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报课题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全国教育科学信息⼗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信息“⼗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研究》概要课题名称: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教育科学信息⼗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审批:教育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领导⼩组课题编号:⽴项号总课题组成员:阎⽴钦教授国家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原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教案教材专家。
郑⽇昌教授北京师范⼤学学习⼼理学博导、中⾼考研究专家。
莫景祺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教案处处长李亚平博⼠课北京⼤学⽹络教育学院课程主持专家、题秘书长兼课题执⾏组长。
张景鹏研究员北京教育考试研究院考试评价研究组副组长何兴才研究员课题学习技术平台研发组长:思学通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学校教育⽹技术平台研发部主任等。
李春雷北京⼤学⽹络课程中⼼专家、个性化学习平台技术应⽤研究部主任陈朝阳北京师范⼤学教育管理博⼠、评选为第四届全国改⾰创新优秀校长,个性化教案实践者。
现就⼦课题(实验基地区、校)申报选题,下发课题概要及选题指南。
⼀、研究意义、本课题按照新课程改⾰⽬标,旨在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研究,改变教师教案⽅式和学⽣学习⽅式。
如通过平台数据为学⽣制订符合学⽣发展的个性化学习计划,有效控制学⽣的学习进程,指导学⽣正确学习;根据平台学⽣情况反馈进⾏课程分层设计,⾃动⽣成适合学⽣⾃⼰的课程内容;平台根据学⽣的学习⽔平,相应配备符合⽬前学习能⼒的课程,根据学⽣的学习进展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题是⼀次新课程改⾰中的应⽤个性化学习平台技术,在学习⽅式和教案⽅式突破的有效探索,我们在湖北、四川选择实验点学校。
、本课题提出的基于个性化学习信息平台是凸现新课程核⼼理念,关注每⼀位学⽣的发展。
实验中将使个性化教育教案理论和教案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个性化理论对教案的指导作⽤,⾯向每⼀位不同个性的学⽣,使每⼀位学⽣各有所获,课题实验范本在中⼩学能够起到⽰范作⽤。
番禺区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申报书
课题类别:学科类课题
课题名称:微课在小学中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陈殷
课题依托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剑桥郡小学
联系电话及手机:
申请日期:2018年5月19日
番禺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二○一六年版
填表说明
一、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申报书一律要求用A4纸打印填报,于左侧装订成册。
由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和签署意见后,报送番禺区教育局教科所。
三、封面“课题类别”栏选择填写综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校外教育和特殊教育。
其中基础教育类要注明学段、学科,例如基础教育·中学语文。
四、在“所在单位意见”一栏中,应明确所在单位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
六、申报书中课题论证部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申请人承诺
番禺区教育局:
我承诺本申报书填写各项内容及签字属实,无知识产权争议。
申请人(签字):
年月日
简表
研究经费支出计划
研究项目组成员情况(含申请者)
课题论证部分
课题名称:
(注:课题论证部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如必须提及可以代号表示)
5.课题组职称、年龄结构:
6.课题组专业、学历结构:
7.课题申请经费情况
预算科目根据《广州市教育系统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编制,并说明计算的依据、所占比例。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农村初中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北京市密云实验区穆家峪中学课题组执笔人:张燕华联系电话:61051944(校)邮编:101500Email: zhangyanhua68@sina.cim农村初中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1.子课题名称农村初中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2.子课题提出背景与原因(1)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中学生的心理负荷也在加重。
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很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家长期待等都对学生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来自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对农村学生的冲击和影响相当的大,这些必然使学生产生各种矛盾心理,如得不到及时排除,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这几年教师经常谈论一个问题:当今的学生难管理。
第一,时代的进步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然形成人格的平等,封建社会那种师徒如父子的师生关系已不复存在,这使得教师的“法治”地位发生了动摇;随着学生获得知识的媒体和渠道的增加,对教师的依赖越来越小,这使得教师的“师治”地位动摇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学校收费的增加,教师是收费的直接参与者,难免就此背上黑锅,成为学生和家长眼中金钱的奴隶,“德治”地位也动摇了。
第二,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寻求平等,要求人格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渴求得到表扬或是别人的重视,引起别人意识到他们作为个体的存在,如果得不到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或采取反抗行为。
第三,时代变了,学生变了,可教师的意识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或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就形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育上的分歧。
学校教育就是两大任务,一是育人,二是教书,育人首先要育心。
关于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选题、设计与申报(二〇一一年五月)一、关于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选题(一)什么是“课题”和“规划课题”1、什么是“课题”?课题就是由教育领域中的问题生成的、为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而设立和进行研究的专题。
它主要具有如下特征——(1)生成性。
课题由问题生成,教育领域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是生成教育研究课题的基础和源泉。
有问题才有课题,问题在先,课题在后。
但赤裸裸的问题不是课题。
由问题到课题有一个转化的过程。
问题是原始的,课题是人为的;问题是客观的,课题是建构的。
(2)指向性。
研究课题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正因为教育教学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才有了研究课题产生和存在的必要。
进行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探讨对教育教学领域中某一问题的解决,并寻找其规律,以更好的应对和解决同一类型的相似问题。
(3)系统性。
作为研究课题,它是一个研究的“专题”,有其明确的研究范围和领域,同时又有其研究的系统性,即要按照一定的计划,有系统、有步骤的进行研究,以求得对问题较全面而深刻的解决,并取得较为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成果(含理论的和实践的,文本的非文本的)。
2、什么是“规划课题”?规划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规划,由政府教育科学规划部门审定发布,覆盖各类教育的,具有行政性质和行为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它主要具有如下特征——(1)权威性。
因为它是政府教育科学规划部门审定发布,代表了政府的一种权力和意志,具有政府的“行政性质和行为”,因而它是所有同级别课题中分量最重、最具权威性的研究课题。
(2)全局性。
正因为它是政府教育科学规划部门审批和发布的研究课题,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全局性,着眼于对全局工作的指导和推动。
(3)决策性。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某种意义上承担着“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的责任,其研究的成果可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行政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其研究的过程,也可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某些决策的贯彻和落实。
编号: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请书
学科分类
教育学
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萍乡学院为例
申请人
罗晓娟
申请人单位
萍乡学院
详细通讯地址
萍乡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邮编
337055
电话(手机)
电子信箱
申报时间
2017年 5月 3日
计划完成时间2019年 6月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说明
一、本申请书由课题申请人如实填写。
二、本表报送一式2份,其中1份原件,1份复印件。
本表所附活页须报送6份,每份单独装订。
三、本申请书一经审定,即行生效。
在执行过程中,如需修改申请书的某些内容,须经省教科规划办同意后方可更改。
四、由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资助的课题经费,须按有关财务制度及时办理手续,省教科规划办和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负责检查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
五、省教科规划办和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按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负责检查课题的进展情况。
六、课题完成后,课题申请人须向省教科规划办履行课题鉴定、结题手续。
课题结题后,由省教科规划办发给统一印制的结题证书。
七、课题申请人仅限填报课题负责者一人。
八、课题申请人详细地址、邮编、电话一定要填写清楚,如有变动,请及时通知省教科规划办。
九、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详细地址: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第17楼,邮编330038,电话:86765839,E—mail:。
一、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五年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题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1月修订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
认可所填写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请·审批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同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
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课题指南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17修订版《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HB160516,主持人:张延华,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其核心理念与终极目标在于:通过课题实验的精准引领和系统研究,深度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传教式教学向学生研修性学习的根本转变,进而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以至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课题是研究的开端,是研究的方向所指;成果是研究的终端,是研究的质量所在。
课题的确立必须高度关注实践过程和成果目标双重考量。
立项选题,也是对课题本身加以研究的过程。
(1)课题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如何?自己有什么理论依据、经验基础和研究条件?(2)准备从什么角度入手开始研究?具体研究问题的哪些方面?重点在什么地方寻求突破?(3)在怎样的范围内以哪些人为对象进行这些研究?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展开研究?(4)研究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数据资料?通过什么方式和采用什么工具加以取得?数据资料进行怎样的统计分析和技术处理?(5)研究结果和结论通过什么方式来呈现?获得的理性认识和提取的新鲜经验以怎样的载体加以宣示?等等。
通过对课题本身的研判和设想,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选题和草率申报,而且有助于立项后的论证开题和实施方案乃至研究成果的前期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质量保证。
限于题量,“指南”所列课题,除个别特色题目外,均未对学科领域进行细化。
申报者可根据自身岗位工作实际,选择相应的课题层次,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和适当变通。
组织实验区的区域专项课题应侧重遵循区域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立足于对区域共性问题的研究,形成主攻和主导课题,不宜降落在单一学科领域;学科系列的区域专项课题应注重从学科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作业改革的角度,对域内的课改深化和教学实践形成强势引领;学科组、工作室等团队专项课题,应该集中团队骨干集体的教育智慧,致力于学科整体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定型;教师个人专项课题,应该基于自身的学科教学专长,着眼于相对微观的策略创新和方法集成,形成特定的运行模式或操作模块,用以支持学科体系建构和理念建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行动—活动—联系”模型的高校危机评价研究》子课题申报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在学校重视合作、多元的主体教育,而学校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上却缺乏危机评价的大众评价机制,近年来,美英法德等世界发达国家都将危机评价作为调整教育发展战略的基础工作,许多研究成果被国家教育部门吸纳。
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评价已成为当今教育大众化的一个潮流。
因此学校必须担负起危机评价的重任,在思想上真正与大众民生的推动同步,充分发挥大众化教育的价值。
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基于“行动—活动—联系”模型的高校危机评价研究》批准立项,并步入实验发展的轨道。
课题审批编号为FFB090674。
现就子课题申报通知如下:一、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参阅《<基于“行动—活动—联系”模型的高校危机评价研究>子课题选题指南》,确定选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立题目。
二、经《基于“行动—活动—联系”模型的高校危机评价研究》总课题组审定通过,分别下发子课题立项证书、子课题实验组组长聘书、匾牌。
通讯单位:《基于“行动—活动—联系”模型的高校危机评价研究》总课题组通联部联系人:郭文咨询电话/传真:010—Email基于“行动—活动—联系”模型的高校危机评价研究总课题组 2009年8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行动—活动—联系”模型的高校危机评价研究》开题报告项目编号:FFB090674开题时间:2009年7月9日一、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就是个人的谦逊和反省;近代教育的危机评价表现为忧患意识,催生了“敢为人先”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的危机评价表现为务实意识——面对自我,正视现实。
教育的依据取决于外在的事务和人的真实关系确认,当前教育环境变了,文化信息体系变了,资源分配模式变了,因此,我们考察教育,都是考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状态,当我们把视角专为个人的教育机制的时候,我们需要建立诚信的社会制度对人的允诺,或者我们讨论人的社会教育机制的时候,我们需要个人的忠诚、美好。
NOESP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课题名称课题类别学科分类课题负责人责任单位填表日期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1月修订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认可所填写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同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投标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
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5.维护学术尊严。
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维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守课题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7.明确课题研究的资助和立项部门。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教育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独家标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范文English VersionEducation Science Planning Project Proposal Review SampleEducation scienc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our society. As such,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well-thought-out and carefully planned projects in this field. In this proposal, we outline our plan for a new education science project that aim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educators and students in the modern world.Our project focuses on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pecifically looking at how digital tools can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We plan to conduct a series of studie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 guidelines for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schools.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explore the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on education outcome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how poverty and inequality can affect student performance. By understanding these issues, we hope to develop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 root causes of educational disparitie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Overall, our project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science by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educators today. We believe that by investing i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this area, we can create a more equitable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system that benefits all members of society.完整中文翻译: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范文教育科学在塑造我们社会未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全规办课题申报特别说明问题汇总
一、关于专项课题
1.专项课题不再单独发通知,具体申报要求见《转发通知》;使用
的申请书也是“(其他类别)的申请书”,在第3页的填表注意事项的第5条课题类别中有相应说明。
2.转发通知中说的是“国别和区域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而在申请
书中说的是“国际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两者是同一回事,请帮助解释说明一下。
3.资助经费为20万元的专项课题,成果和结题要求参照国家一般;
资助经费为5万元的专项课题,成果和结题参照教育部重点。
二、关于申报资格
1.同年度已经申请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无论是否立项,都不能再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除国家重大招标之外的所有课题。
2019年全规办办在初审时会与上述管理单位的申报数据查重,全国查出300多人因违反此条规定被直接取消申报资格,请各位同事协助宣传,以免浪费本省宝贵的限额申报指标。
2.有上述机构的在研课题或者被撤项还未满5年者也不能申报本年
度课题。
三、关于资助金额范围
“国家重大招标”“国家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和“教育部青年专项”今年资助金额都有所提高,分别为50-80万元、30-50万
元、5-8万元、3-5万元。
课题申报者可以在资助范围内自行确定申报金额。
四、关于青年申报者的资格要求
1.今年申报国家青年和教育部青年的,对课题组成员的年龄不作限
制。
2.今后也不需要书面推荐了。
教育规划课题申报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编号: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请书
学科分类教育学
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萍乡学院为例
申请人
罗晓娟
申请人单位
萍乡学院
详细通讯地址
萍乡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邮编
337055
电话(手
机)
电子信箱
申报时间
2017年 5月 3日
计划完成时间
2019年 6月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说明
一、本申请书由课题申请人如实填写。
二、本表报送一式2份,其中1份原件,1份复印件。
本表所附活页须报送6份,每份单独装订。
三、本申请书一经审定,即行生效。
在执行过程中,如需修改申
请书的某些内容,须经省教科规划办同意后方可更改。
四、由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资助的课题经费,须按有关财务制度及时办理手续,省教科规划办和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负责检查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
五、省教科规划办和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按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负责检查课题的进展情况。
六、课题完成后,课题申请人须向省教科规划办履行课题鉴定、结题手续。
课题结题后,由省教科规划办发给统一印制的结题证书。
七、课题申请人仅限填报课题负责者一人。
八、课题申请人详细地址、邮编、电话一定要填写清楚,如有变动,请及时通知省教科规划办。
九、—
一、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五年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范文类别:中学通用技术课题名称: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1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技术学习领域设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科目。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2案例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
案例对于人们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案例的教学是通过案例向人们传递有针对性的教育意义的有效载体。
因此,人们常常把案例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说服,进行思考,进行教育。
案例在人们的研究中形成了一定的书写格式,标准样式,为人们更好的适应案例情景提供很多方便。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为一线教师开发与实施课程提供更广阔的思考和实践空间。
本课题精选的案例不仅可以为通用技术课程技术活动设计开发思路的确定、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教师指导方法提供可操作性的模式参考,而且可以帮助一线教师解决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精力、能力、经验以及知识结构上准备不足的问题。
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笔者搜寻知网发现,现有文章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案例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如何选择案例的并不多,并且对案例的选择研究多数只是从一个视角展开,比如:对通用技术课堂中案例的选择偏差及解决对策,通用技术课堂中案例的选择原则,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有效性等等,没有全面、系统的阐述在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中案例究竟如何选择。
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案例选择的标准、原则、范围、内容等。
案例的体例包括:一、题目;二、设计缘起;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六教学资源准备;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报课题
以生涯规划为中心的四维一体主动发展模式的建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顾海平(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一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是指个人通过对生涯发展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探索自己可能的发展型态,确定发展目标,通过合理的策略制定以及扎实持续的行动,逐步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
它同时也是个人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2、四维一体:
“四维”是指学生主体、学生伙伴、教师、家长这四个维度;“一体”是发挥四维教育资源的互补作用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形成一股责任分担而又融合的强大合力,对生涯规划的制订实施产生正面促进作用。
3、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是指学生主体通过生涯认知、生涯规划、生涯进展等步骤,明确发展目标与阶段任务,借助于相关人员的激励与推动,积极自觉、能动创造地实现规划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这个概念。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学家舒伯将人一生中的职业发展划分为五大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
另一职业规划专家约翰·霍兰德研究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并将其分为实践性向、研究性向、社会性向、常规性向、企业性向、艺术性向这六种职业性向。
生涯规划脱胎于职业规划,大约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涯辅导理论和生涯发展理论的出现而逐步取代职业规划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产生了生涯教育运动,使生涯规划在学校内兴起。
至今,生涯规划已成为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等国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成为热门话题。
在亚洲,日本和我国台湾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早,并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大家借鉴的理论与做法。
我国大陆生涯规划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前后才陆续出现有关职业辅导的普及性读本与活动设计等,而较早进行系统研究的人不多。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沈之菲老师曾于2000年出版《生涯心理辅导》,较早系统地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知识。
目前,我国大陆主要借鉴国外的理论与技术,如罗伊(Roe)的人格理论和咨询技术、霍兰德(Holland)的类型理论及咨询技术、舒伯(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及咨询技术等,引进了大量的心理测验量表,并开发了一些综合应用软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涯辅导事业,特别是促进了个体生涯心理辅导的发展。
但根据高中生这一群体特点,由学生主体、伙伴、教师、家长共同建构以高中生生涯规划为中心的四维一体的主动发展模式,尚不多见。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学生层面
现在的许多高中生,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学,学习是为了父母和老师,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体需要;对自己的兴趣、个性、价值观了解不够,不知道自己的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什么。
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很少经历“目标”实现后的成功体验,因而情感态度不积极。
现行的高中教育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发展没有直接的紧密的关联,使学生对学习的价值产生了怀疑,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学生
产生了厌学情绪。
进行生涯规划后,可使学生主体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探索自己可能的发展型态以便做出较佳的抉择、规划与准备;使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盲目发展为有目标发展;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来减轻学习上的心理负担。
2、教师层面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高中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偏差,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仅仅当做应付考试的手段,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
在这些教师的心中,学生永远只是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永远只是被管理,被训练的对象。
这种教育价值观使学生缺乏自信、消极、被动甚至逆反,教师自己也缺少职业幸福感。
通过建构以高中生生涯规划为中心的四维一体主动发展模式,我们的教师将会端正教育价值观,调整教育策略,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对于学生发展潜能的专业的、独特的发现能力,把学生当成有独立思想、选择性和意志力的发展主体,帮助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上进的情态,变教书为育人,变经师为人师。
3、家长层面
随着家长文化层次的逐渐提高,目前许多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交往、成长情况。
但是很多家长缺少对孩子长远发展的思考,或者虽有思考却出于功利目的而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愿望。
建构以高中生生涯规划为中心的四维一体主动发展模式,可帮助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全方位关注度,学会与孩子的交际技能;可建构起家校合作的信息系统,整合家校两方面的教育力量,交流内容全面、双向。
4、伙伴层面
伙伴群体对于学生个体的影响力客观存在,这种影响力在中学阶段有时可能会超过教师和家长。
建构以高中生生涯规划为中心的四维一体主动发展模式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伙伴影响力对于实现个体生涯规划目标的正面促进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氛围。
5、学校层面
长期以来,许多高中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考试进行,很少关注学生生涯发展,也没有意识到生涯辅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或者即使有了理性的思考,响亮的口号,却没有具体的行动机制和合理的课程模式。
通过高中生生涯规划辅导,我校将建构四维一体的育人模式,整合课程资源,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履践我校“人文见长,人本立校;根植生活,发展生命”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打造出优质的教育品牌。
二
(一)研究目标:
1、激活学生高中阶段乃至今后各人生阶段学习、发展的动力源泉;
2、促使学生形成“目标→策略→行动”的生活习惯和不断追求努力目标的积极情态。
(二)研究内容:
1、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生如何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并根据发展实际合理调整;
2、在制订和实施学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整合学生个体、伙伴、家长、导师的作用;
3、在学校层面上,如何形成帮助和促进学生实现规划目标,特别是高中阶段规划目标的课程机制。
4、如何通过生涯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培养学生积极追求的情态,提高自我实现的能力。
(三)研究假设:
制订与实施生涯规划,使学生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形成积极、主动、上进的情态,形成相互促进的向上的群体氛围,提高高中生活质量和学业成绩,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本的努力目标和积极的精神底子;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得到理念的改进和方法的指导;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和提高自己对于学生发展潜能的专业的、独特的发现能力,提升自己激励学生的艺术水平,变教书为育人,变经师为人师;使学校践行办学理念,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特色发展,提升品位,打造出优质的教育品牌。
(四)拟创新点:
1、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的创新,专门成立生涯规划部和家校联系部。
2、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形成系列课程教材。
3、构建学生、伙伴、教师、家长四维一体的教育网络。
4、学校形成“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态特征”的办学优势和文化传统。
三
(一)研究思路:
1、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育理念,明确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学生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2、构建生涯规划课程机制,设计生涯规划方案,开展行动研究,积累行动个案。
3、形成生涯规划课程校本教材,调整行动策略,开展新一轮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三)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4月至2009年9月)
(1)成立课题组,研究课题组人员分工;
(2)购买生涯规划相关材料、分析软件等;
(3)组建学校“学生生涯规划”项目领导小组,对原德育处进行改组,成立学生管理部、生涯规划部和家校联系部,明确各部门任务;
(4)进行教师培训,使教师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相关理论;
(5)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家长、学生、教师相关状态;
(6)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7)召开课题论证会,在专家、同行指导下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10月至2012年7月)
(1)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在教师、家长指导下,学生制定生涯规划。
(2)组成同伴共进小组——个体生涯规划在小组内公布。
(3)建立导师制——班级教师群体根据不同共进小组的组成情况,明确分工,每一共进小组保证一名导师。
(4)落实课时计划——每周安排一节“发展促进课”;
(5)制订相应的评价制度——导师辅导工作量奖,优秀导师奖,优秀共进小组奖等等;
(6)开展系列活动——根据学生生涯规划,组织同伴共进小组,分组开展系列活动;
(7)实际操作碰头会——教师碰头会,开展培训,解决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阶段规划调整——结合实际,对指导教师或学生规划进行调整;
(9)材料收集整理——对实施阶段中的过程性材料与典型案例进行收集整理;
(10)课题中期评估——一年半之后进行中期评估,听取专家建议,调整研究方案。
3、成果展示阶段(2012年9月至12月)
(1)调查了解家长、学生、教师相关状态,与课题开展前比较并分析;
(2)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
(3)课题论文集,学生感悟集,典型案例集;
(4)教师、学生与课题相关的获奖证书;
(5)形成“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校本教材初稿;
(6)结题报告。
4、调整改良阶段(2013年1月起)
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过程进行反思,使以后的生涯规划指导更有实效。
四
课题领题人:顾海平
核心组成员:谢建新秦小萍陈建良姚振宇王诗锋刘丹余涛涛卫宇兰刘娟萍强陆新刘新宇肖文革翟荣俊傅丽娜各年级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