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管理知识点

船舶管理知识点

船舶管理知识点
船舶管理知识点

船舶管理知识点

一除履行航行和停泊值班职责外,二副还应:

1.负责管理养护各种航海仪器、气象仪表,排除一般故障;

2.负责管理海图、航海出版物、航行通告和警告及各种记录簿,正确填写航海仪器和航海图书资料清册;

3.负责管理、校对天文钟及公共场所的船钟;

4.负责管理国旗、号旗、号灯、号型、应急航行油灯,保持驾驶台内救生信号和器材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5.负责管理并保持驾驶台、海图室及所管库房的秩序和整洁;

6.停泊时,主持商排驾驶员值班表并报大副批准后执行;

7.航行中,每天正午与机舱对时,填写并与二管轮交换正午报告; 8.航次结束后及时填报航次报告,交船长转报公司

除履行航行、停泊值班职责外,三副还应:

1.主管全船的救生、消防设备;

2.负责向船员讲解救生消防知识和各种应变设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及时向新来的船员介绍应变岗位及其职责;

3.开航前,应根据大副的意图编妥船舶应急部署表及船员应急任务卡,经大副审核、船长批准后执行;

4.在船舶进出港口、靠、离、移泊时,应在驾驶台当值,负责传达船长、引航员的指令,记录车钟和用车时间及重要船位,并负责驾驶台与机舱间的联系及VHF通信,监视各种操纵仪表、信号,监督舵工操舵的正确性,督促水手及时正确显示号灯、号型、旗帜;

5.按时向大副提出所管设备的养护、修理、更换计划或项目;

6.按规定张贴救生消防图表、符合、标志等,包括:应急部署表;防火控制图、船员日常防火守则、安全防火巡回路线图、大型灭火系统操作说明;救生艇起落操作规程、气胀式救生筏施放说明图解、救生衣穿着示意图及其他规定的符号、图解等;舱口围内侧书写“禁止烟火”或“NO SMOKING”。

二 1.按照大副积载计划的要求,负责船港联系,掌握装卸进度,记录开工时间、停工时间及其原因、开工舱口数变化应及时通知机舱,以便安全供电;密切与港方的联系,尽量保持船体的平衡,防止过度横倾和纵倾;

2.督促看仓人员认真看舱,做好货物的堆码、垫衬和隔票;发现包装破损、包装不固、标志不清或可能引起混票的货物时,应先暂时停止其装进仓内,待妥善处理后再装,必要时要求港方签署现场记录,以至拒装并报告大副或船长;严禁工人在仓内吸烟和违章作业,因工人违章操作损坏设备、属具或货物,应及时要求港方签证,以便索赔;

3.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开关仓,防止货损;注意船舶吃水,在每天早晨工人换班时、货物装卸全部结束时、加完油水时及抵离港时,值班驾驶员应观测水尺,并记入航海日志; 4.装卸一级危险品、重大件、贵重货物时,应到现场监督指导,并通知大副或船长到现场;装运冷藏集装箱应通知大副、大管轮(冷藏员)电机员现场监装;

5.滚装船、集装箱船、冷藏船、油船、气体运输船等的装卸设备,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符合操作条件,立即停止装卸;滚装船上,应根据船舶与码头的高度差,适当调整尾跳角度,当超过极限时,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收起尾跳;

6.装卸结束封舱前,应下仓检查货物堆码及绑扎情况,注意有无火警苗子或偷渡迹象。

三 1.港内值班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根据“海船船员值班规则”的规定,船舶在港内停泊期间的值班安排应始终:确保人命、船舶、货物、港口和环境的安全,确保所有与货物作业有关的机械的安全操作;遵守国际的、船旗国的及港口国的规定;保持船上秩序和日常工作;正常情况下在港内系泊或锚泊的所有船上必须安排适当而有效的值班。对于具有特种形式推进系统,以及装载有危害的、危险的、有毒的、易燃物品的船舶还应按有关规定的特殊要求值班。停泊值班人员应包括一名值班驾驶员和至少一名水手。

2.掌握全船人员动态,经常巡查船的四周、装卸现场及工作场所,关心从事高空、舷外及封闭舱室内工作的人员安全,督促值班人员坚守岗位,保持部门间联系畅通。

3.督促值班水手按时升降国旗、开关灯,显示或悬挂有关号灯号型;经常检查舷梯、锚链、跳板及安全网,及时调整系泊缆绳,特别是在有较大潮差的泊位上,应加强巡查,必要时,应采取措施以确保系泊设备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4.注意吃水和龙骨下的富裕水深和船舶的一般状态。

5.按船长或大副的指示或者情况需要,通知机舱注入、排出或调整压舱水,并注意船体平衡,注意检查污水沟、压载舱及淡水舱的测量记录,监收加装淡水和物料,加油船来时通知机舱并注意防火安全。

6.严格遵守有关安全及防火规定,遇火警、人落水或船进水时,应即发警报;船长、大副不在船时,要负责指挥在船人员全力抢救,以避免船舶、货物和船上人员受损,必要时请求水上安全管理机关或附近船只给予援助。

7.注意过往船舶,当有他船系靠本船或前后泊位时,应在现场守望,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记下该船船名、国籍、船籍港及事故经过,并向船长报告。

8.主机试车前,应确认推进器附近无障碍物,不致碍及他船,不致损坏舷梯、跳板、缆绳、装卸属具及港口设施等方可进行,并注意查看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四 1.值班驾驶员如有任何理由认为接班驾驶员不能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则不应交班并报告船长;交接中或交接后对交接事项有怀疑时,应

及时请示大副或船长;

2.在交接班时,若正在进行重要操作,除非船长另有指示,该操作应由交班驾驶员完成;交接班双方都应在交接前巡视检查全船及其周围情况;必须在工作岗位上交接班,任何情况下交班者不得在接班人员未到岗位或未曾确认接班之前离开岗位,也不得通过第三者代为交接班;

3.交班驾驶员应告接班者下列事项:航海日志和停泊值班记录簿所记载的有关内容、公司指示和船长命令,有关人员来船联系及对外联系事宜;气象、潮汐、泊位水深、船舶吃水、系缆情况、锚位和所出锚链的情况、转流时船舶回转等安全注意事项,主机状态和应急使用的可能性,以及对船舶安全有关的其他情况;船上应完成的所有工作、积载计划、大副的要求、装卸进度、开工舱口及工班数、货物的分隔衬垫装卸质量、装卸属具情况、危险品和重大件及应采取的预防及应急措施、贵重货、水手监舱情况及与港方联系事项;污水沟、压舱水、淡水的水位情况及加装燃油、淡水情况;消防设备的情况;港口及本船悬挂的信号、显示的号灯号型和鸣放的声号,港口特殊规定,当发生紧急情况或需要援助时船方与港方的联系方法;

4.接班驾驶员在承担值班任务前,应核实下列各项:系泊缆绳或锚链状况是恰当的;了解正在装卸的有害或危险货物的性质,并知道万一发生溢漏或失火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本船悬挂的信号、显示的号灯号型以及鸣放的声号是合适的;各项安全措施和防火规定都在严格遵守之中;外界的条件或环境没有危及本船,本船也不危及其他船舶。

五 1.二副离船进行职务交接时,应交接下列各项:航海仪器的技术性能和现状及操作注意事项;航海仪器计划修理的项目或正在修理的项目;开航前的准备情况,如海图、航线及仪器设备检视情况;航次报告填报情况;任期内海图改正的情况;移交航海仪器清册、航海图书资料清册及其他记录簿、说明书,本职所使用的工具、物品及库房钥匙;在港值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及船长、大副交办的事项。

2.三副离船进行职务交接时,应注意交接下列各项:救生消防设备的分布、技术状况及有关清册;救生消防设备养护情况及有关记录;救生消防设备待修、待检项目及正在修理检验的项目;开航前救生消防设备的检查及其他准备工作的情况,如应急部署的编制等;本职工作所用工具、物品及库房钥匙;在港值班注意事项及船长、大副交办的事项。

六 1.二副开航前应做好如下工作:备齐并改妥航次所需国旗、海图、航海图书资料及其他出版物;按船长指示,做好航次计划,划妥航线;对电子助航设备进行航前检试,并将情况报告船长;检查驾驶台内救生信号和器材的有效期。

2.三副开航前应做好如下工作:船上人员变动时,应在开航前编妥应急部署表和船员应急任务卡;检查救生艇及其属具备品、淡水及救生食品的数量及有效期、吊艇设备的技术状况;检查救生筏及降落装置,送检的救生筏是否已妥善就位;检查救生衣、救生圈、自亮灯浮等的配备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检查探火系统、报警装置、固定灭火系统是否正常可用,各类手提灭火器是否放在规定的位置

七 1.应建立设备、备件、工具和资料的清册,交接时按册清点;操作比较复杂或新安装的仪器,应将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张贴在操作位置附近醒目的地方;对航海仪器建立养护检修记录簿和误差校测记录簿,并定期清洁、加油、检查;非连续使用的仪器,如标准罗经、陀螺罗经复示器、雷达等,均应设置防潮、防尘护罩,不用时罩妥;除进厂修理或养护检修外,停港期间不关闭电罗经;船舶进坞后、出坞前,应对测深仪、计程仪等的水下部分进行检查、保养并做记录;按时向大副提出仪器设备的修理项目;向新来的驾驶员介绍仪器性能、使用方法、操作注意事项。

2. 航海图书资料管理包括:

1)根据本船情况,将全部海图分成中外文版图、专用图、常用图和其他图等几类,按图号顺序存放。本航次所需海图按使用先后顺序用铅笔编号,依次放在便于取用的抽屉内,航次结束后,将顺序号擦掉,以便下次另编;但作为海事证明的海图,应交由船长保管;

2)建立并管理“航海图书资料清册”,负责登记、改正、清点和领退,职务调动时移交;

3)航次急需的海图、图书资料,应及时报告船长,可就地、就近购买,更新后的报废海图(尤其是中文版),一律返回公司;

4)在国外港口,二副应报告船长通过代理购买、补齐外文版航行通告及补编;得到新的通告后,应立即填入海图卡片;

5)海图改正的顺序应根据缓急,首先改妥本航次的海图,尽快改妥常用海图,抓紧改正其他海图。任期内海图改正情况是职务调动交接的重要项目;

6)航行通告及补编应按年份、中、外文版分别装订保管;

7)所有驾驶员均应阅看航行警告并签名,二副应根据航行警告的内容,用铅笔在海图上标注,然后将警告专卷装订备查,保留1年。

八 1.三副的救生

(1)应保证所有救生设备在船舶离港前及航行中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立即可用

(2)应为每种救生设备建立符合要求的维护保养须知或维护保养计划,按时进行每周检查和月度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入航海日志;

(3)确保卫星EPIRB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恶劣天气中航行,应经常检查其放置是否牢固;在某些港口停泊时,为防止丢失,可视具体情况将其收回房间保管,开航前,置回原处;

(4)三副在日常进行检查和保养时应注意下列各点:保持救生信号的有效期(驾驶台的除外);救生艇淡水每月更换一次,救生口粮按保质期要求及时更换;每月按救生艇属具清册清点、检查,发现失效、

短缺的项目及时补充和更换;机动救生艇每周进行正车和倒车运转,时间不少于3分钟,通用应急报警系统每周试验一次;气胀式救生筏及静水力释放器应在不超过12个月的间隔期内,送检修站检修(在外观正常和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可展期到17个月);注意吊艇索的保养,其二端应在30个月内相互调头。因变质不能安全使用时,或不超过5年的间隔期内应予以换新;保持救生设备的标记清楚,救生艇编号应由首至尾、左舷艇为双号、右舷艇为单号,乘员定额标在艇首左右二舷;救生圈、救生衣的数量应符合规定的要求,放置在指定地点,并按规定配备自亮灯浮、自发烟雾信号、可浮救生索等;救生艇软梯、绳索、踏板不得霉烂,外面应加防护罩;

2.消防设备管理

(1)管理全船消防设备、器材和火警报警设备,定期养护、检查和换剂,灭火器应注意检验和换剂日期;

(2)管理并能熟练地操作固定式灭火系统(主副机扫气箱所属除外),保持管系和分路阀的铭牌、标志鲜明;

(3)三副在日常管理时应注意下列各项:消防设备、器材应造册,逐项登记;消防设备布置图应与其实际布置情况一致;防火控制图装入梯口附近风雨密筒内;

(4)大型灭火系统应做到:房间内清洁、整齐、无杂物、通风,CO2间的室温应在45℃以下;有适当的照明和有效的通信设备;所有CO2气瓶,每2年进行称重检查,若瓶内CO2净重减少达10%时应予填充,并做好记录;标志清楚,并附中、英文操作说明;房间门外有备用钥匙;

(5)手提式灭火器应按时检查、换剂、登记:泡沫灭火器药液每年更换一次;CO2灭火器每年检查一次重量,净重减少达10%时应予填充;干粉灭火器每年检查一次干粉是否结块,CO2有否渗漏;

(6)火警报警装置及烟火探测系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3.培训安排

(1)不迟于船员上船(如果是定期安排轮派上船的船员应在不迟于第一次上船)后的二周内进行救生、消防设备的船上训练。

(2)在装有吊架降落救生筏的船上,在不超过4个月的间隔期内应进行一次该项设备用法的训练。

九 1.靠离泊时二副应:督促水手长检查船尾系泊系统、备妥撇缆、防鼠挡等;检查操作人员穿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向船尾全体人员交代操作意图;将无关人员遣离操作现场;指挥船尾操作人员进行正确操作,离开泊位后督促水手收好防鼠档,靠离完毕经船长同意方可离开船尾; 2.靠离泊时三副应:在驾驶台协助瞭望;执行车钟令;记录车钟簿、重要船位;记录航海日志;传达船长、引航员的指令,负责驾驶台和机舱的联系;监督水手的操舵的正确性。

十 1.二副应急中应:在驾驶台负责航行值班,负责应急现场、船长(驾驶台)、机舱之间通信联络;弃船时,在驾驶台协助船长定位记录通信联络;协助船长携带国旗、航海日志、相关海图、重要文件与物品等离船;

2.三副应急中应:将航行值班职责移交给二副;发生火灾时,负责现场灭火;发生船体漏水时,担任隔离队队长;弃船时担任救生艇艇长。

十一 1. SOLAS公约的制定与1912年发生的“泰坦尼克”号灾难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惨剧引起了全世界对海上安全的关注,制定一部世界认可的安全准则势在必行。1913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讨论制定安全规则。1914年1月20日,出席会议的13个国家代表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认可的海上安全准则《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SOLAS公约旨在保障船舶、海上人命安全,现行的公约是由SOLAS74公约及其附则和1978年议定书,1988年议定书三个部分组成,其核心部分是公约的附则,它规定了与安全密切相关的船舶构造、设备及其操作的最低安全标准,由各缔约国强制执行。74公约除了将过去的修改内容容纳进新版公约外,还增加了默认接受程序,使今后的公约修正案能够尽快生效。

船员考试中涉及的所谓“SOLAS公约”的内容,均是指公约附则的内容而非指公约正文的内容,公约附则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修正案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和更新。

公约附则共有12章:

第Ⅰ章总则:包括适用范围、定义、检验与证书。

第Ⅱ章构造:包括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防火、探火和灭火。

第Ⅲ章救生设备与装置:包括对客、货船的各种救生设备的要求(IMO于1996年通过了MSC48(66),将本章中的部分内容定为《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

第Ⅳ章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GMDSS的配备和要求。

第Ⅴ章航行安全:包括危险通报、引航员软梯、操舵装置的试验和操作等。

第Ⅴ章航行安全:包括危险通报、引航员软梯、操舵装置的试验和操作等。

第Ⅵ章货物装运(一般规定、谷物以外的散装货物的特别规定、谷物装运)。

第Ⅶ章危险货物的装运:包括包装或散装固体危险货物的载运,散装液体化学品船及液化气体船的构造和设备。

第Ⅷ章核能船舶。

第Ⅸ章船舶营运安全管理。

第Ⅹ章高速船的安全措施。

第Ⅺ-1章加强海上安全的特别措施。

第Ⅺ-2章加强海上保安的特别措施

除另有规定外,附则仅适用于从事于国际航行的船舶,但不适用于500总吨以下的货船、军用舰艇和运兵船、非机动船、制造简陋的木船、非营业性的游艇和渔船。附则各章中的适用范围,均在各章中详加规定。

2. 1.检验种类

公约规定的有:初次检验、年度检验、期间检验、定期检验、船底外部检验、附加检验和换新(证)检验。

1)客船的检验:

客船应接受下列检验

(1)初次检验:在船舶投入营运前进行;

(2)换新检验:每十二个月进行一次;

(3)附加检验:视情况进行

2)货船救生设备和其他设备的检验:

(1)初次检验:在船舶投入营运前进行;

(2)换新检验:间隔期不超过5年;

(3)定期检验:在货船设备安全证书的第二个周年日之前或之后3个月内进行;

(4)年度检验:在货船设备安全证书的每一周年日之前或之后3个月内进行;

(5)附加检验:视情况进行

3)货船无线电设备和雷达设备的检验

(1)初次检验:在船舶投入营运前进行;

(2)换新检验:间隔期不超过5年;

(3)定期检验:在货船无线电设备安全证书的第一周年日之前或之后3个月内进行;

(4)附加检验:视情况进行

4)船体、机器和设备的检验

(1)初次检验:包括在船舶投入营运前对船底外部的检验;

(2)换新检验:间隔期不超过5年;

(3)期间检验:在货船构造安全证书的第二个周年日之前或之后3个月内进行;

(4)年度检验:在货船构造安全证书的每一周年日之前或之后3个月内进行;

(5)船底外部检验:5年内至少2次,2次的间隔期不得超过36个月;

(6)附加检验:视情况进行

证书的期限和有效性

(1)客船安全证书:不超过12个月;

(2)货船构造安全证书:不超过5年;

(3)货船设备安全证书:不超过5年;

(4)货船无线电设备安全证书:不超过5年;

(5)免除证书:按规定对船舶给予免除时,应颁发免除证书,有效期与相关的证书相同。

(6)对符合要求的货船可发给《货船安全证书》,来代替上述2、3、4项证书。

(7)如果已完成换证检验但在原证书失效日期之前不能获得新证书,原证书可展期不超过5个月。

(8)如证书失效时船舶不在其接受检验的港口时,可延长证书的有效期让其完成驶往检验港口的航次,展期不得超过3个月(9)证书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不再有效:

①有关的检验和检查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

②没有按规定对证书进行签证;

③船舶更换船旗。在缔约国之间的船期变更应在3个月内完成换证工作。

3. 1.干货船

干货船(适用于1992.2月1日以后建造的船)要求在驾驶室内应有固定显示的或可随时使用的破损控制图,该图应清晰地标明:(1)各层甲板及货舱水密舱室的界限、界限上的开口及其关闭设施和控制位置以及因浸水产生横倾后的扶正装置;

(2)水密舱壁上的所有滑动门和铰链门都应设有指示器,并在驾驶室显示这些门的开/闭状态;

(3)一般的安全须知,包括船舶正常营运时为保持水密完整性的设备、条件和操作程序;

(4)特别的安全须知,应包括对船舶和船员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各种事项(即关闭装置、货物系固和声响报警等)。

2.客船

客船应有永久性固定显示的破损控制图,该图清晰地标明各层甲板及货舱的水密舱室界限、界限上的关闭装置及其控制装置,以及因浸水产生横摇后的扶正装置。

4. 船舶应设有一个独立的应急电源,在船舶处于正浮状态和横倾角达°或纵倾达10°或在这些范围内的任何组合的倾角时能全额、定功率供电,并在下列处所,客船应保证36小时、货船为18小时的应急供电: 1)服务和居住处所的走廊、梯道出入口、乘人电梯;

2)储藏消防员装备的处所;

3)操舵装置处;

4)航行灯、信号灯处;

5)甚高频无线电话装置及其他GMDSS设备。

对救生艇筏的每一集合点、登乘地点和舷外的应急供电,货船为3h,客船为36小时。

5. 1.驾驶室与机器处所之间的通信

从驾驶室到机器处所或控制室中通常控制发动机的位置,至少应设置两套独立的通信设施,其中一套应为车钟。1994年10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船舶在其他能控制发动机的任何处所也应配备适当的通信设施。

2.驾驶室对推进机器的控制(周期性无人机舱)

(1)控制装置

①在包括操纵的所有海况下,在驾驶台能够完全控制螺旋桨的转速、推力方向和螺距(CPP);

②每个独立的螺旋桨及自动执行机构包括防止超负荷的装置(必要时)应由一个单一的控制装置执行遥控;

③主推进器应备有独立于驾驶室控制系统的紧急停机装置。

(2)来自驾驶室的指令,应在主机控制室或适当的控制位置显示。

(3)控制转换

①推进器的遥控在同一时间只能在一处进行,控制地点允许相互连接,每个控制地点应能够指示哪个控制点正在控制机器;

①驾驶室和机器处所之间的控制转换只应在机器处所或主机控制室进行,并应有防止控制转换时推力变化的装置。

(4)自动控制或遥控系统故障时应能发出报警,机器应能就地进行控制。

(5)驾驶室应安装指示螺旋桨转速、方向和螺距(CPP)的指示器。

(6)启动失败的连续自动启动次数应加以限制,以确保足够的启动控制压力,应设有指示最低启动空气压力的报警装置。

6. SOLAS公约中消防规则的目的是要求船舶的防火、探火和灭火达到充分可行的程度。考虑到船舶的类型和潜在火灾危险,船舶消防应当满足:

1.用耐热与结构性限界面,将船舶划分为若个干主竖区;

2.用耐热与结构性限界面,将起居处所与船舶其他处所隔开;

3.限制使用可燃材料;

4.探知火源区域的任何火灾;

5.抑制和扑灭火源处所内的任何火灾;

6.保护脱险通道或灭火通道;

7.灭火设备的即刻可用性;

8.将易燃货物蒸发气体着火的可能性减至最低限度。

每艘船舶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泵、消防总管、消防栓和消防带,消防设备的配备要求如下:

(1)所有船舶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独立驱动的消防泵:

①40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至少3台;

②4000总吨以下的客船和1000总吨以上的货船至少2台;

③1000总吨以下的货船,应使主管机关满意。

(2)消防水带:

①客船上每只消防栓上至少配备一根消防水带;

②1000总吨以上货船上所需的消防水带数目应为每30m船长一根,备用一根,但总数不得少于5根。此数目不包括机舱或锅炉舱所需的数量;

③1000总吨以下的货船,所需消防水带的数量应使主管机关满意。

(3)手提灭火器:船舶的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内应配备数量足够的手提灭火器,10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配有5只。机器处所配备的数量应满足相应规定的要求。

(4)消防员装备:消防员装备由个人配备和呼吸器组成。个人配备包括:防护服、消防靴和手套、一顶消防头盔、一盏电安全灯(手提灯,照明时间至少3小时)、一把太平斧;呼吸器可是一具带有空气泵的防烟面具或一具自给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可使用30分钟)并附带一根耐火救生绳。配备要求:所有船舶至少应备有两套符合要求的消防员装备。客船按其乘客和服务处所的甲板长度每80m应备有两套消防员装备和两套个人配备。消防员装备和个人配备应储存于易于到达之处和即刻可用,两套消防员装备储存的位置之间应尽量远离。在客船上,应在任一存储位置上可以获得两套消防员装备和一套个人配备

(5)国际通岸接头: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至少应设一只。

(6)防火控制图:所有船上应有固定展示的防火控制总布置图,标明每层甲板的控制站,A级、B级分隔的各区域,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灭火设备,各舱室和甲板出入通道的细节以及通风系统,包括风机、档火闸位置细节等。控制图的说明应用船旗国官方文字及英(法)文书写,并保持与当时实际情况一致,如有改动,应尽可能立即更正。所有船上应有一套防火控制图或具有该图的小册子的复制品,永久性地置于甲板室外面有醒目标志的风雨密盒子里,以有助于岸上消防人员取用。

7. SOLAS公约对船上的所有救生设备与装置配备要求如下:

1)无线电救生设备(所有客船及3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1)双向甚高频(VHF)无线电话;

(2)客船、500总吨及以上货船,至少应装设3台

(3)300总吨~500总吨的货船,至少应装设2台

2)雷达应答器

(1)客船、500总吨及以上货船,每舷至少装设1台

(2)300总吨~500总吨的货船,每船至少装设1台

3)遇险火焰信号

每船应配备不少于12支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保存在驾驶室或其附近。垂直发射时,火箭应达到不低于300m的高度,并具有不小于40s 的燃烧时间。

4)救生圈

(1)每舷至少有一只救生圈装有可浮救生索,其长度不少于它在轻载水线以上高度的2倍或30m,取大者;

(2)不少于救生圈总数的1/2应设有自亮灯,这些救生圈中不少于2只应设有自发烟雾信号,并应能自驾驶室迅速抛投。

5)救生衣

除船上每人一件外,另外附加足够数量供值班人员使用的救生衣。客船上还应配备占旅客总数10%的儿童救生衣。

6)救生艇筏

(1)从事非短途国际航行的客船,救生艇在每舷的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50%,另外再配备能容纳人员总数25%的救生筏。货船每舷配备的救生艇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100%,另外再配备容纳人员总数100%的救生筏。如救生筏的存放地点距船首或船尾超过100m,还应配备一只救生筏尽量靠前或靠后放置。

(2)救生艇乘员定额不许超过150人,救生筏乘员定额不得少于6人。

(3)艘救生艇筏的存放应处在连续使用的准备状态,应使2名船员能在5min内完成降落和登乘准备工作。

(4)救生艇筏应在船舶横倾达20°、纵倾达10°时能安全降落。

(5)客船上所有救生艇筏,应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30min内载足全部乘员和属具降落,货船上所有救生艇筏应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10min内载足全部人员和属具降落。

(6)救生艇在静水中航速至少为6kn,当拖带一只载足乘员属具的25人救生筏时,航速至少为2kn,并应配备船舶营运航区预期温度范围内6kn航速、运转时间不少于24小时的燃料和润滑油。

船上的所有救生设备与装置在船舶离港前、航行中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立即可用。

8. 根据SOLAS公约对危险通报的要求,每艘船船长如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有责采取一切措施将信息通知附近各船及最近岸上主管当局:(1)危险的冰和飘浮物,或者其他任何对航行的直接危险;

(2)热带风暴;

(3)伴随强风的低于冰点的气温致使船舶上层建筑严重积聚冰块;

(4)未收到风暴警报而风力达10级或以上时。

发送危险通报可使用明语(最好用英文)或《国际信号码》。

9. 现行SOLAS公约要求所有船舶必须配备的航行系统和设备,包括标准磁罗经或其他装置、哑罗经或罗经方位装置、定位装置等。对所有150GT及以上的船舶和客船,还应设有1台可与磁罗经互换的备用磁罗经或其他装置以及不单纯依靠船舶的主电源的通信信号灯一盏。对所有300GT及以上船舶和客船,还应设有1台测深仪、1台9GHz雷达、航速航程测量装置(计程仪)、1套电子标绘装置(ARPA)、船首向传送(至雷达、ARPA及AIS)装置。所有500GT及以上的船舶,另外需要配备陀螺罗经等。

另外,20000载重吨及以上的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应不迟于1999年1月1日在其两端安装应急拖带装置。

10. 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只能供人员的登船和离船使用,应保持干净,适当维修和存放,定期检查,引航员登离船装置应能达到使引航员安全登离船的目的。

具体要求如下:

(1)引航员软梯所需爬高不小于,离水面高度不超过9m。

(2)当从海平面至船舶出入口的距离超过9m时,应使用与引航员软梯相连的舷梯或升降机械。

(3)如果使用引航员升降器,还应在其附近设一引航员软梯,并可供立即使用。

(4)在登船位置附近应配备两根直径不小于28mm的安全绳、带自亮灯的救生圈、抛缆绳及夜间的照明等。

登离船装置在安装后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试验,登离船装置的安装及引航员的登离,由值班驾驶员负责监督,该驾驶员应携带与驾驶室联系的通信设备。

11. 1.操舵装置的配备

(1)每艘船舶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的布置应使两者之一在发生故障时不致导致另一装置不能工作。如果操舵装置有二台或几台相同的动力装置,则可不设辅助操舵装置。

(2)主操舵装置应能在最深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速度前进时,能将舵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5°,以及相同条件下在28s内将舵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0°。

(3)辅助操舵装置应能在最深航海吃水和最大营运速度的1/2或7kts前进时(取大者),在60s内将舵自一舷15°转至另一舷15°。

(4)驾驶室与舵机室之间应设有独立的通信设施,在驾驶室、机舱以及舵机室处所应永久显示操舵装置的遥控系统和动力装置转换程序的操作说明和方框图。

2.操舵装置的试验和操作

(1)开航前12小时,应对操舵装置进行核查和试验,包括:

①进行操满舵试验

②操舵装置及其连接部件的外观检查

③驾驶台与舵机间的通信试验

(2)在需要特别注意的航行区域,船舶应使用一台以上同时工作的操舵动力设备。

3.演习

应急操舵演习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内容包括在舵机室内直接控制操舵装置、与驾驶台的通信程序和转换动力供应的操作。

4.记录

操舵装置的试验核查以及应急操舵演习的详细内容应记入航海日志。

12. 每艘3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及所有客船应设有下列符合要求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1)一台VHF无线电装置,能发送和接收70频道上的DSC及遇险报警以及6频道、13频道、16频道上的无线电话;

2)一台能在VHF70频道上保持连续DSC值班的无线电装置;

3)一台能在9GHZ频带上工作的雷达应答器;

4)一台接收国际NAVTEX业务广播的接收机;

5)一台接收来自INMARSAT增强群呼系统的安全信息无线电设备; 6)一台卫星EPIRB,应能通过406MHZ上工作的极轨道卫星或上工作的INMARSAT静止卫星发送遇险报警,并应:

(1)安装在易于接近的位置;

(2)可随时由人工释放并能由一人带入救生艇筏;

(3)当船舶沉没时能自动释放并启动遇险报警;

(4)能人工启动遇险报警。

13. 1.船舶识别号:

(1)适用的船舶:100总吨及以上的所有客船,300总吨及以上的所有货船。

(2)适用的日期:新船于2004年7月1日。2004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应在不迟于2004年7月1日以后的第一次计划干坞检验之日永久性标注国际海事组织编号。

(3)编号的标注的位置:每船至少两处标注,船尾或船中左舷和右舷的最深的核定的载重线以上船名之下,或上层建筑左舷或右舷或正面的可见位置。在机器处所、泵舱、滚装处所的舱壁上。

(4)制作要求:可制成凸出的字符,或刻入用中心冲头冲刺,或使用可确保该标记不易被擦除的任何其他等效方法。

2.连续概要记录(Continuous Synopsis Record)

就其中所记录的信息在船上提供一份船舶历史记录。

(1)适用的船舶:100总吨及以上的所有客船,300总吨及以上的所有货船。

(2)适用的日期:新船于2004年7月1日。2004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应应至少提供该船自2004年7月1日起的历史。即从2004年7月1日起,所有船舶均需备有《连续概要记录》。

(3)记录要求:

①记录由船旗国主管机关签发;

②记录要用IMO制定的标准格式,不得修改、删除;

③记录项目:船旗国、登记日期、船舶识别号、船名、船籍港、注册船东及其地址、光租人姓名及地址、公司名称及地址、入级船级社、ISM证书签发机关、保安证书签发机关、终止登记日期;

④发生变化3个月内主管机关要签发修订文件;

⑤在主管机关签发修订文件之前,应授权公司或船长进行修改,并随即通知主管机关;

⑥记录应使用英文、法文或西班牙文,还可以另外译成主管机关的官方语言;

⑦变更船旗时要留在船上;

⑧连续概要记录将受到港口国的检查。

14. 恐怖主义具有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并具有以非正常的暴力手段打击无辜者为目标的特点。2001年,“”事件震惊全球,反恐成为各国关注的头等大事,2001年11月,IMO在22次大会上通过了“审议防止威胁乘客、船员和船舶安全的恐怖行为的措施和程序”的大会决议(A.924(22)),成立了海上保安会间工作组,负责起草SOLAS公约有关保安条文的修正案以及ISPS规则。2002年12月12日在伦敦召开的IMO海上保安外交大会通过了“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国际规则”(ISPS 规则)以及SOLAS有关加强海上保安的特别措施的修正案,该修正案于2004年7月1日生效。ISPS规则由A、B两个部分组成,其中A部分为强制性要求,B部分为对实施A部分的指导。

1.适用范围

ISPS规则适用范围为从事国际航行的客船(包括速客船)、500总吨以上的货船(包括速货船)、移动式海上钻井装置以及为上述船舶服务的港口设施。

2.定义

《船舶保安计划》(SSP)系指为确保在船上采取旨在保护船上人员、货物、货物运输单元、船舶物料或船舶免受保安事件威胁的措施而制订的计划。

《港口设施保安计划》(PFSP)系指为确保采取旨在保护港口设施和港口设施内的船舶、人员、货物、货物运输单元和船上物料免受保安事件威胁的措施而制订的计划。

船舶保安员(SSO)系指由公司指定的承担船舶保安责任的船上人员,此人对船长负责,其责任包括实施和维护《船舶保安计划》以及与公司保安员和港口设施保安员进行联络。

公司保安员(CSO)系指由公司所指定的人员,负责确保船舶保安评估得以开展、《船舶保安计划》得以制订、提交批准、而后得以实施和维持,并与港口设施保安员和船舶保安员进行联络。

港口设施保安员(PFSO)系指被指定负责制订、实施、修订和维持《港口设施保安计划》以及与船舶保安员和公司保安员进行联络的人员。

保安等级1系指应始终保持的适当最低保护性保安措施的等级。

保安等级2系指由于保安事件危险性升高而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当的附加保护性保安措施的等级。

保安等级3系指当保安事件可能或即将发生(尽管可能尚无法确定具体目标)时应在一段有限时间内保持进一步的特殊保护性保安措施的等级。

15. ISPS规则对缔约国的要求:

1)批准《船舶保安计划》及其后的修改。

2)审核船舶是否符合SOLAS第XI一2章和ISPSCode部分的规定,并向船舶签发《国际船舶保安证书》。

3)为船舶规定保安等级并向船舶通报有关保安信息。

4)通过评估船/港界面活动或船到船活动对人员、财产或环境造成的危险,确定何时要求《保安声明》。

5)向国际海事组织通报公约和ISPSCode要求的保安信息。

6)缔约国政府可以将第XI-2章和规则本部分为其规定的某些与保安有关的职责授权给经认可的保安组织(RSO),但以下职责除外:(1)规定适用的保安等级。

(2)批准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和已批准评估的后续修订。

(3)确定须指定港口设施保安员的港口设施。

(4)批准《港口设施保安计划》和已批准计划的后续修订。

(5)根据第XI-2/9条采取监督和符合措施。

(6)规定关于《保安声明》的要求。

16. 1.ISPS规则对公司和船舶的要求

船公司要为公司指定一名或数名公司保安员,为每艘船舶指定一名保安员。船舶须持有《国际船舶保安证书》,所有船舶按规定装设船舶保安警报系统,船长在就船舶保安做出决定方面,以及在必要时请求公司或任何缔约国政府提供协助方面具有最高的权威和责任,船上相关人员必须持有保安员证书。

2.责任

1)公司保安员的职责

公司保安员的职责是确保船舶开展保安评估、制定《船舶保安计划》:

(1)对船舶可能受到威胁情况提出建议;

(2)确保开展船舶保安评估;

(3)确保《船舶保安计划》的制订、批准、实施和维护;

(4)确保《船舶保安计划》进行修改,纠正缺陷;

(5)安排保安活动的内审和审查;

(6)迅速处理内审、定期审查、保安检查、符合检验期间发现的缺陷和不符合项;

(7)加强保安意识和警惕性;

(8)确保人员得到适当培训;

(9)确保船舶保安员和港口设施保安员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10)取保保安要求和安全要求的一致性;

(11)确保保安计划反映本船的具体信息;

(12)确保替代和等效安排得以实施和保持。

2)船舶保安员主要负责船舶日常营运的保安工作

(1)定期保安检查,确保维持保安措施;

(2)保持和监督《船舶保安计划》的实施;

(3)与船上人员和港口设施保安员协调装卸期间保安;

(4)对《船舶保安计划》提出修改建议;

(5)向公司报告内审、定期审查、保安检查和符合检验期间确定的缺陷和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6)加强船上保安意识和警惕性;

(7)确保船上人员得到适当培训;

(8)报告保安事件;

(9)与公司保安员和港口设施保安员协调实施《船舶保安计划》;

(10)确保正确操作、测试、校准和保养保安设备。

17. 每艘船均应随船携带经主管机关批准的《船舶保安计划》。该计划应就规则本部分所定义的三个保安等级作出规定。经认可的保安组织可为某一具体船舶编制《船舶保安计划》,主管机关可将《船舶保安计划》的审查和批准工作或对以前已批准计划的修正的审查和批准工作委托给经认可的保安组织,在此情况下,从事审查和批准特定船舶的《船舶保安计划》或其修订内容的经认可保安组织,应不曾参与过被审船舶的保安评估的准备或《船舶保安计划》的编写或修订。

提交审批的《船舶保安计划》或对以前经过批准的《船舶保安计划》的修订内容应附有编制该计划或修订内容所依据的保安评估。

《船舶保安计划》的制订应考虑到规则B部分的指导,并应以该船的一种或几种工作语言写成。如所用语言不是英文、法文或西班牙文,还应包括其中一种文字的译文。计划可以用电子格式保存。在此情况下,应通过程序对其加以保护,以防止其被擅自删除、破坏或修改。

《船舶保安计划》计划至少应涉及以下内容:

(1)防止将企图用于攻击人员、船舶或港口的武器、危险物质和装置擅自携带上船的措施;

(2)对限制区域的确定以及防止擅自进入限制区域的措施;

(3)防止擅自上船的措施;

(4)对保安威胁或保安状况的破坏作出反应的程序,包括维持船舶或船/港界面的关键操作的规定;

(5)对缔约国政府在保安等级3时可能发出的指令作出反应的程序;

(6)在保安威胁或保安状况受到破坏时的撤离程序;

(7)船上负有保安责任的人员和船上其他参与保安事务人员的职责;

(8)保安活动审核程序;

(9)与计划有关的培训、演练和演习程序;

(10)与港口设施保安活动进行配合的程序;

(11)定期审查和更新该计划的程序;

(12)报告保安事件的程序;

(13)指明船舶保安员;

(14)指明公司保安员,包括24小时联系细节;

(15)确保检查、测试、校准和保养船上装备的任何保安设备(如有)的程序;

(16)测试或校准船上装备的任何保安设备(如有)的频度;

(17)指明船舶保安警报系统启动点的安装位置;

(18)船舶保安警报系统的使用,包括试验、启动、关闭、复位和减少误报警的程序、说明和指导。

对计划中规定的保安活动进行内部审核或评估计划实施情况的人员应独立于所审核的活动,除非由于公司或船舶的大小和性质方面的原因,这样做不可行。

应对计划予以保护,防止擅自接触或泄露。如果缔约国正式授权的官员有明确理由相信船舶不符合第XI-2章或规则本部分的要求,且核实或改正不符合情况的唯一办法是审查《船舶保安计划》的相关要求,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查看计划中与不符合情况有关的具体章节,但必须征得有关船舶的缔约国政府或船长同意。且无论如何,计划中第.2、.4、.5、.7、.15、.17和.18项有关的规定被视为保密信息,不能受到检查,除非有关缔约国政府另行同意。除此之外,《船舶保安计划》不受按第XI-2/9条规定采取监督和符合措施的缔约国政府正式授权官员的检查。

18. 船舶应当根据不同的保安等级采取船舶保安措施:

(1)当处于保安等级1时,应通过适当的措施并考虑到本规则B 部分的指导,在所有船上开展以下活动,以便针对保安事件确定并采取防范措施:

①确保履行船舶的所有保安职责;

②对进入船舶予以控制;

③控制人员及其物品上船;

④监控限制区域,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进入;

⑤监控甲板区域和船舶周围区域;

⑥监督货物和船舶备品装卸;和

⑦确保随时可进行保安通信。

(2)当处于保安等级2时,应考虑到规则B部分的指导,对上述活动实施《船舶保安计划》中规定的附加保护性措施。

(3)当处于保安等级3时,应考虑到规则B部分的指导,对上述活动实施《船舶保安计划》中规定的进一步特殊保护性措施。

(4)如果主管机关规定了保安等级2或3,船舶应确认已收到关于改变保安等级的指令。

(5)在进港前或在缔约国境内的港口期间,当缔约国规定了保安等级2和3时,船舶应确认已收到指令并应向港口设施保安员确认已开始实施《船舶保安计划》所列明的适当措施和程序以及在保安等级3时规定了保安等级3的缔约国政府发出的指令所列明的适当措施和程序。船舶应报告在实施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在此情况下,港口设施保安员和船舶保安员应进行联络并协调适当的行动。

(6)如果船舶按主管机关要求所设定的或已处于的保安等级高于其拟进入或所在港口被规定的保安等级,船舶应立即将此情况通知港口设施所在缔约国政府的主管当局和港口设施保安员。在此情况下,如有必要,船舶保安员应与港口设施保安员进行联络并协调适当的行动。19. 船舶保安评估是《船舶保安计划》制订和更新过程的重要和必要组成部分。公司保安员应确保船舶保安评估是由具备评价船舶保安的适当技能的人员按照规定并考虑到规则B部分的指导来开展的。经认可的保安组织可以为某一具体船舶开展船舶保安评估,但此时不得从事审查和批准该船舶的《船舶保安计划》或其修订内容。船舶保安评估应由公司形成文件、加以审查、接受并保存。

船舶保安评估应包括现场保安检验和至少以下要素:

(1)确定现有保安措施、程序和操作;

(2)确定并评价应予重点保护的船上关键操作;

(3)确定船上关键操作可能受到的威胁及其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并按优先顺序排定保安措施;

(4)找出基础设施、方针和程序中的弱点,包括人为因素。

20. 1.船舶保安培训

船舶保安员、公司保安员和适当岸上人员应具备知识并接受培训,船上人员应理解《船舶保安计划》为其规定的保安职责,并具备履行职责的知识和能力,船舶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开展演练,公司保安员应通过参加演习来协调和实施《船舶保安计划》。

2.船舶保安演练和演习

根据ISPS规则B部分的指导,为确保有效实施《船舶保安计划》的规定,应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演练。此外,如果在任一时间有25%的船舶人员被换成了在前3个月内未曾参加过该船的任何演练的人员,应在变动后1周内进行演练。这些演练应测试计划中的个别因素,例如可能的保安威胁。

可能有公司保安员、港口设施保安员、缔约国有关机构以及船舶保安员(如有)参加的各类演习应至少每日历年进行一次,两次演习间隔不得超过18个月。这些演习应测试通信、协调、资源的可用性和反应。主管机关对参加另一缔约国政府演习的公司应予认可。

21. 《船舶保安计划》涉及的以下活动的记录应按主管机关规定的最低期限(5年)保存在船上:

(1)培训、演练和演习;

(2)保安威胁和保安事件;

(3)保安状况受到破坏;

(4)保安等级改变;

(5)与船舶保安状况直接相关的通信,例如对船舶或对船舶所在或曾经在的港口设施的具体威胁;

(6)保安活动的内部审核和审查;

(7)对船舶保安评估的定期审查;

(8)对《船舶保安计划》的定期审查;

(9)保安计划任何修订内容的实施;

(10)保安设备(如有)的保养、校准和测试,包括对船舶保安警报系统的测试。

船舶保安记录应采用船上的一种或几种工作语言来保持。如果所用语言不是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应包括这三种语言之一的译文。记录

可以用电子格式保存。在此情况下,应通过程序对其加以保护,以防止其被擅自删除、破坏或修改。应对记录予以保护,防止擅自接触或泄露。

22. (1)船舶在以下情况下可要求填写《保安声明》:

①该船运营所处的保安等级高于其所从事界面活动的港口设施或另一船舶的保安等级;

②在缔约国政府之间有涉及某些国际航线或这些航线上的具体船舶的关于《保安声明》的协议;

③曾经有过涉及该船或涉及该港口设施的保安威胁或保安事件;

④该船位于一个不要求具有和实施经批准的《港口设施保安计划》的港口;

⑤该船与另一艘不要求具有和实施经批准的《船舶保安计划》的船舶进行船到船活动。

(2)如果收到根据本节提出的填写《保安声明》的请求,有关港口设施或船舶应予以回复。

(3)《保安声明》应由以下各方来填写:

①船长或船舶保安员,代表船舶;

②港口设施保安员,或如果缔约国政府另行决定,由负责岸上保安的任何其他机构,代表港口设施。

(4)《保安声明》应处理港口设施和船舶之间(或船舶与船舶之间)可同意的保安要求,并应说明各自的责任。

23. (1)船舶在以下情况下可要求填写《保安声明》:

①该船运营所处的保安等级高于其所从事界面活动的港口设施或另一船舶的保安等级;

②在缔约国政府之间有涉及某些国际航线或这些航线上的具体船舶的关于《保安声明》的协议;

③曾经有过涉及该船或涉及该港口设施的保安威胁或保安事件;

④该船位于一个不要求具有和实施经批准的《港口设施保安计划》的港口;

⑤该船与另一艘不要求具有和实施经批准的《船舶保安计划》的船舶进行船到船活动。

(2)如果收到根据本节提出的填写《保安声明》的请求,有关港口设施或船舶应予以回复。

(3)《保安声明》应由以下各方来填写:

①船长或船舶保安员,代表船舶;

②港口设施保安员,或如果缔约国政府另行决定,由负责岸上保安的任何其他机构,代表港口设施。

(4)《保安声明》应处理港口设施和船舶之间(或船舶与船舶之间)可同意的保安要求,并应说明各自的责任。

24. 1.港口国监督措施

过对于到港船舶针对船舶保安的检查(PSC)的内容为检查有效证书,如果有效则予以接受,不能出示有效证书,或有明确理由相信船舶不符合要求,则采取监督措施,包括:

(1)检查船舶;

(2)延误;

(3)滞留其他行政或纠正措施;

(4)限制操作;

(5)驱逐出港。

2.港口国对于意图进入港口的船舶的要求

(1)进港前向港口国提供信息;

(2)证书及签发机关;

(3)船舶的保安等级;

(4)以前挂靠港口的保安等级(前10个);

(5)以前挂靠港口时采取的特别和附加保安措施(前10个);

(6)以前进行船到船活动期间维持了适当保安程序;

(7)其他实用保安信息;

(8)如要求,公司和船舶还要对上述信息加以确认;

(9)船长可以拒绝提供上述信息(要注意后果);

(10)港口国如果有明确理由相信船舶不符合公约的要求,要与船舶沟通,要求其纠正,如仍未能解决,或存在其他明确理由,则可以采取监督措施。

25. 1.港口设施保安评估

各缔约国政府应确保对港口设施开展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并加以审查和批准。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将用于确定哪些港口设施需要指定港口设施保安员和制订港口设施保安计划。

港口设施保安评估有三个要素。其一,它们必须确定并评价对港口设施来说重要的财产和基础设施,以及一些区域和结构,这些区域和结构,如果被破坏的话,将造成重大的生命损失或对港口设施的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损失。其二,评估必须确定对关键财产和基础设施的实际威胁,以便为保安措施排定优先次序。其三,评估必须通过确定物理保安措施、结构完整性、保护系统、程序方针、通信系统、运输基础设施设备和其他在港口设施内可能会成为攻击目标的方面的弱点,解决港口设施的薄弱环节。

2.港口设施保安计划

《港口设施保安计划》应指出港口应采取的操作性和物理保安措施以确保其在保安等级l的水平营运,指出为了升级到保安等级2港口设施所需采取的额外或加强保安措施,还应指明港口设施可以进行的准备工作,以能在保安等级3时对为应对保安事件或威胁可能发出的指令做出迅速反应。

3.港口设施保安员

港口设施保安员应执行经批准的计划的规定,并监控计划的持续有效性和相关性,包括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开展独立的内部审核。

26. 集装箱安全倡议(Container Security Initiative CSI)由美

国提出,主要目的在于防止集装箱货运被恐怖主义分子利用。CSI的主导原则是把甄别货物安全风险和查验的环节前置在海运集装箱的出口港和装运港,使美国的边境或港口由第一道防线变为最后一道防线。

CSI的主要内容有:

(1)以对预先获得信息的风险目标分析为基础制定高风险集装箱的识别标准;

(2)在集装箱运往美国之前进行预先甄别;

(3)运用科学手段预先检查高风险的集装箱;

(4)设计和使用智能化的安全集装箱。快速通关,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十二. 1. 1)适用范围

公约适用于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但不适用于军舰、长度小于24m 的新船、小于150总吨的现有船、非营业性游艇、渔船、某些在特定区域内从事航行的船舶。

2)主要内容

公约由正文和三个附则组成。公约正文包括:定义、一般规定、适用范围、船舶检验和检查、证书、载重线的浸没等内容共有34条;附则Ⅰ为载重线核定规则,规定了勘划船舶载重线的技术规则;附则Ⅱ为地带、区域和季节期,规定了各种载重线适用的区域;附则Ⅲ为证书。 3)一般规定

凡适用本公约的船舶必须按公约规定进行检验和勘划标志,保证具有公约规定的最小干舷,并备有《国际载重线证书(1966)》或《国际载重线免除证书》,否则不能从事国际航行。

4)载重线的浸没规定

(1)船舶两舷相应于该船所在季节及区域的载重线,不论出海时、航行中或到达时均不应被浸没;

(2)当船舶处于密度为的淡水中时,其相应的载重线可以被浸没到《国际载重线证书(1966)》上指出的淡水宽限。若密度不是时,此宽限量应以和实际密度的差数按比例决定;

(3)船舶从江河或内陆水域的港口驶出时,准许超载量相当于从出发港至出海口所消耗燃料和其他一切物料的总重量。

2. 1.检验:

(1)初次检验:初次检验在船舶投入营运前进行,对船舶结构和设备进行全部检查,保证各种布置、材料和构件尺寸完全符合公约要求:(2)年度检验:年度检验在证书周年日期前后3个月内进行,以保证:

①船体或上层建筑没有发生影响计算确定载重线位置的变化;

②开口防护装置和设施、栏杆、排水舷口和船员舱室出入口的设施等保证在有效状态;

③干舷标志正确永久地标志着;

④备有进行修理、改装和改建后的资料。

年度检验的情况应在国际载重线证书或国际载重线免除证书上签署。

(3)换新检验:检验间隔由主管机关决定,但不得超过5年,这种检验应船体结构、设备、布置、材料和构件尺寸完全符合公约要求。 2.证书

(1)对依据公约要求进行检验和勘划的船舶,应签发国际载重线证书,对依据公约给予免除的船舶签发国际载重线免除证书。

(2)国际载重线证书或免除证书由主管机关或有其正式授权的任何人或组织签发,但无论属于何种情况,主管机关应对证书负完全责任。该证书也可以请另一缔约国签发并具有同等效力,对悬挂非缔约国国旗的船舶不得发给国际载重线证书。

(3)证书的有效期限:

①国际载重线证书的有效期不得超过5年;

②进行换证检验后,如果新证书在现有证书失效之前不能发给船舶,检验人员或组织可延长现有证书的有效期,但不得超过5个月,延期的情况应在证书上签署;如果证书失效时船舶不在拟定检验的港口,可延长证书的有效期仅为完成至检验港口的航次,不得超过3个月。

③国际载重线免除证书有效期不得超过5年,对通常不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而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一次国际航行时,有效期仅限于进行单次国际航行。

(4)证书的中止有效和失效

如果存在下列任一情况,国际载重线证书中止有效:

①船体和上层建筑发生实质性变动,以致有必要正增大干舷;

②年度检验中规定的有关装置和设备没能保持有效状态;

③证书上没有签注表明已进行了规定的年度检验;

④船体结构强度降低到不安全的程度;

当船舶改悬挂另一国国旗时,证书将失效。

十三. 1.产生背景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船舶安全和污染事故80%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且重点在于公司和船员对船舶的管理和操作。海上安全委员会(MSC)于1992年4月草拟,并顾及了修改中的SO9000,于1993 年11月4日由IMO第18届大会通过A741(18)号决议,即ISM规则。1994年3 月的OLAS公约外交大会上通过SOLAS74第11章“船舶安全营运管理”,使ISM规则获得了法律强制力。

2.要求

ISM规则要求船公司和船舶建立、实施、保持安全管理体系(SMS),并分别取得“符合证明”(DOC)和“安全管理证书”(SMC)。客船,包括载客高速艇、500GT及以上的油轮、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载货高速船,应不迟于1998年7月1日满足ISM规则的要求。500GT

及以上的其他货船和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应不迟于2002年7月1日满足规则的要求。从规定的日期起,各港口国主管机关将对未执行ISM规则的船舶实施滞留或不准其进入港口。

3.规则内容

《ISM规则》由13个部分组成。包括目标、适用范围、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公司和船长的责任和权力、指定船/岸间直接联系的人员、对岸上和船上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他们胜任工作,熟悉SMS、制定与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有关的操作方案及应急部署及其演习和操作计划、船舶及设备的维护制度和计划、船上对不合格的情况与事故及险情的报告和分析、编制用于叙述SMS的“安全管理手册”、公司定期对SMS的运行进行内部审核、主管机关对符合ISM规则的公司审核及发证与监督等。 1.ISM规则目标

ISM规则目标是为船舶营运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提供一个国际标准,目标是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失。

2.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

公司是指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光船租赁人,如果负责船舶营运的实体不是船舶所有人,船舶所有人应向主管机关报告其名称以及详细信息。

ISM规则对公司的要求即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是:

(1)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境;

(2)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3)不断提高岸上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包括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准备。

每个公司应当建立并维护一个安全管理体系并保证:符合强制性规定及规则;并对国际海事组织、主管机关、船级社和海运行业组织所建议的适用的规则、指南和标准予以考虑。

3.安全管理体系应具有以下功能:

(1)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2)确保船舶的安全营运和环境保护符合有关的国际和船旗国立法的指令和程序;

(3)船、岸人员的权限和相互间的联系渠道;

(4)事故和不符合规则规定情况的报告程序;

(5)对紧急情况的准备和反应程序;

(6)内部评审和管理性复查程序。

1.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公司应当制订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说明如何实现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

公司应当保证船岸各级机构均能执行和保持此方针。

2.公司的责任和权力

如果负责船舶营运的实体不是船舶所有人,船舶所有人应向主管机关报告其名称以及详细信息。

对管理、从事和审核涉及安全和防止污染工作的所有人员,公司应当明确并用文件形式规定其责任、权力及相互关系。

公司应当负责保证向指定的人员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上的支持,以便使其能够履行各自的职责。

3.指定人员

为保证各船的安全营运和提供公司与船上之间的联系渠道,公司应当根据情况指定一名或数名能直接同最高管理层联系的岸上人员。

被指定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应包括对各船的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方面进行监控,并确保按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上的支持。

4.船长的责任和权力

公司应当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船长的下列责任:

(1)执行公司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2)激励船员遵守该方针;

(3)以简明方式发布相应的命令和指令;

(4)审核具体要求的遵守情况;

(5)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岸上管理部门报告其不足之处。

公司应当保证在船上实施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包含一个强调船长权力的明确声明。公司应当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确立船长的绝对权力和责任,以便做出关于安全和防止污染事务的决定并在必要时要求公司给予协助。

5.资源和人员

公司应当保证船长:

(1)具有适当的指挥资格;

(2)完全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

(3)得到必要支持,以便可靠地履行其职责。

公司应当保证

(1)配备合格、持证并健康的船员。

(2)新聘人员和新调至该岗位人员适当熟悉其职责。

(3)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人员对有关规定、规则和指南有充分的理解。

(4)支持安全管理体系可能需要的任何培训,并保证向所有相关人员提供这种培训。

(5)使船上人员借此能够获得以一种工作语言或他们懂得的其他语言书写的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的信息。

(6)船上人员在履行其涉及安全管理体系的职责时能够有效地交流。

6.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的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制定有关方案和须知的程序。与之有关的各项工作,应当明确规定并分配

给适任人员。

7.应急准备

对船上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公司应当建立标明、阐述和反应的程序。

公司应当制订应急行动的训练和演习计划。

安全管理体系应提供措施,确保公司有关机构能在任何时候对涉及其船舶的危险、事故和紧急情况做出反应。

8.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

安全管理体系应当包括确保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得到报告(至公司)、调查和分析的程序,以便改进安全和防止污染工作。

公司应当建立实施纠正措施的程序。

9.船舶和设备的维护

公司应当建立有关程序,以便保证船舶按照有关规定、规则以及公司可能制订的任何附加要求进行维护。

为满足这些要求,公司应当保证:

(1)按照适当的间隔期进行检查;

(2)报告已知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并附可能的原因;

(3)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4)保存这些活动的记录。

10.文件

公司应当建立并保持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的程序。

用于阐述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可称为“安全管理手册”。文件应当以公司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予以保存。每艘船应当备有与之有关的全部文件。

11.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

内部安全评审,以审核安全及防止污染活动是否符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这样的审核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公司应当定期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必要时还应当根据公司建立的有关程序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复查。评审及可能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当按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除非由于公司的规模和性质不可能做到,实施评审的人员应当不从属于被评审的部门。评审及复查结果应当告知有关部门的所有负有责任的人员,以便提请他们注意。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发现的缺陷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1)“符合证明”(DOC)与“安全管理证书”(SMC)

船舶应由持有与该船相关的公司营运。由主管机关或其认可的机构向符合ISM规则要求的公司签发DOC,DOC的有效期为5年,船上应保存DOC的副本,在检查时船长应出示。

船公司及船舶已按照经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SMS)进行运作时,主管机关或其认可的机构应向船舶签发一份“安全管理证书”(SMC),SMC有效期5年

为便于新建公司或对现有DOC新增船种的公司实施ISM规则,可发给临时DOC,有效期不超过12个月。对新交付使用的船舶,可发给临时SMC,有效期6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展期6个月。

2)审核

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应定期地验证公司及船舶的SMS是否正常运行;

对公司的审核,包括:初次审核、年度审核、换证审核、附加审核。

对船舶的审核,包括:初次审核;中间审核;换证审核;附加审核--在初次、中间或换证审核过程中,如发现严重不合格时,或船上SMS 有重要变更时进行安全管理证书(由主管及向符合规则要求的船舶颁发)

3)监督

由港口国监督检查员(PSCO)在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时,评价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船舶必须同时具有有效的DOC(副本)和SMC证书,如果船舶不持有DOC(副本),则SMC将被视为无效。当船舶持有无效或已失效的DOC或SMC时,应对船舶予以滞留。

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的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制定有关方案和须知的程序。与之有关的各项工作,应当明确规定并分配给适任人员。关键性船上操作包括两类。一类是特殊操作(special operation),另一类是临界操作(critical operation 也称为关键操作)。

1)特殊操作

特殊操作即指其错误仅在已造成危险情况时或事故已发生时才会明显看出的操作,包括;

(1)保证船舶水密完整性;

(2)航行安全,包括改正海图和出版物;

(3)设备及备用机器可靠性的操作;

(4)港内加油及防污染操作;

(5)保证稳性、防止超载和应力集中;

(6)集装箱及货物的系固操作;

(7)船舶保安、防暴和防海盗行为;

(8)维护操作等。

2)临界操作

临界操作即指其错误会立刻导致危及人员、环境或船舶的事故或情况的操作,包括:

(1)受限水域或交通密集区航行;

(2)在接近陆地水域或密集航行水域时会引起突然失去操纵能力的操作;

(3)视线不良条件下的航行操作;

(4)气象恶劣条件下的航行操作;

(5)危险货物和有毒害货物的装卸和积载操作;

(6)关键性机器操作(如主机、副机、舵机、配电板、压载系统、消防系统等);

(7)海上加油和驳油;

(8)气体运输船、化学品船和油船的货物操作。

3)操作方案及须知

(1)关键性操作方案及须知的制定,应结合本公司所管理船舶的特点和航运界认定的可能遇到的风险,符合法定规则、公约的规定并对有关行业性组织的推荐性标准、指南予以考虑。

(2)船舶操作方案及须知由海务和机务经理按各自职责分工具体制定,交由指定人员审核。所制定的关键性操作方案及须知应将每项操作的执行人、具体操作要求、应急措施、预防措施和检查等问题阐述清楚。

(3)执行关键性操作方案和须知的船上人员必须适任且应严格按照操作方案和须知的要求进行,需按程序及须知中的有关规定在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电台日志、值班日记、夜航命令簿、油类记录簿等记录本中进行记录,并由执行人签署。

十四. 1.检查内容

PSC检查范围包括船舶及其设备状况是否与所持技术证书相符;船员配备数量及所持证书是否满足最低安全配员的标准;船上应急设备、部署、船员应变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船员对与其职责相关的设备、设施的操作是否熟悉熟练等。

2.检查依据

缔约国可在其港口对停靠(一般情况下不应对航行的船舶进行检查)在该港口的所有外国籍船舶进行检查,对非公约缔约国的船舶和小于公约规定尺度的船舶,也不给予优惠待遇。

港口国监控的主要依据有SOLAS 74、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ILL66)、1969年国际吨位丈量公约(ITC69)、STCW 78/95公约、MARPOL 73/78公约、商船最低标准公约(ILO147)等IMO公约以及ILO公约以及相关法规。

3.PSC组织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已有8个备忘录组织在运作包括:

(1)覆盖欧洲及北大西洋的巴黎备忘录(Paris MoU 1982年签署);

(2)拉丁美洲备忘录(1992年签署);

(3)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东京备忘录(Tokyo MoU, 1993年签署);

(4)加勒比海备忘录(1996年签署);

(5)地中海备忘录(Mediterranean MoU,1997年签署);

(6)印度洋备忘录(1998年签署);

(7)西部和中部非洲备忘录(1999年签署);

(8)黑海备忘录(BLACK SEA MOU)。

美国则独立实施PSC,海湾地区的PSC备忘录正在准备。

我国是“东京备忘录”(又称“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的成员国,从1986年起逐渐开始按照“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以及相关公约对停靠在我国港口的外轮进行港口国监督。1997年交通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1997) 》,该规则于1998年3月1日起实施,规定对外国籍船舶的安全检查,以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以及《亚太地区港口监督谅解备忘录》为依据。

IMO1995年通过了A787(19)号决议,即港口国监督程序,其内容包括:总则、港口国检查、详细检查、干预和滞留、报告要求、审议程序及7个附录。该决议作为PSC的指导性文件。

由缔约国主管机关正式授权的PSC官员(PSCO)对外国籍船舶进行港口国监督检查的步骤包括:登轮、检查、采取纠正措施或对船舶滞留。 1.一般性检查

PSCO登轮前可观察船舶外观,如油漆、锈蚀、凹陷等,获得该轮维护保养的初步印象。

登轮后,首先检查船舶的有关证书和文件,并在船上观察船舶维修养护状况。如若证书均有效且目测观察该船状况良好,PSCO可将检查限于已观察到的缺陷(如果有)。

检查的有关文件和证书通常包括:国际吨位证书(1969)、国际载重线证书(1966)、SOLAS公约要求的安全证书、安全管理证书和符合证明、国际防止油污证书、油类记录簿、船上油污应急计划、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货物记录簿、(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适装证书、(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检验报告簿(散货船和油船)、以前的PSC检查报告、船级证书、健康证书、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和适任证书等。

缺少公约要求的有效证书将成为确认低标准船舶的初步证据,并成为决定对该船立即滞留和进行详细检查的理由。

2.详细检查

如果PSCO根据总的印象和在船上的观察,有“明显理由(也称为“明显依据”)”认为该船不符合有关公约的要求,将对船舶进行详细检查。

“明显理由”是船舶及其设备或其船员实质上不符合有关公约的要求的证据,或船长、船员不熟悉船舶安全和防污染基本程序的证据。“明显理由”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缺少公约要求的主要设备和设施;

(2)经检查表明有的船舶证书明显无效;

(3)船上没有应备的日志、手册或其他的文件;

(4)PSCO从一般观察得出印象,认为船舶存在船体或结构上的严

重变形或缺陷,会危及船舶的结构、水密或水密完整性;

(5)PSCO从一般观察得出印象认为船上安全、防污和航行设备存在严重缺陷;

(6)存在船长或船员不熟悉有关船舶安全、防止污染的基本操作或未执行这些操作的信息或证据;

(7)船上主要船员之间或主要船员不能与其他船员进行语言交流;

(8)船上没有最新的应急部署表、防火控制图或客船上无破损控制图;

(9)误发遇险报警信号且没有及时纠正;

(10)收到关于某船可能是低标准船的举报或投诉。

详细检查内容包括船舶构造、设备、配员及船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且要求操作能力的熟练程度足以使该船的航行不危及船舶、人员、海洋环境的安全。在检查船员实际操作能力时PSCO可能:

(1)核实应变部署表、破损控制图和船舶油污应急计划(SOPEP)、防火控制图的落实情况;

(2)询问船长使用何种语言为工作语言,紧急情况下关键船员能否与旅客交流;

(3)要求举行弃船、消防演习、观察救生艇筏的降放、火灾报警、正确启动灭火设备;

(4)消防员装备正确穿戴以及对受伤人员的反应行动等;

(5)要求驾驶员进行驾驶台操作,核实对航行设备、安全设备的熟练操作程度。

3.低标准船及其判别

低标准船是指船体、机器、设备或配员等方面实质上低于有关公约规定的标准,或者不符合安全配员要求的船舶。在判别一船是否为低标准船时,概括地说,如果船体、机器、设备或操作安全低于公约规定的标准,或船舶配员不符合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的要求,则该船将被认为是低标准船,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缺少公约要求的设备或装置;

(2)设备或装置不符合公约的有关要求;

(3)船舶或其设备因维护不良有实质性的损蚀;

(4)船员对基本的操作程序不熟悉或不熟练;

(5)配员不足或船员证书不齐。

4.纠正措施和船舶滞留

当PSCO经过详细检查,确认一船为低标准船时,应立即确保该船开航前采取措施纠正缺陷以保证船舶、旅客、船员的安全并消除对海洋环境的损害威胁。如果缺陷不能在检查港纠正,PSCO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该船开往另一港口,但PSCO应确保通知下一港主管机关和船旗国。当船舶存在的缺陷不能保证船舶、船员、旅客的安全并消除对海上环境的损害威胁时,可对船舶实施滞留。在决定是否实施滞留前,PSCO应首先评估该船是否有有效的相关文件,船舶是否配有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所要求的船员。缺少有关公约要求的有效证书就可以成为滞留船舶的理由。

如果上述评估结果满足要求,则PSCO可继续评估:船舶和(或)船员在未来整个航程中是否能安全航行和安全地装卸、运输、监管货场,能否保持正常的推进和操舵,能否在船上任何部位有效的灭火,能否迅速安全地弃船和有效地救助,能否防止环境污染,能否保持足够的稳性和完整水密,遇险时能否进行必要的通信,船上能否提供安全、健康的条件。

当评估的结果是否定的,可对船舶实施滞留,或某些不太严重的缺陷组合起来,也可能构成对船舶滞留的理由。

5.港口国报告

PSCO应在检查结束后,向船长提供一份港口国检查报告,说明:检查的结果、PSCO采取措施细节、船长船东或经营人应采取的纠正措施清单等。

如果滞留船舶,应通知船旗国主管机关,并向IMO提交报告。

如果允许船舶带已知的缺陷开航,港口国当局应将全部事实通告下一停靠港和船旗国。

十五. 1.监督内容

经正式授权的缔约国监督官员可依据公约规定对下述各项行使监督:

(1)核实所有已在船上服务其要求按公约规定发证的海员是否都执有适当的证书或有效的特免证明,或已按规定向主管机关提供了文件证明已提交签证申请;

(2)核实在船上服务的海员的人数和证书是否符合主管机关的适用的安全配员要求;

(3)如果因为发生了下列任一情况而有明显证据表明未能保持值班标准时,则对船员按规定进行评估:

①船舶发生碰撞、搁浅或触礁;

②船舶在航、锚泊或靠泊时,违反任一国际公约而非法排放物质;

③以不稳定或不安全方式操纵船舶,从而未遵循IMO采纳的定线措施或安全航行方法和程序;

④以其他危及人员、财产或环境的方式操纵船舶。

2.缺陷

可被认为危及人员、财产或环境的缺陷包括下列各项:

(1)要求持有证书的船员未持有适当的证书或有效的特免证明;

(2)未符合主管机关适用的安全配员要求;

(3)未按主管机关规定的要求做出航行或轮机值班安排;

(4)没有专门负责操作安全航行、安全无线电通信或防止海洋污染必要设备的合格人员值班;

(5)未能为航次开始第一个班次和其后的接班提供经过充分休息

并适于值班职责的人员。

3.处理

未能纠正上述所提及的任何缺陷,只要实施监督的缔约国确定这些缺陷危及到人员、财产或环境,便构成缔约国滞留船舶的唯一理由。

各主管机关为了防止疲劳操作,应制定和实施值班人员的休息时间,要求值班制度的安排能使所有值班人员的效率不致因疲劳而削弱,且班次的组织能使航次开始的第一个班次和其后各班次值班人员已得到充分休息,或者用其他办法使其适于值班。

船员值班和休息时间的规定:

(1)所有分派作为负责值班的高级船员或组成值班的普通船员应在24小时内有至少10小时的休息时间;

(2)休息时间可以分开,但不应超过两段时间,其中一段时间至少要有6小时。

(3)规定的10小时最短休息时间可以减少到不少于6小时,条件是这种降低不得超过每周2天,同时,每周提供的休息时间不得少于70小时。

(4)在紧急、操演或其他超常工作情况时,可以不保持上述规定的对休息时间的要求。

(5)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工作小时最长每天不应超过12小时。工作小时的一般规定可以不计必须的日常工作,如就餐替人或正常交接班所需的额外时间。

(6)主管机关应要求将值班安排表张贴在易见之处。

船上应做好船员工作小时和休息时间的记录,以备主管机关检查,以保证有关工作小时和休息时间的规定得以执行,这种检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

十六. 海上交通安全法:适用的水域:适用的水域是指我国的沿海水域。“沿海水域”是指我国沿海的港口、内水和领海以及国家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

适用对象:在沿海水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设施和人员以及船舶、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设施”是指水上水下各种固定或浮动建筑、装置和固定平台。

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而以渔业为主的渔港水域内,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行使主管机关的职权。

对船舶和人员的要求:船舶和船上有关航行安全的重要设备必须具有船舶检验部门签发的有效技术证书。船舶必须具有船舶国籍证书,或船舶登记证书,或船舶执照。船舶应当按照标准定额配备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合格船员。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无线电员、话务员以及水上飞机、潜水器的相应人员,必须持有合格的职务证书,其他船员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训练。设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配备掌握避碰、信号、通信、消防、救生等专业技能的人员。船舶、设施上的人员必须遵守有关海上交通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船舶、设施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安全。

1.外国籍非军用船舶,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和港口,但是,因人员病急、机件故障、遇难、避风等意外情况,未及获得批准,可以在进入的同时向主管机关紧急报告,并听从指挥。外国籍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不得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外国籍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或者在港内航行、移泊以及靠离港外系泊点、装卸站等,必须由主管机关指派引航员引航。外国派遣船舶或飞机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或领海上空搜寻救助遇难的船舶或人员,必须经主管机关批准。

2.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必须接受主管机关的检查,本国籍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口,必须办理进出港签证。

3.船舶进出港口或者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和航行条件受到限制的区域时,必须遵守我国政府或主管机关公布的特别规定。除经主管机关特别许可外,禁止船舶进入或穿越禁航区。

4.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海上拖带,必须经船舶检验部门进行拖航检验,并报主管机关核准。

5.主管机关发现船舶的实际情况同证书所载不相符合时,有权责成其申请重新检验或者通知其所有人或经营人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6.主管机关认为船舶对港口的安全具有危险时,有权禁止其进港或令其离港。

7.船舶、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机关有权禁止其离港、或令其停航、改航、停止作业:违反我国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处于不适航或不适拖状态;发生交通事故,手续未清的;未向主管机关或有关部门交付应承担的费用,也未提供适当担保;主管机关认为有其他妨害或者可能妨害海上交通安全的情况。

1)安全保障。损坏助航标志和导航设施的,应当立即向主管机关报告,并承担赔偿责任;船舶、设施发生事故,对交通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时,主管机关有权采取必要的强制性处置措施;港务监督机构按照国家规定,负责统一发布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船舶、设施发现下列情况,应当迅速报告主管机关:助航标志或导航设施变异、失常;有妨碍航行安全的障碍物、漂流物;其他有碍航行安全的异常情况。另外,船舶在下列情况下也应报告主管机关:发生交通事故、遇难时;收到他船求救信号或发现有人遭遇生命危险时;外国籍非军用船舶未及获得批准进入我国内水和港口时。

2)危险货物运输。船舶、设施贮存、装卸、运输危险货物,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设备和条件,遵守国家关于危险货物管理和运输的规定;船舶装运危险货物,必须向主管机关办理申报手续,经批准后,方

可进出港口或装卸。

1.救海难助

船舶、设施或飞机遇难时,应当以最迅速的方式将出事的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要求以及发生事故的原因,向主管机关报告。事故现场的船舶、设施,收到求救信号或发现有人遭遇生命危险时,在不严重未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当尽力救助遇难人员,并迅速向主管机关报告现场情况和本船舶、设施的名称、呼号和位置。发生碰撞的船舶、设施,应当互通名称、国籍和登记港,并尽一切可能救助遇难人员。在不严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当事船舶不得擅自离开事故现场。主管机关接到求救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救助。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附近的船舶、设施,必须听从主管机关的同一指挥;

2.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

船舶发生海上交通事故,由主管机关查明原因,判明责任;

3.法律责任

海事机构可视情节,给予下列一种或几种处罚:警告、扣留或吊销职务证书、罚款;当事人对主管机关给予的罚款、吊销职务证书的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七. 1.应依法登记的船舶:由国家、集体、公民所有及合资企业所有的船舶均应依法登记,包括: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主要营业所的我国公民的船舶;主要营业所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法人的船舶;政府公务船和事业法人的船舶;我国港务监督机构认为应登记的船舶;但军事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不适用于本条例。

2.登记条件:在我国申请登记的船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主要营业所;合资企业中的中方出资额不得低于50%;中国籍船上的船员应由中国公民担任,持证船员必须持有我国港监签发的船员适任证书。

3.船舶登记的种类

船舶登记的种类包括:船舶所有权登记、国籍登记、船舶抵押权登记、光船租赁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1)船舶所有权登记:因下列原因取得船舶时,应进行船舶所有权登记:购买船舶;新建船舶;继承、赠与、依法拍卖以及法院判决等。经所有权登记后,发给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授予船舶登记号码;船舶所有权证书登记证书长期有效,除非所有权转移或船舶灭失;

(2)船舶国籍登记:船舶所有人应首先申办船舶所有权登记,取得船舶所有权证书后,再向船舶检验部门申办船舶检验证书,无船舶登记证书的船舶,船检部门不为其办理检验证书。最后申办船舶国籍登记,取得国籍证书;

(3)船舶抵押权登记:2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设定抵押权时,应办理抵押权登记,并向抵押权人核发抵押权登记证书;

(4)光船租赁登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办理光船租赁登记:中国籍船舶以光船条件租给本国企业的;中国企业以光船条件租进外国籍船舶的;中国籍船舶以光船条件租出境外的;

(5)变更登记: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办理变更登记:船舶登记项目变更时(但船籍港、船舶所有人变更时应重新办理船舶登记,而不能办理变更登记);船舶共有情况变更时;船舶抵押合同变更时;

(6)注销登记: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办理注销登记:船舶所有权发生转移时;船舶灭失(含船舶拆解、沉没)和船舶失踪时,应自灭失或失踪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注销登记;船舶抵押合同解除时;光船租赁包括以光船条件租出境外的,光船租赁合同期满或光船租赁合同终止的;

4.船籍港:船舶登记港即为船籍港;船籍港由船舶所有人依据其住所或主要营业所所在地就近选择;船舶不得有二个或以上的船籍港。 1.船舶国籍

(1)船舶经国籍登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方可悬挂中国国旗航行,否则不得悬挂中国国旗航行;

(2)船舶不得具有双重国籍,已在外国登记的船舶未终止或注销原登记国国籍,不得取得中国国籍;

(3)假冒中国国籍、非法悬挂中国国旗航行、或中国籍船假冒外国国籍、非法悬挂外国国旗航行或造成双重国籍的均被视为违法行为;

(4)申请船舶国籍应交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法定的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有效技术证书;

向境外出售新建的船、从境外购买新建的船、境内异地建造船舶、在境外建造船舶及从境外以光船条件租进的船舶,均应按规定申办临时国籍证书,临时国籍证书与国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年;

从境外光船租进的船舶,其有效期可依据租期确定,但不得超过2年;

2.船舶国籍证书

(1)取得中国国籍的船舶,由登记机关发给国籍证书,有效期为5年;向境外出售新建的船、从境外购买新建的船、境内异地建造船舶、在境外建造船舶及从境外以光船条件租进的船舶,均应按规定申办临时国籍证书,临时国籍证书与国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年;

从境外光船租进的船舶,其有效期可依据租期确定,但不得超过2年;

(2)国籍证书污损不能使用、遗失的,持证人应向船籍港登记机关申请补发;

在境外发生上述情况的,应向我国驻外使领馆申办临时国籍证书,但必须在抵达我国第一港口后及时向船籍港登记机关申办国籍证书。十八. 1.适用范围和主管机关

(1)所有航行国际航线的中国籍机动船舶;

(2)200总吨或750kW以上航行中国国内沿海航线的中国籍机动船舶;

(3)50总吨或以上航行国内内河航线的中国籍机动船;

(4)《最低安全配员原则》和监督检查的规定也适用于500总吨及以上航行中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航行中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应持有船旗国政府签发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或等效文件;

(5)军事、公安、渔业和体育运动船舶不适用本规则;

(6)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最低安全配员原则

(1)确定船舶最低安全配员应综合考虑船舶的种类、尺度、构造、技术设备、主机功率、航区、航程、航行时间等因素,并应充分注意船员的值班和休息制度;

(2)船舶在航行期间,应配备不低于规则所确定的船员构成和数量;

(3)高速客船的船员配备应不低于《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

(4)船舶在停泊期间,应配备足够的并具有熟练操作能力能够保持船舶及相关设备安全有效运转的船员,且无论何时,船长和大副、轮机长和大管轮不得同时离船;

(5)规定的船舶配员是保证船舶安全操作所必须的最低数额,因生活保障、维修保养、装卸货物或劳动保护等需要可以增加船员,但船上总人数不得超过救生设备的定员。

1.船舶应持有相应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并存放在船备查,《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由船籍港海事机构核发;

2.《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有效期的截止日期与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的截止日期相同,《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编号使用与船舶国籍证书相同的编号;

3.《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分为航行国际、国内沿海、国内内河航线船舶三种格式;国际航行船舶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应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填写,国内航行(包括沿海和内河)船舶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用中文填写;

4.证书遗失或污损不能使用的,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向船籍港海事机构监督申请补、换发;

5.船舶状况发生变化需改变证书所载内容时,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向船籍港海事机构重新申请核发证书;

6.监督检查:船舶在办理进出港手续时应交验《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船舶未持有《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或实际配员低于《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要求时,对中国籍船舶,海事机构应禁止其离港直至船舶配员满足要求;对外国籍船舶,港务监督应要求船方按《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要求配齐人员或由其船旗国主管当局对其实际配员作书面认可,否则禁止其离港;

7.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对船舶处以罚款,且对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可处以罚款:未持有或持有失效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伪造或涂改《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8.甲板部最低安全配员数量见表3-1。

甲板部最低安全配员数量表表3-1

十九. 1.法律依据

制定《值班规则》的法律依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STCW78/95公约、国际电信联盟的《无线电规则》的要求制定的。

2.适用范围

《值班规则》适用于100总吨及以上的中国籍海船上服务的组成值班的船员,但在军用船舶、渔业船舶、非营业性游艇、构造简单的木质船上服务的船员除外

1.航次计划内容

制定航次计划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航线的总里程和预计航行的中时间;预计航线上的气象情况和海况;各转向点的经纬度;各段航线的航程和预计到达各转向点的时间;复杂航段的航法危险物的避险手段;特殊航区的注意事项;如果航行中由于某种原因,船舶需要大幅度的偏离计划航线,船长应及早地计划好修正航线,并在海图上重新标示。

2.值班安排

参加值班的船员必须是符合主管机关规定的合格船员,每个值班船员都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各船公司应保证指派到船上任职的每一个值班船员均能熟悉船上的有关设备和船舶特性以及本人职责,并能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执行安全和防污染工作;船长必须确保值班的安排足以保证船舶安全;船长及全体船员应了解由于操作不当或意外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出本船防污染的具体措施,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船员健康适任要求(防止疲劳值班及防止酒精中毒):

1.每一艘海船,不得以低于主管机关颁发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中所列数目和级别的数额配备船员。

2.船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疲劳操作。所有参加值班的船员在24小时内有10小时的休息时间。休息时间可以分开,但不超过两段时间,其中一段时间至少要有6小时。

3.本规则规定的10小时最短休息时间可以减少到不少于6小时,条件是这种降低不得超过每周2天,同时,每周提供的休息时间不得少于70小时。

4.在紧急、操演及特殊情况时,可以不保持上述规定的对休息时

间的要求。

5.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工作小时最长每天不应超过12小时。工作小时的一般规定可以不计必须的日常工作,如就餐替人或正常交接班所需的额外时间。

6.各船应将值班安排表张贴在易见之处。

7.严禁船员酗酒,值班人员在值班前4小时内禁止喝酒,且值班期间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

8.严禁船员服用可能导致不能安全值班的药物,严禁船员有吸毒和贩毒行为。

船上应做好船员工作小时和休息时间的记录,以备主管机关检查,以保证有关工作小时和休息时间的规定得以执行,这种检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

二十. 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1.依据

制定本规则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2.适用范围

国内航行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办理船舶签证,适用本规则。不适用于军事船舶、渔船、体育运动船舶。但是前述船舶从事营业性运输时,应当按照本规则办理船舶签证。

3.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管全国的船舶签证管理工作。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船舶签证管理工作。

1.申请航次船舶签证:由港内驶出港外;因作业需要在港内航行驶出港内泊位;驶出船舶修造(厂)点、港外作业点、海上作业平台应办理出港签证,申请人应当在船舶开航前24小时内办理。由港外驶入港内;因作业需要在港内航行驶入港内泊位;驶入船舶修造(厂)点、港外作业点、海上作业平台应办理进港签证,申请人应当在船舶抵达后24小时内办理。船舶抵达前24小时内已经向拟抵达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情况的,进港签证可以与出港签证合并办理。

2.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办理船舶签证,可以采用电报、电传、传真、手机信息、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报告船舶进港情况,并在船舶航海(行)日志内作相应的记载。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船舶名称、种类、尺度、总吨、吃水、客货载运情况、拟靠泊地点。

3.海事管理机构对航次船舶签证应当当场办理。签证人员应当在船舶签证簿内签注是否准予签证的意见、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不予签证的,还应当在船舶签证簿内签注不予签证的理由。

4.须重新申请出港签证的情况: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船舶结构、有关航行安全的重要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改变船舶航行区域、航线;出港签证办妥后48小时内未能出港。

5.船舶由于抢险、救生等紧急事由,不能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船舶签证的,应当在开航前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在任务完成后24小时内补办船舶签证。

6.船舶因避风、候潮、补给等原因临时进港或者航经港区水域的,免于办理船舶签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上下旅客;装卸货物。

7.可以申请短期定期船舶签证取代航次船舶签证:在固定水域范围内航行的船舶;定线航行的船舶。

8.可以申请年度定期船舶签证取代航次船舶签证:安全诚信船舶;安装并按规定使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在前一个年度签证期内按照规定递交进出港报告;已经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船舶港务费交纳协议。

9.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办结短期定期船舶签证,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年度定期船舶签证。

10.短期定期船舶签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年度定期船舶签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有效期限为12个月。

11.客船、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只能办理有效期限不超过1个月的短期定期船舶签证。

1.船舶签证簿是办理船舶签证的专用文书,必须随船妥善保管。除海事管理机构外,任何单位、人员不得扣留、收缴船舶签证簿,也不得在船舶签证簿上签注。

2.船舶签证簿的格式、内容和船舶签证印章的样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规定。

3.船舶首次申领船舶签证簿以及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名称变更后申领新船舶签证簿的,应当向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核发。

4.船舶签证簿遗失、灭失的,应当向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补发。申请补发时,应当提交最近一次经海事管理机构签证的船舶签证申请单复印件。

5.船舶签证簿使用完毕或者污损不能使用的,可向船籍港或者签证地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换发。申请换发时,应当交验前一本船舶签证簿。 6.船舶签证簿应当连续使用,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者擅自涂改。使用完毕后,应当在船保存两年。

7.船舶报废、灭失或者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名称变更时,船舶应当将船舶签证簿交回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注销。

8.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发现船舶未按照规定办理船舶签证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船舶办理签证,并可以责令船舶到指定地点接受查处;拒不改正的,可以采取禁止进港、离港或者停止航行等措施。

9.本规则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1993年5月17日交通部发

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交通部令1993年第3号)同时废止。

二十一.船舶安全检查规则

1.安全检查的目的

安全检查的目是为加强对船舶技术装备状况和人员配备及适任状况的监督检查,保障水上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污染水域。

2.立法依据

《船舶安全检查规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安全管理条例》和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而制定的。

3.适用范围

《船舶安全检查规则》适用于中国籍200总吨或750kW以上海船、50总吨或以上内河船舶和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包括海上系泊点)的一切外国籍船舶。《船舶安全检查规则》不适用于从事营业性运输以外的军事船舶、公安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4.安全检查的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管理全国的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各港海事机构负责对进出本港的中国籍船舶实施安全检查;对外国籍船舶的安全检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权批准的海事机构实施。

1.安全检查的程序是:先一般,后详细。对船舶的安全检查,应于船舶在港口停泊或作业期间进行,禁止对在航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对中国籍船舶的安全检查,以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我国认可的有关国际公约为依据;对外国籍船舶的安全检查,以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以及《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为依据。

2.安全检查的内容共16条

3.选船原则是:已被检查过的船舶,一般6个月内不再检查,但下列船舶不受6个月的限制:国际航行的客船、滚装船、散货船以及油船、液化气船、散装化学品船;新发现存在若干缺陷的船舶;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的船舶;被举报低于标准要求的船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机构指定需要检查的船舶。

1.中国籍船舶

必须配有《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并应在办理手续时出示。用完应在船上保留1年。该簿由海事局核发;对中国籍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后,检查人员应在《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内填写船舶安全检查记录,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注明所查项目、发现的缺陷及处理意见,签名并加盖船舶安全检查专用章。一式三份,一份留在《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内,一份寄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一份由港海事机构存查。

2.外国籍船舶

应在办理进港查验手续时出示上一次的《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对外国籍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后,检查人员应签发《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签名并加盖船舶安全检查专用章,一式两份,一份交船长,一份由海事机构存查并视情况将其副本交船旗国主管当局和国际海事组织。

1.缺陷处理:

(1)船舶必须按照《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或《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的要求,对存在的缺陷予以纠正和改善,并应申请复查。

(2)检查人员要求船舶在指定港口纠正缺陷的,船舶在离开指定港口前应当纠正。指定港口为中国港口的,船舶应在离港前申请复查。指定港口为外国港口的,中国籍船舶应在抵达中国第一港口时申请复查。

(3)如果船舶存在的缺陷危及船舶、船员及旅客和水上交通安全或者可能造成水域严重污染的,经批准后,执行检查的海事机构可签发《禁止离港通知书》,禁止船舶离港。

(4)如船方认为做出禁止船舶离港处理不适当的,可以向上级港务监督机关申请复议或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2.法律责任:

(1)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港务(航)监督可对违法船舶和人员处以一定数量的罚款:拒绝或阻挠安全检查的;弄虚作假欺骗检查人员的;涂改或故意损毁《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或《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的;未按《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或《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的处理意见纠正缺陷的;未按要求申请复查的。

(2)如中国籍船舶未按规定配备《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的,港务(航)监督可对违法船舶处以1000元罚款,并责成限期改正。

二十二.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件

1.适用范围:适用于船舶、设施在我国沿海水域内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对违反海上交通管理法规进行违章操作,虽未造成直接的交通事故但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也可按本条例调查和处罚。因海上交通事故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按照我国海洋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2.海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设施发生的下列事故:碰撞、触碰或浪损;触礁或搁浅;火灾或爆炸;沉没;在航行中发生影响适航性能的机件或重要属具的损坏或灭失;其他引起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海上交通事故。

3.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机构是本条例的实施机关。

事故的报告要求:

1.扼要报告

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规定

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交通部办公厅文件 厅人劳字[2002]293号 关于印发《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现将《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中有何问题,请与交通部人事劳动司或交通部海事局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章) 二○○二年七月十六日 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工作,根据《<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航运船舶实施办法》(交人劳发[2002]2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由交通部和人事部联合印制,印制时间和数量由交通部人事劳动司商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确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负责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工作,接受交通部人事劳动司、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的指导、检查和监督。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权的具有船员适任证书签发权的海事机构具体负责相应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办理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分为初级证书和中级证书,初级证书包括员级和助理级。 第五条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船员应参加适任证书考试和评估,经考试和评估合格并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后,方可向适任证书考试发证海事机构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已取得有效适任证书的船员,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的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第六条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与船员适任证书的对应关系见附件一。 第七条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由船员所在单位或本人向适任证书原发证机关申请。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者,必须持有有效的船员适任证书。 第八条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应向海事机构提交下列资料:

船舶证书管理(船长总结)

作为船长,谁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上船接班,交班船长捧出一大本证书交给你,你将如何接手,如何管理,这中间确有很多学问值得探讨,下面我就船舶证书、资料的管理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船舶国籍证书Certificate of Vessel’s Nationality 在我国取得所有权的船舶,由我国海事局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国籍证书”;在国外登记、悬挂他国国旗的船舶则拥有“REGISTRY CERTIFICATE”登记证书。 1、证书有效期:五年。 2、只要船舶所有人不变更、不改挂他国国旗,该证书在其标定的有效期内有效。 3、注意:船舶所有人及其地址、船舶经营及其地址要与船舶安全管理证书(SMC)、公司的符合证明(DOC)、入籍证书等其它证书上的名称、地址一致,尤其是公司上市和(或)改名后,要及时更改所有证书、资料(防油污计划、系固手册等)中的船舶所有人名称及其地址。否则,给以后各种检查留下了“缺陷”。 二、船体入级证书 (CCH) Classification for Hull 临时证书(有效期五个月);正式证书(有效期五年)。 法定检验分为: (1)年度检验(证书周年日前后三个月内实施)。 (2)期间检验(有效期中间的前后半年内实施)。可替代一次年度检验。 (3)换证检验(证书到期之前实施,以便发新证书)。 (4)加强检验(特检)(每五年实施一次,结合厂坞修进行)。 (5)临时检验(损坏检验)(船体结构和或重大机电设备损坏时实施检验,核准该船是否适航和或进行怎样的修理才能适航)。 3、注意:要将船级社检验报告FORM PHC 与该证书钉在一起作为支持件。 三、轮机入级证书 (CCM) Classification Certificate for Machinery 1、证书有效期:临时证书(有效期五个月);正式证书(有效期五年)。 2、法定检验: (1)年度检验(证书周年日前后三个月内实施)。 (2)期间检验(有效期中间的前后半年内实施)。可替代一次年度检验。 (3)换证检验(证书到期之前实施,以便发新证书)。 (4)坞检(每五年实施一次,结合厂坞修进行或水下检验替代)。 (5)临时检验(损坏检验)(船体结构和或重大机电设备损坏时实施检验,核准该船是否适航和或进行怎样的修理才能适航)。 四、符合证明 DOC Certificate 1、证书有效期:临时证书(有效期一年);正式证书(有效期五年)。正本存公司、副本由船舶

船舶管理课程标准130129

《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航海技术修读学期第5学期教材名称 课程代码0812047 课程学时72 课程学分 4 课程类型 A 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海船船员二/三副适任证书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泉州师范学院航海学院 2014年5月

《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国家海事局规定的船舶驾驶员适任考试的五门考证科目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能掌握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中有关船舶安全作业、运营、船舶防污染与应急管理、船员管理、海事预防与处理的基础知识,具备遵守公约和法规进行安全航行、停泊、作业、检查和管理,能胜任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副、三副等一线岗位的工作能力,。 本课程在《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之后开设、可与《船舶值班与避碰》同时开设,以强化航海技术专业理论和管理方面知识的系统化、从而使航海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2设计依据(思路) 本课程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等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而设置。 船舶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让甲板部船员掌握船舶安全作业、运营、检查、应急反应和海事处理等的相关公约和法规内容,使甲板部船员能够按照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来组织作业,运营和货物装卸,应对安全检查,做好应急训练、船员分工和管理工作,预防船舶污染和海事处理,是确保船舶安全、实现船舶管理职能的主干课程,是海船船员适任考试的必考课目。因此,本课程在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船舶管理要求相结合。共划分了船员管理、安全运营与作业、船舶防污染、船舶应急、船舶安全检查和海事处理等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确定。分析过程中尤其注意了整个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通过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最终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所规定的船舶操作级驾驶员(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的适任标准。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72(包括实训课时),计4学分。 2.课程目标 2.1能确认船舶甲板部各项作业符合安全规定、判断作业的潜在危险,及时发现不安全行为并预防和纠正、迅速报告事故并启动应急行动;在发生事故后,及时取得关键证据; 2.2能熟知船舶防污染的各项规定,清晰列举作业或活动中存在污染隐患的情况,在污染事件发生时能启动报告程序并按规定采取应急行动,有效控制污染事件; 2.3能按船舶检查指南进行自查并改正,接受和配合检查官的检查,按检查官要求进行关键性设备操作,对检查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检查通过;2.4能遵守公司关于安全及防污染方面的规定和设备维护管理要求,熟练使用船舶甲板部安全和防污染设备,确保其处于可用状态,在关键性设备出现故障时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排除故障。

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 办法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法律名称: 关于印发《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业务类别:船舶检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国海事局船舶检验国内法规 颁布机关:中国海事局 颁布文号:交海发[2000]586号 颁布时间:2000-11-09 生效时间:2000-11-09 同时废止法律法规: 关于印发《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交海发[2000]586号2000年11月9日) 中国船级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船检局(处),广东、福建、厦门海事局: 现将《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以及船用产品检验(以下称“船舶检验”)工作的管理,提高船舶检验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以下称《船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67号)和《关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海事局主要职责和人员编制的批复》(中编办(1998)4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船检条例》规定的各项船舶检验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称“中国海事局”)是依照本办法实施各项船舶检验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规则;监督管理船舶检验发证工作,审定船舶检验机构及验船人员资质并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法定检验授权,审批外国验船组织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并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设置的船舶检验机构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以下称“船舶检验机构”),经中国海事局授权后方可行使船舶法定检验业务。 第五条船舶检验机构应对其分支机构实施有效管理,并对其开展的检验业务负责。 第二章船舶检验 第六条凡在或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船舶,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下列法定检验: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几个操作典型例子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几个操作典型实例 为了加深船员对《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尽快熟悉该软件,本文档列举一些常用实例。 索引:完成工单;添加备件; 完成一个工单(例如NO.1主海水泵的定期检查) 1.打开下图的“设备管理”窗口,在左边找到“B1210主海水泵”,检查窗口信息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进行更正。 2.点击下图的“工作信息”,注意查看“周期”和“上次完成时间”,以及它们是否正确。 如果“工作信息”空白,可点击“添加”按钮进行添加。“检测报表”此处选“离心泵检修记录表”。(注意:上述操作有些需要进行“工单初始化”并且要在下次工单生成之后才会生效。)

3.点击“工作内容”(如下图),检查信息,如有必要可对内容进行修改。 4.点击“工单管理”→“工单计划”,就会看到下图。 5.点击“高级信息”,在过滤窗口中的设备码选项选中“B1210001 NO.1主海水泵”,把

“计划”前的小勾打上,确认该设备的本次计划检修时间(即2005/01/01)是在“安排时间”之内(如果不在之内,必须要更改“安排时间”的过滤时间段),点击“确定”。 6.检查“工单计划”窗口信息是否正确,如有必要,进行修改。 7.点击“工单管理”→“工单安排”,就会看到下图。

8.点击“高级信息”,在过滤窗口中的设备码选项选中“B1210001 NO.1主海水泵”,检查“计划”前的小勾是否已打上,确认该设备的本次计划检修时间(即2005/01/01)是在“安 排时间”之内(如果不在之内,必须要更改“安排时间”的过滤时间段),点击“确定”。 方框,对应的日期是2005/01/01,这个是计划时间。现在我们就要把这个工单给做掉。

船舶驾驶基础

1船舶营运性能:指船舶为安全完成客货运输所具备的载重性能、容积性能和速度性能等。2载重定额:在一定条件下船舶的载货量标准。 3决定船舶运力的要素是拥有船舶的数量和船舶的技术性能。 4单位运输成本:S=K/Q;S=K/(QL) 该组指标反映了船舶运输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费用。反应船舶运行组织和港口装卸工作组织好坏、技术装备利用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船舶运行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和货币支出情况等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 5大船配大线:在装卸效率高、航距长的航线上,提高船舶的吨位及航速,更有利于运输量的提高;在船舶航速、发航装载率及装载额一定的条件下,装卸定额在初始时的提高或增加对S吨海里的下降效果显著,以后逐渐减少;a在船舶参数较大的情况下,提高航线参数会使单位运输成本得到更多的降低,b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当L

船舶日常管理制度

《宿迁市千百纳物流有限公司》船舶日常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日常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船舶日常管理。 2 职责权限 2.1 船务工程公司 负责船舶的日常管理,负责相关管理制度的制修订并组织实施。 3 船舶各类证书的管理 3.1 船舶各类证书包括: a)船舶检验证书; b)船舶国籍证书; c)船舶所有权证书; d)油水记录簿; e)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 f)垃圾记录簿。 3.2 每年初由船长登记《船舶检验和证书一览表》,记录年检情况。 《船舶检验和证书一览表》的内容应包括: a)证书名称; b)主管科室; c)签发日期/有效期; d)年检日期; e)其它检验日期。 3.3 船舶证书由船长直接负责管理、登记、保管,按照《船舶检验和证书一览表》的有效期,船长应提前通知证书主管科室办理有关船舶证书的年度检验或更换,确保船舶证书的有效性。 3.4 船舶证书未经船长同意不得携走,如有遗失须报船机管理科申请补办。因公司需要船舶证书原件离船,需经公司领导同意,船长负责办理登记,经办人签字。 4 船舶图纸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4.1 图纸及技术资料管理的分工: a)甲板部图纸及技术资料由大副负责管理、登记、保管、清点和领退,也是大副交接班工作内容之一。 b)轮机部图纸及技术资料由轮机长负责管理、登记、保管、改正、清点和领退,也是轮机长交接班工作的内容之一。 4.2 为了便于查阅,图纸和资料应放在固定位置,如因工作需要借阅,应做好出借登记,并按时收回。 4.3 应每月清理盘点图纸和资料,如有短缺或残损应报呈船机管理科申请补领。 4.4 对于船体某些部位及有关设备的改动,应对相应的图纸或资料进行必要的说明,以保证其有效性。 5 船员证书的管理 5.1 船员证书包括: a)船员服务簿; b)船员适任证书(包括船长、大副、二副、三副、值班水手、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

海船船员管理系统

中创软件交通运维微信公众号使用说明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6月

目录 1前言 (1) 2微信使用操作指南 (2) 2.1 关注微信号 (2) 2.2 绑定微信号 (3) 2.3 问题反馈 (5) 2.4 问题跟踪 (6)

1 前言 中创软件交通运维微信公众号,是中创软件海事运维继电话、邮箱、QQ、传真等常规维护方式外,全新推出的一种技术服务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位于海事业务系统首页的二维码图片,或微信“添加朋友”菜单中输入“中创软件交通运维”来查找并关注中创软件交通运维公众号。 该微信公众号目前主要提供问题反馈、问题跟踪、维护公告、自助查询、船舶定位及人工客服等功能。关注该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关注并绑定该微信公众号后,可以使用“问题反馈”、“问题跟踪”和“人工客服”功能。通过“问题反馈”可以将工作中遇到的海事业务系统问题通过微信及时地反馈给中创公司,通过“问题跟踪”用户可以查看自已通过各种形式反馈问题的处理状态、处理人和处理时间。人工客服则提供了与中创软件海事客服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文字沟通的渠道。 目前该微信公众号处于试运行阶段,欢迎大家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方便我们及时改进。

2 微信使用操作指南 2.1 关注微信号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关注公众号: 1.扫描海事业务系统首页的该微信的二维码; 2.微信“添加朋友”中输入“中创软件交通运维”或“servicemsa” 进行搜索并添加; 3.微信“添加朋友”中的“查找公众号”中进行查找。

2.2 绑定微信号 公众号中,问题反馈、问题跟踪及人工客服功能均需要绑定中创微信号后方可使用,绑定过程如下: 1.获取关注用户微信的公开信息(昵称,头像等)如图表2-1授 权界面所示: 图表2-1授权界面 2.维护关注用户注册信息 关注用户注册信息界面如图表2-2微信绑定所示,具体要求如下: 1)用户类型分为:海事局用户(海事局业务人员)、单位用户(外 网申报单位用户)、个人用户(个人申报用户);

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

《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适任考试大纲 一、编写原则 (一)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第Ⅲ章对轮机部人员的职能要求,在原轮机工程船员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对考试内容进行整合; (二)在内容整合的工程中,不局限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各职能块的划分,充分考虑轮机工程专业知识的体系性和逻辑性; (三)增加公约要求的新内容和现代先进的理论、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删除已淘汰的内容,弱化落后的内容; (四)改变原大纲过分注重理论的状况,增加实操评估内容,着重考查作为轮机员的“应知应会”内容,同时培养船员对技术发展的自适应能力;(五)明确区分各职务的考试内容和掌握程度(知识、理解、精通),避免各职务之间考试内容的大量重复,同时区分各知识点的考核方式;(六)针对操作级和管理级中均有要求的内容,对三管轮的要求为“知识”,对大管轮的要求为“理解”,对轮机长的要求为“精通”; (七)针对操作级中有要求,管理级中没有要求的内容,要求三管轮“精通”,不再对大管轮和轮机长进行考核。 二、编写目的 (一)实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履约工作; (二)提高中国船员的国际竞争力; (三) 三、基本要求 (一)对操作级轮机员的基本要求: 1.能够操持船舶的适航性; 2.能够使用内部的通信系统 3.能够遵守船舶安全、防污染和保安方面的国际国内的法规要求; 4.能够有效的实施防火、灭火和救生设备、消防、堵漏、防溢油等应急情况的操作; 5.能够有效的运用领导力和团队合作工作技能。 (二)对管理级轮机员的基本要求: 1.能够控制船舶的吃水差、稳性和强度,并制定应急与破损控制计划和处理紧急情况;

2.能够有效监督和控制对法定要求的遵守及保证海上人命安全与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 3.能够保持船舶、船员和旅客的安全、保安及救生、消防和其他安全系统的工作状态; 4.能够有效的运用领导力和管理技能。 四、相关说明 (一)表中“甲、乙、丙”分别对应于主推进动力装置功率在“3000kw以上、750~3000kw、750kw以下”的船舶; (二)表中“○”对应掌握程度中的“知识”层次,“◎”对应掌握程度中的“理解”层次,“●”对应掌握程度中的“精通”层次。

论船舶驾驶员的职业素养

论船舶驾驶员的职业素养 王平利 1912年4月14日“永不沉没”的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在由爱尔兰开往纽约处女航途中撞上冰山沉没,1513人遇难……1999年11月24日23时45分,一艘名叫“大舜”号的滚装船在极其寒冷的渤海湾沉没,两百多人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上演了上世纪末最大一次海难……2012年1月13日晚,一艘名为“科斯塔-肯考迪娅”( COSTA CONCORDIA)号的邮轮在意大利季略岛附近触礁,表演了一幕幕凄惨的画面……整整一个世纪发生过太多太多惊心动魄、不可思议的航海事故,在这100多年中从太平洋到大西洋到印度洋,无一不被“海难”这两个字撕心裂肺。而这些海难事故的背后,都与驾驶船舶的船长和高级驾驶员息息相关。 近年来的海损事故分析发现,有不少的年轻驾驶人员因基础知识、业务技能薄弱,实际经历、经验积累短缺,安全、法规意识淡薄,事业心、责任心缺乏,给船舶的航行安全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隐患。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高新技术在航海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航海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但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必须依靠一支高素质的海员去掌握和操作,这样才能为航海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总结了诸多重特大海难事故教训后,也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提高人员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类似培训、考证的法制措施,来培养“高素质海员”队伍和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因船舶驾驶人员向着年轻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结构的变化,不但驾驶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正在下降,且驾驶人员的综合素质日趋下滑,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有必要来讨论一下船舶驾驶员的职业素养,从根本上切实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海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职务与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各级职务上下等级分明,层次清晰,须要有严格地服从意识;每个人都有各自岗位的技术要求,具有无可替代的特点;须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实现相互尊重,相互尊敬,实现体面的劳动权益;还有服从性强,流动性大,工作单调,生活工作艰苦,工作环境风险性大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等等。海员职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海员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但要熟悉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娴熟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合适的人际交往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等。 船舶是实行按岗位轮值制度,每一位驾驶员都有具体的职责。但真正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出色完成任务的却又因人而异,也就是说,船舶驾驶员的职业素养高低层次不一,其工作质量千差万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后果也就不同了。船舶驾驶员值班期间要面对各种复杂紧急情况,如何沉着冷静果断处理,这完全取决于驾驶员是否具有良好素养,稍有不慎,将会对船舶财产甚至船员生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其决策是否正确,在船上绝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今航海生涯中,影响驾驶员职业素养的因素有诸多方面。以前那种“为远洋事业奋斗终身”豪言壮语已成为老一辈航海人的专利!金钱、名利、享受无时不在影响我们年轻一代驾驶员。因此,有否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是基础和前提。船舶驾驶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的是自学成材,有的则是毕业于航海家的摇篮。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能受过高校良好的教育,掌握一定的航海理论知识,对以后的航海工作无疑是锦上添花。但作为担任船舶航行安全的驾驶员,需要掌握的航海知识很多很杂,不但要“上知天文”,还要“下知地理”。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海上安全、消防和求生知识,具体还涉及到航海学、船舶货运、远洋运输业务、海洋气象、船舶通信、航海仪器、水手工艺、航海英语、航运法规等理论与实

完整版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办法.doc

交通部办公厅文件 厅人劳字[2002]293号 关于印发《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现将《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中有何问题,请与交通部人事劳动司或交通部海事局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章) 二○○二年七月十六日 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工作,根据《<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航运船舶实施办法》(交人劳发[2002]2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由交通部和人事部联合印制,印制时间和数量由交通部人事劳动司商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确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负责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工作,接受交通部人事劳动司、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的指导、检查和监督。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权的具有船员适任证书签发权的海事 机构具体负责相应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办理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分为初级证书和中级证书,初级证书包括员级和助理级。 第五条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船员应参加适任证书考试和评估,经考试和评估合格并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后,方可向适任证书考试发证海事机构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已取得有效适任证书的船员,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的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第六条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与船员适任证书的对应关系见附件一。 第七条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由船员所在单位或本人向适任证书原发证机关申请。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者,必须持有有效的船员适任证书。 第八条申请船舶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应向海事机构提交下列资料:

赢海船员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赢海船员管理系统 使用手册 Ver2.3.0 大连海大赢海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9月27日

目录 第一章船员库 (1) 1.1 功能介绍 (1) 1.2 登录系统 (1) 1.3 船员库 (4) 1.4 在船船员 (8) 第二章预警 (9) 2.1 功能介绍 (9) 2.2 证书预警 (9) 2.3 动态提醒 (10) 2.4 生日提醒 (10) 第三章船东船舶 (12) 3.1 功能介绍 (12) 3.2 船东船舶 (12) 第四章办证管理 (14) 4.1 功能介绍 (14) 4.2 办证管理 (14) 第五章后台管理 (17) 5.1 功能介绍 (17) 5.2 公司信息、权限设定及账号设定 (18) 5.3 备份设定及恢复 (21) 5.4 证件模板及私人定制 (26)

5.5 职务设定 (28) 5.6 预警及其它设定 (29) 5.7 录入统计和登录历史 (30) 第六章系统安装及升级操作 (31) 6.1 赢海船舶管理系统安装操作 (31) 6.2 赢海船员管理系统升级操作 (37) 第七章局域网多账号登陆 (41) 第八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44)

第一章船员库 1.1 功能介绍 船员库按照职务和状态过滤船员,查找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登记船员基本信息,证件信息,服务资历,管理方便快捷,在船船员一览,清晰可见。 1.2 登录系统 安装完毕之后,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用户名:admin,默认密码:111111

1、首先进入系统,然后点击菜单【填写资料】进入填写船员登记表。具体填写方法如图示所示: 2、证件信息:可以根据签发日期自动填写签满日期,可以根据签满日期提前预警证件到期。点击设定按钮,进入证件模板设定,进入下图,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船舶柴油机知识点梳理

上止点(T.D.C)是活塞在气缸中运动的最上端位置。 下止点(B.D.C)同上理。 行程(S)指活塞上止点到下止点的直线距离,是曲轴曲柄半径的两倍。 缸径(D)气缸内径。 气缸余隙容积(Vc)、气缸工作容积(Vs),气缸总容积(Va)、余隙高度(顶隙)。 柴油机理论循环(混合加热循环):绝热压缩、定容加热、定压加热、绝热膨胀、定容放热。混合加热循环理论热效率的相关因素:压缩比ε、压力升高比λ、绝热指数k(正相关)、初期膨胀比ρ(负相关)。 实际循环的差异:工质的影响(成分、比热、分子数变化,高温分解)、汽缸壁的传热损失、换气损失(膨胀损失功、泵气功)、燃烧损失(后燃和不完全燃烧)、泄漏损失(0.2%,气阀处可以防止,活塞环处无法避免)、其他损失。 活塞的四个行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和排气行程。 柴油机工作过程:进气、压缩、混合气形成、着火、燃烧与放热、膨胀做功和排气等。 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排气阀的启闭都不正好在上下止点,开启持续角均大于180°CA(曲轴转角)。气阀定时:进、排气阀在上下止点前后启闭的时刻。 进气提前角、进气滞后角、排气提前角、排气滞后角。 气阀重叠角:同一气缸的进、排气阀在上止点前后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四冲程一定有,增压大于非增压) 机械增压:压气泵由柴油机带动。 废气涡轮增压:废气送入涡轮机中,使涡轮机带动离心式压气机工作。 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形式:弯流(下到上,再上到下)、直流(直线下而上)。 弯流可分:横流、回流、半回流。直流:排气阀、排气口。 横流:进排气口两侧分布。回流:进排气口同侧,排气口在进气口上面。 半回流:进排气的分布没变,排气管中装有回转控制阀。 排气阀——直流扫气:排气阀的启闭不受活塞运动限制,扫气效果较好。 弯流扫气的气流在缸内的流动路线长(通常大于2S),新废气掺混且存在死角和气流短路现象,因而换气质量较差。横流扫气中,进排气口两侧受热不同,容易变形。但弯流扫气结构简单,方便维修。直流扫气质量好,但是结构复杂,维修较困难。 柴油机类型: 低速柴油机n≤300r/min Vm<6m/s 中速柴油机3001000r/min Vm>9m/s 按活塞和连杆的连接方式:筒形活塞式(无十字头式)柴油机,十字头式柴油机。 两者间的区别:筒式活塞承受侧推力,活塞导向作用由活塞下部筒式裙部来承担。活塞与连杆连接:活塞销。十字头活塞侧推力由导板承担,导向由十字头承担。活塞与连杆连接:活塞杆(垂直方向做直线运动)。 两者的优缺点:十字头式柴油机的活塞与缸套不易擦伤和卡死,气缸下部设隔板,能避免曲轴箱的滑油污染,利于燃烧劣质燃料。活塞下方密闭,可作为辅助压气泵。但重量和高度大,结构复杂。筒式柴油机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 多缸机气缸排列可以分为直列式、V型(夹角90°、60°、45°)、W型(较高的单机功率与标定功率的比值) 从柴油机功率输出端向自由端看,正车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柴油机称为右旋柴油机,反之,左旋。双机双桨上,由船艉向船艏看,机舱右舷的为右旋柴油机,左舷的为左旋柴油机,右机操纵侧在左侧,排气在右侧,左机相反。(单台布置的船舶主柴油机为右旋柴油机)。

自编《船舶驾驶与管理》大纲

《船舶驾驶与管理》教学大纲 一、说明 本课程为驾驶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大纲依据STCW78/95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员适任评估规范》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范而编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能系统掌握船舶驾驶与船舶管理方面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使用管理知识与操作技能,满足国家海事局的全国船员统一考试。 二、课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 第三篇船艺 第十三章甲板设备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系泊设备的配备、布置、使用、保养及系缆作业的整个过程, 尤其要求了解船用缆绳的分类、特点和保养; 2、了解锚设备对船舶的作用; 3、熟悉锚的种类及其抓底过程和各类锚的优缺点; 4、熟悉舵设备的组成和分类以及极限舵角的规定; 5、掌握操舵装置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 1、系缆设备 2、锚设备 3、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 教学建议 1、本章重点是掌握各种锚设备的特点; 2、难点是各种船用缆绳的特性、舵设备的结构、分类。 第十四章船体保养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铁锈的生成原理及分类; 2、掌握正确的除锈方法,能根据不同的锈蚀程度使用相对应的除锈 工具和除锈方法; 3、了解船舶涂料的分类方式。常用涂料的性能和用途; 4、掌握各种船用涂料的施工要领、涂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施工注 意事项。 教学内容 1、除锈方法 2、船用涂料的性能和施工方法 教学建议 1、重点是防锈工具的选用; 2、难点是各种船用涂料的特性。 第十五章船舶应急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船舶堵漏器材的分类; 2、熟悉船舶堵漏器材的保管要求; 3、掌握各种舱内堵漏法的要点; 4、熟悉三种应变部署的要求; 5、掌握船舶应变部署演习的规定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船舶堵漏 2、船舶应变部署 教学建议 1、重点是堵漏器材的选用、应变部署的选择; 2、难点是堵漏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十六章助航仪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磁罗经的作用; 2、熟悉磁罗经的检查、保养及注意事项; 3、了解船用雷达装置的组成及相关概念; 4、掌握雷达的操作及物标识别、雷达的日常维护保养; 5、了解AIS的组成、功能; 6、熟知AIS操作注意事项、维护检查和保养要求; 7、了解船舶常用甚高频无线电话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10、了解GPS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船用雷达 2、全球定位系统 3、甚高频的使用注意事项 4、磁罗经的使用注意事项 5、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教学建议 1、本章重点是助航仪器的功能、特性; 2、难点是各种助航仪器的使用方法。 第四篇造船大意 第十七章船舶尺度及主要标志

海事信息化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海事信息化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一、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系统的主要日常职能包括: 1、船舶管理: 船舶登记、船舶安全检查、船舶进出港管理、船舶签证管理、船舶在港作业管理、船舶动态管理、防止船舶污染管理等与船舶相关的业务。 2、船员管理: 船员注册、船员培训、船员考试、船员证书管理、船员跟踪管理、船员档案管理、船员试题库管理、对外监督管理、质量体系管理等与船员相关的业务。 3、通航管理: 通航水域管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通航警告与通告管理、助航标志管理、通航秩序管理。 4、船载客货管理: 危险品进出口的监控管理;危货安全积载监装;危险品违章处理以及危险品作业场站的管理。 5、事故应急管理:统一管理应急力量,处理海上事故。 根据海事业务的需要,中创软件承担并开发了包括船舶管理、船员管理、通航管理、船载客货、事故应急等子系统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在全国海事系统成功推广应用。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海事系统的核心业务在海事系统的成功应用对海事业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 1、提升了海事系统严格执法、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了业务效率。 2、第一次较好整合了海事核心业务,在全国范围业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标准化,形成了符合法规要求的、统一的、标准的业务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了全国各辖区之间的信息共享的能力。 3、建立了一支专业的、规范的信息化队伍。 二、核心业务解决方案 1、系统结构: 海事信息化核心业务系统(即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船舶管理、船员管理、通航管理、事故应急、船载客货等系统构成。结构见下图: 2、系统构成及功能: 海事信息化系统核心业务(即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由船舶管理、船员管理、通航管理、事故应急、船载客货等系统构成。 船舶管理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船舶数据库,实现一船一档,全系统共享;实现船舶按局、种类、吨位、船籍港、船龄等条件的统计、查询、打印功能;实现船舶登记、船舶安全检查、船舶进出港管理、船舶签证管理、船舶在港作业管理、船舶动态管理、船舶黑名单管理等与船舶相关的功能。 船员管理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船员数据库,实现一人一档,在海事系统内共享;实现对船员按各种类别、发证单位、年龄、文化程度等条件进行统计、查询,对各种证书的发放情况进行统计;建立集中的船员全国统考试题库;实现对全国各船员公司、培训机构、院校等社会培训部门的相关信息的管理;实现船员注册、船员培训、船员考试、船员证书管理、船员劳动合同管理、船员档案管理等与船员相关的功能。 通航管理系统,实现通航水域管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通航警告与通告管理、助航标志管理、通航秩序管理等基本业务功能;实现航行通警告拟稿、打印、统计、汇编的自动化。 事故应急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海事数据库,记录每次海上事故发生、处理情况;实现分地区、分时间、分种类对海上事故进行查询、分析、统计;实现应急力量的统一管理;实

船舶管理课程标准整理版

《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航海技术修读学期第5学期教材名称 课程代码0812047 课程学时72 课程学分 4 课程类型 A 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海船船员二/三副适任证书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泉州师范学院航海学院

5月 《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也是国家海事局规定的船舶驾驶员适任考试的五门考证科目之一, 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能掌握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中有关船舶安全作业、运营、船舶防污染与应急管理、船员管理、海事预防与处理的基础知识, 具备遵守公约和法规进行安全航行、停泊、作业、检查和管理, 能胜任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副、三副等一线岗位的工作能力, 。 本课程在《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之后开设、可与《船舶值班与避碰》同时开设, 以强化航海技术专业理论和管理方面知识的系统化、从而使航海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2设计依据( 思路) 本课程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 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等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而设置。 船舶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让甲板部船员掌握船舶安全作

业、运营、检查、应急反应和海事处理等的相关公约和法规内容, 使甲板部船员能够按照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来组织作业, 运营和货物装卸, 应对安全检查, 做好应急训练、船员分工和管理工作, 预防船舶污染和海事处理, 是确保船舶安全、实现船舶管理职能的主干课程, 是海船船员适任考试的必考课目。因此, 本课程在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 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 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船舶管理要求相结合。共划分了船员管理、安全运营与作业、船舶防污染、船舶应急、船舶安全检查和海事处理等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确定。分析过程中特别注意了整个内容的完整性, 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经过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训练, 使学生最终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所规定的船舶操作级驾驶员( 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的适任标准。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72( 包括实训课时) , 计4学分。 2.课程目标 2.1能确认船舶甲板部各项作业符合安全规定、判断作业的潜在危险, 及时发现不安全行为并预防和纠正、迅速报告事故并启动应急行动; 在发生事故后, 及时取得关键证据;

航海概论整理(第1-3章)

航海概论 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单项,20*1) 二.填空(10*2) 三.判断题(20*1) 四.名词解释(5*2) 五.计算题(10*3) 一.解释整理(背)(字体加粗部分为最后一节课划的重点,没有加粗的是之前划的) 总载重量:总载重量是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情况下所能装载的货物、燃润料、淡水、供应品及其他物品的总重量,该值等于装载排水量与空船排水量之差,即DW=D L-D l 净载重量:净载重量是船舶具体航次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重量,等于载重量减去该航次总储备量(包括航次所需的燃润料、淡水、粮食、供应品、船员、行李等重量)及船舶常数,即NDW=DW-∑G-C 式中:∑G——航次总储备量(t) C——船舶常数(t) 舱容系数:舱容系数是指货舱总容积和船舶净载重量的比值,即每一吨净载重量所拥有的货舱容积。 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的漂浮能力叫做船舶浮性。 抗沉性:抗沉性是指船舶在一个舱或几个舱进水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不致于沉没和倾覆的能力。 稳性:稳性是指船舶在外力矩(如风、浪等)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当外力矩消除后能自行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摇摆性:船舶在外力的影响下,作周期性的横纵向和偏荡运动的性能叫船舶摇摆性。 操纵性:船舶能保持和改变运动状态的能力叫做船舶操纵性。 地理纬度:地球椭圆体子午线上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地理经度:地球椭圆体格林子午线(零度经线)与该点子午线在赤道上所夹的短弧。 海里:航海上度量距离的长度单位是海里,它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弧长。 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称为相对湿度,用百分数表示,即 f=(e/E)*100% 露点: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减低气温,使空气刚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其单位与气温相同。

船舶驾驶专业课程整体介绍(三年中专)

船舶驾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船舶驾驶 代码:081100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学历层次:中专层次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及同等学历者 学制:标准学制三年,全日制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内河航运企事业单位、船厂,培养能在生产(服务、技术或管理)第一线从事船舶驾驶岗位工作的,具有主动学习意识和终身发展能力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五)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大航运企业,从事货轮或邮轮的船舶驾驶工作;在船舶代理或货物代理公司,从事船代或货代工作;在第三方商品检验公司,从事进出口货物的检验工作。 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船舶驾驶专业理论与技能,尤其是船舶整体结构,航行安全,航行辅助仪器,航行法规、避碰原则等; (3)熟练掌握各项船舶操纵工艺及消防安全知识; (4)熟练掌握航行仪器的使用及检修; (5)取得内河船员船舶驾驶证书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德育课模块 (1)职业生涯与规划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职业道德与法律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