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09材料科学基础答案2015

809材料科学基础答案2015

809材料科学基础答案2015
809材料科学基础答案2015

河南科技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科目代码: 809 考试科目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

一、必做题(共105分)(P44晶面间距计算)

1. 已知室温下α-Fe 的晶格常数为

2.866×10-8 cm ,原子量为55.847 g/mol ,阿佛加德罗常数为23

6.02310

?原子。

(1) 画出其晶胞质点模型,计算出其晶胞中的原子数、原子半径、致密度和α-Fe 的理论密度。

(2) 分别求出(100)、(110)和(111)的晶面间距;

(3) 说明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什么是滑移面。 (25分) 答:

(1)α-Fe 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质点模型 (2分) 在体心立方(BCC )晶胞中,结点在立方的角上和立方的中心

1

8128

+结点=(个角)()(个中心)=晶胞 (3分)

r a 43=。(其中a 为晶胞边长,r

为原子半径)4

r ∴=

=1.241×10-8 cm

(2分)

33

33

44/()2(π)

3368%(4r r a π?==(2原子晶胞)致密度== (k=nv/V) 其中n 为晶

胞中原子个数,v 为每个原子的体积,V 为晶胞的体积。 (3分)

理论密度0ρ,()()

()()

3

3

8

23255.8477.88142.86610

6.02310g mol g cm cm mol ρ-=

=??原子晶胞原子 (6

分)

(2)晶面间距

hkl

d=

()

8

8

100

2.86610

1.43310

22

a

d cm

-

-

?

===?

()

8

8

110

2.02710

d cm

-

-

===?

()

8

111

0.82710

d cm

-

===?

(6分)

(当h+k+l=偶数时,前边没有1/2)

(3)(110)晶面间距最大,它是体心立方的最密排面。其晶面之间原子结合力最弱,所以是滑移面。

(3分)

2.镁具有密排六方结构,0.3223nm

a=,0.5123nm

c=,熔点659

m

T C

=

,锆也具有密排

六方结构,0.32022nm

a=,0.51991nm

c=1855

m

T C

=

。铸造生产中,在镁中加入少量锆,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请用点阵匹配原理说明之。

(15分)(P238第六章材料的凝固非均匀形核,类似于人工降雨)

答:

在铸造生产中,在Mg熔体中加入少量锆,能够促进非均匀形核,提高形核率,细化晶粒,属于变质处理。这是提高性能的重要手段。(6分)基底锆结构与镁晶体结构完全相同,其晶格常数接近。符合非均匀形核的点阵匹配原理。此外,基底锆熔点高于镁晶体,属于活性介质。因此可以降低

基底与金属晶体之间的表面能

SB

σ。由cos BL SB

SL

σσ

θ

σ

-

=

可知,减小了接触角θ。由3

23cos cos

4

G

G

θθ

*

?-+

=

?

可知, 减少接触角θ可以降低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功,提高形核率。△G非/△G均=

(9分)

3. 铝的临界分切应力为0.79MPa ,用铝单晶体拉伸时,拉伸轴为[]100晶向。 (1)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铝(111) 滑移面上的三个滑移方向,并在图中标出其晶向指数。(p332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2) 计算滑移面上可能开动的滑移系。 (3) 引

(15分)

答: (1)滑移方向为[]011 []110 101????

(4分)

(2)对立方晶系,两晶面(h 1k 1l 1)和(h 2k 2l 2的夹角为

2

2

22

1221

21

2

1

212121cos l

k h l

k h l l k k h h ++++++=

?

故滑移面(111)的法线方向与拉力轴[]100的夹角为

cos ?滑移方向[]011和拉力轴[]100的夹角为 cos 0λ=

滑移方向[]110和拉力轴[]100的夹角为 2

1cos =

λ

滑移方向101????和拉力轴[]100的夹角为

c o s λ= ( 7分)

可能开动的滑移系为(111)[]110,(111)???? (2分) (3) 1.94cos cos c s

MPa

τσ

?λ=

(2分)

(P331施密特定律)

4. 根据塑性变形的位错理论分别说明硬脆第二相为层片状和弥散粒状时,材料强化的机理。 (20分)(第八章合金的变形与强化中第二相对合金

变形的影响)

答:

第二相为脆性相,并且以层片状分布,会使基体的变形受到阻碍,材料的强、硬度提高,片层越薄,强化作用越大,属于相界面强化机理。(6分)当第二相以细小的颗粒弥散分布于基体相中时,阻碍合金中位错的运动,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根据第二相粒子与位错交互作用的方式不同,通常把第二相粒子分为“不可变形的”和“可变形的”两类。(7分)

不可变形颗粒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为位错绕过粒子的机制。位错绕过粒子前进时,运动的阻力增加,且随着位错环的增多,继续变形时必须增大外加应力,使得金属的变形抗力迅速提高。

如果第二相为硬度不高、尺寸较小的可变形颗粒时,位错将切过粒子,使粒子与基体同时变形。位错切过粒子时,增加了表面积,提高了界面能;由于第二相的结构往往与基体不同,位错切过粒子时,造成滑移面上原子的错排,引起能量升高;颗粒周围存在弹性应力场(由于颗粒与基体的比容差别,而且颗粒与基体之间往往保持共格或半共格结合)与位错交互作用,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这些因素都增大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使得金属变形抗力增加。(7分)

5.画出Fe-Fe3C相图,并回答下列问题:(P176铁碳合金相图)

(1)用相组成物填写相图各区。

(2)说明相图中GS、ES、PQ线的意义。

(3)用结晶冷却曲线分析共晶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写出各阶段的组织组成物和反应式),计算室温下共晶组织中相组成物的相对量。

(4)图1中哪个是共晶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

(30分)

A) B) C) D)

图1 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4%硝酸酒精腐蚀)答:

(1)相区(6分)

(2)GS 线——奥氏体与铁素体之间的转变曲线。 ES 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PQ 线——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6分)

(3)结晶冷却曲线 (3分) 各阶段的组织组成物(5分) 反应式(3分)

相组成物的相对量 (4分)

6.69 4.3

α(%)100%35.7%6.690.0008

-=

?≈-,Fe 3C (%) =1?35.7% ≈64.3%。

(4)图1中A 图是该成分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 (3分) 二、选做题(每题15分,任选3题)

1. 已知直径为10mm 的T8钢试样,A C1:730℃。画出T8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将等温退火、正火、正常淬火和等温淬火的冷却工艺曲线画在上面,说明加热温度、冷却方式(介质)及得到的组织。 答:

6分)

2. 比较钢中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形成条件、

相组成、显微组织形态及性能的异同。 答:

3. 采用20CrMnTi 钢制造汽车变速箱齿轮,齿面HRC58~62,心部要求有高的韧性,HRC30~35。 (1) 编写简明加工工艺路线。

(2) 说明加工工艺路线中的热处理的作用。(P280扩散第二定律的应用:渗碳)

(3) 其使用态表层组织是什么?

(4) 此钢合金元素各起什么作用? 答:

(1)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齿 (6分)。

(2)正火:改善锻造后的组织,细化、均匀化组织,消除内应力,提高其切削加工性。

渗碳:表面获得高碳,保证经淬火后得到高的硬度、高耐磨性。 淬火:齿表面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 低温回火:在保持高硬度、高耐磨性前提下,减少淬火应力、降低脆性、稳定组织。 (4 分)

(3)最终热处理后的表面组织为M

+K +A

(2 分)

(4)合金元素Cr 和Mn 提高淬透性,Ti 细化晶粒。 (3 分)

4、简述位错反应的基本条件。并判断下述位错反应能否进行:(P340位错的反应)

]110[2

]011[2]110[2a

a a →+

解:位错反应的条件包括:几何条件和能量条件。 (6分) 对于该位错反应:几何条件 满足。 (4分) 能量条件 满足。 (4分) 故反应成立。 (1分)

5、图2所示为Pb-Sn 二元相图。示意画出400oC 、300oC 和183oC 这三个温度下的吉布斯自由能-成分曲线。

图2 Pb-Sn二元相图

解:由题意,则各温度下的自由能成分曲线如下:(各5分)

6、三元系中的四相平衡转变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写出各四相平衡转变的反应

式。分别写出图3垂直截面中α+L 相区、βα++L 相区和水平线的转变反应式。

图3有限固溶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图

答:三元系中的四相平衡转变主要有共晶型、包共晶型和包晶型三种类型 (3分)。

共晶型:γβα++?→←T

L (2分) 包共晶型:γβα+?→←+T L (2分) 包晶型:γβα?→←++T L (2分)

图3中

α

+L 相区转变反应式:α?→←

T

L (2分) β

α++L 相区转变反应式:βα+?→←T

L (2分)

水平线转变反应式: γβα++?→←T

L 。 (2分)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作业及答案(分章节)

第一章 8.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 (1)NaF (2)CaO (3)ZnS 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 根据鲍林公式可得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21 (0.93 3.98)4 [1]100%90.2%e ---?= 共价键比例为:1-90.2%=9.8% 2、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21 (1.00 3.44)4 [1]100%77.4%e ---?= 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 3、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2 1/4(2.581.65)[1]100%19.44%ZnS e --=-?=中离子键含量 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 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稳态结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长期存在。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 1.回答下列问题: (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001)与[210],(111)与[112],(110)与 [111],(132)与[123],(322)与[236] (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 (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 2.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6个、2个和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3.立方晶系的 {111}, 1110}, {123)晶面族各包括多少晶面?写出它们的密勒指数。 4.写出六方晶系的{1012}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密勒指数,在六方晶胞中画出[1120]、 [1101]晶向和(1012)晶面,并确定(1012)晶面与六方晶胞交线的晶向指数。 5.根据刚性球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习题课

一、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金属中典型的空间点阵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2、位错滑移时,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F的方向永远垂直于位错线并指向滑移面上的未滑移区。 3、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间隙固溶体则不能。 4、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 5、固溶体凝固形核的必要条件同样是ΔG<0、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 6三元相图垂直截面的两相区内不适用杠杆定律。 7物质的扩散方向总是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8塑性变形时,滑移面总是晶体的密排面,滑移方向也总是密排方向。 9.晶格常数是晶胞中两相邻原子的中心距。 10.具有软取向的滑移系比较容易滑移,是因为外力在在该滑移系具有较大的分切应力值。11.面心立方金属的滑移面是{110}滑移方向是〈111〉。 12.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溶质原子被吸附在位错附近,降低了位错的易动性。13.经热加工后的金属性能比铸态的好。 14.过共析钢的室温组织是铁素体和二次渗碳体。 15.固溶体合金结晶的过程中,结晶出的固相成份和液相成份不同,故必然产生晶内偏析。16.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回复退火可使其性能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 17.非匀质形核时液体内部已有的固态质点即是非均匀形核的晶核。 18.目前工业生产中一切强化金属材料的方法都是旨在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 19、铁素体是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强度、硬度不高,塑性、韧性很好。 20、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都有12个滑移系,在相同条件下,它们的塑性也相同。 21、珠光体是铁与碳的化合物,所以强度、硬度比铁素体高而塑性比铁素体差。 22、金属结晶时,晶粒大小与过冷度有很大的关系。过冷度大,晶粒越细。 23、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时,结晶出的固相成分总是和剩余液相不同,但结晶后固溶体成分是均匀的。 24、面心立方的致密度为0.74,体心立方的致密度为0.68,因此碳在γ-Fe(面心立方)中的溶解度比在α-Fe(体心立方)的小。 25、实际金属总是在过冷的情况下结晶的,但同一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为一个恒定值,它与冷却速度无关。 26、金属的临界分切应力是由金属本身决定的,与外力无关。 27、一根曲折的位错线不可能是纯位错。 28、适当的再结晶退火,可以获得细小的均匀的晶粒,因此可以利用再结晶退火使得铸锭的组织细化。 29、冷变形后的金属在再结晶以上温度加热时将依次发生回复、再结晶、二次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过程。 30、临界变形程度是指金属在临界分切应力下发生变形的程度。 31、无限固溶体一定是置换固溶体。 32、金属在冷变形后可形成带状组织。 33、金属铅在室温下进行塑性成型属于冷加工,金属钨在1000℃下进行塑性变形属于热加工。

材料科学基础作业解答

第一章 1.简述一次键与二次键各包括哪些结合键这些结合键各自特点如何 答:一次键——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二次键——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 ①离子键:由于正、负离子间的库仑(静电)引力而形成。特点:1)正负离子相间排列,正负电荷数相等;2)键能最高,结合力很大; ②共价键:是由于相邻原子共用其外部价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满壳层结构而形成。特点:结合力很大,硬度高、强度大、熔点高,延展性和导电性都很差,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 ③金属键: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成为正离子,与公有化的自由电子间产生静电作用而结合的方式。特点: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具有良好的塑性;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④范德瓦耳斯键:一个分子的正电荷部位和另一个分子的负电荷部位间的微弱静电吸引力将两个分子结合在一起的方式。也称为分子键。特点:键合较弱,易断裂,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材料的性能;低熔点、高塑性。 2.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在结合键上的差别。 答:①金属材料:简单金属(指元素周期表上主族元素)的结合键完全为金属键,过渡族金属的结合键为金属键和共价键的混合,但以金属键为主。 ②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一种或多种金属同一种非金属(通常为氧)相结合的化合物,其主要结合方式为离子键,也有一定成分的共价键。 ③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大分子内的原子之间结合方式为共价键,而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为分子键和氢键。④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二种或者二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物质,因而其结合键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3.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稳态与亚稳态结构的区别 晶体与非晶体区别: 答:性质上,(1)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 第二章 思考题与例题 1.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并解释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高的原因 2. 从结构、性能等方面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 何谓理想晶体何谓单晶、多晶、晶粒及亚晶为什么单晶体成各向异性而多晶体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何谓空间点阵、晶体结构及晶胞晶胞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参数 4. 比较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Al 、α-Fe 、Mg 三种材料属何种晶体结构描述它们的晶体结构特征并比较它们塑性的好坏并解释。)何谓配位数何谓致密度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从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等方面比较有何异同 5. 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特点和性能。何谓间隙固溶体它与间隙相、间隙化合物之间有何区别(以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与中间相的主要差异(如结构、键性、性能)是什么 6. 已知Cu 的原子直径为A ,求Cu 的晶格常数,并计算1mm 3Cu 的原子数。 ( 7. 已知Al 相对原子质量Ar (Al )=,原子半径γ=,求Al 晶体的密度。 8 bcc 铁的单位晶胞体积,在912℃时是;fcc 铁在相同温度时其单位晶胞体积是。当铁由 bcc 转变为fcc 时,其密度改变的百分比为多少 9. 何谓金属化合物常见金属化合物有几类影响它们形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性能如何 10.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向。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面。 11. 设晶面(152)和(034)属六方晶系的正交坐标表述,试给出其四轴坐标的表示。反之,求(3121)及(2112)的正交坐标的表示。(练习),上题中均改为相应晶向指数,求相互转换后结果。 12.在一个立方晶胞中确定6个表面面心位置的坐标,6个面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指出这个八面体各个表面的晶面指数,各个棱边和对角线的晶向指数。 13. 写出立方晶系的{110}、{100}、{111}、{112}晶面族包括的等价晶面,请分别画出。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 1. f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 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把原子视为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r 与 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b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致密度 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 是 ;hcp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 2. Al 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 ,其结构原子体积是 ,每个晶胞中八面体间隙数 为 ,四面体间隙数为 。 3. 纯铁冷却时在912e 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 结构转变为 结构,配位数 , 致密度降低 ,晶体体积 ,原子半径发生 。 4.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211晶面和]211[晶向,指出﹤110﹥中位于(111)平面上的 方向。在hcp 晶胞的(0001)面上标出)(0121晶面和]0121[晶向。 5. 求]111[和]1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 6 在铅的(100)平面上,1mm 2有多少原子?已知铅为fcc 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 R=0.175×10-6mm 。 第二章 合金相结构 一、 填空 1) 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大,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强度 ,塑性 ,导电性 ,形成间 隙固溶体时,固溶体的点阵常数 。 2) 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 ;(2) ; (3) ;(4) 和环境因素。 3) 置换式固溶体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 和 。 4) 按照溶质原子进入溶剂点阵的位置区分,固溶体可分为 和 。 5) 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 ,塑 性 ,导电性 。 6)间隙固溶体是 ,间隙化合物 是 。 二、 问答 1、 分析氢,氮,碳,硼在a-Fe 和g-Fe 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入点阵中的位置和固 溶度大小。已知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氢:0.046nm ,氮:0.071nm ,碳:0.077nm ,硼: 0.091nm ,a-Fe :0.124nm ,g-Fe :0.126nm 。 2、简述形成有序固溶体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纯金属的凝固 1. 填空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 思考题与例题 1.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并解释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高的原因? 2. 从结构、性能等面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 谓理想晶体?谓单晶、多晶、晶粒及亚晶?为什么单晶体成各向异性而多晶体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谓空间点阵、晶体结构及晶胞?晶胞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参数? 4. 比较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Al 、α-Fe 、Mg 三种材料属种晶体结构?描述它们的晶体结构特征并比较它们塑性的好坏并解释。)谓配位数?谓致密度?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从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等面比较有异同? 5. 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特点和性能。谓间隙固溶体?它与间隙相、间隙化合物之间有区别?(以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与中间相的主要差异(如结构、键性、性能)是什么? 6. 已知Cu 的原子直径为2.56A ,求Cu 的晶格常数,并计算1mm 3 Cu 的原子数。 7. 已知Al 相对原子质量Ar (Al )=26.97,原子半径γ=0.143nm ,求Al 晶体的密度。 8 bcc 铁的单位晶胞体积,在912℃时是0.02464nm 3;fcc 铁在相同温度时其单位晶胞体积是0.0486nm 3。当铁由bcc 转变为fcc 时,其密度改变的百分比为多少? 9. 谓金属化合物?常见金属化合物有几类?影响它们形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性能如? 10. 在面心立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向。在面心立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面。 11. 设晶面()和(034)属六晶系的正交坐标表述,试给出其四轴坐标的表示。反之,求(3121)及(2112)的正交坐标的表示。(练习),上题中均改为相应晶向指数,求相互转换后结果。 12.在一个立晶胞中确定6个表面面心位置的坐标,6个面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指出这个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2章习题 2-1 a )试证明均匀形核时,形成临界晶粒的△ G K 与其临界晶核体积 V K 之间的关系式为 2 G V ; b )当非均匀形核形成球冠形晶核时,其△ 所以 所以 2-2如果临界晶核是边长为 a 的正方体,试求出其厶G K 与a 的关系。为什么形成立方体晶核 的厶G K 比球形晶核要大? 解:形核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a )证明因为临界晶核半径 r K 临界晶核形成功 G K 16 故临界晶核的体积 V K 4 r ; G V )2 2 G K G V b )当非均匀形核形成球冠形晶核时, 非 r K 2 SL G V 临界晶核形成功 3 3( G ;7(2 3cos 3 cos 故临界晶核的体积 V K 3(r 非)3(2 3 3cos 3 cos V K G V 1 ( 3 卸2 3 3cos cos )G V 3 3(書 (2 3cos cos 3 ) G K % G K 与V K 之间的关系如何? G K

G V G v A a3G v 6a2 3 得临界晶核边长a K G V

临界形核功 将两式相比较 可见形成球形晶核得临界形核功仅为形成立方形晶核的 1/2。 2-3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什么?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 会出现过热?为什么? 答:金属结晶时要有过冷度是相变热力学条件所需求的, 只有△ T>0时,才能造成固相的自 由能低于液相的自由能的条件,液固相间的自由能差便是结晶的驱动力。 金属结晶需在一定的过冷度下进行,是因为结晶时表面能增加造成阻力。固态金属熔 化时是否会出现过热现象,需要看熔化时表面能的变化。如果熔化前后表面能是降低的, 则 不需要过热;反之,则可能出现过热。 如果熔化时,液相与气相接触,当有少量液体金属在固体表面形成时,就会很快覆盖 在整个固体表面(因为液态金属总是润湿其同种固体金属 )。熔化时表面自由能的变化为: G 表面 G 终态 G 始态 A( GL SL SG ) 式中G 始态表示金属熔化前的表面自由能; G 终态表示当在少量液体金属在固体金属表面形成 时的表面自由能;A 表示液态金属润湿固态金属表面的面积;b GL 、CSL 、CSG 分别表示气液相 比表面能、固液相比表面能、固气相比表面能。因为液态金属总是润湿其同种固体金属,根 据润湿时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式可写出:b SG 》6GL + (SL 。这说明在熔化时,表面自由能的变 化厶G 表w o ,即不存在表面能障碍,也就不必过热。实际金属多属于这种情况。如果固体 16 3 3( G v )2 1 32 3 6 2 (G v )2 b K t K 4 G V )3 G V 6( 4 G v )2 64 3 96 3 32 r K 2 ~G ?, 球形核胚的临界形核功 (G v )2 (G v )2 (G v )2 G b K 2 G v )3 16 3( G v )2

【考研】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答案

Test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 郑举功编

东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一、填空题 0001.烧结过程的主要传质机制有_____、_____、_____ 、_____,当烧结分别进行四种传质时,颈部增长x/r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0002.晶体的对称要素中点对称要素种类有_____、_____、_____ 、_____ ,含有平移操作的对称要素种类有_____ 、_____ 。 0003.晶族、晶系、对称型、结晶学单形、几何单形、布拉菲格子、空间群的数目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0004.晶体有两种理想形态,分别是_____和_____。 0005.晶体是指内部质点排列的固体。 0006.以NaCl晶胞中(001)面心的一个球(Cl-离子)为例,属于这个球的八面体空隙数为,所以属于这个球的四面体空隙数为。 0007.与非晶体比较晶体具有自限性、、、、和稳定性。 0008.一个立方晶系晶胞中,一晶面在晶轴X、Y、Z上的截距分别为2a、1/2a 、2/3a,其晶面的晶面指数是。 0009.固体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液固湿润性,当真实接触角θ时,粗糙度越大,表面接触角,就越容易湿润;当θ,则粗糙度,越不利于湿润。 0010.硼酸盐玻璃中,随着Na2O(R2O)含量的增加,桥氧数,热膨胀系数逐渐下降。当Na2O含量达到15%—16%时,桥氧又开始,热膨胀系数重新上升,这种反常现象就是硼反常现象。 0011.晶体结构中的点缺陷类型共分、和三种,CaCl2中Ca2+进入到KCl间隙中而形成点缺陷的反应式为。 0012.固体质点扩散的推动力是________。 0013.本征扩散是指__________,其扩散系数D=_________,其扩散活化能由________和_________ 组成。0014.析晶过程分两个阶段,先______后______。 0015.晶体产生Frankel缺陷时,晶体体积_________,晶体密度_________;而有Schtty缺陷时,晶体体积_________,晶体密度_________。一般说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相差不大时,_________是主要的;两种离子半径相差大时,_________是主要的。 0016.少量CaCl2在KCl中形成固溶体后,实测密度值随Ca2+离子数/K+离子数比值增加而减少,由此可判断其缺陷反应式为_________。 0017.Tg是_________,它与玻璃形成过程的冷却速率有关,同组分熔体快冷时Tg比慢冷时_________ ,淬冷玻璃比慢冷玻璃的密度_________,热膨胀系数_________。 0018.同温度下,组成分别为:(1) 0.2Na2O-0.8SiO2 ;(2) 0.1Na2O-0.1CaO-0.8SiO2 ;(3) 0.2CaO-0.8SiO2 的三种熔体,其粘度大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0019.三T图中三个T代表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0020.粘滞活化能越_________ ,粘度越_________ 。硅酸盐熔体或玻璃的电导主要决定于_________ 。 0021.0.2Na2O-0.8SiO2组成的熔体,若保持Na2O含量不变,用CaO置换部分SiO2后,电导_________。0022.在Na2O-SiO2熔体中加入Al2O3(Na2O/Al2O3<1),熔体粘度_________。 0023.组成Na2O . 1/2Al2O3 . 2SiO2的玻璃中氧多面体平均非桥氧数为_________。 0024.在等大球体的最紧密堆积中,六方最紧密堆积与六方格子相对应,立方最紧密堆积与_______ 相对应。0025.在硅酸盐晶体中,硅氧四面体之间如果相连,只能是_________方式相连。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宪法知识测试题参考答案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宪法知识测试题满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为答案) 1. 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一府两院”应当在常委会举行会议的二十日前,将专项工作报告送交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 (征求意见) 2. 铜陵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应选代表二十名,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规定哪个是正确的。 (二十四至三十名) 3. 主任会议或者()以上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局面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全体会议决定。 (五分之一) 4. 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某省人才市场管理暂行条例》。) 5.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 6. 有关机关、组织应当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并自交办之日起(三)个月内答复,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自交办之日起六个月内答复。

(三) 7. ()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 8.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9.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批示和规章。” (改变或撤销) 10. 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权利和义务) 11. 宪法以()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 12. 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意见,回答原各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协助本级人世间政府推行工作。” (询问) 13. 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也就是现行宪法颁施行纪念日。 (12 月 4 日)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4. 简述一次键和二次键区别 答:根据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结合键分成一次键和二次键两大类。其中一次键的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一次键的三种结合方式都是依靠外壳层电子转移或共享以形成稳定的电子壳层,从而使原子间相互结合起来。二次键的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二次键是一种在原子和分子之间,由诱导或永久电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副键。 6. 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为高? 答: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一般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1)金属元素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因此金属原子总是趋于密集排列。相反,对于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原子排列不可能很致密。共价键结合时,相邻原子的个数要受到共价键数目的限制;离子键结合时,则要满足正、负离子间电荷平衡的要求,它们的相邻原子数都不如金属多,因此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密度较低。 9. 什么是单相组织?什么是两相组织?以它们为例说明显微组织的含义以及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答:单相组织,顾名思义是具有单一相的组织。即所有晶粒的化学组成相同,晶体结构也相同。两相组织是指具有两相的组织。单相组织特征的主要有晶粒尺寸及形状。晶粒尺寸对材料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细化晶粒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单相组织中,根据各方向生长条件的不同,会生成等轴晶和柱状晶。等轴晶的材料各方向上性能接近,而柱状晶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性能的差异。对于两相组织,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当,两者均匀地交替分布,此时合金的力学性能取决于两个相或者两种相或两种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及各自的性能。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差甚远,其中尺寸较细的相以球状、点状、片状或针状等形态弥散地分布于另一相晶粒的基体内。如果弥散相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相,则将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降低材料的塑韧性。 10. 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和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构,其中能量最低的结构称为稳态结构或平衡太结构,而能量相对较高的结构则称为亚稳态结构。所谓的热力学条件是指结构形成时必须沿着能量降低的方向进行,或者说结构转变必须存在一个推动力,过程才能自发进行。热力学条件只预言了过程的可能性,至于过程是否真正实现,还需要考虑动力学条件,即反应速度。动力学条件的实质是考虑阻力。材料最终得到什么结构取决于何者起支配作用。如果热力学推动力起支配作用,则阻力并不大,材料最终得到稳态结构。从原则上讲,亚稳态结构有可能向稳态结构转变,以达到能量的最低状态,但这一转变必须在原子有足够活动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而常温下的这种转变很难进行,因此亚稳态结构仍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32)与[236] (001)与[210],(111)与[112],(110)与[111],(132)与[123],(2 (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解:(1)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专题答案2020

第1题(单选题) [10分]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A)。 A.全部同时废止 B.全部继续施行 C.部分废止 D.部分继续施行 正确答案: A 第2题(单选题) [10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D )。 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信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正确答案: D 第3题(单选题) [1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A )起施行。 A.2021年1月1日 B.2021年7月1日 C.2022年1月1日 D.2021年12月1日 正确答案: A 第4题(单选题) [10分] 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 )。 A.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 B.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

C.没有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 D.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正确答案: C 第5题(单选题) [10分] 在民法典顺利编纂完成的先决条件中,决定性的先决条件是(A )。 A.有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B.国家和民族有较高程度的凝聚价值共识的能力 C.国家和民族有足够丰富的民商事法律实践 D.有相对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 正确答案: A 第6题(判断题) [10分] 没有足够丰富的民商事法律实践是不可能完成《民法典》的编纂的,就算完成了,完成的《民法典》一定也会被束之高阁,不会发生什么实际的作用。(对)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第二章答案 2-1略。 2-2(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1)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 (2)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 2-3在立方晶系晶胞中画出下列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001)与[],(111)与[],()与[111],()与[236],(257)与[],(123)与[],(102),(),(),[110],[],[] 答:

2-4定性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有哪些?定量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又有哪些? 答:定性:对称轴、对称中心、晶系、点阵。定量:晶胞参数。 2-5依据结合力的本质不同,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 答: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键和氢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很大。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也很大。金属键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的共价键,结合力是离子间的静电库仑力。范德华键是通过分子力而产生的键合,分子力很弱。氢键是两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结合形成的键,具有饱和性。 2-6等径球最紧密堆积的空隙有哪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 答:等径球最紧密堆积有六方和面心立方紧密堆积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8个四面体空隙、6个八面体空隙。 2-7n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不等径球是如何进行堆积的? 答:n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n个八面体空隙、2n个四面体空隙。 不等径球体进行紧密堆积时,可以看成由大球按等径球体紧密堆积后,小球按其大小分别填充到其空隙中,稍大的小球填充八面体空隙,稍小的小球填充四面体空隙,形成不等径球体紧密堆积。 2-8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答: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为:(000)、(001)(100)(101)(110)(010)(011)(111)(0)(0)(0)(1)(1)(1)。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宪法知识测试题参考答案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宪法知识测试题参考答案 说明:本答案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单选题(括号中为答案) 1.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一府两院”应当在常委会举行会议的二十日前,将专项 工作报告送交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2.铜陵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应选代表二十名,代表候选人的 人数规定哪个是正确的。(二十四至三十名) 3.主任会议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局面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全体会议决定。 4.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某省人才市场管理暂行条例》)。 5.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 6.有关机关、组织应当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并自交办之日起(三)个月 内答复,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自交办之日起六个月内答复。 7.(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8.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 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9.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 令、批示和规章。” 10.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1.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 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2.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意见,回答原各 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协助本级人世间政府推行工作。” 13.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也就是现行宪法颁施行纪念日。 14.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4)次修改。 15.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先例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 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第6章 1.形成临界晶核时体积自由能的减少只能补偿表面能的。 (A)1/3 (B)2/3 (C)3/4 第7章 2.在二元系合金相图中,计算两相相对量的杠杆法则用于。 (A)单相区中(B)两相区中(C)三相平衡水平线上 3.已知Cu的T m=1083?C,则Cu的最低再结晶温度约为。 (A)100?C (B)200?C (C)300?C 4.能进行攀移的位错必然是。 (A)刃型位错(B)螺型位错(C)混合位错 5.A和A-B合金焊合后发生柯肯达尔效应,测得界面向A试样方向移动,则。(A)A组元的扩散速率大于B组元 (B)B组元的扩散速率大于A组元 (C)A、B两组元的扩散速率相同 6.,位错滑移的派-纳力越小。 (A)位错宽度越大(B)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距越大(C)相邻位错的距离越大 7.形变后的材料再升温时发生回复与再结晶现象,则点缺陷浓度下降明显发生 在。 (A)回复阶段(B)再结晶阶段(C)晶粒长大阶段 第6章 8.凝固时在形核阶段,只有核胚半径等于或大于临界尺寸时才能成为结晶的核心,当形成的核胚 半径等于临界半径时,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 9.铸锭凝固时如大部分结晶潜热可通过液相散失时,则固态显微组织主要为。(A)树枝晶(B)柱状晶(C)胞状晶 10.下述有关自扩散的描述中正确的为。 (A)自扩散系数由浓度梯度引起 (B)自扩散又称为化学扩散 (C)自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11.fcc、bcc、hcp三种单晶材料中,形变时各向异性行为最显著的是。 (A)fcc (B)bcc (C)hcp 12.对于变形程度较小的金属,其再结晶形核机制为。 (A)晶界合并(B)晶界迁移(C)晶界弓出 13.形变后的材料在低温回复阶段时其内部组织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点缺陷的明显下降 (B)形成亚晶界 (C)位错重新运动和分布 第6章 14.凝固时不能有效降低晶粒尺寸的是以下哪种方法?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与例题 1.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并解释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高的原因? 2. 从结构、性能等方面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 何谓理想晶体?何谓单晶、多晶、晶粒及亚晶?为什么单晶体成各向异性而多晶体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何谓空间点阵、晶体结构及晶胞?晶胞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参数? 4. 比较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Al、α-Fe、Mg三种材料属何种晶体结构?描述它们的晶体结构特征并比较它们塑性的好坏并解释。)何谓配位数?何谓致密度?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从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等方面比较有何异同? 5. 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特点和性能。何谓间隙固溶体?它与间隙相、间隙化合物之间有何区别?(以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与中间相的主要差异(如结构、键性、性能)是什么? 6. 已知Cu的原子直径为2.56A,求Cu的晶格常数,并计算1mm3Cu的原子数。 7. 已知Al相对原子质量Ar(Al)=26.97,原子半径γ=0.143nm,求Al晶体的密度。 8 bcc铁的单位晶胞体积,在912℃时是0.02464nm3;fcc铁在相同温度时其单位晶胞体积是0.0486nm3。当铁由bcc转变为fcc时,其密度改变的百分比为多少? 9. 何谓金属化合物?常见金属化合物有几类?影响它们形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性能如何? 10.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向。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面。 11. 设晶面(152)和(034)属六方晶系的正交坐标表述,试给出其四轴坐标的表示。反 之,求(3 1)及(2112)的正交坐标的表示。(练习),上题中均改为相应晶向指数,求相 2 1 互转换后结果。 12.在一个立方晶胞中确定6个表面面心位置的坐标,6个面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指出这个八面体各个表面的晶面指数,各个棱边和对角线的晶向指数。 13. 写出立方晶系的{110}、{100}、{111}、{112}晶面族包括的等价晶面,请分别画出。 14. 在立方晶系中的一个晶胞内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15 在六方晶系晶胞中画出[1120],[1101]晶向和(1012)晶面,并确定(1012)晶面与六方晶胞交线的晶向指数。 16.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内同时画出位于(101),(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17. 在1000℃,有W C为1.7%的碳溶于fcc铁的固溶体,求100个单位晶胞中有多少个碳原子?(已知:Ar(Fe)=55.85,Ar(C)=12.01) 18. r-Fe在略高于912℃时点阵常数a=0.3633nm,α-Fe在略低于912℃时a=0.2892nm,求:(1)上述温度时γ-Fe和α-Fe的原子半径R;(2)γ-Fe→α-Fe转变时的体积变化率;(3)设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专题答案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测试答案(2020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第1题(单选题) [10分]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 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A)。 ? A.全部同时废止 ? B.全部继续施行 ? C.部分废止 ? D.部分继续施行 正确答案 : A 第2题(单选题) [10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D)。? A.自愿原则 ? B.公平原则 ? C.诚信原则 ? D.公序良俗原则 正确答案 : D 第3题(单选题) [1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A)起施行。 ? A.2021年1月1日 ? B.2021年7月1日 ? C.2022年1月1日

正确答案 : A 第4题(单选题) [10分] 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 ? A.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 ? B.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 ? C.没有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 ? D.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正确答案 : C 第5题(单选题) [10分] 在民法典顺利编纂完成的先决条件中,决定性的先决条件是(A)。 ? A.有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 B.国家和民族有较高程度的凝聚价值共识的能力 ? C.国家和民族有足够丰富的民商事法律实践 ? D.有相对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 正确答案 : A 第6题(判断题) [10分] 没有足够丰富的民商事法律实践是不可能完成《民法典》的编纂的,就算完成了,完成的《民法典》一定也会被束之高阁,不会发生什么实际的作用。(对) ?√ ?× 正确答案: √ 第7题(判断题) [10分]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答案_整理版

2-1 名词解释:配位数与配位体,同质多晶与多晶转变,位移性转变与重建性转变,晶体场理论与配位场理论 答: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一个离子直接相邻的异号离子数。 配位体:晶体结构中与某一个阳离子直接相邻、形成配位关系的各个阴离子中心连线所构成的多面体。 同质多晶:同一化学组成在不同外界条件下(温度、压力、pH值等),结晶成为两种以上不同结构晶体的现象 多晶转变: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时,各种变体之间发生结构转变,从一种变体转变成为另一种变体的现象 位移性转变:不打开任何键,也不改变原子最邻近的配位数,仅仅使结构发生畸变,原子从原来位置发生少许位移,使次级配位有所改变的一种多晶转变形式 重建性转变:破坏原有原子间化学键,改变原子最邻近配位数,使晶体结构完全改变原样的一种多晶转变形式。 晶体场理论:认为在晶体结构中,中心阳离子与配位体之间是离子键,不存在电子轨道的重迭,并将配位体作为点电荷来处理的理论。 配位场理论:除了考虑到由配位体所引起的纯静电效应以外,还考虑了 共价成键的效应的理论。 2-2 面排列密度的定义为:在平面上球体所占的面积分数。 (a)画出MgO(NaCl型)晶体(111)(110)和(100)晶面上的原子排布(b )计算这三面的面排列密度 解:MgO晶体中O2-做紧密堆积,Mg2+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 (a)(111)(110)和(100)晶面上的氧离子排布情况如图2-1所示。 (b)在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的单位晶胞中, (111)面:面排列密度 = (110)面:面排列密度 = (100)面:面排列密度 = 2-4 设原子半径为R,试计算体心立方堆积结构的(100)、(110)、(111)面的面排列密度和晶面族的面间距。解:在体心立方堆积结构中: (100)面:面排列密度 = 面间距 = (110)面:面排列密度 = 面间距 = (111)面:面排列密度 = 面间距 = 2-8 试根据原子半径R计算面心立方晶胞、六方晶胞、体心立方晶胞的体积。 解:面心立方晶胞: 六方晶胞(1/3): 体心立方晶胞: 2-9 MgO具有NaCl结构。根据O2-半径为0.140nm和Mg2+半径为0.072nm,计算球状离子所占据的体积分数和计算MgO的密度。并说明为什么其体积分数小于74.05%? 解:在MgO晶体中,正负离子直接相邻,a0=2(r++r-)=0.424(nm) 体积分数=4×(4π/3)×(0.143+0.0723)/0.4243=68.52% 密度=4×(24.3+16)/[6.023×1023×(0.424×10-7)3]=3.5112(g/cm3) MgO体积分数小于74.05%,原因在于r+/r-=0.072/0.14=0.4235>0.414,正负离子紧密接触,而负离子之间不直接接触,即正离子将负离子形成的八面体空隙撑开了,负离子不再是紧密堆积,所以其体积分数小于等径球体紧密堆积的体积分数74.05%。

干部教育在线学习体会(张海生)

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心得体会 康乐县信访局张海生 2012年7月26日 2012年,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在线教育学习活动的要求,结合工作需要,我选择了相关课程进行了在线学习。通过修完规定学分的学习活动,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线学习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一是在线学习具有科学性。传统的课堂学习多是指定学习课题,学员的自主选择少,而在线学习的课程多,可选择面广,学员可根据个人工作需要、兴趣爱好进行课程选择和学习,有效地使学员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及时弥补自己急需掌握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理论素养和个人修养,使学习更有效果。 二是在线学习具有灵活性。在线学习没有指定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为学员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性,让学员自行选择,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减少了工学矛盾的产生。 三是在线学习具有优质性。在线学习课件资源好,多是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授课,理论水平高,专业知识强,为学员提供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四是在线学习具有实效性。在线学习的课程系统性和 针对性强,便于学员对某一课题全面学习,系统掌握所需 知识。同时课件可以反复收听,并在一些课程设置习题和 试卷,利于对学习的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二、牢固树立学习意识,找准学习出发点,增强学习主动性 学习,是提高个人素养和工作能力的唯一途径。无论 哪一种方式的学习,如果缺少学习意识,没有端正的学习 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式,都难以取得既定的效果。在学习 认识上,我努力做到三点: 一是摆正学习目的,减少学习的功利心。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满足工作和生活需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单纯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应付检查。 二是勤于学习。将组织上的要求和个人成长的需求变 为一种压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 动性,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将学习作为一种自发活动,不 断为自己提供精神食粮。 三,是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很容易让人感到乏味,难以坚持。而找到学习的乐趣是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