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战犯实录

日本战犯实录

日本战犯实录
日本战犯实录

以下笔供来自国家档案局网站

铃木启久笔供内容提要(中文)

据铃木启久1954年7月笔供,他1890年生于日本福岛县,1934年到中国东北参加侵华战争,任步兵第28联队长辅佐,1945年4月任陆军中将,第117师团长。同年8月31日在吉林被俘。

重要罪行有:

1934年6月前后,在锦州“杀害了2名中国农民”。

1935年3月上旬前后,援助高木大佐“于上板城附近烧掉了两个共有300户的村庄,并杀害了很多中国人民”。

1940年9月,在安徽宣城作战中,对躲在屋内的约50名抗日军人“以毒瓦斯将其全部惨杀了”。

1941年在安徽巢县设置慰安所,并诱拐了20名“中国妇女及朝鲜妇女做为慰安妇”。

1941年11月,在河北枣强攻击八路军,“杀害了10人,并烧毁约有600户两个村庄,同时屠杀了100名中国农民”。

1941年12月,“强制居于长城线附近2公里以内的”“居民迁移,使之成为无人区”。

1942年1月,在唐山一带命令田浦大佐“扫荡,烧毁了约有800户的房屋,并屠杀了1千名中国的农民”。

1942年4月,在河北丰润田官营“大力的虐杀了八路军,在鲁家峪攻击洞穴时使用毒瓦斯惨杀了八路军干部以下约一百人,”又将“逃至鲁家峪附近村庄避难的235名中国农民用野蛮的办法惨杀了(将其中的妊妇剖腹了),烧毁房屋约800户,将往玉田送交的俘虏中杀害了5人,强奸妇女达百名之多”。

1942年7月,在丰润将“民房烧毁了500户,惨杀了约100名中国农民”。

1942年9—12月,为把迁安、遵化等地“变为无人地带,即强制该区的居民全部迁移。”“在该地区烧毁的房屋达一万户以上,强迫搬走的人民达数万以上,被惨杀者也甚多。”

1942年10月,“对滦县潘家戴庄1280名的农民采取了枪杀、刺杀、斩杀及活埋等野蛮办法进行了集体屠杀,并烧毁了全村800户的房屋”。

1942年,命令日军盘踞地区“皆设有慰安所,并引诱约60名的中国妇女任慰安妇”。

1944年5月,在河南新乡“向抗日军游击队进行攻击并将其杀害约10人,同时将战场附近的村庄烧毁约300户,杀害约100名的中国农民”。

1944年7月,在河南封丘“杀害了约40名的抗日军游击队,并在其附近烧毁了一个约有400户的村庄,杀害了约100名的中国农民”。

1944年8月,向河南怀庆抗日军队“进行攻击,并杀害约10人,将农民的房屋烧掉了约400户,虐杀了约30名的中国人民”。

1944年11月,“我命令步兵部队侵略林县南部地区后,在撤出该地区之同时,由防疫给水班在三、四个村庄散布霍乱菌,因此后来我接到…在林县内有100名以上的中国人民患霍乱病,死亡人数也很多?的报告”。之后,又在长路县某村“将该村约300户的房屋烧毁,并将该村的660名中国农民以极野蛮的办法虐杀了,即枪杀、刺杀、烧杀等极惨暴的方法” 。“另外,在此侵略中,我的部下又共杀害了30名俘虏”。

“我为了试验以空气注射杀人的方法,于1945年春在怀庆的师团野战病院命令“进行试验,即给予当时住院的1名中国伪县警备队员极高的代价进行了试验”。

1945年春,在怀庆一村庄“将该村庄的农民杀害了约500人,将全村600户房屋烧掉了”。

1945年春前后,将焦作“附近村庄烧毁了约400户房屋,惨杀约100名中国农民”。

1945年,在“蟠居地区命令设立所谓慰安所,并引诱约60名的中国妇女和朝鲜妇女任慰安妇”。

1945年7月,中旬“在醴泉进行了侵略,惨杀了约40名中国人民”。

“在侵略中国期间”,“只我个人的记忆即杀害了5470名中国人民,烧毁和破坏中国人民的房屋18229户,其实际数字很(可)能还多”。

笔供英文内容提要(Abstract of the Written Confessions in English)

Suzuki Keiku(铃木启久)

According to the written confession of Suzuki Keikuin July 1954, he was born in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in 1890 and went to northeast China in 1934 to join the 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serving as assistant commander of the 28th Infantry Regiment. In April 1945, he became lieutenant general and commander of the 117th Division. He was captured in Jilin on 31August 1945.

Major offences:

Around June 1934: “killed two Chinese peasants” in Jinzhou;

Around early March 1935: assisted Colonel Takagi in “burning down two villages with a total of 300 households near Shangban City and killing many Chinese people”;

September 1940: “used poison gas to brutally kill all” of the 50 or so anti-Japanese soldiers hidden indoor in a battle in Xuancheng, Anhui;

1941: set up a comfort station in Chaoxian County, Anhui and abducted 20 “Chinese and Korean women as comfort women”;

November 1941: in an attack on the Eighth Route Army in Zaoqiang, Hebei, “killed 10 soldiers, burned down two villages with around 600 households, and also slaughtered 100 Chinese peasants”;

December 1941: “forced inhabitants” “in the area within 2 kilometers of the Great Wall” “to relocate and made the area a depopulated zone”;

January 1942: ordered Colonel Taisuke to “burn down the houses of about 800 households and slaughter 1,000 Chinese peasants in a mop-up operation” in Tangshan area;

April 1942: in Tiang uanying, Fengrun, Hebei, “brutally killed soldiers of the Eighth Route Army and used poison gas in an attack to murder about 100 cadres and soldiers of the Eighth Route Army in the caves in Lujiayu” and “cruelly killed 235 Chinese peasants seeking refuge i n a village near Lujiayu (cutting open the bellies of pregnant women among them), burned down houses of about 800 households, killed 5captives to be delivered to Yutian, and raped as many

as100 women”;

July 1942: in Fengrun, “burned down civilian houses of around 500 households and brutally killed about 100 Chinese peasants”;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1942: in order to “create depopulated zones, i.e. to force all the residents to move out” of regions including Qian?an and Zunhua, “burned down the house s of over 10,000 households in those regions, forced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to relocate and also massacred many people”;

October 1942: “murdered 1,280 peasants in Daizhuang Village, Panjia, Luanxian County in such cruel ways like shooting, bayoneting, slashing and burying alive, and burned down the houses of all 800 households in the village”;

1942: ordered “to set up comfort stations in all” regions where Japanese troops were stationed and “to lure about 60 Chinese women to serve as comfort women”;

May 1944: in Xinxiang, Henan, “attacked anti-Japanese guerrilla forces and killed around 10 of their soldiers, burned down about 300 houses in villages close to the battlefield, and killed about 100 Chinese peasants”;

July 1944: in Fengqiu, Henan, “killed about 40 soldiers of the anti-Japanese guerrilla forces, burned down a neighboring village of about 400 households, and killed about 100 Chinese peasants”;

August 1944: “attacked and killed about 10 soldiers” of the anti-Japanese troops in Huaiqing, Henan, “burned down farmhouses of about 400 households, and brutally killed some 30 Chinese people”;

November 1944: “I ordered the infantry to invade the southern part of Linxian County, and, when the troops were pulling out of the region, I ordered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Water Supply Squad to spread cholera virus in three or four villages. Afterwards, I received a report saying that …more than 100 Chinese people in Linxian were infected with cholera, and the death toll was also high?”; after this, in a village in Changlu County, “burned down the houses of around 300 households and killed 660 Chinese peasants of the village in extremely brutal ways like shooting, bayoneting and burning”; “Also during this attack, 30 captives were killed by soldier s under my command.”;

“In order to test the method of killing people with air injection, I ordered in spring 1945 the division field hospital in Huaiqing to “conduct an experiment, which is to test it on a hospitalized Chinese soldier of the Puppet Count y Guards with an extremely high price”;

Spring 1945: “killed about 500 peasants and burned down the houses of all the 600 households” in a village in Huaiqing;

Around spring 1945: “burned down the houses of around 400 households in villages” near Jiaoz uo, and “brutally killed some 100 Chinese peasants”;

1945: “ordered to set up comfort stations in the regions occupied by the Japanese troops, and lured about 60 Chinese and Korean women to serve as comfort women”;

Mid-July 1945: “invaded Liquan, and slaughtered about 40 Chinese people”;

“During th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and “based on my memory alone, 5,470 Chinese people were killed, and the houses of 18,229 Chinese households were burned down or damaged. The actual number (may) be much higher.”

日本甲级战犯通缉令之本庄繁

战犯姓名:本庄繁 战犯简介:本庄繁(ほんじょうしげる1876.5.10—1945.11.20),日本兵库县人,陆军大将(1933.4),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侵占东三省的关东军司令。二·二六事件时因替叛军说情而被昭和天皇解除职务。日本战败时作为甲级战犯嫌疑而自杀。 战争罪行: 1、制造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冯玉祥组成国民联军,与张作霖的军队在平津一带不断作战。奉系军队属下的渤海舰队企图掩护陆军在天津登陆,被国民联军击退,此时本庄正在任在日本驻华武官期间。张作霖想到了本庄繁,两人一拍即合。当晚,本庄繁急电日本参谋本部,请求日本军舰掩护奉系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狡猾的日本人感到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很快给予回复,表示全力支持。他请求日军派遣军舰,联合张作霖的军舰驶抵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阵地。被击溃后,日本政府以国民军击伤日本军舰为借口,纠合美、英等八国列强,向中国北洋军阀执政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于是就有大沽口事件的爆发。本庄繁一手制造了" 大沽口事件" 。他由此受到军部首脑的赏识,很快就昭和2年(1927年)3月,晋级为陆军中将,此时他还不到51岁,1928年2月被任命为第十师团长。 2、九一八事变 本庄繁1931年8月1日任第9任关东军司令官,接替菱刈隆。当天,本庄繁与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石原莞尔中佐等人拜谒了天皇。8月15日,本庄繁在东京与前任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进行交接后,便前往设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9月2日至5日,关东军还加紧进行了针对偷袭沈阳城的一系列军事演习。9月18日,满洲事件爆发,这个事变,做计划的其实是关东军参谋坂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作为司令官的本庄虽然也叫嚣占领,可是没有证据说明他知道这个计划,之前一直蒙在鼓里。直到事变发生,关东军开始进攻北大

日本甲级战犯通缉令之近卫文麿

战犯姓名:近卫文麿 战犯简介:近卫文麿(近卫文麿/このえふみまろKonoe Fumimaro,1891年10月12日-1945年12月16日),日本第34、38、39任首相,日本侵华祸首之一,法西斯主义的首要推行者。幕末公卿近卫忠熙曾孙,明治时期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长子。 近卫文麿出生在门庭仅次于天皇家的日本豪族家庭。191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1937年至1939年,1940年至1941年,1941年三次出任日本首相。任内发起建立直接辅助天皇的政治组织大政翼赞会,实行严密的法西斯主义统治。对外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在4年里积极扩大侵华战争,曾向蒋介石提出向日本投降的苛刻条件,发表臭名昭著的“近卫声明”,同时与德、意签订《三国轴心协定》,并扩大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亚洲各国的侵略。 近卫辞职后,仍作为政府重臣参与制定重大国策。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麦克阿瑟传讯逼迫下,畏罪服毒自杀。时年五十四岁。 战争罪行: 1、卢沟桥事变 仅仅一个多月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就发生了。近卫在手记中觉得“我方有点可疑”。由于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石原莞尔和陆军省柴山兼四郎为代表的慎重派的活动,近卫内阁也在9日内阁会议上确定了不扩大事态的处理方针。但是在陆相杉山元已经参谋本部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和第三课长武藤章的要求下,内阁于11日再次召开会议,决定向华北增派关东军两个师团,驻朝鲜陆军一个师团,从日本再派两个师团。当时对此执慎重论的只有米内光政海相一个人。 当天晚上近卫在首相官邸召集政界、财界、评论界人士吹风,将这次事件定名这“北支事件”,表明了处理此事件的强硬姿态,要求在座各位予以合作。第二天大藏相贺屋兴宣和内相马场瑛一纷纷在报纸上发表谈话,鼓吹对华强硬。有讽刺意义的是,当时在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正与第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签订停战协定。这种增兵的强硬态度必然引

二战后的美日关系

论文名称:二战后美日关系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专业名称教育硕士(历史) 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研究生姓名龙本宁 学号Z11420209001 任课教师周倩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二战后美日关系 摘要:战后,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变为扶植。美国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亚洲基地,日本也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把国家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接受了“美主日从”的美日同盟,确立了“以美日关系为基石”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在冷战中发挥了反苏反共的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演变,并出现日益强化的趋势。 关键词:崛起美日同盟战略转型 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政府决定独占日本,其基本目标是防范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为此,美国政府对日本采取以“打击和限制”为主的政策,力图通过民族化、非军事化、发展和平经济把日本改造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随着美苏冷战的不断加剧,美国迅速调整对日政策,放弃打击和限制改为支持和扶植,并开始把战略重点从中国转向日本,把日本纳入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防线之中。日本出于对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判断和“只有务实的民族主义、没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以牺牲部分国家主权为代价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与美国结盟的政策。在随后的冷战岁月中,美国逐步把日本建设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军事支柱,美日同盟就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日本则成为美国对亚洲大陆实施遏制的冷战前沿。与此同时,日本审时度势接受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奉行对美“一边倒”的外交路线,美日同盟的建立为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演变,并出现日益强化的趋势。美日同盟的调整对东亚安全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它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衡作用,有利于防止东亚地区危机的爆发。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强大,中国必将成为东亚地区安全秩序建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美日同盟便是遏制和防范中国的有效战略武器。美日合作领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区域走向全球化,美日同盟走向强化。 一、日本的崛起 (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我想都应应该看看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各1名法官组成,共11名;11国又各派检察官1人。澳大利亚法官W·F·韦布任庭长,美国律师J.基南任检察长。 事件回溯 历史 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1946年1月19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1945年12月16—26的莫斯科会议规定,发表了特别通告,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同时颁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其内容与英、美、苏、法4国在伦敦签署的《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基本相同。中国委派法学家梅汝璈为法官。由11国检察官组成的委员会于1946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起诉书。被告28人,除松冈洋右等3人已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外,实际受审25人。起诉书控告被告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审讯自1946年5月3日开始。1948年11月12日法庭宣布判处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绞刑,木户幸一等16人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判处20年徒刑,重光葵判处7年徒刑。7人绞刑于1948年12月23日在东京巢鸭监狱执行。绞刑于1948年12月22日执行。自1950年起美国不顾世界舆论的反对,将判刑的首要战犯陆续释放出狱。这次审判并不能代表所有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意志。但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者列为甲级战犯,是对国际法战犯概念的重大发展。 此次审判有以下论定

北陵电影院 日本战犯曾在这里受到正义的审判

北陵电影院日本战犯曾在这里受到正义的审判 邱宏 众所周知,皇姑区黑龙江街有座“北陵电影院”。然而,人们未必知道,59年前,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们,曾在这里接受了正义的审判。这是中国人民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在中国的土地上,不受任何外来干扰审判外国侵略者。请看—— 北陵电影院辟为“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 “特别军事法庭”沈阳法庭庭审复原

1956年,“特别军事法庭”全体工作人员 8名日本战犯在沈阳法庭受审北陵影院“特别军事法庭”主审法庭 “北陵电影院”始建于1954年,起初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俱乐部;1955年,更名为“利群电影院分院”;由于该影院邻近昭陵(北陵),1957年,更名为“北陵电影院”。如今,北陵电影院已辟为“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 史料记载,1953年11月,中央便开始拟订处理在押日本战犯方案。截至1956年审判之前,在押日本战犯共计1062名。 当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这些战犯的罪行比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要轻一些。对这1000多名战犯,我们不需一一审判,但要把他们所犯的所有罪行都搞清楚。

侦讯结束后,将罪行重大的予以起诉审判,多数战犯还是要释放的。对起诉审判的战犯,也只判有期徒刑,不判死刑。” 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犯罪分子的决定》,195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成立,于当年6月9日至7月20日,分别在太原、沈阳开庭,审判了45名日本战犯。其中,设在北陵电影院的沈阳法庭为主审地,审判了侵华日军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长官”武部六藏等36名日本战犯。 开庭审判八名日本战犯法庭受审 1956年6月9日,设在北陵电影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威严肃穆。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沈阳各界群众代表,中外记者等到庭旁听。旁听区域座无虚席。 8时30分,随着一声“全体起立!”,审判长袁光将军,一身戎装,神色凛然地步入审判大厅,登上审判台落座。在审判台上落座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朱耀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审判庭审判员王许生、牛步东、张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徐有声、郝绍安、殷建中、张向前、杨显之等。 审判长袁光将军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现在开庭!” 侵华日军中将师团长藤田茂、铃木启久、佐佐真之助;侵华日军少将旅团长上坂胜、长岛勤、船木健次郎;侵华日军中佐情报主任鹈野晋太郎;少佐支队长榊原秀夫等8名被告,被带上法庭。 审判长袁光将军通知被告:“在庭审过程中,你们有权向证人和鉴定人发问。除辩护人为你们辩护外,你们还可以自己辩护。你们还有最后陈述的权利。”“是!”8名被告齐声而胆怯无力地回答。 审判长袁光将军通知证人:“本特别军事法庭通知你们来作证,你们要知道什么说什么。如果说假话,要负刑事责任。你们听明白了没有?”全体证人在“具结书”上签名。审判长袁光将军又告知全体翻译人员:“你们在庭审过程中,必须如实翻译。如果故意做错误翻译,要负刑事责任。”全体翻译人员一一签字具结。 起诉指控日本战犯罪行罄竹难书 之后,审判长袁光将军提请国家公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首席检察员、军法少校王之平,宣读《起诉书》;并要求翻译同时播送《起诉书》日语译文。 《起诉书》指控8名被告罄竹难书的法西斯暴行:有的命令所属部队残杀和平居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惨案;有的命令部属大量掠夺和平居民的粮食、财物,烧毁居民房屋;有的命令所属部队杀害我被俘人员、伤员;有的命令部下把我无辜人民作为训练新兵刺杀的“活靶”,或作为战场上的“扫雷工具”;有的对我和平居民施放毒气,纵容部下强奸或集体轮奸妇女;有的用我国人民试验细菌武器效能,从事细菌战准备活动。 《起诉书》中,有920人的血泪控诉;266人检举;836人的证词。宣读《起诉书》过程中,旁听区域不时传出此起彼伏的啜泣声。 群情激奋日本战犯下跪求饶谢罪 1956年6月9日下午,“特别军事法庭”开始进行“法庭调查”。第一个被传讯的,是这次审判的“一号要犯”、侵华日军一一七师团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 法庭列举了铃木启久的“八大罪行”:一、在河北省遵化县鲁家峪乡杀人、放火、强奸; 二、在河北省滦县潘家戴庄杀害居民、掠夺粮食和财产;三、在长城附近广阔地方建立“无人区”;四、在河北省遵化县刘备寨村杀害居民、掠夺牛马;五、在河北省遵化县东新庄杀人、放火、掠夺;六、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家峪村杀人、放火、掠夺;七、在河北省长垣县小渠村集体屠杀村民;八、战败后,在吉林省白城子炸毁火车站、医院、桥梁、仓库等。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南开大学政治学系徐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不久,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表明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对日政策是非军国主义化和民主化,并陆续采取了诸如解散日本军队、逮捕战犯、剥夺军国主义头目和职业军人的公职、整肃一批极右政界人物、恢复日本共产党合法地位、解散财阀、实行土地改革、制定新宪法,推进民主化等一系列措施。然而,随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国际形势的骤变,美国对日政策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遏制转为扶植,培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重新武装日本,使其成为美国反共战略的急先锋和亚洲的盟友。 具体的说,促使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战后,随着共同敌人的消失,美苏这两个主要的战时盟国开始反目,分歧和矛盾日益突出,美苏冷战日趋表面化。日本处于两大势力圈的交点,战略地位重要,又是亚洲唯一可以执行美国冷战政策的国家。 其二,蒋介石政权的垮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美国以中国为基地称霸亚洲的迷梦,这就促成了美国与日本结盟的趋向。美国政治家乔治·凯南曾发表一段名言:“面对一个真正友好的日本和一个有名无实的敌对的中国,我们美国人会感到相当安全,但一个有名无实的友好的中国和一个真正敌对的日本对我们的威胁,已为太平洋战争所证实;一个敌对的中国和一个敌对的日本更糟。然而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大部分胜利必然增强对日本共产主义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获得成功,那我们面临的日本将显然是一个敌对的日本。”这一观点对美国政府制定对日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必不可少的伙伴。 其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认为,日本“对于今后远东可能发生的新的极权主义的威胁,可以发挥防波堤的作用”。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必然要把日本变为自己的“亚洲兵工厂”和反共盟友。 基于以上原因,美国重新调整部署了对日的经济、政治、军事政策,而这一系列的转变对日本的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上,美国实行了从限制转为扶植的政策。主要表现在:第一,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1947年1月和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将拆迁的工业设备减到原方案的30%。到了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了日本的一切赔偿。这样,日本的850个军需工业和其他主要工业部门的大企业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使日本的军事工业基础根本没有受到损伤。第二,撤消了解散日本大企业的大部分指令。1946年,为控制日本经济,美国占领当局曾在日本进行了经济民主化的改革,解散财阀,分割大企业。但到1947年末和1948年初,随着美国政策的改变,日本一些企业又重新集结,大垄断企业得以复活。第三,美国增加了对日本的经济援助。在1945年到1951年占领期间,美国政府向日本提供的经济援助高达21.28亿美元,占同一时期日本进口总额的38%。这些资金主要被用于煤炭、钢铁、电力等基础工业部门,对日本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的作用。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首先在距离朝鲜战场最近的日本大量采购军需物资,以现款直接向日本订货和使用日本廉价劳务,这被称作“特需”。从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日本获得的特需收入累计达23.8

日本甲级战犯通缉令之德富苏峰

战犯姓名:德富苏峰 战犯简介:德富苏峰(とくとみそほう、文久3年1月25日(1863年3月14日)昭和32年(1957年)11月2日,本名德富猪一郎,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记者、历史学家和评论家,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在其去世后接过其手中接力棒,鼓吹极具侵略性的皇室中心主义,他经历幕末、明治、大正、昭和时期,活了近一世纪,于1887 年前后登上论坛直到1957 年病逝笔耕70 余载,且始终处于舆论界的核心地位,其地位几乎与皇室、首相、军部等同。他是日本右翼思想家典型,其思想是近代日本思想史的折射,当今日本右翼思潮和政界的思维与其思想一脉相承。 战后,德富苏峰由国际军事法庭判为甲级战犯,1945年12月2日逮捕。 战争罪行:梁启超提倡“文界革命”时相当称道德富苏峰,借鉴了德富把欧文引进日文的作法,称自己为“中国的德富苏峰”,但是德富苏峰本人认为梁启超更有才华,应该是他被称为“日本的梁启超”更为妥当。他的思想大致以甲午战争为界。在这之前,曾创立“民友社”这一政治及社会团体,创办《国民之友》杂志,提倡平民主义,反对藩阀政治,有一定积极意义;在这之后,急速地转变立场,成为狂热地鼓吹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者。狂热的天皇主义者和大日本膨胀论者,从“征清”到后来的侵华,信仰日本应该“海外雄飞”的他,作为当时日本相当知名的评论人、杂志编辑和记者,一直是战争的舆论制造人。 他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的1893年,发表了《大日本》一文,强调日本要有自己“自主的外交”,日本要寻找“扩张日本的途径”,稍后又在《海国人民的思想》一文中提出了“国民扩张”的设想;他在1892年出版的《吉田松阴》一书中,为幕末时期日本的对外侵略理论的先行者吉田松阴树碑立传,认为吉田松阴“实是膨胀的帝国主义的先驱者”。德富苏峰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出版了二百余种书,其中,《大日本膨胀论》是德富苏峰对外扩张及侵华理论的代表作。这本小册子中的五篇内容相关的文章,均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在《国民之友》杂志发表,到1894年12月结集出版,书中的五篇文章分别是《日本国民的膨胀性》、《好机会》、《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战争和国民》、《战胜余言》。在这本小书中,德富苏峰系统地提出并论述了他的“大日本膨胀论”。除了大量地著书以外,德富苏峰还在几十年中,

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

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中共权威人士(原话如此)于1948年12月25日对新华社记者提到了关于头等战犯的问题,并且提供了一份包括43人的初步名单。这43名头等战犯是: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白崇禧、何应钦、顾祝同、陈果夫、陈立夫、孔祥熙、宋子文、张群、翁文灏、孙科、吴铁城、王云五、戴传贤、吴鼎昌、熊式辉、张厉生、朱家骅、王世杰,顾维钧、宋美龄、吴国桢、刘峙、程潜、李岳、卫立煌、余汉谋、胡宗南、傅作义、阎锡山、周至柔、王叔铭、桂永清、杜聿明、汤恩伯、孙立人、马鸿达、马步芳、陶希圣、曾琦、张君劢。这个权威人士说“(这43名头等战犯)是罪大恶极,国人皆曰可杀者”。这篇报道登载在两天后的人民日报上。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虏,他也是这43名头等战犯中被俘获的第一人。 国民党战犯的称谓在官方文告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947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的“七七”纪念日对时局口号中,该文告提到“……惩办一切破坏停战协定发动反革命内战及在战争中残杀人民的战争罪犯,缉拿这些罪犯交人民法厅审判……”,10月10日,当时中共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双十节宣言),宣布了解放军的政策,其中提到“逮捕、审判与惩办以蒋介石为首的内战罪犯……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及陈立夫兄弟等四大家族及其他首要战犯的财产,没收官僚资本……”,这个宣言已经初步的确定了头等战犯的名单,之后1948年11月1日再次发布文告,提出了战犯的构成条件。 国民党战犯这个称呼在中共的正式文告中出现之后的大约两年的时间内,各种报道均可见在人名前冠以战犯的用法,例如1949年1月12日,人民日报有一篇报道,标题为“战犯傅作义作恶益甚在平津杀人又放火决心大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期还有一种在姓和名之间加“匪”字来称呼国民党军政要员,例如前面的提到的那篇报道正文中便用“傅匪作义”的称呼。

2019智慧树在历史的坐标上解析日本第八章答案

1 【单选题】 (2分)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发表时,日本首相是___。 A 币原喜重郎 B 铃木贯太郎 C 东久迩念彦 D 吉田茂 正确 本题总得分:2分 发表于_____的回忆录《“人间宣言”的内外》,披露了日本欲保留天皇神性的细节。 A 《周刊现代》 B 《周刊文春》 C 《朝日周刊》 D 《文艺春秋》 正确 本题总得分:2分 “鼓励建立工会”是麦克阿瑟指令币原首相进行的“________”之一。 A 四大改革

B 五大改革 C 三大改革 D 六大改革 正确 本题总得分:2分 在“东京审判”中被判有期徒刑的两名甲级战犯,一名是重光葵,另一名是_______。 A 小矶国昭 B 梅津美治郎 C 永野修身 D 东乡茂德 正确 本题总得分:2分 “倾斜生产方式”是_________在《挽救日本经济败局之路》中提出的。 A 中山伊志郎 B 有泽广巳 C 都留重人

D J.阿贝格伦 正确 本题总得分:2分 “日本船只的9/10都已沉没或不能行动……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日本的崩溃实在是早已成为定局。”这番话是谁说的? A 罗斯福 B 格罗夫斯 C 艾森豪威尔 D 丘吉尔 正确 本题总得分:2分 “使天皇免受审判是盟国的政治决定。”这句话是谁说的? A 季南 B 罗斯福 C 丘吉尔 D 卫勃 正确 本题总得分:2分

根据苏联要求,东京审判将重光葵和___________也列为被告。 A 南次郎 B 木村兵太郎 C 板垣征四郎 D 梅津美治郎 正确 本题总得分:2分 由15个国家签署的__________明确规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多选) A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约》 B 《巴黎非战公约》 C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条例》 D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条例》 正确 本题总得分:2分 根据视频内容,上世纪90年代初,指出理解“日本式经营”,是理解日本经济何以高速增长的关键的,是_________。

二战后美国改造日本的一系列措施

[导读]战后日本最终形成了依存于美国的结构。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种美国实施的课业,可以说成功地规训了日本。民主主义、经济的繁荣、军事力量的抑制,这些成为美日两国异口同声赞叹的成就。 1945年8月30日,美国军用飞机抵达东京近郊的厚木机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踏上日本土地,“仿佛是二十世纪的拿破仑皇帝一般”。美日关系的故事情节从这一刻起发生转折: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开始上演一出包含着温情、理解与敬意的交流剧目。美国精英对日本国民的柔顺感觉讶异,而日本人对美国的宽宏大量则感恩戴德。此后,双方结成“美日同盟”。这是否皆大欢喜?由于美日同盟的性质已然超乎人们的一般理解,人们对其本质及意义缺乏准确的把捉。这本《战后日本的美国软实力》(《戦後日本におけるアメリカのソフト?パワー》)就给读者这样的印象;不过,它为我们洞察这种同盟关系的本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历史素材。 这是一部讨论二战后美国如何实施对日文化政策的著作。作者京都大学教授、日美外交史专家松田武基于新近解密的档案资料,详细描述了占领军司令部、美国国务院、民间财团、日本学术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动过程。这些互动均指向一个冠冕堂皇的目标:促进美日文化交流。在作者历史学的解剖刀下,(美国与日本)政府-财团-大学三个组织的“共生关系”得到了展现;标题中的“美国软实力”正是对这种关系的另一种表达。一般而言,在硬实力的背景下,软实力要发挥作用,还需依赖两个条件:一是学术界对对象国进行过长期研究,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二是政策制定者对这些知识的运用。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制定者最大限度地使用了美国的日本研究成果,从而卓有成效地发挥了其软实力。 作者于是得出结论说,日本已经完全陷入了美国软实力的控制中,“在精神上与心理上形成了对美国永久性的半依存结构”。这句话并非耸人听闻,因为“在精神上与心理上”这个限定性描述性命攸关。这个结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对美国对日政策成功的赞歌,还是对日本国民的命运与生存状况敲响的警钟?思考如果驻足在“民族国家”层面上,我们将无法获得关于“美日同盟”的本质认识。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视野:这里所言的战后美日关系,对于世界史、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

日本甲级战犯被处绞刑照曝光!

日本甲級戰犯被處絞刑照曝光! 圖為:被判處絞刑的日本戰犯土肥原賢二。 土肥原賢二被稱為“中國通”,擅長于特務工作。曾參與策劃、製造皇姑屯炸死張作霖事件和九一八事變。最有名的“傑作”是劫持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前往東北,組織偽滿洲國。參與策劃所謂的華北自治運動。1935年6月迫使國民黨當局簽訂《秦土協定》並在同年底策劃製造冀東事變,組織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可以說,日本每一次侵華行動,都有他的策劃和參與。1944年春出任駐新加坡日軍第7方面軍司令官。日本戰敗投降後,被指控犯有對中、美、英發動侵略戰爭等10項罪行,被送上了絞刑架。

圖為:被判處絞刑的日本戰犯木村兵太郎。 木村兵太郎被冠以“緬甸屠夫”的惡名。1939年以前,木村兵太郎是日本的炮兵專家,以提高日本的大炮殺傷為己任。1939年3月,他被任命為第32師團長,晉升為中將。隨後被派到中國山東對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命令士兵屠殺手無寸鐵的民眾,犯下了累累罪行。1940年10月,被調任關東軍參謀長,專事討伐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1944年8月30日,被調任駐緬甸方面軍司令官。在與中國遠征軍作戰中,他所率的日軍損失大半。他將失敗遷怒於當地民眾,一手製造了仰光大屠殺血案,並因此得到“緬甸屠夫”的惡名。日本戰敗後,他在仰光舉行的盟軍受降儀式上放下了屠刀,立即作為甲級戰犯押送回日本。後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是七名甲級戰犯中最後一個被絞死的“屠夫”。

圖為:被判處絞刑的日本戰犯廣田弘毅。 廣田弘毅1933年任外務大臣,10月發表了企圖吞併中國,將中國置於日本控制下的“廣田三原則”。1936年出任內閣總理,1937年初參與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的決策,是發動對華全面侵略戰爭的主謀之一。由於其罪行嚴重,是被判處絞刑的7名甲級戰犯中唯一的文官。

枪决日本战犯

枪决日本战犯【20P】 转载网络 『1 』 枪决日本战犯 日本投降后,中国在一些主要城市设立军事法庭,对2357名日本乙、丙级战犯进行审判。审判的结果是149名战犯被处以死刑,145名战犯执行死刑。图为1947年6月11日,南京雨花台刑场,日军战犯松本洁伏刑时,行刑士兵向其头部开枪的场景。

『2 』 1946年2月15日,中国政府正式成立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任命石美瑜为庭长。图为1946年12月31日,南京雨花台刑场,日军战犯鹤丸光吉被枪决的瞬间。鹤丸光吉为 较早遭到枪决的日军战犯,罪名为虐杀无辜的平民百姓。

『3 』 上海军事法庭1946年4月开庭审判,共审判日本战犯116人,其中判处死刑14人。图为1947年6月17日,在上海军事法庭被判死刑的侵华日军江阴宪兵队军曹下田次郎和常 熟宪兵队队长米村春喜,在游街示众后被押赴刑场。

『4 』 南京军事法庭1946年6月开庭审判,判处南京大屠杀战犯谷寿夫、酒井隆、田中军吉、向井敏明、野田岩等战犯死刑,他们都是在南京雨花台刑场被执行死刑。图为1947年3月10日,南京军事法庭在南京黄浦路口的励志社大礼堂第三次对原日军第六团长谷寿夫开 庭。

『5 』 1947年4月26日上午,谷寿夫最后一次受审。检察官交给他3封家书,给予纸笔,让其复信。谷寿夫回完信后,写下了给妻子的最后遗言:“身葬异域,魂返清乡。”图为1947年 4月26日,谷寿夫在临刑前写家书。

『6 』 行刑前,谷寿夫剪下自己十个指头的指甲和三束头发,装在用白手帕做成的小袋子里,并写下绝命诗:“樱花开时我丧命,痛留妻室哭夫君。愿献此身化淤泥,中国不再恨日本。”之后,谷寿夫被押往南京雨花台刑场,很多人前来围观。谷寿夫一枪毙命。图为谷寿夫被押往刑场 途中。

日本战犯鹿毛繁太简介

日本战犯鹿毛繁太简介 鹿毛繁太,1899年生于日本福冈县。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曾任伪满洲国奉天省柳河县警务科首席指导官、锦州市警察局警务科长等职。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日本战犯鹿毛繁太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在中国建立了日伪满洲政府。抗战胜利后,这些满洲日本军亲自承认了所犯罪行。其中战犯鹿毛繁太在1954年对他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他是日伪军政府中诸多战犯中的一个代表。鹿毛繁太简介具体情况如下。 他于1899年在日本福冈县出生.日本侵华殖民期间,他担任了日本伪满洲国奉天省柳河县的警务科首席指挥官一职。同时鹿毛繁太还是锦州市警察局警务科长。这是鹿毛繁太简介中他担任职位的部分。从1936年开始,他在柳河县迫害六千五百多户中国居民,强行让他们搬出,制造战争无人区。在最初的时候提出制作无人区迫害人数为两千五百户左右,后1954年供词中更改为六千五百户。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杀害了八名中国居民,理由是不得进入无人区。同时他和他的部下在柳河县等地区抓捕了多名抗日人员,并杀害了几十名抗日人员,诱捕上百名抗日游击队员。1937年在柳河县日本守备大队将抓捕的五六个抗日人员杀害,同时亲手砍死了其中一人。抗日战争结束,日军投降,鹿毛繁太作为战犯被抓。 1954年8月开始交代所犯罪行并写下笔供。鹿毛繁太作为日军

被判刑的四十五名战犯中的第三十三名战犯。鹿毛繁太简介中的罪行在近年国家档案局在网站予以公布。 鹿毛繁太罪行鹿毛繁太在日本侵略中国战败投降后,于1954年叙述的笔供里承认了他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他是日本人,曾在日伪满洲国奉天省柳河县担任警务指导官和锦州市警务科长等职位。鹿毛繁太的罪行主要是1936年到1937年间在柳河县逮捕杀害抗日人员,并且在柳河县强行驱赶平民制作无人区。 鹿毛繁太罪行之一,就是他领导的部下直接参与了捕杀游击队员的任务。1936年到1937年,他领导的部下抓捕了抗日人员总共85名,他以前的部下薛庆云在被捕后检举鹿毛繁太杀害了30名抗日人员。鹿毛繁太在这些抗日人员中犯下了无数条命案。在日本守备队院内杀死了六名抗日人员,在柳河镇西门外又杀害六名。鹿毛繁太亲自拿到砍死一名抗日人员。另外有五十多名被逮捕抗日人员被他送往了检察厅,有十个人被处死,另外四十个被判长期或者无期徒刑。其中五个抗日人员被鹿毛繁太部下严刑虐待而死。另外他的部下宪兵长岛在他的亲自指挥配合下,也逮捕了六十五名左右的游击队员。最后一次的逮捕中全部杀害了其中的二十名抗日人员,杀害命令是鹿毛繁太亲自同意的。 鹿毛繁太罪行另一部分主要是在柳河县制作无人区。他强行将当地六七五百多户居民移出柳河县,使这个区域成为战争无人区。在制造无人区的过程中又杀害了中国居民八名,在抗战胜利后,他对所犯罪行全数供认。

东京审判《判决书》每页都是现实警世钟

东京审判《判决书》每页都是现实警世钟 今年是东京审判宣判65周年。1948年11月4日至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韦勃宣读了法庭判决。《判决书》不仅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作出罪状认定和量刑,而且用很大篇幅阐述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发展、膨胀的过程,今天重读仍深受震动! 根据《判决书》,可把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作为”梳理如下: 一曰“造神”。 1920年前后以甲级战犯大川周明为代表的“理论家”,大肆鼓吹“八纮一宇”和“皇道”的原则,为扩张领土寻找依据。 “八纮一宇”出自中国古书,“皇道”就是“天皇之道”,他们解释为“把世界置于天皇一人统治之下”。 大川曾出版一书,狂妄声称日本是大地最初成立的国家,统治万国国民是日本的天命,并预言1925年前后东西方将发生战争。 另一名狂热鼓吹者是甲级战犯桥本欣五郎。他还是个阴谋实干家,他建立的“樱会”,就是一个中佐以下现役军官的激进组织。《判决书》判定“他是建立阴谋的首谋者”,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正是这种带有邪教色彩的“造神”蛊惑,煽动了狂热的狭隘民族情绪,产生了自杀“神风队”这类怪胎。 二曰“滋事”。 1930年前后,激进分子还是以中下军官为主。他们阴谋制造事端,造成既成事实,从而逼军部高层和政府就范。 东京审判中日本战犯的罪行自1928年始,原因就是谋杀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 《判决书》指出:“一个日军大尉在地雷周围埋伏兵士,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的列车到达那里时地雷爆炸,日军向张作霖卫队开火。”当时田中义一首相并不知情,向天皇报告后准备将责任者交付军法会审,但在陆军部干预下,不了了之。此次滋事成功助长了军国主义者的气焰。1929年7月1日田中内阁被迫辞职。 不久,军国主义者再度滋事,包括1931年7月1日的“万宝山事件”,1931年7月17日的“中村事件”,特别是1931年9月18日的“沈阳事变”。被判绞刑的甲级战犯板垣征四郎当时仅是一名陆军大佐,《判决书》第五章详细叙述了他和石原莞尔以及大川周明、桥本欣五郎等人阴谋策划的始末,认定:“大量可靠证据表明,‘沈阳事变’是由参谋本部将校、关东军将校、樱会

日本甲级战犯通缉令之永野修身

战犯姓名: xx修身 战犯简介: 永野修身(ながのおさみ1880.6.15~1947.1.5)日本元帅海军大将,日本元帅海军大将。日本海军舰队派的主要人物,对美开战的急先锋,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军第一号首脑,唯一一个历任海军三长官人物。出生在日本今天的高知县一名藩士的家庭,1900年毕业于海军兵学校,日俄战争中任海军重炮队中队长。长于协调和用人,战前就为海军扩大军备不惜余力,以有限的预算建造了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力主先发制人占领南方,以序战的辉煌战果成为战时海军唯一一个活着成为元帅的人,1943年被授予元帅称号,1944年因战局不利转任天皇首席顾问。日本投降后被捕,在战后审判时病死。 战争罪行: 1、扩军部长1933年11月15日任横须贺镇守府司令长官,1934年不到54岁就升为大将(这是日本当时皇族才有的优待),任军事参议官,1930年和1935年期间两次出席伦敦海军会议。 35年12月会议进入最后期限,作为日方全权代表,永野修身大将在会上提出了一份英美不能接受的庞大的日本海军吨位计划。最后,永野代表日本政府宣布退出伦敦裁军条约。从此,日本开始无制约地发展军备。 1936年二·二六事件爆发,一批少壮派军官发动政变,刺杀政府要员,鼓动推翻政党政治,实行军人政治。事件被镇压后,永野修身才回到国内,受广田弘毅之邀请出任海军大臣,他断然进行人事变动,罢免参加“国体明政”运动人员,如真琦滕次少将等,升高桥三吉、藤田尚德为大将,罢免山本英辅等人,任命海军航空部部长山本五十六为海军次官。高木惣吉为军务局长,使得海军阵容为之一新,日人以其出身土佐且富有魄力,称之为今之坂本龙马。 在永野修身和陆军大臣寺内的极力斡旋下,广田内阁修订了“国防方针”,出台了装备50个师团和建造海上主力舰、航空母舰各12艘的扩军计划,其中包括建造“大和号”和“武藏号”大型战列舰的补充计划,军费开支达14亿日元,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

1955-2010年日本GDP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局 年份名义GDP(亿日 元)名义增长 (%) 实际增长 (%) 名义GDP (亿美元) 年平均汇率(美 元兑日元) 1955 83,695.0 232.49 360 1956 94,222.0 12.6 7.5 261.73 360 1957 108,583.0 15.2 7.8 301.62 360 1958 115,383.0 6.3 6.2 320.51 360 1959 131,903.0 14.3 9.4 366.40 360 1960 160,097.0 21.4 13.1 444.71 360 1961 193,365.0 20.8 11.9 537.13 360 1962 219,427.0 13.5 8.6 609.52 360 1963 251,132.0 14.4 8.8 697.59 360 1964 295,413.0 17.6 11.2 820.59 360 1965 328,660.0 11.3 5.7 912.94 360 1966 381,700.0 16.1 10.2 1060.28 360 1967 447,305.0 17.2 11.1 1242.51 360 1968 529,749.0 18.4 11.9 1471.53 360 1969 622,289.0 17.5 12 1728.58 360 1970 733,449.0 17.9 10.3 2037.36 360 1971 807,013.0 10 4.4 2241.70 360 1972 923,944.0 14.5 8.4 2999.82 308 1973 1,124,981.0 21.8 8 4150.15 271.07 1974 1,342,438.0 19.3 -1.2 4591.89 292.35 1975 1,483,271.0 10.5 3.1 4989.81 297.26 1976 1,665,733.0 12.3 4 5622.73 296.25 1977 1,856,220.0 11.4 4.4 6953.96 266.93 1978 2,044,041.0 10.1 5.3 9833.27 207.87 1979 2,215,466.0 8.4 5.5 10007.53 221.38 1980 2,401,759.0 8.4 2.8 10592.57 226.74 1981 2,579,629.0 7.4 3.2 11696.88 220.54 1982 2,706,007.0 4.9 3.1 10864.01 249.08 1983 2,817,671.0 4.1 2.3 11863.38 237.51 1984 3,005,430.0 6.7 3.9 12653.38 237.52 1985 3,204,187.0 6.6 4.4 13432.49 238.54 1986 3,354,572.0 4.7 2.9 19906.08 168.52 1987 3,497,596.0 4.3 4.2 24181.39 144.64 1988 3,739,732.0 6.9 6.2 29182.46 128.15 1989 3,999,983.0 7 4.8 28993.79 137.96 1990 4,300,398.0 7.5 5.1 29700.93 144.79 1991 4,582,991.0 6.6 3.8 34021.16 134.71 1992 4,710,207.0 2.8 1 37190.74 126.65 1993 4,753,811.0 0.9 0.3 42750.10 111.2 1994 4,884,500.0 2.3 0.6 47788.87 102.21

二战日本战犯的结局

二战日本战犯的结局:除死刑犯外很多人东山再起 东京审判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天皇,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代表大本营陆海军部,在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1946年1月19日,经盟国授权,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颁布了《特别通告》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在东京正式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准备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1946年4月2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正式起诉。5月3日,法庭召开第一次公开会议,开始审理东条英机等战犯的罪行。3日至4日,首席检察官基南宣读42页的起诉书,历数了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 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开始,到1948年11月12日结束,前后持续两年多,共开庭818次,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整个审判耗资750万美元。从1948年11月4日起宣读长达1231页的判决书,到12日才读完。判决书肯定日本的内外政策在受审查的时期(1928—1945年)内都是旨在准备和发动侵略战争。 结局一:死 病死:东京审判被告最初是28人,但前外交大臣松冈洋右和前海军大将永野修身病死。 绞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7人处以绞刑(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1948年12月23日凌晨,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绞死在东京巢鸭监狱的死刑架上。 枪决:从1945年12月中旬起,中国也在一些地方设立了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从1945年底至1947年底,各军事法庭共受理战犯案件2435件,已判决的318件,不起诉的661件,经国防部核定判处死刑的110件(其中包括对南京大屠杀的主犯之一日军第6师师长谷寿夫判处死刑、绑赴中华门执行枪决)。 自杀:一类是战败时自杀的,像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东部军管区司令官田中静一等。另一类自杀就是像杉山元等人,在被宣布为甲级战犯嫌疑人以后自杀,这种就纯粹是“畏罪”的逃避行为。 结局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16人处以无期徒刑(荒木贞夫、桥本欣五郎、(田加火旁)俊六、平沼骐一郎、星野直树、贺屋兴宣、木户幸一、小矶国昭、南次郎、冈敬纯、大岛浩、佐藤贤了、(鸟加山旁)田繁太郎、白鸟敏夫、梅津美治郎、铃木贞一);对2人处以有期徒刑(东乡茂德20年,重光葵7年)。 除东京审判外,盟国还在马尼拉、新加坡、仰光、西贡、伯力等地,对乙、丙级战犯进行了审判。据统计,被盟国起诉的日本各类战犯总数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其中被判处死刑者941人。 结局三:“无罪”、被赦免 由于蒋介石、何应钦等人出于利用日军力量进行反共内战的考虑,对侵华日军战争罪犯的审判竭力施加影响,中国军事法庭对很多战犯从轻从宽处理,甚至免于追究罪责。 制造“济南惨案”的主犯并在中国推行“三光政策”的日本方面军司令官和日本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于1949年1月被南京法庭宣判“无罪”而释放回国。 由于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向反苏、反共、反对中国革命,急欲把日本变成反共的东方前哨阵地。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大结局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大结局 ——资料来源社会报刊、杂志 △头号战犯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1884年12月30日生于日本东京青山地区一个军官家庭,1899年就读陆军幼年学校,士官学校直到陆军大学毕业。授衔少尉分配到中国东北。1935年9月任关东军司令官,组编宪兵队,在通化捕杀我爱国师生80余人,柳河160余人,在东北华北共杀戮200万以上的中国人。1945年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被逮捕。1946年5月3日押进国际军事法庭受审,在28名战犯55项罪行中东条英机占其中54项。1948年12月22日晚零时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一同押上绞刑架,零晨10分30秒绝命,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生于日本东京四名坂盯街一个武士家庭,就读陆军幼小学校,士官学校直到陆军大学毕业,此期间参加过库页岛战役,在本国当过教官,教过中国学生阎锡山、孙传芳等156人。1915年2月踏入中国领土。策划“皇姑事件”炸死张作霖、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对全中国实行“抢光、杀光、烧光”三光政策,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残害我抗日军民6700万人,烧毁房屋55000间,抢走牲畜19000头,烧毁粮食3000万斤。1945年8月15日冈村宁次接到天皇密电,明白战败已成定局。感到绝望,这时他却收到蒋介石密电,要冈村宁次暂保武器装备,持现有态势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1945年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公

布战犯名单时冈村宁次为一号战犯。1946年1月远东国际法庭公布战犯名单时东条英机、冈村宁次、松井石根都列在其中,此时的冈村宁次自忖,死刑难免,但蒋介石想方设法庇护他、重用他,不以战犯论处,1946年6月蒋介石秘密将冈村宁次聘为国防部高级军事顾问,发挥他的所谓“军事天才”。远东国际军事法曾几次照会国民政府令冈村宁次到庭受审,国民党当局制造多种理由搪塞过去了,本应判极刑的冈村宁次由蒋介石、李宗仁、汤恩柏极力庇护,审判官石美瑜在判决书上签字竞以无罪释放。汤恩伯于1949年1月30日上午安排冈村宁次乘“维克斯”号轮船离上海黄埔港回日本。 请看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曹士微、石美瑜何许人也,抗日的态度怎样?让历史评说吧! △九一八事变元凶之一坂垣征四郎: 坂垣征四郎1885年1月23日生于日本岩手县一个士族家庭,先后就读陆军士官学校直到陆军大学毕业。1904年参加日俄战役进入中国。1931年7月在沈阳策划九〃一八事变,伙同土肥原贤二挟击溥仪炮制“满洲国”推举溥仪为建国元首,定都长春,改称新京,将东北变成日本殖民地。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1945年12月坂垣征四郎以战争犯在新加坡逮捕。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起诉28名战犯,起诉书上称坂垣征四郎犯有破坏和平罪、杀人罪、分裂中国罪等10项罪行,溥仪出庭作证。1948年12月22日被押上绞刑架,于23日凌晨零时32分30秒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九一八事变元凶之二土肥原贤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