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填空。

1、工作时能使人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等;人们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是(省时)、(省力)和(完成力所不及的工作);(工具)和(机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完成很多我们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2、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做事情常常利用(工具)来帮忙,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科学原理);学校旗杆顶部的滑轮属于(定滑轮)。

3、拔除木板中的铁钉用(钉锤);拔除木板中的螺丝钉用(螺丝刀);开启啤酒时,需要用(开瓶器)。

4、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起支持作用,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做(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做(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做(阻力点);杠杆的作用可以分为(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情况;根据杠杆作用的情况,我们可以把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三大类。

5、(杠杆尺)是我们研究杠杆秘密的好材料,使用杠杆尺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将它调节到(平衡)状态。

6、由一个较大的“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轮轴);当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其实螺丝刀就是一个轮轴,我们可以把螺丝刀的刀杆看作是(轴),把刀柄看作是(轮),螺丝刀刀柄上的花纹和凹槽,是为了增加(摩擦力)。

7、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它的作用是(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但不省力);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的特点是(省一半的力),它的作用是(不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但能省力);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装置,叫做(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既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又可以省力)。

8、塔式起重机是由(滑轮组)构成的;在拉起重物的过程中,使用的滑轮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句话是(阿基米德)说的。

9、像人行天桥的斜坡那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小),越(省力)斜面省力的多少与斜面的(倾斜度)和(表面光滑程度)有关系;盘山公路是(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修建的;一般来说,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要(小于)直接把物体提上去用的力。

10、像自行车一样,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叫做(机器);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自行车是依靠(人)的力量前进的;自行车的传动部分是(链条)和(齿轮);自行车的操纵部分是(车把)和(刹车);自行车的工作部分是(车轮)和(车架);自行车的车把利用的是(轮轴)原理;自行车的刹车利用的是(杠杆)原理;自行车上的螺丝、螺帽利用的是(斜面)原理。

1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螺丝、螺帽利用斜面原理的主要目的是(省力);车把应用轮轴原理的主要目的是(轻松控制方向)。

12、判断杠杆是否省力,主要是看(用力点)、(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果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为(省力)杠杆,如(剪刀)和(杆秤)等;如果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为(费力)杠杆,如(镊子)和(筷子)等;如果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为(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如(订书机)和(切刀)等。

二、连线。

1、把下列工具与之相关联的用途连一连。

2、把下列工具与之相关联的情况连一连。

剪刀切菜核桃夹镊子

水果刀拔出木板中的钉子偏口钳切刀

开瓶器削皮杆秤省力钉锤

砍柴刀拔出木板中的螺丝螺丝刀剪刀

菜刀开启瓶盖订书机费力筷子

钉锤伐木钥匙园林钳

螺丝刀剪纸剥线钳开瓶器

3、把下列器械与之相关联的原理连一连。

4、将下列实验器材与之相关联的情况连一连。

自行车车把自行车脚踏汽车方向盘吊车

自行车刹车杠杆引桥镊子斜面斧头

盘山公路轮轴螺丝刀螺丝钉省力杠杆盘山公路大小、齿轮斜面门锁把手榔头费力杠杆扳手

水龙头扳手剪刀轮轴筷子

三、看图补充。

1、完成下图的补充。

名称:名称:名称:

作用:作用:作用:

2、在杠杆尺的两端挂上钩码,使其保持平衡。

3、标出下列杠杆三个点的位置。

四、名词解释。

机械:工作时能使人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机器: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叫做机器。

杠杆:能够围绕一个固定的支点将重物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够围绕转动的位置,叫做支点。

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做用力点。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做阻力点。

轮轴:由一个较大的“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轮轴。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斜面:像人行天桥的斜坡那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装置,叫做滑轮组。

五、简答。

1、什么叫做杠杆?所有的杠杆都有哪些共同点?

答:能够围绕一个固定的支点将重物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所有的杠杆都有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2、自行车上主要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原理?试举例说明。

答:自行车上主要应用了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原理。自行车的车把和大、小齿轮应用了轮轴原理;自行车上的螺丝、螺帽应用了斜面原理;自行车上的刹车应用了杠杆原理。

3、汽车是怎样上山的?为什么“盘山公路”要修成“S”形?

答:汽车是沿着“S”形的盘山公路上山的。因为一条直的上山公路坡度比较大,而“S”形的盘山公路可以随路程的延长而使坡度逐渐变缓,这样汽车行驶起来就方便多了。

4、请你解释说明“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答:杆秤也是属于杠杆类工具,秤砣滑动的位置属于用力点,而提钩属于支点,根据杆秤作用的情况,它属于省力杠杆,所以我们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5、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答:如果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如果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如果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6、使用定滑轮所用的力小于物体重量的原因是什么?

答:绳与定滑轮之间有摩擦力阻碍了重力下降。

7、使用动滑轮所用的力大于物体重量一半的原因是什么?

答:拉力要克服动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提起动滑轮也要阻力。

五、实验与制作

1、要让下面的杠杆保持平衡,我们可以在右边的第__格挂上__个钩码,并下图中画出。

左边挂的钩码情况右边挂的钩码情况

格子数钩码数格子数钩码数

4 2

2 3

1 8

3 4

3、填写自行车各部分器械位置及其机械原理、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填空。

1、在现实生活中,房屋上承重的横梁都是(立放)的,而不是(横放)的;纸条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却承受不起一点点的(弯曲力);在建筑中广泛采用(厚度)很大的横梁来承受巨大的压力。

2、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与(形状)有关;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抗弯曲的性能较差,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厚度)和(改变形状)等方法来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在效果上等同于(增加材料的厚度)。

3、在实际设计中,我们把材料做成“T ”、“工”、“口”等异形形状,用框架结构代替实心横梁,都是利用了抗弯曲能力与(厚度)的关系;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比纸条的抗弯曲能力更(强)。

4、增加材料抗弯曲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增加材料的厚度),但这种办法会增加材料的(用量);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材料的(形状),就能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做(瓦楞纸板);纸包装箱用瓦楞纸板的原因就是将单块抗弯曲能力不强,但用料较少的瓦楞纸板,通过(形状)的改变,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廊桥的基本结构是(拱形),廊桥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平面是(井)字形,整体形成一个(拱形)结构,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桥的抗弯曲能力。

6、为了增强桥的抗弯曲能力,我们一般都会将桥设计成(拱形);克服拱形变形的方法有:(增加厚度)、(改换材料)、(固定拱足);拱形各部分受压时会产生(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

7、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公元606年就用石料建造了跨度达37.02米的拱桥,这就是著名的(赵州桥);自然界中巨大的石拱屹立千年不塌,人们因受到大自然的启发,建造了(拱门)、(拱窗)和(拱桥)。

8、拱形内部受到的力主要是(压力),而且力的分布很不均匀;拱形受到竖向的压力时,同时要产生向两边的水平(拉力);锅盖、安全帽、天文观测台的形状都叫做(拱形);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它既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形受压时(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更加牢固)。

9、饮料瓶(倒)放容易倾倒;饮料瓶(正)放不容易倾倒;我们可以(正放并在瓶底加一些沙子或水),让它最不容易倾倒;(三角形)是唯一不会变形的形状,所以(稳定性)好。

10、(框架结构)是建筑物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既可以(省材料)又能(达到很高的高度),它通常表现在建筑物的(骨架式)构造中;我们常见的框架结构有(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在长方形框架中增加斜杠的起(支撑和加固)的作用。

11、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稳定性好);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人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的重量;人体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肋骨)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乒乓球的形状叫做(球),这样的形状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

12、建造高大的铁塔,不仅要做到(结实不变形),还要保持(直立不倒);建造高大铁塔的首要条件是(地基)必须要稳固,其次还要考虑塔的(抗风能力)和(抗压能力);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13、(桥)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桥)能帮助跨越江河、峡谷、道路和其它障碍,是我们生活只常见的(建筑);从桥的结构看,除了拱桥外,还有(拉索桥)等;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减少(桥墩)的负担,还可以增加桥面的(跨度);日常生活中的拉索桥可以分为(斜拉桥)和(悬索桥)两种;在拉索桥中,(钢缆)是桥的主要承重部件;我国的江阴大桥是一座(斜拉)桥,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的(悬索)桥。

14、像艾菲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三角形)。

15、自然界里的水日夜不停在(天空)、(海洋)和(陆地)之间循环;水在自然界的形态有(固

态)、(气态)和(液态)等三种形态;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都要(吸热),水变成冰,水蒸气变成水都要(放热)。

二、简答

1、叙述拱形受力的特点。答: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如果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巨大的压力。

2、运用塔的知识,说说高压输电线的铁塔为何不容易倒?答:高塔不容易倒的原因是;(1)底部越大越不容易倒;(2)底部越重越不容易倒;(3)空体比实体抗风能力更强;(4)地基陷于地下越不容易倒。

3、说说影响高塔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高塔稳定性的因素有地基、材料、结构、高度等。

4、解释说明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答:因为瓦楞纸板有着特殊的构造,不管是平粘,还是又折又黏合,都增加了纸的厚度,从而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我们说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5、高耸入云的铁塔之所以牢固的原因是什么?答:高塔建造成框架结构增强了它的抗风能力,塔身上小下大的特点增加了塔的稳定性,塔身上有许多三角形构造,增强了塔的坚固性。

五、实验与制作

(一)实验。

小王做了一个“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1)把实测的数据制成曲线图。

(2)分析曲线图,试作出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二)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桥”的设计方案

使用

材料

报纸若干、胶带少量、20厘米直尺一块、书本若干

制作步骤1、先用报纸制作一个牢固的拱。2、在拱的两端各放摞书。3、用直尺做桥面放在拱上。4、

胶带固定好桥面和拱。

结构

说明

桥孔是拱形的,可以增强桥的抗弯曲能力。

设计

简图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1、桥体的承载力小,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厚度或把两边的书摞高一些;2、桥体不够美观,我

可以改变材料的颜色或给它涂色。

第三单元《能量》

一、填空。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电)和(磁)的关系。科学家根据电可以产生磁的这个原理,发明了(电磁铁);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接通电流,靠近磁铁,磁铁才指示针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流后,磁针(复位);电流产生的磁的方向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

2、一个简单的电路是由(电池)、(导线)、(开关)和(小灯泡)组成的;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通电导体也会产生(磁性),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都是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线圈匝数)和(有无铁芯)等因素有关;

3、就芯的材料来说(铜芯)的磁力最强;电磁起重机主要是由(铁芯)和(缠绕铁芯周围的线圈)构成的;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串联电池节数)和(线圈匝数)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4、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吊车一般都安装了(强力电磁铁),它在通电时(吸起)废钢铁,断电时(自动放下)废钢铁;电磁铁的磁力是由(电)转化而来的,电磁铁也有(南北)极之分;一个电磁铁,主要是由(电池)、(线圈)和(铁芯)组成;电磁铁可以分为(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两种。

5、小电动机是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成的;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上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改变;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6、声、光、(电)、(热)等都是能量;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如(机械能)、(化学能)、(原子能)和(电能)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因为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中。

7、用电器都是一种能力转化器,能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电炉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电视机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和(声能)等能量;发电机是一种能量转化器,能把许多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如汽油发电机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水电站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8、电动机可以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可以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能够把机

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是(发电机);能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电动机)。

9、我国的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固态的(煤),液态的(石油),气态的(天然气);在长期的(压力)、(高温)共同作用下,(植物)慢慢变成了(煤);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多数来自(地球);在我们使用的能源中,(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这些能源中贮存着能量,它们实际上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我们根据在不同的岩层里面发现煤的情况可以知道,煤的分布是(分层)的;煤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和(漫长的时间),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原子能)、(潮汐能)、(风能)等都是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10、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池有(普通电池)、(光电池)和(蓄电池)等;蓄电池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蓄电池放电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将通电直导线沿着与小磁针的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在这个过程中是把(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冬天,我们搓一下手就会感到很暖和,这是把(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古时候,人们利用钻木取火,这是把(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二、填表

1、填写下面的电能转化。

2、填写电能的来源及其转化。

3、填写下列能源表。

三、简答

1、煤、石油、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答:煤是亿万年前的森林由于地壳的变动,逐渐被泥沙覆盖掩埋,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在高温、高压作用下,逐渐变成的。石油、天然气是亿万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主要繁殖量最大的浮游生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2、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从何而来的?答:植物依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并逐渐长大,植物将太阳能转化成了化学能存储在机体中。而动物则直接或间接地获取植物的营养成分而生存,它们所具有的能量也是来源于太阳能。因此,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来源于亿万年前的太阳能。

3、什么叫做电磁铁?它具有什么特点?答: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的特点是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4、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5、试述影响电磁铁磁力强弱的因素。答:电磁铁磁力的强弱受串联电池节数、线圈匝数、有无铁芯等因素的影响。串联电池节数越多,磁力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强;在线圈中插入铁芯,磁力越强。

6、如何根据磁针的磁极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答:用已知磁针的北极接触电磁铁的一端,如果相互吸引,那么这一端是电磁铁的南极,另一端是电磁铁的北极;如果相互排斥,那么这一端是电磁铁的北极,另一端是电磁铁的南极。

7、如何根据已知电磁铁的磁极判断未知电磁铁的磁极?答:用已知电磁铁的磁极去接触未知电磁铁的一端,如果相互吸引,那么这一端是未知电磁铁的南极,另一端是未知电磁铁的北极;如果相互排斥,那么这一端是未知电磁铁的北极,另一端是未知电磁铁的南极。

五、实验与制作

1、小组研究计划。

(1)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节数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串联电池数多,磁力强;串联电池少,磁力弱。

检验的因素

增加串联电池节数

(改变的条件)

怎样改变

1、增加一节电池。

2、增加两节电池

3、增加五节电池

这个条件

实验要保持哪

1、线圈的匝数。

2、导线的长度。

些条件不变

实验

简图

我们的发现:当线圈匝数一定时,串联的电池节数越多,磁性就越强。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线圈匝数多,磁力强;线圈匝数少,磁力弱。

检验的因素

增加线圈匝数

(改变的条件)

怎样改变

1、增加10圈。

2、增加20圈

3、增加30圈

这个条件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

1、串联电池的节数。

2、导线的长度。

实验 简图

我们的发现:当串联电“池节数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就越强。

(3)介绍自己制作的“电磁铁“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填空。

1、植物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吸收二氧化碳)等作用;动植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要随意地(采摘)或(伤害)它们;(人类)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来选择和淘汰生物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3、为了了解校园生物分布情况,我们在观察(校园生物)的同时,还要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有(大熊猫)、(藏羚羊)、(白鳍豚)、(扬子鳄)、(扬子鳄)等。

4、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科学家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科学家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为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两大类;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植物约占(50﹪)以上;(蕨类)、(藻类)、(苔藓类)等不开花植物可以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己需要的养料.

5、科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柱,把动物分成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我们也可以把动物分为(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还可以把动物分为(水中游的)、(地上走的)、(空中飞的)等;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昆虫类)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现在已经知道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6、我们的相貌各不一样,在观察时我们可以观察(眼皮)、(前额发际)、(耳垂)、(下颚)等。生物学家调查后发现,同一种生物,越冷的地方,个体越(大),身体越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

使用 材料 带有绝缘皮的导线、大铁钉、电池、砂纸、大头针等。

制作 步骤 1、 把导线沿着一个方向在大铁钉上缠绕50—100圈。2、导线的两端留出约10—15 厘米做引线。3、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用大铁钉接过大头针。4、做好观察记录。

设计 草图

注意 事项

1、导线必须是带有绝缘皮的。

2、通电的时间不宜过长。

3、线圈的缠绕方向必须保持一致。

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7、(菌类)是一种特殊的不开花植物,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的;将动植物进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辨别)它们;在观察动物时,对不知名的小动物,我们应当(描述它的样子),并说明(它哪里找到的)。

8、动物和植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使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但不能只有快速(运动)。

9、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450万)种;(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是改变生物特征的主要因素;(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10、脊椎动物可以分为(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哺乳类)等五大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是(哺乳类);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鸟类);体表有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的是(爬行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的是(两栖类);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的是(鱼类)。

11、青蛙的体色往往与(环境)的颜色很相似,被人们称之为保护色。保护色可以有利于青蛙的(捕食)和(生存);土壤中的(水)和(养分)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的。

12、《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之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是《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缔约国。

二、连线。

1、把植物和与之相关内容连起来。

2、把下列我国珍稀动植物与它们生活的区域连起来。

香蕉针叶大熊猫长江中下游

仙人掌阔叶藏羚羊贵州、湖北一带

松树叶刺白鳍豚青藏高原

柳树扇形扬子鳄安徽、浙江、江西一带

银杏线形珙桐秦岭、卧龙地区

3、把下列动物和与之相关的内容连起来。

4、把下列动物特征用线连一连。

猫鸟类蚂蚁鸟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鸽子昆虫类麻雀昆虫类体表有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甲鱼哺乳类猪哺乳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

青蛙爬行类鲤鱼爬行类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

金鱼两栖类乌龟两栖类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腹上有三对足蛇鱼类牛鱼类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

四、简答。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是什么?答: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了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为什么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植物?答:因为植物可以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人类可以利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植物还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所以我们说人类的生活始终离不开植物。

3、为什么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答:因为动物可以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还可以利用动物的毛皮做成衣服,所以我们说人类的生活始终离不开植物。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期末试卷全套

2020年最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全套)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 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4、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5、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 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K支点2支撑看杠杆,能使杠杆绕着运动的位置可以在任意位子^边上、中间等。 用力点、阻力点 例子|压水井的压杆、蹺跷板、慑子、自行车刹车等等 A省力或费力的判断依据; 厂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羊角僮s开瓶蓋 4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钓鱼竿.侵子.帑桨 L等力杠杆:不省力、不费距离天平 木I杆公式=匸血丄通方=卜星勺丄乏方

吳经典分析; 指甲钳 ACK?省力杠杆DEO:费力杠杆DE6 费力杠杆秤杆, 支层。点,(A是备用支点,防止称的东西太重0不够用)阻力点 用力点:P〔秤死)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 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 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

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点知识: 第一课:抵抗弯曲 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 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瓦楞纸板的结构不但呈W形,而且纸板的里面是又折又黏合的,这样虽然减少了纸板的宽度,要降低一点抗弯曲能力,却增加了纸板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用途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科学道理 )。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简单机械 )。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省力 )。 4.像水龙头这样, (轮和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 5.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滑轮组 )。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常瑞祥陈维礼尚秀芬 责任编辑:殷梦昆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工具和机械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使用工具 第2课杠杆的科学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第4课轮轴的秘密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6课滑轮组 第7课斜面的作用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形状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抵抗弯曲 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3课拱形的力量 第4课找拱形 第5课做框架 第6课建高塔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能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6课电能和能量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第8课能量与太阳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 册 教 学 设

计与反思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有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试题 姓名:考号:得分: 一、看仔细、选清楚,四里挑一最简单(60分每题3分) ()1、以下哪种工具应用杠杆工作原理? A.钓鱼杆 B.方向盘 C.旱冰鞋 ()2、从下列图中可以看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3、下列工具哪些用到了斜面这种机械。 A 开瓶器 B 镊子 C 门把手 D 盘山公路 ()4、哪个形状最坚固 A 球型 B、正方体 C、圆柱型 D、菱形 ()5、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6、下列电器按每小时耗电量有大到小的顺序为 (1) 1800W电磁炉(2)100W的电冰箱(3) 40W的节能灯(4)700W的微波炉 A、(1)(2)(3)(3) B、(1)(4)(2)(3) C、(4)(3)(2)(1) D、(3)(4)(2)(1) ()7、下列动物是鱼的有 A、带鱼 B、娃娃鱼 C 、鲸鱼 ()8、电风扇释放出的是------------- A 风能 B 热能 C 化学能 D、声能()9、下列有关螺丝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刀柄越粗越省力 B 刀柄越细越省力 C 刀柄粗细都不能省力 ()10、安全帽之所以承受压力好,是因为它利用了-------原理。 A 拱形 B圆顶形 C塔形 ()1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我国珍稀生物的是 A 大熊猫 B 珙桐 C 白鳍豚 D 麻雀 ()12、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 蚊子 B金鱼 C蜈蚣 D 蚯蚓

()13、小孩和大人玩翘翘板时,小孩翘起大人的条件是----- A、小孩靠近支点 B、双方都远离支点 C、小孩尽量远离支点大人尽量靠近支点 ()14、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15、生物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动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形。 A、圆 B、方 C、三角 ()16在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A、纸的材质 B、纸的厚度 C、纸的宽度 D、纸的长短 E、单个垫圈的轻重 ()17、下列植物中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A、水杉 B、雪松 C、凤仙花 ()18、哪种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大、重,下小、轻 B、上大、轻,下小、重 C、上小、轻,下大、重 ()19、三个轮轴哪种情况能平衡 A B C ()20、我们每天都要消耗很多的能量,这些能量都来自于------- A、太阳光照射的太阳能 B、空气中的氧气 C、食物中的化学能 D、水中的化学能 二、读仔细,看清楚,分辨真伪很重要(24分每题3分)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没有关系。() 2、开花植物仅是植物王国中的一部分。() 3、北极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消耗的热能较多,所以身体瘦小。() 4、长着四只脚可以在陆地上行走的都是哺乳动物() 5、动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的方向。() 6、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7、在干旱的沙漠中是没有任何动植物的() 8、如果电路短路,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三、看清楚,细分析,轻轻松松巧连线(8分) 将下列动物名称与其相关的特征用线连起来。 (1)爬行动物 a、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2)昆虫动物 b、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3)鸟类动物 c、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鱼类动物 e、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3对足,两对翅。 四、.把下列物品按抗弯曲能力从弱到强排列。(8 分) A 挂历纸 B报纸 C餐纸 D 作业本纸 E牛皮纸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5分) 1、像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被叫()。 2、镊子是()杠杆。 3、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是()。 4、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转动()。 5、圆顶形可以看成是()的组合。 6、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7、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力。 8、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 9、在电动机中,()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10、储存在燃料、食物中的能量叫()。 11、煤是由古代()通过复杂的变化慢慢变成的。 12、科学家主要是根据()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13、根据动物骨骼将动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一类是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14、在田野中,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其他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错食者吃掉,这是()的结果。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题1分,共10分) 1、()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2、()定滑轮不费力。 3、()螺丝钉的螺纹是一种斜面。 4、()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5、()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6、()用指南针检测手摇电动机是否有电流时,指南针可以不用远离小电动机。 7、()柱子比横梁容易弯曲和断裂。 8、()蓄电池在充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9、()我们在调查校内中动植物可以采摘植物和伤害小动物。 10、()我国珍稀动物白鳍豚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二、选择题。(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20分) 1、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脊椎动物()。 A、昆虫 B、鱼类 C、鸟类 D、哺乳类 2、()却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A、菌类 B、藻类 C、苔藓 D、蕨类3、北极狐这样圆而大的体形是()的结果。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4、下列哪种形状最坚固()。 A、拱形 B、球形 C、圆顶形 5、()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大、轻,下小、重 B、上大、轻,下小、重 C、上小、轻,下大、重 6、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指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繁殖后代 B、变异 C、遗传 7、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平着放 C、斜着放 D、立着放 五、实验问答题:(共5分) 1、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什么关系?(2分) 答: 2、我们在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中,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写出3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3.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单元一:《工具和机械》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

2020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全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整理复习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2、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23、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 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2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 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轮轴、斜面等。像螺丝刀这样,属于轮轴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轮轴原理;大齿轮带动小 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人脚蹬的力通过链条或者齿轮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种形状更牢固。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 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风能、水能等。我们使用的煤、石油能源, 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6、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 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例如狗等,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例如 各种昆虫。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 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A)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A)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B)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4、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5、下列能源中,(A)是可再生能源。 A、风 B、煤 C、天燃气 6、反复弯折一段铁丝的过程中,(B)。 A、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7、要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正确的做法是(D)。 A、改变电路中电池的数量 B、改变线圈缠绕的圈数 C、改变铁芯的粗细和长短 D、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8、小电动机里面,换向器的作用是(C)。 A、接通电流 B、转换电流方向 C、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 9、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其中已知的昆虫达到(A)种。 A、100多万 B、80多万 C、40多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