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馆勘察报告

体育馆勘察报告

体育馆勘察报告
体育馆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建体育馆呈圆形,直径120m,层数为5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7m,总建筑面积55200m2,设计室内地坪标高为3.60m,本工程拟采用桩基础。

受委托,公司承担了拟建体育广场体育馆场地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勘察前由建设单位提供1:2000平面位置图一张。

(二)勘察目的任务

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评述。具体任务是:

1、查明建筑场区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查明场区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3、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判别饱和砂(粉)土的液化可能性,评价场区液化等级;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变化规律,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

料的腐蚀性;

5、对区内建筑物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提供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有关岩土技术参数。采用桩基础时,评价成桩可能性,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勘察工作依据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主要依据下列文件及规范标准进行:

1、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

8、《土的分类标准》(GB145-90);

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0、《山东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

(四)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勘察工程的布置原则

(1)勘察等级

根据委托书,在收集、分析附近及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2)勘探点布置

本工程勘察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地基复杂程度二级(中等复杂等级)布置勘探点,沿建筑物的周边轮廓综合布设,共布置37个勘探孔,勘探点的间距一般为18m~26m。勘探点测放采用经纬仪定向、钢尺测距定位。

(3)勘探点深度:勘探孔深度为19.00~27.90m。

2、勘察方法

勘察工作采用工程钻探、取样、现场标准贯入测试、静力触探、波速及地脉动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水质分析、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场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钻探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工艺;标准贯入试验采用机械提升自动落锤标贯设备;取土样采用敞口薄壁取土器,取样方法为压入法和重锤少击法;静力触探采用NKC5090TCT型双桥静力触探车;波速测试采用河北省廊坊开发区大地工程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XG—I贴壁式波速测井仪,采用单孔检层法测试,地脉动测试采用清华大学研制的高精度、高灵敏度低频检波器及地脉动采集分析软件;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使用由主梁、次梁工字钢和槽钢搭成的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3、勘察工作安排

本次勘察主要投入的技术人员、设备和进度情况如下:

(1)勘察工作投入的设备:DPP100-3B型汽车钻1台,XJ-150型工程钻机2台,XG—I贴壁式波速测井仪1套,NKC5090TCT型双桥静力触探车1台,ZJL90型长螺旋桩机1台,静载荷试验设备1套。

(2)投入的人员: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4名,助理工程师5名,编录人员6名,钻探技术人员30名。

(3)野外钻探工作自2004年11月20日开始,于2004年12月12日完成外业施工工作,于2004年12月13日开始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分析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

(4)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完成勘察工作量列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

(5)勘察点高程

本次勘察勘探点的测放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测

量时采用采用经纬仪定向、钢尺测距定位,勘探点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地东南部规划红线外预留点为基准,基准点海拔高程为3.350m,勘探点高程采用DS3水准仪引测。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拟建场地属滨海冲积小平原地貌,经人工回填平整,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场地地面高程2.40~3.14m,最大高差0.74m。

荣成处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受海洋调节,具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征,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但四季差异显著,春季受西南大风影响,气温回升快,空气干燥,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大,经常造成春旱;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降水适中,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左右;秋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夏季风南退,降水减少;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冷空气活动频繁,受渤海暖洋面影响,经常出现冷流降雪天气。威海市年平均气温12.1℃,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8.4℃,历年极端最低温度-13.8℃,年平均降水量780毫米。

该区季节风比较明显,冬季风速最大,春季次之,夏秋季最小。冬春季多为北风和西北风,风向频率10~40%,最大风速12级,夏秋季以南风和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小,频率10~15%。

(二)地质概况

荣成地处山东半岛地区东部,属胶东古陆的组成部分,基底岩石为下元古代胶东群变质岩石,后期有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侵入,自上元古代到新生代晚第三纪地壳一直处于隆起上升状态,长期遭受风化剥蚀,没有接受沉积,缺失古、中生代地层,直至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开始有残坡积、冲洪积、海积等堆积层,它们分布与厚度明显受古地理条件的控制。

区内第四纪地层主要为中上更新世的残坡积层、冲积洪积层和全新世的海相沉积层。残坡积层、冲积洪积层二者连续过度,分布于山区河流、丘陵山区盆地山坡及山麓地带,厚度一般1~10米。海相沉积层主要分布于滨海平原地带,厚度不一,一般在20米左右,由砂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等组成。

胶东半岛地震特点是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空间上多沿北部海域的烟台-蓬莱北断裂分布。半岛内陆地壳相对稳定,断裂规模不大,活动不甚强烈,地震能量不易集中,多以群震、小震、有感地震释放。据两千年地震记载,半岛内至今无六级以上地震,区域稳定性良好。

(三)地基土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本次勘探所揭露的地层上部为新生代第四系冲洪积物及沼泽相堆积物,下部为下元古代胶东群变质岩,根据其成因、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可分为10层,各层特征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1、新生代第四纪堆积物

①素填土:黄褐~灰褐色,松散。以中细砂为主,局部为粗砂,

夹粘性土团块及粉土薄层,结构松散,回填时间约三年。

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层厚1.20~3.70m,平均厚2.33m,层底标高0.35~1.55m。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饱和,软~流塑,土质较均匀,夹细砂薄层,见腐烂有机质及贝壳残片,有腥臭味,污手现象较严重。

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层厚1.30~5.20m,平均厚3.24m,层顶标高-1.00~1.55m,层顶埋深1.20~3.7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测试37次,标贯击数0.9~2.8击,平均值1.8击,变异系数0.50,标准值1.5击。该层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296kPa,变异系数0.35,侧壁摩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6.9 kPa,变异系数0.69。该层取样试验13组,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如下表2: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表表2

③细砂:浅灰色,饱和,稍密~中密,含较多中砂颗粒,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黑云母。

该层在场区分布较普遍,局部缺失,层厚0.50~2.60m,平均

厚1.22m,层顶标高-4.42~-1.75m,层顶埋深4.30~7.2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测试12次,标贯击数9.8~22.1击,平均值14.7击,变异系数0.40,标准值11.6击。该层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5.763MPa,变异系数0.27,侧壁摩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38.0kPa,变异系数0.40。该层取样试验6件。

④粉质粘土:浅灰~灰褐色,饱和,可塑,含少量中粗砂颗粒及粘土颗粒,土质较均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在场区分布较普遍,局部缺失,层厚0.60~2.60m,平均厚1.50m,层顶标高-5.93~-2.52m,层顶埋深5.30~8.6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测试12次,标贯击数4.4~6.8击,平均值5.5击,变异系数0.24,标准值4.8击。该层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3.095MPa,变异系数0.72,侧壁摩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44.1kPa,变异系数0.32。该层取样试验6组,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如下表3:

④粉质粘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表表3

⑤中粗砂:灰褐~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分选性较差,

磨圆度一般,以中粗砂为主,含较多砾石,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

该层在场区分布较普遍,仅局部缺失,层厚0.50~5.00m,平均厚2.07m,层顶标高-7.83~-2.62m,层顶埋深5.20~10.5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测试24次,标贯击数10.7~20.6击,平均值15.8击,变异系数0.24,标准值14.5击。该层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11.077MPa,变异系数0.52,侧壁摩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64.8kPa,变异系数0.45。该层取样试验16件。

⑥粉质粘土:灰褐~黄褐色,饱和,可塑~硬塑,粉粘粒成分,含较多中粗砂颗粒,局部夹中粗砂薄层,土样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在场区分布较普遍,仅个别部位缺失,层厚1.00~5.50m,平均厚2.92m,层顶标高-9.70~-3.60m,层顶埋深6.00~12.2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测试33次,标贯击数5.6~9.1击,平均值7.2击,变异系数0.21,标准值6.8击。该层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4.138MPa,变异系数0.53,侧壁摩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79.1kPa,变异系数0.42。该层取样试验14组,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如下表4:

⑥粉质粘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表表4

⑦中粗砂:浅黄色混灰白色,饱和,中密~密实,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一般,以中粗砂为主,夹砾砂及粘性土薄层,含较多砾石,砾石直径最大1cm左右,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层厚3.10~9.10m,平均厚5.36m,层顶标高-11.10~-7.50m,层顶埋深10.20~13.6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测试71次,标贯击数15.6~26.2击,平均值20.3击,变异系数0.22,标准值19.4击。该层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16.192MPa,变异系数0.33,侧壁摩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141.5kPa,变异系数0.44。该层取样试验23件。

⑧粉质粘土:黄褐色,饱和,可塑~硬塑,粉粘粒成分,土质相对均匀,含较多中粗砂颗粒,层内夹中粗砂薄层,土样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层厚1.40~7.40m,平均厚4.22m,层顶标高-18.12~-12.14m,层顶埋深14.80~21.0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测试53次,标贯击数7.0~9.8击,平均值8.5击,变异系数0.14,标准值8.2击。该层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3.974MPa,变异系数0.41,侧壁摩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101.1kPa,变异系数0.28。该层取样试验17组,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如下表5:

⑧粉质粘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表表5

⑨粗砾砂:棕黄色,饱和,中密~密实,分选性差,磨圆度差,呈棱角状,以粗砾砂为主,局部夹粉土透镜体,含较多砾石,砾径max=1cm,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

该层在场区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厚度0.60~7.10m,层顶标高-20.93~-14.66m,层顶埋深17.40~24.0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测试19次,标贯击数14.7~26.6击,平均值18.8击,变异系数0.22,标准值17.1击。该层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13.87MPa,侧壁摩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205.9 kPa。该层取样试验3件。

2、下元古代胶东群变质岩(P tj)

⑩强风化片麻岩:浅黄~褐黄色,中细粒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岩石结构构造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发育,中有长英质脉穿切,岩石干钻不易钻进,岩芯呈碎块状,可用手扮碎。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石英,少量黑云母。

该层在场区小部分钻孔揭露,揭露厚度1.00~5.70m,层顶标高-26.05~-21.48m,层顶埋深24.40~28.50m。

该层进行标准贯入测试7次,标贯击数34.7~58.5击,平均值44.3击,变异系数0.21,标准值39.5击。

根据野外鉴别结果,强风化片麻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破碎,坚硬程度属于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四)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的类型

场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微承压水,主要含水层为③细砂、⑤中粗砂、⑦中粗砂、⑨粗砾砂,⑦中粗砂、⑨粗砾砂中的地下水具承压性。场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侧向渗流补给,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渗流及蒸发,勘察期间测得场区地下水位埋深为0.40~1.30m,标高1.65~2.26m。

2、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根据场区勘察取水样分析结果,地下水PH值:7.3~7.4,硫酸根:469~526mg/L,钙:609~616mg/L,氯化物:3329~3276mg/L,镁:326~337mg/L,重碳酸根:483~475mg/L mg/L,氨氮:50.65~48.76mg/L,碳酸根:无,侵蚀性CO2:14.6~14.2mg/L,游离CO2:17.8~16.5mg/L,矿化度:8960~9042mg/L,总碱度1698~1702mg/L。(见:水质检测报告)。

拟建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根据试验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判别,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

有中等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五)场区地震效应

1、抗震设防烈度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荣成市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

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勘察期间在场地10、16、21号钻孔内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测试深度均为20m,根据测试结果,场地覆盖层深度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169.6~189.8m/s,场地覆盖层厚度范围为3~50m,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条款,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特征周期0.35s。(详见:荣成市体育广场体育馆拟建场地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报告)

3、场地卓越周期

勘察期间分别在场地16、21、10号钻孔附近进行了地脉动测试,测试结果为:场地卓越周期水平方向为0.307~0.344s,垂直方向为0.246~0.263s,综合取值为0.324s。(详见:荣成市体育广场体育馆拟建场地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报告)

4、场地土地震液化评价

荣成市抗震设防烈度6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有关规定,该场地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三、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一)岩土层分布规律

1、水平方向分布规律

场地土在水平方向上受古地形的控制:场地处于滨海冲洪积小平原地带,整个第四系土的层位较为稳定,厚度较大。

2、垂直方向分布规律

场地土在垂直方向上规律较为明显:自上元古代到新生代晚更新世,地壳一直处于隆起上升状态,没有接受沉积,上更新世时为陆相冲洪积的粗砾砂、中粗砂夹粉质粘土地层;全新世中期地壳相对下降,为海陆相交互相沉积;近代人类活动形成了表层的人工填土。第四系以下的下元古代胶东群变质岩,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上部表现为强风化状态。

(二)地基承载力评价

根据勘察所取得的各岩土层的原位测试资料,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并结合当地的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列表6:

岩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表6

(三)地基土工程特性评价

1、①素填土,为新近冲填土,结构松散,工程特性差,不经处理不宜做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2、②淤泥质粉质粘土承载力低,属高压缩性土,工程特性差,不经处理不宜作为该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3、③细砂、④粉质粘土、⑤中粗砂承载力相对较高,工程特性尚可,但分布不均匀,层位不稳定,也不宜作为该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4、⑥粉质粘土承载力相对较高,但其层位变化较大,局部厚度较薄,且深度较大,不宜做天然地基持力层,如作为建筑物桩基础持力层,桩的承载力较低,不经济;

5、⑦中粗砂承载力较高,且层位较稳定,厚度大,工程特性好,是良好的建筑物桩基础持力层;

6、⑧粉质粘土、⑨粗砾砂、⑩强风化片麻岩强度均较高,工程性质良好,是良好的建筑物深基础下卧层。

(四)地基基础类型方案评价

拟建体育馆主体高度23米,框架结构,柱间跨度大,单柱荷载高,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结合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指标及地基土工程特性分析情况,参考荣成地区建筑经验及附近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现将地基基础类型评价如下:

1、浅基础

据工程地质剖面图,结合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浅部砂土为新近回填土,其下部存在软弱土层,不经处理不宜做天然地基。

2、深基础

根据场地内第四纪地层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内浅位砂土为新近填土及软弱土层,无适宜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结合拟建建筑物性质,建议采用桩基础:以第⑦层中粗砂做桩端持力层,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或沉管灌注桩。

根据标准贯入测试、静力触探、室内试验等结果,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结合当地的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内各土层桩的极限端阻力和侧阻力标准值列表7:

桩有关参数表表7

说明:桩有关参数:按《建筑桩基基础规范》(JGJ94-94)的P34~P36表5.2.8-1~5.2.8-3的有关参数取值;

(1)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

根据勘察资料及场区地层分布情况,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并结合当地桩基施工经验确定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进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

a、螺旋钻孔灌注桩:以第⑦层中粗砂做为桩端持力层,桩长12~14.5m,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0m,则:

桩径400mm,螺旋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100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550kN(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645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桩径500mm,螺旋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500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750kN(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88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b、沉管灌注桩:以⑦中粗砂做为桩端持力层,桩长12~14.5m,

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0m,则:桩径400mm,沉管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950kN,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54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470kN(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成桩可能性评价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a、螺旋钻孔灌注桩:该桩法近几年来在本地区推广应用,因其克服了孔底虚土及泥皮现象,提高了桩的端阻力与侧阻力,单桩承载力较高,并且具有施工速度快、无噪音、无污染的特点,在本场地施工,能够有效保证桩长及进入持力层深度,该桩法不但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砂、土层,也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层,该桩法施工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b、沉管灌注桩:该桩法具有施工方法简单的特点,在本场地施工应保证成孔深度,控制好贯入度及拔管速度,由于第③层中细砂及第⑤层中粗砂局部厚度较大且呈中密状态,施工时较难穿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进入设计持力层深度。该桩法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影响。

(五)成桩可能性及单桩承载力验证

1、成桩可能性验证

为验证螺旋钻孔灌注桩成桩可能性,勘察过程中,分别在4、24、13号钻孔附近进行了成桩工艺试验,试验桩径400mm,采用ZJL90型长螺旋桩机及混凝土泵送系统,施工时,采用专用长螺旋钻孔机的螺旋钻头,在桩位处就地切削土层,被切土块钻屑随钻头

旋转,沿带有长螺旋叶片的钻杆上升,一部分排出孔外,一部分在提钻过程中随叶片带出,钻至预定深度,通过钻头阀门向孔内连续泵注和易性较好的混凝土,边泵送混凝土边提钻,至地面为止,然后插入钢筋笼而形成桩体。

试验表明:螺旋钻孔灌注桩适用于本场地流砂、淤泥质土等易塌孔和有地下水的条件;该桩法无振动、噪声低、不产生废弃泥浆,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该桩法施工速度快,单桩成桩时间约30分钟;通过电流变化及螺旋叶片带出土样可直观了解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深度情况,能够保证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要求;采用专用振动器,可以将钢筋笼顺利安放至要求深度。

2、单桩承载力验证

勘察过程中,分别对4、24、26号钻孔试成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验采用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使用由主梁、次梁工字钢和槽钢搭成的压重平台反力装置,乱石堆积,最大压重量为1500kN,荷载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并由千斤顶的标定曲线换算给出,测试仪自动记录,试桩沉降通过对称正向布置于桩头的位移传感器测量,测试仪自动记录。测试结果为(见试桩曲线):

(1)4号钻孔试桩:桩长13.6m,桩端进入⑦中粗砂1.10m,最大试验荷载1150kN,试验加载到1150kN时,总沉降量11.71mm,沉降量小于40mm,已稳定,且Q~s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s~lgt曲线呈平缓规则排列,该桩最大回弹量4.23mm,回弹率36.1%,

因此该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取Qu=1150kN。

(2)24号钻孔试桩:桩长13.4m,桩端进入⑦中粗砂1.10m,最大试验荷载1265kN,试验加载到1265kN时,总沉降量25.07mm,沉降量小于40mm,已稳定,且Q~s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s~lgt曲线呈平缓规则排列,因此该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取Qu=1265kN。

(3)13号钻孔试桩:桩长13.5m,桩端进入⑦中粗砂1.20m,最大试验荷载1265kN,试验加载到1265kN时,总沉降量43.56mm,沉降量大于40mm,未稳定, Q~s曲线明显陡降,s~lgt曲线不规则,因此取前一级荷载Qu=1150kN作为该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即Qu=1150kN,对应沉降为13.38mm。

以上3根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1188kN,极差115kN,未超过平均值的30%,取Qu=1188kN为该工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说明以上所提供的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是可靠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场地稳定性

经勘察,场区内无明显的构造变动形迹及不良地质作用,地基土相对稳定,场地稳定性良好,对拟建体育馆是适宜的。

(二)建筑场地类别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篇一: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XX 年 5 月 2 日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 调研学生: 岳天宁 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 调研目的: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调研,对一些场馆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关于陶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内容: 陶艺馆——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

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件梅瓶也不例外。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 告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河南——黄河流经的这片沃土,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我们这些生长在河南的中学生,有必要深切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激发自小热爱家乡、长大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为此,我们商定,暑假期间,集体参观河南博物院。 1参观目的 实现伟大中国梦,既是父辈们的光荣职责,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学生的神圣使命。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激励我们更加茁壮成长。 1.1观瞻古代器物,温故知新 在七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清朝的中国历史知识,知道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奋斗和发展。然而,这都是课本知识,需要有具体的感知来强化。而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博物院(馆)的佼佼者,收藏河南境内的历史文物达十万余件,足以让我们徜徉在历史长河,重温学过的知识。 1.2探寻先辈智慧,奋发动力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伟大创造都出自河南。像新石器彩陶,商周大型青铜器,两汉冶铁和灌溉技术,等等,都是历代河南人民的杰出贡献。而上述典型文物,河南博物院应有尽有。我们浏览其间,定能探寻到先辈的智慧,奋发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 1.3梳理灿烂文化,继承发扬 河南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文化名人,如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发明地动仪的科圣张衡,着《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唐代的着名诗人杜甫、韩愈、李商隐,西行取经的玄奘,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而作为国家级爱国

故宫博物馆参观报告

故宫博物馆参观报告 王银风身边的北京朋友经常会说:这个季节的故宫,如同有故事的紫禁城,美得静谧深沉。于是,我和室友特地参观里故宫。来故宫这天,正赶上一场大雪,让我领略了一下大雪覆盖的绝美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我们到故宫的时候就快十点,雪下的很大,来参观的人也很多。排队的时候旁边有个姐姐很开心的问我们是不是也特地来看故宫的雪景。我们说是。她说今天好多人都是特意来看故宫的雪景。故宫雪景也是不常见的,所以好多人包括一些摄影爱好者都特意前来。 故宫是由南向北的单向游览路线,南门也就是午门是能进不能出,出口有三个,北门(神武门)和东门(东华门)、西门(西华门)。我和室友买完票就从午门进去,先沿着中轴线走。 一进去我就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能想象到吗,当故宫披上一层白雪,比我见到的照片美更多。过了金水桥,走过宽阔的太和门,就到了太和殿。因为这是第一个参观的大殿,所以认真观察了一下。太和殿(奉天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米、重约4300公斤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米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龟、鹤皆为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河南——黄河流经的这片沃土,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我们这些生长在河南的中学生,有必要深切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激发自小热爱家乡、长大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为此,我们商定,暑假期间,集体参观河南博物院。 1参观目的 实现伟大中国梦,既是父辈们的光荣职责,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学生的神圣使命。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激励我们更加茁壮成长。 1.1观瞻古代器物,温故知新 在七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清朝的中国历史知识,知道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奋斗和发展。然而,这都是课本知识,需要有具体的感知来强化。而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博物院(馆)的佼佼者,收藏河南境内的历史文物达十万余件,足以让我们徜徉在历史长河,重温学过的知识。 1.2探寻先辈智慧,奋发动力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伟大创造都出自河南。像新石器彩陶,商周大型青铜器,两汉冶铁和灌溉技术,等等,都是历代河南人民的杰出贡献。而上述典型文物,河南博物院应有尽有。我们浏览其间,定能探寻到先辈的智慧,奋发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 1.3梳理灿烂文化,继承发扬 河南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文化名人,如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发明地动仪的科圣张衡,著《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唐代的著名诗人杜甫、韩愈、李商隐,西行取经的玄奘,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而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河南博物院,恰是灿烂的河南历史文化的浓缩。去那里亲眼目睹,定能增强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2参观过程

【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ca8979298.html,)/工作报告/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

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

广东省博物馆参观报告

参观报告 一、参观时间 2014年8月1日星期五 二、参观地点 广东省博物馆 三、参观过程 8月1日,周五下午2点,我和另外一位同学从从各自的家出发,乘坐地铁前往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省博物馆)。经过大概1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成功到达省博物馆。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们参观了广东历史文化陈列、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参观历代陶瓷展览、紫石凝英之旅。直到五点,省博物馆的闭馆时间到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再次搭乘地铁返回。 四、参观感想 我们快乐地追逐着,欢笑穿梭在众宝云集的博物馆中,尽情地让它漂白整个繁重的心绪。心绪飞扬,寻找着,终于在某个角落找到了归属。迈着坚强的脚步,欢笑欢笑着说:我们一起牵手,走览广东省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搜集历史的痕迹;在这里,我们寻觅专属的快乐。? 广东省新博物馆是省“十项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它位于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依托新城市中轴线,濒临珠江,总用地面积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 一.历史之旅——参观广东历史文化陈列: 进入展厅,一派壮丽之景。听介绍说“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展厅共展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件/套,照片三百多张。作为新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其中长达四十米的猎德龙舟、迄今发现的国内唯一一套广州外销壁纸、雕工精湛的象牙雕镂空提盒、国内罕见的詹天佑亲笔签名的《京张路工摄影》相册等都是该展览的亮点。 我们依次参观了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 而影响最深的是南粤追溯和继往开来两个部分。 我们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受了一个生动立体的南粤。南粤源流”追溯了广东人的来源、民族融合的过程以及广东三大主体民系的形成和民俗文化特色。栩栩如生的景致有马坝人头骨、双肩石器、南越王油画、广府茶楼、猎德龙舟、潮州大吴泥塑、客家围屋…… “继往开来”中,“开风气之先”的广东名人共同演绎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近代风云。抗英图强的志士、洋务运动的倡导者、维新运动的领袖、辛亥革命的先驱、国共合作的元勋、民族工商业的开拓者……无数仁人志士和栋梁之才化作点点繁星,在南粤大地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光辉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不忘历史,不忘追溯前进的脚步。 我们仿佛进入海上丝绸之路,体验广东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精彩历程。满载瓷器的广船,聚集奇异洋货的十三行,精美绝伦的广彩、广雕以及风靡一时的外销画,中西合璧的风格处处都在述说着广东的开放与兼容,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南粤以前的海上辉煌。 我们仿佛听到了广东军民血与火的抗日史诗。一幅幅黑白的历史图片,展示了南粤儿女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与序厅的广东海陆图相呼应,展览的结束部分展现的是一望无际的南海。海纳百川,奔流不息,承载了千年文明的广东人民满怀希望走向世界,拥抱未来!抗战时期的英勇,壮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鼓舞着我们努力建设祖国,报效

【2018-2019】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工艺美术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X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这两天,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国 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本来我们只决定10月27日下午去参观的,可是没 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内收藏如此丰富,只能让让我们将“古代中国”展草 草看完,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所以经由和老师商量,我们决定11月10日这天 再去参观一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1X年2月 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 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 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 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是由旧馆扩建、整 修而成,新建筑嵌入到老建筑之中,使新老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不 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同时更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 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 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 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 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 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专题陈列: 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 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交流展:启蒙的艺术;临时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博物馆考察报告

编号:FS-DY-50509 博物馆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1993 年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

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

浙江博物馆考察报告

浙江博物馆考察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浙江博物馆青铜器考察报告 姓名学号 在周末闲暇之余,我特意去了西湖文化广场。由于浙博的位置相对较偏,所以并不惹人注意。然而当我走进武林馆的时候,我突然感受到了这些几千年先秦历史文物的分量。他们只是静静地躺着,却一个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 为了了解青铜器,我一进展馆的大门,便径直来到一楼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距今7000年-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以及良渚文化的遗物。 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地的文化比中原地带落后不少。所以相对中原地区而言,越地的青铜器并没有显着的地方特色。然而浙博收藏的文物之中却有非常精妙,乃至令人叹为观止的青铜器。 在青铜器中最常见的自然是青铜鼎了。在浙博中也是收藏了各种各样的青铜鼎。从普通的青铜鼎,到蟠螭纹、弦纹、螭纹、兽面纹等等。下图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青铜鼎,它们除了花纹不同外,在结构、大小、用处上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三足两耳。其中我最欣赏的是第五张兽面纹青铜鼎。它的做工相较于前四更为精巧细腻。这些鼎外观上的变更,也使得鼎从烹饪只用外延伸到了权利地位的象征。 除了鼎以外,铙和甬钟也是主要的青铜器之一。铙作为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这些打击乐器在后来,以编排的方式体现身份地位。

下图的青铜铙官方介绍为:甬中空与内腔通,甬上有干无旋,篆.舞.甬各部饰云雷纹,为出土铜器中罕见。无铭。两范合铸,孤子,干饰云雷纹和凸起的三角形钩纹。甬上端两面各有兽目状的乳钉一对。铙体两面都有圆枚,枚饰圆涡纹。鼓.篆.甬各部所饰云雷纹结构严谨。可见该铙的精致罕见之处。 在参观之中,我还看到了几件让我过目不忘的展品。其中之一就是下图的战国螭纹提梁铜盉。 它是提梁式三足盉,盉身呈扁圆 形,周身饰凸弦纹四道,上下两段各饰由三 角形蝉纹交错组成的纹带一道,中段饰细密 的蟠螭纹。盉嘴为立体的螭首,螭首两侧及 后顶加塑小型圆雕蟠螭四组。覆盘式顶盖。盖顶以菱形几何图案为地纹,堆塑十一螭、十六兽。提梁截面呈八角形,背部有透剔的扉棱状背鳍。三足作蹄形,前两足与后足成等腰三角形分列,每足上段饰蟠螭十二条,外侧立塑一小虎。 这个盉做工之精细,已经不能用瞠目结舌来形容。古人对螭的迷恋程度也充分的体现出来。作为龙之九子之一,它暗示着身份的象征。所以从盉嘴到背部,处处都是螭纹。 我还发现了精美的凤鸟纹青铜插座。它由承插柱、座体和垫脚三部分组成。 承插柱上段为四面八角体,下段弧扩 成四面体,中空,四面各饰螭首相背的蟠 螭二条。座体每面饰阴刻宽体凤鸟纹六

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

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 省博物馆考察报告 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 ——浅析博物馆的展示设计 考察时间:2011年11(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ca8979298.html, 写论文网:山东省博物馆考察报告)月25日 考察地点:山东省博物馆 考察方式:参观山东省博物馆内三层共14个展厅及当日齐鲁十老绘画、书法作品展 考察目的:浅析省博物馆中的展示设计,熟悉博物馆中独特的展示风格和展示形式,正确认识到博物馆中展示设计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形势。 关键字:自然古典宏伟典雅组合艺术地方特色 摘要: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博物馆中展示设计的发展也日趋成熟,通过对展示设计实例的剖析,浅析博物馆中的展示特色及独特视觉趣味。 山东省博物馆基于丰富的藏品优势,肩负这展示山东地区璀璨的古代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普及自然科普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是展示齐鲁文明的窗口。宏伟、典雅的建筑群,体现了民族风格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一大景观。 省博物馆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 面积21000平方米。远观博物馆,建筑 外形相当宏伟壮观及庄重,给人一种“坚 如磐石,稳如泰山”之感,使人肃然起

敬。将方与圆元素融入建筑之中,无论 从雄浑的色彩、宏大的尺度和壮观的柱 廊,都潜移默化地折射出齐鲁文化的特 有气势,让人过目难忘。取过票,过了 安检,进入博物馆内部。博物馆内充满 着古典气息,步入迎宾大厅,犹如置身 一座金碧辉煌的富丽殿堂。最使我感到 惊奇的是大厅顶部中央悬贴的墨绿色玉 璧,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玉璧中间为 透光部位,自然光倾泻而下,营造了一 种逾越时空、亦真亦幻之感。 看过导视可知,馆内展示区共分为三层,共15个展厅,包括12个常设展厅及3个临时展厅。大厅主入口是连接一层到二层的巨大文化台阶,台阶两侧设有自动扶梯,四角各置一组步、电梯,经由这些垂直交通可便捷地到达各层展厅。我从一层开始参观,一层主要有佛教造像艺术展、汉代画像艺术展及特别展厅全运会纪念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图片展。首先进入的是佛教造像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选取近几十年来出土的部分造像精品,着重 展示山东佛教艺术独创性。展览有两大主题:一是石雕造像文物,从灯光、色彩、阵聚排列等方面,通过更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山东被炒时期造像的辉煌成就和独树一帜的造像风格;二是佛塔、经幢、造像题铭等其他佛教文化,从宗教信仰方面展示山东佛教的历史沉浮。 紧接 着进入的是汉代画像艺术展,展区内展出品主要为汉画像石、石刻造像及大量的碑刻、墓志和造像题记组成,展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因展品种类

河南博物馆考察报告

河南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博物馆考察报告格式 考察时间:XX年12月18日文物名称:弦纹瓶 文物年代:南宋 文物器形:梅瓶 文物用途:贮酒器 所属窑口:龙泉窑南宋龙泉窑弦纹瓶。从器形看,属于梅瓶,在宋时为贮酒器。器物外施梅子青釉,是薄釉发展成多次上釉的实物例证。 一、龙泉窑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名窑,其主要产区在浙江西南部的龙泉,故得名龙泉窑。龙泉 窑烧制的历史始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其间共经历1600多年,故龙泉窑是我国历史最悠 久的一个瓷窑系。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其出产瓷器的总体风格以两宋交替时期为分水岭:北宋早期 以前,龙泉窑瓷器的风格受到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影响,表现出与这三窑相似的特征,即 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龙泉窑在北宋中晚期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 自己的风格。具体表现为胎体较厚重,造型规整,釉色

由淡青转为青黄,用刻花、划花和蓖 纹装饰。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烧 制成功使南宋龙泉窑扬名中外,并达到瓷器艺术的顶峰。此次考察的这件南宋龙泉窑弦纹瓶就是龙泉窑的鼎盛时期的典型代表。可以看出,生产 此器(转载自:小草范文网:河南博物馆考察报告)物时,龙泉窑已由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承袭下来的薄釉风格转变成为多次上釉形成的 梅子青釉。 二、器形 梅瓶的起源于契丹民族有密不可分的渊源。“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 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畈,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ii陶瓷作为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具,在民族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契丹人运用制瓷技术, 生产出一种储水器——鸡腿平。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契丹人在与汉族的交流中将鸡腿瓶传入中原地区,鸡腿瓶也逐渐演变成宋时的经瓶,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 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中国通史为主,通过举办有关历史、考古、文物等方面的多种专题陈列。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吧! 篇1 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3月11日,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讲解员踏上了“复兴之路”。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

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现在眼前。让我也受到了教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

博物馆参观报告

博物馆参观报告 由于馆藏的器物种类繁多,所以我就挑选了陶瓷作为我重点观察的对象。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瓷器的特点,将其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早期瓷器阶段(东汉中晚期以前)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这一时期的器表多拍印米字纹、方格纹,麻布纹,圆圈纹,曲折纹、叶脉纹,篦纹,水波纹,云雷纹等纹饰。主要器型有:尊、豆、葫、,盂、罐、盖罐、提梁壶、鼎、瓮、算簋、酹、杯、钵等。因为商代的青铜器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很多线条形状都已经定形,所以绝大部分的原始瓷器型都是仿当时的青铜器器型而作。 战国原始瓷提梁盉 西周原始瓷簋 西周原始瓷盂 可以从上面三件原始瓷中看到纹饰都比较单一,大多是简单的重复一种纹理(以直线和卷曲的圆圈为主),很少有表现具体画面的。特别是第一件提梁盉,它采用了三兽形足,流为兽头状,壶体另一侧饰一卷曲短尾。提梁为弓形,顶部两端饰有锯齿形棱脊,肩、腹部饰以四道连续水波纹。已经较好得将美观性与实用性结合了起来。 二.青瓷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时期釉色均匀干净,表面光滑的成熟青瓷烧制成功。这一时期的瓷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三国兔形砚滴. 东晋青釉龟形砚滴

三国青瓷堆塑罐 西晋青釉褐彩鸡首壶 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 这一时期的砚滴以动物造型最为普遍,如蛙形、兔形等。做工都比较精美,大都古雅别致,多姿多彩。都完美地将动物形态和产品的使用结合了起来。 堆塑瓷是盛行于三国西晋时期的瓷器,早期堆塑罐的装饰题材主要由人物、动物、建筑三大类组成。堆塑罐最繁盛的阶段是厚葬风极度流行的三国西晋时期。堆塑罐最多的装饰题材便是亭台楼阁与人物组合,因其含有羽化而登仙之意。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文化进一步丰富了越窑青瓷的造型内容,西晋时期出现了半身佛像。而堆塑罐上所保留下来的建筑形态和生活场景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与原始瓷时期相比,这样在器物上装饰雕塑不但需要更精巧的工艺,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民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加强了,尤其是佛教的影响。 鸡首始见于西晋,与羊首壶同类。鸡嘴为壶口,鸡尾则成为弧形执柄,且在双目和鸡冠点缀了褐彩,出现了双色的瓷器。其中褐色点彩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羊首壶较为少见,但其还寓意吉祥。这一类壶也是实用与装饰的经典统一。 三.“南青北白”阶段(隋、唐、五代时期) 北方的制瓷业迎头赶上,特别是白瓷的制造水平已与南方的青瓷并驾齐驱,打破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青瓷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了以“南青北白”为主的制瓷局面。瓷器品种除青瓷和白瓷两大品种之外,还有黑釉瓷、黄釉瓷、花釉瓷、搅胎瓷、彩绘瓷等。 左图中的瓷器是产自五代的云纹罂,瓶身上已经出现 了跳出局限的褐彩如意云纹,而且瓶体造型规整,釉色均 匀。 另外,隋代常见纹饰有团花,草叶、莲瓣。卷叶、波 浪和弦纹等。常见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 简洁,纤细生动。特别是晚唐时期在慈溪的上林湖一带流 行阴刻铭文的丧葬器具。文字也开始作为一种装饰性图案 出现在瓷器中。 四.“名窑林立”阶段(宋、辽、金时期) 中国古代制瓷业到了宋代又进入了一个更为兴盛的阶段:窑址遍布全国各地,已经没有所谓的烧造中心,全国出现了八大窑系(长江流域的龙泉窑系、建窑系、青白瓷窑系、越窑系,黄河流域的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定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XX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

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上海的建筑虽然高但是却不失江南的特色那就是秀丽,建筑有很多风格,更在有些老建筑上看到中国古代的绘画与雕刻。 XX市作为参加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能源紧张,道路不算太宽,浦东人口较密集。上海的地所谓的寸土寸金。要充分利用到每一份土地,平面上发展对于上海的实况以不实际,所以在空间上给予发展,由于要建筑大面积的绿地以不可能,但是又必须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室内装饰进行大面积绿华,不排除建造楼顶花园餐厅,更可以空出一部分空间专门进行绿化休闲。从而达到美

博物馆参观报告

博物馆参观报告 13建筑一班 赵婧艺 1307037

这次的博物馆参观之行一共去到了上海的三个博物馆,分别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龙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但由于各种不定因素,对于前两个博物馆我们未能更好更深入的了解,因此我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参观了三个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对于我们这次的博物馆设计是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的,我也在此做了一些思考。 上海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在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内,浓厚的艺术气息环绕着博物馆,而博物馆本身的设计又与周边环境相呼应,仿佛是从地上长出一般,遗憾的是博物馆离开馆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只能在博物馆周边观赏。 环绕博物馆一周,发现与周边林立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自然博物馆精心做起了“矮”文章。若能从高处俯瞰,新馆像一只扁扁的“鹦鹉螺”,与浦东张江的另一只“鹦鹉螺”——上海光源,遥相呼应。“螺”身铺满“绿色”,屋顶绿化与见缝插针的立体绿化,让这座建筑面积仅有45000平方米的“小场馆”,拥有接近30%的“大绿化”,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散发出浓浓的“公园气质”。 仔细看,曲面上密布着不规则多边形,就像是一个个细胞。这座由国外知名设计师设计的场馆,最具特色的就是这座“细胞墙”,且意味深长:自然生命的演化正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穿过细胞墙,走进自博馆就能寻找答案。曲线外立面环抱着一汪清可见底的人工池塘,是自然博物馆前部广场的核心。深看下去,“细胞墙”竟然还有15米的“根”,挖掘出地下两层空间。 走至另一立面,是与前方通透的细胞墙截然不同的植被墙,与公园里大片大片的绿草地相呼应着,植被墙上摆着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植物盆栽,就像是给建筑穿上了一件自然编织的衣裳。

首都博物馆参观报告

首都博物馆参观报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首都博物馆参观报告 王银风来首都博物馆这天正赶上下雨,进了首博的大门,工作人员贴心的给了我们装雨伞的袋子。由于我们学校距离首博比较远,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不能全面参观,但这次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站在首都博物馆前,可以看到,高大而个性的楼顶,富有西方浪漫色彩的建筑,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真是一种震憾。我们通过安检走进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牌楼。牌楼可是老北京的象征。然后我们按照大厅醒目处的指示牌,清楚地了解了展馆整个布局。 首都博物馆,顾名思义,就是介绍首都也就是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我们首先去了左边的展馆,进去才发现是多媒体影院,但我们看到的不单单是影院,而是一大排电脑并且有很多人在玩有关文物的游戏,还有电影在播放。但我们觉得没必要在这些东西上浪费时间,所以就离开了影院。 出了影院,我们一直认为应该从顶层开始参观,于是直奔五楼 五楼主要是展现北京的历史民俗文化。这是我认为最具民族气息的展出。当我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是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展出共分为洞房花烛美姻缘,降龙诞凤添人丁,古稀大寿福如海,爆竹辞旧迎新年四个专题。通过清末和民-国初年北京地区的民俗现象,反映了老北京民间生活中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同时展出了老北京的商业文化和胡同文化。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比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我还看到有一个小展

厅的顶上挂满了花灯,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而且还有描绘嫁娶的展馆。真是京味十足呀!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北京的热情与热闹。而且通过这些东西的展出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北京的习俗和国粹“京剧”的历史。 从五楼下来,我们参观的地方还有北京文物精品展。北京精品文物又分为很多类。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历史时期出图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瓷器发展史各阶段及北京历史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全面系统展示了我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及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历史底蕴。 还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家具艺术精品展、古代文房四宝艺术精品展。。。。。。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使我流连忘返,我看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看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看到了我们中国潜在的巨大力量。总之,这一次参观首都博物馆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北京的知识,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北京,受益匪浅。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

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让人品味。 第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 从整体环境上给人以清净安逸的感觉,因为这类展品多数是艺术品、文物等,展览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尽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扰。只是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设计出适宜的展具和陈设,但不能有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展品都加以分析。正是这种艺术品或文物的独立特征,才能使博物馆处处显得精美别致。 第三柔和自然的照明设计 在展示空间里,由于其展品多数都是珍贵的艺术品或文物、标本等有保留价值的东西,所以在关照度上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并且许多展品必须提供日光效果的照明才能完全真实的表现,但又要避免直接日光的照射,以防紫外线对其侵害,所以展馆提供柔和自然的照明配置。

参观博物馆的实践报告大全

**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含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 下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 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6件、三级文物3129件,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化石标本103件。 其中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时期的漆器与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画等,都是**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 **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12月落成,2007年4月28日正式向社会开放。 新馆地处市民广场西侧,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外观新颖、设施齐全、功能先进、富有时代气息。 总体建筑分为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一层到三层为陈列展览区,地下室和四层为库房和办公区域。 新馆展区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主要陈列展览有:**历史文化陈列以**文物精品为特色,彰显地方文化底蕴;自然陈列是全省综合性博物馆中的特色展览;谢稚柳艺术馆展示谢稚柳先生的艺术生涯及艺术成就;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展陈稀有珍贵的整套红木家具。 同时可以承接各种不同类型和题材的临时展览。 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里,视野很开阔,我们从东大门入口,博物馆

门前都是很宽阔的水面.进入馆内后我们领了票进入展馆:第一站**历史文化陈列馆.里面字画及各种古代的玉器,瓷器,石器及铜器等.展示出了**的悠久文化底蕴.在二楼展览的内容很丰富,有装米的船,富饶的鱼米之乡,西仓桥就是**的一个重要的码头.在近代以前人们都是靠水路来运输的.西仓桥是的现在是那么破旧让人无法想象以前她是城市的最繁华喧哗吧区域.看到了**的手工业梳子,在没有机械的时代做一把梳子要几十道工序吧.心灵手巧来形容这个地方的人民吧.还有织布业,也是**的特色产业.当然也有文化遗产**评书还有唱戏的吧.还有许多出土的雕刻.**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的季札、萧统、唐荆川、赵翼、盛宣怀、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延陵、毗陵、晋陵、兰陵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 龙城则是**的别称,是由六朝萧梁时的六龙城引申而来.又来到了谢稚柳艺术馆. 谢稚柳先生1910年出生于**武进一个书香世家,名稚,字稚柳,晚号壮暮翁,卒于1997年。 谢稚柳先生是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古书画鉴定家。 展示谢稚柳走过的艰辛道路和取得的艺术成就以此缅怀乡贤,激励后学.鼓舞同人.增辉乡梓.三楼的看到了少儿自然陈列馆,展示内容主要分:“地球生命的进化的故事”、“纷繁多样的美丽自然”、“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秀丽多姿的故乡大地”四大部分。 当看到那里有一个仿制的海底世界时,我通过一个眼镜看到了大海,真的好蔚蓝,纯净.一共有10幅图,每一张都是那么美,不由惊叹大自然的奇妙.还有那么多真的动物的标本,老虎.狮子,熊,猴子,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