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伴截瘫护理中的应用 王胜兰
- 格式:pdf
- 大小:276.69 KB
- 文档页数:2
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伴截瘫护理中的应用王胜兰
发表时间:2016-02-18T14:48:09.7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作者:王胜兰
[导读]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骨科探究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骨科湖南长沙 410200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脊柱骨折伴截瘫的患者共86例,随机将8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3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以及疼痛并发症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手段下加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对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抑制,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脊柱骨折伴截瘫;临床价值
手术是对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手术治疗完成后,患者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康复周期[1]。在康复期间,如若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不仅会延缓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还将造成患者的残疾[2]。因此我院开展本次的临床护理试验,来探究循证护理对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共86例,通过随机抽号的方式,将8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3人。
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干预,称之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1例,其中有16例胸椎骨折患者,14例腰椎骨折患者以及13例颈椎骨折患者,43例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68±5.32)岁。
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称之为观察组。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2例,其中有17例胸椎骨折患者,15例腰椎骨折患者以及11例颈椎骨折患者,43例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42±5.61)岁。
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护理模式下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性别、骨折类型以及平均年龄三项差异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确定差异数据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手段对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进行护理,即严格按照规定对患者进行脊柱骨折伴截的治疗。医护人员叮嘱患者术中配合操作,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如遇突发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循证护理首先对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身体机能恢复时间长短进行相应的评估。另外,患者的脊柱骨折与其脊髓损伤的程度有较大的关系,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应对临床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归纳[3]。通过分析能够发现,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包括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以及疼痛。循证护理对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各项临床问题分析完成后,则可通过查阅相应资料以及文献的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辩证的分析,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护理方案主要分为脊髓护理、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肺部护理、压疮护理以及疼痛护理五方面。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护理模式下,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以及疼痛的并发症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当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时,可判定护理效果越显著。
1.4 数据处理
文中两组护理模式下,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各项差异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其中概率类数值以“%”进行表示,组间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当求得P<0.05时,可以确定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中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以及疼痛并发症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通过统计学软件,能够判定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护理模式下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详见表1。
讨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高级的临床护理形式,区别于常规的护理模式,是根据实际的病例特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相对应的科学护理方案,并利用辩证的思维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进行制定[4]。根据患者临床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1)脊髓护理。脊髓护理是对高能量所致的脊髓损伤进行干预,其中脊髓损伤主要包括脊柱脱位、脊柱侧弯、脊柱骨折、脊椎滑脱以及脊椎裂等。可以通过甲基泼尼松龙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整个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运动神经恢复情况进行观测,为了防止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还可以适当的对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治疗中的呕吐情况进行观测,观测内容包括呕吐次数、呕吐量以及呕吐物颜色[5]。
(2)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因此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的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并给予其化瘀活血的药物,防止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日常饮食中,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含有纤维素以及维生素的食谱,并通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方式,强化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以及高血脂患者对肝素钠
的运用需谨慎。
(3)肺部护理。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因此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房环境进行相应的干预,保持病房整洁、干净,定期进行消毒与通风,防止空气不流通造成的交叉感染。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深呼吸的指导,增强其肺功能的同时,增加其肺部抵抗力。另外,针对于有烟酒史的患者,医护人员需格外加强督促,避免烟酒刺激影响临床治疗效果,造成患者肺部的感染。
(4)压疮护理。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长期的卧床会导致皮肤受压,在一定程度会造成细胞的变性,引起压疮现象。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定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并帮助患者进行相应的抬臀训练,对患者的皮肤受压情况进行实时观测,减少压疮发生的可能。临床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皮肤温度、疼痛情况以及颜色进行观察,对有压疮发生迹象的患者进行干预,如加垫海绵圈以及药物涂抹。
(5)疼痛护理。在对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治疗早期,患者会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因此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轻柔的按摩缓解疼痛感,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娱乐的方式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针对于疼痛感较强的患者,可以相应进行镇静剂的给予。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能够显著的减少患者临床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在另一方面循证护理更具科学性,因此值得在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敏芝,石崛.循证护理干预在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误吸、反流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3,17(5):893-894.
[2]陈爱群.循证护理在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4):639-640.
[3]张翠红.循证护理在截瘫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69-169.
[4]杨亮.循证护理在伤残截瘫患者压疮预防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9):2416-2417.
[5]李淑英,程明礼.循证护理在低位截瘫患者压疮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1091-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