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中层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层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进大拖厂领导干部敬畏制度,认真履职,增强执行力、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厂党委厂部要求,结合我厂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全厂中层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制度问责。
1.3 问责遵循权责统一、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罚当其责和教育与惩戒相结合、改进工作与追究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2 问责内容
2.1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管理粗放,完不成工作任务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2.1.1 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指示、决定,导致政令不畅。
2.1.2 阻挠、对抗纪检监察部门依法行使权力,作伪证,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2.1.3 不接受党组织、职工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
2.1.4 制定与法律、法规或上级政策相抵触的制度规定。
2.1.5 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置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
2.1.6 对职工群众的上访、检举、控告、申诉不接待, 无正当理由不给予受理或拒绝。
2.1.7 对下属请示汇报或反映要求解决的问题,故意刁难以及有
其他不文明行为。
2.1.8 连续三个月未完成管理经济指标。
2. 1.9 管辖范围内发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对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不管不问,甚至包庇、袒护。
2.1.10 领导班子严重不团结或长期不团结,或个人发生重大违法违纪问题。
2.1.11 滥用职权,违章指挥,工作安排、经济分配不合理,职工意见大,矛盾突出,引发职工集访、越级上访,影响生产经营,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2. 1.12 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职权向供应商、协作单位提出不合理要求,获取不正当利益。
2.1.13 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不认真履行职责,拖着不办、顶着不办。
2.1.14 对应该及时办理的事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久拖不决,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违反限时办结。
2.1.15 对上级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大事项,消极对待,执行不力,影响整体工作推进。
2. 1.16 对应由几个单位(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主办单位(部门)不主动牵头协调,协办单位(部门)不积极支持配合,致使工作延误。
2.1.17 对上级明令禁止的行为置若罔闻,不遵守、不制止、不纠正,有禁不止。
2.1.18 假公济私,公泄私愤,借故处罚,借机嘉奖,在职工中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2.1.19 对工作拈轻怕重、讨价还价、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负责任风险,影响整体工作部署和工作进度。
2.1.20 未经厂部同意组织职工外出游玩,未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致使发生安全事故。
2.1.21 因工作不到位,致使厂部领导被问责。
2.1.22 在干部业绩评价中,连续3个月排名末位或全年累计6个月排名末位。
2.2 在品质提升、质量管理方面,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2.2.1 同一质量指标连续三个月未完成。
2.2.2 市场发生安全可靠性故障,造成人身伤害。
2.2.3 市场发生安全可靠性故障,虽未造成人身伤害,但当月累计出现5台次以上。
2.2.4 市场发生批量故障,需大拆修理当月累计5台次;或不需大拆修理当月累计达到20台以上的。
2.2.5 生产过程发生批量加工或装配问题,一次造成损失达1万元以上。
2.2.6 精细化控制不到位,同一问题抽查连续3次以上未实施改进。
2.2.7 生产经营过程中,故意违反程序指挥,造成重大质量隐患。
2.2.8 本单位员工因质量控制问题被问责当月2人次以上的。
2.2.9 市场反馈的质量问题,未及时有效整改,重复出现。
2.2.10 市场发生严重质量问题,造成用户强烈不满或用户退车。
2.2.11 生产过程中如出现批量质量问题,造成严重质量隐患。
2.3 在技术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2.3.1 不执行工艺文件,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加工件批量报废,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
2.3.2 技改技措方案设计出现重大失误,审核把关不认真,造成技术方案失效,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
2.4 在设备、工装、计量、能源管理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2.4.1 月车间三人次(以上)无证操作设备,且拒不办证。
2.4.2 因违章操作造成设备重大事故。
2.4.3 车间操作人员未按照工艺要求参数使用,造成贵重刀具或夹具(万元以上)严重损坏。
2.4.4 车间因管理不善造成整套夹具丢失。
2.4.5 重复出现违章用能现象且拒不整改。
2.4.6 车间操作人员使用非受控或不合格计量器具,对产品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2.5 在安全、治安、消防、交通、基建维修管理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2.5.1 发生1 人次(含)重伤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发生累计2人次(含)轻伤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以及环境污染事故。
2.5.2 瞒报、迟报、漏报安全生产事故或其他重要情况。
2.5.3 发生火灾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3000元及以上的。
2.5.4 发生重大或特大交通责任事故,致一人重伤及以上的。
2.5.5 重大治安、消防、交通隐患未按期整改。
2.5.6 发生重大或特大破坏生产设备案件,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上的。
2.5.7 发生重大或特大刑事案件。
2.5.8 未按程序履行安全职责,发生外来施工服务人员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