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现代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现代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追溯“异化”概念的产生及发展,解读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异化劳动所包含内容的深刻内涵,反思现实社会存在的种种“异化”现象,认为只有将异化回归到人化,才能将异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降到最低。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解读;现代启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阐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以及人作为工人的现实生存处境。异化是在劳动活动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劳动活动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克服异化的现实之路。在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异化现象以各种各样新形式出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马克思以前哲学家们对“异化”的理解
“异化”(alienation)源于拉丁文alienatio,含有转让、辨远、脱离等意思。异化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才被提到哲学的高度来理解,指“某物通过自己的活动而与某种曾属于它的他物相分离,以至于这个他物成为自足的并与本来拥有它的某物相对立的一种状态”。[1]异化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哲学派别对其进行争论性的研究。英国政治学家霍布斯把异化理解为人们转让出来的权利反过来成了统治人们的异己力量。近代哲学家卢梭把异化同财产所有权联
系起来,强化了异化概念的否定性含义。费希特把非我作为自我的异化。黑格尔则认为绝对理念的发展是使理念异化,然后在更高阶段使它们返回自身的过程。费尔巴哈则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真正提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是马克思,他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彻底的改造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建成了科学和完整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原理,马克思开始认识到“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是人的本质,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从而找到了异化劳动理论。
二、异化劳动的解读
正如马尔库塞所言:“1844年,马克思通过批判地分析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完善了他自己理论的基本概念。它借鉴了黑格尔关于主人和仆人论述的观点,描述了劳动的异化。”此外,“马克思指出了黑格尔的局限性即忽视了劳动的具体的现实性,从某些劳动关系中揭露了统治和奴役乃是某些劳动关系的必然结果,这些劳动关系是‘具体化’世界中的关系。资本家与劳动者既不是一种永恒的关系,也不是一种自然的关系,而是扎根于一定的劳动方式中的,扎根于人与其劳动产品关系中的。”[2]
在《手稿》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一种经济事实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3]这种经济现象表明: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
同劳动相对立。
三、异化劳动的主要内容
1、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他自己没有支配权和使用权,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并与之相对立。这样,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自己就越贬值,自身价值就越廉价,故而越来越贫穷。这就使得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变成了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2、从人的类本质方面看,劳动者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和自觉的活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的自由丧失了,人的劳动没有了自由可言,与动物无异,每天的劳动只能还来生存的最基本资料,仅可维持其生存。
3、人际方面,人之间的关系相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本身与所创造的产品都成了劳动者意外的东西,异己的东西,实质上,都是为资本家创造了财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活动反应的就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
四、《手稿》所体现的“异化”向“人化”的回归
《手稿》中指出“对当前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化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人类作为行为的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必须具有自觉的调控意识,这样才能理性付诸行动。马克思主张要对感性世界进行无情的批判,并且以清醒的头脑和战斗的热情对其进行再认识、再评价、在改造。
此外,《手稿》中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批判的基础上指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是通向未来社会和谐—实现共产主义的主
要途径。由此可引申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在基本内容上包括要求人与人的本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共产主义的意义最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实行公有制。和谐的共产主义是在以往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继承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五、对“异化”的现代反思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马尔库塞为代表,认为随着社会发展,资本主义异化有以特点:[4]一、当代资本异化对人产生种种负面的影响,表现在对心灵的折磨,让人痛苦,对精神的摧残,让人消极。
二、当代资本异化其实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做出了服务,是一种新的控制手段。三、当代异化还表现出“总体性”的特征,也就是说这种趋势已发展成为一种“总体异化”。[5]在当代,异化已超出劳动生产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从人与自然关系来看,创造人化的自然。人类在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对大自然的无限索取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等一系列自然系统失衡的现象。人类在享受索取所带来便利和快乐的同时,更要担心大自然时刻以一种更大的破坏力报复人类的所作所为。因此人与自然的异化实际上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异化为前提的。其次从人与社会关系来看,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人性也就是人的社会性。
异化应该向人化发展才能引导人类的物质、精神、正常生活向公正化、丰富化、合理化方向发展。最后从人的本质来看,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具有自觉性、社会性、文化性。人类从自身需求出发,追求更完善的品格,这是人向人化发展的方向。然而,人具有社会性,个体性的局限性会束缚人的社会化程度。因此人类开始越来越重视异化的两面性,意识到人类自身活动也带给外界环境与社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总之,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直接或间接渗透着异化现象,表现为不同的形态。比如科技异化、体育异化等。异化现象在现阶段条件下不可能完全消除,只有将异化回归到人化,才能将异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降到最低。
【注释】
[1] (英)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5.
[2]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21.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金梦兰,李晓鹏.从异化走向人化—浅谈马克思异化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6).
[5] 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东岳论丛,2005(1).
[6] 史文瑞.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眼中的“异化”.理论界,2010(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