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培肥提升土壤质地的技术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改土培肥提升土壤质地的技术措施
摘要介绍改土培肥提升土壤质地的技术措施,包括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秸秆、推广绿肥种植、施用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种植耐酸作物、增强土壤保墒能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措施,以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
关键词改土培肥;耕地;土壤质地
武汉市蔡甸区耕地总面积48 095.37 hm2,质量级别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2~5级,面积总和为41 415.65 hm2,由此可知蔡甸区耕地质量整体中等偏上。从区内各乡镇的分布情况来看,耕地质量较好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灌排水条件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耕地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障碍层深度较浅,有机质含量偏低,且地块过于破碎,不利于作物耕种。土壤质量好坏是影响农民收入、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增强土壤肥力才能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农业不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主要措施介绍如下,以为改土培肥、增强土壤地力提供参考。
1 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秸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从耕地在蔡甸区内各乡镇的分布情况来看,在洪北、玉贤镇、消泗乡等地区的山岗、斜坡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导致碱解氮含量低,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长期以来这些地方普遍种植一些耐旱、田间管理粗放的作物,如棉花、玉米、油菜、芝麻及豆类固氮作物。蔡甸区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玉米4 933.3 hm2,小麦2 600.0 hm2,水稻1.4万hm2,油菜5 666.7 hm2,其他3.5万hm2。作物收获后产生了大量作物秸秆。过去农民直接将作物秸秆焚烧还田,秸秆中有效成分变成废气排入空气中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据调查估算,全区秸秆资源量50.1万t,秸秆还田利用率23.5%,用作燃料的占48%,焚烧及废弃的占28.5%,秸秆还田利用率不高。2011年,率先在洪北、玉贤镇、消泗乡等地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安排千亩示范片2个,示范点5个,直接将粉碎秸秆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秸秆粉碎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的地块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12~0.97 g/kg,速效钾增加了5.38~8.27 mg/kg,土壤容重下降幅度为0.02~0.05 g/cm3 [1-2]。
2 大力推广绿肥种植
进行了绿肥种植田间试验,通过田间试验发现,绿肥具有高效培肥效果,绿肥鲜草产量达到22.5 t/hm2以上,减少化肥施用量10%,是一种良好的培肥地力的措施。蔡甸区重点示范推广绿肥种植技术,实施地点分布在玉贤、洪北、消泗等3个乡镇21个村,涉及农户5 026户,绿肥种植面积近666.67 hm2。
3 增施农家肥
腐熟的农家肥施入农田后,能够释放出腐殖质,通过腐殖质能够与土粒发生胶结作用的性质,使紧实大块的黏土变得疏松细小,又能使松散的细砂土变得团聚。同时,腐殖质与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2气体达到提高作物光合速率的作用,施用腐熟农家肥能够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蔡甸区向农民推荐施用腐熟猪牛羊栏粪22.5 t/hm2,或人粪尿15.0 t/hm2,翻耕播前一次性施入,春耕和秋耕作底肥[3-4]。
4 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
传统农业中以农家肥施用为主,化肥施用量很少。现在农民施用化肥量增加,逐渐忽视农家肥的施用,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土壤透气性变差,肥力降低,不利于地力培肥。
4.1 推广商品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施用商品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强土壤透气性,能够长效释放有机肥的养分,与无机肥料配施,从而达到有机、无机肥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4.2 科学施用商品有机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科学施用有机肥料能提高作物的营养品质、食味品质、降低食品硝酸盐含量。有机和无机肥配施与常规施肥相比,可提高小麦、玉米蛋白质含量2.0%~3.5%,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降低,VC含量提高。
4.3 施用商品有机肥提高土壤容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和作物收获物的增加,农业废弃物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实践证明,农业废弃物作肥料施入土壤是减少环境污染的良好途径。这些废物能与土壤新生的固态有机质结合,能与重金属等发生离子交换、整合,从而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
5 土壤酸化改良措施
pH值的下降可能有一些非常有害的影响。酸性土壤是线虫和寄生蛔虫的天堂,它们能导致农业生产颗粒无收。pH值过低,可导致铝、锰开始析出并进入地表水,污染水源,产生严重的后果。要对酸化土壤采取适当的改良措施。
5.1 种植耐酸作物
种植一些适宜在土壤pH值较低的土壤中生长的作物,如绿豆、红茹、油菜、荞麦、红兰花草子和水稻等,边利用边改造。通过整地、施肥、管理等措施,使土壤活化,加深耕层,调整酸度,适应作物良好生长。
5.2 实行水旱轮作
水旱轮作是降低酸性土壤pH值、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酸性土壤以2~3年为1个周期,进行水旱轮作,不但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而且能够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单位面积的整体效益。一般轮作田比未轮作田增加效益达20%以上。
5.3 适时增施石灰
施用生石灰是生产中常用的改良酸性土壤的重要措施。在生产中,生石灰的施用量一般为第1年施600 kg/hm2,第2年施300 kg/hm2,第3年施150 kg/hm2,直到变为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5.4 改进栽培技术,防止水土流失
对栽培技术进行改进,栽培中实行播后盖膜,雨后适墒中耕,调整复种方式(如肥—稻—稻改为油—稻—稻或麦—瓜—稻)、选用碱性肥料(如碳铵、磷矿石粉、氨水)等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
6 增强土壤保墒能力
全面推广秋季秸秆还田、土地深松、春天耙耱保墒,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做法,改善土壤的蓄水保墒功能,为农业节水灌溉、蓄水、保墒奠定基础。
7 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科学施用肥料
针对农民特殊田块进行个性化服务,同时免费接收农民主动送样测试,及时解决农户大田作物土壤施肥难题。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建立农户测土档案,跟踪土壤养分变化。
8 参考文献
[1] 许晓平,汪有科,冯浩,等.土壤改良剂改土培肥增产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331-334.
[2] 秦嘉海,金自学,张智勇,等.苏丹草对黑河流域荒漠化土壤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J].土壤,2008,40(1):149-151.
[3] 谢发锁,敬凤梅.连作蔬菜田改土培肥技术措施[J].中国果菜,2009(6):30.
[4] 哈森高娃,叶秀云,赵新,等.通辽地区沙地果园改土培肥技术[J].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