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方程》教学反思

《解方程》教学反思

《解方程》教学反思
《解方程》教学反思

《解方程》教学反思

仙桃市十一中学:毛成姣小学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新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在教学前,由于我个人比较偏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总觉得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比较麻烦。为了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通过直观演示,充分给学生提供小组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

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发现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好,而且很乐意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但同时让我感到了一些困惑:

1、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45—X=23 56÷7=8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用等式性质来解就比较麻烦。很显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目前的局限性。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两边减一个数,真有点麻烦了。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但是用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就比较简单

2、内容看似少实际教得多。难度下降后,看起来教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以实际上反而是多了。教师要给他们补充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解法。

总之,要使孩子们爱学、乐学,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充分理解教材,并要懂得为教学去创设合理情境,从新的理念、新的角度以及学生的角度去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模式。灵活处理教材中难题,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真正体现课改精神。

《解方程》教学反思

《解方程》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解方程》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解方程》教学反思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在小学五年级的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找到了与中学接受同一种知识体系东西,但无形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 一、从感受天平的平衡现象,悟出等式的性质变化。 在学习中,我以天平的平衡来呈现等式的性质,学生能直观形象的理解性质,平衡的条件是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少相同的重量,才能保持平衡。 二、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初步感悟它的妙用 在课堂上学生对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感到很陌生,在他们原有的经验中更喜欢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来解,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优越性,从而养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习惯。 三、自主构建,探究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要研究的问题探索等式的性质 (1)动手操作,寻找规律。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动起手来,一同来寻找规律和问题的答案吧!要求: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解方程》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解方程》教学反思 ①、前后4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②、积极探索,作好记录 2)汇报发现,得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上台来汇报? 形式:一人讲解,其余三人动手操作演示。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

【K12学习】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反思 《几何形体的联想》

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反思《几何形体的联想》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4-20 10:33 编辑 《几何形体的联想》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程中最新设计的创新思维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部分首先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本课据此设计,意在促进学生对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依托学生熟悉的几何形体,引导学生进行兴味的联想和创意,进而将创意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 针对初中学生十四五岁的年龄特点,已经有能力认识立体的几何形体,再加上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很感兴趣,本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非常有必要。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何形体,掌握其结构特点。 2、掌握形体变化的基本规律,发挥想象力,把几何形

体组合变化组成画面。 3、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周围事物由哪些几何形体组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了解各种几何体,掌握其结构。 2、能够从具体的形象概括为抽象形体,掌握其形体变化的规律。 3、能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回归于生活。 教法学法:示范、欣赏、观摩、自主体验。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石膏几何体、白板。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几张锥形结构的图片,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山、建筑、包装-瓜子袋、家具、工业设计、灯泡、水壶、灯罩、陶艺等。 教学目的:以点带面,温故知新,引入本课内容,了解其他几何形体。 二、授新课。 第一环节欣赏。 1、出示苏联画家马列维奇的画《雨后乡间之晨》,即一

解方程--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紧密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这些关系式,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方程都可以用这些关系式去解。而我们新教材却完全不是这种方法,它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不变进行解方程的,新教材如果能把天平的规律教学得到位,这样就能把等式性质掌握好,等式性质掌握的好了解起方程来也有规律可循了。于是,我在教学时充分地利用天平实物以及课件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天平的平衡规律,从而顺利地揭示出了等式的性质。这样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知道未知数加(或减)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或加)同一个数,未知数乘(或除)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或乘)同一个数即可。一般不会出现运算符号弄错的现象了。为新课奠定了基础。在突破重难点时,我设计借助天平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当学生根据例1图意列出方程X+3=9时,我把皮球换成方格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问学生:“要得出X的值,在天平上应如何操作?”由于问题提的不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连忙纠正问道:“天平左边有一个X和一个3,怎么让方程左边就剩下X呢?”学生马上回答:“减去3。”师:“天平右边也应该怎么办?”生:“也减去3.”师:“为什么?”生:“天平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我因势利导地使学生学习解方程的方法及书写格式。课堂练习时间也不充裕,致使扩展思维题学生没时间去思考,没有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一节课虽然结束了,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进入教材又要走出教材 教师要钻研教材,要吃透教材,准确、全面的弄清教材的精神实质,确定重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1]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目标:掌握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 点: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 点:配方的过程。 知识链接 a 2±2ab+b 2=(a ±b)2 填空:(1)x 2+6x +( )=(x + )2;(2)x 2-8x +( )=(x - )2; (3)x 2+2 3x +( )=(x + )2;(4) x 2+x+( )=(x+ )2 从这些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 2-6x -7=0; (2)x 2+3x +1=0. 总结规律: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例2、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011242=--x x (2)03232=-+x x 总结规律: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达标检测 1.用适当的数填空: ①、x 2+6x+ =(x+ )2; ②、x 2-5x+ =(x - )2; ③、x 2+ x+ =(x+ )2; ④、x 2-9x+ =(x - )2 ⑤、4x 2-6x +( )=4(x - )2=(2x - )2.

2.将二次三项式2x 2-3x-5进行配方,其结果为_________. 3.已知4x 2-ax+1可变为(2x-b )2的形式,则ab=_______. 4.若x 2+6x+m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 A .3 B .-3 C .±3 D .以上都不对 5.用配方法将二次三项式a 2-4a+5变形,结果是( ) A .(a-2)2+1 B .(a+2)2-1 C .(a+2)2+1 D .(a-2)2-1 6.不论x 、y 为什么实数,代数式x 2+y 2+2x-4y+7的值( ) A .总不小于2 B .总不小于7 C .可为任何实数 D .可能为负数 7. 用配方法解方程: (1)x 2+8x -2=0 (2)x 2-5x -6=0. (3)2x 2-x=6 (4)x 2+px +q =0(p 2-4q ≥0). (5)3x 2-5x=2. (6)x 2+8x=9 (7)x 2+12x-15=0 (8) 41 x 2-x-4=0 8. 用配方法求解下列问题 (1)求2x 2-7x+2的最小值 ; (2)求-3x 2+5x+1的最大值。 (3) 已知代数式x 2-5x+7,先用配方法说明,不论x 取何值,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再求出当x 取何值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一》导学案.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解方程一) 班级 ________小组名_______姓名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正确解形如x+a=b 的方程,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 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7 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一、自主学习 1、回忆填空。 (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 ( )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天平两边的()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天平保持平衡。 2、阅读教材 67 页主题图,理解图意。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用小正方体代替球,用天平演示解方程的思考过程。 ( 1)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 左边盒子中的 x 个小正方体加上旁边的 3 个小正方体等于天平右边的9 个小正方体。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 ( 2)如何求出 x 等于多少呢? a 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 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9。 b 利用加减法的关系: 9- ()=3。 c 把 9 分成 3+(),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3,或者利用 应的关系,得到 x 的值。 d 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认识和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X+3=9 解: x+3-( )=9-( ) X=6 ( 1)像这样,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6 就是方程 3+x=9 的解。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5篇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课堂活跃,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在上第六课《和平鸽》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跟和平、和平鸽相关的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贴画如:《和平之人》、《不这是胜利》等,并结合2015年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中国奥运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 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对多年的美术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自己有以下优缺点。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第四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基础知识、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导学案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导学案 班级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学习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一、自主学习--------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在书上填出例1中用图形、符号、字母表示的数。 2、思考:这3道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 3、回忆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阅读理解例2后完成下面的题。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a×b=b×a可以写成:a b=b a或ab=ba

(a×b)×c=a×(b×c) (a b) c=a (b c)或(ab) c=a(bc)。 4、阅读理解例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用S表示,C表示,a表示边长,试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5、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表示()相乘,读作( );省略( )和( )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 )的前面。 2、超市运回10箱方便面,每箱X元,卖出180袋。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超市还剩下方便面多少袋() (2)根据这个式子,求当X=24时,超市还剩方便面多少袋? 过关检测: 1、(1)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y( ) 7×a( ) 1×a( ) y ×3+9( ) (2)下面式子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写作m×2()a×b写作ba()1×a写作1a()。 2、填一填。 (1)小苗体重36千克,比小红重a千克,小红体重()千克。(2)兰兰有10元钱,买钢笔用去x元,还剩()元。

《解方程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东月学校纪凤仙 解方程是数学领域里一个关键的知识,在实际中,拥有方程的解法之后,很多人不会算式解题,但是能用方程解题,足以见得方程可以做到一些算式无法超越的能力。 而如今五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解方程,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让学生吃透这方程,突破这重难点。在教这单元之前,我一直困惑解方程要采用初中的“移项”解题,还是运用书本的“等式的性质”解题,亦或者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方法多了,学生该吸收哪种方法呢?运用“移项”解题,学生对于这个概念或许不会系统清晰,但是“等式性质”解题时,在碰到a-x=b和a÷x=b此类的方程,学生又该如何下手,老教材的方式改变,必有他的理由,能用吗? 于是,我先了解改革的原因(摘自教学参考书):新教材编写者如此说明: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得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因此,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从这不难看出,和中学教学解方程的方法保持一致,是此次改革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出老教材的方法并无错误,而且能让学生清楚准确地掌握实际解题,面对题目不会盲目,而采用等式基本性质给学生带来的是局部的衔接,而存在局部对学生会更困难,如a-x=b和a÷x=b此类的方程。 了解这一信息,我决定新老教材一起使用,先从教材中的运用等式基本性质教学孩子会解简单的方程,以便初中学习可以衔接,而初中的“移项”也会顺利的接收,最后面对现在五年级的思维和解题的方便性,我再教学老教材的“四则运算关系”解方程,这样能让学生会解各种题型的方程。在我看来,这样的教学书本的知识不丢,方法又可以多种变通。 通过这块知识的整理,我感觉到教材需要教师好好的研究,才能用最合适的方式去教导学生,数学经常存在一种一题多解情况,老师就是引导学生走最好最合适的路。 在教学前,由于我个人比较偏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总觉得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比较麻烦。为了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通过直观演示,充分给学生提供小组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教师版)

24、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会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重点: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根据方程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温故而知新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你所知道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哪些? 3、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x2-x (2) x2-4 (3) x2-2x+1 (4) x2+x-12 4、回想乘法法则: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则积为零。反之,若ab=0,那么________ 运用这一结论,快速求解下列方程 (1)x(x-1)=0 (2)(x-3)(x-5)=0 (3) (x+1)(x-4)=0 5、思考:试试这个吧!(要求群学) 解方程:x2=3x

闪亮登场 1、试一试 (群学)试着用上面的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x 2 =3x (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必须说明理论依据和步骤) 2、总结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投影) 先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 )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 )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 ),从而实现( ),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3、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 (学生总结) (投影展示)【右化零,左分解,两因式,各求解】 4、把关练习(师傅把关) (1)x(x-2)+x-2=0 (2)(x -1)(x +2)=2(x +2) (3)5x 2-2x-41=x 2-2x+4 3 (4)x 2-12x+35=0 5、找找茬 (对学) 有一个很爱动脑筋的同学,又发现了一种更简洁的解法,大家看一看,这样行吗? x 2 =4x 解:方程同除以x ,得 x=4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十篇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精选(一): 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教师要用心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透过多种 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反思自己多年来的美术教学,感觉到自己在反思总结几方面:1.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2.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 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潜力。 3.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 习与合作交流。 4.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搞笑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 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潜力与想像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丰富多彩的教学和多种辅助媒体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就要注重教学形式的趣味性,教师应用各种生动搞笑的教学技 术和辅助手段。在导入新课时采用小游戏、小故事、谜语、音乐,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能够很快抓住学生的眼球。在讲授美术知识时能够利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等方式增强对象的感受潜力与想象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有条件的地区还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美术教学,鼓励学生以此方式进行美术欣赏,获取美术知识等,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设计制作生动的美术作品。6.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创造美,而美也能够为生活增添情趣。我们务必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紧密联系,参与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丰富美术课教学资料,使学生能顺利地把学和用联系起来。教师在课前布置作业时,让学生透过网络、书本等多种渠道了解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信息,让学生们在课上交流,了解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创作出生动且极富情趣而又个性鲜明的形象。今后,我会继续营造民主、简单、合谐的美术课堂氛围,运用开放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发展的天地。愿我们的学生在开放的美术课堂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美术的实践潜力,在美术的海洋中发展自我、个性飞扬!我会继续营造民主、简单、合谐的美术课堂氛围,运用开放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发展的天地。愿我们的学生在开放的美术课堂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美术的实践潜力,在美术的海洋中发展自我、个性飞扬!会继续营造民主、简单、合谐的美术课堂氛围,运用开放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发展的天地。愿我们的学生在开放的美术课堂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美术的实 践潜力,在美术的海洋中发展自我、个性飞扬!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精选(二):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用心性很高,上课简单,课堂活跃,想怎样上就怎样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向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用心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持续课堂资料的新鲜感例。如在上第六课《和平鸽》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跟和平、和平鸽相关的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贴画如:《和平之人》、《不这是胜利》等,并结合2008年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中国奥运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二)》优秀导学案_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二)》优秀导学案_教学设计课题 解方程(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把握教学时机,有效地做好对问题的探究。本节课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具体设计如下: 1.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几个探究的环节,如在验证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验证的基本环节和步骤;在验证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过程中,借助知识经验的迁移,让学生讨论、制订验证方案,并进行验证。这些过程都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认识,提高学习效率。2.重视练习反馈。 在实践运用这一环节中,通过教材中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技能,发展智力。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天平若干个贴有标签的砝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复习旧知: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等式仍然成立。 2.导入:这是我们学过的等式性质(一),今天我们来探究等式的另外一个性质。 1.先独立思考,然后填空,并汇报答案。 2.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准备学习新课。 1.解方程。 x-20=46x+36.5=89.6 二、验证猜想。(17分钟) 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变化,并思考以下问题。 (1)天平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正中央,说明了什么?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列式说明) (2)如果左侧再加上2个x克的砝码,右侧再加上2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正中央,说明什么?(列式说明) 2.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特点,总结规律。 3.组织学生举例验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五年级上 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精选 3 篇)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1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 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这些关系式,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方程都可以用这些关系式去解。 而我们新教材却完全不是这种方法,它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等式不变进行解方程的新教材如果能把天平的规律教学得到位,这样就能把等式性质掌握好,等式性质掌握的好了解起方程来也有规律可循了。于是,我在教学时充分地利用天平实物以及课件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天平的平衡规律,从而顺利地揭示出了等式的性质。 这样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知道未知数加(或减)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或加)同一个数,未知数乘(或除)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或乘)同一个数即可。一般不会出现运算符号弄错的现象了。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2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得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因此,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

3.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3.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和探寻用更简单的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应用因式分解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重难点关键 1.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难点与关键:让学生通过比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题简便.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师点评:(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的一半应为,因此,应加上()2,同时减去()2.(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课内探究 1、自主学习: 思考下面各题. (1)上面两个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 (2)等式左边的各项有没有共同因式? 上面两个方程中都没有常数项;左边都可以因式分解: 2x2+x=x(2x+1),3x2+6x=3x(x+2) 因此,上面两个方程都可以写成: (1)x(2x+1)=0 (2)3x(x+2)=0 因为两个因式乘积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个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 (2)3x=0或x+2=0,所以x1=0,x2=-2. 结论: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两个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2、合作交流: 先自己完成,后小组对照答案,改正错误 例1.解方程 (1)4x2=11x (2)(x-2)2=2x-4 分析:(1)移项提取公因式x;(2)等号右侧移项到左侧得-2x+4提取-2因式,即-2(x-2),再提取公因式x-2,便可达到分解因式;一边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另一边为0的形式 解:(1) (2)移项,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导学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学习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一、自主学习(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在书上填出例1中用图形、符号、字母表示的数。 2、思考:这3道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 3、回忆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阅读理解例2后完成下面的题。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b)×c=a×(b×c) (a〃b)〃c=a〃 (b〃c) 或 (ab) c=a(bc)。 4、阅读理解例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用S表示,C表示,a表示边长,试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5、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表示()相乘,读作( );省略( )和( )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 )的前面。 2、超市运回10箱方便面,每箱X元,卖出180袋。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超市还剩下方便面多少袋()(2)根据这个式子,求当X=24时,超市还剩方便面多少袋? 【自我检测】 1、(1)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y( ) 7×a( ) 1×a( ) y ×3+9( ) (2)下面式子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写作m×2() a×b写作ba() 1×a写作1a()。 2、填一填。 (1)小红体重36千克,比小莉重a千克,小红体重()千克。 (2)李佳有10元钱,买钢笔用去x元,还剩()元。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原来教学由于我个人比较偏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特别强调“等式”与由等式引申出来的规律,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没能很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在解方程的时候,还是运用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计算,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懂得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在这次公开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

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在验证猜想时,应从一个一个具体的等式抽象到未知的等式,学生容易接受,而我是直接用抽象的等式验证的,学生不太容易接受。还有在解方程时,算理讲得不太清楚,学生在解方程时,有部分学困生学起来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吃透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上出优质课。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主备人: 组长: 包科领导: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公式结构,知道使用公式前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通过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 3.学会利用求根公式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重点: 求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正确使用 学习难点: 求根公式的推导 预 习 案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6x 2-7x+1=0 (2)4x 2-3x=52 2、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 2+bx+c=0(a ≠0),你能 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 、b 、c ? 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解: 移项,得: ,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得: 即 ∵a ≠0,∴4a 2>0,式子b 2-4ac 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1) b 2 -4ac >0,则2244b ac a ->0 直接开平方,得: 即x=2b a -± ∴x 1= ,x 2= (2) b 2 -4ac=0,则2244b ac a -=0此时方程的跟为 即一元二次程ax 2+bx+c=0(a ≠0)有两个 的实根。 (3) b 2 -4ac <0,则2244b ac a -<0,此时(x+2b a )2 <0,而x 取

任何实数都不能使(x+2b a )2 <0,因此方程 实数根。 探 究 案 一、由预习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 、b 、c 而定,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 当b 2 -4ac ≥0时,将a 、b 、c 代入式子x=2b a -±就得到方程的根,当b 2-4ac <0,方程没有实数根。 (2)ax 2+bx+c=0(a ≠0)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 实数根。 当b 2-4a 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 的实数根; 当b 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 的实数根; 当b 2-4ac <0,一元二次方程 实数根。 (4) 一般地,式子b 2-4ac 叫做方程ax 2+bx+c=0(a ≠0)的根的 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Δ表示它,即Δ= b 2-4ac 二、使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 1把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确定a,b,c 的值,注意符号 ○ 2求出b 2-4ac 的值 ○ 3当b 2-4ac ≥0时,把a ,b ,c 及b 2-4ac 的值带入求根公式 x 1,x 2;当b 2-4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三、用公式法解方程(参考课本65页例题书写) (1)x 2-4x-7=0 (2)4x 2-3x+1=0 四、当堂训练 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七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2013—2014)学年度闫昊钰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信息技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这一课里,教具收集大量图片,制作几件漂亮的示范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播放了一段Flash音乐欣赏,在学生自主表现的时我准备了典雅和温柔的歌,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同学合作完成,学生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 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1、学生明白美术课与文化课的关系,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初一学生,之所以忽视美术学习,是他们认为只要文化课学好就行了,美术课学好与否无所谓。其实,美术学科是门基础课,与其它课紧密相关。二者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其起源、反映形式、作用都是一样的。美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艺术鉴赏、创作能力的提高和打好专业基础的问题。就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而言,它大致经过感觉、知觉、联想和想象三个阶段。凭借一般的直观艺术感觉,对作品做出“象不象”、“美不美”的评价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综合、判断、想象、联想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习美术获得。 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各异罢了。东汉王延寿在著名的《鲁灵光殿赋》中说:“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谬形。随色象类,曲德其情。”这说明艺术创作不仅是描绘可视的事物形象,也同文学作品一样,还要描绘出事物的“形”、“神”、“情”。西欧有些名画,多是取材于文学名著。中国有些山水画珍品也汲取古诗词的意境、神韵。评鉴作品善用“诗情画意”一词,说明好的诗文要含有画意,而好的画又何尝不饱蕴诗情呢!在历史上名画家兼为文学家的有之,如王维等;文学家的画在绘画史上占有要位的也为不鲜,如苏东坡的《墨竹图》就是一例。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与文化课的关系,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2、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二》导学案.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解方程二) 班级 ________小组名_______姓名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并用方程的解验算。 2、掌握形如 ax=b、 a-x=b 的方程的解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8 页,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 究任务。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一、自主学习 1、解方程。 6.5+ x=80.550÷x=2.5x-5=4.25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阅读教材 68 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探究 3x=18 的解法 (1)用天平演示解方程的思考过程。 (2)方法分析。 ()3即可。刚好把左边变成 1 个根据等式的性质(二),在方程两边同时 ( )。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3x=18 解: 3x÷()=18÷ () X=6 2、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一个不为0的数,()两边仍然相等。 4、阅读教材 68 页例 3,理解题意。 方程 20-x=9, 增样才能得到 x 的值 ? ( 1)在方程两边同时()x后。变成9+x=20,在根据两边()9即可。这样刚好把左边变成 1 个()。 (2)把例 3 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并口头说出检验过程。 20-x=9 解: 20-x+x=9+x 9+x=20 9+x-( )=20-( ) X=11

( 3)检验方程 检验:方程左边 =20-x =20-( ) =( ) =方程的 ( )边 所以, x=11 是方程的解。 5、讨论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三、过关检测 1、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一本书有 87 页,小化看了 x 页,还剩 34 页没看 +=。 列方程: 2、根据题意列方程,并解答。 (1)、把 x 粒糖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没人得 5 粒,刚好分完。 (2)学校买了 2 箱乒乓球,每箱 25 元,共花了 25 元。每个乒乓球多少元,四、整理学案

初中:八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 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说课稿 / 初中说课稿 / 初中说课稿范文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说课稿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篇一 这一学期,我时时刻刻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听从领导,能够以大局为重,服从分配,出满勤,干满点,圆满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平时工作中,还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充实自己的大脑,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实课堂,尤其是敢于运用新课改的先进观念、创新性运用到课堂中去,根据学生特点、教学资源,大胆重组教学课程,让学生去组织、创新,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具体工作反思如下: 一、备课: 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从查阅资料、组织教学各个环节、教师和学生配合等都能达到很默契、出效果。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组老师研究,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

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使美术课更直观、有趣、有效。 二、上课: 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就把新教材和同学一起研究,重点、目标让每一个同学明确。每一节课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知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开场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声、色、音、型等美术的特点,培养、调动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动手各种能力。总之,这一学期,我把握好了操作课、欣赏课之间,新课、旧课之间,专业课和普及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其特点。尤其是有关绘画专业知识,是这学期的重点,因为有的学生明年要考美术专业,所以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 三、作业辅导: 根据减负的要求,我把每次的作业精心地设计,尽量当堂完成,不但有利于我了解学生的当时创作的灵感,并且能够及时的顺着学生的灵感思路,是创作表现更加到位。这样非常有利学生能力发展,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所以今年学生们创作的画作业效果都比较好。 四、学科渗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