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堰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

老堰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

韩摆渡镇老堰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

承办单位:韩摆渡镇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洪绍余

呈报时间:二CL七年二月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1.1项目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近6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由水库、河道堤防、湖泊等组成的防洪减灾体系,在流域防洪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与大江大河防洪工程建设相比,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滞后,尚不具备抵御常遇洪水能力,中小河流洪水造成的洪涝灾害损失已成为洪涝灾害损失的主体,直接

影响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并且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韩摆渡镇位于裕安区东部,六安市城区西南部,东、北与城南镇相邻,南与苏埠镇接壤,西傍老消河和马家庵园艺场彼此相连,六苏路纵贯南北,合武铁路、六潜高速穿越该镇,总面积4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91亩,辖13个村、2个居委会,313个村民组,总人口5243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9427元。

韩摆渡镇属淮河水系,消河流域,消史杭灌区,消河总干渠上的金杯支渠(1960年修建)灌溉我镇,长13.5公里,为了完善灌溉1987 年又进行了续建配套,同时又在金杯支渠上开挖修建了两条分支渠:张古分支渠(8km)、余东分支渠(9km)。现有河、湖、塘、堰、坝等蓄水工程589座(条、口、处),总水面:5100亩,总蓄水量:1300万立方米,全镇蓄水面积达100亩以上10万立方米以上的蓄水工程:老消河、老堰河、下泊河、余家湖、蒋家湖、梅家湖、江塘、十二连塘、汪大堰、牛塘、上塘、甘塘、孙塘等。

老堰河是消河支流之一,老堰河总长度18.5公里,分东、中、

西三段组成,老堰河东段4.7公里,本地人也称为涂河(生塘至牛塘);中段9.5公里,本名即老堰河(甘塘至殷家堰);西段 4.3公里,本地人也称为马家湖(马家湖至黄家坝),目前该河部分河段仍然呈白然状态,一直未得到治理,河道防洪除涝基础设施薄弱,排涝标准低,且建

筑物不配套,部分低洼河段工程衔接不完善,形成断流、内涝严重,由于生产生活污水因素形成了多处的黑臭水体,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实施老堰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提局防洪除涝标准、完善集镇和美丽乡村地下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区域防洪减灾能力,改变洪涝灾害多发面貌,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以充分发挥老堰河的综合效益。

该河道两岸均未加固护堤,该河道在汛期时由于水量较大,经常出现排水不畅,对河道两侧耕地冲刷严重,甚至威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在旱期时,渗漏快,蓄水能力差,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加之该河道与我镇集镇中心相邻,为加快我镇集镇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治理河道,治理黑臭水体,兴利除害,刻不容缓。

为贯彻落实〈〈水利产业政策》,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有效防治白然灾害,缓解水利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加快全镇脱贫攻坚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特编制该项目建议书。

1.2项目建设的依据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继续加强大江大河

大湖治理,逐步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2016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提出了以江河流域系统整治和水生态保护修复为着力点,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同时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进一步

夯实农村水利基础,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优化流域区域水利发展布局,全面强化依法治水、科技兴水。

〈〈裕安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三五规划》;

〈〈韩摆渡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项目建设是减轻镇区域洪涝灾害损失的必然途径

解放后的六十多年中,较大的洪涝灾害出现过13次,以1954年、1969年、1983年、1991年、2003年、2005年、2008年最为严重。其中1969年至1984年的15年中,大的洪涝灾害6次。

老堰河每遇较大洪水时,洪水下泄受阻,形成淹没;特别是中段河道弯曲,河滩竹木繁生,泄水不畅。呈白然状态,一直没有治理,无堤防,无排涝设施,无人为工程来减轻白然的危害,是该河成灾的主要原因。

1991年以来的几次洪水,沿河两岸房屋被洪水冲毁,大面积农田被淹,人民群众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治理好老堰河是基本解除沿河两岸人民群众长期受洪涝威胁,减轻区域洪涝灾害损失的必然途径;

(2) 、现有河道两岸均为白然河岸,未加设任何护砌,防洪能力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河道两岸受河水冲刷严重,两岸白然坡面淘空、坍塌,缩小行洪断面,加重洪涝灾害;

(3) 、该河道水土保持缺失、部分呈现黑臭水体,严重制约着该

镇该地区的旅游、生态、扶贫攻坚的要求,严重影响城市近郊特色小镇的建设,老堰河综合治理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1.4项目建设的规模

韩摆渡镇老堰河综合治理工程分三段建设河段全长18.5公里,

四座小水库(梅家湖、余湖、蒋家湖、江塘)宛如四颗明珠把老堰河

中段和老堰河下段(涂河)完美连接,建设任务为疏浚河道18.5公里,老堰河护岸护坡总长为14公里,即西段护岸长度2.5公里,底宽5?12m,深度3?4m,中段护岸长度7公里,底宽10?20m,深度3?5m,北

段护岸长度4.5公里,底宽5?12m,深度3?4m,边坡均为1:2.;其他没有护岸的为白然河流,底宽在10?35m之间,深度在2.5m 左右。由于该河流南北向流经全镇,特别是中段部分蜿蜒曲折,交错于金杯、张古、余东等支渠,河渠环绕,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其排涝灌溉作用巨大,同时该河紧紧围绕集镇区,美丽乡村点,人口、工业密集。该条河流上配套桥梁涵闸较多,其中闸12座、、公路桥21座、人行(机耕)桥39座、渡槽5座,放水涵97处、护坡5处,地下污水管网建设3.5公里,同时进行黑臭水体治理1.5公里,水土保持4.5 公里,该工程建成后,该河道防洪标准将得到提高,可保护人口8.5万人,耕地5万亩,养殖面积2000亩,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

显著。估算总投资19000万元。

2建设条件

2.1水文

2.1.1白然地理及河流水系

老堰河发源于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棉场村的甘塘,向南向北至本镇镇陆集村的殷家堰处入消河,是消河支流之一,流域面积105平方公里,老堰河流域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但南北气流在此交汇,造成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是水旱灾害多发地带。流域内平均年降水量1170mm,降雨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最大年降雨量为最小年降雨量的4倍,6?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0%以上,5至8月份暴雨日约占全年的80%,平均年暴雨日3?5天,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14m/s。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59mm,干燥度在0.8以下,年平均气温为15.6C,极端最高气温41C (1959年),极端最低气温-18.9C (1956 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的达227天,大于10C的积温4941C。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2200h,太阳辐射年总量120.9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为220天。

老堰河流域无实测水位流量资料,作为无实测流量资料地区,本

次采用雨量资料间接推求洪水,即采用安徽省的“84年办法”。

2.1.2X程现状

(1)段河道两侧为白然河岸,未进行河堤砌筑或河岸护坡处理。河道范围内建有浆砌石拦河坝2座,闸桥涵渡槽等23座。

(2)该河道由于长期的河水流沙沉淀和河岸经长期冲刷垮塌导致河道变浅,河道深度差别较大,严重影响汛期泄洪安全。河底存在严重渗漏,使得旱期河道蓄水能力差。

2.1.4气候特性

该地区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92C,最低气温—6.2C,年平均气温15.3C,无霜期年均28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078.6小时。

2.2地质

工程区内场地地形主要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势起伏不大,呈南略高北略低倾斜之势,属冲积地貌。地面高程在35.0m?50.0之间。属消河冲积平原地貌单元,本区属扬子地层区大别山地层分区,六安地层小区,区内被第四纪地层所覆盖,主要发育有上更新统(Q3)粘土、全新统(Q^粘性土。下伏为第三系(E)红色砂岩、白垩系(K)砂岩、砂砾岩。

3. 工程施工

3.1施工条件

该河道治理工程河段全长18.5KM,河道设计行洪宽度15M堤线沿河岸布置,交通便利,便以施工作业。

施工用水可直接取用河水;施工用电可就近变压器架设用电线路;施工所用水泥、钢材、石料,可就近材料市场购买。

3.2施工导流

主体工程施工主要安排在枯水期施工,其施工导流采用枯水期导流。为了满足河滩堤脚砌筑要求,在顺堤脚处外侧,予留土埴或开挖土料堆填成土围堰;部分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渗流量大,防洪堤基础开挖时,需配置抽水设备进行基坑排水。

3.3施工布置

本工程对外交通便利,工程所需三材可由六苏公路运至现场。

施工布置包括砂石料场、拌和站、仓库等设施。在施工程序上,先疏浚河道,再做护岸、护坡、涵、闸等建筑物。

3.4施工总进度

根据施工条件、工程量,本工程计划施工总工期180天,资金到位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安排在枯水期实施。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备足材料,合理安排组织好施工人员和施工进度计划。

鉴于工程任务重,工期紧、施工季节性强等因素,计划分段实施。先疏浚河道,然后拦河坝防渗、河提砌筑一并开工,统筹兼顾,交叉作业。

4. 环境影响

4.1环境现状

根据老堰河道的水质监测结果,均出现超水质标准,超标污染物及黑臭水体渐蔓延部分断流河道河段。

4.2.1对白然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对现有的白然环境中的气候、水文等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河床整治和岸坡砌筑,将大大改善水流边界条件,加快河流流速,减少水土流失、污水回流和泥沙淤积,从而有利于水质改善。同时,对于优化美丽乡村生活环境和旅游环境,建设宜居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河道治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