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264.90 KB
- 文档页数:2
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探索
发表时间:2013-04-26T14:06:59.56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2月供稿作者:胡文青
[导读] 具有艺术性的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本质在于:以学科自身的特点为依据,并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以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与动机,是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
潍坊市经济学校胡文青
具有艺术性的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本质在于:以学科自身的特点为依据,并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以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与动机,是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针对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费尽心机,但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个学期结束了,有部分的学生看者一篇文章不会读,不会做.
正所谓“教无定法,”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方法更是各式各样,各显神通,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阅读思维逻辑的情境性、、教学的形式多样性以及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因此,阅读教学中,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阅读的内容能决定情感性。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表情达意。就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尤其是诗、词、歌、赋、小说等等的文学作品,当中无不蕴藏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以及主观的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以及其他学科教学的最大区别。欲想使语文阅读教学富有感染力,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欲望,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产生内在的动力,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情感,以情动人,教出情趣。不论是教写景的、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或是教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中以语言的方式所传达的作者的喜乐爱憎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字、词、句、段篇中的含义,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巧妙之处。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思维的规律与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其他的学科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可以通过对本学科的公式、概念、理论、定理、观点等进行综合的分析、相互的比较、简单的归纳、整体的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而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则是直接通过语言的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基本展现形式,语言的本身就不单是传授知识的凭借,更为重要的则是教学内容。要让学生能接受并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想传达的情感信息,则不论是感性的或是理性的,都必须先通过整体感知、亲身体验、丰富的联想、展开想象等等的开发学生的思维的方式,使学生入情入境,这样方可让学生真正地领会和理解当中的深刻含义。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的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或记叙文的阅读教学,更须贯彻以情境熏陶,开发思维的原则,给予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发思维的特定内容与形式,也就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的画面、绘声绘色、情感与态度、故事的情节、喜怒哀乐的场面等,让学生进入情入境,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活跃,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当然也离不开抽象思维,更应重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但我们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的是,教师往往只注重了课文中的理智因素,忽视了蕴藏于字、词、句、篇中的情感因素,使结果本来是极为生动、情感强烈的作品,经过一番肢解与剖析后,剩下的就是几根干巴巴筋。这样枯燥无味而又单调的情绪体验,怎么不叫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会让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动力。因此,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开发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这不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课堂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性、自主性、开放性的体现。这样,就能把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不会学”变为“乐学、爱学”。因此,老经验的语文教师会针对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故事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最活跃的最高境界。
语文就是人类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的总称,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课文就是反映现实的生活,而人们相互之间的交际、沟通与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必有着密切地联系。因此,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就应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语文求知欲。
我们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传授知识而教知识,而是必须与日常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尤其是听说读写的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动就象一盘盘美味佳肴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浓厚,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针对学生普遍感到作文的选材难这一问题,由始至终都围绕文章选材进行分析,让学生懂得了平时生活中留心观察和勤于思考、勤于积累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根源,课堂讲得生动活泼,学生津津有味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使学生学语文的求知欲得到了提升,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语文学习最关键的是语言体验,语文课应尊重学生语言实践亲历和亲历语感的积淀,在广泛的阅读中和生动的实际生活中体会语言的奥妙。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的艺术,是阅读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对语文教师的起码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十二倍”。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即使在这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普遍应用的时代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改变不了的。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而且是永恒的。
在阅读内容中的情感性和阅读中思维逻辑的情境性都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准确、形象、生动、鲜明,感染力强的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浮现作品中生动形象的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描述、表达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能开拓了学生的创新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此外,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去阅读实践探索,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不论是分析还是描述,或是复述,语言都必须生动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应当对学生新异的求知刺激,易于激发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