和1952年12月两次全国卫生会议的召开,提出了
我国

卫生工作的四大原则,做为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使我
国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②1953-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是扩大医疗预
防机构,广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管理,防
治对人民危害最严重的疾病。
③1962-1966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整顿、巩固、充
实、提高”的方针,加强工业卫生工作和城市卫生工作,
并继续开展爱国运动。
④从50年中叶开始到66年以前农村合作医疗得到了广泛的开
展和推广。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卫生工作发展缓慢,由于
广大人民的努力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①“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四人帮”的破坏,造成卫
生机构瘫患,卫生战线的干部和广大医技术员受到
了迫害。
②由于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卫
生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卫生工作发展缓慢,由于
广大人民的努力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①“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四人帮”的破坏,造成卫
生机构瘫患,卫生战线的干部和广大医技术员受到
了迫害。
②由于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卫
生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三阶段:1976年—现在,我国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
发展。
①1979—1991年多次召开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确定
了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开始探讨我国卫生改
革问题。
②1992-1996年召开了三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
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和卫生发展规化。
③近几年,卫生教育研究和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特别2002年九月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的召开,为
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三阶段:1976年—现在,我国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
发展。
①1979—1991年多次召开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确定
了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开始探讨我国卫生改
革问题。
②1992-1996年召开了三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
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和卫生发展规化。
③近几年,卫生教育研究和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特别2002年九月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的召开,为
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2.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
第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
形成
其表现:到2001年底,已建成各类卫生机构40.2万
人,从业人员达到887.4万人。
第二、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长足发展
第三、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
表现:

到1995年全国中医院2552所,中医药科研机构
77所,并形成了中药产业构架及经营网络。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2.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
第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
形成
其表现:到2001年底,已建成各类卫生机构40.2万
人,从业人员达到887.4万人。
第二、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长足发展
第三、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
表现:到1995年全国中医院2552所,中医药科研机构
77所,并形成了中药产业构架及经营网络。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四、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不断推进
其表现:到2000年91%的县、市达到农村“初保”规划
目标的低限标准。
第五、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从初期除四害,讲卫生发
展到今天党政军民共创卫生城市、卫生村镇发生了
质的飞跃。
第六、卫生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第七、防病治病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四、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不断推进
其表现:到2000年91%的县、市达到农村“初保”规划
目标的低限标准。
第五、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从初期除四害,讲卫生发
展到今天党政军民共创卫生城市、卫生村镇发生了
质的飞跃。
第六、卫生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第七、防病治病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八、综合反映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具发展中国家的
前列。
三大指标:
1500/101500/101500/101500/10万
61.9/1061.9/1061.9/1061.9/10万
31.31.31.31.‰‰‰‰
200200200200‰‰‰‰
35.635.635.635.6岁
72.172.172.172.1岁
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平均寿命
解放前
1995199519951995年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第八、综合反映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具发展中国家的
前列。
三大指标:
1500/101500/101500/101500/10万
61.9/1061.9/1061.9/1061.9/10万
31.31.31.31.‰‰‰‰
200200200200‰‰‰‰
35.635.635.635.6岁
72.172.172.172.1岁
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平均寿命
解放前
1995199519951995年

三、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宗旨
1.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
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三、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宗旨
1.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
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三、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宗旨
2.卫生工作的宗旨
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理由:
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②由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决定;
③卫生工作的两个效益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
最高原则;
④我国卫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宗旨
2.卫生工作的宗旨
是坚持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理由:
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②由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决定;
③卫生工作的两个效益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
最高原则;
④我国卫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卫生工作方针
1.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A.产生的历史背景
概括: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旧中国十分落后的卫生状
况,卫生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①烈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主要表现鼠疫、霍乱、天
花三大传染病流行。
②地方病、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员健康主要表现是血
吸虫病、绦虫病、钩虫病、黑热病、还有大骨节病、
麻疯病等疾病的严重流行。
四、卫生工作方针
1.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A.产生的历史背景
概括: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旧中国十分落后的卫生状
况,卫生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①烈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主要表现鼠疫、霍乱、天
花三大传染病流行。
②地方病、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员健康主要表现是血
吸虫病、绦虫病、钩虫病、黑热病、还有大骨节病、
麻疯病等疾病的严重流行。

四、卫生工作方针
③社会病普遍漫延
主要表现是:肺结核病、性病、吸食鸦片为数众多
④人群健康水平极其低下:
主要表现:人口死亡率25‰,儿童死亡率13‰,(农
村儿童死亡率高达20‰),孕产妇死亡率达150/
万,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内蒙古地区牧民只有
19.6岁。
⑤卫生资源极其贫乏
主要表现:卫生医技人员少,医院数量少,病床数量
更少,医药院校、药厂、科研机构数量少,规模更
小,而且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
四、卫生工作方针
③社会病普遍漫延
主要表现是:肺结核病、性病、吸食鸦片为数众多
④人群健康水平极其低下:
主要表现:人口死亡率25‰,儿童死亡率13‰,(农
村儿童死亡率高达20‰),孕产妇死亡率达150/
万,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内蒙古地区牧民只有
19.6岁。
⑤卫生资源极其贫乏
主要表现:卫生医技人员少,医院数量少,病床数量
更少,医药院校、药厂、科研机构数量少,规模更
小,而且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

四、卫生工作方针
B.制定卫生方针的主要依据
①老解放区和解放军中卫生工作的经验。
②前苏联卫生工作经验的影响
③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的方向
④建国初期中央的有关政策
四、卫生工作方针
B.制定卫生方针的主要依据
①老解放区和解放军中卫生工作的经验。
②前苏联卫生工作经验的影响
③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的方向
④建国初期中央的有关政策

四、卫生工作方针
C.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
①1949年

9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人民解放军
军委卫生部召开了全国卫生行政会议,确定
了建国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和服务对象。
②1950年8月全国第一次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了
卫生工作的三大基本方针。
③1952年12月第二次卫生工作会议,提出院卫
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
④1952年底经过167次政务会议正式批准,正式
形成了新中国卫生工作的方针。
四、卫生工作方针
C.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
①1949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人民解放军
军委卫生部召开了全国卫生行政会议,确定
了建国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和服务对象。
②1950年8月全国第一次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了
卫生工作的三大基本方针。
③1952年12月第二次卫生工作会议,提出院卫
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
④1952年底经过167次政务会议正式批准,正式
形成了新中国卫生工作的方针。

四、卫生工作方针
D.方针的基本内容:
①面向工农兵:
②预防为主
③团结中西医
④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四、卫生工作方针
D.方针的基本内容:
①面向工农兵:
②预防为主
③团结中西医
④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四、卫生工作方针
E.执行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所取得的成就和失误
①统一认识,明确了方向;
②出现了中西医药人员大团结的局面;
③迅速组建了防疫机构;
④改造旧产婆,推广新法接生;
⑤加强了工矿企业的卫生建设;
⑥加强了防治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领导和组织措施;
⑦推行了全国范围的医疗保健制度;
⑧推动了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卫生工作方针
E.执行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所取得的成就和失误
①统一认识,明确了方向;
②出现了中西医药人员大团结的局面;
③迅速组建了防疫机构;
④改造旧产婆,推广新法接生;
⑤加强了工矿企业的卫生建设;
⑥加强了防治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领导和组织措施;
⑦推行了全国范围的医疗保健制度;
⑧推动了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卫生工作方针
失误:
①中医工作重视不足;
②十年动乱干扰了卫生工作 ;
③农村卫生工作重视不足;
④主要卫生政策进一步落实。
四、卫生工作方针
失误:
①中医工作重视不足;
②十年动乱干扰了卫生工作 ;
③农村卫生工作重视不足;
④主要卫生政策进一步落实。

四、卫生工作方针
2.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
A.形成的社会条件:
政治生活的需要;
经济生活的需要;
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卫生事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四、卫生工作方针
2.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
A.形成的社会条件:
政治生活的需要;
经济生活的需要;
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
卫生事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四、卫生工作方针
B.方针形成的过程:
①改革开放以来对卫生工作方针的调整
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卫生工作方针
也在不断探索中进行调整; 80年中期国务院提出,
预防为主,城乡兼顾,中西结合的卫生发展道路;
90年代国务院、卫生部制定了许多卫生改革和发展
的许多政策。
四、卫生工作方针
B.方针形成的过程:
①改革开放以来对卫生工作方针的调整
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卫生工作方针
也在不断探索中进行调整; 80年中期国务院提出,
预防为主,城乡兼顾,中西结合的卫生发展道路;
90年代国务院、卫生部制定了许多卫生改革和发展
的许多政策。

四、卫生工作方针
②学术界对卫工作方针的讨论
80年代末我国卫生管理学界对卫生事业的性质、方
针进行了几次大讨论; 90年代初几次全国卫生厅局
长会议结合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及其实施中的经
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充实,完善卫生工作方针的意
见。
四、卫生工作方针
②学术界对卫工作方针的讨论
80年代末我国卫生管理学界对卫生事业的性质、方
针进行了几次大讨论; 90年代初几次全国卫生厅局
长会议结合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及其实施中的经
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充实,完善卫生工作方针的意
见。

四、卫生工作方针
③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框架
1990年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起草了《中国卫生发
展与改革纲要》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初
形; 1991年 4月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内
容,形成了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框架。
四、卫生工作方针
③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框架
1990年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起草了《中国卫生发
展与改革纲要》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初
形; 1991年 4月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内
容,形成了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框架。

四、卫生工作方针
④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
1996年 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对卫生工作方针进行
了充分的讨论和确立; 1997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时期
卫生工作方针的全部内容,标志着方针的形成。
基本内容
构成:第一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是我
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战略重点;第二依靠科技与教
育,动员全社会参与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两大基本


略;第三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核心,也是我国
卫生工作的方针的核心。
四、卫生工作方针
④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
1996年 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对卫生工作方针进行
了充分的讨论和确立; 1997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时期
卫生工作方针的全部内容,标志着方针的形成。
基本内容
构成:第一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是我
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战略重点;第二依靠科技与教
育,动员全社会参与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两大基本策
略;第三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核心,也是我国
卫生工作的方针的核心。

四、卫生工作方针
理解:
a以农村为重点:
首先是从我国卫生工作实际出发,搞好卫生工作的需要,其次
是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是各级党和政府
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次初级卫生保健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关
键,还有如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问题。
b预防为主
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一贯方针;是我国控制疾病形势
的需要;
做到预防为主就必须做到: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
作要全面负责;认真做好 “五大卫生 ”工作依法保护妇女儿
童健康;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
针;加强卫生宣传,开展健康教育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
施。
四、卫生工作方针
理解:
a以农村为重点:
首先是从我国卫生工作实际出发,搞好卫生工作的需要,其次
是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是各级党和政府
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次初级卫生保健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关
键,还有如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问题。
b预防为主
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一贯方针;是我国控制疾病形势
的需要;
做到预防为主就必须做到: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
作要全面负责;认真做好 “五大卫生 ”工作依法保护妇女儿
童健康;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
针;加强卫生宣传,开展健康教育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
施。

四、卫生工作方针
c中西并重: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
关系;努力学习和发展西医技术和方法。
d依靠科技与教育
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表
现;是医学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
医学科学技术应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集中力量攻
关,力求新突破。做好卫生人才的培养。
e动员全社会

参与
卫生工作涉及到社会所有成员,关系到每个成员生老病死问
题;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社会各部
门和所有成员都应有 “大卫生观 ”,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
动卫生工作的广泛开展。
四、卫生工作方针
c中西并重: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
关系;努力学习和发展西医技术和方法。
d依靠科技与教育
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表
现;是医学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
医学科学技术应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集中力量攻
关,力求新突破。做好卫生人才的培养。
e动员全社会参与
卫生工作涉及到社会所有成员,关系到每个成员生老病死问
题;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社会各部
门和所有成员都应有 “大卫生观 ”,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
动卫生工作的广泛开展。

四、卫生工作方针
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大创举,全社会参
与对普及卫生知识,教育人民群众自重、自爱、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f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是卫生工作的核心,是卫生工作出发点又是卫生工作
的落角点,体现了卫生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反映了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四、卫生工作方针
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大创举,全社会参
与对普及卫生知识,教育人民群众自重、自爱、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f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是卫生工作的核心,是卫生工作出发点又是卫生工作
的落角点,体现了卫生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反映了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建国以来我国卫生工作取得的哪些成就和经验?
3.怎样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
4.我国卫生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
5.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下形成的?
6.新中国卫生工作的方针?
7.试述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
8.我国卫生工作为什么要以农村为重点?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建国以来我国卫生工作取得的哪些成就和经验?
3.怎样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
4.我国卫生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
5.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下形成的?
6.新

中国卫生工作的方针?
7.试述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
8.我国卫生工作为什么要以农村为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