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护理

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护理

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护理
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482315.html,

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护理

作者:何丽庄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7期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膨胀,人口老龄化以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而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老年人家庭护理系统,我国老年人家庭护理起步较晚,老人护理发展不够成熟。现对中国老年家庭护理的需求和现状进行分析,对发达地区老年人家庭护理的模式作一综述,老人护理以期对我国老年人家庭护理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居家;养老;护理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有1个多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人口老龄化,无疑会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诸多问题,如:养老、家庭、环境、社会福利、收入保障等,但是,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福足的具体标志,同时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宝贵财富。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初级阶段,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仍然难以面对如此庞大的就医需求,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从而,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化、家庭化成了必然趋势,老年人将会是社区、家庭健康护理的主要受益者。

要做好家庭老年人的护理,必须了解老年人的特点:

1、老年人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各种疾病的好发时期,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及时予以生活及心理护理,能不同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2、心理特点

当人步入老年后,社会角色会发生重要改变,似乎已退出了社会舞台,退休后的失落、与子女的代沟、与社会的脱节等渐渐被忽视凸显了他们的矛盾心理,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也会相应引发一系列特征如:自卑、孤独、固执、落寞、怀旧等。

3、生理特点

进入老年,从外观到内在生理代谢、器官功能都有相应变化,外观形态的变化自然一目了然,如须发渐白,稀疏。老年人皮肤弹性减弱,皮肤松弛,眼睑下垂,面部皱纹增多,额头、眼角出现抬头纹、鱼尾纹.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褐色斑.反应迟钝,步履蹒跚等。

3.1代谢功能改变—基础代谢率下降、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基础代谢率下降,加之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减少,结果是能量消耗减少。

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

精心整理 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与规范全国老年养护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 等文 第九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老年人口数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每千老年人口养护床位数宜按19~23张床测算。 第十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按床位数量,分为500床、400床、300床、200床四类。建设规模在200张床以下的可在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内设专护部,规模500张床以上的宜分点设置。 第十一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 第十二条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包括老年人的入住登记、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和社会工作

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 老年养护院各类用房详见附录一。 第十三条老年养护院的场地应包括室外活动、绿化、停车、衣物晾晒等场地。 第三章选址及规划布局 第十四条新建老年养护院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满足以下条件: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2、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 合理分区。 m2/床、41m2/

0.57 过 环保的 第二十三条老年养护院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老年养护院外围宜设置通透式围栏,围栏形式宜与所处环境及道路风格相协调。 第二十五条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老年人用房抗震强度不应低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中的乙类标准。 第二十六条老年养护院的老年人用房不宜超过四层,垂直交通应设置医用电梯。

《养老机构管理》试卷 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15分) 1.护老院 2.自收自支管理 3.专人护理 4.质量目标 5.介助老人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8分) 1.根据我国国情将以下哪个年龄及以上者界定为老年人比较合适() A.55岁 B.60岁 C.65岁 D.70岁 2.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的机构称之为() A.养老院或者老人院 B.老人公寓 C.护老院 D.托老所 3.因种种原因长期卧床不起,不能下地行走者应该采取哪种等级护理() A.自理等级护理 B.半护理等级护理 C.全护理等级护理 D.特别护理 4. 养老机构建设规划阳台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

A.0.90m B.1m C.1.1m D.1.2m 5.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户内过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 A.1.2m B.1.3m C.1.4m D.1.5m 6. 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科学在机构管理中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对机构管理的影响、渗透以及相互结合的产物称为() A.信息化管理 B.制度化管理 C.标准化管理 D.目标化管理 7.负责财务档案管理属于()的岗位职责 A.副院长 B.财务主管 C.会计 D.出纳 8.负责院内的医疗保健、康复,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属于()的岗位职责 A.副院长 B.医务主管 C.护理主管 D.入出院主管 9.养老机构质量管理的5S方法不包括() A.整理 B.整顿 C.整齐 D.教育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多数养老机构依据入住老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参照临床医疗护理等级,将入住老人划分的等级有、、和特别护理等级。 2.养老机构管理按照子系统类型进行分类,可分

养老院老人护理等级划分

养老院入住老人护理级别鉴定标准,养老院老人护理等级划分 一、自理级 2200/30天 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年老体弱患有器质性疾病,症状较轻,能够自由活动、日常生活起居不需要照料帮助者或自己能做日常事务,如:房间整理、个人卫生、饮食方面等。 (房间卫生卫生间卫生每日上午下午各打两瓶开水外衣清洗 晒衣被床上用品清洗) 二、介助级(半护理)2800/30天 (1)年龄在60岁以上,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大小便能自理。饮食、洗澡需要有护理人员协助者。 (2)肢体功能轻度障碍,不能自由活动,或生活规律失常。 (3)患有其它疾病,如:高血压、肺心病、心血管异常疾病、脑血管意外及老年慢性病等,但病情稳定,不需要大量的医疗范围,日常吃饭、洗澡,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4)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年龄在70岁以上,或患有轻度伤残,智力低下,轻度痴呆,不妨碍他们日常生活者。 (房间卫生卫生间卫生每日上午下午各打两瓶开水晒衣被床 上用品清洗每日三餐送饭洗澡洗脚洗内、外衣服)

三、介护级 (3500/30天六人间, 3800/30天双人间) 1、介护级Ⅲ(凡符合下例之一者,定为介护Ⅲ级) (1)凡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思维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大小便及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顾者。 (2)年龄在80岁以上,饮食及生活起居不能完全自理,听力减退,视力不清,行动不便,需要护理人员照料者。 (3)患有其它疾病或合并症在两种以上者,需要在医疗上协助完成,或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有人照料者。 (4)体质尚可,行动自由,年龄在80岁以上者,或精神意识受到轻度影响,在日常生活起居上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2、介护Ⅱ级(凡符合下例之一者,定为介护Ⅱ级) (1)精神思维能力减退,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言行不一致,生活起居不能自理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2)行动不便,视物模糊不清,肢体活动功能受到轻度障碍,大小便及生活起居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3)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活动不便,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在生活及医疗方面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4)年龄在80岁以上,精神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没有语言表达能力,或语无伦次,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症状,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需要护理人员照料者。

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大纲

附件1 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大纲(试行) 一、培训目标 根据《护士条例》等法规文件规定,结合加快发展老年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掌握常见老年综合征、老年疾病、心理问题等护理要点,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规范、专业地为老年患者提供机构和居家护理服务。 二、培训对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正在或准备从事老年护理相关工作 的护士。 三、培训方式及时间 (一)培训方式。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时间。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培训时间至少60天,共360学时。其中,理论知识20天,共120学时;临床实践能力培训40天,共240学时。 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医

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等)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培训时间至少45天,共270学时。其中,理论知识15天,共90学时;临床护理实践培训30天,共180学时。 四、培训内容 (一)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包括老年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老年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老年护理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常见老年综合征、老年疾病、心理问题以及安宁疗护等护理,居家照护者指导与支持,安全管理等。具体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附后。 (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主要包括常用老年护理技术、老年康复护理及临床护理实践要点等。具体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附后。 五、考核方式及内容 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与培训结业考核。 (一)培训过程考核。对培训对象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各种表现的综合考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职业素养、人文关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日常表现和阶段性完成情况等。 (二)培训结业考核。对培训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实施的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 理论知识考核主要包括老年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老年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老年护理相关的基本

居家养老老人护理_常规操作

居家养老老人护理常规操作 一、清洁护理 清洁可以使人身心感觉舒适、安全和愉悦,也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患病老年人对清洁的要求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强烈。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无法满足自身清洁的需要,就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完成。 (一)清洁护理两个内容: 1、每日护理 做到早晚洗脸刷牙,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睡前清洗会阴和双足。 2、每周护理 在身体状况允许下,做到每周洗头、洗澡1-2次。 (二)清洁护理三项重点 1、口腔护理 2、头发护理 3、皮肤护理 【口腔护理】 (1)清洁口腔的目的 长期卧床,失智、失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常常饮水少,进食少,消化液分泌减少,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进食后食物残渣滞留,很容易导致细菌在口腔内生长繁殖,引起口腔或呼吸系统感染。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可以清除老人口腔食物残渣,预防口腔炎症、溃疡、口臭及其他并发症。

(2)漱口液的选择 1、常用的漱口液 生理盐水、1-3%双氧水、1-4%碳酸氢钠溶液、0.1%醋酸溶液等。生理盐水有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的作用;1-3%双氧水有控制口腔感染和牙龈出血的作用;1-4%碳酸氢钠溶液适用于霉菌感染者;0.1%醋酸溶液适用于绿脓杆菌感染者; 2、使用漱口液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漱口液可达到清洁口腔、消炎、减轻口腔异味的效果,但是专业医生建议,不要长期使用漱口液。因为长期使用含有药物成分的漱口液,会破坏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引起不良后果。 ②临床调查发现用盐水漱口20分钟后,口腔内细菌数量开始恢复,1小时后细菌数量便恢复到漱口前的水平。而用清水漱口后10分钟细菌就开始恢复,但却要到85分钟后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为盐水漱口将口腔中的细菌杀灭的同时也会破坏口腔粘膜,口腔粘膜具有防御细菌生长的作用,将口腔粘膜破坏了就为细菌的迅速恢复创造了条件,因此用盐水漱口并不能真正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偶尔用一下,可以暂时达到消炎目的,长期应用则对健康无益。选择何种漱口液,最好遵照医嘱进行,无特殊情况下,使用温开水清洁口腔即可。 (3)口腔清洁护理操作流程 1、养老护理员洗手、戴口罩; 2、备物:口杯、温开水、治疗盘、口腔护理包(包内配备消毒方盘1个、弯盘1个、镊子1把、弯血管钳1把、干棉球16个、治疗巾1块、一次性手套1付、压舌板1根、纸巾1张、)、漱口液、手电筒、干毛巾、润唇膏等,必要时备一次性医用开口器; 3、将盛放所需物品的治疗盘置于老年人床头桌上;向老人解释,取得配合; 4、老年人取侧卧位或头侧位,干毛巾围于颌下; 5、打开口腔护理包;戴手套;将治疗巾置于老年人颌下;弯盘置于口角旁;干棉球放入消毒方盘,倒入漱口液或温开水; 6、取手电筒,用压舌板撑开老人面颊,检查老年人口腔,观察黏膜有无溃疡和损伤,有活动义齿者取出义齿置于清洁容器内; 7、双手操作,用一手持镊子,另一手持血管钳;镊子夹盐水棉球,递与血管钳夹紧、绞干; 8、先用一个棉球湿润老年人口唇;嘱老年人张口,用压舌板撑开一侧面颊部;依次擦洗一侧牙齿上外侧--上内测--上咬合面;对侧牙齿上外侧--上内测--上咬合面;下一侧牙齿下外侧—下内测—下咬合面;下对侧牙齿下外侧—下内测—下咬合面;硬腭--舌面--舌下。每擦一面都要换干净棉球,污染的棉球放入弯盘内; 9、神智清楚老年人可帮助用温水漱口;

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的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压力与挑战。我国目前失能与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19%。越来越多的失能老年人需要依靠养老机构的专业化养老护理服务维持老年生活,有效应对这一需求成为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在社会化养老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各类社会力量涌入养老服务行业,使得近年来我国养老机构的规模与数量骤增,管理部门负担加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快,社会化养老发展时间较短,导致养老从业人员,特别就是提供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队伍资历不高、数量不足等现实,成为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中不可规避的问题。因此,分析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重点,构建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与平台,发掘不足之处,才能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改善养老服务质量,确保有限养老资源的高效与规范利用。 中国建立养老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与关键要点:养老机构不管规模大小、所有制性质、人员与设施的多少,有一点相同的,也就是最基本的:即千方百计利用好资源,为养老对象服务,使顾客(养老对象及其家属)满意。如何达到这一基本要求,一个养老机构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途径,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正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积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的经验与做法,经过10多年的修改、总结所提出来的适应各类组织(机构),旨在增强顾客满意的质量管理基本要

求。到2005年末已有近百个国家、地区,50多万个企业、事业单位、机构组织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已建立并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做法与经验,养老机构推行ISO9001:2000的实施,一般可分为8个步骤。1、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就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ISO9001:2000 0、1总则)。它不就是一项临时的工作,不就是权宜之计,而就是关系到养老机构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决策”。 机构就是否使养老对象满意?怎样才能使养老对象满意?如何持续改进使养老对象更满意?ISO9000:2000提出的“过程方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与“持续改进”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机构)该怎么做大的问题。所以机构的领导层,尤其就是“一把手”要十分重视“贯标工作”,并且要在领导层与员工中统一认识。贯标的重要意义在于: (1)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增强顾客(养老对象及其家属)满意;(2)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3)提高机构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4)提高机构过程控制与持续改进的能力。 关键词: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就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推行 ISO9001:2000就是养老机构的自我管理需求。 2、指定“管代”,机构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开展贯标工作,就应该由最高管理者(院长)指定一位管理者为“管理者代表”,规模小

老年护理等级评分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原则、分级标准、评估过程、护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得上海市各类护理院、老年护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得应用就是必不可少得。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得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卫医政发〔2011〕21号《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3 定义 老年护理院 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得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得医疗机构。其设施标准应符合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附录A)要求。 分级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得护理。 4 分级原则 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护士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5 分级标准 5、1患者病情按表1进行评估 表1 病情评估表

5、2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表2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表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表

6 评估过程 6、1 护士评估 护士按照表1,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

6、2 医生评估 医生根据病情评估标准对患者病情级别,确定病情为重、中与轻度。 6、3综合评估 医生按照ADL评分、病情程度,根据表3确定护理级别,并以医嘱得形式落实。表3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评估表 病情 ADL评分 重中轻 <20A B C 20~40A B C 45~60 B C D >60B C D 各护理级别评估标准: A 级护理 评分≤40分,且病情为重度 B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重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中度 C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中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轻度 D级护理 评分≥45分,且病情为轻度 6、4 再次评估

养老院护理老人基本要求及服务内容

养老院护理老人基本要求及服务内容 一、协助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 食物的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为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喂食和喂水。 排泄的需要:帮助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排便、排尿,及时清除排泄物。 舒适的需要:营造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的休养环境。 活动和休息的需要:帮助老年人适当活动,并尽可能促进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安全的需要:防止老年人跌倒、噎食、误吸、损伤,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爱和归属的需要: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和人际环境,促进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帮助老年人及时与家人联系与沟通,并给予精神上的关心。 尊重的需要:运用沟通技巧,维护老年人的自尊,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审美的需要:协助老年人的容貌、衣着修饰,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

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有:个人清洁卫生服务、衣着服务、修饰服务、饮食服务、如厕服务、口腔清洁服务、皮肤清洁服务、压疮预防、便溺护理等。 1.个人清洁卫生服务包括洗脸、洗手、洗头(包括床上洗头)、洗脚,协助整理个人物品,清洁平整床铺,更换床单等。 2.衣着服务包括协助穿脱衣裤、帮助扣扣子、更换衣裤、整理衣物等。 3.修饰服务包括梳头、化妆、剪指甲和协助理发、修面等。 4做食服务包括协助用膳、饮水,或喂饭、喂水、管饲等。 5.如厕服务包括定时提醒人厕、协助如厕,使用便盆、尿壶等。 6.口腔清洁护理包括刷牙、漱口,协助清洁口腔、假牙的清洁保养等。 7.皮肤清洁护理包括清洗会阴、擦浴、沐浴等。 8压疮预防包括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平整;定时翻身更换卧位,防局部受压过久,受压部位按摩增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皮肤受伤等。 9.便溺护理包括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便秘、腹泻老人的照护,实施人工排便、清洗、更换尿布等。 三、老人生活照料服务要求 1.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提供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范围、内容、时间、地点、人员、服务须知。 2.老年人居室做到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无异味。

老人安全之居家老年人的安全护理

老人安全之居家老年人得安全护理人到老年,由于行动迟缓、慌张、反应迟钝、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所以要照料好老人得居家生活应注意如下适宜; 1、吃易于消化吸收得食物 老年人得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牙齿脱落或装有假牙对食物得研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老年人得食物要烂、软、碎、易于消化吸收;同时,由于老人得咽喉部反应不灵敏,应注意噎食,故进食应缓慢,同时应避免进入气管。 2、穿简便宽松得衣服 老人得衣着应宽松柔软,且穿脱方便,老年人最好不穿或少穿紧身衣裤、另外,随着天气得变化应及时增减着装,护理人员要协助老人穿脱衣物,且要求老年人得衣服要做到勤洗勤换,老年人所使用得被褥要经常晾晒。 3、行动舒缓防损伤 由于老人行动比较缓慢,反应比较迟钝,常易发生摔伤、骨折等损伤,因此,当老人活动时应在其左右陪护,行走时应适当搀扶,不要催促老人,另外,家具地面应保持平整,避免过多得杂物堆放。 4、养成定时大小便得习惯

老年人常容易发生便秘、大小便失禁、尿频、尿急等现象,而大小便不畅易引起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因此一定要让老人养成定时大小便得习惯、 5、适当得运动锻炼 因老人活动减少,故常有四肢无力与肌肉萎缩等状况,因此,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运动就是强化肢体功能得基本保证。 6、保持科学睡眠 老年人要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得睡眠,老人由于身体得机能衰退,疲劳后恢复较慢,故应多些睡眠。一般情况 下,60—70岁得老年人每天总得睡眠时间应保持在9个小时左右;70-80岁得老年人每天总得睡眠时间应保持在10个小时左右;而80岁以上得老年人每天总得睡眠时间应保持在 11个小时左右。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照护标准〉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照护标准〉 目次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级照护程序 5. 照护等级确定 6. 分级照护内容 7. 服务质量评价 8. 服务质量改进与提升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人分级照护工作的程序、照护等级确定、分级照护内容、服务质量评价、改进与提升等相关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老年人分级照护工作。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 039 老年人能力评估 DB53/T XXX.1 云南省养老机构照护标准第1部分:老年人能力评估 三、术语和定义 MZ/T 03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一) 自理能力较好 老年人能自我照料,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对护理的需求较低或不需要护理。 (二) 自理能力欠佳 老年人不能完全自我照料,独立生活能力较弱,需要提供基本的护理。 (三) 自理能力较差 老年人基本不能自我照料,已缺失大部分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提供较多的护理。 (四) 自理能力丧失 老年人不能自我照料,已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四、分级照护程序 (一)总则 照护定级是为了能够让入住老人享受机构提供的安全、安定的生活,同时也为养老机构合理收费提供依据和基准。照护定级主要包括个案评估、制定照护级别、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服务以及监督评价等。 (二)个案评估 就是对即将入住的老人的原生环境、社会保险情况、个人身体及心理状况进行信息收集,并以此为后来的照护定级做好充分的准备。

养老院老人如何护理的注意要点

养老院老人如何护理的注意要点 随着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运动反应迟缓: 视觉和触觉等感官接受到外界给与信号后的瞬间,便向大脑传输针对性极强烈的感官信号,再经大皮层分析处理后,将反馈信号传输给运动系统,出现一系列动作。 老年人的感官系统随着机体的衰老,将发生反应迟缓,传输信号减慢或减低,而这样的变化常常表现在老人们的行走,持物动作,发音,等诸方面。 老年人的反应速度较比青年和成年人的反应速度减慢20%-30%,可以出现显而易见的迟缓表象。 2、记忆能力的错位: 人的记忆力在45岁之后将进入逐渐衰退的阶段,达到70岁之后又将进入另一个记忆力明显降低的阶段。因此记忆力降低是老年人一个显著的特征。 其特点如下: (1)理解记忆保持较好,机械记忆明显衰退。 (2)回忆能力衰退明显,再认能力衰退不明显。 (3)记忆速度明显减慢。 (4)短时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5)远事记忆良好,近事记忆衰退。 3、思维衰退速度较慢: 年老过程中思维的衰退出现较晚,尤其是熟悉的专业有关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但老年人由于感知和记忆力方面的衰退,在概念、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有所减退,而其中尤为明显的则是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以及创造性。 4、人格的改变:

老年人的价值、信念较少改变,因而常给人一种保守的印象;老年人由于脑生理功能衰退,表现出心理能量的减少,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被动、退缩和迟缓的印象,这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主动地自我保护,老年人学会了将有限的生活能量用在最有效的生存活动上,是一种适应性变化。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和慢性疾病发病率高使其常常体验到躯体不适,因而容易产生抑郁感和孤独感。 5.老年人的情绪特点 (1)老年人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比青年人和中年人更遵循某些规范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表现在控制自己的喜悦、悲伤、愤怒、和厌恶情绪方面。 (2)老年人的情绪体验比较强烈而持久就情绪体验而言,由于老年期中枢神经系统有过渡活动的倾向和较高的唤醒水平,老年人的情绪呈现出内在、强烈而持久的特点,尤其是对消极情绪的体验强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老年人由于比较理性,往往通过认知调节来减弱自己的情绪反应,但老年人对于负性应激事件所引发的情绪体验要比青年人和中年人持久得多。 (3)有些老年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由于个性、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有的老年人由于职务地位变化引起失落感和疑虑感,有的因为健康问题等引起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还有的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4)绝大多数老年人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表明:从总体看,各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对生活很满意或满意的占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积极情绪体验表现为轻松感、自由感、满足感和成功感。 §1、产生衰老感 §衰老感是老年人主观上觉得“自己已成为老人了”的心理状态。老年人的衰老感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自身身体状态的变化,主要是生理机能的衰退而导致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如退休,与子女分居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人处处将自己奉为老人也是一个原因。 §2、情绪改变: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3、思维能力和智力 §就老年人而言,思维能力和智力在各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的老年人虽两鬓斑白已到垂暮之年,仍能保持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而有些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值得注意的是存在于同是老

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

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

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与规范全国老年养护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老年养护院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初步设计和督促检查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依据。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的老年养护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其他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 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 意见》等文件要求,合理确定建设水平。 第五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应满足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实用。 第六条老年养护院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安排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有关规定申报、征拨。第七条老年养护院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福利、救助设施,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并体 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第八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经济、参数标准和指标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 第九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老年人口数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每千老年人口养护床 位数宜按19~23张床测算。 第十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按床位数量,分为500床、400床、300床、200床四类。建设规模在200张床以下的可在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内设专 护部,规模 500张床以上的宜分点设置。 第十一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第十二条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包括老年人的入住登记、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和社会工作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 老年养护院各类用房详见附录一。 第十三条老年养护院的场地应包括室外活动、绿化、停车、衣物晾晒等场地。

老年护理_等级评分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要求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原则、分级标准、评估过程、护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市各类护理院、老年护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等。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卫医政发〔2011〕21号《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3 定义 老年护理院 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其设施标准应符合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附录A)要求。 分级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4 分级原则 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护士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5 分级标准 5.1患者病情按表1进行评估 表1 病情评估表

5.2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表2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表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表

6 评估过程 6.1 护士评估 护士按照表1,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得出ADL评分。

6.2 医生评估 医生根据病情评估标准对患者病情级别,确定病情为重、中和轻度。 6.3综合评估 医生按照ADL评分、病情程度,根据表3确定护理级别,并以医嘱的形式落实。表3 老年护理(医)院分级护理评估表 病情 ADL评分 重中轻 <20A B C 20~40A B C 45~60 B C D >60B C D 各护理级别评估标准: A 级护理 评分≤40分,且病情为重度 B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重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中度 C级护理 1、评分≥45分,且病情为中度 2、评分≤40分,且病情为轻度 D级护理 评分≥45分,且病情为轻度 6.4 再次评估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居家安全环境创设》实验报告格式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实验报告

可以通过打电话和探望表达关心之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2)可能的危害有: ①跌倒:家在三楼无电梯,所有房间均为光面瓷砖地板、采光不佳、床铺距地面过高,家具边角为四方形、电视柜与沙发距离过窄、厨房过道较窄、洗手间的蹲式马桶和洗手池均无扶手。洗手间与浴室之间有一个台阶。浴室面积小,为淋浴式,浴室门无法从外面打开。 ②煤气中毒:使用煤气灶 ③触电:所有电线插在同一个排插上 ④视损害:采光不佳、电视柜与沙发距离过窄 2.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表 3.老年人安全居家环境创设 老年人的居家环境应体现舒适和安全。 (1)老年人居室采光要充分,整洁卫生,最好用朝南的房间,居室布置要简单合用,可结合老年人的兴趣与爱好,摆放花卉,创造有生气的居室氛围。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每日定时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3)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老年人的居室,一般温度夏季保持在26-28 C,冬季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0流右。 (4)居室安全: ①老年人居家环境地面要平坦、防滑,经常保持干燥。 ②经常行走的道路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无障碍物。 ③室内应设防护设备如拐杖、厕所及走廊等通道安装扶手等等,老年人的厕所最好使用坐厕。 ④减低环境噪音。 ⑤煤气开关最好用按压式。 ⑥在建筑物上贴上标示,最好是夜间也可以看见的。 【思考题解读】

1.试述老年人的居家环境布置与健康成年人居家环境布置有何区别? (1)由于老年人在视力方面有所下降,所以老年人室内光线要充足,最好用朝南的房间,而且居室布置要简单合用,减少障碍物,这样可以减少老年人摔倒的机会。室内墙壁可以用明亮的色彩,创造有生气的居室氛围。 (2)由于老化导致老年的免疫力比健康成人低,所以要保证老年的居家整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每日定时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这样可以减少老年人感染的机会。 (3)由于老年的皮肤会比成年人干燥粗糙,所以老年人的居家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少老年皮肤水分的蒸发。老年人的居室,一般温度夏季保持在26-28 C,冬季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0流右。 (4)由于老年人肢体活动度下降和钙质的流失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和发生骨折,所以老年的居室安全设施要比健康成年人重要 ①老年人居家环境地面要平坦、干燥,要给老年人穿一些防滑的鞋 ②经常行走的道路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无障碍物,避免老年发生跌倒 ③室内应设防护设备如拐杖、厕所及走廊等通道安装扶手等等,用坐式马桶。老年人的床也要用有护栏,这样可以避免老年人发生坠床的危险。 ④要教会老年人如何安全用电,避免发生触电,且由于老年人的视力下降,所以在一些电器开关要标上醒目的标志,这样可以让老年人更方便的用电。 2.试述老年人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心理方面,环境方面,跌倒和坠床,皮肤安全,用药安全,饮食安全,疾病,性生活。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如何从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方面为老年人创建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环境的调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1)室内 环境: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采光、通风等方面,让老人感受到安全与舒适。(2)室内设备:尽量简洁,一般有床、柜、桌、椅即可,家具转角处尽量用弧形。(3)厨房与卫生间:安全是主要的思路。如防滑、照明的设计等。有了宏观的思路,然后再根据老年人个人情况来为老年人设计居家环境。 :通过这次实验课学习,我觉得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

养老院护理_员工作标准

专业资料 养老院护理员工作标准 一、日常生活照料 1、更衣(穿、脱衣裤):穿上清洁的工作服,洗净、擦干并温暖双手;先准备好干净的衣裤,做好对老人的解释工作,关闭门窗,禁止长时间裸露,室内0C。温度保持在22-26 2、清洁口腔: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对鼻饲等不能刷牙的老人,要使用蘸水的棉棒擦拭口腔、牙齿,蘸水不可过湿,以免流入气管引起咳嗽,一个棉棒只能使用一次。 3、假牙(义齿)清洁:饭后或睡前取下假牙,用牙刷刷洗,冷水冲净后放在凉开水中侵泡,饭前或次日早晨再替老人装上,如暂时不用假牙可侵泡在清水中,每天换水一次。严禁将假牙放在热水或有酒精的液体中,防止变形和腐蚀。 4、梳头:动作要轻,不可强拉硬拽,造成老人头皮损伤、头发脱落,头发打结不易梳理时,要用温水湿润头发后再小心梳理。时间在5-10分钟内。 00C。洗头后要及时擦干关闭门窗,室温保持在 5、洗头:水温 40-4524-26C,头发,及时更换沾湿的床单、被服,防止老人着凉。 6、清洁面部:禁止戴手套、戒指,留长指甲。水位不低于脸盆 1/2处,不00C。22-2642 C左右,关闭门窗,室温保持在2/3高于脸盆的处,水温在0C42左1/2处,不高于足盆的2/3处,水温 7、足部清洁:水位不低于足盆0C。右,室温保持在22-260C,水温 8、

会阴部清洁:关闭门窗,注意保护老人隐私,室温保持在22-260C 左右,采取措施防止衣被打湿。对污染严重的要涂上香皂仔细清洗;皮肤42有皱褶的地方要翻开清洗;给男性老人清洗时要抬起性器官,龟头部容易积存下载可编辑完美格式WORD 专业资料 污垢,要认真清洗。 00C40-45,C,、淋浴:关闭门窗,铺好防滑垫,室温保持在24-26水温先调节至 9水温稳定后方可让老人洗浴。先询问老人是否需要排泄,若有需要,先协助老人排泄。协助老人坐在椅子上,防止滑倒。先用香皂或沐浴液擦洗后,由上到下的顺序多次清洗,直至洗去全部污垢。如老人出现不良症状,要立即停止洗浴。淋浴后先擦干老人身体,擦好爽身粉后方可穿衣服,注意保暖,防止老人着凉。必要时要让老人在浴室停留一会儿,适应温度变化后才出浴室。洗澡之后要及时给老人喂水,补充水分。 0C,关闭门窗,室温保持在24-26 10、擦浴:对不能淋浴的老人,要按规定擦浴。0C。注意保护好老人隐私,每擦洗一次,均在其下面铺上浴巾,以免水温40-45床单弄湿,及时更换或添加热水,保持水温,避免着凉。对皮肤异常的,擦洗完毕可在骨突出处用50%酒精做按摩,防止出现压疮,注意观察老人情况,若出现面色苍白、发冷等,应立即停止擦洗,给予保暖。随时盖住已经擦洗和未擦洗的部位,注意不必要的暴露,防止受凉。 11、修剪指(趾)甲:可在老人沐浴后修剪。对老人指(趾)甲较硬的,先用1/3盆温水侵泡5-10分钟。注意不要剪得太突,同时

高龄老人居家护理要点

高龄老人居家护理 一、药物指导:老年人常伴随多种慢性疾病,需要按照医生的医嘱服药,家属经常询问老年人的服药情况,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告知老年人平时服药切勿断断续续及滥用保健品,如:某些老年人自认为“久病成医”,自作主张,患普通感冒就要用抗生素。 二、饮食指导:根据身体状况和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饮食。多吃营养新鲜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要吃隔夜的饭菜和霉变的花生等,做到粗粮、荤菜、素菜搭配,应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睡前、起床后或二餐间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作为点心。 三、运动指导: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告知老年人在运动中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有过中风史的老年人在锻炼时一定要有家人陪伴,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四、睡眠指导:老年人常表现为难以入睡、容易惊醒、醒后不易再睡,清晨醒来过早,而白天昏昏沉沉的。指导老年人睡前应尽量不要想过多事情,避免喝茶水或长时间看电视等。睡前可喝杯温牛奶,用热水洗脚,生活起居顺应自然规律,春季、夏季晚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五、安全指导:体位变换时动作要慢,上下楼梯要慢,手要扶栏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最好有家人陪同,选择拐杖或辅助用具,睡前避免大量饮水。一次洗澡时间不能过长,洗澡水不要过热,及时更新旧电器和燃气用具,随时用到的物品,要放到容易拿到的地方。 六、居家环境:家庭环境便于老年人的活动,卧房、厨房及客厅不要摆放过多的物品,行走的路径不应有障碍物,可沿着墙边安装扶手。 七、常规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确定病情有利于指导今后的治疗。与常去的医院、医生建立联系,建立熟悉的治疗通道。 家庭温馨的氛围,亲人的支持很重要,随时得到亲人和朋友的关照,能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养老,保持生活秩序不变。 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健康管理专业祝您健康长寿!

《养老机构管理》试卷2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15分) 1.“五保”老人 2.功能性护理 3.全额预算管理 4.服务质量目标管理 5.标准化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根据我国情况研究那个年龄段划分为老年期() A.45~59岁 B.50~69岁 C.55~74岁 D.60~89岁 2.专为接待介助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的机构称为() A.养老院或者老人院 B.老人公寓 C.护老院 D.护理院 3.老年人使用的步行道路应做成无障碍通道系统,道路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 A.0.90m B.1m C.1.1m D.1.2m 4.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扶手的高度应为() A.0.70m B.0.9m C.1.1m D.1.2m 5.养老机构建设规划阳台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 A.0.90m B.1m C.1.1m D.1.2m 6.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科学在机构管理中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对机构管理的影响、渗透以及相互结合的产物称为() A.信息化管理 B.制度化管理 C.标准化管理 D.目标化管理 7.参与机构内各类物资的监管是哪个部门的职责() A.办公室 B.人事教育科 C.财务部门 D.后勤部门 8.建立健全各类安全防范组织网络并组织各类培训工作是哪个部门的职责() A.办公室 B.人事教育科 C.财务部门 D.后勤部门 9.目前养老机构经营中的最大风险是() A.入住老人续费风险 B.意外伤害风险 C.入住老人收费风险 D.入住率不高,处于亏损状态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集体和民间,大致可划分为、 、三种类型。 2.养老机构建筑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和 全面设计原则。 3.养老机构的管理原则有、、。 4.护理管理依据临床护理任务的比重,划分为、 、四种护理类型。 5.养老机构质量管理的5S方法主要是指、、清扫、、教育。 6.影响老年人安全的养老机构内在原因包括、和。 7.养老机构管理应当包括两个层面,即和。 四、问答题(共25分) 1、养老机构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2、制定养老机构规章制度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养老院老人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

养老院老人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老人分级护理标准 根据老人的年龄、生活自理程度、身体状况及特殊要求而分为三级、二级、一级护理和专护。 一、三级护理标准: 生活行为能自理者;不依赖他人帮助的,无器质性疾病,年龄在80岁以下的老人。 二、二级护理标准: 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者;年龄在80岁以上者;或患有1~2种疾病的老人 三、一级护理标准: 生活行为需要他人帮助;或思维功能轻度障碍者;或患有二种疾病以上者;或年龄在90岁以上者。 四、专门护理标准: 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或思维功能中度以上障碍者;视力障碍、肢体残疾或患有多种疾病者;或需要24小时护理者;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说明:凡符合本等级护理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款项,即可确定为本等级。 二〇一四年元月十九日分级护理服务服务内容 一、三级护理

1、督促安排老人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早晨漱口、洗脸、洗手、 梳头、下午个人清洗等) 2、为老人做好室内及床单为的卫生工作。 3、每月清洗床上用品一次。 4、老人到食堂用餐,组织老人参加各项活动。 二、二级护理 1、帮助老人做好(三级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2、定期为老人洗外衣,帮助老人剪指、趾甲,理发剃须。 3、做好老人各类生活用品的消毒工作。 4、鼓励老人到食堂用餐,并参加院里的各项活动。 三、一级护理 1、为老人提供(二级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2、为老人洗衣、助浴、擦身,夏季擦席子。 3、搀护行动不便的老人行走、上厕所。 4、对能力差的老人应使用安全带、床栏等保护器具,注意安 全。 5、帮助老人到餐厅用餐,为老人开展各种康复及谈心活动。 四、专护 1、为老人提供(一级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2、做好老人口腔、皮肤和大小便护理,保持老人清洁无异味。 3、饭菜、茶水供应到床边,根据需要按时喂饭、喂水、喂药。 4、提供24小时服务,细心观察、掌握老人饮食、起居、情绪及

老年护理事业的现状与展望

老年护理事业的现状与展望叶婷婷卜琴芳 上海顺昌医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成为当今世界一个 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一挑战。]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给我国护理事业提出严竣的挑战。面对庞大的老年人队伍,如何提高老年护理水平,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是老年护理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 一、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 (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2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36亿,占总人口的10. 47%,预计到2020年后,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那时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为2.5亿,占全国总人口总数的20%以上[1]。根据1982年联合国召开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时提出的“60岁及60岁以上的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 时代”的标准[2],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结构由成年型转向老年型,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之多,世界罕见。因此,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事业,进一步加强老年护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社会对于老年护理的需求对老年人的照料在我国目前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照顾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帕森斯就曾指出: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其间以家庭以及从中派生出的家族系统在整个社会中占有非同寻常的战略地位[3]。但随着需要赡养的老人急剧增加;计划生育使家庭小型化、核心化;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员外出就业;消费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一户家庭要照料4位 老人,显得力不从心,无论从老年人自身还是从照 顾者方面来说,都急需来自医疗、社区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而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对滞后,老年服务体系不健全,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起步较晚,数量极少,很不适应新的形势。 (三)老年人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因为生活质量是个多维的概念,至少包括躯体健康、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经济状况等,仅仅延长生命而不提高生活质量是没有意义的。 (四)护理专业人员匮乏目前,我国老年护理的状况无论从护理专业在整个卫生领域的位置还是从今后护理专业在满足老年人口的护理需求来看, 我国的护理状况与发达的老年型社会国家还存在很大距离。按国际标准来算,我国大约需要专业护理人员220万人,而国内从事养老护理的工作人员仅100万左右,与实际需要量相比尚缺万人。不仅人员数量短缺,而且在编不在岗的问题还存在,非护理工作所占护理时间的问题也还没有解决。一方面需要照料护理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重视病症,特别是急症的治疗护理,轻视人和综合护理的倾向依然存在[4],护理毕业生只有少部分愿意选择从事老年护理。通过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很多的护士对工作不满意,护理人员老龄化,具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