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81.59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9-05-09T11:54:15.58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6期作者:夏丹

[导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习作,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造能力。

夏丹(青海省西宁市南山路小学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习作,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造能力。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教师必须有效地指导,让学生练就两个基本功,即积累的基本功和表达的基本功。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6-143-01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达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设计习作练习,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努力使兴趣成为学生写作的内驱力,让学生在习作的全过程中有着快乐的情感体验,变原先的“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在作文的设计方面,不能一成不变,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出发,设计适合他们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习作练习。

1.续写作文。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的结尾,留有悬念,我便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做续写练习。如学完《小摄影师》后,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有没有回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写下来。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有的写小男孩回来了,完成了他的拍摄,并把高尔基的照片登在墙报上;有的写小男孩没有回来,高尔基多方打听,找到男孩,完成了照片的拍摄。又如学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给学生创设情景:就在小村庄被冲走的一个月,小村庄的村民们再次回到了家乡……一篇篇合情合理、内容具体的作文,很快便完成了。

2.改编作文。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读故事书,当然也喜欢编故事。如读完《小儿垂钓》这首古诗后,我让学生根据诗中所描述情景,改编成一个故事。这个提议,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联系自己平时所阅读的书籍,一个个情节曲折的故事跃然纸上。

3.想象作文。十岁左右正是最富想象力的年龄,学生喜欢想象,敢于想象,写想象作文,可以上天入地下海,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不必拘泥于任何形式,学生热情最高。《新编狐假虎威》《假如我是一片云》《我与外星人的对话》……一看这些题目,就让人马上感受到学生思维之活跃,想象之丰富。

4.自主拟题作文。打破条条框框,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于少了束缚,学生思路一打开,写作积极性就很高,《妈妈的口味》《不平凡的一天》《后山探险记》等佳作应运而生。

二、坚持长期广泛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不出作文来。

一是材料的积累。材料是写作之源。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学生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和听取,则是获取写作材料另一途径。对于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可见,学生要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学生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二是语言的积累。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中学生要有意识的积累语言,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话,得到的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积累。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同时,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词,要查字典。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

三是情感的积累。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至情(如对师长的敬爱,对同学的友爱,对弱者的同情,对坏人的憎恶等等)付诸写作对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动心。可见,写好作文,中学生必须有情感的积淀。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写作时人禀七情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

四是精妙写法的积累。“《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形象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大凡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告诉我们,文章该怎么些,不该怎么些。通过熟读、多读各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多了,积累多了,用于写作实践,必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重视引导学生互改自改,开拓写作潜能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因此,作文评改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发展的实际,体现主体性和实践性,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和互相评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

1.赏析共评。学生都是喜欢向榜样学习的,特别是身边的榜样,对他们来说更有感召力。因此,每次在初批作文时,我便选出六至七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在讲评课上诵读。每个同学读完后,先让班内其他同学摆优点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老师针对同学们的点评,进行补充、点拨、引导,缩短了抽象的评语与作文评改实践的距离,培养了学生自改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组内互改、学生自改。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仅仅共评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进行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评改。在听完了老师和同学的点评,有了一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依托小组成员间的互读互评,以优带差,促进习作评改能力的发展。学生先在组内读自己的作文,然后由其他同学找出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借鉴模仿同组优生的语言,中等水平的学生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