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舆论学原理分析“罗一笑事件”

用舆论学原理分析“罗一笑事件”

用舆论学原理分析“罗一笑事件”
用舆论学原理分析“罗一笑事件”

用舆论学原理分析“罗一笑事件”

简介:2016年11月30日上午,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称深圳本土作家罗尔5岁女儿罗一笑,被查出患有重病,医疗费每天高额。心急如焚的父亲没有选择公益捐款,而是选择“卖文”,如果多转发一次这篇文章,便会为笑笑的治疗筹款多增一元钱。随即,有网友称此事为营销炒作,罗一笑的治疗花费并不像文中所说的那般高额,而且罗尔在东莞与深圳均有房产,善款也早已筹齐。事情一时间发生反转,舆论发酵,网友怒斥罗尔营销炒作行为,指责其消耗了公众善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之后的采访中,罗尔称房子是要留给儿子的等言论再次引起网友不满。2016年11月30日网友当日全天所有文章的赞赏资金原路退回至网友,经核算,共计2525808.99元。12月24日凌晨,罗一笑经抢救无效离世。

事件回顾:

2016年9月8日,罗尔女儿罗一笑查出患白血病;

2016年11月25日,罗尔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2016年11月27日,“小铜人公司”介入并开始营销;

2016年11月30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刷爆朋友圈,同时一些网友开始质疑此事件的真实情况;

2016年12月1日,罗尔发文向公众道歉,退还网友赞赏金,深圳民政局介入调查;

2016年12月4日,罗尔回应为何不卖房救女;

2016年12月24日,罗一笑去世。

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共有一大一小两个峰点,大峰点是11月30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刷爆朋友圈,质疑声四起,舆论出现反转。小峰点是12月4日罗尔回应为何不卖房救女。

舆论形成

舆论形成的原因分为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其主体因素包括利益相关、情感结构和信仰,罗一笑事件舆论形成的主体因素以情感结构为主,网友通过微信或其它方式了解到罗一笑的情况后,心生同情,激发善意,主动捐款帮助;后来事情变化,网友发现罗尔营销炒作,意识到自己的善意被滥用,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同情变为斥责,舆论发生转向。其客体因素有四点:1)问题、矛盾的不断产生成为刺激和诱发舆论的主要外因;2)社会观念、思潮的碰撞与激荡;3)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和矛盾;4)舆论机构的职业化活动。罗尔借助“小铜人公司”营销炒作以及不卖房救女的言行刺激了网友,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加上,社会慈善事业本身的不完善,善意消耗事件累积的愤怒在此彻底宣泄。

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有七个环节:刺激性由头出现并引发议论-个体意见的表达与议论的渐趋聚合-舆论领袖介入致使意见趋于一致并凸显-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跟进-相关公权力部门出面干预-责任主体干预-舆论客体即事态进程发生变化。引发此次舆论的由头是罗尔的微信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在营销炒作的帮助下迅速传播,但之后网友质疑爆料使得情况直转急下,舆论哗然。

一些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纷纷发表见解,以“失望”、“指责”情绪为主。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持续跟进,人民日报先后发表[“罗尔事件”:公共生活与法治生活的双重考题]、[真想,你也给我站住!]等文章,站在客观立场上审视该事件。之后,深圳民政局也介入调查。

舆论演化

所谓舆论演化,是指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形态变化。罗一笑事件因为中间发生反转,所以较好地体现了舆论演化这一点。[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微信文章火速传播时,舆论朝向是同情罗一笑,捐款帮助。罗尔营销炒作,有房有钱还骗捐款行径一经爆出,舆论发生演化,朝向斥责罗尔和追究罗尔责任方向发展。从该事件可以看出,当代舆论的总体演化特征:1)趋于多元;2)敏感性加强;3)理性程度加强;4)功能发挥时间缩短。当[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微信文章火速传播时,还是有很多网友怀着质疑和理性的态度进行事实核查。

舆论的功能

罗一笑事件不断发转发酵,舆论哗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舆论了解到事情进展以及公众态度,体现舆论的信息功能;人们发表自己对该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体现了舆论的评价与排解功能;最后,公众时刻督促媒体和政府部门调查,也是一种监督作用,以上都是舆论的正向功能的体现。但是,罗一笑事件也体现了舆论的负向功能,舆论反转后,公众对罗尔的态度低至冰点,有网络暴力行为。尽管罗尔有错,但是还是要靠政府部门进行调查处置。不然,只会引发多数人的暴政,扰乱社会秩序。

网络舆论的特征

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罗一笑事件主要借助微信、微博平台传播,是显著的网络舆论事件,体现了网络舆论的特征。1)呈现围观结构,极具参与意识。传播技术革命正在促成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无论是[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微信文章刷爆朋友圈还是网友质疑罗尔都是是当代网民强烈的参与意识。公众借助传播技术,主动了解事情真相,而非被动接受信息。2)话语结构多元,“去中心化”色彩明显。一方面,网络新媒体实时更新信息,在信息量上占据优势;另一方面,普通民众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提高,网民中间也形成了一个多中心、多节点复杂紧凑的话语结构。公众可以“登高而呼”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或质疑或监督。罗尔文章的火速传播侧面反映了新媒体的力量,之后网友质疑追责部分,新媒体的参与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是可喜的,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社会传播的垄断。3)社会情绪强烈,反权威心理浓重。罗一笑事件之所以影响这么大,是在于它引发了公众对于社会慈善事业透支善意行为的不满情绪。网络舆论的敏感性就在于,现实生活中某种社会情绪往往会在某件小事上得到放大和集中宣泄,甚至引发网络舆论的飓风。纵观罗一笑事件始末,与其说公众是在表达对罗尔的不满、斥责,不如说是对社会慈善监督制度的失望与无奈。

启示(拓展部分)

近日,以卖文形式给患病女儿筹钱的深圳媒体人罗尔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人物。11月25日,罗尔写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在网上传播,成功攫取了公众

的视线。这篇网文很快在朋友圈里疯传,而罗尔也获得了不菲的善款,仅通过微信打赏就已超过百万。但随后不久,事情出现了反转。罗尔优渥的家境被人曝光,很多网友都认为自己的爱心受到了欺骗。即使罗尔表示会将筹得的善款全部捐出,也无法平息舆论的怒火。

人类是一种社交群体,为其他的群体成员捐款救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但是,无论是哪种捐款救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的,那就是求助者遇到了困难,而仅依靠自身经济实力无法解决问题,必须寻求社会的帮助。这是社会成员奉献自己爱心和同情心的出发点,一旦这个前提条件消失了,事情的性质也会发生改变。

罗尔的女儿罗一笑身患重病不假,但罗尔的经济条件并没有到非求助不可的地步,甚至可以说他现有的经济能力能够解决女儿治病的花销。罗尔实际的经济状况与其网文的悲情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这也触及到了公众的底线。

在当代,对于需要救助的困难人群来说,通过网络寻求帮助是一种更为便捷和有效的渠道。相较于传统的慈善筹款,网络募捐的门槛更低,求助信息的传播也更为迅速和广泛,而捐助者对于受捐助对象的情况也能有更直观的了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关部门对网络募捐的监管存在许多漏洞,这也导致网络诈捐和骗捐事件频发。

公众的爱心和信任并不是无穷无尽的。网络诈捐、骗捐事件的发生,会使得公众越来越谨慎地对待自媒体捐款,尽管这并不算一件坏事,但从另一角度上讲,这也意味着真正困难者未来求助空间遭到了挤压。因此,完善对网络募捐的监管势在必行,只有建立便利与公信力并存的网络募捐渠道,才能让公众放心的参与慈善活动,从而构建一个良性运行的网络公益生态。

关于罗一笑事件的道德思考

关于罗一笑事件的道德思考 ----别利用善良,别让善良被利用 罗一笑这个今年只有6岁的女孩,在今年9月份被确诊为患白血病。11月25日,罗一笑的父亲罗尔在女儿第二次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写下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该文章在数日内刷爆朋友圈,数以万计的好心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捐赠,希望为这个悲伤的家庭送去温暖,大家的慷慨解囊,为罗一笑最初的医疗费提供了保证。而后,又有知情人士爆出此事件为罗尔与一家名为深圳市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恶意营销,虽然罗一笑的病情属实,但是其父亲与该公司的恶性行为令广大民众感到“被欺骗”,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人对此事的道德思考。 毋庸置疑,令人暖心的是数以万计的好心人在看到这篇的文章后,尽管并未经过查实,都能热心的慷慨解囊,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小女孩渡过难关,大家不论是转发文章或是捐献财物的行为着实让冬天的我们也感到阳光灿烂的温暖。与几年前的让人愤怒心寒却又很无奈的“小悦悦事件”对比,大家的愿意为伸出手帮助他人的善心显然今非昔比。这表现出在社会的进步中,人们的道德意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人们的意识不再停留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扫门前雪”这样凡事以己为中心的层面,而是渐渐提升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善心的境界。 可是令人愤懑的是,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暖心却被后来事件真实情况的曝光狠狠地寒了一下。与爱心人士们的道德方向站在对立面的罗一笑的父亲罗尔为了获得更多的捐助,拒绝了公益基金组织的帮助,与深圳市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网络上的营销,把事件放大并任其在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上传播,给社会带来了极其不好的影响。若说爱心人士们的善心值得赞扬,那么罗尔与小铜人公司则是应该被唾弃的。他们似乎把人们对他们的关注与爱心玩弄于鼓掌之间,这种利用他人善良的行为,把想要得到的利益放大的同时,把自己心中应有的良知丢弃了。 施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由相互的善心相连,这需要双方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受助者必须怀善心,不将自己的伤痛放大以博取施助者更大的同情心企图获取更多来自施助者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支持。施助者也必须怀善心,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帮助与被帮助的时候,很需要双方心中端有一把称:别利用善心,也别被善心利用。就像遇到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老人被扶后不但不道谢反而倒打一耙讹扶他的人一把,这就是对善心无耻的利用,好心人发善心后不但没有得到感谢反而要承担善心被利用后的医药费和大家的指责,心里别提有多委屈。越来越多这样寒心的消息传出,大众的善心就会被消磨的越来越少,相互的信任也会越来越少,等到善心和信任被消耗完了,那么我们所处的世界还谈何温暖人心?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相互信任相互善意,不要无耻地利用别人的善心,也该擦亮眼睛分辨清楚,别让自己地善心被无耻之徒白白利用了。

高中材料作文: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11月的最后一天,深圳作家罗尔为不幸得了白血病的女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1月的最后一天,深圳作家罗尔为不幸得了白血病的女儿罗一笑写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罗尔称,女儿身患白血病,他和一家公司商定,自己写的文章每转发一次,公司就会为罗一笑捐赠1元钱。随之各种质疑声开始发酵。有网友爆料罗尔家并不贫穷有“三套房两台车”,另有网友称罗一笑参加了医保,治病报销比例超过70%……11月30日中午,罗尔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表示如果有人觉得被骗,提出来会退钱。 于是方方面面对此事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罗尔的爱女之心可以理解;有人认为捐赠者的爱心受到了欺骗,义愤填膺;也有网友认为大众是愚蠢的,每一个传播者应该理性判断。 你如何看待“罗一笑”事件?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答案】罗一笑事件引发的思考 “罗一笑事件”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记得有天早上,一打开朋友圈,齐刷刷的全是《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她爸爸没有选择公益捐款,而是选择“卖文”求助,大家每转发这篇文章一次,小铜人公司就

会向罗尔定向捐赠一块钱。看完文章,相信很多人都被打动,想都没想就转发了。可随后,不到半天的时间里,这场朋友圈上最大的爱心接力就画风突变了。各种爆料开始出现,说罗尔家并不缺钱,有“三套房两台车”,经济能力完全可以承担医疗费用。直到后来,连罗尔本人也承认文章内容系夸大事实,而自己是“彻底被钱砸晕了头”。原来,整件事情只是一场恶意营销! 真相刺痛了我们的眼睛,我们只是想帮孩子,却不小心帮了无良媒体。这真是一场“带血的营销”!利用孩子这根软肋博取我们的同情,顺理成章地筹款200多万,获得数百万的阅读量和关注度。然而,同时,我也反思我自己,为什么我会轻易上当?当我第一次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我没有理智地分析,也没有客观地考证,就草率地跟风转发。殊不知,当披着羊皮的狼在我们这个社会大行其道的时候,正是我们的不假思索才给他们巨大的漏洞可钻。辛亥革命过去一百零五年,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民主也快100年,100年里我们的思想在集体无意识这一方面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都舍不得花时间去考证。 类似于“罗一笑事件”并不是首例,在去年同样也出现过。利用网络的快捷性、高效性、碎片化的特点,通过放大事实来博取公众的眼球,从而进行炒作,来达到目的,这种不理性的骗局最终给炒作者带来了“伤害”,深深的刺痛了给爱心捐助者,这种带血的营销方式,再一次摊薄了大众之间本来就不多的信任。 纵观这次事件,我们发现,通过微信“赞赏”这个做法突破了传统的募捐方法,利用朋友圈的黏合度进行广泛传播,对于爱心捐助是非常有效的,以前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募集资金是有难度,这次利用了新媒体社交的转发和关注反而有了不一样的效果,但是商业,有时候和公益结合,就是

罗一笑事件跟你说:诚信,请你站住

罗一笑事件跟你说:诚信,请你站住 11.29——11.30,我和你的朋友圈瞬间被一个叫罗一笑的女孩刷了屏,这个在我们的朋友圈里面肆无忌惮的大笑的小女孩昨日是我们争相可怜的小女孩,变成了今日我们口中的可悲小女孩。这一切的变化源于现如今她的父亲罗尔的微信慈善营销。 我想说通过罗尔事件,我得到的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谓的善是最大的善,也是最乱的善。 以前的我们,在马路上看到沿街乞讨的人们,总是会停下我们脚下的步伐,拿起我们口袋里的绵薄之力甚至是洪荒之力。可是现在的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再次遇到相同的现状,看什么看,快走,以后看见这些人,都要跑得远远的,这些人都是骗人的,听见了吗? 以前的我们面对捐款,只要自己觉得真的,就开始捐助,不管你是何方人物;可是现在的我们,多了许多警觉的同时,也多了许多不愿意。 事实上,不是我们变了,是这个社会变了! 支付宝给我们带来的全新社会生活方式,更快捷,更轻松,可到头来却出现了支付鸨!淘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生存和享受变化,到头来却也是假货聚集地!微信公众号的营销让你我的手机垃圾变得越来越多,可是真正做实事的公众号还有几个?是这些公众号的真正粉丝的又有几个?微商让你我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又让你我开始对他们屏蔽,是朋友才能出现在我的微信朋友里,是微商请你离开我的视界。是哦朋友圈让你我爱上了点赞,却偏偏忘记了评论,是朋友圈让你我觉得这个事件的真实性,却又忘记多些警觉性。 现在的你我都在斥责罗尔的虚伪营销,欺骗了我们的善良,拿走了我们的血汗钱。可是你知道我们最大的缺失不是所谓的善良,而是彼此之间的诚信! 没有多久就到新年了,看看在外面跑业务的真实的业务员的心酸吧,他们的货款该打给他们了!看看在外用双手不停劳动的农民工们,年底了,请不要拖欠他们的工资,留守儿童等着他们的父母回去买糖!看看你们手里正在进行的工作,彼此之间给客户更高的信任,这个2017我们更愿意闻吉起舞! 切瑞西,为爱为生活!

危机公关案例2016

危机公关案例2016

危机公关案例2016 【篇一:危机公关案例2016】 2016年企业危机连绵不断,从整个一年犯了水逆的百度,到一年一度的315 公关劫,到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再到最近惹了一身骚的支付宝圈子新媒体时代,危机爆发的速度和传播的不可控性难以想象,这更是对各个企业公关部更大的考验,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算不准哪天就爆发的企业危机,有哪些转危为安了?又有哪些遗臭万年了呢? 今天,一起来盘点2016年度十大危机公关事件,我把这十大事件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五个案例的危机公关能力过人,最终明哲保身,而另外五个案例,因为不恰当的危机公关,却只能轮沦为危机公关的负面典型。 【part 1 转危为安篇】 快递小哥被打,霸道总裁追究到底 4月17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北京一小区内,一位顺丰的快递小哥不小心与某私家车发生刮蹭,该车主随后对快递小哥进行了长时间的辱骂,并不断动手打人。在1分42秒的视频中,这位车主对快递小哥进行了7次打脸,且连续爆粗口十余次。而快递小哥除了说一句对不起之外,没有还手,而是一直在躲闪。 事件被曝光之后,顺丰当晚就被顶上微博热搜第一,面对员工受辱,顺丰官方出面,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企业形象高大不少。 同时,平时一向低调的顺丰总裁王卫,化身霸道总裁,誓要为被打快递员讨回公道。

24小时内的公关连环招,最终,顺丰通过最官方的途径,实现了总裁王卫最私人的表态。在这之后,打人者被警方拘留处罚,正义得以伸张。 详细阅读:《顺丰霸道总裁为快递小哥讨回公道,亲身示范什么叫追究到底!》 b站新番收费,董事长真情感动用户 5月24日,一直宣传不会有视频贴片广告的b站,却有几部新番首次出现了贴片广告。这一变化让不少b站用户对b站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 当天晚上,b站董事长陈睿亲自在知乎上回答了用户的质疑。陈睿在短短几百字的回答中,三次用抱歉、对不起、道歉等字眼表达了对用户的歉意,并说明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b站方面做的努力。继而提出5点解决办法,包括可以手动调过广告,返还承包金额等,简直是诚意满满。 最后的最后,陈睿用一句热血满满的承诺,挽回了几乎全部b站用户的信任,b站未来有可能会倒闭,但绝不会变质。 详细阅读:《b站董事长陈睿亲身示范,什么才是牛逼的危机公关!》 百度一年遇水逆,公关自黑惹人怜 据说今年是李彦宏的本命年,结果百度真的是一年都不顺,从血友病吧事件,到贴吧打击盗版,到魏则西事件行内都形成了默契,主要黑百度,那就是绝对政治正确的事! 抛开百度业务上的黑点不说,百度公关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加分项。对不了解百度公关和误解百度公关的吃瓜群众,是大大的有好处,哪怕只挽回了一点百度的正面形象。 从beat u到love u,神州经历了什么

作文罗一笑事件评论.doc

素材I罗一笑事件伤害了谁? 素材I罗一笑事件伤害了谁? 事件回放 近日,微信朋友圈被一个叫罗一笑的小女孩刷屏,她是深圳市的一名白血病患儿,其父亲罗尔与名为小铜人的P2P营销公司先后在微信公号上发布了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两文在短短几天内获得了爆发式传播。 患儿父亲还与该公司达成了“读者每转发一次,小铜人给笑笑一元”的协议。 文章打动了许多人,出于同情,大家纷纷对公众号上的文章进行“赞赏”,以帮助小女孩渡过难关。 截止11月30日,两篇文章收到的赞赏金额高达二百多万元,已超出了治疗所需费用。但与此同时,各种质疑声也开始逐渐发酵。 有网友爆料罗尔家并不贫穷,有三套房,另有网友称罗一笑参加了医保,治病报销比例超过70% , 罗尔家花费还不到2万元……网民们指责小铜人公司借势营销,质疑患儿父亲未能穷尽个人能力进行治疗,甚至怀疑其隐瞒个人财产情况。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尔承认了有三套房的事实。 自此舆论发生了180度逆转,大家都认为罗尔欺骗了大众的善心,小铜人公司利用重病的小女孩炒作超越了道德底线。网友纷纷留言表达愤慨。 网友评论 1 .一群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给三套房子两辆车子的人捐款。 2. 爸爸爱你,但是爸爸不能卖掉深圳东莞的三套房子救你,网上有钱,爸爸带你去捡。 3. 人倒了好扶,人心倒了就不好扶了,最终坑的还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4. 中国人的善心就是被这样的事情一直消磨殆尽。 但也有一些网友持不一样的态度,他们认为无论如何小女孩的病是真的,那么所有付出就是值得 的,没必要对此事大加谴责。比如有网友这样评论: 1. 这事已经发生,好的坏的,都是起因我们的善心。我不想追究,我希望它平息,大人的错,不想风波影响到小女孩。这是对小女孩最大的祝福。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女孩子平安。如她安好,我们就捐得值了。 2. 灾难面前,钱很重要,歌功颂德、跟风炒作也罢,小孩生病,有人做事,就够理由动动手指了。 只不过是转发两篇文章,又没捐出百八十万,这就开始反转嘲讽批评了,至于么? 事件结果 12月1日下午,经深圳市民政局、罗尔、小铜人公司以及腾讯公司四方面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将微信公众号上收到的相关赞赏资金(共计262万余元)原路退回至网友。 罗尔和小铜人公司也通过公开声明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表达了歉意,并对广大爱心人士表示感谢。 各方评论 作为患儿的父亲,在自己有相当实力的时候就去寻求社会救助,这无疑是对爱心的消费,对诚信的透支;作为一家营销公司,把一个身患重症的小女孩推到前台,以文章转发次数来决定捐助金额,也是一种无底线的炒作。虽然他们最后选择了全额退款,算是尽力把恶性效应降到了最低,但是有网友问得好?■钱可以退回来,善良和信任能退得回来吗? 在一个诚信体系本已脆弱的社会,对陌生人施以援手的善心非常可贵,它需要小心呵护,而不是被不良用心者践踏和伤害。网友说得好,“人倒了好扶,人心倒了就不好扶了,最终坑的还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

主题阅读与写作训练(罗一笑事件)

主题阅读与写作训练 ——罗一笑事件 一、主题话题阅读 罗一笑事件伤害了谁? [热点素材] 近日,微信朋友圈被一个叫罗一笑的小女孩刷屏,她是深圳市的一名白血病患儿,其父亲罗尔与名为小铜人的 P2P 营销公司先后在微信公号上发布了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两文在短短几天内获得了爆发式传播.患儿父亲还与该公司达成了“读者每转发一次,小铜人给笑笑一元”的协议.文章打动了许多人,出于同情,大家纷纷对公众号上的文章进行“赞赏”,以帮助小女孩渡过难关. 截止11月30日,两篇文章收到的赞赏金额高达二百多万元,已超出了治疗所需费用.但与此同时,各种质疑声也开始逐渐发酵. 有网友爆料罗尔家并不贫穷,有三套房,另有网友称罗一笑参加了医保,治病报销比例超过70% ,罗尔家花费还不到2万元……网民们指责此事件是深圳市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背后做营销.而该公司高层刘侠风和罗尔是十多年同事,质疑患儿父亲未能穷尽个人能力进行治疗,甚至怀疑其隐瞒个人财产情况。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尔向媒体证实:“深圳有一套房子,是我十多年前买的,目前我就在这住.东莞两套房子是去年为了投资买下的,总价值约一百万.” 自此舆论发生了180度逆转,大家都认为罗尔欺骗了大众的善心,小铜人公司利用重病的小女孩炒作超越了道德底线.网友纷纷留言表达愤慨。 一部分网友评论道“一群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给三套房子两辆车子的人捐款.”“爸爸爱你,但是爸爸不能卖掉深圳东莞的三套房子救你,网上有钱,爸爸带你去捡.”“人倒了好扶,人心倒了就不好扶了,最终坑的还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中国人的善心就是被这样的事情一直消磨殆尽.” 但也有一些网友持不一样的态度,他们认为无论如何小女孩的病是真的,那么所有付出就是值得的,没必要对此事大加谴责.比如有网友这样评论:“这事已经发生,好的坏的,都是起因我们的善心.我不想追究,我希望它平息,大人的错,不想风波影响到小女孩.这是对小女孩最大的祝福.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女孩子平安.如她安好,我们就捐得值了.”“灾难面前,钱很重要,歌功颂德、跟风炒作也罢,小孩生病,有人做事,就够理由动动手指了.只不过是转发两篇文章,又没捐出百八十万,这就开始反转嘲讽批评了,至于么?” 12月1日下午,经深圳市民政局、罗尔、小铜人公司以及腾讯公司四方面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将微信公众号上收到的相关赞赏资金(共计262万余元)原路退回至网友.罗尔和小铜人公司也通过公开声明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表达了歉意,并对广大爱心人士表示感谢. [话题解读] 1.不忘善意的初心. 不管怎样,公众纷纷转发、捐款本身足以表明社会并不缺乏爱.其次,在指责罗尔“诈骗”的喧嚣中,涌现出许多理性中肯的声音,呼吁人们不要因为一味纠缠于“炒作营销”,忽略了躺在病床上的罗一笑.人性本有善恶两面,遵从本心,做了自己该做的就好了,不要因为事后知道自己的善意被利用了而懊恼,转而去吐槽和指责,那就失去了那份善意的初心.是应该选择围观、远离被“骗”,还是各自凭自己的本心行事,宽容对待人世间的一切事情,继续帮助需要帮

“罗一笑事件”引反思

“罗一笑事件”引反思 一篇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文章,迅速引爆朋友圈,短时间内获得了广大网友的评论、转发、打赏,迅速筹集200多万的医疗费用,事件若止步于此,可算一则看上去完美的爱心故事,然而,舆论迅速开始“扒皮”,舆情果不其然地反转了。顿时流言四起,抨击、指责、谩骂声一片,“罗一笑事件”前后剧情的巨大反差,值得我们反思。 类似于“罗一笑事件”并不是首列,在去年同样也出现过。利用网络的快捷性、高效性、碎片化的特点,通过放大事实来博取公众的眼球,从而进行炒作,来达到目的,这种不理性的骗局最终给炒作者带来了“伤害”,深深的刺痛了给爱心捐助者,这种带血的营销方式,再一次摊薄了大众之间本来就不多的信任。 纵观这次事件,我们发现,通过微信“赞赏”这个做法突破了传统的募捐方法,利用朋友圈的黏合度进行广泛传播,对于爱心捐助是非常有效的,以前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募集资金是有难度,这次利用了新媒体社交的转发和关注反而有了不一样的效果,但是商业,有时候和公益结合,就是可能带来伤害。利用人们的同情,来牟取利益,这让真正苦难人群情何以堪?这种行为就是严重侵占社会绿色通道的违规行为,没有顾及到道德底线已经突破,思想已经滑坡。细细想来,我们还发现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还没有配套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道德问题,这是个要长期抓的问题,但是对于监管措施和力度上,还有些地方出现了“真空”。 政府网管部门不能任由其发展,为所欲为,来挑战广大网民的道德底线和公众良知,从而引发网络空间的信任危机,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收到冷落和质疑。完善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对于网民自身来说,还是要加强识别能力,慢半拍理应成为必备的“网络素养”,学会在“反转”中不听风就是雨、理性思考,或许可以减少伤害。

社交网络下的羊群效应分析——以罗一笑事件为例

社交网络下的羊群效应分析——以罗一笑事件为例 11月30日上午,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为救治女儿的“白血病”选择“卖文”的方式,通过转发和打赏的形式来筹集善款,短短5天时间便筹集到2525808.99元,当然在事件后期也引来了一片质疑声,这是一件典型的羊群效应案例,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本事件发生在典型的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并且产生了相当规模的羊群行为,因此本文将对该事件所反应的社交网络下的羊群效应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1、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在人们之间的传播变得更加简洁、无意识和透明化,同时还满足了人们人际交往的需求,人们通过基于内容和关系认同的标签、好友等节点“链”接起来,并且每个链条通过交叉编织起来,形成社会成员间复杂的关系网络。社交网络不仅弥补了信息缺乏的问题,还催生了大量UGC(用户自生内容),UGC(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指非专业人员创作的、能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的内容,它包括原创、修改、复制和整合的内容。其中,正向UGC指相对真实的信息,其对立面是谣言,[1]不可否认社交网络的UGC调动了全民创造热情,但UGC内容错综复杂、鱼龙混杂,对于信息的真实性,需要人们

具有判别能力。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看似无关,但当某些触发条件发生时,人们就可能表现出共同的行为和意识,从而形成了一种群体效应——羊群效应。[2]并且,随着用户的社交范围扩大,信息量极速扩张,社交网络解决了部分初级信息缺乏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信息重复、虚假、相关性差等导致的不良信息问题。[3] 2、羊群效应 对于羊群效应的定义,Banerjee(1992)认为羊群效应是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较少考虑自己所掌握和拥有的信息,较多模仿别人的现象。Avery(1998)认为,当个人要在自有信息和社会潮流中做出选择时,个人更倾向于选择跟随潮流而放弃忽视自有信息,如当一个最初不采取行动的人看到大部分人都采取同样的行动时,就会产生采取同样行为的意图,而当这个大部分人的群体规模超过一定数量时,这个人采取的同样的行为就是一种跟随现象,这样就形成了羊群效应。Lascu&Zinkhan(1999)对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的羊群行为做了研究,将羊群行为分为顺从、服从和同化。Heshan Sun(2009)认为羊群行为的水平反映了两个维度:模仿他人的水平和弱化自己的信息的水平; elen and Kariv (2004)从羊群行为中细分出了瀑布行为,不考虑自己的私有信息的行为,而信息瀑布是羊群效应的一个子集,弱化自有信息的程度更大一些。总之,羊群效应就是放弃自有信息,模仿别人信息的行为。

用舆论学原理分析“罗一笑事件”

用舆论学原理分析“罗一笑事件” 简介:2016年11月30日上午,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称深圳本土作家罗尔5岁女儿罗一笑,被查出患有重病,医疗费每天高额。心急如焚的父亲没有选择公益捐款,而是选择“卖文”,如果多转发一次这篇文章,便会为笑笑的治疗筹款多增一元钱。随即,有网友称此事为营销炒作,罗一笑的治疗花费并不像文中所说的那般高额,而且罗尔在东莞与深圳均有房产,善款也早已筹齐。事情一时间发生反转,舆论发酵,网友怒斥罗尔营销炒作行为,指责其消耗了公众善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之后的采访中,罗尔称房子是要留给儿子的等言论再次引起网友不满。2016年11月30日网友当日全天所有文章的赞赏资金原路退回至网友,经核算,共计2525808.99元。12月24日凌晨,罗一笑经抢救无效离世。 事件回顾: 2016年9月8日,罗尔女儿罗一笑查出患白血病; 2016年11月25日,罗尔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2016年11月27日,“小铜人公司”介入并开始营销; 2016年11月30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刷爆朋友圈,同时一些网友开始质疑此事件的真实情况; 2016年12月1日,罗尔发文向公众道歉,退还网友赞赏金,深圳民政局介入调查; 2016年12月4日,罗尔回应为何不卖房救女; 2016年12月24日,罗一笑去世。 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共有一大一小两个峰点,大峰点是11月30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刷爆朋友圈,质疑声四起,舆论出现反转。小峰点是12月4日罗尔回应为何不卖房救女。 舆论形成 舆论形成的原因分为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其主体因素包括利益相关、情感结构和信仰,罗一笑事件舆论形成的主体因素以情感结构为主,网友通过微信或其它方式了解到罗一笑的情况后,心生同情,激发善意,主动捐款帮助;后来事情变化,网友发现罗尔营销炒作,意识到自己的善意被滥用,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同情变为斥责,舆论发生转向。其客体因素有四点:1)问题、矛盾的不断产生成为刺激和诱发舆论的主要外因;2)社会观念、思潮的碰撞与激荡;3)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和矛盾;4)舆论机构的职业化活动。罗尔借助“小铜人公司”营销炒作以及不卖房救女的言行刺激了网友,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加上,社会慈善事业本身的不完善,善意消耗事件累积的愤怒在此彻底宣泄。 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有七个环节:刺激性由头出现并引发议论-个体意见的表达与议论的渐趋聚合-舆论领袖介入致使意见趋于一致并凸显-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跟进-相关公权力部门出面干预-责任主体干预-舆论客体即事态进程发生变化。引发此次舆论的由头是罗尔的微信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在营销炒作的帮助下迅速传播,但之后网友质疑爆料使得情况直转急下,舆论哗然。

阅读推荐专题19:微信慈善的双刃剑

阅读推荐专题19:微信慈善的双刃剑 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罗一笑事件”:“带血”的营销or爱心的泛滥? “罗一笑,不要乱跑,你给我站住!”“要是你不乖乖回家,就算你是天使,就算你跑进天堂,有一天我们在天堂见了面,爸爸也不理你!” 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最近刷爆了朋友圈。该文出自深圳某杂志社主编罗尔之手。今年9月8日,他5岁的女儿罗一笑查出白血病,罗尔开始在微信公众号上记录一家人与白血病“战斗”的历程。文章发到朋友圈后,号称转发一次笑笑可以获一元钱的捐款,大家慷慨解囊,1天之内既筹集超过5万元!然而今天事情遭遇反转,首先是被质疑募捐捆绑营销,然后罗尔被质疑有3套房产,且医保已经覆盖大部分医药费。 事件回顾 11月30日早上7点50分,罗尔发文感谢大家的关爱和支持:“目前为止,笑笑所需要的医疗费已经足够,请停止公众号赞赏和其他捐助,为笑笑祝福。”下午他本人承认自己确实有三套房。“深圳有一套房子,是我十多年前买的,目前我就在这住。东莞两套房子是去年为了投资买下的,总价值约一百万。但目前房产证还没办下来,因此无法交易。” 11月30日下午,该P2P公司股东刘侠风称小铜人“转发一次捐款一元”共筹集30.6万元,P2P公众号打赏(目前已经停止)筹集10.1万元,刘侠风代收捐款2.5万元,罗尔的个人公众号打赏207万元,总计270万元已经远远超过医疗费50万元的预期,结余部分将发起一个以罗一笑命名的白血病方面的专项救治基金。 关于住院费用方面,11月30日下午深圳市政府官方微信号“深圳发布”公布了罗一笑的治疗费用:截至11月29日,三次住院总费用合计为204244.31元,其中医保支付168050.98元,自付36193.33元,三次平均自付费用占总治疗费用比例为17.72%。而后期治疗费用会因为患儿病情发展而变化,对此儿童医院会贯彻“先治疗后交费”原则予以救治。 目前,深圳市民政局已成立调查组调查相关情况,调查结果将及时对外发布。 舆论场:透支社会爱心的“带血”营销 “罗一笑事件”刷屏之初,就透露着过于强烈的营销策划色彩。它太不符合常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女儿患有如此急迫需要治疗的疾病,早就在忙乱地变卖财产谋求更好的医治,哪还有时间撰写文章,编排结构,调节情绪,一篇篇推送呢?更何况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P2P机构,以转发量为条件给予捐助。募捐就别打“转发一次捐一元”的诱导转发牌了,跟“XX看了会沉默,XX看了会流泪,不转不是……”是同个系列的煽动号套娃,这属于隐性道德裹挟。 爱心的柔软度与敏感性往往是共生的。它越容易被唤起,就越容易被伤害。毋庸置疑,对一个爱女患癌、深陷苦楚的父亲,公众会生出“物伤其类”的本能悲悯。在那篇募捐文里,那个生活在童话里的小女孩,就击中了无数人的怜犊惜弱情结。 但她的不幸激起的那股爱心清流,最终被一股浊流逼退。以煽情与煽动为双翼的炒作,让太多人一边感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边退回到“以后宁缺捐毋滥捐”的壳里。没办法,慈善容得下炒作,但容不得欺骗。缺了“真(真相和细节)”的善,也不是真的善。消费女儿的不良父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