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创意设计方案表

科学创意设计方案表

科学创意设计方案表
科学创意设计方案表

化学实验创意设计方案表

铝空气电池的设计、制作与探究

一、实验名称铝空气电池的设计、制作与探究

二、实验目的通过多种简单装置实现对铝空气电池的模拟,并通过简单的实验对铝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揭示。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活性碳粉(活性碳棒)、铝皮易拉罐、饱和食盐水、纱布、滤纸等

废旧饮料瓶制作浮桶式电解池、燃料电池——极客迷(https://www.doczj.com/doc/c68272924.html,)

1.电解池的制作

设计意图:利用废旧饮料瓶及常用材料制作电解池

仪器用品:废旧饮料瓶,电源,橡皮塞,剪刀,石蜡,铁架台,较粗铜导线,水槽

实验试剂:Na2SO4 蒸馏水,石墨棒,铜片

电解池制作:

1 电解阳极室、阴极室的制作:(图1-1)

两只纯净水饮料瓶,(如娃哈哈纯净水、农夫山泉纯净水瓶等),配两只合适的橡皮塞,将饮料瓶从中间一剪为二,取上半部作为电极室。

图1-1

图1-2

2 电极的制作:(图1-2)

阳极:取两根石墨棒,长度比饮料瓶内径略短,将两根石墨棒成“十”字用铜导线扎紧,为防止金属铜导线在电解时放电,将铜丝在电解时可能与溶液接触的地方涂上熔化的石蜡。

阴极:可以采用与阳极一样的方法制作,也可以用剪刀剪一块比饮料瓶内径略小的金属片,用较粗铜导线连接。将两个电极的导线分别穿过饮料瓶上口,从饮料瓶口将导线插入橡皮塞。

3 电解池的组装:(图1-3)

图1-3

硫酸钠溶液倒入水槽中;将步骤2中的两只装有电极的饮料瓶置于硫酸钠电解液中,为了顺利将饮料瓶浸入溶液中,可以先将橡皮塞松开,当饮料瓶完全浸没在溶液中时,塞紧饮料瓶口,再根据需要制备气体的多少拉动铜丝,调节电极与饮料瓶口的距离的长短。为防止电解过程中电极室发生晃动、倾斜,将铜导线未端用铁架台的铁夹稍作固定。不可过紧,在电解过程中铜导线能自由上下移动为好)

4 通电电解:给电解池接上直流电,电压8~12 V 。一段时间后,发现饮料瓶内产生气体,同时,饮料瓶制作的电极室由于浮力作用慢慢上浮,至电极完全脱离溶液,电解自动结束。

图1-4

实验现象:电极表面有许多气泡,(阳阴极靠得越近的地方,气泡越多)饮料瓶内生成无色气体,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电极室慢慢上浮。

实验拓展:

1 换上不同的电解液和不同的电极,可以尝试电解不同的物质,观察不同的电解现象。

2在橡皮塞上除插入电极外,还可以再增加一个玻璃导管,玻璃导管未端接上乳胶管,里面塞入玻璃球,电解结束,再在乳胶管未端接上导管,用于将产生的气体导入其它集气装置中或者接上尖嘴导管,电解结束后将电极室内气体在尖嘴处点燃或进行其它实验(见图

1-4)。

2 .燃料电池的制作

设计意图:利用废旧饮料瓶和活性炭等常见材料制作燃料电池

仪器用品:废旧饮料瓶,电源,音乐贺卡,橡皮塞,剪刀,石蜡,铁架台,较粗铜导线,水槽

实验试剂:Na2SO4 蒸馏水,石墨棒,活性碳,

燃料电池制作:

1 正极室、负极室的制作:(见电解池制作图1-1)

两只纯净水饮料瓶,(如娃哈哈纯净水、农夫山泉纯净水瓶),配两只合适的橡皮塞,将饮料瓶从中间一剪为二,取上半部作为电池正负极室。

2 电极的制作:(见电解池制作图1-2)

阳极(正极):取两根石墨棒,长度比饮料瓶内径略短,将两根石墨棒成“十”字用铜导线扎紧,为防止金属铜导线在电解时放电,将铜丝在电解时可能与溶液接触的地方涂上熔化的石蜡。

阴极(负极):采用与阳极一样的方法制作电极。

3 阴、阳极室活性炭的组装:(见图2-1)

将做好的电极室塞紧橡皮塞,倒置,大口向上,向其中倒入活性炭粉未至满,用一块较密的纱布(以活性炭粉未漏不出为宜)盖上大口,并用细金属丝扎紧。另一电极极室也同样处理。

4 电池的组装:将硫酸钠溶液倒入水槽中;将橡皮塞稍稍松开,将装满活性炭的两只饮料瓶慢慢放入硫酸钠电解液中,直至完全浸没为止,塞紧橡皮塞。

图2-1

图2-2燃料电池

5 通电电解:给电解池接上直流电,电压8~12 V ,一段时间后,如发现饮料瓶瓶口处产生气体,停止通电。

6 将电解时的电源移开,两个电极分别接上音乐贺卡电路,听声音或观察贺卡电路的发光二极管是否闪亮。(也可用灵敏电流计等其它检测装置检测该原电池的电压、电流)(见图2-2)

实验现象及实验拓展:

1活性炭能导电且有吸附性,电极的表面积很大,吸附的气体的量很多,故用该方法制作的燃料电池的电量较大,可使音乐贺卡发出声音且、使发光二极管闪亮,持续时间较长,现象十分明显。

2可以将硫酸钠溶液改成其它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等,组成氢气、氯气等燃料电池。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创新 西海小学王绍亭 一.实验设计意图 1.《空气占据空间》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中的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变看不见的空气为看的见,变摸不着的空气为摸得着,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感受到空气确实存在,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并为后面学习《空气的质量》打下基础。 2.通过尝试设计与完成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 教材上安排的实验为几个小实验:一是将吸管伸向水里,用嘴吹,有气泡产生;二是用橡皮泥堵塞瓶口,并插吸管,让学生向瓶内吹气,使水流出来;三是杯底塞入纸团,将杯子竖直压入水底,看纸团会不会湿。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有: 1.实验材料橡皮泥有毒;操作中容易出现橡皮泥堵塞吸管的失误,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2.一次性吸管学生反复吹,不够卫生,用后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学生气息不足,很难将水顺利吹出来,现象不明显。

4.如果杯子接触水面时没有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5.三年级的学生在操作时很容易把纸团掉入水中,浪费纸张,不利于环保。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创新实验一: 1.用橡胶塞替代有毒橡皮泥,安全、环保。 2.用玻璃管替代塑料吸管,消除浪费,减少了污染。 3.用推注射器活塞代替用嘴吹气实验,安全可靠更加卫生。 创新实验二: 用乒乓球代替纸团,节约用纸,实验更加绿色环保。 创新实验三: 1.在水槽壁粘贴刻度尺,在水面放一乒乓球,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水位的升降变化。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来控制瓶内空气的流动,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四.创新实验所需器材 玻璃水槽、去底矿泉水瓶(底部缠铁丝)和完整矿泉水瓶各一个。玻璃管、橡胶管、带孔橡胶塞、乒乓球、注射器(或打气筒)、红墨水等。 五、实验过程 (一)自制小喷泉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二、正文 (一)、实验设计意图 1、该实验的设计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和理解什么是“撩排开的水量”。 2、能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溢水杯、量筒(量杯)、圆柱体、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盛水容器、接水桶、红墨水。 (三)、实验创新之处 1、原教材中是以物体放入烧杯前后两次液面之差来理解物体“排开的水量”(见教材上一节),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太差,这样一方面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就很难理解“排开”二字的含义;另一方面如果物体太小,或浸入水中太少,那么物体排开的水量就不是很明显,再加之烧杯底面较大,导致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就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这样实验的直观效果就会差一些,对于实验结论的得出,有部分学生就会感到有难处。 2、制作的简易溢水杯,对于学生理解“排开的水量”以及与浮力大小的关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首先,该装置能让物体浸入水中时溢出(排开)的水缓缓地流入烧杯中,让学生直观亲历、形象感知,从而简单明白易懂,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动手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为下一步理解浮力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准备。其次是通过量筒(量杯)测出每次实验排

开的水量具体是多少毫升,而不是用“少”、“多”、“较多”等模糊语言,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还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浮力秘“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器材: (1)溢水杯装满水; (2)接水桶放在溢水管口下方; 2、测出圆柱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填入记录表格中。 3、将圆柱体分别以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全部(分两次,只是深度不同)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并用量筒测出每次排开的水量,填入记录表中。 4、引导学生分析表中数据,并讨论: (1)圆柱体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是什么原因?怎样计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2)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吗? (3)如果不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物体排开的水量与物体深入水中的深度到底是什么关系? 5、先测出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的重力,填入表格中;再将三个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再用量筒测出每个铁块排开的水量,填入表中。 6、求出三个铁块在水中各自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讨论:

科技创新金点子创意大赛方案(新)

科技创新“金点子”创意大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培养我校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参与创新创作设计的意愿和能力,普及科技创新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科普创作热情,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思想的奇思妙想的广阔舞台,同时为选拔科技创新人才和作品方案做准备。 二、活动主题 “飞扬青春思绪,点燃思维火花”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少华 成员:丁四清李泽清张学军李明星 四、活动要求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中学生参加项目有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青少年创意项目、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参加比赛关键在于选题,我校本次科技创新金点子创意大赛以点子为主,不需要给出实物作品、具体方案(主要阐述做什么,怎么做)。 选题应贴近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性强,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到之处。要考虑科学性,可行性。 杜绝上网抄袭。 五、活动时间 2017年11月1日——2017年11月13日 六、参赛对象

高一、中一、高二、中二、高三、中三年级各班学生 七、工作措施 (一)赛前准备:下发金点子创意大赛的申报表格。 (二)报名申请 各班有意向参加金点子创新大赛的学生填写申报表,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将《申报表》在11月12日前交到物理组张学军老师处。(三)组织评审: 学校组织教师担任评委,对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评选。本次大赛设一等奖作品3个,二等奖作品5个,三等奖10个。 (四)表彰奖励 学校对获奖学生予以表彰奖励,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作品,学校会跟进创新制作培训,安排参加明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八、实例 发明创造十二法——自行车创新检核表 检核内容设想内容简要说明 ?加一加自行车反光镜看到后面,提高安全 ?减一减无链条自行车利用杠杆原理作上下运动 ?扩一扩水陆两用自行车车两侧装四个气囊,车后装小型螺旋桨?缩一缩折叠式自行车缩小体积,便于上楼 ?变一变助动式自行车用电动上紧大发条助力 ?改一改车头可转自行车停车场车多时可方便拿出 ?拼一拼多功能自行车用自行车抽水、脱粒挂拖斗运输 ?学一学电动式自行车装蓄电池和小电机 ?代一代塑料自行车用碳纤维塑料替代金属车架 ?搬一搬家用健身自行车在家锻炼身体 ?反一反发电自行车停电时用 ?定一定自动限速自行车不超速、安全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乐山市县街小学安琥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 一、实验名称: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实验设计思路: 通过本实验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当物体的接触面的状态不同时产生的摩擦力也不同。因此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大小也可以以改变物体接触面的不同状态开始。使物体接触面变光滑和变粗糙,通过测量小车的运动(平行拉动和下降运动)形成数据,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当接触面不同的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也会不同,物体运动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改变接触面的状态,可以增大或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力。 三、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状况,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四、实验器具 小车,木板,测力计,砂纸,尺子,书 五、实验操作: 小组活动一:探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材料:小车、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在木板一面粘上粗砂纸)

操作指南:把小车翻过来,连接上测力计,在木板的中间画上一条线,固定小车和测力计,拖动木板,让翻过来的小车分别在光滑板表面上,粗糙的表面上拖动,匀速拖到白线时读测力计的数字,并记录,再把小车放正(轮子朝下)再做一做。 相同的条件:小车测力计 不同的条件:光滑的表面粗糙的表面小车的正反面 实验结论: 1、接触面越粗糙,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越光滑,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3、接触面能滚动时,所用的拉力更小(滚动摩擦时摩擦力更小) 小组活动二:改变小车的状况探究摩擦力。 (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比较) 材料:小车、斜面。 操作指南:搭一个斜面,第一次让小车轮子朝上沿着斜面滑下去,第二次让小车轮子朝下沿着斜面滚下去,比较两次小车行驶的速度,说明什么道理?

小发明创造设计方案

小发明创造设计方案 一、提出问题: 石英钟用电池供电,电池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污染环境. (据可靠资料记载,每一节5号电池对水源的污染,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饮水量.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在宣传环境保护,我国也将保护环境列为我国基本国策.人口量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中国,理应挑起节能环保的重担,不能仅仅作为口号,更应抓住一切的机会,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争取早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方案设计 三、选择并改进 根据上表不难看出,第四种方案集成了所有的优点,目前为止有没有什么弊端,故选择第四个方案. 探索过程: 首先,我们亲自拆卸了一块石英钟,仔细观察了石英钟的内部结构(主要由一个齿轮组,电动机和电池组成,电池供应给发动机电能,发动机利用电能带动齿轮转动).由此我们想到,只要设计一个可以手动供能的发动机,代替原来的发动机和电池组,就可以了. 于是,我们开始着手研究制作手动发电机.从一个同学那里,我们借来了一个可以手动充

电的手电筒.将它拆卸后,我们认真研究了手动充电手电筒的内部结构: 主要有两个电路组成,义的电路以纽扣电池为电源,另一个是瞬时供电电路.当关闭有电池电路的开关后,挤压手柄,手柄带动内部一系列齿轮工作,最终带动一个磁极转动,此磁极又一相对磁极,下面缠有金属线圈,磁极转动后,使灯泡发光.虽然不能持久发光,但也突破了电池供电的传统.我们只要对其供能方式作简单的改进,使其具有储能功能,就可以应用在石英钟上,对石英钟进行持久供电了. 四、设计 针对手动充电手电筒不能持续供能的问题,我们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引进一个电容器作为储能的装置,用通过手摇提供电流的装置为电容器充电,再将此电容器作为新的电源.将新电源的正负极接在石英钟内部电池所在位置,即用电容器取代原来的电池,从而解决使用电池会污染的问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新设计的电路,要把电容器的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分开控制,在各自的电路中接入开关,以便于控制整套装置,防止充、放电电路相互干扰. 补充: 1、尽量选择电容器较大的电容器,C=σS/d,横截面积S越大,板间距离越小,电 容越大。因此可以将两板卷起来使其成为圆柱形,以达到节省体积的目的。 2、要避免充电的时候电压超过电容器的击穿电压,否则电容器报废。当然,也可 以在放电电路外在设计一个安全电路与电容器连接,以此保证电压在安全范围 内。接近电压最大安全值时,红灯亮作为警报,操作者可以及时停止挤压收兵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李悦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 案李悦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小学 授课题目:磁铁的力量 授课教师姓名:李悦 指导教师姓名:徐银平、王海荣 一、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的性质有何不同; (2)能用定量的方法,观察磁铁吸引铁制品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3)能与同学合作实验,并从实验结果中,发现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能通过反复实验,确定某一物体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 (2)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3)能进行猜想、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科学素养。

二、实验材料:磁铁、曲别针、钉子、铝丝、订书钉、尺子、石头、铅笔、铜丝、铁丝、铁制品若干。 三、实验原理: 1、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2、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四、实验创新点: 《磁铁的力量》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这一课集实用性、开放性、生活性为一体,为了使学生认识磁铁的力量,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以及两个探究实验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的认识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甚至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之所以形成以上“偏见”,是因为他们对磁铁的认识来自于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缺乏确切的证据。 我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通过“磁铁让曲别针在空中跳舞”这个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磁铁的力量”。 第一个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种材质的物体的实验。该实验的设计正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该实验原来的设计是给定实器材料。修改后,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并且由学生搜集把他们所猜测的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带到学校来验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通过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对所有检验的物品按照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1)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孔成像演示装置仪 卢龙县燕河营镇燕窝庄小学秦香云 一.实验设计意图 1.《小孔成像》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的传播》中的教学活动。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2、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材料: 蜡烛、磨砂玻璃、白色屏板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 教材中原有的实验是: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大小约为一枚硬币的小孔,然后把这三张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 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 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学生就可以在纸屏上观察到光斑。这时,如果将第二或第三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 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的小孔,学生就不能在纸屏上观察到光斑。实验旨在让学生明白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实验的不足之处 A. 不直观。白天光线强烈,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B. 难操作。实验道具难做精确,三孔难以对齐。 C. 不全面。该实验只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没有证明其在液体、固体俩种物质形态中的传播路径。 D. 实验器材比较常见,学生对这些天天见到的物体提不起兴趣,不能激发探究热情。 二、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 1、白天上课时,一般阳光比较强烈,不易观察到烛焰的像; 2、由于空罐前后距离较短,很难观察到烛焰的各种成像情况; 2.一次性吸管学生反复吹,不够卫生,用后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学生气息不足,很难将水顺利吹出来,现象不明显。 4.如果杯子接触水面时没有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5.三年级的学生在操作时很容易把纸团掉入水中,浪费纸张,不利于环保。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金点子案例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大气压的存在 昌邑市育秀学校王鲁英指导教师:王鲁英 一、实验名称:小孔成像二、实验目的:小孔成像的特点 三、实验所需器材:八宝粥空瓶一只、薄膜、纸杯四、实验装置及说明: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将八宝粥空瓶有口的一端割掉,扎上薄膜;将纸杯去底,套在有薄膜的一端;八宝粥空瓶的另一端扎上小孔; 2.点燃蜡烛,将有空的一端对准烛焰,调节距离,直到在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 3.调节孔与烛焰的位置,再观察像的变化。 六、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小孔成像的实验在课本上是学生的动手实验,但总是薄膜上的像在教室展示时,非常不清晰,我发现用套上纸杯却非常清晰,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 四.创新实验所需器材 玻璃水槽、去底矿泉水瓶(底部缠铁丝)和完整矿泉水瓶各一个。玻璃管、橡胶管、带孔橡胶塞、乒乓球、注射器(或打气筒)、红墨水等。 五、实验过程 (一)自制小喷泉 1.连接装置。 2.推动活塞,观察现象。 (二)有魔法的空瓶 1.往装有水的水槽里放入乒乓球,让学生猜一猜“用去底的矿泉水瓶对准水中的乒乓球,竖直用力向下压,乒乓球会在水的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61967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乐山市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小学XXX 一、实验名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比较纸桥的承受力》。 二、教材名称:本实验设计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3课《建桥梁》。 三、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直观形象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是本节的核心和难点。本次实验的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制作和比较,是学生掌握一些浅显易懂的桥梁知识,激发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材料实验,用学生所用的厚书作为桥墩,纸板作为桥面,用重物来论证比较纸桥的承受力,操作中纸板比较结实,不易坍塌,而其重物不好选择,也难以对比。 教材纯粹的随意性实验,没有与课题《比较纸桥的承受力》巧妙的结合,实验数据不够准确。 五、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创新导入,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乐。围绕课题《比较纸桥的承受力》进一步创新:

(3)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用两方盒子做桥墩,两桥墩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桥面的纸质相同(打印A4纸),这样有助于实验数据的科学、规范。 (4)实验过程。 实验一:制作平板桥,在平板桥的正中央放置小纸杯,逐次把一元的硬币放置在纸杯的正中央,观察桥能承受多少枚硬币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二:制作拱桥,在拱桥的正中央放置小纸杯,逐次把一元的硬币放置在纸杯的正中央,观察桥能承受多少枚硬币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三:制作斜拉桥,在斜拉桥的正中央放置小纸杯,逐次把一元的硬币放置在纸杯的正中央,观察桥能承受多少枚硬币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总结:通过探究我们发现,三种桥当中,斜拉桥的承受力最大,平面桥的承受力最小。 (5)实验效果。 具有趣味性、观赏性、知识性、可比性、能力性和创造性。

创意设计:让人眼花缭乱,深感脑洞大开的科学小发明

让人眼花缭乱,深感脑洞大开的科学小发明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几个小木棍或者塑料片的组合, 可以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这些简单的小物件, 不仅是体现出了制作者的心灵手巧, 更是充分表现出了科学的奥妙所在。 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其中深奥的科学道理。 说到这里,有可能大家不会相信。 那么,大家请继续往下看。

【1】helicone 有这么一个小玩意, 从材质上全部为木制结构零件而构成。整体上如同伞状一般。当你拨动一下,它就能够从伞状螺旋样式变为松果状态。 用手在下面的握把处作简单拨动而已。 变幻的过程非常之快。 它的名字叫做helicone 实际上,它是一种螺旋式的天性。 这种在视觉上能够带来奇异变化的装置,被当做一种装饰物放于客厅或书桌之上。 那么它究竟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呢? 原来,它利用了斐波那契数列的原理。

这个原理是一个意大利数学家 斐波那契于十三世纪发现的客观规律。 简单的看,存在一个递推数列。 随着项数增加, 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无限接近 黄金分割比值0.6180339887..… 这样的数学特点不仅是纸上的数字游戏, 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 例如,树叶的排列角度。 向日葵花的葵花籽数量就是依据了这一原理。

helicone根据这个原理将木片之间的排列数量与角度按照这个数列的前后比值进行了调整。 因此,在稍微改变一下后 就可以发生奇特的视觉效果。 【2】HYPNOGIZMO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类似手鼓样的东西。 只不过它的外观是透明的, 并且里面有黄色与白色的小钢珠球。 仔细的来看黄色的钢珠球中间牵着系线。 当用手转动外面的开关的时候, 会发现两种颜色的小球可以排着队转动, 而且不会发生碰撞。 在这么狭小的空间, 以及这么多小球之间按照一定的轨迹运动,居然不会发生彼此的触碰。 这种现象实在太神奇了! 原来这两种小球根本不在同一空间, 并且白色小球还用细线作为牵引。 内外两层的格局构成这样神奇的效果。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李悦)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学校名称: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小学 授课题目:磁铁的力量 授课教师姓名:李悦 指导教师姓名:徐银平、王海荣

一、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的性质有何不同; (2)能用定量的方法,观察磁铁吸引铁制品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3)能与同学合作实验,并从实验结果中,发现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能通过反复实验,确定某一物体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 (2)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3)能进行猜想、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科学素养。 二、实验材料:磁铁、曲别针、钉子、铝丝、订书钉、尺子、石头、铅笔、铜丝、铁丝、铁制品若干。 三、实验原理: 1、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2、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四、实验创新点: 《磁铁的力量》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这一课集实用性、开放性、生活性为一体,为了使学生认识磁铁的力量,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以及两个探究实验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的认识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甚至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之所以形成以上“偏见”,是因为他们对磁铁的认识来自于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缺乏确切的证据。 我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通过“磁铁让曲别针在空中跳舞”这个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磁铁的力量”。 第一个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种材质的物体的实验。该实验的设计正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该实验原来的设计是给定实器材料。修改后,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并且由学生搜集把他们所猜测的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带到学校来验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通过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对所有检验的物品按照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和不能 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 制的。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按照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设计了第二个实验:探究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该实验原型是通过改变磁铁与铁钉的距离,

科技小创意方案

科技小创意方案 一、宗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举办科技活动。 二、活动主题 为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本次科技活动节的主题是:“节约,创新,发展”。要求学生从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未来的能源入手,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三.活动内容 (一)科普宣传 1. 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 2. 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班级出一期科普教育橱窗和黑板报或手抄报。 3. 班级通过班会、团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 4.各学科也可根据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相关的科普知识教育。 (二)科普实践 1. 利用班级活动,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竞赛选拔活动。 2.学生每人选读一本科普读物,写出读后感。通过因特网在网络上学习科技知识,收集科技资料,在班会上互相交流。 3.开展一些科普实验、饲养、栽培活动,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或观察日记。 4. 举办一次科普知识讲座,召开一次科技教育的班级活动。 5. 组织学生看一场科普录相片。 (三)科普比赛 1、科技创新制作活动 科技创新制作活动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所研究的领域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医药与健康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动物学、植物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以实物、模型或设计图参展。参赛作品应围绕科技节主题,有科技含量、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与学生课余生活联系密切,提倡利用废旧物品为材料进行科技制作。 可以下几种形式: (1)“科技创新小制作”——比如利用身边的旧电器、旧玩具、旧包装等物品,运用科学原理自主创新。比如:发现生活、学习用品中的不足、缺陷,发明创造出可以弥补不足与缺陷的小发明。制作成可以操作使用的实物作品或实物模型。 (2)“电脑制作”——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站(网页)设计、程序设计、自动控制等。将作品制作成光盘参展,另附说明书。 (3)如无制作条件,也可以只写出创造发明创意,包括设计思路、设计原理、设计图纸等。(4)其它科技小发明或者创意等。 2、科幻绘画比赛 科幻画采用“绘画形式多样化”的比赛方法,绘画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粉画、水彩画、钢笔画、蜡笔画、剪纸画、粘贴画、电脑画或综合技法画等多种技巧、风格、材质表现(但不包括非画类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作品要具备想象力、科学性、绘画水平(设计、色彩、技巧)、真实性(必须自己原创,不得临摹或抄袭他人作品)。 3、科普手抄报比赛 4、科普小论文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小学 授课题目:磁铁的力量 授课教师姓名:李悦 指导教师姓名:徐银平、王海荣 一、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的性质有何不同; (2)能用定量的方法,观察磁铁吸引铁制品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3)能与同学合作实验,并从实验结果中,发现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能通过反复实验,确定某一物体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 (2)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3)能进行猜想、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科学素养。 二、实验材料:磁铁、曲别针、钉子、铝丝、订书钉、尺子、石

头、铅笔、铜丝、铁丝、铁制品若干。 三、实验原理: 1、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2、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四、实验创新点: 《磁铁的力量》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这一课集实用性、开放性、生活性为一体,为了使学生认识磁铁的力量,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以及两个探究实验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的认识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甚至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之所以形成以上“偏见”,是因为他们对磁铁的认识来自于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缺乏确切的证据。 我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通过“磁铁让曲别针在空中跳舞”这个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磁铁的力量”。 第一个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种材质的物体的实验。该实验的设计正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该实验原来的设计是给定实器材料。修改后,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并且由学生搜集把他们所猜测的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带到学校来验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通过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对所有检验的物品按照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和不能 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精品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名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比较纸桥的承受力》。 二、教材名称:本实验设计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3课《建桥梁》。 三、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直观形象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是本节的核心和难点。本次实验的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制作和比较,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显易懂的桥梁知识,激发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教材中的实验,用学生所用的厚书作为桥墩,纸板作为桥面,用重物来论证比较纸桥的承受力,操作中纸板比较结实,不易坍塌,而其重物不好选择,也难以对比。 教材中是纯粹的随意性实验,没有与课题《比较纸桥的承受力》巧妙的结合,实验数据不够准确。 五、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创新导入,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乐。围绕课题《比较纸桥的承受力》进一步创新: 首先,材料创新:用两方盒子做桥墩,围绕如何比较纸桥的承受力,用制作的固定桥墩、一元的硬币、统一厚度的A4纸探究比较

纸桥的承受力。

1、取4张A4纸分别对折后,对叉; 2、将对叉后的一张放在桥墩之间,做成一个桥拱; 3、将一张放置在桥拱上面,做成一座拱桥; 4、在拱桥的正中央放置小纸杯,逐次把一元的硬币放置在纸杯的正中央,观察桥能承受多少枚硬币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三:制作斜拉桥。 1、在桥的两侧各插四根筷子,并用胶带粘牢; 2、将两根线的中央分别粘在对叉后的A4纸中间; 3、将纸纵放在桥墩之间,先做成一座平板桥; 4、用胶带把两根线绳的另两头固定在筷子的顶端,做成斜拉桥; 5、测试斜拉桥能承受多少枚硬币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总结:通过探究我们发现,三种桥当中,斜拉桥的承受力最大,平面桥的承受力最小。 (5)实验效果。 具有趣味性、观赏性、知识性、可比性、能力性和创造性。整个实验器材少,容易准备,容易成功,弥补书上实验的缺点。 六、自我评价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在教学反思中逐步成型的,对教法和实验方法进行了创新,围绕“比较纸桥的承受力”,改进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在观察比较中学到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达到寓教于乐。

科技创新设计方案

科技创新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与实践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崭新的内容,教育部从二○○三年起,把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同时普通高中新课程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及简易机器人制作列入选修内容。目前,发达国家已把机器人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必修课。在我国的上海、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已开展了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我区已有个别学校开展了机器人的创新与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教育教学经验。我校年初开展机器人教学,在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开展机器人教育与实践的研究,符合我校实际,对于推动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1)机器人教育有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 理论方面,机器人教育有自身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实践方面,机器人教育是指以机器人为主要教学内容或教学工具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这些活动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2)开展机器人教育有两大目的。 一是优化教与学的效果,二是优化教师与学生的劳动方式。前者强调以较少的教育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取得较大的教育效果(主要指学生的知识获得、技能形成、情感培养等)。后者是指采用机器人这种教与学的劳动工具,能改善教学方式与方法,减轻师生的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3)机器人教育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发展。 机器人教育的核心基础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以物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形式加以利用。而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信息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向机器人教育重心转移。 (4)机器人教育的普及,将引起人类教育的重大变革。 主要表现在:有肋于构建新的教育哲学与教育体系;有肋于改革教育思想、方法、课程、教材与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三、活动宗旨和预期目标 活动宗旨: 以机器人实验室为依托,通过探索中小学机器人教学研究的方法、途径和规律,培养小

科技小发明创意案例

科技小发明创意案例 要求:1、请同学年看以下科技发明、制作的创意,在看下面案例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好的灵感和创意,就立即记录下来并修改完善。利用星期天时间作成一件实物小发明作品,下一个获奖(保送)的人就是你。 2、每个同学星期一至少带来一件创新发明作品。 看这些创意并不是很难,相信我们完成能超过他们。 提供以下几个创意,供同学们参考:注意,如果同学都选择了这几个创意来设计,那么获奖的机会就很小。提倡自己发现总是,找出创意,制作作品,修改完善。 创意一:课程表做成一种魔方形式,作用:修改课程表时只要把四面贴有课程的小方块转动即可。 创意二:氯化钠导线。作用:用铜丝作为导线太浪费,用食盐容液(用皮管装好)作为导线是否可行,当然线的两端最好要用金属丝来做。 创意三:地上头发——静电扫帚 创意四:婴儿喝水温度太高容易烫伤,有没有测量温度的杯子。 案例一:好客鞋 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 案例二: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海陆空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案例三:防虫树裙

科技创新方案设计

科技创新方案设计 新型航空救生衣 学校:韩园交通希望小学班级:三(1)班作者:乔子涵辅导教师:乔书杰同学们,请看下面一组中外空难事件: 2000年武汉航空Y7武汉空难 伤亡情况:机组、旅客全部、地面7人,共51人遇难 事故简介: 在向武汉王家墩机场进近时,遇雷雨区,塔台指示盘旋等待,飞机在盘旋过程中可能遭遇雷击或风切变,飞机失控坠地。 2002年中国北方航空MD82大连坠海 伤亡情况:全部遇难 事故简介: 在向大连机场进近时,向塔台报告机舱失火,随后飞机失控坠海。 2004年中国东方航空CRJ200包头失事 伤亡情况:全部遇难 事故简介: 包头机场起飞后坠入距机场不远的南海公园 2006年 10月29日,尼日利亚ADC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飞机在首都阿布贾机场附近坠毁,包括驾驶员在内的96人丧生。 2008年 9月14日,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一架载有82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37型客机在乌拉尔山脉中部彼尔姆市附近坠毁,机上88人全部遇难。 2013年 11月29日,莫桑比克航空公司一架巴西产Embraer 190型支线客机(航班号TM470)当地时间29日11时26分从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起飞,按计划应于当地时间29日14时10分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降落,但在飞越纳米比亚期间失去联络。30日,客机残骸在纳米比亚东北部被找到,飞机机体已被烧为灰烬,现场没有发现幸存者。机上34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1名中国公民。

看到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空难伤亡数据,不禁令人感叹,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飞机在为人们带来诸多出行便利的同时,也无情的葬送了多少鲜活的生命。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如果科学家能发明一种新型航空救生衣,能防火、抗高压、能供氧、带螺旋桨,当飞机出现故障时,能带着人们顺利着陆,那该多好啊,我真希望有一天我的愿望能实现!

科学创意设计方案表

化学实验创意设计方案表

铝空气电池的设计、制作与探究 一、实验名称铝空气电池的设计、制作与探究 二、实验目的通过多种简单装置实现对铝空气电池的模拟,并通过简单的实验对铝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揭示。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活性碳粉(活性碳棒)、铝皮易拉罐、饱和食盐水、纱布、滤纸等 废旧饮料瓶制作浮桶式电解池、燃料电池——极客迷() 1.电解池的制作 设计意图:利用废旧饮料瓶及常用材料制作电解池 仪器用品:废旧饮料瓶,电源,橡皮塞,剪刀,石蜡,铁架台,较粗铜导线,水槽实验试剂:Na2SO4 蒸馏水,石墨棒,铜片 电解池制作: 1 电解阳极室、阴极室的制作:(图1-1) 两只纯净水饮料瓶,(如娃哈哈纯净水、农夫山泉纯净水瓶等),配两只合适的橡皮塞,将饮料瓶从中间一剪为二,取上半部作为电极室。

图1-1 图1-2 2 电极的制作:(图1-2) 阳极:取两根石墨棒,长度比饮料瓶内径略短,将两根石墨棒成“十”字用铜导线扎紧,为防止金属铜导线在电解时放电,将铜丝在电解时可能与溶液接触的地方涂上熔化的石蜡。 阴极:可以采用与阳极一样的方法制作,也可以用剪刀剪一块比饮料瓶内径略小的金属片,用较粗铜导线连接。将两个电极的导线分别穿过饮料瓶上口,从饮料瓶口将导线插入橡皮塞。 3 电解池的组装:(图1-3) 图1-3 硫酸钠溶液倒入水槽中;将步骤2中的两只装有电极的饮料瓶置于硫酸钠电解液中,为了顺利将饮料瓶浸入溶液中,可以先将橡皮塞松开,当饮料瓶完全浸没在溶液中时,塞紧饮料瓶口,再根据需要制备气体的多少拉动铜丝,调节电极与饮料瓶口的距离的长短。为防止

电解过程中电极室发生晃动、倾斜,将铜导线未端用铁架台的铁夹稍作固定。不可过紧,在电解过程中铜导线能自由上下移动为好) 4 通电电解:给电解池接上直流电,电压8~12 V 。一段时间后,发现饮料瓶内产生气体,同时,饮料瓶制作的电极室由于浮力作用慢慢上浮,至电极完全脱离溶液,电解自动结束。 图1-4 实验现象:电极表面有许多气泡,(阳阴极靠得越近的地方,气泡越多)饮料瓶内生成无色气体,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电极室慢慢上浮。 实验拓展: 1 换上不同的电解液和不同的电极,可以尝试电解不同的物质,观察不同的电解现象。 2在橡皮塞上除插入电极外,还可以再增加一个玻璃导管,玻璃导管未端接上乳胶管,里面塞入玻璃球,电解结束,再在乳胶管未端接上导管,用于将产生的气体导入其它集气装置中或者接上尖嘴导管,电解结束后将电极室内气体在尖嘴处点燃或进行其它实验(见图 1-4)。 2 .燃料电池的制作 设计意图:利用废旧饮料瓶和活性炭等常见材料制作燃料电池 仪器用品:废旧饮料瓶,电源,音乐贺卡,橡皮塞,剪刀,石蜡,铁架台,较粗铜导线,水槽 实验试剂:Na2SO4 蒸馏水,石墨棒,活性碳, 燃料电池制作: 1 正极室、负极室的制作:(见电解池制作图1-1) 两只纯净水饮料瓶,(如娃哈哈纯净水、农夫山泉纯净水瓶),配两只合适的橡皮塞,将饮料瓶从中间一剪为二,取上半部作为电池正负极室。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环境布置设计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科学发现室环境布置设计方案 科学发现室是指在幼儿园设立的专供幼儿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其目的是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探索,主动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为幼儿创设了一间独特的科学发现室,幼儿在这里可以充分动手动脑,亲自操作实验,是他们自由的发现空间和真正的探索天地。 一、科发室创设目标 在科学发现室创建过程中,大家充分认识到科学发现室不能仅仅成为孩子活动的一个区域。形成以围绕“玩转科学”为中心,以“保护好奇、支持探索、鼓励表达”为宗旨,以提高幼儿“兴趣、探究、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创建主题,致力于让科学发现室既是“做中学”、“动手做”的游戏活动场所,又是材料库及成果展览室,更是幼儿科学启蒙活动的快乐天地。 二、科发室空间、区域及功能划分 1、创建有主题的科学发现室 科学发现室不能仅仅成为孩子活动的一个区域,其创建与使用要结合幼儿园的发展实际。将科学发现室划分为六大区域,即阅读学习区、探操作索区、生活体验区、材料陈列区、陈列观察区、交流展示区。 把主题分成重点研究和自由探索两种形式,一个阶段内重点研究3至4个主题,并将重点研究的主题纵向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各区分别有自己的主题内容,如“好玩的水”、“轱辘滚”、“运动和力”、“空气和风”、“快乐连接”、“平衡小站”、“有趣的管道”等。每个区域既有独立的任务目标,又有互相连接的节点,避免幼儿盲目选择和重复操作。如在“平衡小站”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能够完成的目标,制定了主题游戏的目标和计划,并将主题划分成探索区、制作区、分享区和体验区等。幼儿进入科学发现室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自由选择主题游戏,并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在这里,幼儿不仅动手,而且还要动脑;教师在与孩子共同探索的过程中也不断积

科技节设计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2658-14 科技节设计方案(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科技节设计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城市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通过举办电脑节将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为此,特提出~首届中国昆明电脑节总体方案:一、目的、意义1、电脑节的举办是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举措当前,国际国内信息化迅猛发展,昆明作为全省信息中心城市,已被国家信息产业部列为全国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尽快把昆明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信息产业基地的总目标。信息产业是支撑信息化

发展的基础,通过电脑节的举办对加快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将起到积极作用,充分体现市场与it产业互动、信息化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昆明市的综合竞争力。2、电脑节的举办为昆明对外交流提供了重要窗口电脑节的举办代表了一个城市高科技的发展水平,电脑节是昆明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电脑节将对昆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积极宣传,展示开放的昆明取得的科技、文化、经济成就,拓宽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渠道,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 3、电脑节的举办将增进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电脑节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基本原则,广泛调动片区企业参与,通过电脑产品展示、企业交流等活动,为广大商家带来潜在的商机,为商家与上、下游厂商,商家与客户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增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 4、电脑节的举办将进一步提高全民科技意识电脑节定位不仅是电脑产品的展示和展销会,同时也侧重于利用成熟的电脑产品和电脑技术为工作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