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辨脾胃湿热证
- 格式:pdf
- 大小:65.95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如何辨脾胃湿热证
脾胃为湿困日久,郁而化热,成为脾胃湿热证,或其人多食油腻醇酒,一方面损伤脾胃,一方面产生郁热,也可成为脾胃湿热证,或其人先是外感湿热病邪,留于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因而出现内生湿热,内外合邪而成本证。本证的本质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由于湿热内结,不易清化,大多成为慢性过程。
(一)主症:脘腹痞胀隐痛,纳呆,呕恶,口苦口腻。
(二)临床表现:脘腹痞胀隐痛,或按之作痛,纳呆,恶心甚则呕吐,吐出食物味酸苦,黄疽,便溏不爽,或大便干结,其味臭秽,小便短赤,口苦口腻,口渴不欲饮,或饮下不适,欲进清凉食物,但食后不适,舌色变化不一,或偏淡,或正常,或偏红,苔腻或黄腻,甚则黄厚腻,脉濡细或弦滑.
(三)证情分析,本证为湿邪、热邪与脾虚交织在一起,往往一个症状表现了几个方面,因此,湿、热、虚二者不易截然划分。脘腹痞胀,湿、热与脾虚三者均可出现,湿热较多者,痞胀较重而持续,湿热结聚,阻滞气机,局部可见隐痛或按之痛,湿、热、虚三者均可出现纳呆,湿邪阻滞,胃气不降可见恶心、呕吐,如兼热邪,热性炎上,恶心呕吐更为明显,并且吐出物味酸苦,湿、热,虚三者均可见便溏,湿热阻滞气机则见便溏不爽,热邪较重时可见大便干结,其味臭秽;湿与热均可导致尿少,小便色赤多属于热,湿热郁结,郁
而发黄疸,口苦属热,口腻属湿,二者往往同时出现,提示湿热。渴不欲饮,饮下不适为湿阻中焦之象,欲进清凉食物是热象,而食后不适是脾虚有湿之象。脾虚舌色不变或偏淡,湿邪对舌色影响不大,热邪可使舌色偏红,因此本证舌色变化不一。腻苔厚薄视湿邪多少而定,挟热者出现黄苔。湿多或虚多者脉见濡细,热多者可见滑脉,伴有疼痛者可见弦脉。
(四)本证的发展及影响:1.湿邪较甚,损伤人体阳气,向脾阳虚方面发展,甚至出现脾肾阳虚,同时出现内生的寒湿。2.湿热之邪结聚,严重阻滞气机,湿从热化,出现局部剧烈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呕吐频繁等症,转变为胃肠热结证,甚至成为急性的实热结聚的证候。3.热邪较盛,逐步伤阴,而湿邪未化,出现气阴两伤,湿热留恋的复杂证候。4.湿热之邪久郁,影响气血流行.晚期可以出现癥积等病证。
(五)本证与相关证候的鉴别:
1.本证与脾虚湿困证都有脾虚,都有内生之湿,不同之处在于:脾虚湿困证无热而本证有热,并且这种热邪是与湿邪联结在一起的,如口苦与口腻同时存在,苔腻而色黄,苔腻而舌偏红,欲进清凉食物而食后不适,尿少而色赤等等.
2.湿热证为外来之病邪,因而初起时有发热微恶寒,汗出不解等表证,湿热证除侵犯脾胃之外,往往影响全身各处,出现头痛
头重头胀、身热起伏,神情呆钝,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症,而本证为内湿、内热郁于脾胃,一般并无此等湿热在脾胃之外的见症。
3.本证与肝胆湿热证均属于湿热内蕴的证候,并且二者可以相互影响,因此,这两个证候的共同之处很多。不同之处在于:本证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肝胆湿热证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胆,因此,肝胆湿热证多出现胁痛胁胀,而本证多为脘腹痞胀,肝胆湿热证呕吐剧烈,吐大量黄绿色苦水,而本证呕吐较轻,吐出食物带酸苦味而已,肝胆湿热证对大便影响较少,而本证则容易出现便溏不爽,或大便秘结等症。
(六)辩证要点:
本证须同时具备脾虚、湿困脾胃以及湿郁化热三个方面的见症。因此本证的主症不太突出,临床见症比较复杂,这是本证的一个特点。本证与湿困脾胃证、脾胃寒热夹杂升降失司证,胃肠结热证、肝胆湿热证、肝有郁热证、湿热证以及卫气营血辩证中的气分证、三焦辩证中的中焦证,有许多近似之处,这是由于湿热致病,多种多样,同中有异。—因此,本证的辩证要特别注意与其它湿热证候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