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血小板
- 格式:docx
- 大小:36.52 KB
- 文档页数:14
脾未及,血红蛋白 80 g/L ,白细胞 4.5⨯10 /L ,血小板 45⨯10 /L ,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
第六章 血小板
本章要点:
1. 血小板的生成
2. 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化学
3. 血小板的功能
4. 血小板活化和分泌的检测
5. 血小板稳态
6. 血小板与血栓疾病
7. 血小板质的异常引起的出血疾病
8. 血小板量的异常引起的出血疾病
女性,26 岁。
2 年来月经过多,经 1 周发现皮肤紫癜,牙龈出血,体检:面色轻度苍白,
9 9
80 个/片,均为颗粒型。
请问,该疾病的可能诊断是什么?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有哪
些?如何进行治疗,其机理是什么?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外周血经离心
后可分为三层。
上层为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latele Rich Plasma, PRP ),下层为红 细胞,中间层为白细胞。
血小板平均直径为1~2 µm ,平均体积为5.8 fl 。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 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1000~ 5000个血小板。
肝脏和肾脏生成的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 ,TPO )是 血小板生成的主要调节因子。
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1/3在此贮存。
人外周血中正常血小板计数为:150,000~40,000/µL 。
血小板寿命约7~14天, 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巨噬细胞清除。
第一节 血小板的生成
血小板的产生依赖于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向巨核系定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成熟成为大的多倍体巨核细胞以及最终裂解为血小板。
巨核细胞发育的连续过程可被划分为四个阶段:巨核母细胞(Ⅰ期)、嗜碱
性巨核细胞(Ⅱ期)、颗粒型巨核细胞(Ⅲ期)和成熟巨核细胞(Ⅳ期)。
区分这
些阶段的主要标准是胞质的质和量、外形大小、分页情况和核的染色质样式。
巨核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表面的一些特异性分子标志物逐渐开始表达,如CD41、CD61、GPVI、CD42、PF4等,而一些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分子标志物逐渐消失,如CD34。
巨核细胞经胞质裂解生成血小板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结构是长树枝状前血小板。
其结构主要包括swellings、tip、shaft和branch point。
一般认为血小板的形成过程如下:巨核细胞完成核内有丝分裂、细胞器合成、胞质成熟并膨胀和微管排列后,中心体解聚,微管移动到细胞皮质区。
巨核细胞伸出伪足并延伸形成前血小板,细胞器沿着微管被运输至前血小板中。
巨核细胞胞质裂解形成大量的独立的前血小板,核被挤出,随后血小板从前血小板中释放出来。
生理状态下,骨髓中的成熟巨核细胞伸出伪足穿过血管内皮细胞层至血管腔内,在血管腔内形成前血小板。
在胞质分离生成血小板这一步骤中,剪切力发挥重要作用。
巨核细胞除了具有产生血小板的功能外,其在干细胞调节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
巨核细胞通过分泌TGF-β和CXCL4因子诱导造血干细胞沉默,并且可以通过分泌FGF1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从而起调节造血干细胞稳态的作用。
血小板仅存在于哺乳动物中,其它脊椎动物体内都为有核的凝血细胞(thrombocyte)。
血小板的出现被认为是一种进化,但同时也将人类暴露于心血
管疾病的威胁下。
研究发现,鸟类的凝血细胞能够表达的蛋白质与血小板大部分相同,但却缺乏两类受体:纤维蛋白原受体和ADP受体。
这两类蛋白质是形成凝块的重要因素,也是抗凝药物的主要目标。
尽管哺乳动物为何会出现血小板的进化机制仍不明了,但研究者猜测,血小板的出现可能提升了早期哺乳动物的存活率。
第二节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化学
一、血小板的形态
循环血中正常状态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叫做静息态血小板。
血小板一旦被激活,形态即发生改变。
活化的血小板主要有以下三种形态:树突状(形变)、摊鸡蛋型(铺展)和蜂窝状(聚集)。
二、血小板的结构
血小板有复杂的结构和组成。
血小板膜是附着或镶嵌有蛋白质双分子层的脂膜,膜中含有多种糖蛋白。
已知糖蛋白Ⅰb、GPIaIIa、GPVI与粘附作用有关,糖蛋白Ⅱb/Ⅲa与聚集作用有关。
此外,膜表面还有很多其它介导血小板活化的受体,例如凝血酶受体、血栓烷A2受体、ADP受体、肾上腺素受体、5-HT受体、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Fc受体等。
血小板膜外附有由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和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关分子组成的血浆层(血小板的外覆被)。
血小板周缘的
血小板膜下有十几层平行作环状排列的微管,近血小板膜处还有较密的微丝(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它们与血小板的形态的维持及变形运动有关。
血小板胞浆中有两种管道系统:与表面相连的开放管道系统和致密管系统。
前者是血小板膜内陷在胞浆中形成的错综分布的管道系统,管道的膜与血小板膜相连续,管道膜内表面也有与血小板膜一样的外覆层,通过此管道系统,血浆可以进入血小板内部,从而扩大了血小板与血浆的接触面积,由于存在这套与表面相连的发达的管道系统,使血小板形成与海绵相似的结构;后者即致密管系统的管道细而短,与外界不通,相当内质网。
血小板内散在着两种颗粒:α颗粒和致密颗粒。
α颗粒中含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因子4等。
致密颗粒内容物电子密度极高,含有5-羟色胺、ADP、A TP等。
另外,在血小板中还存在有线粒体、糖原颗粒等。
血小板膜蛋白受体介导血小板和其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
受体可以接受血小板外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血小板内,此外,受体还可以接受血小板内的信号并影响其外在的结构域。
血小板表面与活化相关的受体分为两类:黏附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
黏附受体包括GPIb-IX-V、整合素αIIbβ3、整合素α2β1、GPVI,介导血小板在受损部位胶原基质上的黏附,并向血小板内介导活化信号。
而G蛋白偶联受体与血浆中的激活剂结合,增强血小板的活化。
最终活化的整合素αIIbβ3可通过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介导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聚集。
当血小板表面G蛋白偶联受体或粘附受体被激活时,都会引起共同信号通路
分子磷脂酶PLC的激活。
其中,PLCβ通常是在G蛋白偶联受体下游激活的,而PLCγ2在粘附受体GPVI下游激活。
PLC可将PIP2水解成IP3和DAG。
IP3能导致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
细胞钙离子的增加对细胞骨架再生中设计的一系列信号酶和
蛋白的激活很重要,并且其对颗粒融合和释放也很重要。
DAG能够和PKC结合
并参与其激活,从而调节整合素αIIbβ3的活化和颗粒释放。
很多受体的激活也可
以导致磷脂酶A2(PLA2)的激活,使花生四烯酸快速转化为前列腺素产物,PGH2
和TXA2,这些产物本身就是血小板活化的强激活剂,进一步增强血小板的活化。
下面将对血小板表面几个重要的受体做具体的介绍。
整合素受体是一类异二聚体复合物,由αβ亚单位组成。
两种亚单位都是跨膜
类糖蛋白,由不同的基因编码。
编码αIIb和β3蛋白的基因位置很近,都位于第17
号染色体。
目前已知存在18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
整合素αIIbβ3是一类主要的血小板受体,在一个静息的血小板表面存在着80,000~100,000个受体分子。
还有20,000~40,000个受体分子储存在血小板的α颗粒膜上,在致密颗粒及开
放管道系统的内膜中也存在此受体分子;当血小板被激活或在释放反应中,这些
存储的受体分子可以转移到血小板的膜上。
血小板表面αIIbβ3之间的平均距离小
于20nm,是所有类型细胞中表达最稠密的黏附及聚集受体之一。
整合素αIIbβ3
可以和RGD序列结合,所以含有RGD序列的基质蛋白,例如纤维蛋白原、纤连
蛋白、VWF都可以作为其配体。
晶体和电镜研究表明,αIIbβ3未活化时呈现一个弯曲的形态,而活化时成为
一个伸展的构象。
在基础情况下,αIIb和β3胞质结构域的连接维持了受体的非活
化状态。
血小板刺激可引起踝蛋白头部的FREM F3结构域结合于β3的胞内域,从
而解开了α亚基和β亚基的胞质域和跨膜结构域之间的连接,然后导致整合素头部
的延伸,转化为高亲和力状态。
配体与整合素的结合伴随着β3的混合结构域向外
摆动,进一步增加与配体的亲和力,并引起更大的腿部的分离。
这些构象的改变又可以向内传递信号,启动募集有酶活性的蛋白到胞质尾部,
形成能够产生信号分子的复合物,导致一系列的磷酸化事件,细胞骨架改变,血
小板铺展或收缩。
与β3胞质尾部区域结合的蛋白包括酪氨酸激酶Src、Syk、FAK、
踝蛋白、kindlin等。
因此,整合素αIIbβ3介导双向信号,由内向外信号介导血小
板的聚集,而由外向内的信号主要介导血小板的铺展和栓块收缩。
GPIb-IX-V复合物由4种多肽链组成,依据两个拷贝的GPIbα、GPIbβ、GPIX
和一个拷贝的GPV组成的化学计量关系。
GPIbα的基因存在于17号染色体,GPIbβ
存在于22号染色体,GPIX和GPV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
每个血小板表面大约有25,000个拷贝的GPIbα和GPIX。
GPIbα的N端区域由亮氨酸重复单位组成,可以与一
系列的配体结合,比如VWF(A1结构域)、凝血酶和整合素αMβ2。
作为GPIbα主要的配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on Willebrand factor,VWF)
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产生,储存于内皮细胞Weibel-Palade小体、血小板的
α颗粒、血浆和内皮下基质。
正常情况下VWF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最大可超过20,000kd。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正常人血浆VWF可见整齐的梯状分布,但VWD
病人血浆中常见VWF多聚体异常。
因此,VWF的多聚体分析常被用于临床VWD
疾病的诊断。
对VWF序列分析显示其有4种不同类型的重复区域:3个A区,3个
B区,2个C区和4个D区。
其中,A1区结合血小板的GPIb受体,A3区结合内皮下组织胶原,从而VWF在血小板与内皮下基质之间起桥梁作用。
C1和C2区含有
RGD序列,因此该区域可结合整合素αIIbβ3,对血小板在损伤部位的粘附也具有
重要意义。
此外,VWF的D3区可结合VIII因子,不仅保护VIII因子免于灭活和降解,还能将其定位于细胞或某一特定位点,有利于VIII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晶体
结构显示,GPIb的N端亮氨酸重复单位折叠形成凹面结构,是与VWF的A1区结
合的部位。
GPIb/IX在介导血小板黏附于固定在内皮下的VWF尤其重要,其在高剪切率
情况下支配着血小板的黏附过程。
因此,GPIb/IX在动脉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
用。
研究数据显示,在FeCl3损伤诱导的颈动脉血栓模型中,野生型小鼠在6分钟
左右即形成稳定的血栓,而GPIbα突变小鼠(将GPIbα胞外区域用IL-4受体胞外段
替换)观察40分钟仍未见血栓形成。
GPIbα末端倒数第二位的丝氨酸残基会发生磷酸化,为14-3-3ζ提供附着位点,
当蛋白激酶A(PKA)通过cAMP激活GPIbβ时,GPIbβ胞质结构域的166位丝氨酸也
可以磷酸化,为14-3-3ζ提供另一个附着位点。
GPIbα的胞质结构与细丝蛋白A(肌
动蛋白结合蛋白)结合在一起,从而将GPIb与血小板的细胞骨架连接。
细胞骨
架的改变会影响GPIb的功能活性。
GPIbα可通过14-3-3ζ与PI3K结合,使PI3K活化,启动一系列磷酸化事件,导致整合素αIIbβ3激活。
GPIb临近于FcγRIIA及Fc受体
的γ链。
这两种受体通过src家族激酶磷酸化胞质受体酪氨酸的激活基序(ITAM)并招募酪氨酸激酶syk,从而起始信号传递。
同时,中间信号分子和ADP也可能参与了整合素αIIbβ3的激活。
血小板大约含有3~8个高电子密度的颗粒,直径是20~30nm。
非染色玻片电镜观察所见致密颗粒的内源性电子密度是由于大量钙离子存在所致。
由于这些致密颗粒是高度易渗性,其在透射电镜观察也是致密的。
致密颗粒包含高浓度的5-羟色胺、A TP、ADP、焦磷酸盐、二磷酸鸟苷酸和镁。
其中,ADP是血小板强
激活剂,5-羟色胺是血小板弱激活剂。
α颗粒是血小板里含量最多的一种颗粒,
大约每个血小板有50~80个,横切面直径大约为200nm。
人血小板活化时释放的蛋白质有300多种,大多储存在α颗粒中。
α颗粒里的蛋白质包括黏附蛋白、凝血因子、蛋白酶抑制剂、趋化因子和新生血管调节蛋白。
三、检测血小板的活化与分泌
多种激活剂均可引起血小板活化。
强激活剂包括凝血酶、胶原和ADP。
弱激活剂包括肾上腺素、血栓烷A2、5-羟色胺、血小板活化因子、加压素、凝血酶敏感蛋白-1。
其它一些因素如剪切力、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等也可引起血小
板激活。
所有这些激动剂都是在血管损伤部位释放、合成或存在的,提供了对血小板激活反应的时间空间限制。
这些激动剂能单独或与其它一种或多种激动剂联合而启动聚集。
常用的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为:血小板聚集性测定。
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是应用较广泛的指标。
其原理是:富血小板血浆因血小板处于分散状态而呈现轻度浑浊,其浊度与血小板数成正比。
当聚集剂加入不断搅拌着的富血小板血浆中时,部分血小板聚集呈颗粒状,未聚集的血小板数目减少,浊度降低,透光度增加。
血小板聚集度越高,浊度下降,透光度增加明显。
随着血小板聚集的发生,
引起的溶液透光度的变化用计算机采样、检测、运算,将整个聚集过程用曲线描绘出来。
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100)对抗凝全血的血小板功能进行定量检测。
模仿体内血管损伤时的止血环境,此系统由微处理器控制,使用一次性反应杯,内有一层生物膜,表面附有胶原,并含有ADP或肾上腺素。
当用枸橼酸钠抗凝的全血从膜的小孔中抽吸出来时,血小板粘附于胶原并被ADP或肾上腺素进一步活化,形成血小板栓子,将小孔阻塞,仪器自动记录小孔完全阻塞的时间,所需的
时间称为“封闭时间”。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栓块收缩、铺展情况,Elisa检测血小板释放的活性物质,流式细胞仪分析血小板表面表征活化的分子marker的方法检测血小板的活化。
第四节血小板的功能
一、止血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是通过其释放的血管收缩物质、血小板粘聚成团堵塞损伤的血管和促进凝血实现的。
血小板能释放5-羟色胺,儿茶酚按等血管收缩素,使受损伤血管不同程度地紧闭,同时管内血流量减少,防止血液流失。
血小板容易粘附和沉积在受损血管所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血栓直接堵塞在血管裂口处,除了起栓堵作用外,还可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二、损伤修复
血小板具有促进伤口愈合以及血管再生的功能,而且血小板中存在一些多肽类物质,能刺激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最早应用在组织修复的领域中,例如手术后促进伤口愈合、某些组织缺损功能和修复受损神经。
近期研究发现,PRP对治疗脱发也有一定的疗效。
三、血小板与凝血反应
受到损伤的血管或组织处产生一些因子,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血凝系统。
当粘着和聚集的血小板暴露出单位膜上的磷脂表面时,能吸附许多凝血因子,数分钟内完成了一系列酶促生化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血浆内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相互交织成网,把血细胞网罗起来,形成冻胶状的血凝块。
四、血小板与炎症
近些年来多项研究显示血小板参与炎症反应,并有免疫调节作用。
血小板活化后表面表达多种受体,可通过这些受体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相互作用,募集这些细胞至病变部位。
此外,血小板还具有直接的抗微生物功能,
识别某些细菌、病毒后释放抗病原体蛋白,并直接将其吞噬。
五、血小板与血管稳态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以动脉壁增厚为特征,发生在心
脏冠状动脉症状尤为突出。
PGI2和TxA2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前列腺素,分别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产生。
它们对血管以及血小板的作用相反:PGI2诱导血
管舒张并抑制血小板聚集;TxA2诱导血管收缩,同时也是一种强血小板激动剂。
PGI2和TxA2之间的平衡是决定心血管系统稳态的关键因素。
六、血小板与血管发育
未闭动脉血管是胚胎发育过程一种非常关键的胎儿血管,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关闭。
如果出生后不关闭,那么患者就会发生肺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心脏病。
对早产儿的临床研究发现,血液中血小板的不足与动脉导管的不能关闭相关,但具体机制不明。
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通过高内皮小静脉进入淋巴结,发挥免疫监督作用。
据报道,血小板通过其clec-2受体与高内皮小静脉成纤维网状细胞的平足蛋白结合,从而维持高内皮小静脉的完整性。
七、血小板与肿瘤转移
血小板可与循环中的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形成血小板-瘤栓,帮助肿瘤细胞逃脱
免疫系统的攻击。
活化的血小板还可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生长,并诱导肿瘤新血管生成。
第五节血小板稳态
血小板最主要的功能是血栓与止血,通过维持其质与量的平衡发挥正常的功能。
若血小板增多或功能过强会引起血栓疾病,而血小板功能不足或数量不足则会引起出血。
第六节血小板与血栓疾病
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称为血栓性疾病。
按血管种类可分为动脉性血栓、静脉性血栓及毛细血管性血栓。
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及肢体动脉等。
静脉血栓形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多见。
动脉血栓大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学龄前儿童即可以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即脂质条纹,
( (
随着年龄增长和危险因素的作用逐渐形成斑块,斑块越来越大,早期可以没有任 何临床表现,当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缺血症状。
如果斑块不稳定,发生 了破裂,血小板立即与暴露的胶原及VWF 因子黏附,黏附的血小板立即活化, 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如ADP 、TxA2、凝血酶等活性物质,使血小板在损伤部位 聚集,形成白色血栓。
同时,凝血酶将可溶性纤维蛋白原水解为不溶的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网络血细胞形成更稳定的血栓。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1) 阿斯匹林:抑制TXA -2的生成;(2)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卡格雷:ADP 受体 拮抗剂; 3)阿昔单抗、依替非巴肽、替罗非班:整合素αIIbβ3受体拮抗剂; 4) SCH530348、E5555:PAR1受体拮抗剂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确定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阻塞以及阻塞的严重程度,现已广
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通过在冠 脉堵塞部位安装支架,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快速恢复冠心病缺血心肌的血液 供应,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有效方法。
术后应辅以抗血小板药物,以降 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血小板质和量的缺陷常引起出血性疾病。
导致血小板量异常的因素包括:血 小板的生成减少、分布异常、血小板的破坏增强、血液的稀释效应。
导致血小板 质异常的因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其中,遗传因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较 为罕见,其主要由临床药物、慢性肾衰和心肺旁路等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引起。
血小板因素导致的出血临床特征为:皮肤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血疱、 鼻衄、月经过多、视网膜出血,表面瘀斑小而多发,创伤或手术中出血,经止血 后效果持久。
凝血机理障碍所致的出血:多为深部血肿,关节血肿常见于血友病。
创伤或手术中出血量可不多,但术后出血严重,持续不止。
第七节 血小板质的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一、Glanzmann 血小板无力症
临床表现:多发皮肤黏膜出血,包括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主要发生在刚出 生或婴儿早期阶段;少见肌肉血肿和关节出血症;与其它血小板功能缺陷导致的 出血症状不可区分。
病因:血小板GPⅡb/Ⅲa复合物缺乏或功能缺陷。
GPIIb或IIIa基因的不同突变,导致了血小板无力症的不同表型。
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全球少见,但在近亲结婚常见的地区中常见(伊朗,以色列,法国吉卜赛人),女性占比略高。
实验室诊断特点:1.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形态正常;2.出血时间明显延长;3.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等激活剂刺激血小板时,均无聚集反应;4.流
式细胞术检测可见血小板表面GPIIb/IIIa(CD41/CD61)受体的含量减少或缺如(变异型者除外);5.纤维蛋白原或其它配体与GPIIb/IIIa受体的结合减少或缺如。
治疗方法:1996年前,只能通过向病人体内输入正常血小板的方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的病人对输入的血小板产生了抵抗。
1996年通过加拿大的试点研究和额外的案例研究发现,重组人VIIa因子能够有效治疗血小板无力症。
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了重组人因子VIIa诺其用于治疗血小板无力症。
二、Bernard-Soulier综合征
1948年由法国血液学家Jean Bernard和Jean-Pierre Soulier医生最先发现。
临床表现:中度至重度血小板减少伴巨大且异形的血小板;输注或自发性出血。
病因:主要是由于血小板GPIb/Ⅸ复合物缺乏或功能障碍。
基因突变,多数
是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多数的突变影响GPIb表达;少见GPIX突变,未见GPV突变。
实验室诊断特点:1.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计数<20K),外周血涂
片显示巨大血小板(平均直径大于3.5µm);2.除瑞斯托霉素外,对其它激动剂,聚集基本正常(与血小板无力症相反);3.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血小板表面
CD42b(GPIb)、CD42a(GPIX)和CD42d(GPV)表达减少。
三、血小板颗粒异常疾病
常为颗粒减少或分泌缺陷。
通常被归类为致密颗粒缺乏,α颗粒缺乏(灰色血小板综合征),混合性缺乏和魁北克因子V血小板病。
致密颗粒缺陷是一种出
血倾向、次级血小板聚集波异常和不同的血小板致密颗粒内容物缺陷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
临床可见的Hermansky-Pudlak综合征、威-奥德里奇综合征、Chediak-Higashi综合征和TAR综合征都与致密颗粒异常有关。
灰色血小板综合征是由于α颗粒缺陷引起的。
正常的血小板含有约50个α颗粒,α颗粒富含PF4、β-血小板球蛋白、PDGF、纤维蛋白原、VWF、V因子和纤连蛋
白等。
这些因子对血小板参与血栓止血、炎症、免疫等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灰
色血小板综合征病人的血小板α颗粒中蛋白减少或缺如,症状主要表现为:伴随
终身的黏膜皮肤中度性出血。
其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疾病。
目前研
究发现突变基因有:N BEAL2(neurobeachin-like2)、V PS33b(vacuolar protein sorting33homolog B)、VPS16b(vacuolar protein sorting16B)。
实验室诊断特点:1.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中度减少(30-100K);2.涂片上
可见血小板大且呈灰色;3.血小板聚集功能:对胶原刺激反应减少或无反应;4.
一些病人伴随骨髓纤维化。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与非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MYH9基因突变有关。
其它与
MYH9基因有关的疾病包括粒细胞异常蓝斑形成、费希特纳综合征、塞巴斯蒂安
综合征、爱泼斯坦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巨大,温和性出
血。
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诊断中血小板功能缺陷程度不一致。
诊断主要
依据临床图像、家族病史、血涂片显示嗜中性粒细胞含量。
四、血小板型假性血管性血友病
血小板型假性血管性血友病是由于GPIbα突变,与VWF结合增强,过度消耗
血浆中高分子量VWF多聚体而引起的出血疾病。
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
床上表现为:轻度到中度出血,血小板形态正常但数目较低。
实验室诊断特点:1.电泳可见大分子量VWF条带消失;2.不成比例的低瑞斯
托菌素辅因子的活动;3.低浓度瑞斯托菌素刺激下,可见血小板聚集增强(不能
区别于2B型VWD血友病)。
五、对遗传性血小板异常的实验室诊断
血小板数减少可见于患单纯的(遗传性或获得性)血小板数量异常疾病以及
患伴有血小板减少症的遗传性血小板质量异常疾病的患者。
血小板大小(由血涂
片和血小板平均容积测定)有助于区分遗传性血小板数量异常综合症和获得性血
小板减少症以及遗传性质量数量联合异常血小板减少症。
威-奥综合症以血小板
体积极小为特征。
Paris-Trousseam/Jacobsen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血小板减
少症,表现为循环中仅有部分血小板含有极大α颗粒且染色体11q23.3-24缺失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