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硝基甲苯安全

二硝基甲苯安全

二硝基甲苯安全
二硝基甲苯安全

TDI生产的硝化阶段的火灾危险性

原料甲苯是一无色易燃的液体,蒸气有毒,爆炸极限为1.27% ~7%。中间产品硝基苯是有毒的可燃液体,其爆炸下限为1.8% ;二硝基甲苯虽不属高爆等级的物品,但当引爆后,它具有77% 的TNT爆炸强度,是一种易燃易爆的高危险物质,急剧加热易爆炸,其单独贮存有一定的危险;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浓硫酸遇水能大量放热,甚至引起爆炸,它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作用,硝酸是一强氧化剂,与有机材料接触会着火,放出剧毒气体。

2.2 二硝基甲苯还原阶段的火灾危险性

氢气是易燃的气体,遇到氯气能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在4% ~75% 的浓度范围内,氢气与空气形成了强烈的爆炸性混合物;在还原工序用的催化剂干燥后,在空气中还会自燃,并且生成的甲苯二胺也是一有毒的易燃液体。

2.3 合成光气阶段的火灾危险性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易燃气体,空气中含有12%~ 75% 的一氧化碳,就构成了爆炸性混合物,并由于火花、火焰存在及有热源时就能够爆炸,在空气中是高允许浓度为30 mg/m3;氯气虽是非燃烧和非爆炸的.正如氯气能使一定的物质燃烧一样.许多有机化学品迅速与氯气发生反应,如与无水氨气反应,急剧加热易爆炸光气虽然不易燃易爆.但它是剧毒气体.遇水有腐蚀性,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 01 。TDI为无色有毒的可燃液体,遇到热源、火种时也可剧烈燃烧

3 防火防爆对策

3.1 杜绝一切火源

在TDI生产的各工序中.为防止火灾,要严格执行防火制度。在生产中进行检修要使用不引起火花的工具.严禁用铁器敲打设备和管线,严禁穿带钉子的鞋,在任何操作厂房内都需要穿安全鞋;不得在暖气或高温设备上烘烤易燃物品。

3.2 防止静电放电

液体在管道内的流速不应过大,如甲苯加入量应为1 800 kg/'h,硝基苯的加人量应控制为2 835 kg/h,二硝基甲苯加人量应控制在1 900 kg/h~3 800 kg/h,甲苯二胺的加人量应控制在2 207 kg/h 灌注液体时,应防止液体飞溅和剧烈的搅拌现象;向贮槽输送液体的管道.要放在液面之下或将液体沿容器的内壁缓慢流下,以免发生静电;TDI生产各工序的金属设备.要有安全可靠的接地措施,防止静电的积累

3.3 为防止电火花的产生,在TDI生产中的一些工序,如氢气钢瓶附近或使用氢气的地方的电器设备,应该使用本质安全型的防爆电气设备

3.4 要控制好混合物的组成.使其组成处在爆炸极限之外,防止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其次,要控制和消除各种用以点火的能量。

3.5 由于二硝基甲苯有潜在爆炸破坏的能力,所以它的贮槽应该和装置分开设置。二硝基甲苯贮存应稀释成乳液(二硝基甲苯与水的体积比为1:3)

3.6 防止跑冒滴漏,生产中接触的物料大都是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生产设备、工艺管线和贮罐等出现跑冒滴漏易酿成火灾。因此,日常生产中要作好安全检查,不留任何死角,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修复存有跑冒滴漏的部位。

5-11

晚上22时多,记者从沧州市有关部门拿到沧州大化TDI车间爆炸事故通报。通报中说,5月11日下午13时30分,中国化工集团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TDI车间硝化工段发生爆炸,引发甲苯供料槽起火。目前爆炸未造成有害气体泄漏。初步查明,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重伤,数十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现场成立了TDI 抢险救援指挥部,并召开了紧急调度会。沧州市领导郭华、刘学库、潘冬青、张宇、周爱民、李继中、宋文新、匡洪治、赵义山、吕维彬等赶往现场进行部署。沧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赶到医院慰问了伤员。

据介绍,沧州市武警消防官兵、医护人员以及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立即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消防支队在接警后出动市区所有消防车辆对现场大火进行扑救;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市二医院迅速组织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伤员展开救护;交警部门组织警力疏导过往车辆。

另据介绍,环境监测部门在爆炸发生后,立即在厂区下风处设立了临时监测点。检测结果显示,目前总有机物、氮氢化物、氯气等三项有害物质没有检出。事故发生后,沧县政府立即对工厂附近达子店村村民进行疏散,至下午15时整村民全部疏散完毕。

截至下午16时30分,现场明火已被扑灭。初步查明,事故造成3人死亡,受伤者大部分是由于爆炸造成冲击波导致划伤所致。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政府昨日确认,截至12日7时30分,沧州大化TDI车间爆炸事故已造成5人死亡,并造成重度伤14人、中度伤4人,另有62人轻伤。

11日13时40分左右,中国化工集团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TDI车间硝化工段发生爆炸引发甲苯供料槽起火。

记者目击大化公司一片狼藉

在沧州大化记者发现,厂区西侧百米左右的2米多高围墙上半截已被强大的冲击波击倒在外,只剩下一人高的下半截。原先围墙上的铁丝网掉在地上,墙外到处散落着玻璃、土石块、铁块,还有一些衣物。通过围墙可以清楚地看到爆炸现场的情况。

从围墙处可以看到,空无一人的爆炸现场狼藉一片,罐体的保温层已经脱落,铝板随风摇晃,爆炸区的罐体和一些建筑物都被浓烟熏黑,在里面还有屡屡青烟升起。在厂区西侧几百米外,有罐体残骸。

医院“人满为患”

爆炸后众多伤者被送往沧州市各大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都住满伤者。

沧州市人民医院一名医务人员透露,这两天医院的所有手术已经停了,集中力量救治爆炸中的伤者,各个科室都有此次事故的伤者,医院的手术用品也一时告急,病房早已告罄,

很多伤者住在临时加的病床上。记者在沧州市人民医院的外科住院楼3楼4楼看到,很多伤者家属聚集在病房的楼道内,病房里住满伤者,不时有身穿大化集团工作服的人员进出。

爆炸拷问四大疑点

疑点1离居民区到底有多远?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沧州市环保局闫玉坤局长说,化工厂离居民区的安全距离是1500米,符合国家规定。但记者发现,在达子店村西侧,几十家民居呈一排处在距离化工厂围墙400-500米之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提问,该安全距离到底是多少?什么时候测量的?

就此,“就算是居民的住宅距离离化工厂很近,也不会是500米……”闫玉坤说。

疑点2爆炸后是啥气体泄漏?

闫玉坤局长说,爆炸发生后,沧州市环保局成立了3个空气监测点。但截至目前,在空气中没有监测到有害有毒气体,空气质量正常。但很多村民都称爆炸后闻到了一种刺鼻难闻的气体,导致多人出现呕吐、难受的症状。既然空气中没有监测到有毒有害气体,那村民闻到的是啥?

疑点3消防设施为何全瘫痪?

当消防车到达现场时,化工厂全部停电,该厂的消防设施全部瘫痪。该厂在立项审批建设的时候,消防设施是否合格?是否达到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疑点4没发生有毒气体泄漏?

沧州大化安全环保部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厂从建厂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气体泄漏事件。但附近村民反映,化工厂在刚刚建厂的时候就发生过一起气体泄漏事故。2004年又发生过一次,不仅如此,在此期间他们还经常会闻到一种难闻刺鼻气味从化工厂飘散出来。

甲苯二胺生产工艺

甲苯发生取代反应是亲电反应,电子云密度越高,反应越容易发生,甲苯上甲基具有推电子效应,会使甲基所连得碳上电子云密度偏低,邻位的密度偏高,又因为电子云有传递作用,所以间位的电子云密度低,对位的密度高。甲苯在发生取代反应时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表现出活泼性,所以甲苯容易在邻位或对位反应。 甲苯发生取代反应时,只有甲基的邻位和对位上会发生反应,而间位上不发生反应。 二硝基甲苯 如果原料为邻位和对位硝基甲苯的混合物,那么将获得2,4-和2,6-二硝基甲苯的异构混合物,如果原料为对硝基甲苯,将会只生产出2,4-二硝基甲苯。 以甲苯为基础原料合成甲苯二胺,需经过一段硝化反应,结晶分离后才经过二段硝化反应、还原反应 (1)硝化反应使用25%~30%至55%~58%的硝酸硫酸的混合酸与甲苯反应,可生成二硝基甲基,本过程分为一段硝化和二段硝化。一段硝化使之生成一硝基甲苯,反应比较容易进行,而二段硝化反应条件则要苛刻得多,硝酸在混酸中的比例必须加大,通常它与硫酸的混合比例将达到60%。生成的二硝基甲苯应经过无离子水进行水洗、碱洗等后处理步骤,脱除重金属等杂质进行提纯,如若要生产2,4-TDI,在硝化产物阶段就应该采用结晶等方法将2,4-二硝基甲苯从混合物中单独分离出来。 (2)还原反应在二硝基甲苯中间体中中加入甲醇溶剂和2%(质量)雷尼镍(RaneyNi)催化剂的悬浮液,采用中压连续加氢法,在100℃下反应,生成物一部分进行循环,一部分则除去催化剂后蒸馏而获得二氨基甲苯中间体。早期采用的硫酸铁粉还原法,因收率低、铁粉废渣污染等原因,现已逐渐被淘汰。 甲苯混酸硝化的混合硝基甲苯原料定额消耗:甲苯(98%)800kg/t,硝酸(98%)470kg/t,硫酸(92.5%)450kg/t,烧碱(42%)100kg/t 2,4-二硝基甲苯由对硝基甲苯硝化而得:原料消耗定额:对硝基甲苯774kg/t、硫酸(95.5%)785kg/t、硝酸(98%)362kg/t

危险品安全标签

methylbenzene 甲苯 C7H8 XX 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易燃,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容器必须盖紧,并存于阴凉处 远离明火、热源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误服者,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干粉、沙土、二氧化碳 1,4-xylene 二甲苯 C 8H 10 XX 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易燃,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容器必须盖紧,并存于阴凉处 远离明火、热源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误服者,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干粉、沙土、二氧化碳

Benzol 苯 C6H6 XX 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易燃,蒸汽有毒 安全措施: 容器必须盖紧,并存于阴凉处 远离明火、热源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误服者,漱口,就医 灭火:干粉、沙土、二氧化碳 Solvent oil 溶剂油 XX 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高度易燃 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远离火种,避免撞击 容器必须盖紧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洗冲 误服者,饮牛奶,就医 灭火:泡沫 二氧化碳 干粉 沙土

ethyl acetate 醋酸乙酯 C 4H 8 O 2 XX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高度易燃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远离火种,避免撞击 容器必须盖紧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洗冲 误服者,催吐,输氧,就医 灭火: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butyl acetate 醋酸丁酯 C 6H 12 O 2 XX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高度易燃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远离火种,避免撞击 容器必须盖紧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洗冲 误服者,催吐,输氧,就医 灭火: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2、卤代烃的制备和性质

第一节第二课时限时提升 (建议用时:45分钟) 1.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将溴乙烷中的溴原子通过水解或消去反应,变为溴离子,再滴入AgNO3溶液检验,但要注意必须先用硝酸中和水解或消去反应后的溶液,调节溶液呈酸性再加入AgNO3溶液。 【答案】 C 2.有机物分子l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退色;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 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 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 【解析】由于在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该物质有烯烃的典型性质,即易加成、易氧化、易聚合等,同时分子中还存在卤素原子,所以也具有卤代烃的典型性质,易水解、易消去等。卤代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另外卤代烃是一种非电解质,在与水混合过程中也不可能发生电离,所以不可能有卤素离子,也就不可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所以由上述分析可得所给的反应中只有⑥反应不能发生。

3.3-氯戊烷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3-氯戊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6H9Cl3 B.3-氯戊烷属于烷烃 C.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 D.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 【解析】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1Cl,A项错误;烷烃分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3-氯戊烷不属于烷烃,B项错误;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C项正确;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7种,D项错误。 【答案】 C 4.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反应①,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键所连碳原子被氧化为羧基,为除原官能团溴原子之外的又一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溴原子在题目所给条件下发生水解,溴原子被羟基取代,连同原有的碳碳双键共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小分子HBr和双键,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双键的加成反应,在碳环上加一个溴原子,原来也是官能团溴原子,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2,6-二硝基甲苯

1、物质的理化常数 CA 国标编号: 61674 606-20-2 S: 中文名称: 2,6-二硝基甲苯 英文名称: 2,6-Dinitrotoluene 别名: 分子 分子式: C7H6N2O4;CH3C6H3(NO2)2 182.14 量: 熔点: 6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28 蒸汽压: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浅黄色针状结晶 状: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原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形成高铁血给蛋白血症的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均可引起中毒,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晕、虚弱、恶心、紫绀、倦睡、气短和虚脱。慢性影响: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贫血、肝脾损害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77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

性的混合物。经磨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水润湿,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二硝基甲苯的生产工艺和合成应用

二硝基甲苯的生产工艺和合成应用 二硝基甲苯(DNT)是一种主要基础化学品,广泛应用在医药、涂料、染料、橡胶和其他多种有机化工产品的合成制造过程中。常用来生产二氨基甲苯、聚氨脂、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等化工产品,也可直接用作军事工业中的火炸药和发射药和用来生产三硝基甲苯(TNT )。二硝基甲苯的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下,并以每年4-8%的增长率迅速增长!”。 二硝基甲苯生成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用硝基甲苯作原料在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中与硝酸一段硝化反应获得二硝基甲苯,另一种方法是用甲苯为原料经过两段硝化反应生成二硝基甲苯。工业生产中常用到的是两段硝化法,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多种二硝基甲苯异构体。因为化工生产中通常要用2,4-二硝基甲苯和2,6一二硝基甲苯两种异构体,所以工业生产中在硝化生产后都需要经过分离过程获得目标二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的典型生产工艺过程当今二硝基甲苯的主要生产工艺是两段硝化法,具体工艺是以甲苯为原材料,在硝硫混酸中反应,由甲苯分两步硝化成二硝基甲苯。第一步反应是:由甲苯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第二步是:由一硝基甲苯硝化生成二硝基甲苯。这种工艺生产的产物主要是2,4-DNT和2,6-DNT,产品中2,4-DNT与2,6-DNT的质量比大概是80比20,俗称叫(80/20 )DNT。其余四种结构的异构体(2,3-DNT; 2,5-DNT;3,4-DNT; 3,5-DNT)均为需要排除杂质和副产物。 1.1两段硝化法生产二硝基甲苯 这种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硝化、预洗、精制、干燥、成品、输送。 1.1.1原料 原料工序主要是准备好生产二硝基甲苯所需的原料:甲苯、浓硝酸、稀硝酸、硫酸等原料,保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及时准确输送到位。 1.1.2硝化 硝化工序主要是经过两段硝化反应将甲苯硝化成二硝基甲苯。一阶段硝化过程是在热水浴环境中按比例配制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再缓慢将甲苯加入混合酸液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就会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再经过冷凝分离出黄色油状的一硝基甲苯用作二段硝化的原料。 二段硝化过程仍然是在水浴环境中按规定比例配制混酸,再将一段硝化制备的一硝基甲苯同样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会反应生成二硝基甲苯,加入冷水中准备进行下一步预洗工序。两段硝化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段硝化:从甲苯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 二段硝化:从一硝基甲苯硝化生成二硝基甲苯

1,2-二甲苯物性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2-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2-xylene|o-xylene 化学品别名邻二甲苯 分子式C6H4(CH3)2 分子量106.16 CAS No 95-47-6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皮肤有刺激性。对水生物有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皮肤刺激,对水生生物有毒。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作业后彻底清洗。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皮肤直接接触可造成皮肤刺激。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1,2-二甲苯≥99.095-47-6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使用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注意症状可能会出现延迟。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从而增加火势和/或蒸气的浓度。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液体和蒸气易燃。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灭火方法与灭火剂合适的灭火介质: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

[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课题】1-1-1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安全等【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重点难点】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方法】通过复习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习过程】 【阅读与理解】 1、阅读下列材料,解决有关问题,有何启发?[2003上海春季高考题] ①早在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N2等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的小气泡。 ②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 1.2572g/L,而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I.2508g/L。两者相差0.0064g/L。 ③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并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他们终于发现了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惰性气体——氩。 请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缓慢通过下图a-d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A O2、N2、H2O、CO2 B CO2、H2O、O2、N2 C H2O、CO2、N2、O2 D N2、O2、CO2、H2O 材料①、②中的“小误差”对测定空气组成和氮气密度的实验而言是(填“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 材料③中科学家抓住了“小误差”而获得重大发现说明。 2、阅读课本第4页“一、化学实验安全” 3、复习初中课本中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总结归纳有关实验安全的知识 4、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归纳】按下列分类方法归类: ◇人身安全,如:不能直接尝任何药品, ◇仪器安全,如:热的试管不能直接用冷水冲洗,酒精灯内酒精不能少于◇药品安全,如:用剩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回原瓶, ◇操作安全,如: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 ◇环境安全,如:有污染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 【思考与交流】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保存 1.易燃液体 特性: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

关于二硝基甲苯制备二氨基甲苯和催化剂研究进展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610646726.html, 关于二硝基甲苯制备二氨基甲苯和催化剂研究进展探究 作者:柳东升张文峰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18期 摘要:二硝基甲苯是一种有毒固体,易燃并微溶于水,但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等。二硝基甲苯和二氨基甲苯都是重要的医药工业制剂,主要用于制药工业。本次研究探讨了甲苯二胺的制作、二硝基甲苯加氢的工艺技术以及二硝基甲苯加氢催化剂的制作方法,详细介绍了二硝基甲苯加氢催化剂由贵金属发展为镍基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二硝基甲苯;二氨基甲苯;催化剂;研究进展 聚氨酯目前已经成为六大最具发展前景的合成材料,其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主要包括食品、建筑和医药工业,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是合成聚氨酯的重要中间物质,而甲苯二胺则是合成甲苯二异氰酸酯的重要原料。二硝基甲苯制备二氨基甲苯的反应具有复杂性,具有强放热及副反应多等特点,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焦油等副产物,因此需要研发新型反应器并采用新型的高校催化剂以提升生产效率。 1.甲苯二胺制备方法 制备过程总共分为三类:化学还原法、催化加氢法和一氧化碳/水催化还原法。化学还原法包括硫化物还原法、铁粉还原法、水合肼还原法以及金属氢化物还原法:硫化物还原法比较容易控制,还可以使多硝基化合物中的硝基分布还原,使得产物更容易分离;铁粉还原法是最成熟的技术并且原料来源广泛,但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水合肼还原法能够在常压下进行,对环境污染低,但成本较高并且资源消耗较大;金属氢化还原法虽然能够得到相应的芳胺,但效率较低。催化加氢法有气相催化加氢和液相催化加氢两种:气相催化加氢应用范围小;液相催化加氢应用范围广泛,并且不易污染环境,还能够产生质量稳定的产品。一氧化碳/水催化还原法需要借助大量催化剂以提高效率,并且该反应所用催化剂很容易失去活性,因此仅限于实验范围内,目前尚未实现工业化。 2.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技术 二硝基甲苯在制备二氨基甲苯时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属于气-液-固三相反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会大量放热并发生大量副反应,因此它也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一般来说,用于气液固三相反应的反应器包括固定床反应器、搅拌式反应器以及喷射式反应器等,而以上反应器均可以被用来进行二硝基甲苯的加氢反应合成甲苯二胺的反应中。

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

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电动搅拌装置的安装及使用。 3、练习并掌握固体酸性产品的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CH 3 2 ++NaSO 4+ 2 +Cr 2(SO 4) 3+ 5H 2O 4H 2SO 4+K 2Cr 2O 7 该反应为两相反应,还要不断滴加浓硫酸,为了增加两相的接触面,为了尽可能使其迅 速均匀地混合,以避免因局部过浓、过热而导致其它副反应的发生或有机物的分解,本实验要不断震荡。 这样不但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温度, 同时也能缩短反应时间和提高产率。 生成的粗产品为酸性固体物质,可通过加碱溶解、再酸化的办法来纯化。纯化的产品用 蒸汽浴干燥。 三、实验药品用量及物理常数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步骤 1.在250ml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2g对硝基甲苯,6g重铬酸钾粉末及15ml水。 2.在震荡下自滴液漏斗滴入10ml浓硫酸。(注意用冷水冷却,以免对硝基甲苯因温度过高挥发而凝结在冷凝管上)。 3.硫酸滴完后,加热回流0.5h,反应液呈黑色。(此过程中,冷凝管可能会有白色的对硝基甲苯析出,可适当关小冷凝水,使其熔融滴下)。4.待反应物冷却后,搅拌下加入40ml冰水,有沉淀析出,抽滤并用20ml水分两次洗涤。 5.将洗涤后的对硝基苯甲酸的黑色固体放入盛有20ml 5%硫酸中,沸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后抽滤。(目的是为了除去未反应完的铬盐)6.将抽滤后的固体溶于10ml 5%NaOH溶液中,50℃温热后抽滤,在滤液中加入1g活性炭,渚沸趁热抽滤。(此步操作很关键,温度过高对硝基甲苯融化被滤入滤液中,温度过低对硝基苯甲酸钠会析出,影响产物的纯度或产率) 7.充分搅拌下将抽滤得到的滤液慢慢加入盛有60ml 15%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析出黄色沉淀,抽滤,少量冷水洗涤两次,干燥后称重。(加入

甲苯二异氰酸酯装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甲苯二异氰酸酯装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 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255-14 甲苯二异氰酸酯装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装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光气合成及光气化反应,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对国内新建TDI装置的风险评估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辨识出了TDI装置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聚氨酯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聚氨酯是重要的合成材料,用途广泛,国内现有TDI装置生产能力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建和改扩建TDI装置越来越多。然而,由于TDI生产中含有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生产过程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副产品以及终产品等大多数具有剧毒、易燃、易爆等特性。因而确保TDI装置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对硝基甲苯酸的制备

八、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苯环侧链氧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机械搅拌的用途,并学习其安装和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回流,抽滤、重结晶等过程的操作 二、反应式 NC6H4CH3 + Na2Cr2O7 + 4H2SO4 p-O p-O2NC6H4CO2H + Na2SO4 + Cr2(SO4)3 + 5H2O 三、主要物料物理常数 四、主要试剂用量及规格 对硝基甲苯6g(0.04mol),重铬酸钾18g(0.06mol); 浓硫酸,15%硫酸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 五、操作步骤 1.安装带搅拌、回流、滴液的装置如图P16图1.9 2.在250ml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6g对硝基甲苯,18g重铬酸钾粉末及40ml水。 3.在搅拌下自滴液漏斗滴入25ml浓硫酸。(注意用冷水冷却,以免对硝基甲苯因温度过高挥发而凝结在冷凝管上)。 4.硫酸滴完后,加热回流0.5h,反应液呈黑色。(此过程中,冷凝管可能会有白色的对硝基甲苯析出,可适当关小冷凝水,使其熔融滴下)。 5.待反应物冷却后,搅拌下加入80ml冰水,有沉淀析出,抽滤并用50ml水分两次洗涤。 6.将洗涤后的对硝基苯甲酸的黑色固体放入盛有30ml 5%硫酸中,沸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后抽滤。(目的是为了除去未反应完的铬盐) 7.将抽滤后的固体溶于50ml 5%NaOH溶液中,50℃温热后抽滤,在滤液中加入1g活

性炭,渚沸趁热抽滤。(此步操作很关键,温度过高对硝基甲苯融化被滤入滤液中,温度过低对硝基苯甲酸钠会析出,影响产物的纯度或产率) 8.充分搅拌下将抽滤得到的滤液慢慢加入盛有60ml 15%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析出黄色沉淀,抽滤,少量冷水洗涤两次,干燥后称重。(加入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会造成产品不纯) 9.混合溶剂重结晶粗对硝基苯甲酸。(方法同“粗肉桂酸的纯化”) 注意事项 1.浓硫酸滴加要缓慢。 2.回流温度不应过高,致使对硝基甲苯在冷凝管上析出。 3.碱溶解后,抽滤时的温度控制是关键,防止过高或过低。 4.重结晶时,注意溶剂的用量。

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题

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题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对的打“√”,错误的打“×”) 1、电路或电器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可加九分满。 3、化学泡沫灭火器可扑救一般油质品、油脂等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醇、酯、醚、酮等引起的火灾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4、开启氨水、浓盐酸瓶应该在通风櫉中进行。 5、苯乙烯、甲醇、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苯酚等具有中等毒性。 6、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若某种废液倒入收集桶会发生危险,则应单独暂存于一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7、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黄磷、碘甲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氰化物等具有剧毒性。 8、当某些用石蜡封住瓶塞的装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药品瓶子打不开时,可将瓶子放在火上烘烤。 9、公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10、在进行萃取或洗涤操作时,为了防止物质高度浓缩而导致内部压力过大,产生爆炸,应该注意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 11、水浴加热的上限温度是100℃,油浴加热的上限温度是200℃,用硅油作介质时可加热到300℃。

12、气体钢瓶使用后,可以不关闭阀门。 13、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属于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发生热爆炸。 14、给液体加热时,可以先开始加热,等接近沸腾时再加入沸石。 15、对固态酸、碱可用手直接操作。 16、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吸收而使人中毒。 17、产生有害废气的实验室必须按规定安装通风、排风设施,必要时须安装废气吸收系统,保持通风和空气新鲜。 18、创伤伤口内有玻璃碎片等大块异物时,应在去医院救治前尽快取出。 19、可以将乙炔与氧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20、塑料制品在烘干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100℃,植物样品在烘干过程中不超过70℃。 21、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22、学生在使用剧毒物品时,必须由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场指导。 23、可以将氯气与氨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24、在着火和救火时,若衣服着火,要赶紧跑到空旷处用灭火器扑灭。 25、加热、回流易燃液体,为防止暴沸、喷溅,蒸馏中途不能添加沸石。 26、化学爆炸品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27、为安全起见,平时应将低沸点溶剂保存于普通冰箱内以降低溶剂蒸汽压。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甲苯二异氰酸酯装置(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措 施-甲苯二异氰酸酯装置(新版)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甲苯二 异氰酸酯装置(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装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光气合成及光气化反应,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对国内新建TDI装置的风险评估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辨识出了TDI装置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聚氨酯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聚氨酯是重要的合成材料,用途广泛,国内现有TDI装置生产能力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建和改扩建TDI装置越来越多。然而,由于TDI生产中含有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生产过程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副产品以及终产品等大多数具有剧毒、易燃、易爆等特性。因而确保TDI装置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我国一直重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安全生产,自印度博帕尔事故发生后,国家加强对光气生产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GB19041-200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

2,4-二硝基甲苯

2,4-二硝基甲苯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作用。急性中毒:出现紫绀、头痛、头晕、兴奋、虚弱、恶心、呕吐、气短、倦睡,甚至神志丧失。如不及时治疗或引起死亡。本品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饮洒能增加机体对该品的敏感性。慢性中毒:长期作用下可有头痛、头晕、疲倦、腹痛、心悸、苍白、唇发绀、白细胞增多、贫血和黄疸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268mg/kg(大鼠经口) 急性毒性:LD 50 致突变性:非按时DNA合成:大鼠经口100mg/kg。 ):1050mg/kg(孕7~20天),引起血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 液和淋巴系统(包括脾脏和骨髓)发育异常和迟发效应(新生鼠)。

污染来源:2,4-二硝基甲苯广泛用于有机合成,用于染料、油漆、涂料的制备,也是生产炸药的主要原料,使用2,4-二硝基甲苯的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是主要污染源,贮运过程中的翻车、泄漏、容器破裂等事故,是又一污染源。 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受热可分解,水体中的二硝基甲本可发生水解。被二硝基甲苯污染的水体略带苦的金属味,呈淡黄色。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浓度达10mg/L时,可造成鱼类及水生物的死亡;极易燃、易爆,事故现场有苦杏仁味。有剧毒。具有致癌性。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给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皮] 中国(GHZB1-199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0.0003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二甲苯简介

名称 中文名称:二甲苯 英文别名:Xylene ,Xylol ,Xylene mixture of isomer 化学式 C8H10 相对分子质量 106.17 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烃的特殊气味。系由45%~70%的间二甲苯、15%~25%的对二甲苯和10%~15%邻二甲苯三种异构体所组成的混合物。易流动。能与无水乙醇、乙醚和其他许多有机溶剂混溶,几乎不溶于水。相对密度约0.86。沸点137~140℃。折光率 (n?20D)1.4970。闪点29℃。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约为1%~7%(体积)。低毒,半数致死浓度(大鼠,吸入) 0.6 7%/4h。有刺激性。蒸气高浓度时有麻醉性。 储存 密封阴凉保存。 用途 溶剂。测定许多有机化合物中水分。显微镜清洁剂。硅元件和热敏电阻等的清洗剂、脱氢制造苯乙烯、在医药上用作合霉素的中间体、也可用作硝基喷漆的稀释剂、有机合成溶剂与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后成为纤维素醚的良好溶剂。 安全措施 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氧化剂等共储混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灭火: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结构简式:C6H4 (CH3)2 外观: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密度:0.86 熔点:邻二甲苯:-25.2℃,间二甲苯:-47.9℃,对二甲苯:13.2℃

广泛用于涂料、树脂、染料、油墨等行业做溶剂;用于医药、炸药、农药等行业做合成单体或溶剂;也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去除车身的沥青。医院病理科主要使用制剂。主要用于脱水、脱蜡。生产方法 1、由炼焦副产品回收二甲苯。二甲苯是生产苯的联产品,根据粗苯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用精馏的方法提取沸程135~145℃的馏分,得二甲苯。 2、铂重整法用常压蒸馏得到的轻汽油(初馏点约138℃),截取大于65℃馏分,先经含钼催化剂,催化加氢脱出有害杂质,再经铂催化剂进行重整,用二乙二醇醚溶剂萃取,然后再逐塔精馏,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产物。 3、甲苯歧化法。此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使一个甲苯的甲基转移到另一个甲苯上,生成苯和二甲苯。反应是用DF-166催化剂(缺铝氢型丝光沸石),以重整甲苯(硝化级)和重整循环氢(85%~90%)为原料,反应温度400±2℃,压力为2MPa左右等条件下,反应制得苯和二甲苯。 4、将石油轻馏分混合苯经过加氢精制,催化重整,分离而得二甲苯。或将焦化粗苯经洗涤、分馏而得 毒性 二甲苯具有中等毒性。经皮肤吸收后,对健康的影响远比苯小。若不慎口服了二甲苯或含有二甲苯溶剂时,即强烈刺激食道和胃,并引起呕吐,还可能引起血性肺炎,应立即饮入液体石蜡,延医诊治。二甲苯蒸气对小鼠的LC为6000*10-6,大鼠经口最低致死量4000mg/kg。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性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甲苯二异氰酸酯装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79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甲苯二异氰酸酯装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正式样本

甲苯二异氰酸酯装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装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 光气合成及光气化反应,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通 过对国内新建TDI装置的风险评估和劳动安全卫生预 评价,辨识出了TDI装置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聚氨酯塑料的主要原 料之一。聚氨酯是重要的合成材料,用途广泛,国内 现有TDI装置生产能力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建 和改扩建TDI装置越来越多。然而,由于TDI生产中 含有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生产过程中所处理

二硝基甲苯安全

TDI生产的硝化阶段的火灾危险性 原料甲苯是一无色易燃的液体,蒸气有毒,爆炸极限为1.27% ~7%。中间产品硝基苯是有毒的可燃液体,其爆炸下限为1.8% ;二硝基甲苯虽不属高爆等级的物品,但当引爆后,它具有77% 的TNT爆炸强度,是一种易燃易爆的高危险物质,急剧加热易爆炸,其单独贮存有一定的危险;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和浓硝酸浓硫酸遇水能大量放热,甚至引起爆炸,它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作用,硝酸是一强氧化剂,与有机材料接触会着火,放出剧毒气体。 2.2 二硝基甲苯还原阶段的火灾危险性 氢气是易燃的气体,遇到氯气能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在4% ~75% 的浓度范围内,氢气与空气形成了强烈的爆炸性混合物;在还原工序用的催化剂干燥后,在空气中还会自燃,并且生成的甲苯二胺也是一有毒的易燃液体。 2.3 合成光气阶段的火灾危险性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易燃气体,空气中含有12%~ 75% 的一氧化碳,就构成了爆炸性混合物,并由于火花、火焰存在及有热源时就能够爆炸,在空气中是高允许浓度为30 mg/m3;氯气虽是非燃烧和非爆炸的.正如氯气能使一定的物质燃烧一样.许多有机化学品迅速与氯气发生反应,如与无水氨气反应,急剧加热易爆炸光气虽然不易燃易爆.但它是剧毒气体.遇水有腐蚀性,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 01 。TDI为无色有毒的可燃液体,遇到热源、火种时也可剧烈燃烧 3 防火防爆对策 3.1 杜绝一切火源 在TDI生产的各工序中.为防止火灾,要严格执行防火制度。在生产中进行检修要使用不引起火花的工具.严禁用铁器敲打设备和管线,严禁穿带钉子的鞋,在任何操作厂房内都需要穿安全鞋;不得在暖气或高温设备上烘烤易燃物品。 3.2 防止静电放电 液体在管道内的流速不应过大,如甲苯加入量应为1 800 kg/'h,硝基苯的加人量应控制为2 835 kg/h,二硝基甲苯加人量应控制在1 900 kg/h~3 800 kg/h,甲苯二胺的加人量应控制在2 207 kg/h 灌注液体时,应防止液体飞溅和剧烈的搅拌现象;向贮槽输送液体的管道.要放在液面之下或将液体沿容器的内壁缓慢流下,以免发生静电;TDI生产各工序的金属设备.要有安全可靠的接地措施,防止静电的积累 3.3 为防止电火花的产生,在TDI生产中的一些工序,如氢气钢瓶附近或使用氢气的地方的电器设备,应该使用本质安全型的防爆电气设备 3.4 要控制好混合物的组成.使其组成处在爆炸极限之外,防止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其次,要控制和消除各种用以点火的能量。 3.5 由于二硝基甲苯有潜在爆炸破坏的能力,所以它的贮槽应该和装置分开设置。二硝基甲苯贮存应稀释成乳液(二硝基甲苯与水的体积比为1:3) 3.6 防止跑冒滴漏,生产中接触的物料大都是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生产设备、工艺管线和贮罐等出现跑冒滴漏易酿成火灾。因此,日常生产中要作好安全检查,不留任何死角,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修复存有跑冒滴漏的部位。 5-11

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

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2009-12-13 08:07:43| 分类:工作|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引用 ztx_heart的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第一类溶剂 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 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第二类溶剂 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 2-甲氧基乙醇(50ppm)、氯仿(6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环丁砜(160ppm)、嘧啶(200ppm)、甲酰胺(220ppm)、正己烷(290ppm)、氯苯(36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乙腈(410ppm)、二氯甲烷(60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甲苯(89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二甲苯(2170ppm)、甲醇(3000ppm)、环己烷(38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第三类溶剂 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这类溶剂包括: 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除上述这三类溶剂外,在药物、辅料和药品生产过程中还常用其他溶剂,如1,1-二乙氧基丙烷、1,1-二甲氧基甲烷、2,2-二甲氧基丙烷、异辛烷、异丙醚、甲基异丙酮、甲基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乙酸、三氟乙酸。这些溶剂尚无基于每日允许剂量的毒理学资料,如需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溶剂,必须证明其合理性。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d610646726.html,/data/2006/0831/article_770.htm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 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 甲胺-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

2,4-二硝基甲苯

2,4-二硝基甲苯化学品安全 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2,4-二硝基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2,4-dinitro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658 CAS No.:121-14-2 分子式:C7H6N2O4 分子量:182.14 健康危害:本品有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作用。急性中毒:出现紫绀、头痛、头晕、兴奋、虚弱、恶心、呕吐、气短、倦睡,甚至神志丧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本品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饮酒能增加机体对该品的敏感性。 慢性中毒:长期作用下可有头痛、头晕、疲倦、腹痛、心悸、苍白、唇发绀、白细胞增多、贫血和黄疸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小火用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在火场的受热情况下,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不可轻易接近。遇大火只好任其燃烧,或由远方装设的灭火设施用自动水龙头喷水,周围不可有人。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钢制筒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热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1[皮] 前苏联MAC(mg/m3):1 TLVTN:OSHA 1.5mg/m3[皮]; ACGIH 1.5mg/m3[皮] TLVWN: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浅黄色针状结晶,有苦杏仁味。 熔点(℃):69.5 沸点(℃):300相对密度(水=1): 1.5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6.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