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应对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8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应对探索摘要: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和行为方面,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社会评价低、自我认同感低、任职要求高和职称评定压力大,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的支持、学校的重视和个人的努力。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素养;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良好的工作效果必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的和潜在的工作兴趣为前提。
”就教师而言,教学热情和工作兴趣是良好教学成效的必要前提。
然而,近年来,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报道屡见于报刊,时而出现的由职业倦怠引起的教师失范行为,引发了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哗然。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隐性的职业伤害,不但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状态,而且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也有极大的影响。
如任由这种倦怠心理蔓延,必然会导致教师失去热情,使倦怠心理进一步增强,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更严重的后果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教学或教育工作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因此采取积极对策应对教师职业倦怠显得非常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职业倦怠的基础理论
职业倦怠是美国学者费登伯格于1974年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正式提出的一个概念,由英语“burnout枯竭”一词翻译而来,原意为
“燃烧竭尽”之意,用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职业倦怠是现实社会多种助人职业人群中较为普遍发生的现象,如从事教育、管理、社会服务、警察、医生和护士等职业的人群,都是高发群体。
1.职业倦怠定义
关于职业倦怠,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其概念。
作为临床观点的代表,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所需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
马勒诗和佩斯作为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认为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奎内诗作为组织学观点的代表认为倦怠是对有压力的、使人心烦的、单调乏味的工作的一种应付方式。
耶鲁高校的撒若森作为社会历史学观点的代表,认为倦怠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
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
以上四种观点虽然描述的角度不同,但是在对职业倦怠的理解有所重叠,即他们都强调职业倦怠是在特殊的背景下(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单调等)产生的亚健康的生存状态。
2.教师职业倦怠概念模型
近年来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中,一些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倦
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并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模型。
马勒诗从职业倦怠的表现将教师的职业倦怠划分为情绪枯竭、人格解体(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三个维度。
雷特和马勒诗从教师本人和工作关系的契合度提出了“匹配—不匹配”模型,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教师在个人与工作之间的不匹配造成的。
王芳和许燕认为教师倦怠的概念模型包括:教师情绪上的疲惫感、教师人际上的疏离感、教师工作上的无意义感及知识上的耗尽感四个维度,其中教师知识耗尽是我国教师特有的表现。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分析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409所(含独立学院309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占53.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446人,其中高职(专科)学校5813人,占61.5%。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使培养的人才具有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为其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应包括良好的“双师”素质、扎实的专业教学能力、面向应用技术的科
研能力以及在相关企业的职业活动能力。
(1)“双师”素质: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操能力,持有“双证”的专业教师。
(2)专业教学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除了包含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的基本能力之外,还要有实践教学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3)应用技术科研能力:高职教师都应具有较强的应用理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4)职业活动能力:如何让学生在企业内得到充分而且真实的实践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得到企业对实践教学的支持,这就是高职教师在相关企业的职业活动能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及成因分析
1.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首先表现在生理方面,如精力缺乏、容易疲惫、身体虚弱,整日沉浸在莫名的疲劳中,难以解脱;其次表现在情绪方面,如精神不振、挫折感强、自我评价低,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对未来和外界过分担忧,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工作本身产生厌倦和不满,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降。
同时对学生漠视,对同事容忍度降低,对学校不满、牢骚很多,人际关系紧张;最后表现在行为方面,如决策技能降低,对待问题态度消极或漠不
关心,厌倦工作,总是焦急地等待下班,离开工作岗位。
2.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1)社会评价低:尽管高职院校的地位近年来逐渐提高,但社会上仍有相当多的人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是二、三流的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
这种观念甚至导致社会中的一些人认为大学本科里的教师才是真正的高校教师,高职教师则不是,这样的偏见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
久而久之,其身心难免疲惫,出现情绪低落、对现状的不满、工作热情丧失等倦怠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2)自我认同感低: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生活规律上几乎没什么大的变化。
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
另外,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往往会引起教师的矛盾心理,使教师对职业产生了反抗情绪.导致拒绝感与平淡感的消极心理发生。
(3)任职要求高:为了争取生源、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扩大学校规模和影响,很多高职院校不断设立一些新兴、交叉性学科以及贴近市场需求的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补充学科知识,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此外,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精
神以及较强的外语水平,以便及时掌握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这些给青年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4)职称评定压力大: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又面着沉重的科研负担,而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困难重重:①由于教学任务过重,备课量大,许多老师业余能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②进修困难,学历上不去或拿不到学位,影响职称评定;③科研难出成果。
课题难申请,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也是相当困难。
职称评定难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压力,对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
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1.社会的支持
我们的社会既需要有理论素养的专家,又需要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宣传高职教师工作的社会价值,转变歧视高职院校教师的现象,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职业认同感,让高职院校教师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制定鼓励企事业单位接纳实习教师的政策,通过在企事业单位的顶岗实习,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及自尊感,体验工作的乐趣。
2.学校的重视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继续学习、深造,如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相关机构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会;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把教育前沿的先进理念、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及行业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给广大教师。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教师心理辅导工作,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或向教师分发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让每一位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掌握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技能。
同时,还可开办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让教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走出职业倦怠的阴霾。
3.个人的努力
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及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职业认同感,悦纳自我、肯定自我,同时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在教学中做到站得比学生高,看得比学生远,居高临下,深入浅出,提高教学实效。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体验到事业的成功及学生的尊重,这种成就感可以帮助教师更多地体验工作乐趣,从而缓解职业倦怠感。
总之,为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应该积极行动进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预防和走出职业倦怠,体验工作的成就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