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预备役
- 格式:docx
- 大小:23.81 KB
- 文档页数:6
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犹太人终于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以色列,他的第一任总理东·左里安说:“以色列应该成为照亮被压迫民族的灯塔。
”
以色列建国后,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先后爆发了4次大规模的战争,而小规模的武装冲突更是频繁不断。
四次中东战争的枪声犹在飘荡,巴勒斯坦的难民尸骨未寒,以色列是中东的灯塔还是阴影?
第一次中东战争
为何爆发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由巴勒斯坦问题引发的。
巴勒斯坦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会合处,是扼三洲、两洋、四海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苏伊士运河是波斯湾各主要产油国经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通往欧美各国的主要通道。
由于巴勒斯坦地区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极其重要,历来是世界大国必争之地。
历史上,巴勒斯坦曾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共同聚居地,曾先后被亚述、波斯、马其顿、罗马帝国等征服。
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巴勒斯坦的100多万犹太人被屠杀,剩余的犹太人大多离开了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叶,世界上的犹太人开始了复国主义运动,主张回到巴勒斯坦重新建立自己的国家。
犹太复国主义音译为“锡安主义”。
“锡安”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山,古代是犹太人的王宫和神殿所在地。
《圣经》上曾记载犹太人将回到锡安山居住的情节。
犹太复国主义者便利用这种记述宣扬其复国的政治要求,号召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锡安山。
1962年,德国犹太思想家摩西·赫斯出版了《罗马和耶路撒冷》一书,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第一部经典。
1896年西奥多·赫茨尔出版了《犹太国家》一书,系统提出了光复犹太国家的纲领。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巴勒斯坦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
英国为了控制这条运河,巩固和加强在中东的殖民统治,不遗余力的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地区于1922年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开始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为了在中东扶植能够为其所用的力量,英国支持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导致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日益尖锐,多次爆发两种宗教和两个民族之间的暴力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在欧洲被德国法西斯屠杀多达600万人。
在美国有几百万犹太人,他们通过支持两党竞选参与政治,向执政党施加压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扩张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也竭力扶植犹太复国主义,排挤英国。
美国国会在1943年至1945年期间,通过许多决议和宣言,赞成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无限制移民和建立犹太国家,使得业已存在的阿以矛盾和冲突日益加深。
1947年4月2日,英国在不附加任何建议的情况下,正式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
11月29日,在美国操纵和苏联的支持下,联合国大会以33国赞成,英国等10国弃权,阿拉伯国家等13国反对,通过了由加拿大等5国提出的方案,即《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
英国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结束不得迟于1948年8月1日,在委任统治结束后两个
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当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有120万,占总人口的2/3,但《分治决议》给予他们的领土只有总面积的43%,而且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的地区;犹太人只有60万人,不到总人口的1/3,却分到了57%的土地,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带。
照此决议,阿拉伯人需要让出大片的土地给犹太人。
这样一个分治决议当然会得到犹太人的拥护,却遭到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国家的坚决反对。
12月17日,阿拉伯国家的7个成员国在开罗宣布将以武力手段阻止巴勒斯坦分治。
随即阿拉伯人开始袭击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团,犹太地下军也发动了针锋相对的进攻,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绵延几十年的战争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1948年5月14日,得到英美支持的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本·吉里安在特拉维夫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告以色列国成立。
公告发表不到10分钟,美国总统杜鲁门即宣布承认以色列,苏联也很快宣布承认以色列。
5月15日凌晨,由埃及、外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和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组成阿拉伯联军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正式爆发。
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在以色列国1948年5月14日宣布成立后,阿拉伯国家为扼杀刚建立的以色列国,于次日凌晨出动4万人的军队(后增至6万人)从三面向以色列发起进攻。
南面,埃及、沙特阿拉伯军队攻占贝尔谢巴后,进逼以色列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以色列建国时首都设在特拉维夫,1950年迁都耶路撒冷);东面,外约旦和伊拉克军队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几乎把以色列占领区拦腰切断;东北和北面,叙利亚和黎巴嫩军队的进攻受到以军顽强阻击。
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哈加纳”等武装部队(共3万人)虽顽强抵抗,但战争初期极为被动。
以军加紧扩编(几个月后增至10万人)、调整部署、统一指挥,财政上得到美国援助,并从捷克斯洛伐克转运西欧国家的武器,先后于5月、7月、10月和12月逐次展开反攻和进攻。
阿拉伯国家因受帝国主义国家掣肘,缺乏统一的作战指挥,武器装备和部队素质较差,结果战败。
以色列占领了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以外的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其中包括分治决议划归阿拉伯国的约6700平方公里土地,使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阿以为何打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主要是围绕苏伊士运河的主导权而展开。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东北部。
苏伊士运河从1859年动工到1869年凿成通航,埃及人整整花了10年时间。
然而,运河控制权却被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占有。
埃及人民梦寐以求的斗争目标就是要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埃及所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在这种背景下,1954年10月,埃及与英国达成协议,废除了1936年签署的《英埃同盟条约》,规定英国自协定签订之日起的20个月内撤出苏伊士运河区。
1956年7月26日,在庆祝埃及“七月革命”4周年之际,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郎海峡。
英国认为埃
及的行动严重地损害了英国在中东的利益。
法国也不甘心失掉对运河的控制权,表面上同意与埃及进行谈判,暗中却与以色列勾结,密谋发动新的战争。
为了找到借口,给人以被迫动武的假象,法国提出利用阿以矛盾,让以色列先动手,尔后英、法再以保卫运河国际航道安全的理由出兵介入。
1956年10月29日的傍晚,在通向苏伊运河的重要关口米特拉山口上空出现了16架以色列“达科他”式运输机,以色列当时惟一的伞兵部队第202空降旅的400名士兵,在旅长沙龙的命令下突击米特拉山口。
以色列人打响了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第一枪,埃及立刻给予以坚决的回击。
10月30日,埃及宣布全国总动员,统帅部调驻扎在运河区的装甲部队开赴西奈,迎击入侵以军。
当日下午,英、法发出“最后通牒”,借口“隔离交战双方”,以“保证运河的通航安全和自由”,要求埃以双方在12小时内停止一切战争行动,并各自从运河后退10公里。
以色列以埃及接受为条件,接受了英、法的“最后通牒”。
埃及误认为“最后通牒”只是英、法的讹诈,意在缓解以军的处境,当晚就严词拒绝了英法的“最后通牒”。
当日19时,英、法出动大批空军对埃及的15个机场进行轰炸。
接着,英、法空军对埃及首都开罗、埃军坦克、炮兵、战斗车辆集结地、重要交通线狂轰滥炸,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配合以军歼灭埃军。
英、法动手以后,以色列立即恢复进攻,出动10个旅的兵力,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分4路实施快速突击,一周内占领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
10月31日,英、法联军(100余艘舰艇、约650架飞机以及大量海军陆战队和其他地面部队)出动飞机和舰艇袭击埃及空军基地和港口,掌握了制空和制海权,拥有250余架作战飞机的埃及空军遭到毁灭性打击。
11月5日,英、法空降兵在塞得港和福阿德港地区空降,并大量使用直升机实施机降作战。
11月6日,两国登陆部队2.2万人占领塞得港和福阿德港,随后沿运河向南推进约30公里。
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命令驻西奈半岛埃军3万人撤回运河区。
埃军(野战部队15万人、坦克500余辆)奋力抗击入侵者。
塞得港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勇敢战斗,配合正规军抗击英、法军队的进攻。
在埃及军民的坚决抵抗下,英、法军队始终无法全部占领塞得港。
战争中,埃及人民保卫家园的行动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道义支持:英、法侵略行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
一些阿拉伯国家宣布同英、法断交,不准英国使用其军事基地,对英、法实行石油禁运。
11月2日,联合国大会以64票赞成、5票反对、6票弃权,通过了要求各方立即停火并撤军到1949年停火线的997号决议。
在内外交困、极其孤立的局面下,英国内阁决定立即停火。
法国虽然对英国“背叛”行为满腔怒火,但孤掌难鸣,也只好同意停火。
11月7日,英、法宣布停火,12月22日从埃及撤出全部军队。
以军于次年3月8日撤出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以色列取得通过蒂郎海峡的航行权,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
为期六天的
第三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自第二次中东战争碰壁以来,一直耿耿于怀,伺机报复。
1965年起,以色列经济陷入严重危机,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集团内讧频发。
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战争寻找出路。
从1967年起,以色列不断向叙利亚进行军事挑衅,挑动埃及卷入
冲突,从而找到进攻埃及的借口。
1967年4月7日,以色列飞机入侵叙利亚领空,与叙利亚空军发生空战。
此次空战是以色列向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信号,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序幕。
以色列的重点打击对象是埃及。
为了推卸战争责任,以色列于5月10日前后故意向苏联泄露它将于5月17日进攻叙利亚的情报,挑动埃及先采取行动。
埃及和叙利亚果然如以色列所愿,立即进入紧张的战争状态,但战争并未如期爆发。
5月19日,以色列向西奈前线增兵约5个师左右。
为了防止以色列抢占战略要地沙姆沙伊赫,埃及军队进驻此地。
次日埃及封锁了亚喀巴湾,不准以色列和运送战略物资的外国船只通过。
中东的局势顿时紧张起来,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5月26日,美苏两国达成协议,两国共同采取行动,分别约束埃及和以色列,缓解中东局势。
阿拉伯国家轻信了苏联的保证,放松了对以色列的警惕。
战争爆发前,埃及总统纳赛尔三次公开发表讲话,表示埃及不会发动进攻,甚至解除了埃及在西奈半岛军队戒备状态。
以色列却在利用当时有利的局势,以美苏的调解为掩护,完成了侵略战争的最后准备。
1967年6月5日上午7时45分,以色列集中使用200架作战飞机,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的25个空军基地同时发动了突然袭击。
阿拉伯国家的空军被这突然袭击弄得晕头转向,大批飞机来不及升空就被彻底摧毁。
在迅雷不及掩耳的连续突击中,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并使埃及空军陷于瘫痪状态。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日战争”或“六·五战争”)正式爆发。
在以色列实施第一波空袭后半小时,以色列地面部队5个师以坦克装甲车为前导,向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方向大举进攻。
当时,埃及在西奈半岛有5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共约12万人。
埃、以双方兵戎相见后,以军经过反复攻击,占领了加沙,进入了西奈半岛的阿里什和阿布奥格等地。
紧接着又兵分两路,向苏伊士运河地区进犯。
为挽回败局,埃及军队顽强抵抗,发动了两次反攻。
由于缺乏空军配合作战,反攻均以失败告终。
至6月8日,以军全歼埃军在西奈半岛的5个师,一直进犯到苏伊士运河东岸,仅仅三天时间,整个西奈半岛就全部落入以军之手。
在对埃及发动进攻后不久,以色列以8个旅的兵力发动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进攻。
以军首先占据了杰宁地区,解除约旦炮火对以色列马特戴维营居民点和空军基地的威胁,拿下了拉特伦并控制了拉马拉公路干线。
至6月7日,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
下午约旦国王侯赛因号召人民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仅仅过了半小时约旦和以色列就都接受了停战协议。
就在第二天,以色列却又开始向叙利亚发动大规模进攻,其进攻方向直指戈兰高地。
6月9日11时30分,以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戈兰高地进攻。
6月10日晚,以军控制了戈兰高地的大多数地方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公路,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
6月11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
至此,为期6天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
第四次中东战争
是怎么进行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
争”或“十八天战争”。
这场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被以色列侵占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以及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被动局面而进行的一场现代化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丧失了大片土地。
尤其是埃及在战争中损失最为严重,一心想报仇雪恨,收复失地。
从1968年起,埃及和以色列之间进行了两年的“消耗战争”。
在进行“消耗战争”的过程中,埃及深感防空力量薄弱,于是决定从苏联购置大量防空导弹。
苏联利用埃及的困难,借助埃及重建武装力量的机会,大肆在埃及扩张和渗透。
这引起了美国的警觉,于是美极力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美苏之间在争夺中东的斗争中为避免直接对抗,力图在中东制造并维持“不战不和”的局面。
1972年5月,美苏首脑莫斯科会晤后,苏联决定取消原订的向埃及提供武器的计划。
苏联的举动引起了埃及的极大愤怒。
7月8日,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要求2万多名苏联军事人员在10天内离开埃及。
当时的国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的非洲首脑会议和9月的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做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
许多国家还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致使以色列在国际上更加孤立。
1973年正值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很多国家对阿拉伯产油国家更加依赖。
埃及和叙利亚国内群众不断要求政府用武力收复被占领土。
这些情况促使埃及和叙利亚高层领导人下定决心,乘联合国召开第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手段向以色列发起攻击。
1972年底,埃及耗费了400万美元在运河西岸修建了一道巨大的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集结。
1973年10月6日下午14时,埃、叙两国军队同时从西线和北线向以军发起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大体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6日—9日):埃及、叙利亚军队获得初期胜利。
西线:10月6日14时,埃及出动200余架飞机,突袭西奈半岛以军指挥部、兵力集结地、机场和通讯枢纽等重要军事目标,埃军在运河西岸集中2000门火炮对以军前沿阵地实施猛烈炮击,有效地压制了以军的火力,埃及海军舰艇封锁蒂郎海峡和曼德海峡。
埃军5个主攻师的先头部队8000人,在空中和地面火力掩护下,乘水陆装甲车和橡皮舟发起渡河进攻,仅数小时就突破了号称“铜墙铁壁”的以军“巴列夫防线”,向东岸推进数公里。
埃及工程兵很快在运河上架设数座浮桥。
24小时后,埃军第二、三军团全部渡过苏伊士运河,解放了东岸被以军占领的土坎塔拉和夏特镇。
北线:与埃军进攻同时,叙军先头部队3个师,在地、空炮火掩护下,分3路向戈兰高地发动突然袭击,叙军特种空降兵占领了被以军称作“国家眼睛”的赫尔蒙山顶哨所。
次日,叙军两个装甲师已进至约旦河一线,距以色列本土仅数公里,以军设在纳法赫的前线指挥所遭到叙军连续攻击。
截至10月9日,叙军全线突破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停火线,北路攻占老头山和马萨达,中路夺取库奈特拉,进至叙、以边界,南路攻取法拉斯,收复菲格,以军1
个步兵旅、2个装甲旅大部分被歼。
第二阶段(10月10日—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
北线:埃军按原订计划,停止战役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阵地,西线出现“战斗间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机会。
以军抓住战机,从西线抽调部分空军、地面部队加强北线,重点打击薄弱的北线叙军。
至10月12日,以军北线部队在坦克交战中重创叙军,全线突破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停火线,向叙利亚本土推进30公里左右,进至叙利亚战略要地纳塞吉一线,直接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
13日,叙军虽在伊拉克、约旦、摩洛哥参战部队支持下,阻止了以军进攻,但主力损失严重,已无力发动反击。
西线:以军在北线取胜后,立即转向西线。
14日,埃军以4个师兵力、1000辆坦克向米特拉等3个重要山口进攻,遭到以军在战斗机和直升机支援下的约800辆坦克反击,从而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双方共投入1800辆坦克。
激战中,埃军由于失去空中掩护,损失坦克200余辆,以军损失50辆坦克,埃军被迫撤至原出发地域。
第三阶段(10月16日—24日):西线以军向埃军反攻,北线以、叙两军对峙。
15日夜,以军一支特遣部队从大苦湖以东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埃军后方,摧毁埃军防空导弹阵地,致使运河东岸埃军和埃及城市失去空中保护,在以空军轮番轰炸下损失惨重。
战局由此逆转,埃军陷入极大被动。
10月16日,以军3个旅向埃军进攻,双方展开激烈炮击和坦克战。
至10月22日,以军登陆西岸部队已达5个旅,进抵苏伊士城以南,切断了开罗到苏伊士的公路,对埃及第3军团和苏伊士形成合围态势。
24日,叙、以打成对峙局面后,以军出动一个伞兵旅,于22日攻占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阵地老头山。
叙军虽多次反攻,收回一些失地,但已无力夺回战场主动权。
22日,联合国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
在联合国调停下,双方宣布24日正式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